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引言: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不仅是一种国粹,更是东方文化的象征之一。这位爱茶者,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旅居国外多年,接触了许多不同的文化。通过茶这个载体,让他正真找到了内心世界的文化诉求点。就让我们来倾听黄安东先生的上海故事吧!

茶体现的是浓浓的中华文化

认识黄安东先生有一段时间了,熟悉他的人都叫他东东。东东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非常注重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身边的许多东西,看似普通的一个挎包或是一个牙签盒,都是由他亲自设计。东东也是一个非常“乐活”的人,无论是茶杯还是筷子他都会随身携带,用他的话来讲,这样的方式既环保又卫生。

东东的人生阅历可谓丰富,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早年去日本发展,10年前移居美国。随后,他又回到了上海。“我从小就喜欢中国古典文化,多年的海外闯荡,让我了解了文化的多元性,这样的接触,时间越长,让我对亚洲文明、中国文化体会就越深!”他同时表示,“无论周遭的环境如何变换,中华文明是我的根。”2003年,一次与朋友的巧遇,让东东迷上了明式家俱,从此一发不可收,并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明式家俱的追随者。

二年前,东东在一位设计师朋友那里,巧遇了一位茶艺老师,边品茗边聊天。忽然间,东东发现,多年来喜欢喝茶的他,原来泡茶的方法都是错误的。同样品质的茶叶,经过老师的手,让茶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老师送了东东一个飘逸杯,并叮嘱他喝茶一定要“茶水分离”,从这一刻起,东东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东东参加了在杭州灵隐寺举办的一次茶会活动,席间无论是茶席的设计,还是茶具的摆设,以及会场的布置,都让他倍感亲切,甚是喜欢。随后,东东前往了上海陆羽茶艺培训班研修初级课程,通过学习,让他深深感到,茶不但是一种饮料,更投射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2010年春天,东东放下了手里的一切事务,只身前往台湾,拜访当地资深的茶艺老师,并在陆羽茶艺学校的总部专心研修高级课程。东东说:“茶道是一种国粹,唐代以后传到了日本,被很好的保留下来。然而在大陆,茶文化却没有得到很好保留和发展,台湾非常好的保留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并发扬光大。如今,周边的朋友越来越重视茶文化,这不仅仅是茶道的本身,更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认同。”

以茶会友享受人生

东东的私人茶室坐落于闹中取静永嘉路上,他把自己的茶室起名叫“迷茶”,倒过来念就是“茶迷”的意思。茶室的面积不大,从装修到布置,以及许多茶具用品都是由东东自己设计,地上铺的石板源自于江浙地区的一处老宅,放茶具的料理台以及窗前的格栅,也都是用旧家俱改造而来。在进门处以及泡茶区的墙上挂著画轴,他们会随著四季的变化而转换。这里举办了多场茶会,并配有茶单,用毛笔小楷书写,品茗者也会记录当时的心得体会。这样的布置,这样的氛围,让人们一下子回到了古代。

东东坦言:喝茶是非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越来越多的欧美人士也纷纷加入到喝茶的行列。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而且非常的浮躁,许多人有钱有闲,但生活方式不健康。喝茶是一种非常好的调节心境的方式,放慢生活节奏。喝茶可以静心,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做到人与茶的交流,人与茶的融合。他同时表示:茶室的建立,为许多志同道合的爱茶朋友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不受任何的约束,自由自在交流喝茶心得。另一方面,这里也可以视作一个Showroom,简约的茶席、精致的茶具、沁人心脾的茗茶、令人清新的熏香、古音缭绕的旋律以及浓郁的东方文化元素氛围,向那些还没有开始喝茶的朋友,介绍茶、品味茶、感受茶的魅力,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东东喜欢旅游,一有机会,他就会去周游世界。无论走到哪里,茶一定和他相伴。“喝茶是一种习惯,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每天哪怕挤出十分钟,二十分钟,也是一种享受。在异国他乡,喝一杯家乡的茶,那是最美妙的感觉。”

“上海是一座国际大都市,生活节奏非常快。放慢一下生活节奏,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喜欢的人一起做事。活在当下,人生的经历是一段一段的,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情,享受每一个过程,给自己一个最好的交代。”

Cy260.com精选阅读

黄刚: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责任编辑建议我把那篇《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修改一下作为自序。我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有点改不下去,因为那篇文章写于2007年12月,距今已经十年整了,这中间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在当年看起来挺大的一件事情到了今天几乎什么都算不上了。

回顾自己进入到普洱茶这个领域研习的14年,在品茗美学形式层面的进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台阶。

跨上第一个台阶在2010年6月,以完成《中生代普洱茶概论》(P21)这篇文章为标志。这时候把来自于市场一线的问题提了出来。但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什么是好茶?”以及“如何运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出好茶?”这两个关键的问题。所以,当时云南《普洱》杂志副主编黄素贞女士建议把我的博客文章归结为一册时,我打了退堂鼓。

跨上第二个台阶在2013年8月,以写出《到底怎样才算一款好的普洱茶?》第一稿为标志(P69为第二稿)。文中提出了中生代好茶的“三句话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后来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感觉。现在来看,标准显得较为粗糙,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并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品鉴理论与茶样的实际表现之间有点脱节。

跨上第三个台阶在2015年3月和5月,以先后完成《为什么要重视“普洱茶不可替代的特征”?》(P14)、《如何通过对冲判断两款中生代茶的品质高低?》(P97)两篇文章为标志,并在2017年1月归结为《品鉴中生代普洱茶的“一二三四五法”》(P76)。在品鉴理论上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在实践上真正实现了对任意一款中生代普洱茶的精准盲评,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三座大山”正是按照五项指标要求经过多年的沙中淘金找来的,弥补了理论与茶样实际的脱节,具有比较强的可比性与说服力。运用这种方式培养训练的爱好者及茶商,其品鉴能力提高很快。

三个台阶跨上来,我觉得大概可以跟大家交流交流了,为着交流的方便应该整理整理弄本书了。

《普洱茶论》其实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如何在一大堆茶中发现有价值的(对发烧友而言)好茶;二、作为一个茶商如何做好市场;三、如何在一个更高的审美层面来构建普洱茶的魅力殿堂。其实,提出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是我初入茶行吃了很多亏上了不少当。第二个问题提出来也是为了解决自己做不好生意的困惑。第三个问题是凭直觉提出来的,吓自己一大跳,但总觉得自己茶缘太好了有责任去做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否则前辈那几百泡上千万老茶真的白喝了。

说起来,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习茶过程中遇到了何作如、白水清、邓时海这些普洱茶界前辈老师。因为他们的慷慨,让我有幸体验到了无数珍贵的号级、印级老茶,对于普洱茶的生产史及流通史有所了解,并打下了很好的老茶品鉴基础。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经营茶的过程中得遇张方荣、王龙华、黄焜杲、姚庆霖等茶商藏家,让我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收获了各类“天花板”好茶。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行走普洱江湖得到了云南《普洱》杂志、台湾《茶艺·普洱壶艺》杂志、云南科技出版社以及著名茶文化学者杨凯先生的帮助与指导。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着普洱茶结识了各地很多茶商茶友,在茶中找到了快乐,也得到了磨砺。磨砺,也是美。

从邓时海先生《普洱茶》一书的出版到现在,普洱茶价值的再发现才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所以我认为普洱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规律等待后人去发现。

我把这本书献给热爱普洱茶的朋友们,希望能对大家的研习有帮助,也希望能为普洱茶的进一步普及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该书

有售双十一特价:

虞杰:遇见茶,是生命里最好的安排


总觉得写下自己与茶的故事,记录这段心路历程需要安静平和的心,需要在某个静寂无声的时刻,做一次与自我的深入对话。直到今晚,此时此刻,才是最好的拥抱。

我入行,可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年前,我是一名外企白领,是地区销售经理,整天为完成公司业绩忙碌着,这一干就是6年。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渐渐令我产生了厌倦感,总想着换换新环境,或者出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说来也奇怪,我一直很喜欢约客户在茶室里谈事。每每踏进那些茶香弥漫空间里,心自然安静舒缓下来。或许,在那时,恋茶之心就在暗中滋长了。

在那段犹豫发展方向的日子里,我和母亲回了趟江西老家,去了舅舅的茶园。那个春天的清晨,空气是湿漉漉甜丝丝的,站在云雾缭绕的佛寨山顶上,我竟被布满露珠的茶芽深深地打动了:

“这么美的山,这么纯净的茶叶,却鲜为人知,我想回上海开个茶馆,就经营自己家的茶叶,想想都是一件美好的事。也许,这就是我想做的事,就是我向往的生活…”这就是我与茶最初的故事,也是萌发初心的时刻。

我是行动派,回到上海,就开始着手筹备工作,考察、选址、设计、装修、布置、招聘、开业…….我都忘记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后来很多朋友都说我胆子太大了,一个门外汉,仅仅只对茶“动了情”,凭感觉就把公司成立起来,店也整出来了。真爱就是任性。

我把公司和第一家体验店安置在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很多朋友不解,说这里人流量不大,大多是科技类企业,崇尚咖啡文化,几乎没有茶的氛围。

但我想自己就是多年的白领,平日工作压力很大,内心深处更加向往如茶般悠然自得的慢生活。况且我们都是中国人,喝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应该在这些青年白领集聚地去传播、去普及。

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用一些有趣、多元的方式让他们先喝茶,感受到茶里的乐趣和魅力,再到恋上茶,想要了解学习如何品茶,最后到爱上茶文化,离不开茶的生活,那我的价值不就出来了吗?

从开始盲目入行到想明白要如何做好茶事业,我用了1年半的时间。从仅仅对河红茶的喜爱到对各类茶的深入学习,不断的思考和尝试,从书本上、实践中、再到探寻茶源头,生产基地…回顾自己这颗最初的茶心,不就是因为茶的美好才踏上这条路的吗?所以将这份爱茶之心分享,传播,惠及给更多的人,这才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于是我创立了「轻松恋上中国茶」项目,并组建了团队。我们开创了「轻松恋上中国茶」系列普及性课堂,内容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形式丰富多彩、创新有趣味。从去年11月以来不间断的做了十多期茶课程,六十多次茶文化相关交流活动,园区内外几百名各行各业的白领青年、创业青年、企业高管、全职妈妈…都成了我们茶课程的学员。

我们还受到园区工会、管委会、各大企业、银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团体的关注和邀请,让我们去分享这杯轻松的中国茶。甚至连上海顶级高档商场都希望我们能够入驻其中。

我曾在朋友圈写下这样的感慨:“埋头做好自己,当你专注做事时,很多人都在默默注视着你;你继续专心,把自己做好,做到极致。很多机会自然而然会到来,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记得,一定要先做好自己。”

张江是上海最大的产业园区,这里聚集了3000多家企业,约32万人在此工作。再过几个月,我们直营的第二家茶文化体验中心就要开业了。我们想先在这里做深做出影响力来,就像我们的品牌“閤一元”昭示的那样:合一多元,不忘初心,加倍地努力和坚持,在茶里收获更好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丰盛。

我叫虞杰,来自上海。感恩这一路所有的遇见,都是生命里最好的安排。

陈志刚:茶叶是我的爱好


——记广州论茶西南赛区复赛12强之一

陈志刚“2012年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西南赛区复赛12强之一,大益茶授权专营店店主,十几年与茶叶的接触中,他与大益茶结下了一份浓浓的情,用他自己的话:“那份情真是没办法用言语形容,不管以后是怎样的情况和状态,我会和大益茶一起走下去,把大益茶的生意好好做下去”。

“我为普洱茶的那份细腻与质感所吸引”,2002年陈志刚在台湾朋友的带领下涉足茶行业,“在进入茶业行业之前,我做过很多工作,但总感觉每份工作都只是挣钱讨生活,没有那种归属感,直到十年前接触茶行业,相识了普洱茶,我发现自己找到了爱好,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底蕴、随时间渐变的细腻和质感深深吸引了我,我知道自己找到了那份工作的归属”。谈起缘何接触普洱茶,陈志刚的一言一语都能让你体会到,那种爱不单单是因为普洱茶生意给他带来了多大的物质满足,而是接触普洱给他带来了一种精神快乐。

“茶友间都知道,喝茶只能上不能下,接触过大益普洱茶,就不再愿意接受别的”,陈志刚说这就和“吃过好吃的食物,你就不愿再吃不好吃的食物”是一样的道理。随着对普洱茶行业的了解,陈志刚对大益的爱越来越浓,“那时大益在市面上就已经很出名,像7542、7572、8582这样的茶品一面市就受到众多茶人茶友追捧,那时进货渠道体制单一,只有金实茶叶市场那里有一个是个危机,但因为对大益的那份深情热爱,陈志刚选择了在整个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进入大益,现在回看,他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很明智。谈到多年来做大益茶生意的心得,陈志刚说“以诚待客、以真心对待客人是最重要的,终端零售最关键的的就是耐心,耐心听茶友消费者的需求,用心、尽心满足他们需求”。

“和大益茶朝夕相伴,积累了自己对每款大益茶茶性的了解,泡茶时用心地去感受每一款茶的特性,将自己对每款茶茶性的认知不断融入实践,日积月累便增强了自己对每款茶之间干茶、茶汤、叶底差别的熟识”,谈到入围“2012年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西南赛区复赛12强陈志刚这样说到。

吴觉农:我一生事茶,是个茶人


吴觉农(1897-1989)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学家、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是我国茶业复兴、发展的奠基人,被誉为“当代茶圣”。

“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说的即是“茶”的发现;而在千年前的唐代,陆羽曾驾一叶扁舟探索了茶的幽深与浩瀚;至20世纪以后,当中国的茶业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绕过激流险滩,并且无私地为中国茶业奉献了七十年。

吴觉农先生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就体会到农民的疾苦,将原名“荣堂”改为“觉农”,他说:“我的名字叫觉农,为什么叫觉农呢?我的一生中,最关心的是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生产,表达了要为农业振兴,唤起农民自己起来革命以改善生活的决心。”

吴觉农先生的贡献一部分在于开放的姿态。他是1922年浙江省教育厅招收的去日本研究茶叶专业的留学生,在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茶叶试验场学习研修。我们知道日本的茶叶无论是栽培还是茶道的弘扬,都是来自中国,始于大唐帝国,盛于宋代。此后,日本茶事迅速发展,在茶树的栽培技术、茶道的普及方面都有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吴觉农先生从茶乡浙江来到日本眼界大开,尤其是日本茶人搜集到的来自世界各地关于茶叶方面的资料,让吴老先生如鱼得水。当他看到英美等国的学者将印度列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谬论时,利用在日本看到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茶树原产地考》的文章,以雄辩的事实论证中国才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界的挑战,是中国专家站在世界的高度首次对茶叶文化和历史的详尽阐述。

1922年吴觉农先生学成回国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重要文章《中国的农民问题》,该文后为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选用作参考教材。1931年他到上海商品检验局任茶叶检验处处长,后又兼任浙、皖、赣等省茶叶改良场场长。其间,1932—1934年,吴觉农先生出任安徽省立茶业改良场场长,在积极推动茶叶改良工作的同时,积极筹备祁门茶业改良场;1934年,胡浩川先生出任祁门茶业改良场场长。

祁门茶业改良场是中国茶史上的一大创新,它“开中茶自来未有的创举”,在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方面开我国茶界实业之先河,一批泰斗级的专家学者,包括吴觉农、胡浩川、冯绍裘、庄晚芳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吴觉农先生明白,茶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要振兴中国茶叶就必须对茶叶的产制运销进行全面改革,为此写了《中国茶叶问题》、《中国茶叶复兴计划》等书。他倡导在茶区举办茶农生产运销合作社,以抵制洋商的垄断和中间盘剥。

抗战初期,吴觉农先生担任国民政府国家贸易委员会主持人,承办东南各省茶叶统购统销及中国与苏联的茶叶贸易。同时组织浙江省油茶棉丝管理处的同仁,翻译美国人威廉·乌克斯的茶叶著作《茶叶全书》。吴觉农先生和他的同仁抱着“使贫弱的中国茶叶界稍稍有点生气”的信念,克服因战乱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终于在1949年5月完成全部翻译工作,并由上海开明出版社出版。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茶叶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的一次思想的革命,有人认为是“中国茶叶改革途上的一个里程碑”。吴觉农先生主持翻译的《茶叶全书》当时只印了1000部,现已成为难以找到的孤本,东方出版社又组织人马重新翻译了《茶叶全书》,分上、下两卷出版发行。

吴觉农先生还在晚年主编了一部校译评述唐代陆羽《茶经》的专门著作《茶经评述》,以严谨的注释、丰富的内容为学术界所推崇和赞誉。《茶经述评》不仅注释校译《茶经》,还依《茶经》体例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拓展,推动了我国茶学的新发展,堪称“二十世纪的新茶经”,在茶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吴觉农先生自然而深刻地展示了与以往中国传统茶人不一样的文化风貌。可以说,正是以吴觉农为代表的中国茶人开始,中国的茶叶文明才逐渐进入到现代化的进程。吴觉农先生在当代茶叶文明史上的卓越贡献,使他在生前就拥有了“当代茶圣”之名,并得到了全国茶人的一致拥戴、全世界爱茶人们的深切敬意。

我的青春一杯茶香


家父爱茶,家中日日弥漫茶香,尤是春天茶季到了,新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茶香,这清香便沁入了我的童年。

也许是童年种下了茶根,这茶的力量便引导我来到茶的世界。

2007年,不经意间看到《茶博览》上面写着“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这八个字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既然爱茶,怎能不去茶都看看?

与茶结缘,真的很简单,只需要一个愿望,一个心境。

那年我来到杭州时,正值金秋十月,桂花香漫杭城,丹桂与茶竞相飘香,有桂树的地方必有茶舍。我来到这座充满茶香的浪漫都市,走入千年以前诗人月中寻桂子的山寺,访过父亲心仪多年的龙井茶村。记得从喝第一杯茶开始,我已知道,这就是我愿意留下的地方。

生命里最深的眷恋,那是难以获得的内心安静。转眼间八年过去,我从爱茶、寻茶开始,有幸识茶、学茶,再进入事茶、敬茶……这一条青春路上开满茶花,四季岁月弥漫茶香。有朋友问,这些年有什么收获?我笑应说:

我的青春一杯茶香。

与茶结缘,其实是与茶人结缘。有幸来到“你我茶燕”这家茶馆,结识茶燕主人倪晓英。与其说她是我们的倪总,不如说她是我们青春路上的老师。她教会我们如何用心泡好一杯茶,更教会我怎样认识茶人的人生;她给了我一个事茶的舞台,更给了我一个茶人的大家庭。沐浴这茶香,感受这如家般的温暖,在这里我学的很多知识都将终生受益。使我受益匪浅。

又是一个金秋十月,也许十月是我的幸运月。在倪总的鼓励下,2011年10月12日至14日,我参加了杭州市茶艺技能大赛,顺利通过了理论与操作考试及自选茶艺比赛。

这不仅仅是茶艺技能的赛事,而是茶道精神的诠释与表达,也是茶文化的代代传承。我们茶燕人全身心地投入了这项赛事,并通过这一活动学习了更多东西。如备赛期间,发生了很多令我感动的事情。首先茶燕对赛事提出的目标是创新,从茶艺主题到茶席设计,进行了认真讨论和精心准备。为了营造杭州江南水乡的主题氛围,我们走了很多地方,找了好多家店铺,才找到与茶席设计相符合的湖蓝色台布和桌旗布料,又根据茶桌尺寸,再请裁缝加工制作。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想要做到精益求精,却不容易。

茶具的选配,亦花费心思。茶具是一套好茶艺的重要载体,是茶席设计的核心。为了能使整套茶席更加完美,我们着实花了一番心思,一一翻遍了倪总多年来收集和珍藏的茶具。一件件拿出来,擦拭,摆放,思量……直到满意为止。

每当我们找出一件茶具时,倪总都能如数家珍般,讲出每一件茶具的来历,以及背后的感人故事。其中的许多茶具,都是倪总的恩师们忍痛割爱送给倪总的,还有很多是中外茶人相互交流时,赠送给茶燕的。此时,我们仿佛不是在找一件器具,而是聆听代代中外茶人源远流长的茶道传承。经过几天的忙碌和反复琢磨,当一套完整满意的茶席设计好时,我如释重负,但又感觉心里沉甸甸的。那不仅仅是一套茶席,而是一位位真茶人认真专注的茶心。除了责任,我顿时多了一份对茶具的敬畏。此后,无论在茶馆还是在家里,我再也不敢把茶具乱放,因为内心已存了对它们的虔诚。

即使是一段茶艺解说词,也不能轻视。从初稿到定稿,我们逐字逐句地一遍遍修改,字字斟酌,不敢半点马虎。至于后期的动作练习,更是应了那一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千日功”。

熟知茶性,用心去泡。一个好茶人,功夫只在一杯茶中。

“七分茶八分酒”的典故


人们经常说,七分茶八分酒,这里有个典故。话要从王安石说起,一次他写了一首咏菊诗:西风作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未写完,客人来访,见客去了,刚好苏东坡来,看了这两句,提笔续道: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这首诗还是1998年高考政治试卷的一道题.当然,因此,苏东波被贬去湖北黄州,就是今天的黄冈市。临走,王安石交待说,让他回京城时,带一些长江中峡水回来。到黄州的第一年秋天,苏东波明白黄州的菊花是不落花瓣,算是长了一智。

三年后,考绩回京城,特意到三峡取水,可是只顾贪看两岸景色,船过了中峡,才想起取水的事,于是让船夫回头,船夫说,三峡水流如此湍急,回头谈何容易,三峡水水一流而下,下峡水不是也从中峡来的吗?苏东波一想有理,就取了下峡水去了京城。

他把水送去给王安石时,王安石很是高兴,留下他一起试新茶,取出皇上新赐的蒙顶茶,用扬子江中水冲泡。苏东坡不待王安石开口,忙抢先说起黄州的经历,说他明白王安石的深意。菊花确实有不落瓣的。茶泡好,王安石给自己和苏东波各倒了一杯,只有七分,苏东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满。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评一番,皱起眉头说道:你这水是三峡水,可不是中峡水吧。让苏东坡吓了一跳,赶忙把情况说明。王安石款款说道;三峡水性甘纯活泼,泡茶皆佳,唯上峡失之轻浮,下峡失之凝浊,只有中峡水中正轻灵,泡茶最佳。苏东坡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王安石又说道;你见老夫斟茶只有七分,心中一定编排老夫的不是。苏东坡被说中心事,忙说不敢。王安石又说道:这长江水来之不易,你自己知晓,不消老夫饶舌,这蒙顶茶进贡,一年正贡365叶,陪茶20斤,皇上钦赐,也只有论钱而已,斟茶七分,表示茶叶的珍贵,也是表示对送礼人的尊敬;斟满杯让你驴饮,你能珍惜吗?好酒稍为宽裕,也就八分吧。苏东波一句也不敢回应。从此流传下来七分茶八分酒。

汪曾祺:”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


相信有不少人,对汪曾祺先生的第一印象,是来自课本中《端午的鸭蛋》。一起来回顾一下《端午的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汪先生谈吃,不仅有《汪曾祺谈吃》、《吃食和文学》、《四方饮食》、《故乡的食物》,这类直接在名字上带“吃”的文章、文集,谈故乡也会有美食的踪影。

作为文学界一大“吃货”,美食界常胜不衰的“网红”,中国的茶,他自然也不会放过。

当聊到茶时,汪曾祺先生说:“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

但他一天换三次叶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便是烧水,沏茶。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但有便喝。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不论什么茶,总得是好一点的。太次的茶叶,就留着煮茶叶蛋……

下面是这位“外行”的喝茶日常。

我的家乡有“喝早茶”的习惯,或者叫做“上茶馆”。上茶馆其实是吃点心,包子、蒸饺、烧麦、千层糕……茶自然是要喝的。在点心未端来之前,先上一碗干丝。我们那里原先没有煮干丝,只有烫干丝。干丝在一个敞口的碗里堆成塔状,临吃,堂倌把装在一个茶杯里的佐料——酱油、醋、麻油浇入。喝热茶,吃干丝,一绝!

龚定庵以为碧螺春天下第一。我曾在苏州东山白勺“雕花楼”喝过一次新采的碧螺春。“雕花楼”原是一个华侨富商的住宅,楼是进口的硬木造的,到处都雕了花,八仙过海、福禄寿三星、龙、凤、牡丹……真是集恶俗之大成。但碧螺春真是好。不过茶是泡在大碗里的,我觉得这有点煞风景。后来问陆文夫,文夫说碧螺春就是讲究用大碗喝的。茶极细,器很粗,亦怪!

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昆明住了7年,几乎天天泡茶馆。“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学生特有的说法。本地人叫做“坐茶馆”,“坐”,本有消磨时间的意思,“泡”则更胜一筹。这是从北京带过去的一个字,“泡”者,长时间地沉溺于其中也,与“穷泡”、“泡蘑菇”的“泡”是同一语源。联大学生在茶馆里往往一泡就是半天。干什么的都有,聊天、看书、写文章。有一位教授在茶馆里读梵文。有一位研究生,可称泡茶馆的冠军。此人姓陆,是一怪人。他曾经徒步旅行了半个中国,读书甚多,而无所著述,不爱说话。他简直是“长”在茶馆里。上午、下午、晚上,要一杯茶,独自坐着看书。他连漱洗用具都放在一家茶馆里,一起来就到茶馆里洗脸刷牙。听说他后来流落到四川,穷困潦倒而死,悲夫!

昆明茶馆里卖的都是青茶,茶叶不分等次,泡在盖碗里。文林街后来开了一家“摩登”茶馆,用玻璃杯卖绿茶、红花——滇红、滇绿。滇绿色如生青豆,滇红色似“中国红”葡萄酒,茶味都很厚。滇红尤其经泡,三开之后,还有茶色。我觉得滇红比祁(门)红、英(德)红都红,这也许是我的偏见。当然比斯里兰卡的“利普顿”要差一些——有人喝不来“利普顿”,说是味道很怪。人之好恶,不能勉强。

我在昆明喝过烤茶。把茶叶放在粗陶的烤茶罐里,放在炭火上烤得半焦,倾入滚水,茶香扑人。几年前在大理街头看到有烤茶罐卖,犹豫一下,没有买。买了,放在煤气灶上烤,也不会有那样的味道。

1946年冬,开明书店在绿杨邨请客。饭后,我们到巴金先生家喝功夫茶。几个人围着浅黄色的老式圆桌,看陈蕴珍(萧珊)“表演”:濯器、炽炭、注水、淋壶、筛茶。每人喝了三小杯。我第一次喝功夫茶,印象深刻。这茶太酽了,只能喝三小杯。在座的除巴金先生夫妇,有靳以、黄裳。一转眼,43年了。靳以、萧珊都不在了。巴老衰病,大概没有喝一次功夫茶的兴致了。那套大概也不在了。

我在杭州喝过一杯好茶。

1947年春,我和几个在一个中学教书的同事到杭州去玩。除了“西湖景”,使我难忘的有两样方物,一是醋鱼带把。所谓“带把”,是把活草鱼的脊肉剔下来,快刀切为薄片,其薄如纸,浇上好秋油,生吃。鱼肉发甜,鲜脆无比。我想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切脍”。一是在虎跑喝的一杯龙井。真正的狮峰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玻璃杯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脏腑,真是好茶!只是太贵了。一杯茶,一块大洋,比吃一顿饭还贵。狮峰茶名不虚传,但不得虎跑水不可能有这样的味道。我自此方知道,喝茶,水是至关重要的。

老北京早起都要喝茶,得把茶喝“通”,这一天才舒服。无论贫富,皆如此。1948年我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工作。馆里有几位看守员,岁数都很大了。他们上班后,都是先把带来的窝头片在炉盘上烤上,然后轮流用水氽坐水沏茶。茶喝足了,才到午门城楼的展览室里去坐着。他们喝的都是花茶。

北京人爱喝花茶,以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北京很多人把茉莉花叫做“茶叶花”)。我不太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

老舍先生一天离不开茶。他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知道中国人爱喝茶,倒是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壶。可是,他刚沏了一杯茶,还没喝上几口,一转脸,服务员就给倒了。老舍先生很愤慨地说:“他妈的!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一天喝茶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如此。外国人喝茶都是论“顿”的,难怪那位服务员看到多半杯茶放在那里,以为老先生已经喝完了,不要了。

哎哟,谁还能自称行家?

摘自《寻常茶话》

李娟|茶,让我明白什么是爱!


最初为了生存接触茶,懵懵懂懂却不知何时竟然喜欢上手中这杯茶。因为喜欢,所以想知道,她从何而来、长于何地、生于何方,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么美的她!

刚接触时,我并不知道哪里产茶。只知道到有个名为西湖龙井的茶,于是去了杭州。在那我没有一味的去追寻龙井茶的始末,机缘巧合误打误撞进了一家叫好茶楼专做武夷岩茶的店。在那里,我遇见了学茶路上最重要的导师宋老师,是他让我认识了岩茶,从此学会喝茶!

想懂茶,要先学会喝茶

要懂茶,得先学会喝茶!

半醉半醒之间,我已越来越被一名为“岩茶”的茶所牵引。脑子里,就想着我要去被人们称为“碧水丹山”的武夷山。听说那里很美,有玉女峰与大王峰两两相望。据说那是一对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恋人。还有一条名为九曲溪的溪流从他们面前绕膝而过,听说每天有好多竹筏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嘻笑而过。我想,热闹的九曲溪或许是为这对苦命的恋人带去些许安慰!

岩骨花香,心之神往

带着对岩茶的莫名向往,我毅然离开了与我有教导之缘的好茶楼。来到武夷山时,正当岩茶出产旺季,我来不及欣赏这如梦似幻的美景,以最短的时间进入了一家叫闽峰茶厂的地方学习武夷岩茶的采摘与制作。当然我不是要学到制茶师傅那样的级别,只是通过制茶的所有环节来进一步了解茶。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在这里大家对我没什么约束。所以我很自由,早上跟阿姨们上山采茶,看着满树绿油油的茶叶心中莫名的感动。岩茶的采摘不比绿茶,她没有一芽或是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采摘标准,而是要新生叶片完全展开,长得最适宜的时候,采下她最新的三到四个叶面。不管是哪个品种的采摘,都要借用新鲜嫩易折的特点,以食指为着力点将其采下,而不是用指甲掐下。

面对茶叶,我有用不完的耐心

朋友说,采摘茶叶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确实是,好的岩茶高丛较多,当然也不缺老枞大树,一人一天基本才够采一株大树,而小树可以采上4到5株。

采茶

我喜欢做茶的每一个环节,当然采茶也不例外,平时一些朋友会说我急性子,可是面对茶叶我有用不完的耐心,时常会自己一个人窝在角落采一株或是一丛茶树。到了茶季,因为长时间采茶,对于采茶人来说,这手无疑要脱一层皮。

晾青

有时也会在厂里帮忙打下手,等到中午将阿姨们采好的茶叶,从茶园里拉回来。就跟大家一起去晾青,我很喜欢茶叶采下时的鲜香,好品种的那香气特好闻,每次一碰到茶青,我就是抓一把来闻闻看有没有香、是什么香。

天气好的话茶青都是太阳晒青,为了晒青均匀我们会每隔10分钟左右给她翻青,茶叶本身含有多种芳香物质,随着太阳的光合作用一部分芳香物质会慢慢的释放出来,香气出来了,也就说明晒青时间差不多了。闻着淡淡的芳香我就莫名的开心,会觉得很神奇。

发酵

接下来就是放入滚筒摇青机里,进入下一步发酵。这就是岩茶的半发酵,为了发酵均匀会在差不多的时间翻青。发酵时间因茶而定,制茶师傅这叫:看茶制茶!

杀青

待茶叶出现绿叶红镶边的时候,发酵时间结束,进入下一步炒青。以前是铁锅炒,现在除了一些极品好茶,大部分采用滚筒炒锅,以柴为火源,以电驱动来完成最后一步杀青。

揉捻

炒好的茶叶会在第一时间进入下一步的揉捻过程助其成型。揉捻结束就是理条烘干!到这里岩茶的初制也就完成了,此时的茶我们称之为半成品毛茶。接下来便是挑选黄片和茶杆,以及进入精制环节:岩茶的焙火。因火候程度不同,岩茶又分为低火茶、中火茶、高火茶等!

茶,不顾一切去追寻的爱!

因为茶牵引我不断的追寻,在这过程中我不断的成长,这过程不免辛苦却是值得,不知道是茶懂了我还是我懂了茶,我只知道茶将是我一生的挚友,是茶成就今天的我。不顾一切去追寻的就是爱吧!

我想为你煮一盏茶


我想为你煮一盏茶。看我手如柔荑,目如秋水;看我焚香敬花,清心洗尘。你还未来,茶还未好。就这样,风炉小鼎,独与茶坐,守一怀静雅,盈一眸恬淡,稚子之美,宛如初时;就这样,清风明月,我与茶说,存草木心性,含山水情怀,佳人之韵,恍若天然;你来,我等你。你不来,一人独饮也成趣。“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就这样,等着等着,直到看朱成碧……

我想为你煮一盏茶。看我心素如简,人淡如菊;看我抽眉推泡,转碗摇香。你就要来,茶就要好。就这样,你从来处来,只为了这一盏茶。茶本无言,品者有语。你说,或淡或雅,简约就好,简为其德,约为其道;我说,或浓或醇,奢华为妙,奢在山水,华在文章。你说,茶风情,茶中自有名士风流,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我说,茶性情,茶亦附世入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你说,茶是女性的,“从来佳茗似佳人”;我说,茶是雄性的,“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就这样,说着说着,我们说到生命的本真——茶有浮浮沉沉,人有起起落落,天地无非驿站,人生就是旅行。

我想为你煮一盏茶。看我精行俭德,随圆就方;看我祥龙行雨,甘霖普降。你刚来,茶刚好。就这样,我们守着一窗清辉和窗外的绿藓苍苔,微风卷起我额前的发和你手中的书,茶里人生,书里岁月。茶道书道,人情义理,情理相通;茶缘书缘,禅心素语,心语交融;茶香书香,仙风道骨,风骨天成。在记忆之中,在等待之外。就这样,我们翻着有用或无用的书,喝着无味而至味的茶。一盘一碟一食一饮一天很短,一春一秋一来一去一年很短,一颦一叹一顾一盼一生很短。任岁月呼啸而珍重在心!就这样,清欢渐近,浅笑依然,走了岁月,换了流年……

韩磊:茶是我的生活主题 曾误买假紫砂


韩磊,雄浑豪迈的声音和霸气的演唱风格是这个蒙古汉子的标签。他演唱了800多首影视歌曲,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成为“歌王”,连续10年登上央视春晚……如今,他又在北京卫视的少儿音乐成长节目《音乐大师课》中变身“老师”,带着孩子们传唱经典。近日,韩磊做客京华茶馆,品茶聊音乐,采访结束后,他挥毫献上墨宝一幅,“禅茶香乐”承载了他对于音乐与茶文化独特的理解与认识。

录综艺

开堂纯粹的音乐课

《音乐大师课》即将在北京卫视“开课”,16位6至13岁的天赋少年会在4位老师韩磊、曹格、林志炫、杨钰莹的辅导下,学习演唱百首中外经典歌曲。在四位老师中,韩磊认为自己的优势是“可以帮孩子加强对经典的认识”。对于什么是经典,他说:“经典是经得起岁月考验的,要经得起时代考验,至少要经过五十年。”

韩磊透露,在《音乐大师课》里,没有PK和淘汰环节,“所有的孩子都是为了得到专业的音乐辅导而来。它让音乐教育回归本身,更接近对音乐追求的核心,音乐理想也更纯粹”。

给孩子选歌像恋爱

在“课堂”上,韩磊要带4个学生,为他们选歌,“选歌就像谈恋爱,作为老师,我会因材施教,抓到每个孩子身上最闪光的点并把它激发出来。我希望这不仅是教音乐,更是一堂美育课”。

现在一些家长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孩子的音乐课外班上,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能“挣大钱”,干脆给孩子退学,不学文化课而专攻音乐,对于这些现象,韩磊坦言:“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到底什么方式的爱是恰当的。我认为钱就是钱,艺术就是艺术,尽管完全纯粹很难做到,但要学会剥离,让自己的内心纯粹是可以做到的。”

看“歌手”为韩红声援

去年,韩磊当选第二季《我是歌手》歌王,如今第三季正在热播。韩磊说他一直关注这一季的歌手。“创业容易,守业难,创作难,创新难,要赢得大家的肯定更难。”

这一季里,韩磊对李荣浩印象较深,直言他的踢馆失败是因为选错了歌。而在那期节目中,有网友认为韩红“排挤新人”,对踢馆歌手李荣浩表现冷漠,韩磊则为韩红声援:“我认为韩红那句话只是在开玩笑。她怎么可能排挤新人?得罪全国观众,那不是有病吗?”

做音乐

知道赔钱也掏钱出专辑

前不久,韩磊推出了新专辑《韩唱淋漓》,一套碟用四张唱片收录51首歌曲,包括《走四方》、电视剧《重案六组》片尾曲《风雨人生》、张艺谋的电影《归来》主题曲《跟着你到天边》等。但在这之前,1991年出道的韩磊只发行过两张个人专辑。如此低调,他说缘于自己的随性,而选择在这个时候出专辑是为了总结和纪念,“我跟其中的一些词曲作家已经合作20多年了,其中有的作者已经不在了”。但众多影视歌曲里,《向天再借五百年》和《等待》这次没被收录进来,韩磊解释说:“我和《向天再借五百年》《等待》的作曲张宏光还要再出一张专辑。如果一张碟收10首歌,光算我俩合作的作品,就能出八张半,89首。”

《韩唱淋漓》是韩磊自掏腰包出版的,摸着金灿灿的封面,他自我调侃:“可以负责任地说,出专辑必须是赔的。现在已经没人买碟了,手机给大家带来了方便,网络就是个文化超市,盗版那么多,但即便如此,我还要坚持出。”对于音乐和艺术,韩磊一直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心,“你知道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吗?我希望我的艺术是无价的,但这份纯粹是要追求和付出的。”

长号钢琴做灵动的世界巡演

今年5月,韩磊将举办人生第一场巡演。他说,为了全情投入,连《爸爸去哪儿》也不去了,“我要做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界巡回音乐会,目前国内的巡演地点还没有定,国外像奥克兰、悉尼倒是先定下来了,加拿大正在谈。”韩磊透露,他一直在苦思如何把这场音乐会搞得与众不同,“我不希望只是从头唱到尾,太闹了,真正意义上的欣赏少。我要求新求变就像一幅画,每分每秒都应该是灵动的。我希望这场音乐会是安静的,音乐会开始前,就算有1万名观众,会场内掉一根针都能听得到,然后我的音乐伴随着人们的呼吸一起一伏。我要让观众感觉两个小时一眨眼就过去了,这才叫美的享受。”

因为出道前曾是内蒙古交响乐团的长号演奏员,韩磊会在这次音乐会中重拾老本行,“吹拉弹唱我都会,吹长号,弹钢琴,我还计划重现100多人合唱版本的《向天再借五百年》。”

生活

爱茶误买假紫砂

韩磊爱喝茶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对茶文化有所了解,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更是痴迷其中,把茶文化当做一种生活乐趣,“茶是我的生活主题,平时走到哪都会带着。只要一安定下来,洗洗手,把茶具摆上,点上香,把茶一沏,坐在那儿就会感觉很安定,心情马上变得轻松、喜悦。”韩磊笑言,自己对于茶文化的了解经历了不少学习的过程,有的说起来还挺心酸,“我喜欢普洱,几百年树龄的老树茶,当时一激动存了点茶饼,现在价码还没涨上来呢。一开始还收藏,多的时候收藏过几百把,后来了解了之后,很伤心,因为很多不是紫砂的,花了买紫砂的钱,买回来的却是泥壶,泡茶泡出一股泥土的味道。”

当爸不唱红白脸

韩磊总给人一种大男子主义的威严感,但其实做饭、持家、带孩子,他样样在行。在一对儿女面前,韩磊既不唱红脸也不唱白脸,只论对错,“我教育他们尊老、爱幼、平等”。现在,韩磊的儿子正上一年级,却总被小3岁的淘气妹妹打哭。“我家最淘气的居然是闺女,你说这随谁呢?我小时候可没这样。我家音响的罩子让她弄破了,碟让她掰断了,喇叭的振动器被她一脚踹出一个凹槽。我真是无语了,就算批评她,她也照踹不误。还有早上起床,她一早起来不会像一般女孩子那样温柔地叫爸爸起床,上来直奔脸,两只手一上一下,一下就把我眼睛扒开!”

茶掌柜的流水账朱雅清

有了感觉干啥都行

对于艺术家来说,感觉是最重要的。聊得开心,投脾气,韩磊的话才多,不然他就给你来个惜字如金。书法也是,韩磊用墨多,对纸和笔的要求很高,因为追求的是一种手感。他说自己写的不是字,而是感觉。做饭更是如此,没有什么拿手的菜,但一旦感觉来了,什么菜都能给你整成席。采访中,韩磊还向读者推荐了一首特有感觉、百听不厌的经典《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黄安东:“茶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