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普洱何作

在普洱茶界,虽然何作如接触普洱茶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可是,他的名声好,威望也高,有些人说,要想喝到宋聘号,或者红印,就得找何作如,他是唯一舍得拿出这些价格上百万或者几十万元的普洱老茶来请客的人。我接触下来,老先生之所以威望高,不仅出手大方,更在于他一直在研究普洱老茶,包括用自己的努力去恢复老普洱的做法,在这个领域,他更是默默的前行者。

因为每日被贪恋茶的人包围,何作如训练了他的广东籍司机一套泡茶的技术,司机长相朴实,泡起茶来,却神态俨然,能够保证第一泡和最后一泡的茶汤无区别。他先是在深圳渐渐出名,成为“深圳第一泡”;慢慢在广东也红起来,大家开玩笑说是“广东第一泡”;现在全国各地爱茶人的都扑过来找何先生喝茶,于是玩笑升级了,被称为“国泡”。

可是这天何先生对“国泡”不满。原来昨天泡茶时候发生了状况,某一泡茶汤出来过快,从壶嘴出来的瞬间,那一段茶汤的颜色过淡,没有到达何先生的标准。他立刻说,这是水,不是茶。“国泡”不高兴了,今天何先生就自己动手泡茶,说要教育教育大家如何泡茶。他泡茶,有一套自己的章法,与众多的茶人迥然不同。

其实接触下来,何先生又活泼又好玩,可是到茶上他就一丝不苟起来,完全不放松。这从他随身携带的器物上就能看出来,如果按照细节纠缠,可以与陆羽《茶经》里的很多器物对应,却是高科技版。先说炉子,德国产的电热陶瓷炉,加热迅速稳定,可以保证持续高温,而且坚固好用。“我不喜欢电磁炉,那个会影响水的结构,不保证好喝。”然后是铁壶,这是他专门从日本定做的,上面有自己的款。不过他说不是赶时髦,泡老普洱需要高温,铁壶壁厚,加热均匀,能保证壶内的水温到100摄氏度,不会像随手泡那样经常水不够开就跳掉。而且他自己定做的铁壶,出水特别有冲击力。“老茶如中药,需要有力的冲击,才能产生聚热效应,让老茶的效果发挥出来。”

何先生对老茶非常珍惜,每次喝茶前计算人数,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用多大的壶、多少克茶,在他心目中,都有系统。他是学理工出身,在他的各种物件中,也有古人不会用到的东西:日本产的电子秤,专门用来称每次的投茶量。每次茶量按照人头计算,不能多也不能少。

有人觉得何先生经常把散落在桌面的老茶捡起来放入壶中,是因为这些茶价值昂贵,其实并非如此。他说,之所以珍惜老茶,还是惜取老物的感觉。喝茶时,我对杯底存留的茶渣略微犹豫,他立刻说,快喝掉,都是天地精华。

杯子则是民国的粉彩人物杯,比一般的闽南工夫茶杯略大,用来喝普洱,应该正好。这晚用的壶是一把老朱泥壶,何先生在泡老普洱前,会把壶身放在未盖的铁壶上加热,也就是蒸一下,之后再用热水淋壶。

这里也有他的道理,别人淋壶一般是激发茶香,他却是因为老茶往往有陈味或浊气。他说,紫砂的好处是透气不透水,下面的热气一逼,茶里的浊气能瞬间消失。

按照何先生惯常的做派,走到哪里还有几件测水的工具,测量酸碱度,测量水中固态物融解度,如果不符合要求,他会不顾忌主人面子,叫司机去他的车里拿水。随身带水是他的习惯,经过多年研究,他发现水与茶的配合,需要考虑到酸碱度和矿物质,最好酸碱度在7~8之间,而矿物质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就妨碍茶味的释放。他说,他不喜欢很多矿泉水,包括法国的依云,因为矿物质含量不对,掩盖了茶味。我们这一天是在深圳“紫苑”喝茶,这里的老板,也是老朋友阿诚知道他的习惯,所以早就把他喜欢的农夫山泉带来了。

不过虽然水合格,何先生还是千叮嘱万叮嘱身后负责添水的小姑娘,要注意加水的时间,他一般是一壶水泡三壶茶,水烧开一次就基本用完,不能反复烧滚。

“小小一杯茶,光拿水温来说,就和器皿、压力、水质、气候、海拔都有关系。比如在昆明泡普洱,和在深圳肯定不一样。我是相信科学的,所以会随身携带这些仪器。”

万事俱备,今天的客人有6位。包括一位香港的气功师傅,据说他是何先生发现过少数几位不靠喝茶就能感受到老茶质量好坏的,他的主要判断,是拿着老茶在手中感受。另一位是江苏某烟草公司的,完全靠闻,据说一闻就知道老茶的好坏。

这日我们喝的第一泡是“蓝印”。这是印字家族的茶中的“第二号”,仅次于“红印”。何先生说,这饼茶有60年历史,因为存放的缘故,稍微一抖就散了,不需要用茶针戳碎。何先生说要渐入佳境,要我们从低往高里喝。所以,这味茶还没喝好,就开始期待下面一泡会是什么。

他随身携带着巨大的茶筐,里面放着各式老茶。他的老茶,很多是从拍卖会上得来。一般人会觉得,随身拎着装有价值连城老茶的茶箱走来走去未免有点夸张,可他性格就是这样的“名士派”,他当年从拍卖会上买来唐琴“九霄环佩”,有一段也是跟着琴走来走去的。

有个故事,台湾普洱茶的宣传者邓石海一次给人讲茶,看到何作如来了,就开玩笑说:“我是普洱茶的‘耶稣’,但是现在‘上帝’来了。”他的意思是,他是布道者,真正拿得出茶来喝的人,才是“上帝”。现在一饼蓝印大约320克,价格是28万元,我们6人喝一泡需要16克,价格摆在那里。

何先生笑着强调:“我没有毛病。”这些茶都是早年收的,那时候价格便宜,要是现在的价格,“痛死我”。把老茶拿出来和大家共享,一直是他的爱好。这也是他对人生的态度——好东西,放着不动,就不能算好东西。

他按照他的程序,一丝不苟,泡茶开始,先把紫砂壶放进老茶,然后在日本铁壶上蒸腾之,这也是门技术,一般人掌握不了分寸。在日常茶具之外,他还带了沙漏。沙漏很简单,是计算时间的。所有的茶都越泡越淡,老普洱也不例外,何先生想要他的每泡茶保持均衡的口感,所以特意将前两泡茶留下当作茶引,以便给后面越泡越淡的茶做平衡。

他并不洗茶,很多人觉得老茶不够干净,可是何作如说自己做过分析,已经陈化50多年的老茶,茶里面的各种微生物很活跃,所谓的脏,也就是一点点陈味。他说,蒸已经将陈味散掉了,剩下的,都可以入口。

每道冲茶,他的力度掌握很有技巧,用滚水去激荡壶中的茶,因为这样才能冲开茶叶,出汤迅速。他也掌握时间和温度,前面都是30秒出茶汤;在时间和温度冲突的时候,他会看重温度,毕竟人是活的。每三泡茶,合在一个大公道杯里,然后再分给众人喝,而这时候,一壶里的水也正好用完。后面帮忙倒水的人要尽快添加,保证水烧开的速度,不能让壶中的茶醒太久。

开始几泡的茶汤,又浓又厚,而且充满了内敛的香。不过,何先生说,老茶最厉害的还是体感,而不仅是口腔感受。到了七、八、九泡,每个人的身体都开始放松,有种暖意从身体内部外散。这时候,他开始延长泡茶的时间,每泡要多延续20秒,这样才能保证出来的茶汤还是如同开始的那样醇厚。

现在老茶流行,经常有人将老茶泡到没有颜色,或者一点滋味都没有了还在泡,何先生对此不屑一顾:“老茶的质感不能缺失,虽然不能光看外面的颜色,可是,那种都没有颜色还在泡的,不是珍惜茶,是不懂装懂。”

满口的甜香慢慢弥漫,每个人都觉得很舒服;也有人喝何先生的茶,喝到虚浮的感觉,那是身体特别敏感的人。我们就是觉得浑身由内而外的暖热,人虽然还坐得很端正,充满松快感,像是做完一场剧烈运动。何先生的手机里,有很多朋友发给他的短消息,说的就是喝完他的茶的感觉,都和我们类似,其中不乏知名人物。他哈哈一笑,想喝可以,想拿不行。他说,前两天有大人物到深圳,喝他的茶,中间人动员他送一泡,结果,他装没有听见。

当茶叶冲泡到20多次的时候,何先生开始往里添加最先的一、二泡茶汤作茶引,这时候虽然靠压茶来增加茶汤厚度(也就是延续茶的浸泡时间),茶汤之淡还是不可避免,茶引适当其时。只有喝到这时候,才算明白所谓的老茶不一定是没有劲道筋骨的,只要是茶好,泡得好,最后出来的茶汤还是极其有诱惑力。

泡久的茶汤感觉很丰厚,何先生解释说,这是因为里面有茶油融解。“蓝印”属于早期产品,当时的选材未必精良,很多是老枝老叶,但就是这种选材,造成整个茶饼多年后的厚重。现在老茶流行,假茶越来越多,何先生说笑话,说有些人拿羊皮包的普洱给他喝,说是山西过去的富户家里挖出来的。“假的不能再假,其实很简单,喝到真茶就知道什么是假的了。”只不过现在一般人喝到真老茶的机会比较少罢了。

“蓝印”泡了28泡,出现枣香的时候,何先生放弃了,他说,这个已经60年的老茶其实还可以出味,不过需要煮了,放在铁壶里,加上适量水熬煮出汤,然后把这几次煮出的汤混合,照样好喝。“打包我的剩茶,现在都成了一件抢手的事情。”他说。

何先生打开了自己的茶箱,各种老茶他都带着,并且都是古董水准的号级茶。何先生说,他觉得,茶就是喝的:一小袋同兴号,已经成了粉末;宋聘号的老茶最多,他拿出了其中拆好的一袋,这是准备和陈云号的若干碎茶一起,拼起来给我们喝的。“我喝了这么久,基本能明白各种茶叶的特征,看着碎片,就明白哪种茶会是什么味道。比如老叶多的茶,口感就甜;梗多,就有劲道;黄叶主要决定茶汤的香味,我看了我这里的两包陈云和宋聘的特点,陈云号药香浓郁,宋聘已经有80多年了,力量很大,所以我把它们两者根据比例合起来,宋聘11克,陈云7克,混合起来让你们尝尝。”

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要俗气地提到价格,宋聘号的价钱现在是100万元一饼。何先生解释,他当年买的还算便宜,15万元一公斤,所以还能请大家喝。“不过现在也少了,一年拆两饼,还不是因为价格,而是越喝越少,害怕有一天喝不到了。”

相比起前面泡“蓝印”,何先生现在的手法更谨慎。前面第一泡茶汤,这次是直接拿给我们喝了,老茶特有的滑,一下子就明显表现出来。第二泡,更是滑与甜具备,何先生非常高兴地说,快点喝,这两泡茶,加起来有百年历史了,基本上已经进入化境,任何一滴都不要浪费。表面的那些泡沫,有人管其叫龙珠,何先生的喝法是,先喝这些龙珠,然后再一口饮尽。“我喝到这些老茶时候,才觉得自己的一生没有白来。”老茶喝到后面,真正产生了酣畅感,只觉得每个毛孔都在发热。

因为喝得多,何先生把它手中老茶都按照特性分类。比如宋聘号也分了老和新,“红印”则分了有纸包装和无纸包装,他说,组合这些茶的特性,才能泡出醇厚、柔软和有特殊香味的茶汤。他总结,要喝好老普洱茶,必须有五个条件,缺一不可:有钱,有闲,有探索精神,有学识,最后,还得有哲思。最后一点最难,很多人,压根不觉得喝茶还要思考。

他觉得自己虽然是学理工科的,但是骨子里有文人精神,所以才每次喝老茶都很幸福——“来找我喝茶的人络绎不绝,可我把道理讲出去,他们未必听。很多人,还是看价钱喝茶。”

他说,现在有些地方请他去做慈善活动,他泡茶给到场的人士喝,每人捐款,用作善款。“那就至少两万元一位。”在这些场合,他又会对这些价格很是认真。

如果仅仅满足于喝老茶,那么何先生有喝不完的老茶。他从前是某大品牌的笔记本公司创始者,笔记本行销海内外,拥有大量资产,后因为美国商务部判其倾销,他一怒之下开始打知识产权官司,最后胜诉,厂也关门了。生意不做之后,开始享受人生。偶然的机会,在香港一个老朋友那里喝到了号级普洱,那是十几年前的事,老普洱的价值被发现不久,价格尚未离谱。何先生说他立刻拿出大笔资金,在各个拍卖会和老茶行收老普洱,成为收藏号级茶和印级茶最多的茶人之一。

要喝出老茶的价值,在他看来,必要研究。首先的问题是,研究老茶为什么好喝,他不是那种听故事的人,他说,因为学科出身,无论做什么,他总想讲出科学道理。首先拜访的是香港最早做

扩展阅读

一起来领略亚洲各国茶俗


现如今,不仅仅是我国茶文化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也逐渐衍生出了不同饮茶的风俗。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有着许多丰富多样、内涵丰富的茶俗。除了中国、日本广为人知的茶俗外,其实在亚洲的许多国家也有着饮茶的习惯,各自的茶俗也别具一格。下面和小编一起来领略亚洲各国茶俗吧。

韩国成人茶礼

韩国茶礼又称茶仪,每年5月25日是韩国的茶日,年年都会举行茶文化祝祭。而韩国成人茶礼是通过茶礼仪式,对刚满20岁的年轻男女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一般先是主持人请成人者、赞者同时入场,会长献上蜡烛,副会长献上鲜花。之后成年人进场向父母、宾客致礼,主持人致成年祝辞。在进行献茶时,成人者合掌致答辞再拜父母,最后父母答礼。

新加坡茶俗

新加坡独有的“长茶”逐渐了旅客们十分欣赏的一种民族表演艺术。所谓“长茶”是把泡好的红茶加入牛奶,然后由冲泡者把奶茶倒入罐子里。表演者一只手拿着盛满奶茶的罐子,然后倒进另外一只手拿的空杯子,两只手的距离约在一米之间,来回需要七次。在来回倒茶的过程中,要求奶茶不能外溢的。由于“长茶”的杯子相对较大,喝起来相当过瘾。喝茶者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精彩的倒茶表演,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悦。

斯里兰卡茶俗

斯里兰卡人喜欢喝浓茶,茶叶又苦又涩,他们反而感到津津有味。该国锡兰红茶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红茶畅销世界各地。他们饮用红茶时一般不加牛奶,他们觉得加奶会降低茶的香味。在斯里兰卡,你可以买茶,也可以喝茶。但是最好不要加奶,他们会觉得加奶是损害茶香味的俗套行为而加以鄙夷。

泰国茶俗

泰国人喜爱在茶水里加入冰块,热烫的茶水一下子便冰凉,甚至冰冻了。人们便舒心地一口口品饮,这便是泰国人热衷的冰茶。在泰国当地人并不会太喜欢喝热茶,通常外地人会点饮热茶。而在泰国北部地区的人们,有喜欢吃腌茶的风俗。腌茶,其实是一道菜,吃时将它和香料拌和后,放进嘴里细嚼。其法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的腌茶一样,通常在雨季腌制。

印度茶俗

与斯里兰卡人不同,印度人却偏爱喝奶茶。同时也喜欢喝一种加入生姜或是小豆蔻的“萨马拉茶”。印度人传统饮茶方式较为特别,把茶倒在了盘子里用舌头舔饮。另外绝对不能用左手递送茶具,因为左手是用来洗澡和上厕所的。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亚洲地区的国家茶俗具有着非常独特的民族性,这些风格各异的茶俗,听起来会让人感到诧异,但却是极富内涵,富有趣味性。大家有机会不妨可以去这些国家,领略风情独特的茶俗。

禅茶无一相,何惹杯盏起尘埃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秋日的午后,小区内一处并不张扬的茶室,古色家具环绕,暖暖的阳光透过零落的残叶,斑驳的散落于地上、桌上、每个笑容比阳光更灿烂的人的脸上。

白鹤初浴时,乌龙入宫后,春风拂面心已痴,难得兵家罢争执。

一泡铁观音被轻轻的打开,乌绿色的精灵欢快的跳入白色茶殴,等待生命中永恒的绽放。此时壶中的水已沸,云雾起处,幽兰之香霍的跳起,又袅袅婷婷的向房间各处缓缓舞去,满室便被这香气环绕、弥漫。

人还在香雾中飘飞,一声请字从对面传来,老猫微笑着从镜片后面投来期待的目光。不觉面前香茗落盏,淡黄色茶汤澄澈而清明。浅杯细饮,入口轻似羽拂,触舌软若游丝,过喉,滑如无物。停杯时甘、香盈余满口,萦喉绕舌,经久不散,怎一个好字了得。

环顾四周,众人皆醺醺然醉意朦胧,不知神游何处留恋而往返。

如果说“饮客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那么这一次的众人皆醉远胜于古人之境远矣。

又一次的水落、雾起,殴中的香茗已易为另类。不同的香,不同的色,不同的水,不同的回味。同样的是众铭客迷醉的心,有道是茶亦醉人何须酒啊。不觉间,日光渐落,叶的残影曳于窗格之间,古琴声声慢慢。香茗在手,喧嚣去远,烦躁在此被彻底沉淀,思绪缥缥缈缈游离于现实与虚无之间,灵与欲竟陷于身前杯盏又逐渐升华。

古圣贤说:禅茶一味。

禅茶何味?人借茶开悟,茶借人得以升华。然当今之世,眈于声色者,趋浅薄文化而附者,为利字当先侮茶者,为茶而茶者众。去茶之真味久矣、远矣。胸含三友,淡泊出世,无我无相,品得人生之茶味者寡呼!

然居于闹市,不想得三五同道,幸甚已哉!茶之味,为大师冠以正、清、和、雅。

茶之味何?

禅之味何?

一杯清茗在手,禅茶无味。

一起感受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中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

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其实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

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需知,由茶悟而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无怪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那就叫做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陈淦邦:谈老普洱茶的仓


关于「陈年普洱茶」之「干仓茶」和「入仓茶」之分别,基本上,差不多是每一个新进的普洱茶爱好者也会发问的问题。

在其他的茶类当中,「不可受潮」是保存茶叶的基本知识。所以,初学普洱茶的茶友就会感到奇怪:「普洱茶不用密封的吗?」「如果用密封的胶袋把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不刺激的口感,于是大幅提高储存环境的湿度(不论是天然或是人为故意的),故有所谓的「湿仓茶」之出现。

前几年,就有一学说认为,普洱茶要「纯干仓」(因为是相对「湿仓」而言),就是因为一个「纯」字,使储存湿度极端地低,还要搅的像红酒一样,恒温恒湿。

过了几年的今天,这种「纯干仓」的储存方式不是不好,只是陈化的时间比预期中慢,像似有点不变化。于是,近年又有「自然仓」之提倡,指存放于天然的湿度,不太干、也不太湿。但得注意,所谓的「自然」或「天然」,是要配合存茶地的个别气候。在香港、澳门、广东一带和台湾某些地方,这「自然仓」当然合用,因为一年四季,明确明显,给予普洱茶生生不息的循环。

以上这些,都是给新手们的一些信息,可能有点儿难于明白,在认识普洱茶的过程中,这「干仓茶」和「入仓茶」是有了解的需要。

回到基本功,还是看看一些现成品,甚么是「干仓茶」和甚么是「入仓茶」?

那就是以「正常湿度」和「高湿度」所存放出来的旧茶品,看看若以「干仓」存放的茶的状态和若以「湿度稍高」的环境来存放茶的状态,究竟它们的状态分别会如何、和究竟可以如何辨识,这才实用。

【湿仓茶】:不太油亮、欠光泽、稍为灰暗、茶饼有点模糊感、或许会呈啡色的状态

【干仓茶】:干净、油亮、有光泽、不灰暗、条察清晰、茶香较鲜爽除了从茶饼本身可以看出分别之外,从叶底和汤色,也可以看出其分别。看多了,也曾经遇上,就可以很容易分辨出来。

知名收藏家齐同民:闲话闲说老普洱


普洱茶是中华民族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一个古老的传说恰好点明了茶的本来“面目”:解毒之“药”。这解毒之“药”的茶,并非那些香气缭绕的嫩芽,而是茶树的经过长时间生长的老叶和嫩梗经过熬煮具有特殊药物作用的茶。

知名民间收藏家齐同民先生在品古茶

茶天然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早就被我们的祖先认识的很深刻了,几千年来,茶,倍受皇室贵族的钟爱。魏晋南北朝乃至以后,茶成为中国古代上流社会养生的必备之品,品茶也是士大夫阶层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文人雅士平淡的生活里流溢着清新的茶香;“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则是古人对茶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茶产地先民对茶叶的制作和保存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绿茶,白茶,大红袍,武夷岩茶,普洱等不同的茶相继问世,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喝茶需求;尤其是云南地区普洱茶的治病、养生、保健作用更是受到社会的关注。大清帝国为宫廷官员采办茶叶的主管部门“大清御药房”,证明了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身份是药。人们把茶当做饮料来看待,来称谓,显然偏离了茶本身的核心意涵。

乾隆“瑞贡天朝”普洱茶

古人发现:发酵茶存放愈久,其治病养生保健效果愈加显著。普洱茶就是老祖宗的伟大发明。“一年是茶,三年是药,十年是宝”说法就是对老普洱的客观而准确的评价。收藏实践也是在验证古人对老普洱的认识。我们发现:老普洱茶,尤其是百年以上的老普洱对于常见的感冒发烧、失眠症,肥胖症、胃病,便秘,消化不良,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等常见病有着不可思议调理、控制、治疗效果。前几年,南方某媒体称:一块儿不足一公斤的百年老普洱茶砖售价到50万元以上,可见老普洱现在已成为富裕人群追逐的目标。

在普洱茶生产的基础上,祖先又发明了普洱茶膏。茶膏制作一般采用优质鲜茶,经过杀青,揉捻,发酵,榨汁,过滤等工序后,加入相关中药材精心炼制而成。其保健养生效果更佳。明清两朝,茶膏成为帝王将相皇室贵族的特殊贡品。现在百年以上的普洱茶膏是人们可望不可即的天然无污染的保健珍品。

收藏实践得知:老普洱茶的包装器皿多种多样,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是很精美的艺术品。瓷器瓶、瓷器罐,紫砂罐,木盒,漆器盒,纸质盒、棉布盒、竹筒,铜器盒,柚子皮,橘子皮,羊水泡,棉质纸,柳条篓等等。如果普洱茶存放于恒温恒湿的避光的环境中,少则存放百年以上,长则存放千年以上不变质,老祖宗的伟大智慧由此可见一斑!

清朝“大清御膳房”普洱茶

看着着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品尝着甘美的老普洱,不由让人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肃然起敬。佛家有句名言叫“禅茶一味”,它常常被人写成书法挂起来,以显示其个人的修养和品位。我认为,修佛与饮茶在理上是相通的;修禅的最高境界是“无执无我”,最好的茶莫过于老普洱,老普洱茶则是“无香无味”的。它平和,平淡,中正,中庸,淳朴,醇厚,入口润滑,舌边生津。平心静气,闭目凝思,宠辱皆忘,波澜不惊……喝着百年以上的老普洱,岂不也是修行的一种境界耳!(齐同民)

思茅(普洱)古茶的第一人:何仕华


在思茅(普洱)制茶、爱茶和收藏茶的人当中,何仕华这个名字很是响亮。从15年前发现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葳“国宝级”古茶树,到十几年间一直致力保护和宣传古茶树资源;从2001年一款令景迈古茶声名远扬的茶饼,到思茅多家知名茶厂的技术指导,经他手的普洱茶点石成金一样,总是成为众多茶客追捧的“玩家茶”。

有人曾悄悄说:何仕华是位很“倔”的人。他的“班比腊告”茶因为坚持原料的纯正而产量不多。坊间传说,有人财大气粗地想把他的茶全部买下收藏,开了高出别人许多的价格,但何仕华“倔”得就是不肯答应。

而当我面对面与他喝着一壶鲜爽甘润的2005年景迈春茶,听他谈起当年在茶山上摸爬滚打的故事时,这位思茅市会和昆明建城1240年纪念等活动精制了纪念茶饼。经何仕华精心制成的景迈古树茶纪念饼,分别被陆羽博物馆和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收藏。

作为思茅古茶资源最早的发现者、宣传者和保护者。何仕华看到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兴旺和人们对古茶的渴求,一部分古茶树受到了过度采摘和损害,这让何仕华等云南茶界的专家们都痛心不已。

“这些在大自然环境中平平安安生长了上千年的古茶树,要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毁了,那绝对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罪过。”这时的何仕华终于显出了他的“倔”。

抱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05年12月,由张顺高、张芳赐、蔡新、何仕华等七位云南著名茶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应普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之邀,先后对普洱县宁洱镇白草地豹子洞,宽宏困鹿山、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普洱县城清真寺庙的栽培型古茶树进行了考察论证。在厚厚的《考察现场鉴定意见》书上,专家们共同对古茶树资源提出了饱含责任感的建议。如何合理地采摘和保护,如何在古茶园旁边发展新茶园……

普洱茶的盛世,也是云南茶人的盛世。云南茶人在盛世里冷静地思考着。

何仕华集40多年从事茶业、茶文化、茶叶经贸工作的经验,写成了二十多万字的《茶缘春秋·普洱茶及其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一书。目前该书已进入了后期制作,这不仅凝结了何仕华几十年的茶缘情结、更是爱茶人期盼已久的一部普洱茶经典文献。

4月12日,在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组织的考察活动期间,与何仕华一起走在普洱县城的街道上,他指着城西远处的天壁山告诉我们:普洱县原来打算在那西门石岩上刻一个巨大醒目的“茶”字,让凡是进入

普洱县城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当时连题字都请省里著名的书法家写好了,后来发现准备刻字的地方自己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树,这些小树拼成了一个大大的“茶”字。这个奇观,竟比刻上去的更自然、更奇妙!

顺着何仕华的手指看过去,山顶缭绕着云雾的天壁山上,那悬崖绝壁上的“茶”字自然天成,仿若大自然也不敢寂寞,要来赶一赶这茶的盛世。

何仕华轻拟一诗赞道:宁洱西门岩,峭壁绿树生。远望俨茶字,南天一奇观!

中国普洱古茶第一人何仕华长沙畅谈普洱


中国普洱古茶第一人何仕华长沙畅谈普洱

2月2日,"中国普洱古茶第一人"、国内制茶大师何仕华现身长沙,在和府大酒店熬吧·文化主题会所畅谈普洱茶。

何仕华,中国普洱古茶第一人,"国宝级"古茶树的发现者。巧年前,从斧头下将普洱市澜沧拉枯族自治县邦威的一株"国宝级"古茶树抢救下来,从此一直致力于保护、宣传和开发古茶树。在云南爱茶和收藏茶的人中,"何仕华"是个很响亮的名字,经他手的普洱茶总能点石成金,成为众多茶客追捧的"收藏茶"。

据悉,何仕华到长沙,是为出席"洗心禅茶品茗会"而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何仕华老先生。

何仕华一脸的慈祥,没有任何架子。"普洱茶是世界上最好的茶,不同于绿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茶体完成之后,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后发酵作用持续进行。放置时间越长,口感越醇厚,收藏价值越高。"一谈起普洱,何仕华就滔滔不绝。"普洱茶是富有营养价值的茶,关于对降低人体所含的三酸甘油醋、胆固醇、血尿酸等也都有不同程度作用及改善。在血脂、高血压、肥胖症流行的今天,普洱茶无疑是健康的一大福音。"

"这次品茗会上尝到的茶是世界上最好的普洱茶",一谈起洗心禅茶,何仕华一脸的激动。"这些茶是我亲自参与制作的,从原料采摘、筛选到制作加工,全是亲力亲为。从云南海拔1500m的景迈山千年古茶树上采摘的茶叶,真是宝啊!那里云雾环绕,灵气聚集,茶叶新鲜肥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每年的产量十分有限。"何仕华捧起一杯普洱茶轻吸了一口,满脸陶醉。

记者了解到,这次品茗会的主角"洗心禅茶"系湖南省缘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纪念望城洗心禅寺落成之际而制作的特供茶,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亲自率众高僧祈福,被赋予了禅茶文化。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禅茶一味之说,古代高僧将喝茶作为一种静心的方式,在日本流传已久的茶道亦是世界闻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茶文化的忠实拥推者,对茶人而言,喝茶已经成为精神修炼的一部分。"何仕华介绍说。"我对禅是比较有领悟力的,也许是比较贴近自然的缘故。"何仕华笑着说。

"近年来,喝普洱、藏普洱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在云南、广东、福建以及港澳台地区尤其盛行,这缘于普洱茶饼的升值潜力。品质好的普洱茶,每年能以20%左右的增长率升值,存钱不如存普洱哪,云南家家户户都存有普洱茶。"何仕华十分看好普洱茶的收藏价值和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普洱茶,但普洱茶在全国的年产量仅

“传灯”之心,一至于此——何健先生


二十二年后,重新登上,他竟然卖房换了几把清代的壶,之后谈起来笑称是“愉快的败家经历”,至今不置房产。他过手的壶,如今许多价值千万,而他的“冶堂”里,并无名贵物什。“冶堂”以茶会友,来去自在,成为许多过路文化人随心的所在。先生二十年得一“冶”字,沉潜之后,就像一把适手的老器,和光同尘,得大自在。

鲁云问他:“茶是阴柔之物,浸淫太久,会否让人木讷消沉?”先生作答:“茶让人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茶让人看清物我关系,动也能更好地动。”

鲁云问他:“云南青花瓷器胎体不够晶莹剔透,做工又拙,美感何在?”他答:“云南青花是日用之美,你可以舒服地平视,没有仰视惊叹的距离感。”

和先生交流,其圆融通透让人折服。他告诉鲁云,少些“大哉问”,多从具体而微入手;批评也得讲究站位的角度,不能逆势而为。在从景迈山去景洪的路上,鲁云与先生并坐而谈,不知不觉中竟错过了在南糯山下车。

二十多年“冷处理”普洱茶,先生将之称为“有条件获利者的责任”。而此次论坛上,他直陈两个担心:一是目前茶道领域“东洋风”渐盛,许多人打着“茶文化回归”的幌子,高价开班授课,行销奢侈器物;二是作为中华茶叶主流的绿茶文化式微,世味过于追求浓烈的香气、滋味,而轻视更显天地山川清幽淡远之气的绿茶。

何健先生并不认为日本的美学理念与我合流。他解释,相较之下日本的美学是震撼的、屏息的、叹为观止而具有强制性的;而中国的美学是悠游自在的、是绕梁三日回味无穷的。茶界对中国美学认知上的不足,带来消费和文化上的偏差。而“世味即是人心”,“重口味”折射的社会功利心态,恰恰需要绿茶的导引、润泽。

五月,正是何先生在台湾制茶最忙碌的日子。他不辞鞍马劳顿再来云南,不是为了抛头露面凑个热闹。正如他在论文中阐明的:因缘际会造就了大中华与他国结合的试验样本,如台湾、香港和澳门,正如龙生九子,如今当以反哺之心将其养分回馈于母体。作为茶人尽一己之力,“哪怕有一个人听进我的话,就没白来”--“传灯”之心,一至于此!

何建伟:云南普洱茶一位忠实的呐喊者


徐燕文图

我认识何建伟大概也有五、六年的光景。他在广州,我在云南。平时见面不多,大凡能见到他都是在全国各地的茶叶博览会上。他是那种不用你随时挂记着,他却会在一个不经意间给你一个意外或是惊喜的朋友。记得一天夜里十点多钟,他打一个电话给我,说做了一款我肯定喜欢的茶。过了两天他托人带来了两公斤月光白给我,茶一到我手中,身边的茶友就一抢而光,都说很好喝。

何建伟是我见过的最为勤奋的茶人,他十六岁开始学茶。从茶厂的生产到最终的流通环节,他是无一不通。他不仅把他全身的精力投身于的保健功效,那么执着、那么热情。

2010年,我在昆明、澳门、广州、中山的茶博览会看到了何建伟。他的展位一般是人气最旺的。他对我说他每天他都在说云南普洱茶的好处,每当面对一些对云南普洱茶还比较陌生的市场,他很需要文化理论的支持。

喝茶本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雅事,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在字里行间看出我们云南普洱茶的好及云南普洱茶人的不凡。

白水清:如何更加理性的品鉴和收藏老普洱茶?


一、老茶旧事

从前并没有喝老茶这种概念,香港的老酒楼、茶楼四五十年代从云南进货,茶叶买回来存到仓库里面,堆在边角的那些茶总用不掉,过好多年才被拿来喝,发现味道居然比从前好了很多,人们这才对老茶有了认识。

普洱茶特别之处,就是他讲求陈化,达到清、醇、气、化的境地。“陈年普洱茶”应该是指云南晒青茶青,经过储存、自然陈化后的陈年茶品,如果未经过后陈化的过程,只能形如他为“绿茶”。

谈及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老普洱茶,是指四十年以上的历史遗留,这些茶最基本已经是如中茶简体及七子小黄印等一九七零年代或以上的茶品。实事求是说这些茶已经到了品饮的高峰期,已经无需再进一步陈化。如有收藏这些茶品,最好不要让其继续陈化,想办法锁定这种高峰期的口味,避免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及空气中的水分。

例如,88青饼的草青味已经开始逐渐消失,并转入果香,但只算是刚好开始成熟。劲强的地方是变化仍然十分活跃,虽然已经不需要快速的转化,但仍然需要陈放,将是未来的无纸红印,价格还将上涨。

二、理性收藏

不是所有压成圆形的茶都是普洱茶,要储存出优质的陈年普洱茶,新茶品质的先天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前几年,普洱茶大热时期,不少初学者,有实力的新手,甚至收藏家都买进了不少所谓烘青绿茶压成的“普洱茶七子饼”,存放下去越存越差,水薄,苦涩难退,所以并不是所有压成圆形的茶都是普洱茶。

值得储存的旧普洱茶,汤色要深浅分明,不能够深如黑漆,但也不能浅如淡黄,要恰到好处的栗红色;香气要飘扬开朗,高雅持久;茶汤要醇厚,回甘,喉韵深沉,给人以优雅而和谐的气氛。

现在许多人到云南去做茶,都是做抛条,也就是轻揉;揉的紧的茶,细胞破损比较严重,茶汤滋味比较浓厚,但茶乾开起来比较小条,轻揉的茶则看起来比较粗壮,不过冲开后叶子是一样的,差异在细胞破损一个比较重一个比较轻。细胞破损比较轻的茶,新茶时好入口苦涩味不重,但这种茶没有储存价值。

普洱茶做成茶饼,经过存放转化到合适的过程,怎样才符合这个制造工艺,关键在晒青毛茶制作工艺的时候要作对,才能在后来的储存当中变得越来越好,太过青也不行。

对于拼配与纯料之争,普洱茶的拼实在喝茶庄的风格,纯料茶是在喝茶树风味。我个人认为拼配的比不拼配的好,如果没有拼配,那茶都是一个味道,拼配是一种很深的功力,不同山头,用质量相当的茶去拼配。目前云南三千家茶厂没有拼配理念,不知道自己的产品多年后变什么样,没有这个思维和技术,甚至以前他们都不喝普洱茶只喝绿茶。

对于存茶,还是慎用紫砂器,坊间不少说法指紫砂罐透气,适合长期存放普洱茶,这是错误的讲法!如果谈透气度的话,紫砂管无论如何也不及纸箱;反之,由于紫砂吸收水分的功能比纸箱低,当天气潮湿温差大时,紫砂罐内部反而容易凝聚水汽,在不知不觉间使茶叶受潮,茶饼就发霉了。

三、如何品鉴

陈年普洱茶的谜人之处,是它陈化后的口感与汤质享受,并非它刚出厂时的状态。新茶论香气,他不及铁观音;论醇厚度,它不及大红袍等武夷岩茶;论鲜活度,它不及龙井等绿茶。因此普洱茶的魅力在于后天,储存普洱茶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他之前的青涩状态,经时间陈化之后,达到养胃,安神等作用。

那么,普洱茶为何养胃呢?茶叶会从酸性变成弱碱性,养胃在于酸碱平衡,所有茶无论台湾乌龙或是安溪铁观音,酸碱度属于偏酸的6.5左右,龙井茶在6.5以下,大红袍则约在6.8,饮食中高蛋白使胃偏酸,所以喝了偏碱性的普洱茶后,让胃的消化能力变更好,这就是普洱茶养胃的地方。

当茶汤转到葡萄红时,表示它的活性酶已经让大分子转变成小分子,喝同样的量,其它茶要上厕所,喝老普洱茶不太需要一直上厕所,因为是肝脏对小分子吸收比较快,喝了茶直接被肝肾脏吸收,进入血管通过细胞从毛细孔散发,所以老普洱喝了会出汗,就是这个原理。

品鉴老茶,也只有真正了解茶的人,才知道如何体现出茶的价值,最后希望大。

家理性收藏,科学仓储,健康品饮,造福大众!

在何仕华老师家喝沉香茶


端午后应邀参加茶探索论坛的茶会,新知旧雨谋面,场面热闹。茶会后与父亲、何仕华老师、陈露云老师散步街头,茶兴未尽,何老说起家中有几个茶还未给我们试过,刚好过去一瀹。

何府楼下,树木茂密,石榴树梢头果实累累。屋内窗明几净,临窗一方树根茶案,一只简单的竹茶盘。何老煮水的空档,师母端了一盘子从普洱带来的林檎给我们吃,这果子昆明的水果摊从没有见卖的。林檎形如青枣,甜香尤似青萍果,藏一褐色毛绒的果核,果核的四周竟是中空的,何老在普洱的住宅的院落里种了一棵,树枝把屋顶都盖住了,2007年我和几个朋友下去的时候,跟着何老爬上屋顶摘了一大兜下来吃,这一过就是好几年没尝到它的味道了。师母说这果核撒在土地上就会发芽,我和陈露云老师便各自装了十来枚果核,准备回头播种去。

这头说笑着,那边厢何老的水已煎好,招呼我们坐下吃茶。他拿出一只纸盒,上面的字样是版比腊告古树茶,里面竟是袋泡茶。咦,何老也做袋泡茶?难道也是像吾父一样弄个十来公斤老茶做上几百小袋私家袋泡茶,给我们姐弟几个出差专用。

何老不语,笑咪咪用盖碗冲瀹,因为茶包里面是大碎,茶汤渗出很快,汤色红亮,茶香里还有种很熟悉的气息,每人一盏,各人低头吃茶,老父先说:“嗯,汤有老味,应是有三四年的,何老在这上面有手绝活。只是今天这茶香里似不一样,竟有木韵,四年的熟茶就能转化出这香韵?正疑惑,何老顽童般哈哈笑说:“里面有沉香啊!”他提起茶包:“你们看,里面这白色的碎末就是沉香粒。”

呵呵,我竟把这忽略了,一直觉得熟悉何老发酵的手法,琢磨着是他老人家的把这堆茶发酵出了新的香气,却没想到沉香上去。父亲与陈露云老师也恍然而笑:“何老也玩香了!”

原来这是一批私家定制茶,量很小,专门从越南进了沉香木来加工,配上陈年古树熟茶,可谓珠联璧合,一只三四克的袋泡茶冲瀹了五水,何老说:“煮来也很好喝。”不过今日好茶多多,来不及煮茶,便又开了另一款熟茶试瀹。

以前试过用沉香煎水冲瀹熟茶,还有广州电白山用沉香树叶做的沉香茶,各有其妙。木屑直接同茶一起冲瀹,今日还是头一回。只觉余香袅袅,胃腹温暖。

茶话间,师母早备好饭菜,油炸野猪干巴的香味飘过来,人人才觉得肚子饿了,是呵,今日吃了那么多茶,该填饭去了。

何建梅:一片冰心在茶园


她出生在拉祜山乡,没有多少文化,也不懂得市场营销理论,但她却成了拉祜山乡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成了大家口口声声的“老板娘”。她不喜欢“老板娘”的称呼,更喜欢茶农们叫她“大姐”。她叫何建梅,澜沧县建梅茶厂的法人。

今年4月16日,她的茶厂开展10周年纪念活动,她与茶农们度过了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节日。虽然她也请了相关部门和领导,但她说:“领导来不来不要紧,重要的是我和茶农得一起庆祝,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厂,就没有我这个老板。”

走进澜沧县富邦乡的佧朗、半山、麻栗坪等村,展现在眼前的是千亩连片、管理有序、生机盈然的茶山和茶园。偶然遇到的田间地头劳作人员,只要提起何建梅无人不竖大拇指:“达贾哟(很好)”。何建梅的家在澜沧县富邦乡邦奈村核桃寨,2005年4月她创建了第一个企业——澜沧建梅茶厂,从此开始了她艰苦的创业历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建梅茶厂现在已发展成为拥有种植、养殖和酒店服务业的综合型企业,现有资产4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和促进了山区各族群众的经济发展。

历程:从农民到老板

何建梅1984年涉足茶叶购销经营,日积月累,用辛劳和智慧换来了第一桶金。何建梅在小有收获后,坚定了经营茶叶的信心和方向,2002年她以96万元的资金购买了经营管理存在困难的佧朗村茶厂的生产经营权。为了让群众支持并从中获得利益,在经营管理中,她首先从无偿提供化肥、农药出发,让茶农看到了她真诚经营、共同致富的愿望;其次,从稳定鲜叶收购的价格出发让利给茶农,随行就市,实行最低保护价稳定人心。2008年是茶行低迷的一年,许多茶叶经营者因此破产,但建梅茶厂仍然以原定最低保护价悉数收购鲜叶,当时其它茶厂收购每公斤鲜叶0.6元,而建梅茶厂照样以确定的最低保价每公斤1.6元收购,使茶农看到了她真心为民、诚信经营的作风。她从不拖欠一分钱的鲜叶款,日常生产、生活中,茶农有急需,可预支一定的款额应急,待交鲜叶时抵扣,重大节日还购买慰问品慰问茶工。日久见人心,群众的顾虑逐步消除,完成了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的思想转变过程。为强化茶园管理工作,何建梅设立了基地最佳管理奖,每年评选6户给予现金奖励;又设立了最高单产奖,每年评选6户给予奖励;还设立了超产奖,超过亩产定额的每公斤鲜叶奖励0.2元。这样做调动了广大茶农管理茶园的积极性,也使茶厂的产量大幅增加。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建梅茶厂建有一个茶叶精加工厂、7个茶叶初制所,形成了年可加工茶叶3000吨的生产能力。这些加工厂解决了73人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当地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建梅茶厂共开发茶叶、咖啡种值基地9292亩,直接带动了1234户5000余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她“建一个厂,带动一方百姓”的建厂初衷。

发展:办一个社,富一方人

结合农村实际,建梅茶厂在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同时,积极调整的产业结构,于2009年成立了“建梅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社员农户161户。合作社创办了富邦乡的佧朗、半山、麻栗坪村茶场、肉牛、猪、鸡养殖场及2000多亩咖啡基地和勐朗镇佛房陆松养鸡场、大平掌阿柳寨400多亩咖啡基地、东回镇南嗡500亩咖啡基地、酒井乡税房茶厂、糯福乡阿木嘎500亩咖啡基地。三年来共出栏肉牛1006头,社员收入达96万元,存栏能繁母牛468头。2011年佧朗村肉牛养殖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考核认定为国家级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先后接待了县内外300多人的考察学习,在全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富邦佧朗、半山、麻栗坪三个村就有受益农户866户3464人,人均纯收入达2000多元。据统计,佧朗村邦朵村民小组前几年外流妇女达25人之多,现已有22名回到了家乡创业。半山村养猪场“80”后刘贵生、何芳夫妇前期养猪所产生费用包括猪苗、饲料、预防针针水、药品等由建梅茶厂提供,后期销售也由建梅茶厂负责,扣除所产生费用后,夫妇俩2012年纯收入达到60多万元。合作创办的陆松养鸡场已出售肉鸡7.6万只,出售雏鸡30万只,产值达300余万元,带动和扶持专业合作社社员12户发展养鸡产业,已取得明显效益。

在稳步发展种植和养殖业的基础上,2010年10月,何建梅以500万元的资金收购了原康达酒店,建成了现在的芦笙恋大酒店。芦笙恋大酒店占地面积4102.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82.1平方米,总投资3200多万元,有高中低等档次的客房114间,大中小各型会议室三套,餐厅可同时接待2000余人就餐,标准的现代化厨房配备了现代化的厨具和餐具,具有时代的特征。酒店已于2013年2月6日开业,招收员工41名。为了解决更多人员的就业问题,何建梅在澜沧县民族街(大桥头街35米后)收购了土地4809.55平方米,收购价为360万元,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后,可解决20多人就业问题。

实效:从社会获得,回报给社会

在创业的过程中,何建梅从各方面关心茶工茶农,如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她都购买慰问品,到各分厂去慰问和组织联欢活动,重大节日都安排资金给佧朗邦朵、半山、麻栗等村寨开展娱乐联欢活动,增加了节日的气氛。每年她都要安排资金购买服装送给在佧朗村和在茶厂工作过的60岁以上老人,让这些老人们也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何建梅在自己的企业得到了发展后,积极回报社会。近三年来,捐资助学3万多元,帮助了30多名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五年来为村、组修路、修水利、建房捐助28万元。她所创办的产业直接带动了山区各少数民族1234户、5000多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了114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就业工作。她所取得的成绩和为回报社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肯定,曾荣获“热心公益事业”奖和民族茶艺技能大奖赛铜奖。2008年1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澜沧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2009年1月被推荐成为普洱市第二届政协委员。2010年她又被评为“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优秀民营企业家”。同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澜沧县第三届民族团结先进模范称号;2011年3月被普洱市授予普洱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年5月被评为普洱市首届劳动模范;2012年被授予普洱市优秀民营企业家。

何建梅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她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壮大,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关怀、帮助下取得的,也是广大群众支持的结果,只有心里想着群众,群众心里才会有你,只有群众富裕了,企业也才会茁壮成长。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与何作如一起喝老普洱》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