【www.cy260.com - 六堡茶】

在探索中砥砺前行的六堡茶

对于六堡茶的工艺发展史,史料历来缺乏记载,即使是对六堡茶有所研究的资深藏家,也只能从零星的文献与梧州本地一些老茶人的回忆口述中对六堡茶工艺的形成年代、成因以及演变过程进行大概的探究和分析。

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等史料考证,说南方有一种大叶茶,称瓜芦木,非常苦涩,以叶制成屑末茶,喝后会使人通夜不眠,煮盐工人专门饮用。唐宋以来,六堡茶以蒸青工艺杀青,并压制成饼,由于当时六堡茶茶多酚含量高,蒸青工艺水分足,存放不久,很容易变成黑褐色茶饼。

至明清,制茶叶一般都是按照旧法相沿。然而六堡茶新茶内质丰富,茶味浓厚,颇为苦涩,在自然环境下存放,将近10年才进入可品饮阶段,在推广上往往受到一定影响,而陈放几年甚至十多年的茶退去苦涩,汤色变红,茶味醇厚,颇受推崇。六堡茶的制作工艺也因此面临改进的需求,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改进的现代工艺应运而生。

现代工艺六堡茶,以无铭坊秘制六堡茶为例,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渥堆发酵晾置等标准工艺。以加水冷发酵的渥堆取代焗堆环节,人工加速后发酵进程,这也是制作六堡茶最神秘最核心的技术。具体流程操作包括以毛茶进行筛分、拣剔、拼配、拼堆,然后加水发酵,翻堆,再发酵,随后多次翻堆,解块,加水。期间要注意控制渥堆的茶堆厚度、含水量、堆心温度。经历一系列的工艺流程,茶叶已经去除掉大部分茶多酚等物质的苦涩,经过后期适当的存放,可以很早进入适合品饮的阶段。

而晾置陈化则是现代六堡茶工艺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其做法非常重要。一般是将复蒸压箩后的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含水量降至18%以下,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5%-90%,温度在23%-28%、无异杂味的环境中陈化,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味的木质仓库中陈化,且陈化时间不少于180天。一般贮藏晾置半年以上,便可见到间有许多金黄色的“金花”。长有“金花”的无铭坊秘制六堡茶比不发花六堡茶滋味更浓厚,更鲜醇,具有甘甜味和特殊香味。

六堡茶制作工艺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两大类。传统工艺是对历史的传承和见证,现代工艺是对品质的延续和发展。摈弃传统工艺,就是割裂了六堡茶的发展历史。而单纯强调原种与古法工艺,是与现在茶叶市场现状脱离的做法,也是与现代市场化对六堡茶品质和管理的要求相背离的。

渝川藏品上线无铭坊秘制六堡茶,就是在传统基础上,赋予六堡茶不断发展的生命力,使其更加适应市场发展,进一步激发产业的巨大活力。让市场的品评和检验见证六堡茶的千古传奇与不朽魅力,让消费市场带动六堡茶产业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

cy260.com小编推荐

前行中的圣源


前行中的圣源

广西梧州圣源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六堡茶种植、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的六堡茶生产经营企业,以“承古纳今,传承发展;精心制作,诚信经营”为发展理念,是“梧州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梧州市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圣源”六堡茶产品由具有四十多年六堡茶研制经验的茶业专家姚静健先生主持,运用“双蒸紧压”核心技术,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现六堡茶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以及六堡茶后期陈化的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六堡茶的品质,凸显出六堡茶红、浓、陈、醇的特征。多年来,圣源公司在掌握制茶核心技术基础上,坚持科技创新、技术领先,在质量与诚信上下功夫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以优质的茶产品和良好诚信的服务打开市场,公司业绩、企业品牌快速攀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圣源六堡茶在多次参加中国(国际)高端茶博会中屡获“金奖”“特等奖”“茶王”后,近年来又先后获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中国名优茶产品”金奖;第九届中国(青岛)国际茶博会名茶评选金奖;第十二届广西-东盟博览会“农业黑茶类金奖”……“圣源”品牌凭着产品的优秀品质,先后获得“中国黑茶优秀品牌”“2014年度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2015年度广西最具影响力十大特产”“2015最具投资价值的新锐茶品牌金奖”“2016年广西电商节十大热销品牌”“2016广西特产行销全国30个核心品牌”之一等荣誉。2017年2月,圣源六堡茶参与竞标,成功成为了经联合国授权,中国向利比里亚派遣第五支维和警察防暴队外事礼茶和品饮特供茶的供应厂商。目前,“圣源”六堡茶已发展成为茶界知名品牌。

多年来,圣源茶业一直坚持向苍梧六堡镇偏远山区四柳、高枧、首溪、不倚等贫困村献爱心,先后送去50多吨生物有机肥,常年为农民进行六堡茶种植技术授课培训,与农村开展“公司+基地+合作社/专业户”的经济模式扶持带动贫困户,为农村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圣源茶业热心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先后组织或参加“奉献爱心、温暖同行”“爱心助学”“圆梦1+1”“关爱春蕾女童”“文化下乡义务挥春送温暖”“爱心助学慈善募捐”“国际残疾人日扶贫助困”“奉献爱心、助飞梦想——关爱孤残留守儿童慈善义拍”“中秋大家庭大聚餐”等扶贫助困的社会公益活动,经常下乡慰问五保户慰问社区困难户和捐助家庭贫困学生,先后为社区和乡村学生捐助一大批生活、学习用品,敢于社会担当的企业精神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16年12月10日,圣源六堡茶体验馆在南宁落户,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在2017年3月由梧州市政府主办的“茶船古道·新丝路”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马来西亚首站)活动中,圣源茶业槟榔香1106系列六堡茶深受海外客商和茶客朋友的青睐和盛赞,期间,圣源茶业先后与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客商签订了一千多万元的茶叶购销意向合同……

吸附性在六堡茶贮藏过程中的作用


吸附性在六堡茶贮藏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六堡茶的贮藏过程,就要明晰其贮藏期间的化学反应,这必须区分茶叶后熟作用和陈化的概念。

一般而言,陈化对于很多茶叶品种都是不利的,但对于黑茶类却有着特殊意义,陈香相反是此类茶叶的最佳品质。而黑茶基本上都有后熟作用。后熟作用是指茶叶品质从略生变为良好的这段过程的品质变化,主要表现为生青气消失,显现正常茶香,茶汤浓度增大,滋味越显醇和,叶底变得明亮。

◎经过陈化后的六堡茶茶汤浓度增大,叶底明亮

六堡茶的后熟作用过程,首先取决于茶叶吸附。茶叶的吸附性由植物学特性和生化特性决定。茶叶海绵组织相当发达,鲜叶含水量高。干燥后的茶叶空隙率高,质地疏松而分散,是一种疏松而多空隙的结构体,不但有外表的形态结构,而且有错综复杂的内表面微孔结构,这些孔隙贯通整张茶叶。由于与叶面外部相通,其管道内壁的表面相加后总有效面积很大。固体表面的空悬键对密度比它小得多的气体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就决定了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吸收异味的特征。

◎经过陈化后熟作用的现代工艺六堡茶

另外,茶叶之所以能成为一种良好的吸附物质,与茶叶内所含的某些化学物质有关。茶叶中含有相当比例的柔水胶体,如淀粉和蛋白质,都容易吸附水分。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咖啡碱等主要品质成分,也是水溶性很大、吸湿性很强的物质。茶叶中还含有各种脂肪族,脂肪族中的棕榈酸、萜烯类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化学成分均属高沸点物质,能吸附并固定空气中易挥发性的气体物质。

按照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与气体分子结合力本质的不同,固体吸附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鉴于两者的区别,可以认为茶叶贮藏过程中化学吸附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以物理吸附为主。物理吸附决定了茶叶吸附的无选择性和可逆性。茶叶能吸附水汽、香气、臭气及汽油、烟气、农药气味等各种异味物质,既能吸收非极性分子,也能吸附极性分子。

◎茶叶的吸附功能很强,六堡茶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放置在无异味的环境中

因此,使六堡茶的吸附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其贮藏和陈化过程中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从历史中走来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从历史中走来

六堡茶是历史名茶,享誉国内外,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我国已故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等史料考证,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在六堡镇秀丽的山水怀抱中孕育并最终成为著名侨销茶的六堡茶,是自然与人文共同打造的精灵。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版《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广西通志稿》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当时全国24个名茶之一。传统六堡茶是箩装紧压茶,以六堡镇的恭州村茶和黑石村茶品质最佳。过去由于陆路交通不发达,六堡茶只能通过水路运往广州。广东茶商在六堡镇的合口街设点收购六堡茶毛茶并炊蒸踩箩。然后从合口码头用小船装运至梨埠,再装大木船运到封开,然后装上电船沿西江运到广州。之后再出口到香港及吉隆坡等地,“茶船古道”之名因此而来。

1951年之后,轰轰烈烈的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当时很多农民开始重新种植茶树,茶树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在1953年以前,梧州有大小私营茶商十余家,经营茶叶以六堡茶为最大宗。然长期以来,六堡茶都是以家庭作坊式加工为主,这种方式制约了六堡茶的发展。1953年1月,中国茶业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梧州设立办事处经营广西茶叶,小型手工业生产加工场设在了角嘴路“老虎冲”内,这就是梧州茶厂的前身。1953年下半年,广州分公司梧州办事处改为中国茶业公司梧州支公司,加工厂也转为梧州支公司领导。1954年1月,中茶梧州支公司改为广西支公司迁往南宁,梧州设立办事处,加工厂属办事处领导。1954年,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开始取缔私营茶商采购毛茶,广西大部分六堡茶毛茶由国家统一制定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集中运到梧州茶厂精制加工,梧州六堡茶从长期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工业化大生产。1955年8月,中国茶业公司批准梧州加工厂为工业企业单位,名称由“中国茶业公司广西支公司梧州办事处加工厂”改为“广西省茶业公司梧州茶厂”,梧州办事处即告撤销。1959年后,梧州茶厂全称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

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建厂初期,梧州茶厂在总结吸收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毛茶→分筛→拼堆→初蒸→?堆→开堆→摊凉→复蒸→装笠→入仓陈化”的工艺精制加工六堡茶。当时,六堡茶成品分一、二、三、四、五号及级外茶。一号六堡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匀齐,色泽黑褐油润;内质滋味醇厚,有槟榔味,汤色红亮,叶底嫩匀。除了严格对样加工外,茶厂还发挥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针对茶叶品质进行合理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茶厂加工出来的成品一般由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销往广州、香港、东南亚以及日本。因为六堡茶耐久藏,越陈越好,而且陈年六堡茶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养胃健身等功效,民间常用陈年六堡茶作为防病治病的良药。据说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侨主要做矿工,劳累一天后必须要喝上一大碗浓浓的六堡茶才能消除疲劳,因此,矿主招工时会特别注明有六堡茶供应,否则就招不到工人。由于六堡茶特殊的保健作用,故其一直成为马来西亚华侨的生活必需品。

而香港经销茶庄则常以“陈年六堡茶”、“不计年”作为商标,用大宇标榜“正宗梧州六堡茶”,以显示其经营的六堡茶品质优良正宗。1991年日本黑茶协会会长堤定藏先生专程到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和梧州茶厂考察,对梧州六堡茶的品质风格和加工工艺大加称赞。后经日本药业界检测证实,六堡茶有强力降脂解腻、减肥健美功效。消息传开,六堡茶曾一度风靡日本东京。

近年来,随着黑茶类风靡全国、行销海外,六堡茶以其良好的保健功效,独特的风味品质受到了众多爱茶人士的推崇。在自治区及梧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六堡茶产业被列入梧州市2007~2011年农业优势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目前梧州市六堡茶专业市场的建设已经起步,六堡茶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六堡茶、六堡茶旅游点双双入选“梧州市十佳美食美景”,广西黑茶瑰宝六堡茶正迎来春天。

广邀专家探索六堡茶转型升级之路


广邀专家探索六堡茶转型升级之路

9月19日上午,“智汇西江·群策六堡——2018年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茶专家汇聚梧州,为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专业指导,推进我市茶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活动开始前领导专家们还参观了六堡茶文化展示馆哦本次活动由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自治区人社厅、梧州市政府共同举办,邀请15位茶产业专家、教授为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把脉号诊、建言献策。本次启动仪式由梧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浩岭主持。

通过一众专家所带来的新视野、新理念和技术优势,弥补产业发展在关键技术和创新能力上的不足,为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保障。

自治区人社厅党组副书记、巡视员、副厅长潘志金致辞

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致辞

启动仪式后,专家团分组前往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苍梧县六堡镇等地进行考察。

他们纷纷走进六堡茶生产车间、六堡茶陈化仓和六堡茶文化馆,听取各个企业的历史文化、品牌建设等情况的介绍,并品鉴了各家企业生产的六堡茶。

专家调研六堡茶生产加工

“2018年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是今年人社部重点支持的60个专家服务基层项目之一。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举办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推进广西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六堡茶产业不仅成为梧州市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特色优势产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据统计,2017年,梧州茶园总面积达8.8万亩,六堡茶产量1.35万吨,产值超14亿元,综合产值超40亿元,创利税超2700万元。

市场的竞争,其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六堡茶产业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抢抓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攻克产业发展瓶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此次举办六堡茶产业转型升级专家服务活动,就是借助高层次人才服务活动的形式,搭建产学研交流的平台,推动掌握茶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项目引进,提升六堡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将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梧州产业一张耀眼的名片。

六堡茶在民间的影响和作用


六堡茶在民间的影响和作用

六堡茶作为中国名茶载入茶文化的史册,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药用价值与收藏价值,还在于很多关于它的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民间传奇故事。它不但影响到当地的每一代人,它自身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以至国内外很多人都知道在我们苍梧有六堡茶这种名茶。在当地,有哪户人家的女儿要出嫁了,六堡茶作为嫁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当地六堡茶也称为陪嫁茶。听当地人说,这是表示这家的女儿知书达礼、贤良淑德,嫁过去做人妻子就会懂得待人接物,端茶送水,侍奉丈夫,孝顺父母。同时,陪嫁茶也见证了女儿出嫁的大婚之喜,非常有意义,所以他们习惯将它收藏起来作为以后的一种见证和纪念。有时候无论你给他们多少钱,他们也不愿意卖,因为他们对它实在是太有感情了。

当地习俗还很喜欢将茶叶摆到祠堂或寺庙去供奉神明。农家生活平淡,求的只是风调雨顺,四季平安,若能保得身体健康,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所以当地人如果有病有痛了,很多时候都会去抓一把“神茶”回家,冲泡作为药用,这在当地已成为了一种传统,这就是六堡人对茶叶的尊敬和崇拜。(本文作者:李敬民)

从历史中走来的六堡茶


从历史中走来的六堡茶

六堡茶的背景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以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二十四大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几经磨难,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并将茶叶贸易做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六堡茶的沉浮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六堡茶的过去

《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今六堡镇)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渐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今六堡镇)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

六堡茶的现在

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从2010、2011、2012年,三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数据看,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0亿元、8.79亿元,在黑茶类的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二。可以看出,近三年六堡茶的整体市场状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截止2015年,六堡茶的品牌价值更是上升到近14亿元。六堡茶的未来

梧州市长朱学庆说,近年来,梧州市大力扶持六堡茶产业发展,成立了茶产业发展办公室,编制了《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全市有六堡茶生产企业45家,集中加工区2个,专业茶叶市场2个,年产量1.12万吨,产值11亿元以上,创税超2500万元。

朱学庆说,目前,梧州市已确定打造百亿元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全力做大做强茶产业,将六堡茶打造成梧州乃至广西的亮丽名片。梧州市委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主任唐云凯还宣布向全社会征集梧州六堡茶logo标识和广告词的方案,设计作品要充分体现出“梧州六堡茶”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特色,以形象创意的艺术形式凝聚感染力和冲击力,直观地展现六堡茶的特征和韵味。logo标识和广告词将用于平面、立体再创作,以及网站、文件、宣传用品和媒体宣传等各场合和载体。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通过市委市政府以及广大茶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六堡茶产业的未来必将如其汤色般红红火火。

中茶六堡2017优秀征文连载:六堡幸事


中茶六堡2017优秀征文连载:六堡幸事

要说起我与六堡茶的因缘,那是从童年便已经开始的。

首先由于我们家祖籍广府,而广府华人的家风又是出名的严谨,所以从小就算环境不太富裕,可礼仪廉耻等言教,家中父辈却是始终都不曾落下的

因此有关泡茶奉茶方面的礼数,在广府籍家庭来说,就更是每日必做的功课了。打小长大,只要是有父辈老人在座上用饭,那么小辈们就算是在忙活些什么,都得照规矩停下步伐,然后毕恭毕敬的斟满并奉上大杯六堡茶,让长辈在吃完饭以后能把茶水冲入碗中,连沾底的米饭粒也一并饮下,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无解,可至今人生阅历丰富了,才理解到南洋老派华人实非吝啬,反之却是想籍着生活种种,来贯彻长幼有序和节俭的美德。

然而世事总有两面,一个纯朴的时代却不一定代表着事事皆好,比如说对女性的不重视,这即是我一直都难以释怀的情结。

还记得那时候对茶是排斥的,因为那是母亲日日吃的唯一料理——茶泡饭配酱青,且还总得等到一家老小都吃罢以后,才肯随便扒个几口权当应付,直到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生活改善了,如此“清茶淡饭”的习惯则还依旧,以致我虽不认同当年老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却也“节俭”精神深入骨髓,并理解到她实是在用自己的大好年华来为家人们操持温饱,而这般牺牲我总归无以为报,也只能略尽绵力去延续她那吃长斋的心愿——但凡念念不忘,茹素至今。

同时,也因为身为长女的关系,所以自小每晨煮水泡茶供佛桌的任务便落在了我头上。且大家都知道广府人虽嗜茶然节俭,故每日经我手用大洋筒壶泡好的那一瓯六堡茶,它不仅供祖宗神佛致敬,也供一大家人整日饮用,就这么从早点到晚饭的一沏再沏,之后还得把茶渣取出,再倒进花盆中当肥料,那也是为何如今很多南洋华人还会有闷余茶的手法,当然闷煮出来的六堡余汤是真的另有一番甘美,然更大层面上的原因,我认为即是无论人年纪多大,都会记得去应用的老式“家教”吧。

也所幸有过童年的种种煮茶经历,导致我后来选择了进入茶业,并在开始接触到各类更精致,或专为泡好一壶茶而存在的器皿以后,我将它们与小时泡茶的记忆一一对照,才真正明白到茶作为媒介体的无限可能性。

它可以是日常饮品,也可以是文人雅玩,更可以是一种民俗传承的上佳诠释,就像我的家族史一样,它串起了上至菩萨,中至父老,下至孺子的几代关联,故此我一旦体会到上述这一切,便似乎看清了自己的使命,决定终生行茶,是不想也难再走出来了。

所以每当提及偏爱六堡茶的因由,转头细想,也实在浅白,就多半是基于与此茶曾有过的家常交会——从早期见它在粮油行里被装在塑料袋里出卖,到后来一箩筐一箩筐,甚至一小盒一小盒的在越来越多地点贩售,我只觉得世间一切都在改变,是变得更好,却也变得更远离生活,所以我还是更愿意去维系着那份让茶回到日常的简单,去组织起了南洋印记这么个理念,不为扬名,只为向老天讨一些时限,让多一点传世美好可以延续下去。

比如老一代因着历史巧合而留存下来的南洋六堡茶,它们既到了我这一代人手上,而我作为大马茶界中的一分子,于公于私,我都认为有必要去向世人展示及宣讲,去让年轻人们看一看,当年先辈都是在怎么过日子的。图为“六堡茶再现风华”所展出的各类梧州中茶六堡

于是在2010至2013年间,靠着诸多茶人们的协助,我们就这样办起了三场名为“六堡茶再现风华”的展览品鉴活动。

这一次,我们是几乎歇尽所能,用尽了一切人情去拜托大马六堡茶藏家们来参展。当然,其过程是很不容易的,但当我们最终可汇聚那些像是二战前后的慎昌号,福华号,达信行等等遗珍,亦或五六十年代时期的顶级原度,宝兰,梁瑞生等等绝品,以至七十年代后开始进口的梧州中茶佳茗,好似特级六堡等等沉寂了多时的老六堡茶件,并引起中港台马各地茶界的关注时,我就知道那绝对是功德一桩,即使过程再曲折也总算值得了。图为“六堡茶再现风华“品鉴会开幕典礼。当天笔者赵美玲、大马茶界泰斗林平祥与诸位大马茶人一同为大会进行揭幕仪式。

毕竟这些老六堡茶,在将来兴许都会被消耗或买卖掉,所以能够把它们都聚集在一起,留下一个完整史料的机会,我自知也就仅此一次,或就似我们为活动取下的名字一样——“风华再现”,那么接下来若依照历史定律去看的话,我猜则该是“风华绝代”矣。图为南洋仓储梧州中茶箩装二级六堡

但姑勿论过往老茶种种,且只综观今之六堡茶工艺,我看见的也仍旧是那百年如一日,总归以红,浓,醇,陈为基调,以走进百姓生活为准则的口味坚持。

而能在此生得见这般艺茗传承,使到老六堡被珍视,新六堡被期待,吾做茶一世,还复何求?图为本文作者——“全球普洱十杰”赵美玲于六堡茶品鉴会上致辞

中茶六堡 清润健康茶


中茶六堡清润健康茶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性质温和,适于多种体制的人饮用。在它众多保健养生作用之外,其兼具的、突出的“平衡肠道菌群、调理肠胃”功效,正是六堡茶最为显著的特点。

2012年,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刘仲华,同时也身为湖南农大教授的他,在六堡茶保健养生功效研究领域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证明“六堡茶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水平,同时降低有害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水平。”

很多读者会有疑问,何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人体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最有益的菌群,可抑制腐败细菌的增加,它数量的减少乃至消失是“不健康”状态的标志。而双歧杆菌分布在胃肠的数量是随着我们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的,若人体长期吸收腐败细菌带来的毒素,会加速衰老。乳杆菌对我们的肠道及吸收也同样发挥着良好作用。

我们的肠胃脾性喜燥恶寒,而六堡茶经过发酵后,茶性是比较柔和的,因此六堡茶适合肠胃不太好的人群来喝,对身体无刺激作用。而六堡茶中含有的氨基酸等维生素物质具有调节促进脂肪代谢的功能,帮助消化肉类食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我们体内的肠道菌群。

六堡茶突出的“平衡肠道菌群、调理肠胃”功效,使我们体内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保护伞,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健身减肥。

苍梧县以六堡茶助推扶贫攻坚的建议与探索


苍梧县以六堡茶助推扶贫攻坚的建议与探索

区划调整后,苍梧县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运输等因素影响,属于典型山区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95%),是全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据了解,2015年苍梧县贫困人口规模为3万多人。笔者认为,苍梧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扶贫道路,发展六堡茶产业助推扶贫,带动农民增收,取得较好成效,但六堡茶产业扶贫的应有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助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苍梧县六堡茶种植面积6.73万亩,其中投产茶园4.97万亩,年产茶叶2382吨,年产值3.5亿元。目前在全县11个贫困村发展六堡茶种植2007亩,规模以上的六堡茶企业有10多家,微型企业45家,专业合作社62家,预计贫困户平均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

落实扶贫政策。在产业发展方面出台扶持政策,给贫困户享受优惠政策。苍梧县每年投入600万元奖励扶持资金对六堡茶种苗繁育母本园、苗圃基地等进行奖励扶持;在扶持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上,茶农新建一亩茶园,财政扶贫资金给予补助1000元;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经过验收合格的奖励10万元。

创新扶贫模式。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种植六堡茶,企业负责六堡茶的种植、经营管理,贫困户以政府扶持种植六堡茶补助资金作为启动资金,解决贫困户种植管理知识缺乏、资金缺乏的问题。同时,为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企业从种植六堡茶到收获前每年向贫困户支付定额补助,实行贫困户提前受益。目前,苍梧县贫困户与企业合作模式仅仅是购销关系,还没有形成农户入股或企业支付补助的方式。

精准扶贫程度不高。当前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在六堡茶种植的扶持仅仅局限于免费发放六堡茶种苗、化肥等实物性扶贫,往往忽略了六堡茶种植技术传授、销售技巧、六堡茶现代化制作工艺培训、六堡茶旅游文化开展等方面的精准扶贫、创新扶贫,六堡茶产业扶贫粗放“漫灌”,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贫困村扶贫不够精准、扶贫成效不明显。

六堡茶产业发展规模不够大,经济效益不够高。当前,六堡茶产业相对传统农业而言,对资金投入、管理水平、发展规模的要求较高,且六堡名镇建设以及六堡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刚起步,要发挥六堡茶促扶贫的效益,需要形成一定规模效应。而且,贫困村的投入能力与抗风险能力有限。

贫困户文化整体素质不够高,发展后劲不足。据调查显示,各贫困村的绝大部分(仅占70%)有文化、有体力、有能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出门在外出打工,留守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体力都明显偏弱,仅以在家发展特色产业,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而且越是贫困地区,这种情况越发突出。在贫困村,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目前在全县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农民合作社并没有真正与农民实现“合作共赢”。一些企业与贫困户联系不紧,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贫困户并没有从加工、销售等延伸的产业链中获取“额外收益”。

因户施策创新扶贫模式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通过召开六堡茶产业扶贫专题分析会、产业扶贫讲座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分析当前产业扶贫的特点和意义以及传播产业扶贫相关知识,让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以特色产业发展贫困村经济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以产业发展助贫困户增收,提升扶贫成效。

加大扶持,做强产业。区划调整后,苍梧县要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必须在特色产业(六堡茶)发展上下工夫,通过降低农村小额贷款门槛,增加小额贷款额度,设立六堡茶产业扶持基金,为贫困户提供政策支持与贷款便利,着力破解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利用“互联网+”等新理念、新模式,进一步拓宽六堡茶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促进六堡茶产业“扩面”、“提质”、“增效”,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因户施策,提高精准度。精准扶贫涉及千家万户,扶贫对象的基本情况、发展诉求千差万别。从贫困村、贫困户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研究制定差别扶持的具体办法,有助于实现扶贫工作效率最大化和资源利用最优化,帮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实施六堡茶产业扶贫,要立足贫困村现有的产业基础,尊重贫困群众的意愿,按照“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则,走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道路;通过设立六堡茶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基金、搭建财政信用担保融资平台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银行等社会资金共同扶持和参与产业扶贫,切实解决扶贫不精准、扶贫不够长效的难题。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除了对贫困户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培训,使其逐步成为有文化、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外,还要加强对贫困村“两委”班子、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的培训,充分发挥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使他们成为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与“带头人”。

六堡茶:在黑茶领域闪光


六堡茶:在黑茶领域闪光

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近日发布201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对中国内地的94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进行了评估,广西六堡茶区域品牌价值达13.82亿元,在中国茶叶品牌价值榜中列第31位,在黑茶类列第3位,这是该机构连续第6次发布此类排行榜,梧州的六堡茶品牌价值、价值增幅均高于2015年的全国平均值,品牌价值六年净增7.09亿元。

六堡茶,再次在黑茶领域中闪光。

老祖宗的瑰宝在梧州茶厂实验室还存有原国家商检局的器皿

梧州六堡茶陈化室

梧州六堡茶陈化室

梧州六堡茶金花培育室

六堡茶属黑茶,其产制历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其在清朝嘉庆年间就以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成为朝廷贡品。

梧州是著名侨乡,也是水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从清朝至今,每年都有大量六堡茶出口日本,东南亚国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六堡茶声誉卓著,脍炙人口。2014年7月11日,已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的茂圣六堡茶精彩亮相《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在2015年8月3日至9日,作为广西茶业界的唯一代表,茂圣六堡茶在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举行的中国茶文化周展演活动成功展示,再次飘香世博会。六堡茶已经成为梧州市一张亮丽的名片,也是梧州特产“三宝”之一。

品质决定特色

梧州检验检疫局监管人员正在检查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六堡茶原料基地茶树生长及管理状况。

梧州检验检疫局食品监管人员深入六堡茶原料基地,与出口茶叶企业领导共商茶叶基地管理问题。

梧州检验检疫局人员深入六堡茶原料基地抽取土壤样品进行安全监测。

梧州检验检疫局检验人员深入六堡茶企业对生产和包装过程进行检查。

2012年2月21日,梧州检验检疫局与梧州市农业局共同举办《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培训班》,对全市六堡茶生产企业的领导和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推动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

据梧州检验检疫局局长房龙介绍说,按照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规定:在广西梧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据介绍,六堡茶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助消化等功效,这是和当地气候因素、生活环境和方式相适应的。六堡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它的诞生与梧州地区独特的气候因素有关。梧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天气多湿热、多雾(古称瘴气)。

本文作者之一的梧州检验检疫局吴平科长,较全面地总结了微生物种群在形成六堡茶品质中的作用及机理,以及微生物种群的生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六堡茶独特的品质和其特殊的生产加工工艺密不可分,其中渥堆被认为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渥堆发酵中的酶和微生物种群存在高度的关联。渥堆的实质就是茶多酚为主的化学成分在湿热和微生物酶促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微生物酶促作用决定六堡茶的品质,因此微生物种群对形成六堡茶品质起决定作用。有了“护身符”

2010年10月26日,专家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一边审查申报材料一边品尝六堡茶,对离开梧州生产不出纯正六堡茶的论述表示认同。

广西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委领导分别给获得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资格的企业授牌。

专家组正在对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的六堡茶及其制品申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进行现场评定。

2014年7月11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在贵阳隆重开幕,在《生态原产地与国际贸易》分论坛会场入口处展示的三鹤六堡茶深受中外嘉宾的喜爱。

梧州检验检疫局牵头起草的《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2014年11月21日通过审定,标志着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2015年8月3日,米兰世博会在中国馆举行中国茶文化周展演活动,8月7日是黑茶主题推广日,广西茶业界的唯一代表茂圣六堡茶成功进行展示,再次飘香世博会。

为振兴六堡茶这一民族产业,在检验检疫部门的支持下,梧州市政府启动了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梧州市2009—2015年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将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六堡茶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目前,全市茶园面积约5.1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从2003年的2家发展到60多家,年产量从2003年不到800吨发展到2014年的10450吨,产值超过10.5亿元,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及港澳、东南亚、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2011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六堡茶获得“护身符”。

由广西检验检疫局地理保护专家牵头,梧州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参与的科研项目“基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六堡茶标准化、产业化实践研究”,经过5年来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努力,也于近日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

六堡茶获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梧州检验检疫局加强对出口产品源头、全过程监管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控,有效确保了出口六堡茶的安全卫生质量,促进产品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毋庸置疑,老祖宗留给梧州的瑰宝,六堡茶已进入科学发展的春天……

中茶野韵金砖 六堡茶中的“土豪金”


中茶野韵金砖,六堡茶中的“土豪金”春节刚过,中茶六堡就争先发布了羊年第一款新品——野韵金砖。延续了高山大树六堡的风格,继续壮大野韵系列的明星阵容,毫无疑问它也有着过人之处。有幸先品过野韵金砖的茶友就将其称为六堡茶中的“土豪金”,你一定想不到吧?

“土”——来自高山深处,野放老茶树的原料,你说它能不土么?级别4级,这意味着它的叶张肥厚,还会带有些许茶梗。所以当这块重1公斤,外形平整,松紧适度的茶砖放在眼前时,仔细看是能看出粗大的叶张,色泽黑褐泛金,一些细梗参差其中。“外形质朴,貌不惊人,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用料,而对于我来说,三四级茶更适合我的口感,口感更醇厚,嫩梗还可以提高香气以及回甘度。”一位资深六堡茶友点评道。

“豪”——一泡“金砖”用盖碗可以泡30多道,汤色、滋味、香气不变,你说豪不豪气?如此豪气当然也是因为有底气。经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将野韵金砖的茶样送到有关质检部门检测,身为4级茶,它的水浸出物(干态)可达到35.7%。而按照广西区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关于水浸出物的指标,特级、一级茶是大于33.5%,显然“金砖”的指标已大大高于特级与一级茶的标准。

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表示茶叶内含物质越多,也意味着野韵金砖的香气、滋味、口感的全方位提升,以及后期存放时,自然转化的潜力更高。

“金”——上一项已经体现出了野韵金砖的“黄金品质”,其实它更是由里到外都“金光闪耀”。金色纸盒包装茶砖,外套金色礼袋,送礼自用皆大方得体,这是其一;用沸水冲泡,杯中茶汤金黄油亮,干净透彻,众人仿若品饮金汤,倍感尊贵,这是其二;虽是轻发酵,但配合了老窖窖藏与特殊醇化工艺,释放了高山乔木的野性,入嘴醇厚爽口,收敛感强,回甘生津持久浓烈,挂杯凝香,蜜香明显,体现了黄金般的品饮价值,这是第三;而最后,如此优秀的原料,定价却十分亲民,体现了高性价比,这也十分难能可贵。

羊年茶生活,就从拥有六堡茶中的“土豪金”——野韵金砖开始吧。

在六堡茶故乡以茶会友


在六堡茶故乡以茶会友

“80后”六堡茶制茶人年轻有想法,深爱六堡茶。上周,六堡茶的故乡—梧州市,举行2014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六堡茶交易会,来自全国各地、天南地北的六堡茶友相聚在桂东历史名城梧州,以茶会友,畅言喝茶心得。“80后”制茶人致力恢复古工艺来自梧州本地的年轻“80后”、六堡茶制茶人徐小敏,是此次茶友聚会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她来自茶叶世家,从爷爷那辈开始,就用扁担挑着茶叶吆喝卖茶;而她爸爸,则在90年代首先开起了梧州第一家私人茶庄;到了她,更是用3年时间开了3家茶叶店、1家六堡茶体验馆以及一家六堡茶厂,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徐小敏更乐意和大家聊的是她正在努力恢复的六堡茶古法制茶工艺,例如传统双蒸双压。双蒸双压按字面理解即为蒸2次,压2次。是指用热蒸气把六堡毛茶蒸软,之后放在木箱或木桶中?压,约24小时后晾置后再复蒸第二次,最后把茶叶踩笠入箩或压成砖饼等就可以晾干、陈化,等待出仓。“双蒸双压后的六堡茶普遍没有涩感,更为醇和,入嘴舒服。但因为繁琐麻烦,如今这项工艺越来越少人使用。”徐小敏说。如今她制作的六堡茶坚持保留这些繁琐的古法制茶工艺,甚至包括烧柴火给鲜叶杀青、陈化至少1年以上等,为的就是还原传统六堡茶的真正好滋味。东北茶友跨越千里为茶来苗女士堪称此次茶会中最有心的茶友。因为她来自黑龙江大庆市,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梧州为的就是六堡茶。茶会上,苗女士一边品茗一边说起自己和六堡茶结缘的故事。多年前苗女士出差南宁,结识了一位卖茶的姑娘。临走前姑娘送给她一箩广西六堡茶,但因为六堡茶特殊的陈味以及黑不溜秋的模样,她并不喜欢,甚至不愿泡来喝。直到去年无意中翻出了它,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行了冲泡。接下来的事,大家可以猜得到了。透亮如油的汤色,入嘴甘甜醇厚的口感深深打动了她,而最让她感到神奇的是,喝了六堡茶之后,她身体的小关节部位明显冒汗,随后身体舒服轻爽了很多。苗女士上网寻找关于六堡茶的资料后才了解到,原来陈年老六堡茶有很好的祛湿作用,很适合当下普遍亚健康的都市人。“现在在大庆,很多朋友都被我带动喝上了六堡茶,而且也普遍觉得身体舒服,感觉很好。”苗女士最后说,此次来梧州就是希望能多了解六堡茶,并将更多好的六堡茶带回。东莞茶商清仓去囤六堡茶茶会上还有不少茶商,他们的爱茶故事也很有意思。来自肇庆的一位茶商因为喝了六堡茶成功减肥十多公斤,所以现在更爱六堡茶了。梧州本地一位茶商专注在互联网上卖六堡茶,现在他卖六堡茶的销量在淘宝网上已位居前三名之列。最“夸张”的还是一位来自东莞的资深茶商。他卖茶十几年,过去喝的卖的都是普洱茶,在接触了解六堡茶之后,他“喜新厌旧”了,把自己多年库存普洱茶清仓处理,回笼资金后全部用来入六堡茶边卖边喝,用他的话说就是“有六堡茶陪着自己慢慢变老,就很好了”。因为手中一杯茶,结缘天下爱茶人,这种感觉真是奇妙又美好。南国早报茶友QQ群:224328597欢迎广大茶友入群交流,共享茶趣!

中茶:六堡“明星”风华再现


中茶:六堡“明星”风华再现

醇香氤氲、茶烟袅娜,六堡茶给这个茶的世界带来更多精彩,有着茶界“中国红”之称的六堡茶总是给人一缕醇厚、闲适的陈香,以独特、温和、平淡的情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沉醉。

六堡茶作为一款已有千年历史的名茶,因其是经过窖藏的后发酵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逐渐进入茶客的视线,成为茶文化里收藏和品饮的新贵。而一款好的六堡茶,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窖藏是精华。曾备受茶客追捧的中茶红盒8312,广大六堡茶爱好者并不陌生,当年上市出现供不应求、一盒难求的现象,一些未抢到茶的茶友甚至直接联系到公司来“求茶”。如今新装上市的中茶窖藏六堡8312,再一次延续红盒8312的经典,无疑让六堡茶客多了一分期待。

中茶窖藏六堡8312作为一款明星产品,精选高山茶原料,茶叶条索壮实肥厚,色泽黑褐光润,淡淡茶香慢慢溢出,让人好不舒服。此外,这款茶经过传统工艺压制,松紧适度,经过3年窖藏,内含物质更加丰富。而其也一改旧款红盒包装,使用牛皮纸,使得茶砖更易于保存、收藏。

观茶之余,怎能不品上几口?顺着柔顺的沸水注入茶碗,六堡茶叶慢慢舒展开来,一泡茶汤红褐而略带浑浊,不像绿茶般清香、红茶般酽香,也不像花茶般幽香,六堡茶有着一股素雅的醇香慢慢苏醒。“六堡8312作为六堡茶中的明星产品,其滋味、汤色、香气不错,如果收藏个三五年,个中滋味更是一绝。”资深茶客唐女士如是说道。三泡新茶在水的温润中复苏,汤色渐浓,口感略带紧涩。历经几泡,茶汤色似琥珀,褐红的叶底越发张开,浑厚中尽显鲜活。此时,茶汤入口甘醇顺滑、滑润爽口,甘爽从舌尖至两颊漫溢开来,香气在口中翻滚,久久不散,令人迷醉。这就是六堡茶,中茶窖藏六堡8312!

茶有味,六堡味更浓。炎炎夏日,何不泡上一杯香醇的六堡,在这淡淡的茶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梧州中茶大客户经销商牛洛河茶行

地址:南宁市亭洪路10+1商业大道33栋23号

梧州中茶一级经销商陈韵茶行

地址:南宁市厢竹海鲜市场/南宁市金桥茶城2楼

中茶·世界茶园南宁旗舰店

地址:南宁市金湖南路28号

冲泡方法

1.冲泡六堡茶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其次是纯净水,自来水又次之。

2.用盖碗或紫砂壶或坭兴壶放入5—8克茶叶,茶水比例1∶30为佳。

3.用沸水洗茶一至两遍(约2—3秒)。

4.注入沸水泡10秒左右即可倒出饮用。

5.连冲连饮,泡到味淡为止。

6.如有条件可以用大壶煮沸3—5分钟,凉至40℃—50℃再饮用,如加入中粮山萃蜂蜜,保健效果更佳。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在探索中砥砺前行的六堡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