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据《吴人稿本丛书经眼录》记载:“沈钟字鹿坪,号霞光,江苏武进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官福建屏南知县,后调闽清,罢归。”沈氏潜心学术,著作颇丰流传于世的有《霞光集》等《柳外词》等。沈钟作为屏南首任县令,开县第一茶人,其人其事最为屏南人所称道的是“以茶治县策略”。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初,沈钟便捧檄从古田水口往屏南赴任。轿上嵩洲峻岭,山陡崖峭,雾浓风寒,如驾云中,如入另一重天。沈钟加裘沉思,前人“联峰迷晓雾,孤蹬入寒云。”“山临水上云根湿,水出山中石骨寒。”等诗句,无不让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分。

“奈新设岩疆,百姓未识有官长,与生苗无异……”“是时,仅一空署,尚在野田荒草间,每夜猛虎聚于墙外,人烟寥寥,不过四五十灶。”“地广林深,最易存奸……多有罗源、宁德等地惯赋,流入屏境,或与当地讼棍勾结为乱。”“屏地素无医药,民间遇有疾病,但伏枕无措……”入屏后,他才知道这个穷山恶水之地不仅贫困,问题还堆积如山。cy260.com

面对困难,沈钟,这位出身于鱼米之乡“巨富”家庭的书生,如新制松萝隐忍而不露锋芒。

初抵县治双溪,县衙“仅一空署”,又无店无栈,随从皆有去意。沈钟语重心长地劝戒道:“食皇禄,忠皇事。”他率先垂范与随从同甘共苦,经三年奋战,城垣、衙署、坛墠、祠宇、义学、主官道、桥、亭等诸多项大工“皆以告竣”。

“地广林深”仅是“最易存奸”外因,而“鞭长莫及,缺乏整治”才是内因、是根本。犹如“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火为成汤之本,法为治县之纲,除奸之器。对颇为棘手的讼棍王子开等三积案,沈钟跋山涉水谒见抚宪,禀请发县审究。积案除,刁风刹,跳梁止,民风善。

“水一入铫,便需急煮。”沈钟深谙其道,乘势敕缉勾结宁德、罗源等县的积匪韦九开,经全县撒网,耐心伏击,“始能弋获,严刑以治,不使复归巢穴”。于是屏南大地如茶之清澈,俾共享太平之福。《治屏管见》记道:“都民咸称夜不闭户,他盗亦不敢入境,惩一警百良然。”

沏茶之要,须高冲低斟。治民之要,宜惩恶亲民。沈钟认为,高冲则壶内翻滚,茶香自溢;低斟则水缓优雅,茶香团聚。惩恶则警百扶正,文明大启;亲民则心存百姓,呼吸相应。“故争籍一案,不惜置一官于度外,不惮再三陈请,力为挽回者。”“予每于地方公事,悉捐俸以办,不使一毫累及于民。凡一出一入,夫役俱给以口粮;所过地方,即疏食菜羹,亦必厚酬其值……”由于“屏地素无医药……”沈钟就自制金丹,赠予百姓治疗寒暑、感冒之症。其父母之心,天地可鉴。

茶叶劣与好,最终看口感。治县有无方,还要观民生。茶道修身养性,增加茶趣,茶叶好坏终要由口感说了算。上述业绩还算不了什么,沈钟治县的最大功绩是在于教民耕种织新法,推动农业发展,改善民生。“载酒春山自劝耕,官亭杂沓共欢迎……”一曲《春日东郊劝农》诗随着他的哼唱声,在屏南大地上飘荡二百多年仍不绝于耳。

乾隆版《屏南县志》记载了沈钟教民耕种织新法。有教民蓄水灌田法,教民种粮豆麦法,教民设猪圈屯灰粪肥田法,促民妇织绩等五花八门,而真正让百姓不受饥饿,并解决国课问题的是推广茶叶种植。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所谓烂石,是指未种植过作物,且发育良好风化完整的土壤,其矿物等养分齐全,最适宜茶树生长。自上嵩洲岭,初入屏南境,沈钟见诸山云雾缭绕,皆生烂石,乃天赐茶园,就想起了茶圣陆羽的茶经。他在《物产》中记道:“茶之属,各山皆有,或似武彝,或似松萝,惟产于岩头云雾中者佳。”说明当时红绿茶皆有,云雾茶最佳,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屏南地广人稀,完全可以大力推广种植以供国课。

据乾隆版《屏南县志·赋役志》载:“……收获浅薄,更别无生息,惟恃粜谷完粮,以致催追不前,地方官徒受参罚,实亦民力有限也。倘后之宰斯邑者多方劝导,广种杂粮,并茶、竹、麻、靛之类,岁有万金之获,以供国课……”从中可以看出,茶在国课中的重要地位。茶,不仅供国课,而且在义学、文昌阁、廊桥等公共建筑修缮中发挥重要作用。

“板桥东跨柳西飞,时有行人趁落晖。十五采茶何处女,野花还插满头归。”“乡村日落渐黄昏,伛偻行人入市忙。一阵风香肩贩出,旗枪争上场。”这两首抄录于江版《屏南县志》的古诗,描述了光绪年间屏南茶叶的产销盛况。

“凿破寒云岭被耕”,随着杂粮和茶叶种植的推广,荒山变茶园。在沈钟的推动下,屏南茶叶进入了开县后的第一个鼎盛期,并一直延续了近两百年,直至欧战爆发才走向衰亡。民国版《屏南县志》载:“茶行,在城、棠口、漈头、官寿兜各乡,每年谷雨后,采买红绿各茶,运售外洋。欧战后后才走向衰亡,销路稍减。”

“公罢官后……清风两袖,几无以自存,民争析薪饷粟,以继晨夕。然公虽去,其功业可垂青史,心事可质鬼神。”廪生周天麟在《序文》中如是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借用茶圣的一句茶经,来概括屏南开县第一茶人沈钟是再恰当不过了。

扩展阅读

一茶一坐——茶人文化


一茶一坐是一家复合式茶餐饮餐厅,一个品茗休闲的好去处,现代都市的年轻人在一天紧张工作后,可以尝试将整个心灵托付给雅韵悠悠、茶香缭绕的空间,让茶的清香洗涤去浮躁、烦恼和所有的坏心情。上海一茶一坐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盛智先生说过:“一茶一坐是现代都会型茶餐饮,是时尚与专业的结合。讲求的是一茶之心、一坐之缘,希望通过一杯茶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人与大自然之间架起桥梁,在坐下来品茗的瞬间,诠释出每一刻的幸福快乐。”

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并有好茶一壶相伴,绝对是一种享受。茶历来是高人逸士钟爱的杯中物,茗香是一种享受更是雅致生活情趣的体现。“一茶一坐”除了提供各类绝妙好茶外,另有多种诱人小点及特色套餐与茶相伴,打造了闹市中的悠闲空间。

茶本无道道在心中

“一茶一坐”听上去就相当亲切,带了点乡土味,反映了极简的中国传统生活状态。除了简单、清心、淡泊外,它还提倡了创新前卫的生活哲学。就如在功能上,“一茶一坐”是一家复合式茶、餐饮馆,午后时髦男女、游客、公司职员或一家大小坐在一楼落地窗边,看人、看车、看街景,其乐融融的茗香,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聚会交谈的好地方

“讲究”美食有时不需付出昂贵的代价。“一茶一坐”也一样,花费不多便可尝遍口味独到的各式餐饮,如:香熏凤翼、超人气的风味海鲜煲,其中“三虾豆腐脑”以虾、菇菌和豆腐为主料,经过烧制,盛在砂锅内,色香味具全;另外招牌的东方美人及特有的芒果雪酪,彩虹椰果等,都是养生美容的最佳茶饮和甜品,应该最受女士的宠爱,又可约上三、五闺友,小聚片刻,何乐而不为。

茶人文化

一茶一坐营造家的温馨与归属感,一茶一坐不是纯粹的茶座或是餐厅,这里是大家的客厅,自在的生活空间。一杯茶,一份心、一瞬间、一份缘。一茶一坐的空间设计,于现代风格中融合了中国的传统元素。每日结伴而来的多是朋友或家人,三五知己好友在这里环桌而坐,点上一份功夫泡——奶香浓郁的台湾极品金萱,清香扑鼻的极品高山乌龙,或是成熟果香的东方美人;品尝一口上等香茗,如幽谷听兰心平气和。在一茶一坐的“专属的喝茶空间”,可以将自己的茶与茶壶寄放在店中,随时取出与朋友分享。在茶餐制作中同样体现了惜缘之情,为解台胞思乡之情,特制了台湾家乡风味的茶餐。“冰水果茶”以上等大吉红茶与果汁调制而成,再加9种新鲜水果入味,是为创新之茶。浪漫的红葡萄酒冻饮,印度大吉红岭与法兰西红酒在上海邂逅,演绎一段浪漫故事。

现代人崇尚的自然生活状态,“一茶一坐”已经诠释殆尽:手执一壶,泡杯好茶,天南地北,抚今追昔。

东坡茶,禅心以一贯之


东坡茶,禅心以一贯之

茶,亦庄亦谐,亦雅亦俗,在中国文化中虽为异数,却是个人品位的象征。古人品茗论道,煮茶听琴,为的是在袅袅幽香中揣摩世态炎凉,体味人生苦乐。

北宋诗人苏轼,十分嗜茶,爱茶之情常见于诗行之中:“仙山灵草湿行云,洗温香肌粉末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因为爱茶,才具有对茶独特的感受。“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可以说,苏轼咏茶,总是那么绘声绘色,情趣盎然。

在烹茶这一环节,苏轼以为“精品厌凡泉”,好茶必须配以好水,因此常常亲自到钓石之旁汲取深潭活水。“活水还须活火烹”,所以他用于泡茶的滚水皆由“有焰方炽的炭火”煮沸。对煮水的器具和饮茶用具,苏轼也很讲究。在宜兴,他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紫砂壶。后人为纪念他,把此种壶式命名为“东坡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即是苏轼用此壶烹茗独饮时的生动写照。

苏轼不只是烹茶、品茶,还亲自栽种过茶。他贬谪黄州期间,经济拮据,生活困顿。黄州一位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申请来一块荒地,他亲自耕种,以地上收获稍济“因匮乏食”之急。在这块取名“东坡”的荒地上,他种了茶树。有诗为证:“磋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在另一首《种茶》诗中他这样写道:“松间旅生茶,已与松俱瘦。移栽白鹤岭,土软春雨后。弥旬得连阴,似许晚遂茂。”诗意是说,茶种在松树间,生长瘦小但不易衰老;移植于土壤肥沃的白鹤岭,连日春雨滋润,便恢复生长,枝繁叶茂。可见诗人于躬耕之时,已深谙茶树习性。

茶的透明、润泽、剔透,使人冷静,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人欢喜与清明,使人有了超越现实生活的想像。苏轼的一生,足迹遍及各地,从峨眉之巅到钱塘之滨,从宋辽边境到岭南海南。是长期的贬谪生活,为他提供了品尝各地名茶的机会,也让他在沉苦之时保有一腔向上飞扬的心襟,在贬谪之境不失敏锐深刻乐观的人生态度,正因如此,他的生命之茶才能不间断地泡出诗意的芳香。

现代人也喝茶,但能够如苏轼那般,在沉苦之时能怀着平静心境烹茶品茶,让世人感到香醇四溢的并不多见。如果说人生是一杯茶,那么泡这杯茶饮这杯茶品这杯茶的人恰恰就是自己。

以兴茶富农为己任的“老茶人” 成为茶农一辈子的朋友


2015年1月12日下午,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我所白堃元研究员荣获“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现年75岁的白堃元同志自退休后,矢志不渝,不畏辛劳,无私奉献,长期坚守在农村第一线,致力于欠发达地区茶叶科技推广工作。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真心、真情、真做”,深入浙南革命老区缙云县,奔波于对口帮扶地四川广元实现科技开发扶贫,成为以科技兴茶富农的“二传手”,成效显著。

深入基层,让茶叶科技落地到最需要的地方

2005年8月,白堃元同志主动请缨,加入省科技特派员队伍。作为最年长的省科技特派员,他放弃西子湖畔悠闲的退休生活,来到条件艰苦的浙南革命老区缙云县湖源乡。茶农盼扶持,缺技术,要品牌。通过一轮全面走访后,他选定了胡村,开始了“胡村实践”。为建设300亩的示范基地,从项目选址、土壤调查、立项申报、品种引进、茶苗种植到科学管理,他总是亲力亲为。为劝导茶农对老茶园进行品种改良,他耐心开导,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挤出4000元进行补助,手把手教茶农种植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科技示范户带动,胡村90%的茶园进行了品种改良。针对当地茶农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他自学营销知识,在他的组织下,在胡村成立了缙云县三农茶果专业合作社。针对传统茶叶加工方式造成的弊端,他在胡村创办了缙云县第一家标准茶叶加工厂。看到茶农凌晨就要赶赴县城卖茶,他倡议创办了胡村自己的茶叶鲜叶交易市场,外地客商纷至沓来。看到茶农把茶叶鲜叶铺在地上的情景,他自主设计发明了“多层次框架式鲜叶摊放架”,摊青间面积减少80%,劳动力节约50%。在白堃元的带动下,湖源乡茶园面积增加62%,产量增加64%,产值增加167%,茶农收入提高242%。

出谋划策,积极当好政府参谋助手

为了让更多的茶农受益,他撰写了一份长达54页的调研报告《发展缙云茶叶产业的再认识》,引起缙云县委县政府的关注,为缙云县大力实施茶叶提升工程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2008年3月,白堃元被缙云县政府聘为茶叶产业发展顾问。在中国农科院科技优势,青川县茶园面积从1万多亩增加到现在的10万亩,产量从528吨增加到3200吨,产值从4890万元提高到31400万元。青川县从无名小县变成国家级重点产茶县,青川绿茶已注册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坚持如一,成为茶农一辈子的朋友

近年来,白堃元同志一年中有1/3的时间奉献给了缙云,还有100多天,则奔波在浙江对口支援四川省广元市的田间地头。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风雨兼程,伴着日月晚睡早起,从不言苦、从不叫累,始终如一。他亲自实地查看茶园,跑遍了缙云县的16个乡镇,足迹遍布5万亩茶园。他为茶农垫付设备费用累计达10万多元,自掏腰包为茶农购置茶叶图书。他常说,“是茶农给予我启发,促使我思考、推动我工作,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面对艰苦的住宿条件,他从不抱怨,即使有心脏早搏、糖尿病,他也从不声张。他的这种奉献精神和热情执着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称赞,与茶农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茶农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白”。

以农业科技促进茶业发展,进而带动茶农致富,这是白堃元同志坚守的信念,也是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其坚守所蕴成的茶香香飘万里。

唯一活过茶寿的茶人!


在茶人中,他是唯一一位活过茶寿的人。

他生于清末乱世,成长于边患之地,一生忧国忧民。

他办茶庄,开创的边茶三角格局影响至今,是以茶治边的典范代表。

他办实业,修路通电,让边陲之地与国际接轨,是全球化最早的践行者。

他著书立说,让世人了解不毛之地的显赫身世,于右任,徐嘉瑞纷纷为其提写书名。

他自幼父母双亡,自学成才,精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所著《泐史》、《十二版纳志》是我们了解傣族最珍贵的文献。

今天,他所缔造的普洱茶遗产,让边疆从传说走到现实,长活于茶水之中。先生的文章,被后人反复阅读引用并讨论。

他热衷教育,建立图书馆,他关注民生,成立佛海医院。晚年,依旧心系家乡,捐资20万,在西双版纳成立“李拂一教育特别奖”,而他的一件西服,30年未换。

他的名字叫李拂一,云南普洱人。生于1901年11月13日,逝于2010年9月7日,享年109岁。

因为许多历史原因,李拂一先生并未被大多数人所知,2006年,《普洱》杂志创刊,第一期特别介绍的人物正是李拂一,也因为如此,大部分人才了解到茶界有如此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在黄桂枢先生的笔下,李拂一是毫无争议的茶界以及傣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

李先生回到故乡,作为一本新刊的特别介绍人物,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从一个茶叶盛世,到另一个茶叶盛世,有太多人物需要被铭记,传颂,在今天一个茶人盛行的语境下,重温李先生的故事,有太多情感诉求。

有太多人,年过而立,就以一派宗师自居,这是一个茶叶创时代的奇观。也有太多人,年过半百,就以泰斗自居,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他们一定不了解,在他们之前,有一位茶人典范存在。

李拂一原名李承阳,早年毕业于普洱道立中学。1921年,与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之女柯祥凤结婚。1927年起从事傣学研究。1930年代,曾出任佛海县教育局长、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校长等职,并在佛海开办“复兴茶庄”。1939年成立中茶公司佛海茶厂。1934年4月,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撰写了《西藏与车里之茶叶贸易》、《佛海茶业概况》等文,对佛海——包括从佛海出境的车里(今景洪县)以及勐海等地的茶业从产量、质量、制法、包装、运输、价格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

1940年起,历任佛海县政府秘书、代理县长,云南省教育厅西南督学区国民教育视导员,国民党佛海县党部书记长,车里县县长,云南省政府秘书、参议等。1948年,当选第一届国大代表。赴台后,又任宪政研讨委员会委员、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0年2月,他考察金三角,随后去台湾,出版了《十二版纳志》、《镇越新志稿》、《鸡卦图谱》、《复庐存牍》、《南荒内外》等著作。

年轻茶人韦智获:以知识创新传承茶路梦


在茶山一路教记者如何分辨不同的茶叶类别和叶片特点、制茶碰青时有自己独特娴熟的“韦式手法”、冲茶时一闻香识“好茶”......年轻茶人韦智获对茶叶熟识程度让记者折服。

80后的韦智获算起来已经是个资深的“老茶农”了。韦智获自小生长在凤凰茶之乡,父亲长辈都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从小耳濡目染注定他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上大学时他选择了茶学专业,四年学有所成之后,带着知识和技术回到了深山里,一心种起了茶叶。

韦智获告诉记者,这些年他自创的新型制茶工艺,已经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他正在研究茶花新品种,希望不久之后可以给茶客的“茶船”上,增添多一种健康的茶品选择。

这一种新型制茶工艺,是把单枞茶与红茶的制作工艺相互糅合,制作出品质更佳的红茶。近几年,韦智获多次进行尝试与实验,并且到福建各地考察学习,希望博众家之长,助力自家独特的红茶新品研发。采访时,他把自己自谦为“较差”的新型红茶冲泡给大家品尝,却获得了一致的肯定。

因为对互联网的熟悉,韦智获拓宽了自己的茶叶销售渠道,通过网络,把自己的茶叶卖到其他省市甚至国外。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顾客里,有来自荷兰的、有来自日本的,大家买了他的茶叶,品了他的茶叶之后,都会找机会来到凤凰小镇上,再次寻觅潮州凤凰茶的踪影。

相比起一些年轻人对大城市的向往,韦智获显得很超脱。他告诉记者,自己就喜欢呆在凤凰山里,每天种种茶、研究茶、把自己的“作品”卖出去,换来三餐饱腹。他觉得,这就是人生的最大乐事。

一位习茶人的自白(一)


茶人们常说:不美则死。你眼中他们或许很作,但我的体会是:在大自然中喝茶,用的是山泉水,采撷的是山中花,静静地喝茶,听着流水声,再看那朴素的茶席融合在大自然中,毫不违和,一切都好,只缺烦恼。

柴米油盐酱醋茶,寻常人家生活中的七件要事中,茶排在最后,但是近年来茶似乎成了生活的主角。伴随她的是“生活美学”这个概念,茶成了创造美、营造美、带来美的介质。

在我的印象中,茶是待客之物。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抓一小撮茉莉花茶放在纸杯中,用暖水瓶中的水冲泡,客人随意喝着,聊着家常。茶在那时,是朴素的温暖的情谊。这样喝着茶,直到去年中。一天,一位朋友送来一种叫“凤凰单从”的茶,他说:这个茶的味道,像你。我将它放在了抽屉里。又有一天,和网友聊天,我说很爱喝茶,他问我都喝什么茶,我脱口就说:茉莉花茶!他没再接话。又有朋友送来一种茶,叫福鼎寿眉白茶,问我喝过白茶没有,我说:喝过喝过,安吉白茶不错。他说,安吉白茶是绿茶,不是白茶。接触喝茶的朋友多起来之后,想起上面的经历,就成笑话几桩。

于是,去书店买了关于茶的书,一个奇妙的世界从此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为之倾慕热爱,并找到了今生的精神寄托——这个世界,就是茶的世界,她既小到一滴水,一片树叶,一块土壤,又包容了宇宙万物的哲学思想。难怪她6000多年前诞生在中国,中国人读懂了她,并赋予了神奇的力量,最后如英国这样傲慢的国家也接受并爱上了她。

1910年,美国人威廉·乌克斯考察了东方各产茶国,搜集了有关茶叶的资料,最后写成《茶叶全书》。这是一本西方思维的理科生写的书,他从茶叶种植的土壤气候温度等,一直写到茶叶的贸易,而关于茶器和文学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其中有一节很有意思,题目叫:对嗜茶者的忠告,“茶可以在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饮用,但按照美国人的习惯,茶特别适宜在午后饮用,比如说午后4点”。威廉的书符合西方式的科学研究思维,看完此书,就像把茶叶解剖了一样。

其实,关于茶叶研究的书,在当代有很多,以陈宗懋先生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为巨。这本书,包含了中国茶叶的历史、茶叶种类、饮茶习俗、茶叶器具、茶叶人物、茶学著作、茶叶机构、茶树生物学、茶叶贸易等等,号称茶学精品工具书。我从网上买回来以后,一直放在家中的沙发上,还没来得及查阅。

其实,真正带领人们走进茶的世界的,当属公元780年唐代学者陆羽先生所著《茶经》一书。陆羽被奉为茶的祖师爷,因为他的著述,茶在唐朝迎来鼎盛,在宋代发扬光大,在明清实现了古典与浪漫的结合,在现代成为精神食粮。开头一句成为永恒的经典:“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通过实践总结了哪里产的茶好,哪里的水泡茶好喝,用什么器具煮茶好喝,注水出汤的火候等等,成为日后茶人事茶的规范。今天看《茶经》,或许简单,但做初始规范研究的人,既无百度可查,又无动车可坐,是靠脚步和诚心奉献给茶的初心。

白居易有诗云: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人们是因为喜欢喝茶,才会爱茶。但很少有人问自己:什么是茶?我为什么爱喝茶。其实,这两个问题,是茶的迷思。除了鸦片之外,人类的饮料依赖有3个:茶,咖啡(可可),可口可乐。但十分奇怪的是,它们喝了的确提神,但关于茶,我觉得她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茶能带来精神的愉悦,另一方面,每天忙碌的工作结束后,我更愿意享受喝茶带来的宁静时光,茶能让现代人思想放空,在片刻体会刹那的永恒,让疲惫的心灵有安妥之所。

现在在中国大陆越来越多的茶空间诞生了,它们秉持了“生活美学”这样的理念,继承了明代以来文人茶室生活的风格,又融合了日本和台湾茶道的精髓,逐渐探索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新生与繁华。这些年,中国大陆的杂志《GQ》《三联生活周刊》都做了关于茶道的专题,以“三联”两期的《茶之道》影响最大,基本勾勒和展现了当下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的茶道现状和著名茶人。研究和了解当代茶生活,可以从这两期杂志中学习和找到线索,每一个人物都是打开茶之门的线索,都是无尽宝藏。

沈明《茶马古道》再现民族走廊


世界民族学人类学大会期间,云南实力派职业画家沈明为大会创作了大型画作《茶马古道》,以画作的方式向6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展示了云南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古代“茶马古道”是滇西北至藏东南历史上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存在着永远发掘不尽的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宝藏,值得人们追思和体味。

职业画家沈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5年5月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个人画展,被权威人士誉为“当代中国能够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洋艺术、地域特色相结合并取得重要成就的最杰出的画家”。其作品追隋唐、魏晋自成风格,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为结合点,使古老的原始美和时代相融,表达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品茶人与茶融入一体


中国式茶叶大国,底蕴丰富的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古往今来,人人都会喝茶,但并非人人会品茶,品茶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是一种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品茶要在“品”字上下功夫,仔细体会,徐徐品味,品茶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穷乐趣,让人们在不自觉中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与安逸。

自古以来,很多人将品茶与人生、性情联系在一起,那一片小小的茶叶能释放出无穷能量;茶在沸水的翻滚中就好比人为了生活在人生中的摸爬滚打,经历一番艰辛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句“茶如人生,有多苦有多苦”让人为之动容。

茶叶还是中茶的,茶水还是苦的,心情还是闷的,夜还是静的,思絮还是乱的。人这一生总会有些许事是不尽人意的,也总会有些决断是错的,生命之重在于承受;对错不重要,不管是何味道的事情就如眼前的茶一样,只一口下肚,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皆在承受二字,或许文人会说,那叫品味。

茶如人生,有多苦有多苦,需慢慢品味;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在手中,思绪回忆这曾经的美好,品味已拥有的温暖,笑人生的洒脱和快乐。

一杯香气四溢的茶沁满了心田,暖热了身体,性情也在茶香的包围中竟变得如此淡然!茶需要去感受,需要去品读,其实,茶不仅仅是饮品,更多的是它对人性的容纳,人茶融为一体的品性和愉悦。对深知茶性的人来说,品味是品性茶文化的延绵不绝;其充斥的是身心,浸泡的是精神。

茶有茶性,人有人性。品茶的过程要用心,如果分神,分心,茶就会变了味道,它不再香甜甘美,充其量只是一杯加了颜色的水而已。品茶感人生,生活像杯茶当用心去品味的时候,就能品出生活所赋予的美好,就能感知到生活的真谛和气息。

生活中,很多时候会被某种爱心的付出或接受而感动着,也为一些不齿的行为而痛恨着,被名利媚俗所腐着。或抱怨或感动或陌生或熟悉;让人激昂或沮丧;其实不是事情的自身有此魅力,控制了人的境界,而是事情自身以外的情愫行为决定了人格的美丑;本质只是载体是过程折射出了人性的高尚与卑微,品茶也是如此,其实品茶的时候品的不只是茶,而是心态!

一茶一世界,一叶一追寻。茶赐予人们的是能清醒的看待世界,激励人人勇敢的面对生活,进而使人得道;懂得品茶的人,就懂得品味生活;懂得品茶的人,就懂得珍惜生活。

《禅茶一味》:茶人与禅宗


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著“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著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著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有关释迦牟尼觉悟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下面,让我们参照一下深受日本学术界好评的渡边照宏先生撰的《佛教》,来追寻回顾一下释迦牟尼求道成佛的生涯吧。

有关释迦牟尼佛传记的历史资料繁多。例如《大藏经》中就有不少详细记述释迦牟尼佛生平的典籍,但是其中不乏历史事实与传记记述混杂相间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所谓佛陀的传记,并不是仅仅传达事实经过,即类似现代的新闻报道。它是以传达宗教史实为唯一目的而撰写的。换言之,这种传记不脱离佛教的教理教义。归根结底它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传记。因此,即使对待此类传记中出现的异想天开之谈,我们也应该从中汲取佛教倡导的教理和教义,即汲取佛教的真髓。

一片茶叶 以清净心布施


一片茶叶,以清净心布施。

抓一把茶叶丢在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哥哥那一把茶叶中的每一片所释放出来的。我们喝茶的人,从来不会去分辨每一片茶叶,常常忘记一壶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叶所组成的。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不就是这样吗?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我们应以茶叶为师,最好的茶叶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制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壶里才能还原、才能温润、才有做为茶叶的生命的意义;我们也一样,要经过许多岁月的涮洗才能锻炼我们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献时,我们才有了人的温润,有生命的意义。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云南民国茶人之—李拂一


李拂一(1901—2010)原藉广西桂林,1901年生于普洱县(今宁洱县),原名承阳,字复一,拂一乃笔名,后来就以笔名行用了。

1921年,他与西双版纳最高行政长官──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之长女柯韵桐在思茅结婚,1923年,李拂一辞去思茅电报局工作到版纳发展。1925年他担任富滇银行车里(今景洪市)分行经理。随后,他在云南省建设厅、教育厅、西双版纳各县当一些教育局长、合作社经理、政府秘书之类的小官,并把家迁到了佛海县(今勐海县)。这段时间,李先生先后注译了《车里》、《泐史》(傣族史)、《暹程记略》及《车里宣慰世系考订稿》、《滇边失地孟艮土司之考察》、《西藏与车里之茶叶贸易》等著作。

李拂一为补贴家用,申请了百余亩茶山,于1930年在佛海开起了自己的茶庄——复兴茶庄。当时,佛海主要生产蘑菇头紧茶,这种茶虽说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但用料粗老,价格低廉,西藏方面需求量极大。复兴茶庄也生产紧茶,年产量二三百担。为了把茶销的更远,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李拂一任经理,由公司负责在沿途寻找代理,在加尔各答、加林埠租用仓库,统一运输,统一销售。

李拂一在昆明遇见了中国茶叶公司董事长寿景伟,他委任李拂一为云南中茶公司的职员。由于李拂一具有办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的经验,服务社的运输股长就委托李拂一兼任,同时,他也是佛海茶厂不领薪水的专员。

《禅茶一味》之茶人与禅宗


南坊宗启是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的茶人,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宗易居士(1522~1591)的入室弟子。南坊宗启编撰的“利休流”茶道秘传书《南坊录》(《南坊录》为千利休弟子南方宗启所着“利休茶汤传书”。分为“觉书”、“会”、“棚”、“书院”、“台子”、“墨引”、“灭后”等七卷。虽然学术界及茶道界关于着者南方宗启本人以及《南坊录》成书经过等多有疑义,但仍是了解千利休茶道理论的一部重要茶书。)中,介绍了其师千利休当年在位于“堺”(今大阪府堺市——译注)的南宗寺集云庵品茗会上的一段史话。

这段史话以南坊宗启提问、千利休作答的形式展开。南坊宗启问道:“一般来说,茶道以‘台子’(原指正式茶道摆设风炉、杓立、盖置、建水、水指等一系列茶具的茶具棚架,这里特指正式“茶事”——译注)为本,但是师父您经常对我们讲‘茅棚小屋品茗会更令人心旷神怡’,这是为什么呢?”。

千利休听后缓慢地开口答道:“小草庵之茶汤,首先以佛法为修行得道之根本。讲究茶室排场,追求美味佳肴,乃世俗之举。屋能遮雨,食能解饥,足矣。此乃佛陀之教诲、茶汤之本意。所谓茶汤,即汲水、取柴、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饮、插花、焚香,此等行为皆为践行佛祖之行。至于其中详细,宜自行思忖研究。”

自古以来,这段名言脍炙人口,淋漓尽致地表达传授了千利休倡导的茶道精神。

千利休的高足山上宗二(1544~1590)依据随其师习茶二十余年的亲身经历,编辑了茶道秘传书《山上宗二记》(《山上宗二记》为利休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所撰“名物记”及阐述千利休茶道的茶汤书。山上宗二在武将丰臣秀吉攻打小田原城时,被其君主丰臣秀吉割掉耳鼻处死。)。《山上宗二记》中称:“茶汤风采尽在禅也。”或:“茶汤由禅宗而出,故专依禅僧风范。珠光、绍鸥皆禅宗也。”这段记述是在教诲天下茶人:茶汤之道源于禅宗,所以茶人应该效仿禅院僧侣专心侍佛的心境,修习茶道。并列举了身体力行地实践这一精神的村田珠光(村田珠光(1423~1502)为日本茶道创始者。曾拜一休和尚参禅。后经日本室町时代连歌师、画家,侍奉室町幕府第8代将军足利义政左右的能阿弥举荐,教授酷爱艺术的足利义政茶道。)和武野绍鸥(武野绍鸥(1502~1555)为日本茶道史上名人。继承村田珠光茶风,并将其传于弟子千利休。)两位茶道先人。

禅茶一味,日本饮茶风俗的普及,茶文化的发展和茶道的形成,源于禅林“茶礼”的礼法及其精神。名留茶道史册的茶道巨匠的创作精神和艺术修养,都来自投身禅门、参禅修行、内观自省的体验和悟证。日本茶道界,尊奉村田珠光为“佗茶”开祖,因为他在“四席半”的有限空间里,创造了追求“茶禅一味”、“和静清寂”之无限艺境的“佗茶”。

室町时代的茶人村田珠光(1423~1502)原为奈良称名寺的僧侣,后移居京都,拜大德寺一休禅师习禅,开创了禅风浓郁的“点茶法”,被誉为“佗茶”之祖。所谓“佗茶”,为茶道流派之一,流行于桃山时代。“佗茶”追求拙朴、简素、恬淡、冷峻、清寂的精神,与东山时代流行的“书院茶”茶风迥异,由千利休大成。

武野绍鸥(1502~1555)为室町时代后期的茶人,师从村田珠光的门人宗陈、宗悟修习茶道,奠定了“佗茶”的实践基础,而后传至千利休。

《山上宗二记》还记述:“道陈、宗易(利休)以禅法为要。”这里是说,统率“东山流”(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命令擅长艺能的“同朋众”即侍者能阿弥创立的茶道流派之一——译注)的堺的茶人北向道(陈北向道陈(1504~1562)系出身于堺的茶人,为千利休的茶师。曾向武野绍鸥举荐千利休。),以及其弟子千利休都颇受“珠光流”茶道影响,而以禅法为茶道之要。

《南坊录》着者南坊宗启出身于堺的富商“淡路屋”,师从当地禅通寺的春林宗俶参禅(参禅,即拜师坐禅修行。)修道,由“喝食”(喝食,即唱喝之意。僧堂进斋时,向僧众宣告斋食内容和进斋方法。“喝食行者”一般以少年僧居多。)、“藏主”(藏主为各藏、殿主管,负责掌管禅宗寺院的“看经阅藏”。),进而升任“首座”(首座为禅院中位于僧众之首的职位。),人称“庆首座”,师从千利休参究茶道之法。

天正十九年(1591)2月28日,千利休蒙受“莫须有”罪名,被迫剖腹自尽。身为千利休入室弟子的南坊宗启闻讯无比悲哀,遂将由先师处亲耳聆听到的有关茶道的逸闻整理编辑成“寂后”一卷,完成了共七卷的《南坊录》。

文禄二年(1593)2月28日,千利休离世三周年之日,南坊宗启来到恩师灵前,供香献果,诵经回向,而后悄然消失离去,最终无人知晓去向。

顺便提上一笔。经近年考证,传为南坊宗启撰的《南坊录》内容中,含有许多后世茶人添加之笔。《南坊录》共七卷。贞享三年(1656),在筑前(旧国名,今福冈县西北部——译注)黑田家的家臣立花实山处发现了前5卷。元禄三年(1690)在南坊宗启的传人纳屋宗雪处得知,纳屋宗雪曾将由他处得到的第六、第七卷抄写下来,自称“南坊流”茶道而加以传布。同时,还将该书中最为“秘密”的九条摘录出来另成一卷,加上追加增补的一卷,共九卷流传至今。

日本茶道的先驱者们赞颂不绝的“禅”的本来面目到底如何呢?首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这个对于理解茶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的话题吧。

毋庸赘言,禅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禅不仅对日本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禅宗以外的其他佛教各宗派对于日本文化史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基本上局限于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方面。然而禅宗的影响远远地超越了这一范围,禅思想和禅文化已经深入到了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提到“禅”,一般人都认为深奥叵测而难以接近,所以往往敬而远之。当然,真正理解禅的真谛确非一件易事,但是禅一直为具有理智之人所追求。近年来,怀有诚挚之心的参禅者日益增多。很多在校学生及普通的工薪阶层都积极踊跃地前来禅寺,参加坐禅会。近年来,禅被视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受到大洋彼岸为数众多的西方人的憧憬和追捧,热衷于参禅问道的西方人急剧增加。

参禅热潮方兴未艾,说明禅作为打破西方文明的窒息状态的崭新的思想武器,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体系,正日益受到东西方世界的瞩目。

1976年10月,作为庆祝美国建国两百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我率领日本六十名禅僧,参加了在坐落于美国纽约州卡兹奇山麓、风光旖旎的比彻湖畔的国际大菩萨禅堂举行的国际坐禅大会。当年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幕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头顶竹编斗笠,脚履草鞋,肩背袈裟背包的六十名日本禅僧步出肯尼迪机场,列队整齐,表情肃穆。鱼贯而行的身姿立刻就吸引了当地美国人的围观。围观者中发出的那惊诧和感叹之声,至今仍然萦绕耳畔,难以忘怀。

特意赶到机场迎接日本禅僧代表团的美国禅人也尽显堂堂仪表。他们“叉手当胸”(叉手当胸为禅林礼法之一,将右手压在左手上置于胸前。),即双手交叉置于胸前,肃然伫立,以目致礼。虽然这只不过是日本禅家日常修行的一般仪礼规矩,但在异国他乡亲眼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深深地感受到:这六十名日本禅僧的禅心已经和美国人的热心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美国、墨西哥、日本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一百余名代表汇聚一堂,有条不紊地在雪花纷飞的严寒中,共同举行了长达一周的“接心”,即“打禅七”,度过了充实而宝贵的时光。据我所知,这是首次国际范围的参禅活动。其后,以日美禅僧为主的参禅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参加者人数日益增多。进而扩展为包括日本在内的东西方世界的崭新的禅法交流形式,实在令人难以预料。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概括一下禅的本质和禅的发展历史。这对于理解茶道与禅的关系至为重要。

在古印度,作为宗教实践的方式之一,曾经盛行瑜伽。人们认为,这种实践方式的目的在于,平心静气地控制呼吸而最终达到统一精神,提高大脑的认知思考能力,增强身体素质,进而创造出奇迹。这就是流行于现代女性之间的瑜伽的源流。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这种实践方式就已经为众多的修行者所实践和传播。释迦牟尼佛出家伊始也曾加以修习实践。但是,释迦牟尼佛历经六年左右苦行修炼生活,却始终没有达到觉悟的目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通过苦行修炼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是一个什么境界,释迦牟尼佛为何始终未能得悟呢?下面让我们共同地回顾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吧。因为禅的宗旨就是源于“释迦牟尼的觉悟”。

以茶结缘


一位和尚来买茶,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举止端庄,遂与之闲聊。不料两人性情相和,话语投机,竟视如知己和尚出家前为检查官,掌管犯人之生死;茶人做茶前从事餐饮,常造杀业。和尚因出家受戒而吃斋,茶人因品茶渐恶荤腥而好素食。和尚以佛结缘,送茶人以佛经,佛书;茶人以茶结缘,供养和尚以茶叶,茶具。和尚与茶人说佛法,茶人与和尚论茶道。

和尚道:色不异空,空即是色。

茶人道:水不是茶,茶就是水。

和尚道:老实念佛证菩提。

茶人道:用心泡茶得真味。

和尚道:明心见性,度化众生,是佛陀。

茶人道:遇水舍己,济人无数,为茶饮。

和尚道:心就是佛。

茶人道:佛就是水。

两人相视一笑,原来茶汤中有佛法,佛法就在茶水里。茶与佛,其道不同,其理相通也。和尚与茶人和掌道别。茶人悟而得一联:

两头是路,品几杯顿悟茶道。

四大皆空,坐片刻难得壶途。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沈钟:以茶治县一茶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