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在世界的喧嚣里,我等待的是一杯茶。与其说我是在等待一杯茶,不如说是在喧嚣的世界里寻求内心的安静。我的脑海里浮现一幅画面:画面中的主题就只有一杯茶——热气袅绕的一杯茶,于是喧嚣的世界整个安静下来。这个世界看起来是喧嚣的,其实世界本来并不喧嚣,只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我们内心太喧嚣了,世界才因此变得那么喧嚣。我一直在这个世界寻求内心的安静,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不期而遇了这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之一:茶。从此一个安安静静的世界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了。这是一个我喜欢的安静的茶世界,它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最美丽的部分之一。

在遇见安静的茶世界之前,我是知道茶的,但那时候我对茶的了解仅限于爸爸杯中的浓浓的苦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于茶并没有特别的情感,只是在跑累了,口渴的时候,端起来灌一大气,甚至不觉得茶是一种饮料,把它与水画上了等号。现在想想看:茶是这样一个安静的事物,在你忽略它的时候,它依然在水的浸泡里默默奉献自己。我想那时候,如果茶也像人一样是有理想、有命运的,它一定会觉得遗憾。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一个人应该像茶一样,无论外部的世界是怎样的,努力做好自己才是唯一正确的路。这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世界,我们不能选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我们可以严格要求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就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茶的世界通常都是安静的,但是茶的世界却不是凝固的。茶的世界不只是仅有杯口那么大的世界,茶的世界是一个可以扩展到无限大的世界,但这个可以伸缩的茶世界却在人的内心,一个人内心有多大,茶的世界就有多大。我们总是觉得是世界的种种桎梏着我们的手脚,让我们不能在想象的世界里大展拳脚。总是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自由发挥我们的能量。却不知道这是一个认识上的错误。世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世界,所以我们又开始埋怨命运,埋怨机遇,埋怨生活,甚至埋怨父母。埋怨过世间的一切以后我开始静下来反思自己,世界都是一样的世界,不管公平与否我都无力改变,但是我可以改变我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让内心的世界变得无限的广阔。

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年轻时候的我误以为积累就是背负。所以我曾经背负了太多负面的情绪和态度,这些负面的情绪和态度聚集在人的内心是自己对自己的折磨,是痛苦的。一个人不懂得释放自己的痛苦是可悲的。当我学会以一种看淡一切的方式面对痛苦,已经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当年的我,选择了把痛苦拿来反复咀嚼和体会,让自己深陷痛苦的泥沼里难以自拔。

现在,我学会了安静,像一杯茶一样的安静。这样的安静不是内心空无一物的安静,而是有内涵的安静。是经历了一些坎坷之后内心的豁达。

心变大了,世界也大了。心安静了,世界也安静了。普通如我,平凡如我,完全没有自命不凡的资本的我,跟着一杯茶,学会了沉淀自己、打磨自己、历练自己。

我喜欢一个人吃饭、读书、行走,并不是我性格孤僻,也不是我习惯孤独,而是我太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我自己。我的生活因为一杯茶变得很安静很安静。

生活是需要热闹的,但是热闹只是一种状态,最终一切都要归于安静。所以安静是一种常态,是一定程度上的淡泊。

此刻的我,对着一杯茶,安静。

Cy260.com精选阅读

宛皖专栏:茶里人生——杯具里的苦涩与甘甜


盛夏的雨夜,一丝清凉的感觉,此刻的我,难得的清醒。沏一盏清茶,静静地坐在窗前,悠闲地观看清澈的茶汤颜色,观看叶片在盖碗里浮沉。闻着茶的淡雅清香,深深吸气,感受自己呼吸之间的馨香。品一口清茶,从苦涩到回甘。感悟情绪的起伏,人生的浮沉,经历的伤痛、荣耀、忍耐、耻辱,体会人间的苦涩甜蜜与世间的凉薄幸福。

一盏清茶,苦涩就是坎坷,茶香就是幸福,淡雅就是心境。品茶一如人生。不经历坎坷就不懂得幸福的珍贵,不经历苦辣酸甜就达不到看透看淡的境界。人的一生就是这一片神奇的树叶,从懵懂到练达,从青涩到成熟。从清新淡雅开始,揉捻自己锤炼自己,让自己的一生有滋有味,经历一生,终归平淡。

人活一生追求的是:至死依旧清新淡雅。人生是个大舞台,生旦净末丑,一一粉墨登场。少一个角是一台戏,多一个角也是一台戏。是英雄是凡人,台前幕后,真真假假,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茶亦是如此,在盖碗里,飞舞翻腾,盖碗是舞台,每一片茶叶都是一个演员,是角是腕,都逃不过内心的苦涩滋味,一盏茶就是一出戏,每一片茶叶就是人们口中的一个戏子,心中再苦涩,一上了台,就要入戏入情,为这世界奉献自己的清香淡雅。

人生就是一杯茶,是满溢是浅显都是一生;人生就是一杯茶,是浓烈是清淡各存风雅;人生就是一杯茶,是急是缓终是淡淡如水;人生就是一杯茶,是暖是凉自己知道;人生就是一杯茶,是奔放是内敛心在那里;人生就是一杯茶,是苦是甜都最好笑着面对。我们都是天地间最平凡的存在,很多人,越是在乎越失去。很多事,越是努力越不得要领。我们常说人生短短几十年,要好好把握自己。可是,半生过去了,我们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于是,我们长叹一声:人在江湖!

夜深了,茶香越来越淡,似有若无的,有随风潜入心底的感觉。静静地,心在这淡淡茶香里融化了。茶香滤去尘世的喧嚣,滤去内心的浮躁,滤去所有的虚伪。让我忘却疲惫和得失,留一份淡泊的心境。抛开所有的功利与世俗,想想,这世间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其实不是万贯家财,也不是高官厚禄,或许,只是一段真情,一份记忆而已。

禅悟茶思茶情 亦虚亦静之美


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日本“茶道四规”中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即佛门文化的性质。若让心界的全部空间充满宗教的教义、教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便不会有感悟茶道的虚静之美可言。

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对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静始于虚,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

历代茶人在咏茶的创作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围绕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由茶悟而升华,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

宛皖:思念的莲心茶


思念在这一盏茶里,往事如烟随风而逝,心事如山一重连着一重。曾经的一切,在脑海里如播放的幻灯片,让我的心一直痛到无以复加。我想把埋在心底的伤再埋深一点,那些曾经的风景,越是美丽,回忆起来越是遗憾和心痛。

这恋恋尘世里,我那么眷恋的人与事,那么不舍的念与想,是一段一段的不舍时光。我总爱用文字纪录那些幸福感动和那些心痛伤怀。我把所有爱恨情仇都纠缠在心底,而此时无奈的感觉与纠结的痛苦,我像面对一杯莲心茶,饮尽这一盏苦涩,转身离去。内心深处充满矛盾的思念,我想,你是不会懂的。

一盏莲心茶,饱含苦涩,饱含思念。往昔的美好,在记忆的角落,我冷眼旁观曾经的自己,所有温暖的感觉在此刻都像一个冷笑话,讽刺我的孤单。所有温馨的体会在此时都像一个嘴角嘲讽的冷笑,嘲笑我的多情。所有我信以为真的深情款款在此处都像一个记忆深处的肉刺,有那一种不能触碰的疼痛。

一盏莲心茶里的苦涩比回忆更绵长。泪水落进茶盏里,思念是咸咸的泪水,给苦涩调味。我的心感受不到茶的清雅,感受不到茶的馨香,感受不到茶的温暖,我感受到的是最廉价的痴妄。我的心在最廉价的痛苦里煎熬,茶水凉了,回忆也凉了,冲入茶盏里的热水却冲不淡浓浓的思念。

那是回不去的曾经,所有痴狂,只是流沙里的挣扎,只会越陷越深。不想念就不会痛,可是如何才能不想念?像饮茶的两个动作:拿起和放下。爱的时候拿的起,不爱了就要放的下。不被期待的思念是断了线的风筝,注定要被辜负。不被期待的深情是结茧的毛毛虫,作茧自缚的经历,注定是一种自我束缚。

热的茶汤入喉入肚,带来的感觉是温暖的。即便这样却无法温暖你给的所有冷漠。如果说天气的寒冷是一种身体的感觉,由外而内。那么心的寒冷就是一种彻底的寒冷,由内而外。在炎炎夏日里感觉到心的寒冷,就是火焰遇见冰水,是一种煎熬。

一盏莲心茶里的思念,最终还是泼进了废水桶。我对自己说:该废弃的思念,就不要恋恋不舍。

心若静如茶,风奈何?


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本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苦苦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人生的脚步常常走得太匆忙,所以我们要学会,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沉下来平静如海,定下来静观自在。心境平静无澜,万物自然得映,心灵静极而定,刹那便是永恒。

一把陈壶,装上二月的新绿,岁月的炉火,烹煮云水生涯,日子在茶中,过得波澜不惊。桃花酿酒,春水煎茶,多么诗意,多么风雅。我真的不忍心告诉你,我人生的杯盏里,淌着的永远是一杯无味的白水。

世间本无如来,心中有则有、心中无则无。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佛,无处有,佛,又无处不在。心中若有美,处处莲花开。水不洗水,尘不染尘。

人生不可能一尘不染,没有一点杂质,就像水清则无鱼。人生有一点点甜,也有一点点苦,有一点点好,也有一点点坏,有一点点希望,也有一点点无奈,生活才会更生动、更美好、更韵味悠长。再好的人也不会十全十美,再美好的爱情也不可能纤尘不染,你若试着包容,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糟糕。

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什么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乱了。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坏心情贬低了我们的形象,降低了我们的能力,扰乱了我们的思维,从而输给了自己。控制好心情,生活才会处处祥和。好的心态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你。

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茶叶的“静”与“和”


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看,影响人们思想伦理、道德风范、言行举止最大的儒、道、佛各家,不论其外功、内涵,无不与茶中之“静”、之“和”百和妙殊,恰融一体。茶的“静”与“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历时千年,播及全球的特殊文化。但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其理解和运用相差远矣!秦王赢政,欲“并吞六国,囊括四海”,一统天下称始皇帝,难以取茶中之谦静与平和;魏武曹操挥鞭,挟天子、令诸侯,雄心勃勃,面对强敌,忧心忡忡,不可能以茶解之;只有天下归一,张鲁归顺,五斗米教才有久居之安;唐宗宋祖天下盛世,不仅道教誉为“国教”,佛教也到处受宠,儒术也曾“独尊”,茶的“静”与“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满清政府大门紧闭,在宫廷静室里“和”,阻止不了八国联军的铁蹄和英国炮舰运来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不开杀戒,静虚和中,永远也难“打败日本狗强盗,赶走美国兵”;“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时候,既不能静也不能和;刽子手在行刑之前“身披大红,反握钢刀”也绝无茶叶静品之先例,多倒是“酗酒三碗,人头落地”;在大跃进、合作化、文革年代,饮茶自虑断然难以“蔚然成风”。佛、道之说滞之,唯儒学争鸣,“妄语”者吃一“右派”之棒,缩之;势利者文革出头欲官,不少人露出了丑恶的真相,组织上“不于重用”更有甚者和林秃子一样的下场;加之自然灾害,人们目睹生灵涂炭之惨,身受阶级斗争之厄,不少人回心转意,寻求寄托。适逢集中精力加强经济建设之春,百废俱兴,蒸蒸日上。自古茶和盛世相重迭,“盛世尚茶”已成规律。

茶中固有的“静”与“和”又被各取所需:一些人日落西山,无心济世;一些人屡战不胜,厌乱求安;一些人静心熟虑积极奋进。虽目的不一,而倡茶“静”、“和”之风已席卷九州。茶艺、茶礼、茶道、茶德、茶馆、茶膳、茶宴、茶文化等各种活动层出不穷。而今弘扬茶文化,应用茶中“静”与“和”。对狂图奢欲肴要限制,不限制就难以长治久安;对人类共同追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理想社会,要情绪盎然,积极进取。

茶中“静”与“和”要使人头脑清醒,身心健康,精力旺盛,以科学和冷静的态度去掌握和利用自然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战胜困难,征服逆境,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人类社会美好的明天。

茶与佛教的“苦静凡放”


茶与佛教的“苦静凡放”

一、苦

“苦”是佛教“四谛”之首,而茶性也苦,故可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的同时,吟味人生,参破“苦”谛。略带苦涩的茶,饮之能“破睡”,这是茶进入佛寺最直接的原因。进而在茶事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佛家认为茶有“二德”:能助人通夜不眠;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禅茶一味”之说。

二、静

“静”是达到澄怀观道的必由之路,也是“戒、定、慧”的基础。静坐静虑,茶能提神益思,成为禅者最好的朋友,茶道与佛教在文化性格上属于同一色调:阴柔、静寂、清旷、安祥而又端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正所谓“为饮涤尘烦”。据《茶经》载,僧人在两晋时即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之礼仪。到唐朝,随着禅宗的盛行,佛门嗜茶、尚茶之风也更加普及。寺院茶礼包括供养三宝、招待香客两方面。中晚唐时的百丈怀海和尚创立了《百丈清规》后,寺院的茶礼已趋于规范。在清寂、古朴的禅堂,以茶敬佛,以茶消心,以茶待客,所谓“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三、凡

佛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的小事契悟大道。茶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平民百姓都可以栽植、制造、啜饮,从而获得不同层面的感受。以茶入佛,是最适宜不过的。僧侣以茶布施做佛,以茶祭奠圆寂高僧,以茶参禅悟道,以茶代餐,举行茶会、茶宴,以茶汤饯飨宾客等,已成为禅礼风尚。许多重要的法事活动,规定必须鸣鼓集众,由住持供茶,顶礼膜拜,宗教氛围十分浓重,也容易被凡人俗子所接受。

四、放

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品茶同样要“放”,做个无事人,把私心杂念放下,才能进入“正、消、和、雅”的境界。通过饮茶使人轻松、宁静、平和、自在、喜悦,清除凡尘之杂念,使得身心安然。

茶与佛教的“苦”、“静”、“凡”、“放”


一、“苦”

“苦”是佛教“四谛”之首,而茶性也苦,故可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的同时,吟味人生,参破“苦”谛。略带苦涩的茶,饮之能“破睡”,这是茶进入佛寺最直接的原因。进而在茶事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写道:“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佛家认为茶有“二德”:能助人通夜不眠;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能抑制性欲。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茶叶成了佛教的“神物”,有“茶中有禅、茶禅一体、禅茶一味”之说。

二、“静”

“静”是达到澄怀观道的必由之路,也是“戒、定、慧”的基础。静坐静虑,茶能提神益思,成为禅者最好的朋友,茶道与佛教在文化性格上属于同一色调:阴柔、静寂、清旷、安祥而又端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正所谓“为饮涤尘烦”。据《茶经》载,僧人在两晋时即以敬茶作为寺院待客之礼仪。到唐朝,随着禅宗的盛行,佛门嗜茶、尚茶之风也更加普及。寺院茶礼包括供养三宝、招待香客两方面。中晚唐时的百丈怀海和尚创立了《百丈清规》后,寺院的茶礼已趋于规范。在清寂、古朴的禅堂,以茶敬佛,以茶消心,以茶待客,所谓“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三、“凡”

佛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的小事契悟大道。茶是一种普通的植物,平民百姓都可以栽植、制造、啜饮,从而获得不同层面的感受。以茶入佛,是最适宜不过的。僧侣以茶布施做佛,以茶祭奠圆寂高僧,以茶参禅悟道,以茶代餐,举行茶会、茶宴,以茶汤饯飨宾客等,已成为禅礼风尚。许多重要的法事活动,规定必须鸣鼓集众,由住持供茶,顶礼膜拜,宗教氛围十分浓重,也容易被凡人俗子所接受。

四、“放”

虚云法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品茶同样要“放”,做个无事人,把私心杂念放下,才能进入“正、消、和、雅”的境界。通过饮茶使人轻松、宁静、平和、自在、喜悦,清除凡尘之杂念,使得身心安然。

阮岚静:读书之道


曾国藩在写给兄弟的书信中说道“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这对于今天的青年人是很有启发的,如今,喜欢读书的年轻人不多了,愿意读书但是坚持读书的人少之又少。虽然今天是个快捷的网络社会,充满创新的社会,但没有丰富的知识,睿智的思想,又何谈创新与发展呢。

这些年,我从大学毕业被分到乡下教书,开始的时候充满了热情,不时的写写弄弄,读读画画,但由于工作的压力的增大和家庭繁琐之事的日渐增多,不要说写,连读书的时间也很少有了。时日一久,觉得脑袋像生了锈,毛泽东同志说:“一天不读书是缺点,三天不读书是错误。”按照现在网络上的通俗语言来说,真可谓是“一天不读书,别人看不出;一周不读书,性格会变粗;一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

不久前,偶然“邂逅”一个恩师的博客,上面的文字与思想让我为之动容,在我眼中,他不仅是一名政客,更是一位骚人墨客,按常理说,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个方面做得极其优秀,其他方面便会业绩平平,但他在处理工作之余,还每天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并且常出好文章,这使我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浑浑噩噩过的这些日子。

读书贵在坚持,一个人坚持短时间读书并不难,坚持每天读书则很难,坚持长年累月读书则更难。所谓坚持并不是机械般地读书,而是有计划,用心专一,坚定意志。无论是谁,大凡通过读书有所收获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能够做到坚持不懈,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出类拔萃曾国藩一直不间断做的第三件事便是每天用楷书写日记、每天读十页史书、每天记茶余偶谈一则。就是这些,他还惭愧的说是懒惰。

读书贵在思考,自古孔子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只空想而不学习,那就会懈殆而无所得。读书,因阅而悦;凝思,因知而智,读书仅向大脑提供知识原料,只有思考才能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如果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不假思索地读书,那么就算读再多的书籍收获也不会丰厚。学无止境,读书亦无止境,愿读书与思考相伴,在读书中思考,在思考中读书!

读书贵在耐心,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只要耐心去品读每一字每一句,你会发现文字也会给你带来奇妙的感受。曾经读过一篇毕淑敏写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主要内容是作者不同年龄读《海的女儿》的不同感受:8岁时读出了人鱼公主的惨痛,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读出这篇童话中的母爱,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如这篇文章对你阅读文学作品有怎样的启发。这让我颇有同感,初中的时候第一次看《红楼梦》,之后又读了好几遍,因为理解和感受不同,带给我的收获也不同,所以,书要常读,反复读、耐心读。

当然,无论勤坚持、善思考还是耐心积累,都不是简单的时空和量化的概念,读书是人一生的事情,应以书为伴,手不择卷;博采众长,日积月累;吐故纳新,与时共进。

一起感受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中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

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其实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

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需知,由茶悟而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无怪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那就叫做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宛皖专栏:茶之静——茶随我而静》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