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一茶一坐是一家复合式茶餐饮餐厅,一个品茗休闲的好去处,现代都市的年轻人在一天紧张工作后,可以尝试将整个心灵托付给雅韵悠悠、茶香缭绕的空间,让茶的清香洗涤去浮躁、烦恼和所有的坏心情。上海一茶一坐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盛智先生说过:“一茶一坐是现代都会型茶餐饮,是时尚与专业的结合。讲求的是一茶之心、一坐之缘,希望通过一杯茶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人与大自然之间架起桥梁,在坐下来品茗的瞬间,诠释出每一刻的幸福快乐。”

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并有好茶一壶相伴,绝对是一种享受。茶历来是高人逸士钟爱的杯中物,茗香是一种享受更是雅致生活情趣的体现。“一茶一坐”除了提供各类绝妙好茶外,另有多种诱人小点及特色套餐与茶相伴,打造了闹市中的悠闲空间。

茶本无道道在心中

“一茶一坐”听上去就相当亲切,带了点乡土味,反映了极简的中国传统生活状态。除了简单、清心、淡泊外,它还提倡了创新前卫的生活哲学。就如在功能上,“一茶一坐”是一家复合式茶、餐饮馆,午后时髦男女、游客、公司职员或一家大小坐在一楼落地窗边,看人、看车、看街景,其乐融融的茗香,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聚会交谈的好地方

“讲究”美食有时不需付出昂贵的代价。“一茶一坐”也一样,花费不多便可尝遍口味独到的各式餐饮,如:香熏凤翼、超人气的风味海鲜煲,其中“三虾豆腐脑”以虾、菇菌和豆腐为主料,经过烧制,盛在砂锅内,色香味具全;另外招牌的东方美人及特有的芒果雪酪,彩虹椰果等,都是养生美容的最佳茶饮和甜品,应该最受女士的宠爱,又可约上三、五闺友,小聚片刻,何乐而不为。

茶人文化

一茶一坐营造家的温馨与归属感,一茶一坐不是纯粹的茶座或是餐厅,这里是大家的客厅,自在的生活空间。一杯茶,一份心、一瞬间、一份缘。一茶一坐的空间设计,于现代风格中融合了中国的传统元素。每日结伴而来的多是朋友或家人,三五知己好友在这里环桌而坐,点上一份功夫泡——奶香浓郁的台湾极品金萱,清香扑鼻的极品高山乌龙,或是成熟果香的东方美人;品尝一口上等香茗,如幽谷听兰心平气和。在一茶一坐的“专属的喝茶空间”,可以将自己的茶与茶壶寄放在店中,随时取出与朋友分享。在茶餐制作中同样体现了惜缘之情,为解台胞思乡之情,特制了台湾家乡风味的茶餐。“冰水果茶”以上等大吉红茶与果汁调制而成,再加9种新鲜水果入味,是为创新之茶。浪漫的红葡萄酒冻饮,印度大吉红岭与法兰西红酒在上海邂逅,演绎一段浪漫故事。

现代人崇尚的自然生活状态,“一茶一坐”已经诠释殆尽:手执一壶,泡杯好茶,天南地北,抚今追昔。

CY260.com编辑推荐

唯一活过茶寿的茶人!


在茶人中,他是唯一一位活过茶寿的人。

他生于清末乱世,成长于边患之地,一生忧国忧民。

他办茶庄,开创的边茶三角格局影响至今,是以茶治边的典范代表。

他办实业,修路通电,让边陲之地与国际接轨,是全球化最早的践行者。

他著书立说,让世人了解不毛之地的显赫身世,于右任,徐嘉瑞纷纷为其提写书名。

他自幼父母双亡,自学成才,精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所著《泐史》、《十二版纳志》是我们了解傣族最珍贵的文献。

今天,他所缔造的普洱茶遗产,让边疆从传说走到现实,长活于茶水之中。先生的文章,被后人反复阅读引用并讨论。

他热衷教育,建立图书馆,他关注民生,成立佛海医院。晚年,依旧心系家乡,捐资20万,在西双版纳成立“李拂一教育特别奖”,而他的一件西服,30年未换。

他的名字叫李拂一,云南普洱人。生于1901年11月13日,逝于2010年9月7日,享年109岁。

因为许多历史原因,李拂一先生并未被大多数人所知,2006年,《普洱》杂志创刊,第一期特别介绍的人物正是李拂一,也因为如此,大部分人才了解到茶界有如此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在黄桂枢先生的笔下,李拂一是毫无争议的茶界以及傣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李先生回到故乡,作为一本新刊的特别介绍人物,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一个茶叶盛世,到另一个茶叶盛世,有太多人物需要被铭记,传颂,在今天一个茶人盛行的语境下,重温李先生的故事,有太多情感诉求。

有太多人,年过而立,就以一派宗师自居,这是一个茶叶创时代的奇观。也有太多人,年过半百,就以泰斗自居,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他们一定不了解,在他们之前,有一位茶人典范存在。

李拂一原名李承阳,早年毕业于普洱道立中学。1921年,与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之女柯祥凤结婚。1927年起从事傣学研究。1930年代,曾出任佛海县教育局长、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并在佛海开办“复兴茶庄”。1939年成立中茶公司佛海茶厂。1934年4月,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撰写了《西藏与车里之茶叶贸易》、《佛海茶业概况》等文,对佛海——包括从佛海出境的车里(今景洪县)以及勐海等地的茶业从产量、质量、制法、包装、运输、价格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1940年起,历任佛海县政府秘书、代理县长,云南省教育厅西南督学区国民教育视导员,国民党佛海县党部书记长,车里县县长,云南省政府秘书、参议等。1948年,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赴台后,又任宪政研讨委员会委员、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0年2月,他考察金三角,随后去台湾,出版了《十二版纳志》、《镇越新志稿》、《鸡卦图谱》、《复庐存牍》、《南荒内外》等著作。

喝茶也讲究天时地利 如何布一席人文茶席


人文者,化成天下,是中国文化的至诚之理。茶,以人为本,借此一叶一盏修心修德,茶席可看作茶人于尘世间安身之处,寄托理想之所。对于中国人来说,茶席的概念不局限于一张桌、一间屋,也不局限于一种既定的行茶模式,虽形式千变万化,但始终保有中正平和、灵性飞扬之意趣。

中国古代茶空间与茶席

茶席一词虽于近代才出现,但这样的吃茶形式早在古代就有雏形。在能搜寻到的文字记录中,关于茶叶的产地、风俗及茶引发的幽思最多,关于茶境、茶席的描述也隐藏在其间,只是当时并无茶席的概念。

器物折射心境

朱良志在《南画十六观》里关于文人画有云:“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是“不与众缘作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关系性的存在,但关系性存在反映的是物质关系。文人画要呈现的不是一种物质关系,而是一种生命境界。

这段话其实也适用于人文茶席,茶席间茶叶、器物、人、境的关系看似物质关系,实际却是精神层面甚至生命层面的关系。器物可以折射茶人不同的心境,荒寒、茂盛、热情、冲淡,不仅在色彩和器形上无声地表达着,连器物间摆放位置的远近疏密也都在表达。当席间最具体而又最抽象的部分——人,甫一落座,整个茶席空间就无比生动起来。

在这样的状态中,实已脱离对茶席既定模式的理解,包括茶盏数量的非此即彼、席布使用与否的纠结,甚至器物金贵程度的较量都已不再重要,一人一汤便是当下。在这样的片刻,不必去妄谈以茶修行、以茶修心,无意识修为,或许才是真正的修行。

佳境

煎水吃茶、起席执盏,本为兴之所至之事。心念动时,千山明媚,河流含笑。身为茶人,不可不因时而动,亦不可不择境而为。

山水自然,风吹雨润。一草一木皆在有情世界,一颦一笑都无为至善。山中古寺窗外,山野草木,尘埃涤净。雾霭青白,为山风吹散。鼻嗅清凉湿润之空气,胸消块垒羁绊。引火起炭,烟火里散着松针的清香,山泉在银壶底由无声渐至细雨般叮咚;候汤的时间,雨滴还自树梢滴下一两谪;出汤时,磬声遥来,却无僧影。尘席中吃的是方外茶,贵在境幽,茶反而不十分讲究了,虽是平常茶叶,在此间也多了云水气息。

泡茶之时

有时为条件所限,在城市中辟一静地,方寸间有竹影、梅香,亦为清境。这样的方寸茶境虽无辽远之旷达,却需有旷达辽阔之胸襟,方能窥破外相,稳住心神。管他城中喧哗,我自安然吃茶。

墙壁粉白,无须更多点缀;一幅条屏,意境散淡疏离的更为适宜。文字并不非要提到“茶”,尤以“禅茶一味”为大俗。禅、茶可融一水,亦可千里之远。世间几人懂得?几人悟得?

设席吃茶之境,宜山间、溪畔、古寺、松下、竹边、秀屋。

吉时

不是所有时辰都适宜设席吃茶。

清晨,万物充满生机,人体静后思动,正是活动筋骨或投入劳作的时候。即使是闲人,这也正是洒扫家舍、修剪花枝之时。因而人在此时多思遐想,难入静境。午时阳气极盛,饱餐之后人易困乏,适宜稍事休息或午睡半个小时以养阳气。晚餐后是一日里最为松弛的时候,很多人习惯在饭后喝茶,其实对肠胃消化有副作用,遂提倡饭后40分钟以后开始喝茶较好。

在二十四节令里,亦有不少适合吃茶的时节。在古代的诸多书籍,如《遵生八笺》里有相应描述,都是告诉人们如何顺应天时及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起居和饮食。

清友

吃茶择友,和择茶一样重要。

诚然,我们是生活在俗世里的凡人,无法摆脱柴米油盐的操劳和情感的困惑。茶人也会有种种烦恼,也会在茶席之外面临无数要处理的事务,但在茶席上入座之时,一定要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一席茶间,同时又放大到无垠的茶世界里。

那么,和你一起吃茶的人,亦要有能力进入到此氛围中来,不管是主动或是在席主引导下逐渐进入,这样才能体会茶汤的真滋味,体会生命中放空的瞬间。別吝啬给自己一盏茶汤的时间,或许,我们许久没有静默地倾听壶中水鸣的声音,如同清风掠过竹林,那么纯粹美好。所以,吃茶时选择一位或者几位清友很重要,甚至能决定这席茶的成功与否。

真茶

所谓“真茶”,是指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以自然界的天然腐殖质或农家肥为养分,从无农药化肥侵扰的茶树上采摘之茶叶,并须在适采的季节里以正确的方式采摘。

此外还需粗制及精制的工艺科学、到位。一些茶区还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古法进行茶叶的粗制,留存了这些地区茶叶的地域工艺特点,但也有些“改良”后的制作方式,会使茶叶失去特有的个性。

最后需要存储良好。一款前期都非常完满的茶叶若在存储中因湿度过高而导致霉变,或受到异味侵袭等,都会改变它原有的风味,严重的还会影响饮者的健康,失去品饮价值。

良器

茶席上将为泡出好茶汤、喝出好滋味而助力的媒介统称为良器。煮水壶、瀹茶器、匀杯、茶盏属于直接作用于茶汤的器物,它们的品质,包括胎土、釉水、器形,以及是否手工制作,都会直接影响茶汤的滋味。而水是其间非常重要的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一款茶汤的成败。茶匙、茶则、水盂、壶承等属于功能性器物,它们是否顺手适用,决定了茶人事茶时的流畅程度。

终南山净业寺腊八供茶

花器、香器、席布承载更多的是审美功能,为茶席提供立体而丰富的审美空间,所以,要根据不同器物所扮演的角色选择它们应具备的气质、个性及功能性,使其适合人文茶席之用。

初心

分享是人类的美德。事茶的人以茶会的形式,通过选择环境、人、茶、器,共同构成一次有主题的茶事活动,以清晰而丰富的人文情怀贯穿其间,发起的初心美而单纯。

吃茶时的心情是洁净的,就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不染纤尘。我们恭敬地对待自己,对待茶,对待有缘同饮的人。一席后,山高水远,茶与人,难说还能再交会。专注中有初心,细啜中有初心,童真的笑颜会让茶汤完美,让吃茶人的愉悦从茶盏间飞向无垠的碧空。

品茶人与茶融入一体


中国式茶叶大国,底蕴丰富的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古往今来,人人都会喝茶,但并非人人会品茶,品茶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是一种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品茶要在“品”字上下功夫,仔细体会,徐徐品味,品茶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穷乐趣,让人们在不自觉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安逸。

自古以来,很多人将品茶与人生、性情联系在一起,那一片小小的茶叶能释放出无穷能量;茶在沸水的翻滚中就好比人为了生活在人生中的摸爬滚打,经历一番艰辛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句“茶如人生,有多苦有多苦”让人为之动容。

茶叶还是中茶的,茶水还是苦的,心情还是闷的,夜还是静的,思絮还是乱的。人这一生总会有些许事是不尽人意的,也总会有些决断是错的,生命之重在于承受;对错不重要,不管是何味道的事情就如眼前的茶一样,只一口下肚,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皆在承受二字,或许文人会说,那叫品味。

茶如人生,有多苦有多苦,需慢慢品味;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在手中,思绪回忆这曾经的美好,品味已拥有的温暖,笑人生的洒脱和快乐。

一杯香气四溢的茶沁满了心田,暖热了身体,性情也在茶香的包围中竟变得如此淡然!茶需要去感受,需要去品读,其实,茶不仅仅是饮品,更多的是它对人性的容纳,人茶融为一体的品性和愉悦。对深知茶性的人来说,品味是品性茶文化的延绵不绝;其充斥的是身心,浸泡的是精神。

茶有茶性,人有人性。品茶的过程要用心,如果分神,分心,茶就会变了味道,它不再香甜甘美,充其量只是一杯加了颜色的水而已。品茶感人生,生活像杯茶当用心去品味的时候,就能品出生活所赋予的美好,就能感知到生活的真谛和气息。

生活中,很多时候会被某种爱心的付出或接受而感动着,也为一些不齿的行为而痛恨着,被名利媚俗所腐着。或抱怨或感动或陌生或熟悉;让人激昂或沮丧;其实不是事情的自身有此魅力,控制了人的境界,而是事情自身以外的情愫行为决定了人格的美丑;本质只是载体是过程折射出了人性的高尚与卑微,品茶也是如此,其实品茶的时候品的不只是茶,而是心态!

一茶一世界,一叶一追寻。茶赐予人们的是能清醒的看待世界,激励人人勇敢的面对生活,进而使人得道;懂得品茶的人,就懂得品味生活;懂得品茶的人,就懂得珍惜生活。

沈钟:以茶治县一茶人


据《吴人稿本丛书经眼录》记载:“沈钟字鹿坪,号霞光,江苏武进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官福建屏南知县,后调闽清,罢归。”沈氏潜心学术,著作颇丰流传于世的有《霞光集》等《柳外词》等。沈钟作为屏南首任县令,开县第一茶人,其人其事最为屏南人所称道的是“以茶治县策略”。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初,沈钟便捧檄从古田水口往屏南赴任。轿上嵩洲峻岭,山陡崖峭,雾浓风寒,如驾云中,如入另一重天。沈钟加裘沉思,前人“联峰迷晓雾,孤蹬入寒云。”“山临水上云根湿,水出山中石骨寒。”等诗句,无不让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分。

“奈新设岩疆,百姓未识有官长,与生苗无异……”“是时,仅一空署,尚在野田荒草间,每夜猛虎聚于墙外,人烟寥寥,不过四五十灶。”“地广林深,最易存奸……多有罗源、宁德等地惯赋,流入屏境,或与当地讼棍勾结为乱。”“屏地素无医药,民间遇有疾病,但伏枕无措……”入屏后,他才知道这个穷山恶水之地不仅贫困,问题还堆积如山。

面对困难,沈钟,这位出身于鱼米之乡“巨富”家庭的书生,如新制松萝隐忍而不露锋芒。

初抵县治双溪,县衙“仅一空署”,又无店无栈,随从皆有去意。沈钟语重心长地劝戒道:“食皇禄,忠皇事。”他率先垂范与随从同甘共苦,经三年奋战,城垣、衙署、坛墠、祠宇、义学、主官道、桥、亭等诸多项大工“皆以告竣”。

“地广林深”仅是“最易存奸”外因,而“鞭长莫及,缺乏整治”才是内因、是根本。犹如“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火为成汤之本,法为治县之纲,除奸之器。对颇为棘手的讼棍王子开等三积案,沈钟跋山涉水谒见抚宪,禀请发县审究。积案除,刁风刹,跳梁止,民风善。

“水一入铫,便需急煮。”沈钟深谙其道,乘势敕缉勾结宁德、罗源等县的积匪韦九开,经全县撒网,耐心伏击,“始能弋获,严刑以治,不使复归巢穴”。于是屏南大地如茶之清澈,俾共享太平之福。《治屏管见》记道:“都民咸称夜不闭户,他盗亦不敢入境,惩一警百良然。”

沏茶之要,须高冲低斟。治民之要,宜惩恶亲民。沈钟认为,高冲则壶内翻滚,茶香自溢;低斟则水缓优雅,茶香团聚。惩恶则警百扶正,文明大启;亲民则心存百姓,呼吸相应。“故争籍一案,不惜置一官于度外,不惮再三陈请,力为挽回者。”“予每于地方公事,悉捐俸以办,不使一毫累及于民。凡一出一入,夫役俱给以口粮;所过地方,即疏食菜羹,亦必厚酬其值……”由于“屏地素无医药……”沈钟就自制金丹,赠予百姓治疗寒暑、感冒之症。其父母之心,天地可鉴。

茶叶劣与好,最终看口感。治县有无方,还要观民生。茶道修身养性,增加茶趣,茶叶好坏终要由口感说了算。上述业绩还算不了什么,沈钟治县的最大功绩是在于教民耕种织新法,推动农业发展,改善民生。“载酒春山自劝耕,官亭杂沓共欢迎……”一曲《春日东郊劝农》诗随着他的哼唱声,在屏南大地上飘荡二百多年仍不绝于耳。

乾隆版《屏南县志》记载了沈钟教民耕种织新法。有教民蓄水灌田法,教民种粮豆麦法,教民设猪圈屯灰粪肥田法,促民妇织绩等五花八门,而真正让百姓不受饥饿,并解决国课问题的是推广茶叶种植。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所谓烂石,是指未种植过作物,且发育良好风化完整的土壤,其矿物等养分齐全,最适宜茶树生长。自上嵩洲岭,初入屏南境,沈钟见诸山云雾缭绕,皆生烂石,乃天赐茶园,就想起了茶圣陆羽的茶经。他在《物产》中记道:“茶之属,各山皆有,或似武彝,或似松萝,惟产于岩头云雾中者佳。”说明当时红绿茶皆有,云雾茶最佳,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屏南地广人稀,完全可以大力推广种植以供国课。

据乾隆版《屏南县志·赋役志》载:“……收获浅薄,更别无生息,惟恃粜谷完粮,以致催追不前,地方官徒受参罚,实亦民力有限也。倘后之宰斯邑者多方劝导,广种杂粮,并茶、竹、麻、靛之类,岁有万金之获,以供国课……”从中可以看出,茶在国课中的重要地位。茶,不仅供国课,而且在义学、文昌阁、廊桥等公共建筑修缮中发挥重要作用。

“板桥东跨柳西飞,时有行人趁落晖。十五采茶何处女,野花还插满头归。”“乡村日落渐黄昏,伛偻行人入市忙。一阵风香肩贩出,旗枪争上场。”这两首抄录于江版《屏南县志》的古诗,描述了光绪年间屏南茶叶的产销盛况。

“凿破寒云岭被耕”,随着杂粮和茶叶种植的推广,荒山变茶园。在沈钟的推动下,屏南茶叶进入了开县后的第一个鼎盛期,并一直延续了近两百年,直至欧战爆发才走向衰亡。民国版《屏南县志》载:“茶行,在城、棠口、漈头、官寿兜各乡,每年谷雨后,采买红绿各茶,运售外洋。欧战后后才走向衰亡,销路稍减。”

“公罢官后……清风两袖,几无以自存,民争析薪饷粟,以继晨夕。然公虽去,其功业可垂青史,心事可质鬼神。”廪生周天麟在《序文》中如是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借用茶圣的一句茶经,来概括屏南开县第一茶人沈钟是再恰当不过了。

《禅茶一味》:茶人与禅宗


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著“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著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著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有关释迦牟尼觉悟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下面,让我们参照一下深受日本学术界好评的渡边照宏先生撰的《佛教》,来追寻回顾一下释迦牟尼求道成佛的生涯吧。

有关释迦牟尼佛传记的历史资料繁多。例如《大藏经》中就有不少详细记述释迦牟尼佛生平的典籍,但是其中不乏历史事实与传记记述混杂相间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所谓佛陀的传记,并不是仅仅传达事实经过,即类似现代的新闻报道。它是以传达宗教史实为唯一目的而撰写的。换言之,这种传记不脱离佛教的教理教义。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传记。因此,即使对待此类传记中出现的异想天开之谈,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佛教倡导的教理和教义,即汲取佛教的真髓。

云南民国茶人之—李拂一


李拂一(1901—2010)原藉广西桂林,1901年生于普洱县(今宁洱县),原名承阳,字复一,拂一乃笔名,后来就以笔名行用了。

1921年,他与西双版纳最高行政长官──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之长女柯韵桐在思茅结婚,1923年,李拂一辞去思茅电报局工作到版纳发展。1925年他担任富滇银行车里(今景洪市)分行经理。随后,他在云南省建设厅、教育厅、西双版纳各县当一些教育局长、合作社经理、政府秘书之类的小官,并把家迁到了佛海县(今勐海县)。这段时间,李先生先后注译了《车里》、《泐史》(傣族史)、《暹程记略》及《车里宣慰世系考订稿》、《滇边失地孟艮土司之考察》、《西藏与车里之茶叶贸易》等著作。

李拂一为补贴家用,申请了百余亩茶山,于1930年在佛海开起了自己的茶庄——复兴茶庄。当时,佛海主要生产蘑菇头紧茶,这种茶虽说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但用料粗老,价格低廉,西藏方面需求量极大。复兴茶庄也生产紧茶,年产量二三百担。为了把茶销的更远,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李拂一任经理,由公司负责在沿途寻找代理,在加尔各答、加林埠租用仓库,统一运输,统一销售。

李拂一在昆明遇见了中国茶叶公司董事长寿景伟,他委任李拂一为云南中茶公司的职员。由于李拂一具有办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的经验,服务社的运输股长就委托李拂一兼任,同时,他也是佛海茶厂不领薪水的专员。

雅安茶人欧阳崇正:蒙顶山旅游文化的发起人之一


欧阳崇正,84岁,蒙顶山旅游文化的发起人之一。

他1931年生于广汉,1951年到雅安工作。1952年,在原名山县供销合作社工作。1958年,他开始和农业打交道。后来,负责原名山县农业方面的工作。1986年,任原名山县文化局局长,倡导建立起蒙山茶史博物馆,并着手打造开发蒙顶山景区。

50年间,他一直在研究蒙顶山茶,他的著作《蒙顶山丛谭》于去年出版。

雅安出茶,雅安也有很多爱茶之人。每个茶人都有一段关于茶的故事。雅安茶人欧阳崇正也不例外。

他与茶结缘是偶然,也是必然。

他不仅筑起了蒙顶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框架,还修建了全国第一座茶史博物馆,奠定了茶文化旅游的基础。

他就是欧阳崇正,被雅安茶文化界称为“打造蒙顶山茶文化的先行者”。

2月8日,在名山城区某居民楼内,年过八旬的欧阳崇正正在家里整理读书笔记。在满是书香、茶香的房间里,手捧一杯香茗,欧阳崇正将那些与茶有关的故事娓娓道来。

结缘:茶乡的味道研究茶与茶文化伴一生

冲泡一杯蒙顶山毛峰。他小心翼翼地把珍藏的茶叶放置在精致的茶壶内,添上水,轻轻盖上茶壶盖。

闲聊几句后,他轻轻拈起茶壶,为客人斟上一杯茶。微黄明亮的茶汤顺着茶壶口,如涓涓细流,落在白色的瓷杯中。

如若有客人来访,欧阳崇正都为其倒上一杯蒙顶山茶。而他自己,每天也必喝蒙顶山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锻炼、散步,9点多回家烧水,10点钟泡茶,已经成为“生物钟”。“一到那个时间不喝茶,就不舒服。”

由于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欧阳崇正说,蒙顶山茶对他和老伴儿来说,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支柱。

“原来我不会喝茶,到名山后我才慢慢学会喝茶,慢慢了解茶文化。”欧阳崇正泡上一杯热茶,深情地说,“我出生于广汉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从小对文化就很感兴趣。”

欧阳崇正幼承庭训,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文化要求自己。1951年,初到雅安工作的欧阳崇正并不曾预料,这里将成为毕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更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会和茶结缘。

1951年前,欧阳崇正经常在家乡广汉的茶铺子看到“扬子江心水,蒙顶山上茶”的诗句,但是从来没有品尝过真正的蒙顶山茶。蒙顶山茶到底什么味儿?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欧阳崇正的脑海,挥之不去。

1952年,初到原名山县供销合作社工作的欧阳崇正,托人买了一些正宗的蒙顶山茶,给广汉老家的哥哥寄回去。

收到茶叶的第二天,哥哥带着蒙顶山茶,来到平常经常去的茶铺子,请茶铺服务员帮忙冲泡。

没想到,沸水一冲,蒙顶山茶的悠悠香味瞬间溢出。旁坐的茶客们都被茶香倾倒。“好香呀!”茶客们赞不绝口。连泡了好几次,哥哥正准备把残茶倒掉。茶铺服务员连忙阻拦,“别忙别忙”。

哥哥把喜悦之情化作字迹,身在雅安的欧阳崇正读着哥哥的来信,十分欣喜。

从此,欧阳崇正开始喝蒙顶山茶,后来就离不开了。

从此,欧阳崇正也走向研究茶、研究茶文化的道路。

识茶:开发蒙顶山旅游提出茶文化旅游新概念

正是因为和蒙顶山茶结缘这么多年,欧阳崇正对蒙顶山才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让他这个外地人,扎根雅安,建设雅安。

“真正开始了解茶文化,是我当名山县文化局局长的时候。”欧阳崇正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1982年,原名山县成立文化局,时任原名山县农业局局长的欧阳崇正已经51岁,他毛遂自荐当文化局局长。

1982年4月20日,欧阳崇正到文化局走马上任,新成立的文化局只有三个人,一张办公桌,两把藤椅,一把三人椅。

文化局需要做些什么?弘扬群众文化,搞创作,整理文物?欧阳崇正开始思考。

上任之初,欧阳崇正到宝兴县、芦山县、天全县等地学习。

“当时名山县文化馆里除了十几幅清代、民国的名人字画和郑板桥的书画外,没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到芦山,随便拿出一件都是有分量汉代文化遗产。”在学习过程中,他感觉,“名山的文化需要挖掘,需要整理,我不相信名山没有说得起话的文化遗产。”

在原名山县农业局任职期间,欧阳崇正就多次上过蒙顶山。“蒙顶山是名山的一块宝贝,何不从它入手?”于是,他请当地老百姓带他上山,开始了一系列的文化考察。

1982年7月,欧阳崇正带上只有三人的队伍,从山顶到山脚,走遍了蒙顶山上的每个寺庙,考察了整整三天,“收获颇丰”。

欧阳崇正梳理三天的心得,觉得“蒙顶山的文化部分大多与茶有关”,于是写成一篇《关于保护利用蒙顶山文物的调查报告》,并附上30多幅图片递交相关领导。在这份报告中,他提出保护好蒙顶山现有文化,还提出“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全新概念。

之后,全市的考古专家都来了,挖掘出更多的文物古迹。

“对于开发蒙顶山,曾有人提出要在蒙顶山雕塑菩萨,但我觉得要突出茶祖吴理真。”于是,欧阳崇正请来匠人设计天盖寺山门。1984年的冬天,欧阳崇正拿到了首批开发资金3万元。拿到钱之后,第一步就是修路。欧阳崇正请来两位石匠,带着他们到青城山去参观考察,回来后,打造出了通往蒙顶山顶的千阶“天梯”。

1985年,汉白玉石雕塑的蒙茶仙姑像宣告竣工,同时,有关吴理真传说的石屋、石亭也开始维修打造。

对于石屋和石亭,欧阳崇正当时的想法是:“要‘整旧如旧’,既然茶叶从西汉时期起步,就要有西汉时的风格。”

爱茶:建茶史博物馆尽毕生之力宣传茶文化

如今,喝茶和做笔记是欧阳崇正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翻开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载着他与茶叶及茶文化的点点滴滴。

多年来,名山区的文化人士有感于欧阳崇正老人对蒙顶山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建议相关部门将欧阳崇正的相关文章和笔记整理成册。

2014年初,一本名为《蒙顶山丛谭》的茶文化册子与世人见面。这本书,凝聚着老人50余年的心血;这本书,见证着老人50余年的奉献。

如今,84岁的老人在家里颐养天年,不时关注雅安茶的情况,关注蒙顶山的发展,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悟。

在文化局工作的那些日子里,欧阳崇正日夜琢磨,在脑海里架构着蒙顶山茶文化旅游的框架。渐渐地,蒙顶山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吴理真种茶旧址、蒙茶仙姑打造成形,皇茶园保持原样,省文化厅相关领导来观看后,建议他建立一个茶史博物馆。

随后,欧阳崇正写报告,找资金,省文化厅先后拔下28万元资金用于茶史博物馆建设。

1986年8月,省政府编委批准建立“蒙山茶史博物馆”,人员编制15人。1987年4月22日,“蒙山茶史博物馆”正式宣布对外开放,当时,新华社刊发文章报道此事。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博物馆成为宣传蒙顶山茶文化的重要窗口。

1987年,蒙顶山作为省级风景旅游区正式开放,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当地导游人才奇缺。为缓解这一矛盾,欧阳崇正又承担起部分导游培训的授课任务。从蒙顶山茶的历史到盖碗茶的文化内涵,他既讲厚重的历史,也讲和茶有关的实用美学。这个培训班连续开办了6期,培训导游近200人,一些学员还曾被外地游客誉为专家级的茶文化导游。

退休后,欧阳崇正也经常客串导游,领导莅临蒙顶山,或是国内外茶学专家、茶人到访,他必参与陪同解说。

退而不休的欧阳崇正仍不遗余力地宣传蒙顶山茶文化,在各大期刊报纸上发表数篇关于蒙顶山茶的学术论文。如《伟人唤醒蒙山茶》《蒙山艺术墙解读》以及《祭茶祖吴理真文》等。

2003年8月,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权威专家对雅安蒙顶山茶文化进行考察,作为答辩者,欧阳崇正用20分钟时间将蒙顶山茶文化的历史一一道来。

“当天9个评委中就有7个人明确表态要投雅安的票。”欧阳崇正清楚地记得,2004年,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

如今,84岁的老人还一如既往地关注蒙顶山和雅安茶的发展。

“要培养更多年轻人研究茶文化。”欧阳崇正建议,“需要更多的人来发展茶产业,增加茶叶附加值。”

《禅茶一味》之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着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着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南岳茶禅文化历史考究(一)


南岳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茶禅一味”,南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自然环境,为茶禅文化的衍生提供了先决条件。

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南,地处幕阜山一衡阳一都庞岭复式背斜中的浏阳一南岳衡山隆起带,盘亘绵延八百余里。群峰突起,最高峰主峰祝融峰1292米,最低海拔为80米,相对高差1200余米,南北走向的七十二峰穿境而过,有43峰座落境内。四周为丘陵、盆地,是一座耸立于湘江之滨的孤山。空气负离子含量平均达2.6万个/cm3,古云“神仙窟宅”之地,今有“天然氧吧”之称。其山水沃饶,人文早蔚,是湖湘文化的重要中心。

据南岳史书记载,南岳历史文化曾经经历过几个重要时期:一是南岳佛教开山鼻祖慧思大师创建“大般若禅林”(今福严寺)时期;二是被道教奉为上清派第一代宗师魏夫人潜心《黄庭经》时期,开创了我国女道士修行先例;三是唐朝着名宰相李泌隐士时期等等。更加难得的是每个时期都为华夏文明留下了一份丰厚的历史遗产,弥足珍贵。特别是南岳作为中国较早的“茶禅一味”文化发祥之地,其历史地位更不容忽视。南岳风景优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的生长。

南岳特产“云雾茶”,其中以高山云雾茶享誉国内外,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初唐时期就被列为贡茶。它是传统的石禀茶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步发展下来的,它传承了南岳近二千年来的茶叶文化和禅宗文化。陆羽的《茶经》云:“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山谷”。唐代诗人李群玉在《龙山人惠石禀茶》诗中赞道:“客有衡岳隐,遗余石禀茶,白云凌烟露,采缀青山芽,硅壁相叠压,积芳莫能如……”《中国名茶志》、《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图》等许多着作和全国高等院校茶叶教科书均有记载。

好茶还需好水泡。在南岳烟霞峰下有个远近闻名的虎跑泉,是泡茶难得的优质泉水,“香茗佳泉”,相得益彰。虎跑泉甘甜清冽,历干秋万代,至今依然碧泉涌流,令人叹为观止。

南岳古寺,远追唐宋,现有佛教寺庙18处,道教官观5处。置身于南岳好山好水好茶之中的佛门僧侣,得天独厚,于阵阵佛乐声中,尽享袅袅茶香,修心养性,品友敬客,普施甘霖……无论是山上、山下寺庙,30在雅静、清寂的禅堂里,实现了茶与禅的结合,形成了“茶禅一味”的宗教哲学理念和人文美学精神。

每一个茶人,梦中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茶馆


茶人有一种茶馆情节。它是一个休息之所,一个茶文化空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真实演绎。任凭进入者多种状态,任君挑选,随意切换,自行寻找最贴切的答案……

我听很多人说自己的梦,最淡然,但却是最难实现的,是茶人的梦。

茶人有一种茶馆情节。

这茶馆或许是传统人文的:瓮储春江,勺分夜月,剪松积薪,扫雪煎茶。这样的茶寮,属于陆羽,属于蔡襄,属于《煮泉小品》,属于《遵生八笺》,属于冒辟疆的水绘园,属于妙玉的拢翠庵。

这茶馆,也或是混搭时尚的:古色斑斓的铜炉,烟笼着一曲主人心赏的巴赫,木纹如水般漾开的明式家具,也尽可与LV古董旅行箱、四十年代美国落地铜灯共处一隅.......茶固然令人沉醉,可同样令人沉醉的,还有醇冽的酒、昏黄的月、暗香的风,笑靥的人。

这茶馆或在林间、山间、水间。一茶一座一友,这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在这里,茶文化就是空间的线索,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每个人不仅能静心享受一杯茶的光阴,也能轻松进入冥想体验空间,挥洒感知,与内心对话。

这茶馆也许不是那种庭院流水,不是那种复古的格调。并非要亭台楼阁,只要有张桌子,有方茶台。而是让茶人的心得以安放,茶人梦得以落地的地方。说到底,不过是尘劳处处的一处慰藉。它或有舒适的织物沙发,让人一见安坐,也或有痛快的主人,让人一坐安心。属于一千零一个爱茶人的一千零一个梦。

它是一个休息之所,一个茶文化空间,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真实演绎。任凭进入者多种状态,任君挑选,随意切换,自行寻找最贴切的答案……

茶人说,“在自己的茶馆,喝茶,和对的人聊天。若喜欢就买点茶,不喜欢也没关系,人来人往,无非就是一杯茶的时间,你便能知道,是不是你的那个茶缘人。

每一个茶人,在买瓷器的时候,都会构想画面,今后我的茶馆里,这个摆件会放在这个墙角。也许还会纠结,这个瓷器,会做为花器?还是水洗?茶人会觉得,每错过一个瓷器都会是今后的一个遗憾。他们希望能把牢牢抓住自己所爱。

每一片收的茶。都会畅想,今后会与什么样的茶器来冲泡。每注一次水,说的是什么样的话。在茶碗的旁边,是以为什么样的人端坐在旁,说着何种风格的话。

茶馆无关于世俗的贵重,只纯然粹然地关于美。也许,美才是茶人的茶馆情结的唯一信仰。

一位习茶人的自白(二)


台湾茶人李曙韵在台湾办了人淡如菊院之后,又来到北京国子监开设了“晚香”茶室,她的茶室不大,却因为独特的空间风格,美丽的茶器吸引,让很多大陆茶人成为她的粉丝,以至今天又有了“茶家十职”更大的茶意展示空间,从她为人们打开的这扇窗,一种喝茶的冲动被唤醒,一种不美则死的意念被点燃。

可以说,当代台湾茶人,是连接大陆与日本茶道的介质,他们打通了茶的脉络,把中国茶道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了一起。我们知道了喝老茶的台湾茶人周渝,文人冶堂何健,复制唐代茶道的香港人叶荣枝,一个美丽的茶空间食养山房,日本陶艺家安藤雅信、大村刚,中国苏州园林的雅集倡导者叶放……原来,茶一直都在,茶一直都被执着于她的人们宠着爱着,只是我们过去和这些事茶人一直在平行空间里,一直到此刻才相遇在最美的时间里。

在李曙韵的书《茶味的初相》中,她的要义有两个:一是茶汤之眼是苦味,茶人之眼是初相,她说要保持这种喝茶的初心,保持独立。二是喝茶要从器物入道,布置一道美丽的茶席,营造氛围,“茶人以茶作为俯仰天地的依归”。

因为爱上一件茶器而喜欢上喝茶的人,大有人在。而日本的茶道祖师爷千利休说:喝茶,不过是简单的几个动作,但就是这样的动作,却需要静心静气反复练习,以达到宠辱不惊的境界。冈仓天心作为后来的论茶之人,本是想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东方人喝茶的快乐,却将《茶之书》写成了茶道的美学精髓总结,无数喝茶的人在书中找到了哲学与人生意义的共鸣,谁说喝茶是简单的事呢?

喝茶,其实,就是体味人生,“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的试探。”“茶这个词所传达的,是我们整套融合伦理与宗教的天人观……只要你是茶道信徒,就是品位上的贵族。”每次读到这些话,对茶人来说,就是一次精神上的鼓励与满足。

一次,在深夜,读《听周渝说老茶》,竟几次湿了眼睛,那种用时间的坚持熬就的人生体验,是深入骨髓的感动,那真的是爱茶如生命啊,周先生说:“可是,没有人生的经历,就直接天人合一,这是自欺欺人。人生有沧桑和压抑,老茶如果不去悟出那些压抑的东西,不去解,怎么释放那么大的能量呢?一个文化能不能解除我们内心最深的症结?如果不能,就太虚了。”

无论是老茶,亦或是美丽的茶席,其实承载的都是人的精神需求。不论是从宋代的径山寺传播到日本被发扬光大的日本茶道,还是台湾茶人讲究茶席茶器茶空间的当代中国茶道,都是围绕茶进行的人的精神活动。

我曾经问过李曙韵老师:有人说,茶道在日本,台湾茶人学习日本茶道,现在又反刍中国大陆,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从“三联”的茶之道专辑,到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人们似乎想找到其中的联系。我学茶一年来,这个问题逐渐有了答案。茶,在中国诞生,未来一定在中国繁荣。茶,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经济存在。茶,既是苦难时候的慰藉,也是在生活衣食无忧的点缀。可以这么说,茶道在日本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在台湾是发展停滞的状态,在大陆是被唤醒的状态。

我们骨子里祖先留下的喝茶之道之趣之情,都将在当下茶人的共同努力下被唤醒,从喝茶这个简单的动作中重新找到喝茶的品位,喝茶之大道。有人说,喝茶,就是随意一点么,干嘛整那么多仪轨。但当你的心灵还不能慢下来的时候,当你还被无数欲望充盈的时候,这些仪轨是让你安静的途径。当然,大道至简,也许,一杯茶,就是一个世界。但我要说,布一道茶席,将茶杯、茶托、公道、茶则、花器摆放起来营造出的意境,一定只属于你个人。与茶相遇的隆重感,会让你生出敬畏心,温杯、注水、出汤、分享……这样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人生享受。

现在很多茶人,都拥有自己的茶器,有的人甚至追求昂贵的金器银器,这是这个时代无法超越的现实,李曙韵认为,不必为此着急,当你拥有了,才能放下。朴素简单,也是一个过程。这就是,为什么你会看到茶席上一只很旧的茶杯,会觉得美的原因。日本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遍访日本,对各地民间手工艺进行记录,写成《日本手工艺》。对于民间器物的审美观念。他一直在强调一种“健康”的美,“虽然不能说复杂的东西都是丑陋的,但是,单纯的东西应当被更多的恩惠所关照,美与单纯、健全有着很深的关系”,同时,他强调器物还要有“实用之美”,并认为这样的美应该更加值得重视。学茶之人,只有懂得了什么是简单朴素的美,才能通过训练,将自己的风格变成茶席呈现。

其实,以茶道论道,是不可以的。学茶之人,必须回到茶叶本身。茶有六大类,因为发酵程度不同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但六类茶里,又有不同的产地。你看潮汕人喝凤凰单从的茶器具,多少在当代茶席上都有呈现。

凤凰单从茶移植到福建,变成了今天的大红袍。而喝茶本就是潮汕人的生活方式,这个我以前并不知道。像广东、福建、安徽这些产名茶的地方,喝茶是一直都在进行的生活。直到今天,我们身心疲惫,需要找寻人生出口时,才蓦然发现:茶一直在等我们来泡她。今天的中国大陆,品六大茶类,渐成热潮,铁观音泛滥之后,普洱成为土豪新宠,最近没有喝过老白茶,你就落伍了。

可见,我们喝茶被集体唤醒的过程,既有喜新厌旧、挥金如土,又有了解茶的急迫。每种茶,真的呈现了丰富的味觉,而且因人而异。现在,很多事茶人到武夷山寻找手工茶,哪怕贵,也是开辟简单从容和做良心茶的新路。同时,了解制茶过程,走到茶的初端,也可以体会一泡好茶的来之不易,似乎也可以喝到更新鲜的味道,珍视茶给予我们的无声的爱。

今年夏天,我和几位茶人在秦岭分水岭的松林里和海拔2082米的华山西峰顶上,布席喝茶。在游客眼中,我们可能像怪人,但也吸引了大家来拍照。茶人们常说:不美则死。你眼中他们或许很作,但我的体会是:在大自然中喝茶,用的是山泉水,采撷的是山中花,静静地喝茶,听着流水声,再看那朴素的茶席融合在大自然中,毫不违和,一切都好,只缺烦恼。

原来,茶人的后一站是普洱


与许多的茶亲近,却总不如普洱深刻长情。

普洱茶生长于彩云之南的原始山林。千百年的老树,长出鲜嫩的芽,被茶人采摘,压制成饼,再为茶客品味珍藏。普洱茶饼看似其貌不扬,却是深不可测。普洱茶的年份、山头都有大学问,这学问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到的。

普洱茶的博大精深有如江湖,珍藏普洱,一如珍藏古玩中的紫砂、陶瓷、玉器,不只是看其年代,更看其材质和做工。不同的山脉,种植不同的茶树,其贵贱亦有不同。

虽然普洱如此珍贵,但年轻人大多不爱,我们爱铁观音的清香甘甜,盼着这一生都那般简单纯净,无多算计。而普洱,是对人生的参悟。

穿过红尘诸般烦扰后,已暮中年,想约上三五知己,在静静的午后,慢悠悠的生火煮一壶越陈越醇香的普洱。

原来,茶人的最后一站是普洱。普洱,在这里等了你多少年。它不慌,它不忙,为了遇见你,就在这里痴痴地等,直到等成了一棵老茶树。它看惯消长荣辱,江山更替,自是沧桑不言。它压制成饼阅尽众生无数,深知人情风霜。默默沉浸在漫长的光阴里,无须岁月打磨,亦有了气度,有了韵味,有了品格。陈旧的茶香,曾让乾隆皇帝着了迷,他写诗:“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

几片普洱茶饼,摆设于博古架上,馨香了屋舍,亦装点了心情。每一个茶人如果找到今生属于自己的那盏茶,此后便有了归宿。于茶中游阅名山大川,于茶中淡看岁月流逝,于茶中闲话阴晴冷暖。人世百年,就那么匆匆过去了,功贵贫贱,亦不过是一段浅薄的光阴。

茶人万里跋涉只为一叶好茶


近日,同事小刘带着一位中年汉子来到我的陋室,言谈中得知他叫金琪,是广州菩岸贸易有限公司老总。金琪大学毕业后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助教,业余时间喜欢书法绘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几位茶人,一来二往,深受影响,数次品茶论茶之后,他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竟辞去公职,要用一生来认识研究和亲手制作茶叶,于是创立公司,开始了他尝试做一个“茶人”的生涯。

茶虽不是公司的全部业务,但金琪却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茶上。然而,经历了几个寒暑,专家及文人墨客们所描述的那种茶的滋味和神韵却始终若即若离。他决心自己把握住这种感受并将之融入自创品牌“菩岸修茶”之中。“菩岸修”,取古印度迦比罗卫国的太子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得道成佛并领导众人修达幸福彼岸之意。他深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茶道上也是适用的,于是轻装简行,选择了独具名望的普洱茶原产地之一——曾在乾隆年间被钦定为“年岁纳贡”并赐“瑞贡天朝”皇匾的易武茶山作圆心,辐射状走遍澜沧江流域的各大普洱茶产茶区。“茶人”称此为“踏(或踩)山”,目的就是要足至、耳闻、目睹,亲身感受茶之所以为“茶”的“内涵”。万里跋涉只为寻觅一叶好茶。

茶山之路,并非坦途,特别是那些历经百年、饱受沧桑的老茶园和有千余年阅历的古茶树所生长的地方,也正是这些地方才更具魅力。车行不到之处,他便雇了驮马。崎道石板路上,马蹄嗒嗒;徐徐山风中,铜铃叮当。他如梦如痴体验着上先辈茶人们的逍遥与艰辛。登上山巅,极目远眺,群峰连绵起伏于流云雾霭之间,层层茶地宛如飘带般缠于山谷,时隐时现。此情此景,仿佛是仙境一般!步入深涧,山泉淙淙,清澈见底;水撞苔石、银珠四溅、鸟语花香。溪流两壁,散布的古茶树枝盛叶茂。他额靠树干,凝神闭目,用心灵与茶树对话。

一个品牌,若要赢得众多人群的信赖,一般说来首先当然取决于品牌本身,然后是消费群体的需求、鉴赏家们的良知及水准,品牌制造者的宣传仅在次要的位置。而茶,却有它独具一格的特点。不同的人群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有的喝了心旷神怡之余无形中精力倍增,有旺盛的激情去完成亟待完成的事业;有的沉醉在无限的温馨甘醇的回味中。要么勾起无限往事,要么烦恼劳累尽散。医者说茶能醒神化浊、消炎溶脂、清肝明目;专家说茶严谨专一、一丝不苟;文人墨客更多的是写意、追求现实口味和精神感受的统一。古人造字极富智慧,“茶”字拆开来是20加88等于108。108种滋味、108种作用、108种感受……这就是茶作为饮品数千年不衰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的根源,这就是茶的魅力所在!

西双版纳报

文/林章

听雨吃茶坐少林


那天,雨下得丝丝缕缕的,洒得古柏针叶晶晶莹莹的,不住地聚拢成珠,针叶挑不动了,便向着青石板上,滴滴答答飘落着。

游客稀少衣渐湿。

千年少林,禅宗祖庭,一个能让人澄心静虑的午后。

“走,找方丈吃茶去。”与同伴迈步西跨院的“方丈退居”。

碰巧,永信大和尚“在家”,于小沙弥掀帘之际,缓步相迎合掌如仪道:“来啦。”伸手接引似握非握顺带让座。

与大和尚有约数年,若非特殊来前不打招呼,到寺里想起来了就拐个弯参访一下,相见是缘,不见也是缘。每有朋友央着“带俺见见永信方丈呗”,回答也就一句话:“到了再说,看缘分吧。”

达摩祖师像前,一炉檀香袅袅播散。

无有其他访客,就随意坐到房间一隅的茶台前。

永信落座,略挽僧衣,取壶注水,食指轻捺电源将水烧上。水是泉水,炉是电磁炉,水在壶中,壶在炉上,嗞嗞啦啦轻吟着。永信拈起一袋大红袍道:“喝这个吧。”净水涤器,分置茶船,待水初沸,一指轻捺关电源,打开茶叶放入盖碗,冲水烫杯、洗茶、泡茶。

随茶香氤氲,茶水在玻璃茶盅里红得沉着、纯净、透亮。几与永信示意同步,我们拈起茶盅小啜,满口温润甘醇,一盅饮下,喉吻顺畅,三盅过后,唯眼前茶水与口中茶香。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永信只是象征性抿茶相陪,很是专注于添水续茶。一壶茶毕,再注壶烧水。

趁这个间歇,与同伴关于茶的话头就上来了。从谁谁的爷爷以生黄豆装满新紫砂壶,再灌以清水扎紧,等黄豆胀裂壶身又以金锔子镶嵌,到啥啥大师制作的泥壶百万元起价;从谁谁家的茶床是鸡翅木,到谁谁家的是紫檀木;从宋代的兔毫盏,明清的金杯玉碗,直至林黛玉吃茶用的那个有叫“点犀”有叫“杏犀”反正是犀牛角做的杯具。云山雾罩地一通扯了开去。

对面的永信就那么坐着,等水烧好,再将茶斟上。然后,抬眉一笑,不紧不慢道:“关键是先得有好茶。”

一言入耳,我心中登时一个激灵,套用那句“直如桶底脱落”大约仿佛,腾身站起,瞪眼看着微微而笑的永信,随之若重担甫卸,颓然坐下,口中喃喃:“禅哪禅。吃茶,吃茶,本体是茶。说了一堆子话,到了无非一个‘茶’哦。直指人心……”

永信轻挥手止住我接着要说的“见性成佛”,悠然道:“有的人泡茶,看着表,数着秒。其实大可不必。泡茶,吃茶,凭着心性就行,用心性感知茶啥时候该倒出来了,茶往嘴边一挪,小口品还是大口饮自然就做到了。这样泡着喝着,就得出自家滋味来了。”

是哦,中国化佛教文化有个重要的词儿叫做“体悟”,于体而悟,悟到本体,直认本来面目,抓住事物本质。当年赵州和尚见来人便道“吃茶去”,既是关节处入手使之妄心不起,又以平常平等心待人。故赵朴初先生诗曰:“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朴老所说偈实非偈也,是名为偈,反对的是那种不着边际的“空持”,正如其少林口占“天下称第一,是禅不是拳”,直奔的是那个“禅拳合一”本体的“禅”耶。

哗哗啦啦雨声中,永信道:“这会儿雨下大了,一时也走不了,再换种茶尝尝吧。”

南瞻雨中少室山,影影绰绰只是个大体的轮廓。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一茶一坐——茶人文化》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