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这篇文章的适合读者群

——一路走来,我如何看待市场上的普洱茶

——方法的进步一定跟观念的创新与进步相适应相配套

这里所谓的中生代普洱茶指的是生茶。2008年5月我在提出“中生代”这个概念的时候认为生产时间由2003年上溯至1986年,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也接受了2004年生产的茶进入这个范畴之中。前段时间有人提出“中期茶”的概念,我更倾向于把2010年至200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以与“中生代”有所区别。为什么?一来是普洱茶大普及前后,二来大厂改制前后,这里面的不同作为专业的普洱茶商和超级发烧友、爱好者可以反复玩味一下。

我一向认为自己文章的读者应该是专业的普洱茶商、普洱茶的超级发烧友和爱好者,如果你确认自己对普洱茶有浓厚兴趣、对普洱茶的发展肩负责任的话不妨读一读,但如果你仍然对柑普茶、小青柑什么的有兴趣的话,就不要在我这些文章上浪费时间了。

从2004年接触到普洱茶开始我就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如何才能掌握一套方法,用这套方法能够很简单地判断出放在你面前的一片普洱茶(饼、砖、沱、散)是不是好茶、大概是什么年份什么仓储谁做的茶。开始时我以为行业里面是有这样一套现成的方法的,但实践两年以后我发现世界上并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学,这时候我已经交上了一百多万的学费。

2006年8月,就在我正要放弃普洱茶的时候,碰到了何作如老师,并通过何老师认识了白水清老师和邓时海老师。前辈的慷慨让我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免费喝到了三百多泡印级、号级茶,现在看来我真正走上习茶之路应该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在蹭喝老师们的印级、号级老茶的同时,我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也同时接触到了上世纪七十、八十以及九十年代的一些大厂标杆茶象88青、8582之类,但始终觉得与印级、号级老茶差得很远,除了陈化时间上的差距之外,我隐隐地觉得在用料和工艺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我的怀疑态度持续了很长很长时间,成为我提出“中生代”概念和普洱茶要分类研究想法的起点。

2009年至2012年,我的主要精力在于做熟茶谋生积累资金但同时也没有放松对中生代茶的观察与思考。2012年至2013年底,大概有一年半的时间,我在大厂中生代茶上面下了比较大的功夫。我把能够找到的大厂茶从88青开始,92青、93青、94青、96橙中橙、97水蓝印、98红丝带、99年至02年的傣文青等等,一路喝了下来,中间也试了几款特制的茶比如92方砖、96紫大益什么的,当然全是干仓的哈。我不是说这些茶不好,对于研究学习普洱茶的专业茶商、超级发烧友和爱好者,喝喝这些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对于真正喝懂了的人喝完的感觉是什么?两个字:失望。三个字:没感觉。四个字:性价比差。再往上喝,试1985年以前至七十年代初的,干仓的很少很少,能够找到的一些,喝下来的感觉维持原判。再要往上就是印级茶号级茶了,这个不用试,喝得太多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邓时海老师说过,普洱茶的历史是一部断代史,中间太多的中断。普洱茶是因为邓老师一部出版于1995年的《普洱茶》才被人们重新发现它的价值的,普洱茶很快在台湾热起来,一直持续到1999年。台湾的市场有限,就转去同样有饮茶习惯的马来西亚,但马来西亚地方不大也很快爆仓。直到2002年才在大陆广东“登陆”,并从2004年开始向全国各地辐射。现在你喝茶卖茶不提一下普洱茶好象你是外星人,2004年以前你就算跑去云南,有几个人知道普洱茶的?1991年开始我时不常往云南出差,那边有我们部队的点,那边的弟兄每次都给捎上点白皮烟回来送送人,有时候还给塞上一纸箱豌豆尖,就是没见他们给过普洱茶。但是普洱茶这三个字我那时候是见过的,印象中就是现在所说的熟茶。

一个地区大量研发种植采摘生产的茶,出发点是出口创汇,以绿茶、红茶的名义出口,没有人喝过百年老茶,也没有人意识到要喝转化经年的老茶,而出口的产量要求摆在那里,能够搞出个“显优隐劣、扬长避短、高低平衡”的7542拼配茶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有什么动力让他们去做我们今天所说的好茶呢?

很快地,走在前面的发烧友以及为这些发烧友服务的专业茶商们就不再满足于喝这些八九十年代的大厂常规茶了,从1996年开始他们亲自上山按自己的要求选料做茶,其中的先驱是台湾吕礼臻先生,请易武乡的张毅老乡长为他加工了“96真醇雅”,开始的规模非常小。也有一些港台以及广东茶商找到大厂做一些有要求的订制茶,有用原厂料的、有用自己选送的料的也有双方的料拼的,著名的比如“老树圆树”、“98红丝带”、各批次的“绿大树”、各批次的“无R红大益”、各批次的“01简体云”以及“白菜”等,时间在96年以后、04年以前,规模逐渐扩大。这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大厂的人才开始失散,2000年以后分别开出了自己经营的私人茶厂,也有一些港台茶商上山收料并利用一些小厂的技术及设施压制茶品输往港台,有一定的规模,时间段在99年以后,坊间称之为B货,但里面不乏精品。再后来就是广东、云南的一些茶友茶商在05年以后上山追山头古树纯料了。

前面说到,从2012年至2013年底的一年半时间里我在大厂常规茶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所幸花钱不多,现在来看属于“摸着石头过河”,走着走着发现不行,就得退回来,琢磨琢磨后面怎么走。说实话,当时对做新生茶还真没什么兴趣,特别是老茶喝多了以后总觉得新生茶要等待的时间太长、中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而且自己的胃也接受不了成天新生茶的刺激。那么,除了接盘大厂常规茶、上山做山头古树纯料这两条路还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呢?

很幸运地,就在2013年底那个时间节点上,我碰到了几款很棒的中生代标杆+茶,那就是99DDG-H、布朗传奇和班章王中王。这三款茶都属于中生代茶范畴,都不是当年大厂生产的常规茶,但都是从港台资深茶商手上发现的。是这些资深茶商不懂茶才让我拣了漏吗?肯定不是!只有一个解释:懂茶的定义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的。就象2004年以前大陆人民基本不知道普洱茶,而现在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普洱茶一样,普洱茶的标准建设跟其他行业的标准建设一样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你不能用红印宋聘的标准来要求中生代茶,所以我说观念的创新是标准建设的先导。

好了,前面拉拉杂杂地讲了这么多,是想说清楚这个一二三四五法是怎么得来的,凡事都有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方法的进步一定跟观念的创新与进步相适应相配套。进入正题讲讲品鉴中生代茶的一二三四五法吧,之所以这样叫法完全是为了好听好记。

一、要坚持一个投茶量标准,即:每100CC容量投茶8克。之所以要统一投茶量,打个比方,两个人比高低不能一个在台阶上一个在台阶下,是吧?有人说泡茶是随意随性的事情我就愿意随手抓,那么我要说的是,你根本无需来读我的文章浪费时间。至于为什么是每100CC8克不是7克、6克?简单说一下:2006年某日,何老师来北京,我们师徒两个喝茶。第一天他用100CC小壶出了6克红印,问我感觉,我是第8泡才出体感。第二天何老师又来,出了6.5克,我在第3泡出了感觉。第三天何老师再来,出了7克,我第一泡就出体感了。人与人、茶与茶都有差别,为保证大多数人在不同茶样时尽快出体感,何老师定出标准:以后凡泡印级号级茶,一律按每100CC7.5克标准投茶。我又加了一条:其他茶按每100CC8克投茶。这条标准我们已经用了10年了。

二、要练好两门功夫。这个有点难度,而且不容易在短期内完成,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普洱茶商、超级发烧友和爱好者要把练就这两门功夫当成奋斗的目标。(一)照“剑谱”练剑——判断茶的真假。通过重量、紧压程度、饼型及大小、用纸、包装手法、筒包用料、大票、饼外包装的印刷体、暗记、配方、内飞用纸及字体等等来判断一款茶对方告诉你的信息与真实的实际信息是否相符。“剑谱”是什么?台湾五行图书出的《深邃的七子世界》、《1998年至2003年普洱茶图鉴》等比较有权威的工具书。(二)练好“气功”——通过盲品判断茶品质的好坏。我们知道一片茶是真茶,但真茶未必就是好茶,所以要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会判断茶的品质好坏。要达到什么程度?通过盲品1-3泡、4-6泡,回答出如下6个问题:

1、是否普洱茶?2、生茶还是熟茶?3、多少年份?(中生代茶尽量控制在正负1年)4、什么仓储?标准偏干、偏湿多少分?(未来走向及醒茶效果)5、拼配还是纯料?大小树含量?产地大概什么区域?主要优缺点?6、值多少钱?

三、要用好三个器官鼻(闻香识茶)、口腔(苦涩、回甘生津)、躯干(茶气体感)。为什么没有眼睛?自己思考。四、坚持前4泡每泡浸泡时间达到20秒,此后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基本上第5至10泡分别为:40秒、60秒、90秒、90秒、120秒、120秒)

五、运用五项指标品鉴法:1、茶气体感(前三泡)2、厚度冲击力(喉韵与胃的感觉)3、回甘生津速度与持久度(愉悦感的基础)4、转化度与油润感(4-6泡)

5、耐泡度(与前述投茶量和浸泡时间结合起来可以判断出基本的用料情况:3泡掉水,有夏茶;4泡掉水为15年以下干仓存放的台地料拼配茶;6泡掉水为30年以下干仓存放的台地料拼配茶;8泡不掉水基本可判断为大树料,10泡以上不掉水为有年份的古树料)。回到最头上,十多年前刚接触普洱茶时的愿望得到了初步的实现,基本能够拿起一片茶开个汤,喝出其中的子丑寅卯来,多少也算是人生路上一点小收获了,蛮开心的。需要说明的是:一二三四五法最好结合具体的茶开汤来试验练习,最好是两款茶两两来试,对比着试,这样学习效果会很好。如果用我们提供的标杆+对照其他茶来试,那你的进步会更快。

cy260.COm小编推荐

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


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

尹志刚:别轻言普洱“春天”

5年前的暴跌曾让普洱市场风云突变,无数茶商套牢从此淡出。今年春茶市场的红火,使得普洱原料上涨的消息备受关注。当普洱的春天到来,当行情一路看涨,,进山收茶是件辛苦事。“20公里的路程要走大半天,车是根本开不上去的。进山收茶别的甭多带,最重要的是多背点儿北京二锅头。”这是为给当地的茶农“送礼”的,货款该多少是多少,且绝对是现金交易。爽快的行事风格让尹志刚和各地茶农建立了感情。“越是有好茶的地方越是艰苦,茶农淳朴,以‘诚’换‘诚’是必须的。信誉倒了,便再没有得到好茶的机会。”

进山收茶,面临的问题复杂而多元。因为一个原料产地,其所处地域的内在、外在因素非常复杂,这当然特别针对古树茶精品而言,在原料的要求上必须有传统价值做评判的标准,对口感、滋味、香型及产区风格都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原则,否则便失去古树茶的意义。

以易武为例,到易武收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了解每一个产区的特点,例如管理状况、天然条件、高度及水域状况,以及口感的分界线。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必须对每一个地方所生产的原料特点有充分了解,例如对于刮风寨的各个产地都必须明确掌控,还有各个产地交汇之间的模糊地带,常常会有一些未被发现的产茶地,往往会“巧遇”一款独特的新茶,费心寻找便会发现惊喜。

“对于收古树茶的人来说,好原料永远比好价钱来得重要。”尹志刚说,“市场概念的追捧让大家只知道明前茶精贵,只知道春茶优于其他季节,却不知春茶也要分几次采,一个春天能采3-4次,每次采摘的价格相差悬殊,春尾茶也是春茶,可价格与质量已经相去甚远。”采摘的精细度同样影响收茶价格,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一棵古树采一芽四叶,能出十公斤;如果只采一芽一叶,可能只有两公斤,甚至一公斤,价格自然翻倍。而茶区不同,价格也是天差地远。

古树茶纯度及真伪的控制是最难的,“自从古树茶日渐风行后,产地作假也变得难以避免”。造假有三种情况:一为外料掺假,二为台地茶掺假,三为夏秋茶掺假,这三种情形最为普遍,而且利润最高,对于这三种情况,“没有别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试饮”。在口感上,古树茶的喉韵较深,而台地茶相对于古树茶喉韵要弱很多,从喉韵的完整度可以得知,从口感及香型的一致性可以得知有无外料的掺入。

“必须不厌其烦亲力亲为,如此便能有效地控制掺假,让纯度提升,做出好的茶品。”尹志刚说。山头茶是一种高度专业的行当,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与坚持,是做不出好茶的,“坚信一句:检查不厌其烦,收料不假手他人,绝不相信没有试泡过的茶叶。如此才能在日渐混乱的产地中寻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好茶。”

【茶人心语】

开茶行的做IT,做IT的玩路亚,玩路亚的搞起了车友会。各种爱好、各种玩、交各种朋友。原本只是因为喜欢开始玩茶,哪知“玩”大了,便开了茶行。渐渐地,紫砂、红木、玉器的摆件、名家的字画都收入店中,取名“隐芝”茶行,谐音“饮之”,更简单地说,“喝吧”!干脆而纯净,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商报记者姜琳琳/文并摄

黄刚: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责任编辑建议我把那篇《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修改一下作为自序。我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有点改不下去,因为那篇文章写于2007年12月,距今已经十年整了,这中间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在当年看起来挺大的一件事情到了今天几乎什么都算不上了。

回顾自己进入到普洱茶这个领域研习的14年,在品茗美学形式层面的进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台阶。

跨上第一个台阶在2010年6月,以完成《中生代普洱茶概论》(P21)这篇文章为标志。这时候把来自于市场一线的问题提了出来。但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什么是好茶?”以及“如何运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出好茶?”这两个关键的问题。所以,当时云南《普洱》杂志副主编黄素贞女士建议把我的博客文章归结为一册时,我打了退堂鼓。

跨上第二个台阶在2013年8月,以写出《到底怎样才算一款好的普洱茶?》第一稿为标志(P69为第二稿)。文中提出了中生代好茶的“三句话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后来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感觉。现在来看,标准显得较为粗糙,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并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品鉴理论与茶样的实际表现之间有点脱节。

跨上第三个台阶在2015年3月和5月,以先后完成《为什么要重视“普洱茶不可替代的特征”?》(P14)、《如何通过对冲判断两款中生代茶的品质高低?》(P97)两篇文章为标志,并在2017年1月归结为《品鉴中生代普洱茶的“一二三四五法”》(P76)。在品鉴理论上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在实践上真正实现了对任意一款中生代普洱茶的精准盲评,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三座大山”正是按照五项指标要求经过多年的沙中淘金找来的,弥补了理论与茶样实际的脱节,具有比较强的可比性与说服力。运用这种方式培养训练的爱好者及茶商,其品鉴能力提高很快。

三个台阶跨上来,我觉得大概可以跟大家交流交流了,为着交流的方便应该整理整理弄本书了。

《普洱茶论》其实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如何在一大堆茶中发现有价值的(对发烧友而言)好茶;二、作为一个茶商如何做好市场;三、如何在一个更高的审美层面来构建普洱茶的魅力殿堂。其实,提出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是我初入茶行吃了很多亏上了不少当。第二个问题提出来也是为了解决自己做不好生意的困惑。第三个问题是凭直觉提出来的,吓自己一大跳,但总觉得自己茶缘太好了有责任去做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否则前辈那几百泡上千万老茶真的白喝了。

说起来,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习茶过程中遇到了何作如、白水清、邓时海这些普洱茶界前辈老师。因为他们的慷慨,让我有幸体验到了无数珍贵的号级、印级老茶,对于普洱茶的生产史及流通史有所了解,并打下了很好的老茶品鉴基础。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经营茶的过程中得遇张方荣、王龙华、黄焜杲、姚庆霖等茶商藏家,让我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收获了各类“天花板”好茶。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行走普洱江湖得到了云南《普洱》杂志、台湾《茶艺·普洱壶艺》杂志、云南科技出版社以及著名茶文化学者杨凯先生的帮助与指导。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着普洱茶结识了各地很多茶商茶友,在茶中找到了快乐,也得到了磨砺。磨砺,也是美。

从邓时海先生《普洱茶》一书的出版到现在,普洱茶价值的再发现才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所以我认为普洱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规律等待后人去发现。

我把这本书献给热爱普洱茶的朋友们,希望能对大家的研习有帮助,也希望能为普洱茶的进一步普及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该书

有售双十一特价:

周红杰谈普洱茶品鉴


普洱茶的鉴赏,其鉴定品质仍然是通过感官来评判,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对茶叶的外形、内质做出客观的评判。即通过品尝、眼看、鼻闻、手摸来直接鉴别茶叶质量高低,包括形状、内质的主要因子:色、香、味、形来综合评判普洱茶。基本方法与其他茶类相同,由于其茶类的特殊性,普洱茶的审评冲泡的方法不是通过一次审评就可以决定其品质的优劣。要审评一种普洱茶品质好坏,有无品饮价值、收藏价值,在鉴评技巧上必须通过三次以上高温、长时的冲泡。如果每次冲泡的色、香、味不大,具备甘、滑、醇、厚、顺、柔、甜、活、洁、亮、稠的特点,即为好的普洱茶,反之,如果鉴评中有麻、叮、刺、刮、挂、酸、苦、涩、燥、干、杂、怪、异、霉、辛、飘(浮)等特点的普洱茶,均为不好的普洱茶。目前在市场上流行追求只看包装,或只看外观,或只讲究来源,不注重真正意义上品质好的普洱茶应具备良好的特征、特性。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如果不科学认识普洱茶,最终也就谈不上品饮普洱茶。

鉴赏普洱茶中,我们经常谈到的甘、滑、醇、厚、稠是真茶给人品饮中产生的良好作用,这里所讲的甘是指品饮中口腔充满物质,能刺激味觉源源不断生津的甘,这种甘赋予了对品饮者身体的良好作用,让品饮者品饮时体会茶道给予人修身养性的奥秘。

顺、柔、活、洁、亮。顺柔是品饮普洱茶种,从茶汤进入口腔稍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它对身体无刺激性作用,却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品饮中的舒服之感,就像母亲对幼儿的呵护,幼儿对母亲的依恋。顺柔之感乃是普洱茶品性的忠实反映,也是普洱茶平和宜人的真实表现。

活:是品饮普洱茶者始终追求真茶灵性的表征。活乃普洱茶优质原料、良好工艺、科学贮放综合水平娥反映,且通过活可观普洱茶拥有者对普洱茶的认知水平,因为活是普洱茶有效成分保存量的真实反映。没有活性的普洱茶,品饮中缺乏生命的活力,对深爱普洱茶的人来说,品饮普洱茶,就像长者融入青年人中忘记了自身的年龄,体会青春年华的峥嵘岁月,所以说品饮普洱茶的活性,可以追寻到长寿的痕迹,最能获得“茶”寿蕴含的内容。

洁:鉴评普洱茶的重要条件。普洱茶属于饮用食品,是进入人体的日常生活品,不洁之物进入人体,有知识的人是很容易明白的,它不但不能给人以健康,还会致病。如果把不洁之物用来讲养生,讲文化,讲生活质量是难以说服人的。所以说鉴评普洱茶,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洁的普洱茶,品饮中才能体会其甘、滑之美,醇厚之味,顺柔之态,甜活之质。

亮:既是鉴别普洱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又是鉴赏普洱茶美德内在指标。良好的普洱茶外形富有光泽,油润褐红的普洱茶,可以衬出自然之美;而观其内质汤色,亮给人以美感和联想。好的普洱茶其汤色就其品质不同呈现宝石红,玛瑙红、石榴红、陈酒红、琥珀色等,这些色的亮,亮出了普洱茶的历史,亮出了普洱茶的文化,亮出了云南古老的茶树,亮出了普洱,亮出了普洱茶的陈香、陈韵,亮出了云南高原的山水,亮出了没有污染的彩云南,这种亮是普洱茶自身拥有的内在品质,它不需要人为的作用,也不需要茶艺师技巧运用,在这里突出了普洱茶自然之美。

所以说,鉴赏普洱茶,悟道者,可以在品饮中伴随色、香、味、形的再现,从甘、滑、醇、厚、顺、柔、甜、活、洁、亮、稠中体会人生的幸福和愉悦,从苦、涩、回甘体会出苦尽甘来,寓有人生哲理,从麻、叮、刺、刮、挂、酸、苦、涩、燥、干、杂、怪、异、霉、辛、飘(浮)使人不快,产生厌恶,有损健康。若喝到这种茶,就预示着霉运缠身,应避而远之。总之,从普洱茶既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沉淀,感悟到自然的造化,又可以演绎人生发展的历程。

白水清:如何更加理性的品鉴和收藏老普洱茶?


一、老茶旧事

从前并没有喝老茶这种概念,香港的老酒楼、茶楼四五十年代从云南进货,茶叶买回来存到仓库里面,堆在边角的那些茶总用不掉,过好多年才被拿来喝,发现味道居然比从前好了很多,人们这才对老茶有了认识。

普洱茶特别之处,就是他讲求陈化,达到清、醇、气、化的境地。“陈年普洱茶”应该是指云南晒青茶青,经过储存、自然陈化后的陈年茶品,如果未经过后陈化的过程,只能形如他为“绿茶”。

谈及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老普洱茶,是指四十年以上的历史遗留,这些茶最基本已经是如中茶简体及七子小黄印等一九七零年代或以上的茶品。实事求是说这些茶已经到了品饮的高峰期,已经无需再进一步陈化。如有收藏这些茶品,最好不要让其继续陈化,想办法锁定这种高峰期的口味,避免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及空气中的水分。

例如,88青饼的草青味已经开始逐渐消失,并转入果香,但只算是刚好开始成熟。劲强的地方是变化仍然十分活跃,虽然已经不需要快速的转化,但仍然需要陈放,将是未来的无纸红印,价格还将上涨。

二、理性收藏

不是所有压成圆形的茶都是普洱茶,要储存出优质的陈年普洱茶,新茶品质的先天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前几年,普洱茶大热时期,不少初学者,有实力的新手,甚至收藏家都买进了不少所谓烘青绿茶压成的“普洱茶七子饼”,存放下去越存越差,水薄,苦涩难退,所以并不是所有压成圆形的茶都是普洱茶。

值得储存的旧普洱茶,汤色要深浅分明,不能够深如黑漆,但也不能浅如淡黄,要恰到好处的栗红色;香气要飘扬开朗,高雅持久;茶汤要醇厚,回甘,喉韵深沉,给人以优雅而和谐的气氛。

现在许多人到云南去做茶,都是做抛条,也就是轻揉;揉的紧的茶,细胞破损比较严重,茶汤滋味比较浓厚,但茶乾开起来比较小条,轻揉的茶则看起来比较粗壮,不过冲开后叶子是一样的,差异在细胞破损一个比较重一个比较轻。细胞破损比较轻的茶,新茶时好入口苦涩味不重,但这种茶没有储存价值。

普洱茶做成茶饼,经过存放转化到合适的过程,怎样才符合这个制造工艺,关键在晒青毛茶制作工艺的时候要作对,才能在后来的储存当中变得越来越好,太过青也不行。

对于拼配与纯料之争,普洱茶的拼实在喝茶庄的风格,纯料茶是在喝茶树风味。我个人认为拼配的比不拼配的好,如果没有拼配,那茶都是一个味道,拼配是一种很深的功力,不同山头,用质量相当的茶去拼配。目前云南三千家茶厂没有拼配理念,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多年后变什么样,没有这个思维和技术,甚至以前他们都不喝普洱茶只喝绿茶。

对于存茶,还是慎用紫砂器,坊间不少说法指紫砂罐透气,适合长期存放普洱茶,这是错误的讲法!如果谈透气度的话,紫砂管无论如何也不及纸箱;反之,由于紫砂吸收水分的功能比纸箱低,当天气潮湿温差大时,紫砂罐内部反而容易凝聚水汽,在不知不觉间使茶叶受潮,茶饼就发霉了。

三、如何品鉴

陈年普洱茶的谜人之处,是它陈化后的口感与汤质享受,并非它刚出厂时的状态。新茶论香气,他不及铁观音;论醇厚度,它不及大红袍等武夷岩茶;论鲜活度,它不及龙井等绿茶。因此普洱茶的魅力在于后天,储存普洱茶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他之前的青涩状态,经时间陈化之后,达到养胃,安神等作用。

那么,普洱茶为何养胃呢?茶叶会从酸性变成弱碱性,养胃在于酸碱平衡,所有茶无论台湾乌龙或是安溪铁观音,酸碱度属于偏酸的6.5左右,龙井茶在6.5以下,大红袍则约在6.8,饮食中高蛋白使胃偏酸,所以喝了偏碱性的普洱茶后,让胃的消化能力变更好,这就是普洱茶养胃的地方。

当茶汤转到葡萄红时,表示它的活性酶已经让大分子转变成小分子,喝同样的量,其它茶要上厕所,喝老普洱茶不太需要一直上厕所,因为是肝脏对小分子吸收比较快,喝了茶直接被肝肾脏吸收,进入血管通过细胞从毛细孔散发,所以老普洱喝了会出汗,就是这个原理。

品鉴老茶,也只有真正了解茶的人,才知道如何体现出茶的价值,最后希望大。

家理性收藏,科学仓储,健康品饮,造福大众!

品鉴普洱 乐在其中


随着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接受,品鉴普洱茶成为了一种健康、时尚、高雅的休闲娱乐方式。

普洱茶的品鉴是一个综合感知的过程,主要是在视觉、味觉、嗅觉的综合运用过程中去鉴别普洱,感知普洱,用心去体验普洱。

普洱茶分为散茶和紧压茶,散茶分特级和一到十级及级外茶,紧压茶有饼、砖、砣、拄、金瓜、人头等形状。鉴别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肉眼识茶、开汤鉴茶、叶底茶、品味识茶。在这些方法中品味识茶最为重要。鉴别普洱茶以感官判断为主,先观其外形,闻其味道,然后开汤。开汤后观其汤色,根据品质不同分为宝石红、玛瑙红、王虎红等,其中以宝石红最为难得,为茶中极品。观完汤色后观其叶底(茶渣),主要看其柔软度、色泽、匀度。最后就是品其味。

品味主要是品尝普洱茶汤,闻其香气、尝其味,要求甘甜、滑润、厚重、陈香。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有黑曲霉、青霉属、灰绿霉、酵母属等微生物特别是黑曲霉和酵母属对茶发生作用。甘甜就是茶汤入口要有明显的回甜味,刺激舌面、两颊、舌底生律,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糖,蛋白质分解为多种氨基酸,形成了普洱茶的甘甜滋味。滑润是指茶汤柔顺滑润、滋味醇正、清爽平和、刺激性不强,毫无阻滞地从口腔流向喉胃部。这是因为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儿茶素大量减少,而水不溶性茶多酚增加了,使普洱茶变得醇和滑润。厚重是指茶汤浓稠而不淡薄,入口味觉香而不寡淡。普洱茶的水浸出物随着年代的增加而增加,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的可溶性糖与可溶性果胶及其水解物,水浸出物越多,茶品味越厚重、浓稠。陈香是指普洱茶特有的香味,是普洱茶在后发酵过程中,以茶多酚为主的多个化学成分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形成的一些新物质所产生的综合香气。

民国茶范:顾颉刚的茶友圈


1980年,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与世长辞,享年87岁。1997年,他的女儿顾潮在父亲的传记中提到一个细节:顾先生在世时,曾拟过一个自传题目:“我怎样度过这风雨飘摇的九十年?”“通过一个偶然进入历史道路的人来反映历史”,19世纪的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做到了,20世纪的一代学术大师顾颉刚堪称楷模。我们今天只说说他的茶生活。

1975年4月摄于叶圣陶宅

一、杭州“雅生活”畅想

左至右,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1970年摄

1911年3月,顾颉刚与挚友叶圣陶(《顾颉刚书信集》收致叶圣陶信件56通,叶、顾两人都是苏州人,很早就相识,是私塾、小学、中学同学)诸人游杭州。那日,天气虽然很热,因午饭未果,晚饭时顾先生胃口大开,“遂尽饭五碗,羹一鱼一汤,亦可味”。饭后饮茶,“龙井山产茶,厨役煮茗以奉,味甚新也”。

当时,从茅家埠去天竺或灵隐寺,一路上有很多茶寮,喝茶的人很多,顾颉刚和同伴们只能在两个店中分开饮茶,“取茶倾壶中,叶新煮,味甚浓也”。其后,一路所见,“酒帘茶棚,遍于青松翠竹之间”。

前行途中,顾先生所带壶茶用尽,只得找同伴解围。他游兴大盛,还特别装上一大壶山泉水,继续前行。“越山东下,山下民家甚繁,茶寮数舍,乡人满坐其中,树影波光,接于几案”,这便是一百年前,杭州人的喝茶情景。

这次旅行,顾先生还到清和坊翁隆盛(民国年间杭州三大茶庄之一),道是“俾家中人尝此异乡风味”。这次出游,先生有一番关于“雅生活”的畅想,不妨照录如下:

“烹茶自汲,卷帘看山,飞云腾雨,恣目全湖,居不必求于其广,览必当握于其胜,而欢素送阳,行曦秉烛,门庐图画,衽席惊涛,神仙艳福,不过如斯。今者国殆未安,何可预想?俟此生天职既毕,再谋结庐,庶不有负于此胜尔!”

这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议论,到底顾先生还是偏重于现实的。实际上,纵观先生一生,事业心极重,他的这个生活梦想能实现吗?

1911年1月,苏州中学同学于校门口合影

二、顾颉刚日记中的茶生活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始自1913年,日记中满布这样的字眼:抄书,买书,读书,写信,作文,便秘,失眠,胃胀,头痛,咳嗽,会友,吃茶,赴宴,算帐,登帐,理杂纸,记日记。

顾先生极是勤奋,在日常琐事和病痛中拼命读书记笔记,会友一般伴随着吃茶,从中或许可一窥先生何以朋友众多。读顾先生日记,除了感知他为学的勇猛精进以外,亦知他是谦厚长者,身上不乏浪漫气息,用情极深,面对“求不得”的爱者,虽逾五十年光阴,耄耋之年尚且不能忘怀:“无端相遇碧湖湄,柳拂长廊疑梦迷。五十年来千斛泪,可怜隔巷即天涯。”

日记中,顾先生喝过茶的地方,有青云阁,翠云楼,明泉楼,吴苑,广南居,顺风园,小吴轩,拙政园,万顷堂,新世界,龙华园,冷香阁,平湖秋月,八达岭长城,惠山等地;茶友则有叶圣陶,俞平伯,王伯祥,鲁弟,介泉,子玉,孙伯南,仲川等人。(不完全统计)个人生活中,临睡饮茶,喝热茶出大汗,喝茶失眠等等,顾先生都经历过,“昨日在吴苑喝雨泉茶五六杯,归后即觉精神紧张,异于往日,就寝后果不成眠,至十二点始合眼。三点醒,五点后又略朦胧,七点醒。”有时,顾先生对茶的态度又显得很矛盾。“口渴甚。向不好饮茶,今则非饮不可。”“夜间在高长兴喝茶十余杯。”

中华书局2011版《顾颉刚日记》,共12册

顾先生一生著作宏富,学术著作以外,日记就达六百万言,笔记也很丰瞻,其中不乏喝茶人和茶俗的记录。据1921年的一则笔记显示:吴苑、云露阁、桂芳阁等地,吃茶人各不相同,常到吴苑者,分三类人,即绅士,纨绔少年和教员;云露阁的吃茶人则是业主,房产中介,催租人和账房师爷;“桂芳阁与吴苑差同,惟较为守旧之辈,如教员一类,在吴苑者多少年新进,在桂芳阁者多为前辈老先生”。

不仅如此,早在1915年的一则笔记中,顾先生对吴中的喝茶形态,彼有严厉之词:“吴中弊俗,莫甚于茶肆”。顾先生的立论依据是:“家庭以天伦合,学校以道义合,工商以职业合。”这是正道,但“茶肆以市井游荡合”,那些无职业者长期委身于茶肆,聚众赌博,臧否人物,飞短流长,容易滋生是非。

也许,身为苏州人的顾先生难免文化焦虑:苏州的文化是享受的文化,不是服务的文化。“故吴人有生而无职业,以茶肆为学校者,所以习世故,修容仪,饰语言,学时尚,以之处世,亦足以巧令不败乎。嗟乎!嗟乎!果不足以救乎?”

苏州山塘街夜景,2013年国庆拍摄

2013年,笔者曾经在苏州度过愉快的一周:穿棱于大街小苍,平江路灯火如簇,山塘街游人如织,也去观前街吃小吃,还去西山岛喝碧螺春。这座城市浮于表象的,有中国城市的共性,但在文化的积淀面前,我显然是陌生人,水泼不进。

三、顾颉刚和他的朋友圈

顾先生一生交游遍天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了顾颉刚五卷本书信集。据统计,与顾先生有书信往来者,数以百计,这里面,有他的师长,有他的挚友,有他的学生,有与他交恶者,不妨拉一个名单:

叶圣陶,王伯祥,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傅斯年,吴湖帆,胡适,沈兼士,钱玄同,李大钊,俞平伯,王国维,郑振铎,丁文江,容庚,陈垣,冯友兰,冯沅君,周作人,徐志摩,沈尹默,鲁迅,朱家骅,何定生,闻一多,顾廷龙,王云五,杨向奎,钱穆,白寿彝,谭其骧,史念海,范文澜,胡绳……(大致按书信编排顺序,未全录;当然,顾先生朋友圈并不止这些人)。

1927年顾颉刚致冯友兰信,冯氏字芝生

顾先生喜欢听戏。1912年,他乘车北上,途经济南,“昨过泰安,仅见岱尾,不能下车穷日观、天门诸胜;过曲阜,又弗能作孔里之游。辜负此行,总觉不少。昨夜既抵逆旅,进餐后旋至庆商茶园观剧。”庆商茶园1908年开业,当时人喝茶听戏,只收茶钱,不付戏费,这是通例(《齐鲁晚报》)。

1913年,顾先生在北京游先农坛,喝茶,“余以无侣独茗其间”,吃元宵,“颇可口,连食遂尽三器具”。这些经历,他都写信告诉了叶圣陶,并对先农坛的景观和古物发了一番感慨。两人还常到上海丹桂茶园听戏,“一年来,到沪必至丹桂茶园”,“与叶圣陶至沪听戏,四日间观剧五回”。

丹桂茶园演出盛况

丹桂茶园戏票

丹桂茶园是上海商业大亨刘鸿生的祖父刘维忠投资创办,是上海人常去喝茶听戏的地方,对上海的京剧繁荣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文史资料选辑》)。顾先生日记中提到的“文明茶园”则远在北京,1907年开业,是北京人喝茶听戏的地方之一,它勇于打破禁区,专门设置女座(《北京档案》)。

顾先生的日记和信件也不只是记一些喝茶听戏之事。日记中所记的喝茶,通常都跟会友交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沟通媒介,他只是自然的选择了当时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他跟朋友们因此相聚聊天,形成知识的交换,思考的佐证,价值的判断,思想的交流,这些才是重中之重。写信给朋友,也不只是为了客套问安、分享风花雪月之类,比如他与胡适、俞平伯常在信中切磋红楼梦问题就是明证。1913年,顾先生写了三册《檀痕日载》,写的都是观戏感受。

顾先生与胡适讨论红楼梦的信札封面

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成长总有某种印迹和影响。换言之,这事关知识获取方式。顾先生喝茶听戏,并从中找到灵感,以此来印证自己的学术追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当时的“茶园”,无论上海、北京、天津还是济南,都是当地人消遣娱乐的集中之地,如同今人买票到电影院观影一样。

我们不能说顾先生喝茶听戏决定了什么,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确实作为一种客观积累,给他后来的研究带来很多便利。王煦华先生曾总结:“顾颉刚先生以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用民俗学的材料来印证古史则来自他看戏和搜集歌谣。”而顾先生自己也说:“老实说,我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味的缘故。”

1973年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

顾颉刚先生是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和民俗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他是古史辩派和禹贡派的创始人,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晚年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校点工作。

“自思我的才干和学问百不如人(身体更不如人),但我自己觉得比人可贵处,乃是我有志而人无志(有志的人真是少极),我过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既有意义,则我便可将我所有的才干和学问全力应用,而不致空弃,所以成绩反而比别人好了。”

顾先生一生成就,固然与自身努力有关,但朋友圈的影响,同样是关键因素。有论者认为:与胡适的关系,是他学术生命的始点(余英时)。顾氏在北京求学时,曾旁听胡适的哲学课程,深受启发。在日记和书信中,他也经常提及与胡适的交流,而收入书信集中致胡适的信就达156通。胡适对顾先生的日常生活亦是相当照顾,帮助找工作,补助现金,借钱应急等等,给予艰难困苦中的顾颉刚很多实在的帮助。

顾颉刚写信给胡适推荐学生杨向奎

四、丹心热血沃新花

与他的恩师胡适先生一样,顾先生在学界也以奖掖后进、培养青年人才著称。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便是顾先生的学生之一,成就卓著(葛剑雄曾有挽联,对谭先生一生功业高度概括:基肇《禹贡》,功成《图集》,春秋六十汇为悠悠长水;泽被士林,化导实学,桃李三千仰止巍巍高山)。谭先生有名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是顾的学生,一次,两人就《尚书·尧典》成书年代的证据通过信件展开讨论,互有对错,成就了一段学界佳话。

谭先生晚年,对这段往事依然恋恋不忘:“我两次去信,他两次回信,都肯定了我一部分意见,又否定了我另一部分意见。同意时就直率承认自己原来的看法错了,不同意时就详尽地陈述自己的论据,指出我的错误。信中的措辞是那么谦虚诚恳,绝不以权威自居,完全把我当作一个平等的讨论对手看待。这是何等真挚动人的气度!”

1997年,谭先生的弟子葛剑雄在《谭其骧前传》中,对顾、谭的师生之谊这样论断:“这场讨论决定了谭其骧此后61年的学术方向,也给它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顾谭两人后来虽然在学术上分道扬镳,但终两人一生,保持了较好的情谊。

1957年顾(中)谭(左)在青岛湛山寺

顾颉刚先生曾言:“文与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唤起民族意识的利器。”又说“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我们都是服务于文化界的人,自己的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值得太留恋,但这文化的蜡炬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总得点着,好让孑遗的人们或其子孙来接受这传统。这传统是什么,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立国根本。”

1932年顾颉刚致谭其骧信

前不久,为了对照阅读陆羽《茶经》中的地名,笔者找出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免感叹敬佩。茶圣陆羽当年游历茶区,写下茶叶巨著,修悠一千多年下来,茶业虽有浮沉,但遗脉长存。

2015年10月18日,在一场专场茶品鉴会上,学者周重林讲到易武茶的时间与空间,茶文化专家杨凯讲述老字号茶庄的故事:从唐代的利润城到今天的易武镇,有多少遗失了,又有多少找回了?中国茶文化也许是统一的,但内质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今天解读过往隐藏的种种密码,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又注定为后代历史留下谜题。

一代“茶仙”的惨死迷案


卢仝一生的交际圈子非常窄,后人从他的诗作大致可以推测出,卢仝的朋友主要有韩愈、孟郊、贾岛、马异、刘叉等人,这些人都是韩孟诗派的中坚力量,大多和卢仝一样,性格孤僻。

济源市政协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李立政先生和我探讨卢仝时也说,卢仝的这种高傲性格,是促成其诗风怪异的主要内因。韩愈在《寄卢仝》一诗中写道:“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为我们展示了这位怪异诗人自视甚高、落落寡合的形象。

卢仝的怪异性格,可能与他的身世有关系。卢仝祖籍河北范阳,卢氏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史学家推测,卢仝祖上从河北迁居河南济源,可能是因为家道中落。到了卢仝一代,日子就相当清贫了。

卢仝一生不曾做官,缺乏固定的收入来源,但他酷爱读书,在扬州的一所旧宅中藏书颇多。后来卢仝举家迁到洛阳,为购买一所宅院,欠了当地富商一笔巨款。由于当时韩愈为河南令,和卢仝关系非常好,时常接济他。

但由于债主逼债很紧,卢仝受到了威胁。韩愈《寄卢仝》诗中所说隔墙恶少“每骑屋山下窥瞰”,很可能就是债主逼债的手段。幸亏韩愈的维护,卢仝才免受一场难堪的侮辱。韩愈离开洛阳后,卢仝的生活更加艰难了。为了还债,卢仝不得不将扬州的旧宅卖掉。但旧宅中的藏书,卢仝想方设法托人运回河南。卢仝的好友孟郊为此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卖祖屋这种事,是很让人悲伤的,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就非常到位地描述了这份感觉。

卢仝一生,遭受了很多人情冷暖,看尽了世态炎凉,因而性格古怪,才做出古怪之诗。

▲抱才隐居是为大用

由于卢仝在史书中属于“非主流”诗人,有关其记载有前后矛盾之处。卢仝一生究竟何时隐居,何时游历,何时居洛阳,何时居扬州,何时居济源,均没有详细的划分。史学家只能大致勾勒出一个线条:20岁之前,卢仝居住在济源,读书、饮茶;20岁之后,开始在扬州、洛阳等地漂泊、游历,甚至还到过塞外;30岁左右,卢仝在洛阳定居,也可能又回到济源王屋山隐居过一段时间。但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历史学家的质疑——总而言之,卢仝的生平是模糊的。

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卢仝在王屋山的居住时间最长。

卢仝居住在王屋山何地,已经不能确定具体地点。后人根据卢仝诗句的描述,找到了大致方位,并在山间修筑了一间“卢仝茶社”。2010年12月17日,我和李立政先生上山时,正好赶上茶社放假,空无一人。

在卢仝茶社的大厅内,陈列着一尊卢仝塑像。李立政先生说,雕像是根据钱选《卢仝烹茶图》雕刻而成的,至于是不是一千多年前真实的卢仝模样,谁也不敢肯定。而我觉得这尊塑像有失真实,因为根据史料的描述,卢仝或许患有“脱发症”,没有头发。

卢仝茶社依山而建,一条溪水从北而南,穿山越岭,直至山下。山沟两边灌木丛生,怪石峭立。

隐居山间却心系天下,这是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卢仝终生未曾为官,《唐才子传》记载:“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至于卢仝为何“不起”,没有进一步的说明。研究卢仝的学者据此认为,卢仝是一个看破红尘、不愿为官的人,尤其是爱茶文人,称赞其是不愿入“淤泥”的高尚雅士。

质疑者分析卢仝有关的诗作后,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自古以来,有一类文人,并非不愿为官,而是心高气傲,要做旷世之才,非宰相之位不受。有这种想法的文人不在少数,可惜除了诸葛亮,鲜有人能一步到位,挤进帝王的“核心班子”,因此,他们一面作诗著文抨击时政,一面拒绝朝廷给予的低级官位,卢仝很有可能属于这一种。

尽管卢仝在王屋山上隐居多年,并两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但在其好友韩愈的诗中,仍能看出卢仝的一些心思:“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寄卢仝》)卢仝自己也写过一首《直钩吟》:“初岁学钓鱼,自谓鱼易得。三十持钓竿,一鱼钓不得。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那种渴望明主而不遇的怨愤之情溢于言表。千古绝唱《月蚀诗》,更是将卢仝那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学者提出,卢仝之死就是其极想参与时政的最好注释。

“甘露之变”留下的千古之谜

▲卢仝一生除了留下了两首名诗,还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甘露之祸。

中唐时代,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干政,唐文宗不甘心大权旁落,一心想铲除宦官。

公元835年11月21日,文宗在紫辰殿早朝。禁卫军将军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面的院子里一棵石榴树夜里降有甘露。在古代,天降甘露被认为是祥和的好兆头。礼部侍郎李训带领百官向文宗祝贺,并请文宗亲自到禁卫军后院去观看。

于是,文宗要仇士良带宦官去查看。仇士良等人来到禁卫军大厅,正巧刮来一阵风,吹动了厅内的帷幕,仇士良发现幕布后站着不少手拿兵器的士兵。大吃一惊,慌忙逃走。看见事情败露,李训指挥禁卫军冲上去,抢夺皇帝。仇士良和宦官指挥手下和禁卫军经过一番厮杀,最终挟持皇帝进了内宫。

李训见计划败露,忙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宦官,对在京师的公卿与吏卒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皇宫内“横尸流血,狼藉涂地,诸司印及图籍、帷幕、器皿俱尽”,宰相王涯等与甘露之变毫无关系的人也都被杀,死者有几千人,整个长安被搅得天翻地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祸及卢仝。据《唐才子传》等史料的记载,当时卢仝和几个朋友正在宰相王涯家里做客,因晚上留宿,遭到吏卒逮捕。

卢仝曰:“吾山人也,与众无怨,何罪之有?”吏曰:“既云山人,在宰相宅,容非罪乎?”于是,卢仝“苍茫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祸”。

正如吏卒所言,卢仝这样闲云野鹤般人物,留宿宰相宅中,为何?千百年来,不同的学者得出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卢仝有着传统文人的仕途观,看似不愿为官,实则结交高官,希望能参与政治,清高之名与事实不符。也有学者认为,卢仝结交王涯是因为韩愈离开河南后,他生活窘迫,不得已而为。

近来,学者通过对卢仝、贾岛等人的诗作分析得出结论,“甘露之变”时,卢仝应该不在长安,而是在洛阳或塞外游历,后在洛阳病逝的。这种说法更符合卢仝“山人”性格。

卢仝是否死于甘露之祸,决定了一代“茶仙”的诸多历史细节。如今,让史学家头疼的是,如果卢仝死于甘露之祸,那好友贾岛、韩愈等人关于卢仝年龄的记载则存在相互矛盾之处,但轻易否定《唐才子传》“卢仝死于甘露之变”的说法,也没有过硬的证据。两派学者曾频频发文,进行论战,质疑者一度提出“如果死于‘甘露之变’属实,那卢仝整个生卒年份都要改写的”结论。

卢仝是否死于甘露之变,目前成为卢仝研究者未能破解的一个谜团。但卢仝是否死于“甘露之变”,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重要。就算卢仝确有结交官员、希望进入仕途,但他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真挚的;就算卢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高、就算他的那份孤傲是做出来的,但也无损他品格的高尚。

几篇短短的文章,无法准确地描述一代“茶仙”的传奇人生,让我也非常遗憾。但济源之行,让我强烈地感觉到:卢仝用他最真挚的感情,写下了传唱千古的《七碗茶歌》,这是一首伟大的诗作,这也是一首在中国诗歌史和茶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世茶人只能回味而无法复制,只能传唱而无法超越。

当我端起茶杯,《七碗茶歌》的境界又回荡在脑海中: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能将饮茶的心情挥发如此,夫复何求?(全文完)

“以茶代酒”是尴尬无奈之举?


“以茶代酒”的来源、典故,和它所蕴含的意义。

古代有一个人,被后人用“恐怖”、“变态”来形容,这位就是三国时期孙吴末代皇帝孙皓。但也正是他,创造了一个引用至今的名词:以茶代酒。这个故事,代表着一份情义。

“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我们听得耳朵几乎要起茧子了,真正听得进逆耳之言的人却少之又少。在古代,赶谏言的人要么期盼遇到一个明君,要么只能备受排挤,甚至遭杀身之祸。

东吴孙皓即位初期,他还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对自己父亲南阳王的老师韦曜(yào)格外照顾,怎样个照顾法?还得说说喝酒这事儿。

相传孙皓是一个嗜酒如命的人,一天到晚喝个不停。更恐怖的是,他不仅自己喝,还规定只要是宴会,每个臣子都得喝个3斤酒,这还是最低的限度。谁不喝,他就命令灌谁。虽然这酒没有咱现在的度数高,临到不会喝酒的人头上,那也是一大难事,韦曜就面临了这样的难题。据说韦曜的酒量非常小,但他是唯一一个孙皓特别优待的人。对待喝酒这事,孙皓对谁都不宽容,但他却怕韦曜出洋相,于是暗中命令将韦曜杯里的酒换成茶。君王表达了自己的诚意,让韦曜感激涕零,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他。

以茶代酒的意思,在那时其实就是对不胜酒力的人的一种照顾,用茶来代替该有的礼仪与情义。在韦曜的心里,认为只要经常给孙皓提合理化建议,就能表忠心,于是经常发表自己的建议。可是,韦曜想错了,报答的方式也错了。忠言逆耳,孙皓却认为韦曜是在说自己无为。于是越想越气,越觉得在宴会上帮他以茶代酒特别不值。再后来,韦曜再也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相反,被灌的总是他。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呢?回到现代社会,不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在饭局上,越是不会喝酒的人,越会被强迫喝酒,“以茶代酒”这事只能自己偷偷干,而一旦被发现,还要罚酒,想不醉都难。

韦曜的悲剧导火索,来自一个规定。孙皓经常喝到尽兴时,会随便点一个大臣,大家轮流说说他有什么短处。如果这个短处,孙皓不以为意,那一笑而过。如果这个短处让孙皓听了极不爽,那这个大臣当场被抓或被杀。这个规定让大臣崩溃至极,宴会如刑场般进行着。表忠心的韦曜建议孙皓取消规定,然而触碰到了孙皓的忍耐点,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韦曜报答之举得到的却是悲伤的结局,孙皓“以茶代酒”得到的回报也被自己的自负毁掉;就像茶与酒,两人的那种情愫剪不断理还乱。以茶代酒之余古代,是一种理解,而之余现在,大多数是一种无奈与尴尬之举。

现在酒桌上我们就经常使用这个词,以茶代酒,现在我相信更多的人看见这篇文章,会更明白这些深含的意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黄刚:品鉴中生代普洱茶的“一二三四五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