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茶焙: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

茶笼: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

砧椎:砧椎盖以砧茶;砧以木为之;椎或金或铁,取于便用。

茶钤:茶钤屈金铁为之,用以炙茶。

茶碾:茶碾以银或铁为之。黄金性柔,铜及喻石皆能生(钅生),不入用。

茶罗: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幂之。

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茶匙:茶匙要重,击拂有力。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为之。竹者轻,建茶不取。

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CY260.com编辑推荐

古代茶事进程录


一、原始社会

神农时代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神农百草经》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之说,当为茶叶药用之始。

二、西周

据《华阳国志》载:约公元前一千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一带已用所产的茶叶作为“纳贡”珍品,是茶作为贡品得最早记述。

三、东周

春秋时期婴相齐竟公时(公元前547---公园前490年)“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表明茶叶已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据《晏子春秋》)

四、西汉(公元前206--24年)

公元前59年,已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表明四川一带已有茶叶作为商品出现,是茶叶进行商贸的最早记载。《僮约》

五、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医学家华佗《食论》中提出了“苦荼久食,益意思”,是茶叶药理功效的第一次记述。

六、三国(公园220-265)

史书《三国志》述吴国君主孙皓(孙权的后代)有“密赐茶荼以代酒”,是“以茶代酒”最早的记载。

七、隋(公元581--618年)

茶的饮用逐渐开始普及,隋文帝患病,遇俗人告以烹茗草服之,果然见效。于是人们竞相采之,并逐渐由药用演变成社交饮料,但主要还是在社会的上层。

八、唐(公元618--907年)

唐代是茶作为饮料扩大普及的时期,并从社会的上层走向全民。

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开始在顾渚山(今浙江长兴)建贡茶院,每年清明前兴师动众督制“顾渚紫笋”饼茶,进贡皇朝。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纳赵赞议,开始征收茶税。

九、公元8世纪后陆羽《茶经》问世。

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从中国带茶籽茶树回国。是茶叶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出现专用的茶具。

十、宋(公元960--1279年)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开始在建安(今福建建瓯)设宫焙,专造北苑贡茶,从此龙凤团茶有了很大发展。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元年间(公元1107年)亲着《大观茶开》一书,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弘扬茶文化。

十一、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茶司马,专门司茶贸易事。

明太祖朱元璋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散叶茶),对炒青叶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610年荷兰人自澳门贩茶,并转运入欧。19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18年,皇朝派钦差大臣入俄,并向俄皇馈赠茶叶。

十二、清(公元1644--1911年)

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

康熙8年(1669年)印数东印度公司开始直接从万丹运华茶入英。

康熙28年(1689年)福建厦门出口茶叶150担,开中国内地茶叶直接销往英国市场之先声。

1690年中国茶叶获得美国波士顿出售特许执照。光绪31年(1905年)中国首次组织茶叶考察团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叶产制,并购得部分制茶机械,宣传茶叶机械制作技术和方法。

1896年福州市成立机械制茶公司,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制茶业。

茶器与茶席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泡茶喝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同样不可或缺的还要有合适的器具。好茶加好茶器,会让人赏心悦目,因此茶器的选择尤为重要。结合了茶器的茶席,也是品茶环节的重要角色,可以说只要有事茶活动,就必然有形式各异、品质不一的茶席。

本期“老山茶说”,公泰名茶掌门人孙康荣(老山)就将为我们讲一讲茶器与茶席。

好茶也要配对器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茶之具”与“茶之器”二篇,前者为制茶的器具,后者才是用于烹煮品饮的“茶器”。

入宋以后,“斗茶”风气渐盛,催生出许多茶器,比如“建盏”。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凤饼,改制“散形茶”,茶器也随之简化。泡饮茶的壶碗更加精美、别致,花色、质地、釉彩、窑品高下也更为讲究。茶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提梁式、把手式、长身、扁身等各种形状。明清以后,茶具不仅更为实用,而且成为十分典雅的工艺品。

由于每款茶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性格和风味,泡不同款的茶需要正确选用相应的合适茶具,才更能泡出茶本身所隐含的纯正味道。以武夷岩茶为例,以白瓷盖碗和紫砂壶冲泡均可。但若是品尝一泡焙火足的陈年老茶,紫砂壶尤佳,因老茶芳香物质比较收敛,内在转变形成的物质,需要用热度高保温好而且本身就具备转换茶汤功能的紫砂壶逼出来,这样茶汤的润滑度更好,内容物的呈现会更加丰富而细腻。

茶席要符合泡茶逻辑

何为茶席?简单地说,茶席就是广义上的茶器,是事茶时“此处、此物、此景”的合理组合。

因此,茶席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还有对空间深度的把握,能够以“席”与“茶”和“人”之间进行默契的交流,从而进入对茶更全面的感受。

显而易见的是,茶席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却又要富有艺术形态,由茶品、茶具组合、铺垫、插花、焚香、挂画、相关工艺品、茶点茶果、背景等物态形式构成其基本的要素,极大地为茶席的内容表达提供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茶席的布置一般由茶具组合、席面设计、配饰选择、茶点搭配、空间设计五大元素组成。茶具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其余辅助元素对整个茶席的主题风格具有渲染、点缀和加强的作用,在设计时可以根据主题要求,选择全部或部分辅助元素与茶具组合配伍。此外,进一步还可以添加音乐、表演者服饰设计、表演流程设计等活动因素,使静止的茶席动起来。

周重林品茶沉思录


1.除了做茶的人,没有人会懂这款茶。

2.所谓懂,只是概率事件。

3.要求喝茶人了解茶的全部,肯定是喝太多农残超标的茶。

4.茶离开制茶人,就再也与这个母体无关。

5.要了解茶是什么,首先要了解茶不是什么。

6.茶不是咖啡,不是酒,不是可乐,不是在药店里的保健品。

7.所谓懂,是别人表达出你想说的而已,这只是一个言辞技巧问题。

8.茶与儒释道没有一毛钱关系,有关系的是你的认知与行为。

9.可以穿着西服正襟危坐地喝茶,当然也可以穿着茶服喝茶。

10.有选择比没有选择好。喝什么茶,用什么器,选什么水,穿什么衣,干卿何事?

11.选择即排斥,有时候是前缀,绿茶,红茶,普洱茶……有时候是后缀,茶人,茶党,茶文化……越分类越复杂。

12.也有简单的,「吃茶去」「粗茶淡饭」「禅茶一味」,换个场合会是「阿弥陀佛」之类。

13.「白茶为什么不是红茶与绿茶」这类问题,有笑点,也有发人深思的地方。

14.喝茶的人没有必要知道六大类,没有必要读书,知道《茶叶战争》又不会涨工资。

15.「茶气」就像「人气」「剑气」一样,有时候超火爆,有时候没有,这取决于谁在引导,以及被引导的是谁。

16.选择一款茶忠贞不渝,比择偶难得多。

17.所谓懂茶,不过是运气问题。

18.按照茶人守则修行,是为自己带上枷锁,钥匙永远在别人手上。

19.嘴巴的味道远不及心底的味道重要。

20.人为主,茶为客,是茶人。反之,是茶奴。

21.我们喝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谈与茶无关的事。

22.茶疯子,茶痴,茶怪,茶仙只是一种修辞,拉的是人气,不是茶气。

23.你所能见的茶叶世家,有时候只有一代。

24.我们对茶的认知,才刚刚开始。

“熟茶之父”邹炳良风云录


“熟茶之父”邹炳良研发渥堆发酵技术所在的勐海茶厂,被誉为普洱茶界的“黄埔军校”,在他之后享誉云南茶界的不少茶业领军人物,均师出这里。资料图

作为全国最大也是唯一的普洱茶原产省,云南的普洱茶产地有许多,茶企也分布各处。但无论茶企在何地,往往都无法与昆明脱离开来。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拥有最优的经商资源,是最适宜的商品集散中心。所以,对云茶行业来说也是一样,昆明聚集了这个行业内最大份额的财富,昆明茶商的沉浮,也代表了整个云南茶业的沉浮。财富力量的积聚

普洱茶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但普洱茶真正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商品,并帮助一批人聚集起自己的财富,是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的。在昆明茶界,一些对普洱茶历史有所了解的人还记得,1988年云茶原料就曾出现过一次抢购风。昆明葳盛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明春说,那时是因为刚刚改革开放,省外尤其是沿海省市的商人出口茶叶的速度加快,所以到云南这个相对闭塞的茶叶原料大省来收购。但当时的收购动作过大,随后导致许多云南的国营制茶厂原料积压而陷入被动,包括昆明在内,整个云茶也安静了下来。

这一静,就又过了十几年。

当然,在这十几年中,云茶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在积聚力量。1973年,与昆明茶厂的吴启英等人一起研制出普洱熟茶渥堆发酵技术的邹炳良,被称为“熟茶之父”。但事实上,不只是在人工发酵普洱茶技术上,在云南的普洱茶商界,邹炳良同样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前辈。1999年,已经于勐海茶厂退休的邹炳良与卢国龄携手,创办了安宁海湾茶业公司,立志“为天下人做好茶”。凭借在普洱茶行业数十年的丰富经验和精湛的制茶工艺,短短几年迅速崛起,海湾成为了普洱茶业界的知名企业。

普洱茶一战成名

海湾成立之时,昆明乃至云南茶界几乎没有几家民营茶企,有的只是国营茶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于邹炳良,一个年轻台胞就已经大胆步入了当时还鲜为人知的云南普洱茶业。那时大陆还没有几个人意识到普洱茶中蕴含的巨大财富,远在台湾的胡皓明却已看到了无限商机。这大概与邓时海先生率先在台湾出版了那本震惊全国的《普洱茶》有关。

1997年,胡皓明与妻子的哥哥王熙群,共同创办了昆明台联茶叶公司,这就是云南茶马司茶叶有限公司的前身。台联公司成立后,胡皓明二人又发现作为一个茶叶流通的集散地,昆明还缺少专业的茶叶交易市场。两人便与当时刚进入茶业的马顺友共同创建了位于昆明北城金实小区的云南茶叶批发市场。后来,更名为茶马司的公司再度专职从事茶叶生产,成功创造了自己的普洱茶品牌,并得到许多来自港澳台的普洱茶商人的认可。一直到现在,云南茶马司还与海湾一起,并列为被业内所推崇的老牌茶企代表。

而对于云南普洱茶行业来说,2002年可能也是让全国人民认识到普洱茶财富价值的一个契机。2002年,当时已经在普洱创立自己的茶叶公司的王霞,跟随云南团赴广州茶叶博览交易会参展。在会上,王霞的宫廷普洱茶获得了优质茶评比大赛“普洱茶王”的称号,以16.8万元/两的天价拍卖成交。就算是在整个中国茶界,也从未出现过如此高的价格,更何况是当时还并不被人重视的普洱茶。由此,云南普洱茶可说是一战成名。而普洱茶的商机,也被全国的投资者看在了眼里。

昆明,作为普洱茶原产地的省会,本身就具备了汇聚和流通的良好优势,所以,源源不断的省内或省外的投资者,都开始向昆明聚拢,寄望于在刚刚兴起的普洱茶商业中淘到一些金子。随着普洱茶市场逐渐升温,一家又一家茶企不断冒了出来。

创富精英相继发力

前面说到,2000年时,马顺友就与胡皓明等人创办了当时最大的云南茶叶批发市场。随后,马顺友的同乡马开雄也加入到茶叶市场的经营中。两家市场因为位置靠近,规模较大,如今已经被业内以所在的区域合称为“金实茶城”。随着经营茶叶市场,马顺友对普洱茶有了更深的了解,逐渐加入了一些普洱茶研究组织。此外,他还成立了云茶集团,下设九玖茶业有限公司,开始亲自涉足茶叶生产领域。

与马顺友同年,张明春也因为兴趣进入了茶业。但张明春的野心不大,最初只是嫌昆明的茶文化气氛不浓,而干脆自己开设了一家韵味独特的小茶馆。无心插柳柳成阴,张明春的小茶馆随着普洱茶行业的兴起而越做越大,2004年注册成为公司,且因为未曾参与炒茶而在2007年避免了过大的损失,以坚持茶叶品质和控制企业生产规模而稳步发展至今。现在葳盛公司的规模依然不算大,但因为注重普洱文化的研究推广和产品品质优良,在业内颇受好评。

要画云南普洱茶的地图,邹炳良研发渥堆发酵技术所在的勐海茶厂,就是一个需要被高亮标注的地方。勐海茶厂被誉为普洱茶界的“黄埔军校”,在邹炳良之后享誉云南茶界的六大茶山掌门人阮殿蓉、把普洱茶拍卖出第一个“天价”的王霞等不少茶业领军人物,均出自这里。阮殿蓉1998年到勐海茶厂担任厂长,四年后就自己在昆明创办了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她在勐海茶厂的时候就成功地将厂子扭亏为盈,创出“大益”的品牌,自立门户后依然强势,“六大茶山”迅速成为云南普洱最知名品牌之一,尤其为广东一带的普洱茶收藏家所推崇。因为她在普洱茶界的巨大影响,有人甚至将她与邓时海并称为普洱江湖的“泰山北斗”。

时至2004年,云南普洱茶的财富魅力已经初步显现,更多外来民间投资者也开始加入市场。彼时马顺友和马开雄在金实的茶叶批发市场已经取得了成功,一个来昆多年的福建商人吴家力也选中了这一项目。吴家力投资做茶叶市场的策略就是高起点,最初建设时砸下巨资,凭借足以媲美金实茶城的规模和高品质的服务,康乐茶城也迅速得到了省内外茶业商的认可,并一跃而与“北金实”并驾齐驱,成为业内人士口中的“南康乐”。

2007年以前,普洱茶越炒越夸张,无论大小民营资本都挤破头往里钻。本地民营资本的代表之一就是昆明起家的诺士达公司。资本雄厚的诺士达2006年加入茶业竞争,推出颇具云南特色的“七彩云南”和百年老店“庆丰祥”两个茶叶品牌,并以独特的旅游购物连锁店的经营模式在茶业突围成功。

待到人们普遍遭受到“普洱神话”破灭的打击,诸多真假难辨的投资者或投机者被淘汰出市场后,人们发现,留下来的往往都是那些当时抵制住了诱惑、扎实做茶的投资者。在云茶进行自我反省和沉淀的同时,昆明如贡润祥一样另辟蹊径钻研普洱茶新产品开发、深加工的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和那些蛰伏已久的云南茶企中的中流砥柱,现正暗暗发力。

本报记者武艺漩史惠芳

《大观茶论》点茶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

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正束)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着,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力过也。”

论茶道


茶生水之畔,山之颠,坡之阳,壤之饶,常年雾气遮绕,烟岚窈窕,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清明时节,采其嫩叶,或如雀舌,或像尖枪。机揉手搓,炭烘火烤,所制之茶,若银针,似毫勾,条索紧细,色泽润绿。“玉盏霞生液,金瓯雪泛花”。茶乃国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非每人知晓,但是若置身青山绿水、雕梁画栋之间,啜上一口苦中有香、香中有爽的茶汁,似乎也能无师自通地感受到茶之文化的精髓。芳菲三月,来到郊外,眼前又见茶树枝头泛出新绿。蓦然抬头,依稀兀现陆羽端坐檐下,旁边的红泥炭炉之上,深褐色的陶壶冒着白色的热气,淡淡的清香氤氲开来……

茶源

作为中华民族的国饮,茶叶发乎神农,闻于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流于现世,如今成了风靡世界的21世纪饮料大王。千年以前,一位早年出家后来还俗的和尚——陆羽,写下《茶经》之后,上自帝王公卿,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嗜茶,甚至中国附近的各个民族,也都学习传播了这个风尚,以至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即使《王褒僮约》所载的饮茶、卖茶的境况来看,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经相当发达,可谓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十分悠久。据悉,现有50余个国家植茶。历经千回百转的历史岁月,中国茶叶带着全部的文化密码,横陈我们的面前。

茶种

国人不仅重视名茶的开发研究,而且重视新创名茶的开发培植,因此各类名茶已有数百品种之多。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茶叶多达6000多个品种,能够呼出其名的也在千种之上。若按制作方式分类,则有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若按商品分类,则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在此简述几个主要品种,以飨诸位:产于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碧螺峰,产于河南车云山的信阳毛尖,产于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普洱茶,产于安徽齐云山的六安瓜片,产于安徽歙县的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祁门的祁门红茶,产于贵州都匀的都匀毛尖,产于福建安溪的铁观音,产于福建崇安的武夷岩茶,产于江西庐山的庐山云雾,产于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等等。

茶道散论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可以:“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

饮茶而言道、有道并因茶入道,这当然要归功于茶圣陆羽了。陆羽在《茶经》这部旷世巨著里,首次把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不但使饮茶程式化,更使饮茶艺术化了。他细分十事,详加评说,使茶道初具规模。饮茶至宋代已蔚为大观,出现了许多热衷于品茗艺术的文人雅士,如蔡襄、黄儒、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甚至连一些帝王贵胄也加入到茶人行列,为茶道推波助澜。如宋徽宗以帝王之尊,就曾亲自碾茶、煎茶,并写有一部茶学专著《大观茶论》。他们或以语言文字入茶,或以艺术修养入茶,或以佛法禅机入茶,或以自我人格及大自然的真情入茶,使中国品茗艺术真正从日常煎点提升到精神品饮的境界上来,茶道过程中那种雅洁、清静、空灵、平和、率真的精神追求也逐步完善,为中国茶道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茶道历元而降至明清时,已渐呈衰落之势,如山涧寒泉,给人以冷寂感。明清时的茶道往往流传于文人雅士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股清流。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生存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道又渐呈发展趋势。我个人以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融汇了儒家、道家及佛家精华,成为东方文化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如同参禅一样,研究公案、阅读禅宗史料充其量只能算作文字禅,其实和悟道没有多大关系。

茶叶书刊《大观茶论》


《大观茶论》是宋代皇帝赵佶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我国历史上出名的骄侈淫逸的帝王之一。性风流,颇有才气,书、画、词、文都有所精,存世有真书、草书《千字文卷》以及《雪江归棹》、《池塘秋晚》等画卷。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谷粟之于饥,丝[上台下木]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尤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品茶从赏茶器开始


凤凰风炉釜

急须

盖置

汤冷

茶之道,不仅仅在乎茶。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日本茶道深深打动了收藏家梅林,让他忘我地置身于日本茶道具的研究中。初春的一个上午,笔者如约来到他的私家工作室普茗轩,从了解日本茶道具入手,试图去领略几分此中奥妙。

“我第一次应邀参加一位定居日本三十余年、潜心研究日本茶道的西班牙学者的茶道会至今记忆犹新。”梅林详细介绍了他所亲历的日本茶道会的全过程:客人陆续到来,在客厅寒暄,主人备茶煲水。这个过程非常讲究,精选上好的山泉水在炭火炉上慢慢煲上一个多小时,水烧开了,客人们才被邀请到专用的茶室去。

茶室不大,布置简洁雅致,其中插花、挂画、焚香都一应俱全。祭拜之后,宾客们依次打坐于主人(茶师)周围。简单介绍完,主人开始点茶。大家边品茶边把玩欣赏相关的茶道具,了解其中典故、制作年代、作者等。在品茶之余重要的一环就是逐一介绍这些物件,请客人欣赏。“因为我们来自中国,这次主人选取了两只来自中国的陶瓷茶碗,一只唐代的和一只元代的。”

“上升到‘道’这个境界,就不是随随便便泡茶喝了,它体现了一种修行。把喝茶‘神化’、‘仪式化’了。”梅林请来研究日本茶道多年的学者栗强介绍了日本茶道的渊源。他说:“自唐宋时期茶被引入日本,从明朝开始,中国饮茶的主流就已经开始是散茶了,但到了清朝,日本人的饮茶才转变为煎茶(泡茶),而不是抹茶(茶粉)。当时,一休禅师的弟子村田珠光发现,禅宗在日本已经没有办法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因而他改变了其存在形态,以茶道的修炼形式沿袭下来,其核心是以之完成自我提升的过程。二十世纪初游历英美的日本学者冈仓天心发现西方世界对日本文明充满了谬解,于是他写作了著名的《茶之书》告诉人们,‘武士道代表了日本昨日的落后,茶道才是日本今日的文明’。”日本茶道对“唐物”(中国茶器)的崇拜甚至是让人难以想象的,“那个时候,如果手里没有几件‘唐物’,这个人不能称为第一流的茶人。没有一批‘高丽物’,那么连第二流的茶人都谈不上。没有一批‘和物’,那样的茶人是要被耻笑的。”

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茶道所使用的繁复工具吧。日本茶道主要分两大派别,煎茶道和抹茶道,具体细分,门类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传统的是抹茶道,它和煎茶道有很大区别,主要是它的冲泡方式不一样,由此带来的使用器具也存在一些差异。比如说,日本抹茶道最典型的器具是“茶釜”,一直到现在日本茶道还极重视“茶釜”,就是对铁瓶(铁壶)收藏的重视程度也不如“茶釜”。虽然作为煎茶道用具典型的铁壶用起来比较顺手、方便,但在日本的茶道界,乃至收藏界、博物馆,收藏煎茶道的用具少之又少。值得一提的是,与之相反,在中国收藏界,人们是比较偏好煎茶道具的。

“茶釜”实际上起的是煮水的作用。釜是没有提手和壶嘴的,所以需要用水舀来取水。用“茶勺”将茶从“茶入”取出,放在茶碗内,加水用“茶筅”均匀搅拌成沫状,直接品饮,而没有煎茶冲泡后再分茶的程序。梅林带着笔者欣赏他收藏的一套“凤凰风炉釜”。这是日本明治末期大正初里千家十三世掌门人“万全”制作的风炉釜。它是采用红铜铸造,正反两边采用浮雕刻画出一凤一凰,惟妙惟肖。而富士山形釜则是纯银手工打造,纹样秀丽雅致,特别是釜盖摘钮,仿佛一棵真的松果落入盖中。

煎茶茶具较抹茶茶具稍多些,其中有相交叉的部分。除了可以用釜煮水外,又产生了更为方便使用的铁壶(亦称为手取釜)、银壶。冲泡煎茶用的小壶叫“急须”,有紫砂、陶瓷、铁制、银制、锡制、金制的,其中金属器居多。“急须”分为三种形制,弯把、提梁把、侧把。“茶煎煮过之后是放入‘汤冷’,再分给大家喝。”“汤冷”也叫“冷汤”,功能相当于我们的功道杯,形制各异,多绘有精美细腻的纹饰图案。

“储茶器具是一个独立门类,各种材质都有。瓷的、木质的、锡的、银的、金的,尤其日本的金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有专门的金工师设计制作。”储茶器在日本分三种,“茶壶”、“茶入”、“茶枣”。最大的叫“茶壶”,多用于大量茶叶的储藏。最小的叫“茶枣”,都是用做平时盛茶。“茶壶”要求密封性好,由于锡材质具有密封防潮、保鲜去味的功能,所以日本流传下来很多锡制“茶壶”。

“盖置”,是用来放茶壶壶盖的。同样由多种材料制成,但以银、铜等金属制的最为精致。梅林随手拿出一件“盖置”——“一片叶”。这个“盖置”整个形体就是一片树叶造型,由纯银打造,恰似一片惟妙惟肖、半张半卷的叶子,形状大小却刚好用来放置壶盖,可谓妙手匠心。“从这件‘盖置’你可以看出日本人对自然的崇拜之情。在日本,我见过的‘盖置’数不胜数。有青花瓷的、木制的、陶的、石雕的、金属的,我甚至见过藤包银的、镶金嵌银的,精致非常。不同形制的‘盖置’放不同轻重的盖子,很多日本著名的金工师都会制作‘盖置’,并且签上自己的大名。”至今,大师明真所做的一只铸铁驿铃形“盖置”仍被日本像国宝一样保存着。每一个小小的“盖置”上你都能看出它的工艺性、设计性、文化性和文献性。

“杨枝”,名字曼妙,实际上是置物摆件,摆放“茶勺”等小茶器的。“茶勺”则是用来从“茶壶”中取茶的小茶具,有木制、竹制、象牙制等,以竹制最为常见。梅林拿出一套盒上题有“表千家历代宗匠好茶勺”。这套“茶勺”每根竹子的竹节高低都各不相同,“茶勺”顶部的角度也都不一样。“这是因为‘茶壶’小口大肚子,从‘茶壶’里取茶时便可根据茶叶多少,选择不同角度的‘茶勺’。”

“茶量”也叫“茶则”、“茶合”,都是用来置放、称量茶叶的。梅林拿出了铜质像片树叶的“茶量”,纤弱的枝蔓上趴着一只小小的蜘蛛,做工非常细腻,眼睛上点了金,看上去生机盎然。叶片上叶脉清晰可见,连虫子咬过的小洞都历历可数,真是生动可爱。这件“茶量”制成于日本明治年间,是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器了。栗强解释说:“每一个小东西上,其实都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你看这小小一片竹叶,它的形状不是规则的,叶面上还有虫洞,这要体现的是一种对完美与不完美的追求。形制上的不完美与精神上的完美的统一。东西本身线条柔和、美好,但相对完美中又存在着绝对的不完美,这是一种精神取向。”

“杯托”顾名思义是放置杯盏的。形制上方形、圆形、不规则形的都有。“‘杯托’放置茶杯,所以一定要比杯子重,然后再在造型、做工上讲究。”眼前这件“荷叶杯托”确实是讲究非常。双面工制作,细细密密的眼洞都是手工一个个捶制出来的,而上面却是平滑的。这就要求制作时必须要在捶制完成之后,将另一面刨平,再镶嵌雕绘,难度很大。另有一个“牡丹型杯托”格外美丽,引人注目。这件“杯托”是纯银制的,花瓣成放射状,每一瓣的边缘都是古典又浪漫的浅紫色。梅林介绍说,这曼妙的颜色是特殊熏制上去的。“杯托”底部落有“一鹤斋”的堂名,大概流行于大正年间。

“建水”各种材质都有,但以铜质为多,相当于中国的水盂、水洗。“日本泡茶以干泡为主,在泡茶的过程中茶底难免会有些茶渣落在里面,就把它倒入‘建水’里。‘建水’是在茶道中放在旁边作为辅助器具用的。”别看这只是个小小的水盂,日本匠人们在做工时可是一丝不苟,毫不马虎。每个“建水”上面都雕绘着繁复细巧的梅兰竹菊、山水花鸟。梅林手上的这只“建水”就巧妙地以灵芝造型作为提钮:“在日本,就是再大的名工也会做这种东西,那是因为茶道的地位在那里很高。”栗强介绍:“这件‘建水’是‘藏六’制作的,手工精细。藏六的制器也覆盖到了茶道具的方方面面,这与早期茶道具制作有了明显不同。早期茶道具完全是为宗教服务的,而到了后期则是为文化生活服务的,因而它覆盖了人们的整个文化生活。”

“日本茶道具多装饰有中国上古时期的纹饰,然而它所追逐的却并不是夏商周的精神”。栗强说:“它们所追寻的是中国宋代文化的精神,中国宋代人所追寻的才是夏商周的精神。三者对比,我们会发现日本茶道具上的纹饰与宋代仿上古纹饰很接近,这种现象产生于明治之后,甚至大正之后,思想根源却是来自江户时期引进的宋学。”

栗强告诉我们,对于一件茶道具价值的考量,主要依据四个标准:第一个是文物属性,也称为时间属性。“时间越久的东西,越显得珍贵。这是因为在它的身上有着古老年代的气息、味道,打着时代的特征、烙印。把玩时,会想起前人对它的喜爱和使用,这是一种厚重的历史感。”第二个是文献属性。“文献属性包括这件茶道具的出身、来历、背景。收藏到有故事、讲道理的茶道具,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第三个是设计属性。“使用起来合不合理、好不好用,这是一件茶道具功能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个是工艺属性。

梅林说,日本的茶道具是体现着日本独特的文化理念的。比如,饮茶时,器具上图案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因为知道我姓‘梅’,日本友人在邀我品茶时会特意拿出带有梅花图案的茶碗、茶盏等器具。有一回,在高冈一家有近三百多年的老茶馆品茶,主人就特意为我挑选了一间挂着‘梅轩’牌匾的茶室,非常独特和庄重。茶会也可称为‘一期一会’。即便主客多次相会,但也许再无相会之时。为此作为主人应尽心招待客人而不可有半点马虎,而作为客人也要理会主人之心意,并应将主人的一片心意铭记于心中,因此主客皆应以诚相待。中国有茶,有茶文化,但要称之为茶道还为时过早。所谓‘道’,是一种程式化的修行。中国茶道,尤其在茶道用具设计上如何借鉴日本茶道之精华,续传中国博大之文化,还有赖于我们不懈努力。”

李渔论饮茶


生活在明末清初的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他的文艺修养和生活情趣绰有余裕,于品茶经验颇丰,并把茶事入戏曲、进小说,有多方面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

《明珠记·煎茶》的剧情中,三十多名宫女去皇陵祭扫,途经长乐驿。这个驿站的驿官叫王仙客,听说他的未婚妻亦在其中,便侨装打扮,化妆成煎茶女子,打探消息。王仙客坐拥茶炉煎茶,待机而行,恰逢其未婚妻要吃茶,他便趁机而得到了会面。在其中,煎茶和吃茶成了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茶,成了促进王仙客和其未婚妻情感的重要媒介。

李渔小说《夺锦楼》第一回“生二女连吃四家茶,娶双妻反合孤鸾命”。说的是鱼行老板钱小江与妻子边氏有两个极为标致的女儿,可是夫妻两却像仇敌一般。钱小江要把女儿许人,专断独行,边氏要招女婿,又不与丈夫通气。两从各自瞒天过海,导致两个女儿吃了四家的“茶”。“吃茶”,就是指女子受了聘礼。明代开始,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吃了“茶”,就算是定了亲。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述了不少的品茶经验。其卷四“居室部”中有“茶具”一节,专讲茶具的选择和茶的贮藏。他认为泡茶器具中阳羡砂壶最妙,但对当时人们过于宝爱而使之脱离了茶饮,则大不以为然。他认为:“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

他对茶壶的形制与实用的关系,作过仔细的研究:

“凡制茗壶,其嘴务直,购者亦然,一幽便可忧,再幽则称弃物矣。盖贮茶之物与贮酒不同,酒无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论。茶则有体之物也,星星之叶,入水即成大片,斟泻之时,纤毫入嘴,则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觉闷人。直则保无是患矣,即有时闭塞,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难力导也”。

李渔论饮茶,讲求艺术与实用的统一,他的记载和论述,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

紫砂节:听听茶器的声音


紫砂的拙朴泡出一壶氤氲茶香,青花的灵动衬出叶片悠扬的律动,而石器与木器更追求大自然的本真,或山川悠远或静水流深······

今年的紫砂艺术节,不仅有紫砂壶“坐镇”,还加入了青花、木、石、陶等品类的茶器。茶器无需精美,重在灵气。灵气可唤醒一叶茶的记忆,可提升小茶桌的品位和格调。

关于紫砂

阳羡溪头一丸土

人间万金不足贵

曾听人说,人间万金不足贵,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见到大师手中的紫砂壶时,相信了这句话。

在本次紫砂艺术节上,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与当下时尚完美结合的创新壶,还能看到不少表面暗淡却含而不露、令人销魂的老紫砂壶,孤苦内敛的造型、沉稳凝重的色泽,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把上了年纪的壶,它的寿命岂是你我可以轻问的?

如果你淘到了心仪的紫砂壶,带回家后要先用茶水煮煮,待茶叶的内含物质将壶充分滋养,再给它洗个美美的热水澡。然后在每一次茶事活动中,用茶水浸润紫砂壶养它的性格,饮毕,用干毛巾将它擦拭干净。有时候,你还可用手在壶身上温柔抚摸,焕发出壶的莹润光泽。

关于青花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周杰伦演绎这首青花之歌时,心里在想什么呢?我想一定是关于美、关于艺术的东西。

青花之美,是山水间一朵活脱的爱莲,是水墨画里的一抹烟云,是林中的青霞,是碗中的倒影。

在国际上,青花瓷代表中国,它特有的蓝色也被称之为“中国蓝”。

紫砂艺术节上,鲲鹏茶器(正心堂)将为您展示青花瓷、斗彩、粉彩、青花釉里红的清秀雅致。

如果青花是偶尔下界的仙子,那么粉彩是生在凡间长在凡间的女子。粉瓷最经典的图案是花鸟虫鱼、山水田园、侍女儿童,以牡丹如意、三娘教子、百蝶富贵、松鹤灵芝、白子图之类最为出名。

斗彩和青花釉里红是什么样子,有着怎样的工艺,在这儿卖个关子,艺术节开幕就来看吧。

关于石、木茶器与香器

简中见雅,禅境悠远

石器和木器缺少红绿黄蓝一团热闹的色彩,它们热衷于黑、白和实木的颜色,透着原始的古朴和拙气。

也有人觉得,用石器和木器,必须得有高山流水、知音在侧的意境才行。因为石器和木器是严肃的,不要玩味它,只需懂它。

国香茶城弘道茶具将在紫砂艺术节上为大家展示—时尚茶器品牌“石至茗归”的作品。这些茶器以天然矿石、名贵木材为原材料,经过纯手工打造而成,工艺师认为,他们手中捧着的不是产品而是艺术品,他们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讲究灵性与时尚的碰撞,更善于运用后东方及现代美学指导他们的创作。

热爱香道的朋友则万万不能错过弘道茶具带来的“不觉堂香器”。它们往往小而有趣、简中见雅。据介绍,不觉堂善于运用陶、石、荷、沙弥等艺术元素,在小空间里创设雅致的情景空间,作品禅境悠远、妙趣横生,备受参禅悟道之人喜爱。

宋代抹茶器具有“官职”


前几天适逢深圳茶博会,有位朋友同我大聊抹茶,并数典忘祖地说,抹茶的发明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致。我只好绕着弯子告诉她,咱大宋朝有个“抹茶发烧友”曾把抹茶的十二种器具拟人化(这更是日本漫画家的特长),而且给每一位“茶具君”安排了一个官名呢,他是不是很穿越呀?

严肃地说,抹茶亦称点茶,它不仅是中华茶文化的一朵奇葩,还曾在历史上风靡一时。汉人研磨茶叶,相传是受神农尝百草时咀嚼草药的动作所启发,但一开始,人们主要的用茶方式还是嚼茶和煎煮茶块儿。到了隋唐时期,抹茶粉的前身——用蒸青碾成的散茶渐渐流行开来。随即,抹茶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宋朝被开发完成,并成为了最热门的日常饮料。从皇宫到民间,各种茶会盛行于世。人们品鉴茶叶、对比茶具、竞赛制作抹茶的手法,一时热闹非凡。

南宋末年的《茶具图赞》便是这“抹茶盛世”里的一个文化结晶。其作者“审安老人”的真实身份已不可考,但书里富于创意的“十二先生”确属中国茶道、儒家文化、宋代士人阶层娱乐的经典结合——十二种抹茶器具被取上了姓、名、字、号,并依据宋朝官制被加封了各自不同的官职。本文取其精要,依使用次序和分工(烤茶、磨粉、筛集、备汤、入盏、打拂)将每位“先生”的姓氏和头衔罗列于下:

首先,您的茶饼要交给“韦鸿胪”去加热、烘干,使其变得松脆。“鸿胪”,朝廷上负责传话的大嗓门儿官员,谐音“烘炉”;“韦”代指“芦苇”,形似编织烘炉的竹篾。用竹篓子罩住火源,能防止茶叶被火苗烧坏。

这时,“木待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待制”是皇帝的值班顾问,此处指木制茶臼,用于将茶饼捣成碎块儿,并转交给“金法曹”碾成末子。“法曹”原掌邮局驿站,后为司法官员,这里用“曹”代指金属茶碾的凹槽。随后,小粒的茶末还需“抹”一道才能成为足够细密的茶粉,这就要请出“石转运”来研磨。本为管理运输、税赋的地方官,“转运”生动地形容了石制茶磨的使用方式。

磨好了先别急着点茶,还请“罗枢密”筛出符合标准的茶粉。“枢密”是高级军事长官,他心思缜密,就如同茶罗上的小孔一样。另外,散溢在桌上的茶渣不能浪费,要靠“宗从事”扫集起来。“宗”指代制作茶帚的棕丝,而“从事”正好显示了小刷子“辅佐州官”的地位。

茶磨好了就该烧水了。茶人讲究“三沸”,由“胡员外”控制热水的滚沸程度。“员外”本指编制之外的郎官,这里用来形容圆形的茶瓢。因其为葫芦剖半制成,故姓“胡”。古人称热水为“汤”,烧好的水要盛入汤瓶“汤提点”之中。“提点”是刑官,借表“提瓶点水”之意。

最终接受热水的自然是茶盏“陶宝文”了。“宝文”本是皇家档案馆分馆长,用来形容陶艺茶碗的美丽纹路再合适不过了。用碗之前要先擦拭,由“司职方”负责。“司”代“丝绸”,“职方”为“方巾”,原指执掌一方军事防御的官员。注了水的茶盏烫手,需要“漆雕密阁”来帮忙。“密阁”为皇帝的图书管理员,音拟“搁”,即指搁茶碗的盏托,或为漆雕制品。

最后隆重登场的是“竺副帅”茶筅。“副帅”即以竹制的茶筅“拂甩”,抹茶最见功夫的步骤便是将热水与茶分混合。技艺高超的茶人能迅速打出绵密持久的“乳沫”,并通过二次注水或茶匙刻画的方式做出类似“咖啡拉花”的效果,被称为“茶百戏”。

见教了“十二先生”的抹茶本领,你是否也想亲自动手和他们切磋切磋呢?明人有言:“愿与十二先生周旋,尝山泉极品,以终身此闲富贵也。”不知什么原因,抹茶的风俗渐渐被泡茶取代了,这十二种茶具也让位于茶壶、茶杯等“传统”器皿。当抹茶作为一种雅致的“日本文化”风靡世界、并重新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时,我感到有些对不住“竺副帅”们。抹茶不是“遗产”,我们要让它活着。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录》论茶器》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