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子、双江等30多个县区。根据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

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傣”有两个含义:一是“谷仓”,古时候傣族自称“滚傣”,意为“谷仓人”见面则以“毫丁傣”(意为谷满仓)相问候祝福;另一种解释是,“傣”即傣语中的“犁”的谐音,傣族自称“滚傣”,意即“犁田的人”。两种解释都说明傣族的族称与水稻有密切关系,是一个水稻民族。傣族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西傣文又称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双版纳地区;德傣文又称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区。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民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傣族世代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以西双版纳最为集中,这是一个能歌善舞而又热情好客的民族。傣族喜欢饮用“竹筒茶”,傣族语“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先用晒干的春茶放入刚砍回的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内,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约6-7分钟后,竹筒内茶叶便软化了。这时,用木棒将竹筒内茶叶压紧后再填满茶叶烘烤,这样边装、边烤、边压,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压紧为止,待茶烤干后,削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人碗中,冲人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青香,又有茶叶的芳香,非常可口,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难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

竹筒茶具有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其色金黄透亮,引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体美容的效果,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宾客的礼仪之礼。CY260.CoM

延伸阅读

傣族的茶风茶俗 竹筒茶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饮茶的习惯,只不过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茶习俗。长期以来,傣族由于族源和所处地区的特殊地位,大量吸收了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傣文化。

竹筒茶,傣语称为“腊跺”。对于傣族名族来说用竹筒来喝茶、倒茶这是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

竹筒香茶制法有两种,一种是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香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即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

又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人小饭甑里,甑子底层堆放一层用水浸透的糯米,甑心垫一块纱布,放上毛茶,约蒸十五分钟,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这种方法制成的竹筒香茶,三香齐备,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

做竹筒香茶的竹筒口直径为5—6公分,长22~25公分,边装边用木棍将竹筒内的茶叶春压后再装茶叶,边装、边烘、边春,直至竹筒内茶叶填满春紧为止,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筒口,放在离炭火高约40公分的火塘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约五分钟翻动竹筒一次,待竹筒由青绿色变为焦黄色,筒内茶叶全部烤干时,剖开竹筒,即成竹筒香茶,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茶叶放人碗中,冲人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

竹筒香茶具有芽叶肥嫩、白毫特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香气馥郁,滋味鲜爽回甘的特点。傣族和拉祜族在田间劳动或进原始森林狩猎时,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他们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人竹筒香茶再烧五分钟,待竹筒稍变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即解渴,又解乏,令人浑身舒畅。

傣族与竹子的不解之缘—竹筒茶


居住在澜沧江畔,孔雀之乡。风尾竹下。竹楼之上的傣族,喜欢饮用“竹筒茶”,傣族语“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茶方式。竹筒香茶是傣族人们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料。傣族世代生活在我国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以西双版纳最为集中,这是一个能歌善舞而又热情好客的民族。傣族和竹子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在傣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用具大至房屋、床、桌、柜、席,小至帽、盒、篮,到处都能看到竹的影子。除了这些以外,还有竹筒茶、竹筒饭等,竹子渗入了傣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对竹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虚怀若谷的君子性格,也在于以它为载体的风味美食。以竹筒茶为例,它总能给我们以“水净、竹青、茶自清”的心境感受。常用来加工竹筒茶的有香竹、甜竹两种,香竹又叫糯竹,皮薄内空,节间长,一般30-40厘米,竹膜清香浓郁,是做竹筒香茶的首选。

傣族景迈生态竹筒茶,就是采用景迈春茶和勐海香竹制作,将毛茶压制到竹筒里慢慢烤火,边烤边压。鲜竹水分多,明火烤制后渗出的鲜竹沥被茶吸收,隔着竹壳慢慢焙干,茶性易染,吸收了竹子清香,竹子里渗出的鲜竹沥也完整的保留在茶里,虽然效率很慢,但是能将竹香、茶香完美融合,展现云南竹筒茶的精粹。

傣族景迈生态竹筒茶,取材天然手法传统,是耗时耗力的手作生态精品。外形大方精美,白毫多,汤色明黄透亮,滋味鲜爽甜润,回甘持久韵长,馥郁的茶香和独特的竹香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傣族喝的竹筒香茶,其制作和烤煮方法,甚为奇特,一般可分为五道程序,现分述如下。

装茶:就是将采摘细嫩、再经初加工而成的毛茶,放在生长期为一年左右的嫩香竹筒中,分层陆续装实。

烤茶:将装有茶叶的竹筒,放在火塘边烘烤,为使筒内茶叶受热均匀,通常每隔4-5分钟应翻滚竹筒一次。待竹筒色泽由绿转黄时,筒内茶叶也已达到烘烤适宜,即可停止烘烤。

取茶:待茶叶烘烤完毕,用刀劈开竹筒,就成为清香扑鼻,形似长筒的竹筒香茶。

泡茶:分取适量竹筒香茶,置于碗中,用刚沸腾的开水冲泡,经3-5分钟,即可饮用。

喝茶:竹筒香茶喝起来,既有茶的醇厚高香,又有竹的浓郁清香,所以,喝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难怪傣族同胞,不分男女老少,人人都爱喝竹筒香茶。

竹筒茶既有茶的醇厚滋味,又有竹的浓郁清香,其色金黄透亮,饮起来有耳目一新之感,具有生津止渴,健体美容之效,是一道傣族同胞敬奉宾客的礼仪茶饮。令人不禁想起曼生壶铭里的句子:"内清明,外直方,吾与尔偕藏'。内外兼修,傣族的竹筒茶。

云南少数民族之傣族茶俗


思茅地区的傣族,主要分布在景谷、孟连、澜沧、江城、墨江、普洱、思茅、西盟、景东、镇沅等县,1990年人口12.6万人,西双版纳州27万人。

自从认识茶、种茶。傣族人民就爱茶、嗜茶、品茶。茶与傣族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茶叶不仅代表团结友好、吉祥幸福,祭祖先、祭神灵要用茶,婚丧嫁娶请客、待客离不开茶。

世世代代生息于云南普洱茶区的傣族,与生活在这方热土上的各民族人民一道,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茶文化。澜沧江沿岸的景迈茶山,方圆十几个村寨的傣族和布朗族世代以种茶为生。

傣族喜爱饮茶,在住房内设有煮饭、烹茶、取暖用的火塘,架有铁打的三脚架。昔日的景谷傣族土司家还有专为土司烧茶的“茶房”,在勐卧大寨有一户种的一份田是土司授予的“茶房田”,种煮茶田的这户人家专管为土司煮茶倒水。

江城土卡河的傣族男女双方相互有感情后,要告诉父母,由父母代托媒人去说亲,一般要去三次,每次去说亲都要捎带一些烟、酒、茶等礼物。西双版纳傣族订婚的聘礼,一般男方以蜡条两对,礼银40至100元,大小不等的银碗两个,“蕃欢”筵席若干桌、槟榔一串、茶两瓶、盐一瓶、糖四瓶。举行结婚仪式时,由媒人及亲友偕同新郎捎带宰杀的全猪一头、酒二十斤、蜡条两对、槟榔一串、茶、盐、糖各若干,以及和赠给新娘的衣裙、包头等,前往女家迎新。傣族的婚俗和日常生活,总是有茶相随。

傣族饮茶最显著的特点是糯米香茶。傣族人民喜欢嚼槟榔,吃糯食,而且把糯米香味延伸到饮茶中。糯米香茶的制作就是把一种栽在家中花盆的糯米香叶植物和茶叶一起冲泡饮用。

糯米香茶水的具体泡制过程就是:首先用茶罐将茶烘烤,再将糯米香叶五到十片烘烤,闻准茶香,不能烤糊,最后将烤好的茶叶和香叶装入茶罐内,及时冲入开水,即可热茶啜饮。此时,屋子里充满着芳香扑鼻的糯米香味,品尝一口,清亮香甜、爽口神清、回味无穷、心旷神怡。糯米香茶是一种具有解热、解渴、生津、去病、明目、助消化、养颜等功效,喝起来过瘾,也容易上瘾,深受傣族人民和客人喜爱。

由于茶文化渗透了傣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傣族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茶俗茶礼。傣族人民以茶为礼、凡事必有茶。泡出的第一道或第一杯茶水,必须先敬长者或德高望重的老人;其次是敬客人,最后才倒给自己喝。敬茶时,必须双手递敬,一只手递敬,则认为有失恭敬。只要老人、客人不离开,都要一直不断地添茶倒水,慢慢品啜,直到老人和客人离走为止。这体现了傣族人民尊敬长辈、尊敬客人的传统美德。

在傣族居住的地方,茶和竹一样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傣家竹楼中央的火塘,燃着四季不断的火苗,随时准备为远方的客人送上一杯傣家特有的“竹筒茶”。远方来的客人啊,请把澜沧江边的竹楼当成家。喝下一碗傣家的竹筒茶,你就会不渴不乏走天涯。

阮殿蓉说茶:傣族与普洱茶


远方来的客人啊,请把澜沧江边的竹楼当成家。喝下一碗傣家的竹筒茶,你就会不渴不乏走天涯

世世代代生息于。繁衍于此的大叶种茶树是普洱茶的原料,也是中国最宝贵的茶树种质资源材料。据专家考证,它们很有可能还是当今世界茶树的正宗原种。这里还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存着原始热带雨林和丰富的植物物种,被誉为“植物王国皇冠上的明珠”。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傣族和其他民族一起,创造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他们以茶待客、以茶为友,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丰富的茶文化,饮茶方式除了“竹筒茶”外,还有鲜枝烤香茶、煨茶、烧茶等等,无论从情趣还是从生态的角度看,都是很有个性的茶中佳品。

傣族和别的民族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常常选择临水而居,喜欢与竹为伴。这就为饮茶习俗带来了独特的内涵。竹在中国文化中是清雅脱俗的象征,它的刚劲傲立,又有“君子”的美誉。清代被人称为“茶竹双痴”的文人郑板桥,就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汉族的文人看到了竹与茶的妙趣,傣族更将竹与茶融为一体,创制了“竹筒茶”,为中国茶文化带来了新的意蕴。竹之清香融入茶之醇味,“竹筒茶”成为普洱茶中一种独特的品饮方式。

竹,为普洱茶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包装形式,普洱茶中的七子饼,均用傣家山寨粗大而修长美丽的糯笋竹和龙竹笋包装,它防潮而透气,经久耐磨,便于运输,外观古朴。傣族人民喜爱的竹为普洱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有茶还得有水,水也是傣族生活中的灵性之物。傣历正月(阳历四月)傣族的泼水节,就是一次用水洗尘、祈福的重要活动。好茶还需好水泡,茶与水相生相荣,有好水才有所谓品饮意义的茶,离开了好水,再好的茶都显不出它的意味。明代的张又新就曾经说过:“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充分注意到了茶与水之间的密切关系。陆羽根据多年的体验,总结出饮茶之水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他认为饮茶以山泉之水最好。傣家人生活在山之上,水之畔,他们与水的关系比别的民族更为密切,傣乡的水清沏明静,绿波荡漾,是冲茶的最好选择。

傣族和茶、竹、水的亲密关系体现了“诗意地栖居”这一人类追求的境界。假如你到傣乡去,吸引你的不仅仅是傣家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还有那些古老的茶山、茶园,你将被绿色海洋一样的万亩茶园所震惊,这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来到傣家竹楼上,美丽的小卜少亲手为你冲一碗清香迷人的“竹筒茶”,茶香竹香带着大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所有的劳累和尘世的烦恼都将一扫而光,那时你就体会到什么是诗意地栖居了。普洱茶是最能体现傣族气质的一种茶,它的和合之气,它的品质内敛,它的自然与真性,它的醇厚温和,不正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吗?

傣族的茶文化与茶俗 傣家三味茶


竹筒茶是傣族居家茶,过去一直是傣家人招待进入家门的客车人用的,物质时代,什么都可能成为商品,就是竹筒茶也不例外。在一些餐厅,一些茶楼,都有美丽的少女给你泡制竹筒茶,只是每一次端给你香味袭人的竹筒茶,都得付不少的小费。

花茶是傣族同胞又一味茶,也是到西双版纳的游人心醉的一个饮品。傣族同胞制造花茶的桂花主要有金桂、丹桂、银桂。桂花香气淡雅,常常能随风飘荡,往往有一树桂花一村香的说法。桂花香味浓厚而高雅、持久,无论制绿茶、红茶、乌龙茶均能取得较好的窨花效果,是一种多适性茶用香花。傣族同胞爱花,小卜肖的名字大多与花相联,节日里的头饰不是金银玉器,而是一束精当的鲜花。就是在喝茶上,男人也把花置入其间,让花香醉到心上,把花的容颜留在心间。于是随着桂花的入驻,茉莉、玫瑰等花也被人纳入茶叶,在民间的杯里,还是高雅的席宴,都会看到花在香茗里的芳踪,都能闻到春天在水里的味道。

傣族同胞喝花茶,很有讲究,老人喝的是桂花茶,年轻人喝的是茉莉花茶,谈恋爱的人喝玫瑰茶,而桂花茶又都分了级别,金桂是上等品,只能年纪大的人喝,银桂是次品,一定岁数的人就可以喝,丹桂更差一砦些,只要结了婚都可以喝。茉莉是结过婚的女人喝的份,玫瑰茶就只有年轻人用了,不论小卜肖还是小卜冒,初约的地方一定要用玫瑰茶,就是谈不到一块,也要在玫瑰茶与玫瑰茶的交杯里分手。

柠檬茶,其实是爱情茶,是傣家“三味茶”里最烂漫的一味,也是最让游客难忘的一味。有一篇小说是写西双版纳爱情故事的,名字叫做《伤心柠檬茶》。故事讲的是一个上海知青,在喝傣家小卜肖泡制的柠檬茶后爱上了泡茶给他喝的小卜肖,后来结婚,再后来却随着许多上海知青回到了上海,把当年那个给他泡制柠檬茶的小卜哨丢在版纳。日子象澜沧江水,一刻不停地向东流去,流走了他们的爱,也冲散了一个家庭,当某一天的黄昏,这位已是某公司经理的上海知青来到一家茶楼,喝了一杯柠檬茶之后,竟然哭了,他回到西双版纳,人回来了,最后他竟把他的公司也搬来了,在澜沧江一步一回头的地方,他的事业得到发展,他的爱情重又蓬勃生机。

美丽的西双版纳种植着许多柠檬树,每一个果子都能泡出一对恋人。柠檬茶一般是招待游客的,一杯柠檬茶想留住那些热爱象脚鼓的客人。

柠檬茶讲究柠檬要鲜,茶叶要精,最好以红茶为主。茶汁出来时用杯盏盛之,然后再添加时鲜柠檬汁,最好加点糖,这样喝起来酸甜可口,解渴解谗。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是一味最上等的饮品,如果茶馆里专项经营柠檬茶,那里决对是一个情人相会的场所,因为,柠檬的味道酸涩而泛甜,正好与情人的味道一样。

《茶生云南》


《茶生云南》是作者不净庵多年来对普洱茶的潜心学习研究和亲身实践的结晶。作者具有较深的普洱茶文化造旨,该书对普洱茶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种植、制造、贮存、品饮方法等作了系统全面地阐述,书中的资料来源于自2000年以来作者七次深入云南茶山的亲身经历和获取的第一手素材。

全书120万字,共5篇40目,图文并茂,阐述翔实客观。其[滇茶与地]篇,从茶叶分布、气候、地理、水文角度揭示普洱茶品质的秘密。[茶造法度]篇,从茶的栽培、采摘、杀青、揉捻、毛茶干燥、蒸压与干燥探寻普洱茶陈化奥秘。[仓储陈化]篇,分析干、湿仓、大仓、家庭存储不同环境对陈化品质的关系及其产品年代鉴别。[冲泡器具与方法]篇,提出了泡茶人的品行与内质与茶相呼应时才能彰显茶的品质的高雅见地。[茶事阐微]篇,表述了对新、陈、旱、雨、老树、高山、野生等茶品的品赏心态及其工艺与各种味感的客观体验和感悟。

在商业炒做日益盛行的今天,这是一本难得的不搀杂商业目的、不迎合市场言论,仅仅如实地讲述作者个人观点与普洱茶现实存在,是比较全面系统而又具有相当深度的普洱茶书。是普洱茶学习、实践与提高的良师益友,同时也是一部对普洱茶探索的参考书。

茶马古道 云南马帮


在这段险山恶水之间,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驿路——茶马古道。

追溯历史,云南与西藏的民族交往源远流长。唐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吐藩在金沙江上架设神川铁桥,加强了与南诏的联系,也便利了两岸交通。后至北宋神宗时期,因与北方异族连年发生战争,朝廷在西南边关设市,以茶交换马匹。生息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古代藏族饮食以牛羊肉及乳类为主,茶叶因助消化解油腻的特殊功能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云南是茶科植物的家乡,“滇茶”闻名中外。一地产茶,一地需茶,促成茶马交换路线不断向藏区延伸,茶马互市成为汉藏之间的一件大事,茶马古道遂具刍型。明、清两代,茶马互市有了空前的发展。据载,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6年)滇茶销西藏就达3万担。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马匹交易日益兴旺,滇西各地形成了不少以买卖骡马为主的盛会,届时四面八方各种民族云集,骡马的成交数量千匹甚至上万匹。骡马交流会久盛不衰,如丽江九月会、剑川七月会、泻源渔潭会、鹤庆松桂会等,大理三月街更是骤马交流会的重头戏。骡马交易促进了马帮运输业的发展,作为物资运输的主要工具,马匹的使用已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围。茶马古道上不知有多少马帮长年累月来回穿梭,马蹄的印痕越踏越深,串铃的声响也越传越远。及至民国,“普(洱)思(茅)边沿的产茶区域,常见康藏及中甸、阿墩子(今德钦〉的商人往来如梭,每年贸易总额不下数百万元之巨。”(见《云南边地问题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封锁了我国沿海交通,滇缅公路亦被切断,茶马古道一时呈现繁忙景象。比如当时仅有几百户人家的德钦县城,每日马队如织,蹄声铃声交作,吞吐货物不下千驮。

茶马古道上有了“马帮”这种特殊的载体,使这条商道逐渐变成了联系沿途各地、经济、文化的纽带,马帮,以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和不断丰富的内涵,形成了滇西乃至云南独有的“马帮文化”。

茶马古道的主要线路有两条,一条从云南的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一带)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林芝、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达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在这两条主线沿途,还有无数条支线蛛网般密布在各个角落,将滇、藏、川“大三角”区域联络在一起。

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多由四川、云南按地域组成。云南进藏的马帮,产生在滇西各县.大理白族人组成的称“喜洲帮”,因赶马人以喜洲为主;鹤庆白族、汉族组成的称“鹤庆帮”;腾冲汉人组成的称“腾冲帮”,丽江纳西人组成的称“丽江帮”;中甸、德钦藏族组成的称“古宗帮”,巍山、宾川回族人组成的“回族帮”等等。随着运载货物品种的增加,出现了专门驮运某种货物的马帮,有的马帮即以货物命名,“盐业帮”“糖业帮”等。西藏和平解放之初,滇西各县还临时组织“支前马帮”“援藏马帮”,以大队为建制,由县人民委派干部担任大队长,带领马帮进藏。后来,随着西藏局势的稳定,青藏、川藏、滇藏公路等相继通车,马帮运输才逐渐由汽车运输替代,马帮这种由民间自发组织的运输集体也才逐渐消失。

滇西马帮除了上述统称,还有各自的帮名。帮名一般以姓氏为标志写在帮旗上。由于马帮多系商业性营运,都有自己在各地的东家。如鹤庆帮专为张家在西藏、印度开设的商号“恒盛公”服务,古宗帮则听命于中甸马家的“铸记商号”。商业马帮的规模庞大,一般都在百匹以上,有的多达四、五百匹.还有一种临时性“散帮”,又称“拼伙帮”,由有零散骡马的人家联合而成,开展短途季节性运输,马匹数最有限,一般不逾百匹。

俗话说:“行船走马三分命”,旧时边疆匪患迭起,天灾不断,加之路途艰难,在长达数千公里的跋涉中,随时会遇到危险。为此,马帮在运行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的组织管理制度,全体成员按分工有不同的职业身份:大锅头一人,总管内务及途中遇到的重大事宜,多由能通晓多种民族语言的人担任;二锅头一人,负责帐务,为大锅头助理;伙头一人,管理伙食,亦行使内部惩处事宜;哨头二至六人,担任保镖及押运;岐头一人,为人畜医生;伙首三至五入,即马帮的“分队工”;群头若干人,即“小组长”;么锅一人,即联络员,对外疏通匪盗关系,对内是消灾解难的巫师;伙计若干人,即赶马人,每人负责骡马1至3匹不等。,在人员庞大的马帮里,有的还设置“总锅头”一人,管理全盘事宜,实为东家代理人。马帮成员分工详细,奖惩严格,但不象其他行业有过分的特权和等级界限,长时间的野外艰苦生活,炼就了人们团结友爱、坦诚豁达的性格。马帮,堪称“桃园结义”的群体,平时互相亦以弟兄相称。

云南马帮走在茶马古道


建国前夕,在一些县、乡还出现了马帮的行业组织——马帮理事会。大锅头或绅士、财东为理事,威望较高者为理事长。理事会专门料理马帮的社会事宜,如协调与官府的关系,增进与外地马帮的联系、组织货源等。如今沿茶马古道修筑的进藏公路上,汽车早已代替了骡马运输。“山间铃响马帮来”这部千年悠久繁忙的交通驿运史,都与它的悲壮艰辛和浪漫诗意同时载入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光辉史册!

马帮的信仰崇拜:传说古时有一位青年猎手罗哥驯服了骡马并将其驮货载人,后人便尊奉他为赶马业的祖师。罗哥的化身是马帮煮饭菜用的铜锣锅,行路时专由头骡驮负,使用时不得随意转动,更不准用脚踩踏。古宗帮还尊奉文成公主为祖师,其公身是头骡前额上的环锁圆镜。另外,马帮还崇拜山神,其替身是草果。马帮在野外露宿,得先用菜饭撒祭山神,然后丢几个草果在火糖中。马帮离不开道路,故崇敬路神,其标志物是草鞋,凡草鞋穿烂不能乱扔,要带到宿营地火化。若遇中途迷路、雪封山,只需为马蹄绑上草鞋,即可路途通。还有卦神崇拜,其化身是架置锣锅的两根铁条〈锅桩〉,若遇到疑难或祈福消灾时,就用铁条打火卦占卜。

为了便于管理,骡马也有编制

1、群——9匹为一群,由群头负责,9匹中挑选一匹为群马,额顶佩戴红布底黄色火焰图案途标,耳后挂2尺红布绣球,脖系6个铜铃,鞍插一面红色白牙镶边锦旗。

2、伙——三群为一伙,由伙首负责.选一匹伙马,额佩黄底红色火焰图案毡绒途标,耳后挂4尺红布绣球,脖系8个铜铃,鞍插一面红底黄牙镶边锦旗。

3、帮一一全部骡马组成一帮,选三匹健走识途好马,组成头骡、二骡、三骡带队。头骡打扮异常华丽:额佩黄红色火焰图案金绒途标,标中央缀圆镜一面,周围6面小镜环绕,套嵌镶珠宝的纯银笼头,系9个铜铃,头顶系6尺红布绣球,耳后佩牦牛尾红缨一对,鞍上插帮旗和祖旗各一面。帮旗为黄红边三角锦旗,中央绣帮主姓氏。祖旗为红底金边方形锦旗,正中缀两根锦鸡羽毛,象征前途锦绣大路通达。头骡是马帮的门面,极受赶马人宠爱,装饰与众不同,正如《赶马调》中所唱:“头骡打扮玻璃镜,千珠穿满马笼头,-朵红缨遮吃口,脑门心上扎绣球”。二骡、三骡佩饰不如头骡华贵,但有别于其他驮马。二骡驮马帮需用的药物,三骡是大锅头或病号的乘骑。

马帮的禁忌

出行禁忌——生肖属马日严禁出行,农历腊月、六月忌出远行;按方向有"春不走东,夏不走南,秋不走西,冬不走北"的讲究。马帮按严格编队而行,么锅为全帮的导引,手擂大锣开路。大锣既能惊吓野兽,又能向对面马帮知会让路事宜和调整马队速度。

语言禁忌——赶马人交谈多使用行话,如:打尖(途中稍歇),开稍(吃晌午),开亮〈野外宿营〉,彩利(工钱)等。有些数字谐音不吉,则借它字代替。如“三”谐“丧”,以“神”字代。“四”、“十”谐“事故”、“蚀本”,以“重双”和“金”字代。有些音意含凶的词语,则采取回避或替代的方式。如“虎”称高鹰,“蛇”称老梭,等等。途中若遇洪水断路就叫“开顺”,若遇送葬就叫“送财神”、“进财”,其中含讨口彩的意思。

骡马禁忌——忌马额有白,马耳前倒、马背生旋、白蹄白尾,鼻孔朝天,忌马日役马,忌骡马夜间卧眠,忌半夜马嘶骡吼,忌当生人面前数马,忌马穿过羊群,忌马脖带草藤而归。衣食禁忌一-服饰忌穿红、黄二色衣服,衣服款式以宽大为宜,忌错扣和敞胸露怀,裹腿不得松散,忌跨越草帽,忌乱抛草鞋。饭前忌敲空碗空筷,忌筷子直插饭食上,忌吃饭串门,吃饭不得坐门槛或马鞍,忌饭后即卧,忌吃途中捡到的食物。马帮在开饭时,不管什么人过路,定要邀请同食,即使是飞禽走兽经过,也要抛丢食物饲喂。

住宿禁忌——忌盛饭菜旋转锣锅,特忌住宿后移动锣锅位置。“开亮”〈露宿〉忌宿沙河畔、大篝口和悬崖下,住店忌与生人同房,忌火种熄灭,忌放置东西无序,等等。物象禁忌一一忌见果木冬日开花,忌见鹰禽兔子,忌见耗子搬家,,忌见蛇交配、蜕皮,忌见苍蝇群聚不散,忌见马蜂乍窝,忌见雅雀噪林。

气象禁忌一一黑气蔽天、白气铺地忌出行,风卷尘沙、风阻行人、风吼如嚎慎出行,雨后现虹、素虹缠月、多虹同现忌出行,清明见雾不出门,有雷、霆、电、霹忌出行。赶马人的工资称“彩利”,其分配方案是:平均工资加职务补贴。帐务民主公开,职务补贴所占比例不大,体现了马帮内部“做不平吃要平”的原则。奖惩:因工作出色、避免重大事故者,发给一定数额奖金,称“利尾”。

若冲犯禁忌、违反帮规或故意肇事,最轻者买一只公鸡请众人“打牙祭”表示谢罪,此外还有烧香、驮马鞍、自策、棍刑和除名等五种处罚。赶马人在长期实践中练就了一套特殊技能,他们能用口哨、吆喝向骡马发布命令。如口哨就有解闷、喂水、吃草、压惊四种,又如吹奏无字乐曲,既协调了人畜间的合作,又让骡马得以轻松和亲近的感受。

云南大理的茶马古道


一队队托着茶叶的马帮行进在古集镇中、一桩桩皮毛生意在火热交易11月28日,随着中瑞合作项目沙溪复兴工程一期的完工,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世界濒危建筑沙溪寺登古集镇重现了昔日的辉煌。来自瑞士的联邦理工大学空间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施密特教授在考察完项目实施情况后说:这是我见到的世界濒危建筑实施抢救修复最好的工程,我要感谢为此作出贡献的中瑞双方所有的工作者,是他们让茶马古道上的古集镇重放光芒。

沙溪寺登古集镇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东南部,是秦汉时期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镇。从这座古集镇向西可进入博南古道和永昌古道;向南经大理州、楚雄州进入五尺道;向北经丽江西昌进入四川。

唐朝以来,沙溪寺登古集镇又成了沟通川、滇、藏三角地区的茶马古道上的交通要冲,云南、四川的茶叶、红糖、布匹和西藏地区的皮毛、麝香、贝母、虫草通过马队的托运在这里进行着交易。据居住在该古镇的68岁老人欧阳成玉介绍,沙溪寺登古集镇鼎盛于明清时期,解放初期,由于214国道公路的改道建设,沙溪寺登古集镇便开始衰落下来。

2001年10月,沙溪寺登古集镇作为连接西藏、云南、四川的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驿站,有完备的古戏台、供来往于青藏高原商贾马队歇息的客栈、寺庙区和防御性寨门,被世界纪念性建筑保护基金会列为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列入遗产名录的当时,寺登古集镇的古建筑保护状况令人担忧,整个遗址面临着整体衰败、无意破坏和改造等诸多因素的威胁。2002年8月,剑川县人民政府与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签定备忘录,共同组织实施沙溪古集镇保护项目-沙溪复兴工程。整个工程包括六个项目:古集市恢复、周边村落保护与开发、生态卫生、沙溪可持续发展、脱贫与地方文化保护、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云南傣族竹筒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