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低不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这里是云南西双版纳西部的勐海县。这座与缅甸接壤的边陲小城,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野生茶树和古茶树群遍布,而街头那一块醒目的“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更是透露了最大的秘密。

古往今来,在这个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茶山、茶企、茶厂、茶园、茶农。似乎所有的身份都和茶有关,和茶有关的人物和故事可谓数不胜数。

76岁的王一球,郎河茶业的创始人,显然是勐海县茶界里叱咤风云的一个。他一辈子和茶打交道,一点一滴把茶变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高要求高标准,用匠人精神做茶

7月初的勐海县,气候果然温润舒服,只有持续的蝉鸣声提醒着这是夏日。蓝色有领T恤、白色西裤、棕色皮鞋,王一球以这样的装扮走过来,其矫健的步伐,很难令人相信,这是一个早已过了古稀之人。

王一球

王一球的故事,从来离不开茶。

194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茶叶世家,王一球从小就与茶叶产生联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开始投身于茶叶,1996年在勐海成立郎河茶厂,2006年勐海郎河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从勐海的生产基地到广州的全国营销中心,这些年来,郎河茶业在市场中成功的塑造了“郎河”系列优质品牌。郎河茶业也从几公斤订单逐渐做到几千吨的订单,的乱定价局面。回归本源,真正做到让中国老百姓喝上称心、放心的普洱茶。

王一球爬上茶树

对标吴裕泰,把郎河做成百年老店

接触过王一球的人,多数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的谦恭态度和对茶业的赤诚之心。

郎河茶业的老客户、广东新会的林先生说,王一球对客户像对亲人一样,产品性价比极高。这么大年纪还经常四处调研,也经常拜访客户,是那种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亏他人的人。

王一球和大儿子王小林

王一球很喜欢喝茶聊天。找退休工人一起喝茶,调研的时候就找客户喝茶。在氤氲茶香中,他常能喝出一些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伙伴。当然,二十多年的合作关键还要归功于郎河茶叶的质量,正如他所说:“这个行业不管竞争多激烈,只要有匠人精神,扎扎实实做事,就有未来”。

现如今,郎河公司的事务实际上都交给了大儿子管理,但王一球仍然亲自监督茶叶生产的第一线。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车间查看,车间很宽阔,走路要花上半个小时才一个来回,年迈的他却从不喊累。接受采访当天,他刚从美国回来,此次去美国是参加展览会顺便拜访美国二十多年的老客户。

王一球和美国客户

采访结束已近黄昏,王一球坚持要亲自开车送记者回酒店。他说自从六十六岁学开车,便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因为厂里经常有客人来,司机们都送客人,自己当司机最方便。对他来说,只要能把茶做好,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

关于郎河的未来,王一球先谈到了自己的仰慕对象——北京的“吴裕泰”,这家老茶庄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从清朝起,经历历史变迁一直保留到现在,是中国茶叶的标杆。“这就是一个百年老店的标志,不是靠炒作。”

他想好了,郎河茶业要对标吴裕泰,做成百年老店,不靠炒作,而是靠品质把郎河品牌流传下去。

扩展阅读

苏轼善品茶、煎茶、磨茶 曾移栽百年老茶树


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人,苏轼是既好酒又好茶,这两种爱好很能代表他的性格特质。酒之张扬、豪迈,茶之清雅、闲适,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苏轼以好酒出名,多是因为他的诗词,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如“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其实,苏轼喜酒却并不善饮,有“吾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之文,而对于茶,则大不一样,不仅善饮、善品,而且对于如何煎茶也很有研究。比如在《汲江煎茶》一诗中,就生动地描述了煎茶和饮茶的过程: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这首著名的茶诗,是苏东坡流放海南儋耳时所作。为了饮一盏好茶,诗人不惜在夜间摸着黑,踩着石头,临江取水。用大瓢舀水倾入瓮中,月影也跟着倒了进去……回到家中,一边生炉煎茶,一边坐听松涛。煎好之后,不顾空腹,忍不住海饮三碗,却又造成了失眠,只好坐听打更之声以盼天明。

苏轼不仅自己汲水、生火、煎茶,对于磨茶也很精通。所谓磨茶,是指盛行于中国古代的一种制茶工艺或茶道。选取春日之绿茶,在采摘前一旬到一月之间,搭棚覆盖遮阳,以增加茶之香气。采下茶叶后,再蒸茶杀青,以求得特别的口感。饮茶之时,用石磨将茶团碾细,再将筛出的茶末放进茶盏,注入滚烫的开水。

苏轼对磨茶十分看重,因此对磨茶的器具——茶磨相当讲究。在《次韵董夷仲茶磨》一诗中,他特别赞扬了四川一带出产的良磨:

岁久讲求知处所,

佳者出自衡山窟。

巴蜀石工强镌凿,

理疏性软良可咄。

好磨磨出的好茶,苏轼十分珍惜,要亲自拿去泡茶,“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对茶的热爱,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品尝,煎茶,磨茶,甚至还能栽种茶树。在《种茶》一诗中,他描写了自己如何移栽一棵老茶树的过程。百年老茶树,已经被遗弃,但苏轼却选择了一个春雨如油的好时节,将其移到了自己的园中。在他的细心呵护下,老茶树重现活力,长出了上好的茶叶。

松间旅,其中贬居黄州时作的《寄周安孺茶》被视为他最具代表性的咏茶之作: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这首长诗,不仅详述了茶的历史、茶的制作、饮茶之乐,也在茶身上寄寓了高远幽雅、不落凡尘的情怀。苏轼一生不合时宜,在政治上处于党争的夹缝之间,多次被贬、流放。但他却乐观旷达、超凡脱俗。“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一盏好茶,随缘自适,苏轼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伟大的作品,自己也在艰难的外部环境下,度过了高质量的一生。

刘益成:发扬云南茶人精神 做强云南茶业


面对国内、国际茶叶产销两旺的市场主流,云南省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茶叶生产历史、世界公认茶树原产地、中国重要茶叶生产基地、丰富茶树种资源、优越自然条件、优良茶叶品质及多家知名茶企的省份来说,更具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竞争优势。

人物介绍:刘益成号茗悟,祖籍广东汕头,从小爱茶,潜心钻研中华茶文化。现任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昆明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全国茶业行业战略联盟主席、中国国学院大学茶艺茶道专业客座教授、中国茶叶学会理事、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家高级茶艺技师、《中国茶业》杂志编委。

云茶文化历史悠久

据了解,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达560万亩,位居全国第一,有94个主要产茶县,分普洱、临沧、版纳、德宏、保山5个主产茶区,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云南天高云淡、水源清洁、空气清新、生态优良,拥有优越的茶树生长环境和优质的茶树品种资源,尤其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带,远离污染源,土壤肥、日照足、云雾浓、湿度大,特别适应云南特有大叶种茶树种植,茶叶具有芽叶肥壮、萌发较早、生长旺盛、采摘期长的特点,生产的红茶、普洱茶和绿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云南省形成了多民族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茶饮习俗。各民族之间,通过彼此渗透,相互促进,融汇成独具韵味、魅力无穷、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民族茶文化,成为云茶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依托。

云茶产业将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顺势引导和社会各界强力推介,使“云茶”成为了继“云烟”、“云花”和“云药”之后的又一知名品牌,“云茶”产业全面发展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历史的沉淀,健身的功效,精神的享受,耐贮的特性,社会的进步,催生着“普洱茶热”,保健功能的广泛认知,以及较小区域的种植范围、产量,日益提高的加工标准等因素的影响,普洱茶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仍将呈稳步发展趋势。尽管出现了投机与炒作,但也要冷静分析、理性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可能在短期、局部带来一些价格的波动,但只要引导得好,这可能是一个发现产品真实价值和去伪存真的过程。

认清差距规划突破瓶颈

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沉淀,但和福建、浙江省相比,云南是产茶大省,还算不上是产茶强省,茶叶种植面积虽然第一,但产量却排第三,产值估计只能排第五。刘益成进一步介绍,以福建安溪为例,其涉茶行业迄今总产值逾90亿元,而云南全省不过200亿元,差距明显。云南茶业的发展瓶颈正是在流通流域和品牌打造上,而这些,正是云南茶叶流通协会亟需加强的工作。

刘益成介绍,2013年初,云南茶叶流通协会在征求了所有会员的意见后,确定了“和谐、厚德、开拓、奋进”为云南茶人精神,并在此精神指引下,立志要将云南发展成为茶业强省。和谐、厚德,即云南26个少数民族应同心同德,借助云南天赋的优质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做有机茶、生态茶、良心茶,这也是所有茶人必须具备的茶德;而开拓、奋进,则是指云南茶业要大力开拓东盟市场,升级粤、港、澳、台四地市场并加快“南茶北进”,这将是未来云南茶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茶业》杂志第14期

董国艳:做国艳精品,创百年茶企


文/董国艳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各位女士、先生、朋友们,您们好!

今天是我们“勐海国艳茶厂”开业庆典之日,我怀着无比喜悦,万分激动和感恩的心情,热情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的莅临指导,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作为洱海之滨、鸡足山脚下走出来的平凡而普通的农家女子,能够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诚信经营,发展至今,我此时的心情只有感谢、感激、感恩。

感谢党的“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好政策;感谢西双版纳各级政府及相关部委办局的关怀和支持;感谢普洱茶业界的老前辈、专家的教诲与帮助;感谢在座的各位茶人、经销商及客户多年来的全力相助与惠顾;感谢我步入社会、人生第一站,我的第二故乡——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拜个早年!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龙年吉祥、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财源广进!

谢谢!

乞丐小伙10年变“茶王”


“无论是做人,还是企业的发展,一靠诚信,二靠创新,我就是拥有这两个法宝,同国内的大型百货公司,比如沃尔玛、乐购、家乐福这样的超市建立起了合作关系,他们的超市开到哪,新恒宝茶叶超市店中店就铺到哪。”柯宝林今年37岁,他的新恒宝茶叶有限公司现在已经在东北开设了几百家茶叶连锁店。短短10年时间,一位曾讨过饭、睡过马路的贫苦农民家的孩子何以创造出这样惊人的业绩?昨天,在沈阳新恒宝茶人会馆,记者采访了这位传说中的茶叶王子柯宝林。留着板寸头,身穿白色休闲服的柯宝林一口闽南口音,十余年的沈阳生活,让这位来自福建省的老板有着东北汉的豪爽与热情,谈吐间又时常流露出农民的憨厚与朴实。

首次创业亏掉全部老本创业感言:“大不了从头再来。”1992年,柯宝林与3个朋友合伙做茶叶生意,为了不与北京的师傅抢市场,他们决定去打天津市场。对天津市场几个月的了解后,柯宝林大胆做出选择,弃天津进攻沈阳市场,“去天津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城市,去沈阳我可以纵览东三省。”1992年,初到沈阳,柯宝林还是简单地签几个订单,福建和沈阳两头跑,帮茶厂做推销,从中赚点差价。但顺利的几次合作后,柯宝林觉得东北人的憨厚豪爽与自己的性格很适合,不用签合同就能做生意。他决心扎根沈阳,坐稳东北市场,1994年,柯宝林在沈阳安家落户。与其他茶商不同的是,柯宝林将目光投向了国有企业、茶叶公司、商场。“刚开始也是走街串户,但小茶庄可能几个月、几年就停业了,国有企业、老字号有诚信。当时的定位就是商业城这样的国有百货公司。”想拢住这些老字号企业的心,不仅茶叶质量要过硬,产品包装的创新也是个关键。通过代销形式与老字号合作,柯宝林的事业蒸蒸日上。1996年年底,茶叶市场低迷,柯宝林的茶叶生意濒临危机。几个沈阳员工自发从亲朋好友家凑了10万元,支持柯宝林继续做下去。是什么让月工资200多元的员工,短时间内借了10万元给柯宝林?“大家都很信任我,认为我的茶叶生意有潜力,有市场。”憨厚的柯宝林笑笑说。

做超市店中店做大企业讨饭孩子成茶叶推销员创业感言:做事要扎实,动脑筋把每一件事做好。创业感言:新事物里往往有新商机。1970年,柯宝林出生在铁观音茶叶的产地福建省安溪县一户农民家庭,有兄弟姐妹10人,生活窘迫的家庭造就了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碌的一家。11岁时,读完小学一年级,小宝林走出山沟,到广东、福建一带闯荡。由于年纪小、个头矮、势单力薄,找活做时常常被人冷落,捡垃圾、讨饭吃、睡马路、打杂工、做搬运……少年时的小宝林练就了生存的本事。17岁那年,柯宝林遇到了在某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的关老师。几个小时的启蒙式的聊天让柯宝林茅塞顿开,在关老师的茶叶店里,一向不善与人交谈的柯宝林滔滔不绝说了几个小时,讲述了自己与家里兄弟姐妹的打工生活和茶叶之乡的故事。“你来自茶叶的家乡,为什么不卖茶,为什么要卖苦力?”清华大学毕业的关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平易近人,一席话惊醒了闯世多年只为讨口饭吃的小宝林。在关老师的引荐下,柯宝林来到了某茶叶厂打杂。机遇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在茶叶厂,柯宝林主要负责仓库茶叶的摆放工作,枯燥的工作,柯宝林却做的井然有序。品质、价格不同的茶叶储存的有条有理。“闭着眼睛我就能在库房找到要找的茶叶在什么位置。”凭着这样的工作态度,不到一年,柯宝林的工作得到了老板的赏识,被提拔到茶叶车间。在茶叶车间,柯宝林开始真正接触到茶叶的制作技术,茶叶烘焙工作主要是对火候的掌握。而烘焙工作要长时间作业,许多学徒忍受不住车间内闷热、滚烫的烘干炉,柯宝林却丝毫没有偷懒,“得时常注意火候的变化,不同的茶叶火候的掌握也不同,60°C、80°C、150°C、180°C都不等。我很喜欢茶叶的香气,而且能学技术,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勤奋的柯宝林踏实的工作干劲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在茶叶车间工作了一年后,柯宝林被调到茶叶店做营业员,开始推销茶叶。因为不善于与人沟通,柯宝林开始根本卖不出去货。自己明明是对茶叶有感情,喜欢把茶叶介绍给别人,怎么到了顾客面前却口吃起来,不服输的柯宝林开始对着镜子,自己跟自己讲,这是什么茶,它的茶文化是怎样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柯宝林胆子大了起来。1997年,柯宝林创办了品牌基地恒宝茶叶有限公司,在沈阳东亚商场(现兴隆大家庭)内开了第一家连锁专卖店,将10万元救火钱全部投资了进去,第一年销售额达到100多万,这在整个茶叶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简直是个奇迹。随后,柯宝林以10%的股份加入福建一家茶厂,有了茶源,加上多年的销售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在做连锁的同时,柯宝林做起了茶叶出口生意。1999年,超市卖场在全国广泛兴起。将茶叶店引进到超市卖场,那时,超市在中国毕竟还是新生事物,许多茶叶商还不敢涉足这一领域,更不要说在超市内开店中店。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柯宝林凭借其多年的营销经验和过人的胆识预测到,此领域必将成为经济消费的宝地。随后的几年,柯宝林打出“新恒宝”品牌,将茶叶店陆续开进新建起的各大超市。目前,“新恒宝”在全国以超市为依托开的店中店达到了上百家,包揽了包括沃尔玛、乐购、大商集团等超市商场在全国各城市的店铺。“他们的超市开到哪,新恒宝茶叶超市店中店就铺到哪。”业内人士都清楚,想进各大超市开店中店不是件容易的事,在产品质量、服务上过硬才能赢得超市商家的青睐,柯宝林以其十几年的诚实做事,诚信做人,铸就了“新恒宝”在超市的稳定地盘。“有了信誉,合同签不签都是次要的。我答应的我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我也要诚实地说出来。”开拓北京市场当上经理创业感言:推销成功,积累了自信,工作更有劲头。

创业感言:企业的发展靠诚信、创新。1989年,柯宝林被公司派到北京做茶叶推销。为了多走几个地方推销,柯宝林骑自行车,后面驮着两箱铁观音穿梭在北京的四合院、茶叶店、茶货铺、酒店、马路……“每天都得骑140公里,当时北京人还不认铁观音,大多都喝花茶。北京人说,怎么把树叶卖给我们,喝起来像中药似的。”人们的消费观念不转变,给铁观音的推销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操着一口闽南话的柯宝林在北京的推销举步维艰。柯宝林以他对茶文化的了解,不仅卖好茶,还传授沏茶泡茶技巧,重要的是诚信打动了所有的人。人们不愿意拒绝这位热情、憨厚的闽南小伙。在推销过程中,柯宝林觉得与人沟通是件很快乐的事,何况介绍的是自己喜欢的茶文化。“一天如果能卖一两,都觉得有很大的成就。既与别人沟通了,在讲解中与茶叶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了。”柯宝林渐渐喜欢上了茶叶推销工作。初到北京,由于没有社会经验,憨厚老实的柯宝林被一买家骗走了3000元的茶叶,但他始终把受到的挫折当做是花钱买到的经验,不要过分相信他人。从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是柯宝林的一个习惯。也就是这样,在茶叶厂三年没拿工资的柯宝林始终没有放弃茶叶推销工作。从业务员一直到业务经理,成为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柯宝林说,坚持很重要。家乡人都会种茶、采茶、加工茶,但始终没有好的销路,那个年代也没人会想到走出山沟自己推销茶叶可以卖个好价钱。柯宝林说,直到1989年来北京,家乡人仍旧是这个观念。柯宝林介绍说,今后不仅要把目光放在超市商场的店中店上,还要建街边社区店、形象店,提供集中的品牌环境。不仅要销售茶叶,还要把茶文化带进每一个城市。“企业的文化与销售是同步的,有了文化的企业,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新恒宝将以茶叶销售、茶艺表演、茶文化、茶餐等表现形式,做一个体现中华茶文化的企业。“现在出现茶叶饭店,但我们是做茶叶销售的,我们知道茶叶的营养价值,为什么不把茶餐这一绿色消费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中。”就是带着这样的茶叶文化发展新思路,2007年1月,一个融会茶叶销售、品茶、茶餐、茶艺表演的大型旗舰店在沈阳落成了。诚信、创新、发展,柯宝林在他的茶叶之旅中又迈进了一步。

王秀兰:做“放心茶” 重振老字号


王秀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传统技能技艺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十大影响力企业家。作为国家茶叶审评专家,她从业四十余载,用“俭、清、和、静”的茶人精神立身,用“不抛弃不放弃”的进取心立业。她带领职工始终以“振兴中华茶产业、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己任,秉承“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中华老字号张一元”发展成为全国茶叶行业的领军企业。

王秀兰自1972年起从事于茶叶生产加工、拼配窨制、审评定价、茶类衍生品的研发、饮茶与健康的研究、中华茶文化的宣传、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工作。1992年初她来到张一元任总经理时,张一元茶庄经营惨淡,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不服输的她力挽狂澜,重振老字号张一元昔日的风采。她凭借执着的韧劲儿和独到的见解,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统购统销形式,形成自产自销新格局,而且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真谛。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的项目,她本人被评为该项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带领下,张一元不断超越创新,由传统老店快速发展为享誉全国的茶叶领军品牌,拥有200余家品牌连锁店,31个名优茶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多年来稳居全国茶叶行业内销榜首,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成为我国老字号企业中的典范。通过服务奥运及世博盛会,她让中国茶一次次登上世界的舞台。2012年,张一元总店创造了中国首家茶叶销售亿元店的行业纪录。

作为大栅栏地区人大代表,十余年来,王秀兰同志坚持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先后提出了多项加快大栅栏地区改造升级的提案及建议,被选民亲切的称为“我们的好代表”。王秀兰同志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带领广大职工先后开展了帮贫扶贫、红十字爱心行动、助学行动、助残行动、为受灾地区捐款行动、茶与健康进社区巡回讲座、茶文化进高校宣传、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社区共建方面,坚持十余年来慰问牛街敬老院,资助大栅栏特困生刘佳完成学业,为煤东社区贫困孤儿林媛媛提供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帮扶照顾社区特困户,为和谐社区建设做了积极贡献。

作为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老字号掌门人,她始终秉承“诚信为本”的立业之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品即茶品,好的人与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至今“诚信为本”的牌匾和“诚、信、德、礼”等十二字真言依然高悬在每一家张一元店内。她提出来的“做良心茶,做放心茶,做百姓茶”,多年来被社会广为赞颂和传播,张一元的产品以“质量最高、销量最高、赞誉最高”赢得了市场。她始终坚持的“不打价格战,以质论价”的铁律,使得张一元成为稳定茶叶消费市场的定海神针。她始终坚持“宁可人不买,不让人买缺”的售货理念,今年面对紧张的货源,她依然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达到标准的茶宁可断档断货,也绝不勉强上架销售。正是因为这种对企业、对社会、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成就了现在的中国茶——张一元

“世界茶王”李瑞河谈成功之道:品牌+文化+创新


世界茶王说:创业一定要专注,自信和坚韧。做产品一定要勇于创新,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81岁的李瑞河被誉为“世界茶王”、“两岸茶王”,作为天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瑞河用自己的执着、睿智、自信,书写了传奇的创业人生。重视品牌、传承文化和不断创新是他成功的“法宝”。

李瑞河出身于茶农世家,从小就与父母等劳作于茶园间。“当时种茶的人多,的人少,我们家跟一般农民一样都很穷。”李瑞河回忆说,因为家庭贫穷须谋求转变,他的家庭决定转变思路——从种茶到卖茶。

图为:天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瑞河

卖茶的过程是艰辛的。贩茶之初,李瑞河经常走街串巷、挨村挨户走访顾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要有足够的韧劲和自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李瑞河表示,因为有过当兵的经历,他练就了异于常人的承压能力。“我建议所有人都尽量去当兵,军队是一个非常磨练人的地方。”

因为勤奋、努力,再加上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李瑞河迎来了成功。他的店遍地开花,创办了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等,他创建的天仁集团资本额逾40亿元,为台湾地区第一家专门从事茶叶销售的上市公司。

然而,有时幸运和厄运常相伴而至。1988年,踌躇满志的李瑞河开始涉足证券行业,不过让其始料未及的是,两年后台湾股市的崩盘,让其从“天堂”跌入了“地狱”——天仁证券因从事丙种垫款,出现30亿台币的财务损失。“我当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甚至有过轻生的想法。”为了避免引发更严重的一系列问题,一周后李瑞河提起精神,并对外承诺:愿意用名下的财产来偿还债务,宁可做一个清清白白的穷人。随后他辞去一切职务,变卖家产抵债,包括在美国的一幢房子。虽然出现巨额亏损,不过李瑞河的诚信和重情重义,使他赢得了尊重和信任,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1993年,已近花甲之年的李瑞河筹集到1000多万元后踌躇满志地转战大陆市场,开启自己的另样人生。他以美国天仁集团总裁的身份,先后在福州创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优山茶场),建立了1500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及茶叶加工厂;在闽侯上街镇创办天元茶叶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的加工、并配、包装、出口等业务;在老家漳浦324国道旁购地100亩,创办天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天福茶庄)……目前,天福集团在中国大陆各大、中城市开设超过1200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建设了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企业的蓬勃发展并未让他忘记居安思危。李瑞河对产品质量的挑剔越来越苛刻。“我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不完美的产品是一定不能呈现给消费者的。劣质的产品会伤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李瑞河表示,只有长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树立诚信的、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每一个产品我都会提前试吃试用,我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一定是有质量保障、安全保障的。”

目前,已经功成名就的李瑞河最大的愿望就是感恩社会,传承中国的茶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我在大陆取得了令我难以想象的成功,感谢这里的良好投资环境,感谢消费者的支持信赖。我开办茶博物馆、茶学院等文教机构,在全世界以茶会友,传播茶文化,就是想把这个行业的地位和内涵提升起来,把数千年的茶历史和茶文化彰显出来。”李瑞河建议创业者,创业一定要专注,自信和坚韧。做产品一定要勇于创新,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因为中国在崛起,中国人正走向全世界,中国茶和茶文化也必将走向全世界。”

30年老茶人眼中的云南茶


吴郑,51岁,湖南人,长期定居云南,茶学专业出身,现为制茶工艺工程师,懂茶帝入驻专家。18岁时在当时的国营勐海县茶厂实习做普洱茶;随后,在国营茶厂任技术员、工程师、厂长。长期深入云南观察、制作、研究云南茶叶,对滇红、普洱茶有独到见解。

此文由吴郑撰写,懂茶帝做删节调整后发布。

30年老茶人眼中的云南茶

吴郑,开口问天,关耳不闻者。

湖南到云南,客居已成定居。闲散之人,如有文字,定有茶香。

三十年来,我一直做茶,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茶人。

十几岁就到、加工工艺技术、茶叶的储存和茶树的立地环境。

众所周知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说的就是茶树立地环境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茶树生长环境里面,土壤的微量元素、稀土组分和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长期被大众忽视了。因为微量元素、稀土很难测定,但是它们又经常左右着各种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而云南一山有四季的气候特征从土壤成分微循环和茶树生长环境的水光气热产生交互影响,从而导致云南茶叶在品质特征上的异彩纷呈。(吴郑/文)

年轻茶王钟文华:做茶如同做人


300多度的铁锅中,炒茶师双手翻飞,原本青翠的鲜茶叶,在他的掌下不断地揉、捻、炒、撩、翻、划,然后就变成香气氤氲的茶叶。这是遂川炒茶师钟文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幕。在机器炒茶盛行的今天,坚持纯人工炒制的炒茶师显得殊为难得,而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炒茶师,在钟文华看来,没有苦练三年以上是不能控制火候的。他始终记得父亲教他的那句话:做茶如做人,应该游刃有余。

各地茶王现场比拼技艺

今年4月,年轻炒茶师钟文华从外地特意赶回遂川老家,自幼跟随父亲做茶的他,此次要回家参加一场手工炒茶大赛。

这就是由主办、遂川县政府承办的“狗牯脑”杯绿茶手工炒制大赛。来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茶王”及民间炒茶高手共近百名选手参赛。为了保持好状态,钟文华特意提前了一个月回家,反复练习手工制茶。

在参赛现场,每位选手的编号确定后,由工作人员统一发放鲜叶两份(600克一份),一份一锅,炒完后混合参赛人员的样品。炒茶完成后,由专家评审按照客观公平、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个方面对茶叶进行评分,分别决出甲、乙、丙三个级别。事实上,这次比赛恰逢中国名茶之乡——遂川的狗牯脑茶荣获“巴拿马世博会金奖”100周年,所以炒茶大赛规模之大、级别之高前所未有,参赛选手中高手云集,不乏有着数十年老道经验的炒茶师。

钟文华获得一等奖,晋级成为茶王行列。他说,这次比赛中,许多炒茶师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做了不少的好茶,而他之所以能获奖,在于他对这次的比赛十分重视,所以每个步骤都很用心。而“用心”二字,也正是他自幼炒茶以来最宝贵的心得。

做茶如做人应该游刃有余

好的炒茶师,并非一朝一夕练就的。

出生于遂川县汤湖镇青茶村的钟文华今年29岁,毕业于吉安农业技术学院,尚属年轻一辈的炒茶师,然而他的炒茶经历却年头不少,自幼起,他就跟父亲学习做手工茶至今。

青茶村的村名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一个离乡镇10多公里远的偏僻小山村,在以前当地都是种水稻为主,茶叶为辅。二十世纪90年代起,茶叶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因为父亲整天在茶厂忙活,钟文华也就在父亲的影响下,走上这条道路。

“在我记忆当中,自己刚开始炒制狗牯脑茶的时候,因为没有控制火候,把一锅半成品茶全部做焦了,当时父亲知道此事,对我并没责怪,而且细心教导,说做茶如做人,应该游刃有余。”钟文华说。从此他明白,炒茶的技艺是要花工夫练出来的,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有可能做好茶。

然而,炒茶叶是一个极其辛苦的行当。每天蹲在茶锅前,坐不能坐直,手上的力道要靠腰部做筋骨,一次只能炒3两干茶,需要两个多小时。一天下来,背脊弯得伸不直,全身各处都痛。老炒茶师的手掌上,通常都是布满了老茧,特别是从小拇指顶端开始,沿手掌侧面边缘全是干硬的泡。“茶叶在锅里,要敢下手,不然茶叶要焦的,但是手也会烫到,这是肯定的,像茶叶杀青时的温度都要达到300多度,炒茶师的手掌每年都要去几层皮。”钟文华说。

就这样,过了三年,他觉得自己开始找到了炒茶的感觉。

炒茶每个步骤都要用心

钟文华说,要想做出好茶,每个步骤都要相当细心。他用“三心”来表达:用心、专心、细心。

虽然看似简单的炒制,但其实内里的程序异常繁复,包含杀青、揉捻等多道工序,这些工作基本上都要在锅台前完成。

当茶叶采摘下来后,需要在通风的环境中经过4~6个小时的摊晾才可以正式开始炒制,首先是杀青。锅底逐渐红起来,摊晾过的青叶才可以倒进去,纯手工炒茶所用的锅,锅底中间最烫处的温度可达300多度。

炒茶时,为了避免被烫起泡,经验丰富的炒茶师给出的口诀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再经过个人长期的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做到两手在滚烫的锅内自如翻炒,达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焦的境界。用竹叉子或者戴手套也是可以杀青的,但是弊端很大,因为不用双手是感觉不到茶青是否炒透的。茶青炒完第一遍后,捞起放入簸箕中,就开始进入揉捻阶段。

双手或轻揉捻或重揉捻,力度把控很重要,力度过轻可能成不了形,过重又会把茶叶揉烂。

经过三炒三揉后,茶叶的青涩味褪去,茶香慢慢浓起来,这时就进入了烘干阶段。传统烘干使用的是木炭,虽无需太多工序,但需较长工时来控制温度和翻动茶叶,待用手捻茶叶会变碎或成末,茶叶就做好了。

传统手工炒制的茶叶外形完整、色泽鲜亮、口感清纯、香气怡人,这是炒茶师引以为荣的手工活。

手工炒茶仍然不可替代

如今机器炒茶已经成为主流,但身怀绝技的炒茶师却始终认为,手工炒茶具有不可替代性。

懂茶的人都知道,由于多种原因,机制茶口感远不如手工茶,主要原因是手工茶更多保留了茶多酚含量,鲜叶的香味也保留得更足。有些名茶,名就名在炒制的工序,用机器炒制,就名不副实。传统手工制茶才能“揉捏”出名茶口感的妙处。因此尽管手工茶价格要比机制茶贵,但追求品质口感的茶友一般都会选择手工茶。

手炒比之机炒,香味更浓郁、持久,口感也更甘醇。茶叶是活的,高级炒茶师傅能根据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手法和火候,这用心考量的技术,统一的机器模式是无法做到的。钟文华说,也正因为如此,手工茶在茶叶市场中有着重要地位,只有纯手工你才能感受到那种独特韵味。茶丢了手工炒制,就无疑丢失了一份茶文化的精髓。他坚信,手工制茶叶一定能够延续下去,人们对于精品的追求,从来就不会停止。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王树文


为人处事质朴谦和的王树文,很难让人把他与什么“创意”、“奇思妙想”等词连在一起,但却永远不能忽略王树文,不能忽略他几项非常重要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他的内秀,爱读书,喜艺术,培养了他被人由于质朴谦虚而忽略的内秀;第二个原因更重要,发自他事茶爱茶的心性之真;

1989年初夏,发起云南11位书法家书写不同风格的“茶”字108个,寓意茶寿,深得社会欢迎,甚至到了现在,这“百八滇茶万里香”更成了茶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

组建了“云茶苑”民族茶艺表演队,亚运会期间领队在首都表演,轰动京城茶界;随后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表演,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形式美丽和内涵丰富的云南民族茶文化;

巴达山大茶树不幸遭到雷劈,劈断十多米,王树文费尽心力从当地运回一段树干,使之免遭柴薪之用。这段古茶木,王树文请剑川木雕高手雕成神农之像。以古茶树为奉祀茶祖之用,茶心茶想,令人感念;

最早有意识地系统性收集整理云南民族饮茶习俗,并且对很多茶俗作了命名: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傣族的竹筒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等,开研究的另一领域。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中吉号茶厂董事长:匠人精神,普洱茶人成就大业的砝码


杨世华:云南中吉号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中吉号茶厂董事长

传奇的人生

第一次见杨总是在彩云之南原始山林的茶山上,中吉号班盆基地旁,他一袭布衣,亲自为前来的人安排食饭茶水。那样亲切,没有一点儿成功者的傲慢和架子。

他的茶舍简单却雅致。篷上藤蔓植物顺着心意延伸出来,在人们的头顶上形成了自然的门帘。向外望去,是郁郁葱葱的茶园,千年古树立在那里。里面木桌木椅一大壶茶,倾注在每个人的茶碗里,格外香浓。

此刻,这里就像远离尘嚣的江湖。普洱茶是江湖。杨总的人生传奇亦是江湖。

普洱,从长出鲜嫩的芽开始,被茶人采摘,压制成饼,直到为茶客品味珍藏。它默默沉浸在漫长的光阴里,阅尽众生无数,深知人情风霜。无须岁月打磨,亦有了气度,有了韵味,有了品格。

中吉号杨世华,这几个字百度里一输,大大小小的词条无数,我只是粗略一瞥,就已经被深深折服,可是眼前我采访的这个人,是波澜不惊,一派平和之姿,历经风雨,依旧坚守内心的“大我”之境。

中文系才子、大型国企领导秘书、深圳闯荡,这些标签是杨世华早年的经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毕业后的杨世华先后出任大型国企云南锡业集团负责人秘书、深圳分公司负责人,官至处级。

2006年,杨世华成为新成立后的中茶公司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经销商。普洱茶崩盘后他自己建立中吉号茶厂,生产销售中吉号普洱茶。

……

麻黑的守望者

于外人来说,身价、标签都是值得赞叹的谈资。而于杨总都只是浮云一点。他不愿多说这些经历。他喜欢与人说茶。说普洱茶的沉浮起落,说做茶的初心和信念的坚守。

Q:您是最早提出“古树茶”概念的人之一,是怎么想到这个概念的?

也是机缘巧合,其实“古树茶”一直存在,它们散落在云南古村落中。2006年、2007年普洱市场混乱,但从长远来看,并非崩盘,而是市场上充斥太多劣质普洱茶品。而好品质的茶,一定会有旺盛需求。于是,我花三四个月的时间走遍云南的古村寨,希望找到让人们放心的好茶。

那些古村落,是散落在云南大地的珍珠,在古代曾是贡茶产区,家家户户都有茶。近现代由于山远地偏、交通不便,慢慢被人遗忘。

同是云南人的杨总很快融入其中,与茶农打成一片。傍晚夕阳落山,结束一整天的忙碌,一罐茶在炭火上嗤嗤地烧着,拿起粗砺的碗,边喝茶边聊天。那茶香扬水柔,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绵密,细腻,韵致精深。

那是2008年,第一个古树概念茶出厂,它是“纯麻黑”。

Q:麻黑茶是怎样感动您的呢?

它的形虽然不漂亮,但香气浓郁。麻黑是易武茶的代表,它没有其他易武茶刚烈、霸气。刚柔并济,是小时候的味道。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我要寻找的茶,如今已是我做麻黑的第八个年头了。

凡事不忘初心

一心做事,不问前程。这些年来普洱茶沉浮起落,但无论外界的市场如何,杨总都按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像古代匠人一样,慢慢打磨自己的作品。每一饼茶都像自己的孩子,从选料、制茶、包装、销售,都尽力做到最好。

Q:您的做茶理念是什么?

好茶如好言,朴实无华,韵味悠远,平淡中显神奇,是我制茶的心愿。我们的产品以质朴无华、优雅至简为风格,如果茶客在品饮之后,有宁静致远、了然欢欣之感,这就够了。

细细去看,每饼茶的包装上都印有云南的版画或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等水印,上面的分享文字,也是杨总亲笔所书,或是对茶品的感悟,或是还原某种场景或是茶的特点。

高山寨:茶好人厚道,寻茶到高山。

纯麻黑:质朴敦厚、韵味中正。正源正艺、江内上品。

布朗极品:春光做了茶,岁月有芬芳。

老班盆:尝尽千山茶,一碗悠香生。此间有神韵,驻足在班盆。

Q:茶包装上面的文字有哪些故事,可以同我们分享分享吗?

高山寨只有30几户人家,他们决不会因为可以增产而随意修剪茶树的形状,这样不被利益所驱的厚道人家如今不多见了,很令人感动。他们是茶树的守护者,与茶树相依相惜。老班盆这一句,正是还原班盆古树基地,与四海来客,一同饮茶的场所景……

Q:您觉得做一饼茶需要什么精神?请您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具体谈谈。

匠人精神。匠人,追求极致,不断攀登。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安定的,按照自己悟出的节奏前行,不被利益所驱,不随波逐流。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还要勇于创新。比如说想要让滇红被世界人广泛接受,就要了解学习斯里兰卡的茶产业模式;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喝茶队伍,也要从他们自身的特点入手,进行引导。

Q:年轻人有哪些特点?您从哪些方面引导年轻人去喝茶?

年轻人是茶叶市场的潜力客户,他们追求个性、注重亲身体验,喜欢有情怀有氛围的环境,我希望通过对空间的打造、茶席氛围的营造、体验式销售模式、私人定制等等慢慢引导年轻人走进来,让他们用简单纯净,无多算计的双眼,去参悟普洱的博大精深。

Q:您认为吸引年轻人了解普洱茶的是什么?

是愉快。视觉的享受、心情的满足、味觉的快乐。

茶是美好、幸福,不是远离

那么偶然地聊到禅茶一味,它如今在中国很流行。有些年轻的女孩子食素斋戒,每年去深山修行几日,远离亲人、远离朋友。这是参悟吗?

杨总很坚定很郑重地说:不是。真正的参悟是走进去,再走出来。茶是美好、幸福,不是远离。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普洱茶如是,人生亦如是。

Q: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穿过红尘诸般烦扰,已暮中年,想约上三五知己,在静静的午后,慢悠悠的生火煮一壶越陈越醇香的普洱。

他只字不提企业的鸿鹄之志,只剩下人生的田园牧歌,这就是普洱茶人——虽成就大业,仍宅心仁厚,表里俱清澈。浅茶一盏,生命的日常、欢喜,足矣。

云南茶树良种专家王淑贤


王淑贤,女,1937年生,祖籍北京。1963年由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毕业,分配到云南省景洪市普文农场从事茶叶技术工作。1978年调思茅地区乡镇企业局负责茶叶生产技术工作。1983年,参加云南思茅茶树良种场(今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的建设工作,直至1997年底退休。

1984年,当代茶圣吴觉农提出了“在云南建立世界第一流茶园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茶叶专家黄国光向全国政协提出了《建立云南大叶种茶树良种场的建议》提案,引起了中央、省、地各级政府的重视,云南决定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云南省60多个,参与选育新品种等无性系良种,带领科技人员,繁育无性系苗木1500多万株,推广到省内外70多个点种植。

她参与研究生产的“思茅雪兰”名优绿茶获首届中茶杯特等奖;“思茅松针”“思茅碧玉”获第二届中茶杯一等奖。培训茶叶技术人员4000多人次,为思茅地区培训100多名茶叶技术骨干。

王淑贤陪同时任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时任地委书记张宝三视察茶叶基地

1989年1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1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管理专家”称号。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云南茶王”王一球:匠人精神做茶,郎河要做百年老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