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胡耀传的徒弟们唱着古田唯一一位在世的专业传承人,目前正被推荐申请为非遗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带着一批徒弟,将古田茶歌唱至中央电视台,唱响祖国大地……

近日,记者走进汀泗桥镇古田村,带你倾听古田茶歌,与你分享胡耀传的传承故事。

深情吆喝,“吆”出茶歌“魂”

满头的白发,满脸的从容,满腔的茶歌,满身的素雅……胡耀传带着浓郁的民间艺人气息,一路走来,低调而内敛,质朴而含蓄,散发着幽幽的茶香。

胡耀传,在咸安区汀泗桥镇古田村的片片茶林中,走过了75年。他那浑厚高亢的天籁之音,飘荡在一座座连绵不绝的茶山里,已经有60余载,唱出了古田茶歌的“魂”,唱成了古田茶歌的“王”。

说起古田茶歌,75岁的胡耀传便情不自禁地开唱起来,一口气将采茶曲调从一月唱到十二月。虽然声音有些沙哑,气息有些不足,但仍能感觉到歌声的悠扬动听。唱毕,他笑着说,他近几年得了支气管炎,唱歌水平大大下降。不过说到过去唱歌,他便流露出几分自豪的风采:“那时我嗓子好、节奏感强,人人都爱听我唱茶歌。”

古田茶歌的历史,源于一段久远的故事:宋朝年间,咸宁汀泗桥一带茶庄多、规模大,盛产茶叶的江西修水、安义、铜鼓等地因与湖北交界,许多江西茶商便来汀泗桥的茶庄进行交易。从江西到汀泗桥镇需途径古田村的麻沙铺,当地也盛产茶叶,因此很多免费喝茶水的茶亭。每次茶担子(挑茶叶者)便喜欢在此处停下歇脚。歇息之余,茶担子便用歌声解除一路的疲劳,甚至还用歌声与当地姑娘调情对话、私定终生。当地人觉得茶担子歌声动听美妙,也跟着哼唱,并加入本地的语言特色与民俗文化。时光流转,岁月沉淀,汀泗桥古田村一带慢慢形成了本地特色的民歌,这就是古田茶歌的雏形。

动人的传说,瞬间在记者脑海中幻化出一幅幅茶歌盛行的画面:清明时分,村里的女子欢聚在一望无垠的茶园中,边采茶边齐唱着采茶之调;清明过后,新茶制成,邀上亲朋好友相聚在家中,边品茶香边对唱品茶之谱;田间劳作,看见美丽少妇或姑娘,男士们不忘吆喝几声亦或打招呼亦或传情达意……随时随地,你都能听到激情高亢、节奏明快的歌声在这片热土上飘远、在山谷中回荡,既可去除劳作的疲倦,还可向意中人传情达意。

听,那悠扬的茶歌似乎又飘荡在汀泗桥镇古田村一片片墨绿的茶园里,响彻天际……

四季哼唱,“唱”来姑娘“爱”

胡耀传因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回家务农。在田间,在地头,在山野,他时常听到父辈们哼唱古田茶歌。听着听着,他也跟着哼唱起来,渐渐地唱熟了,并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古田茶歌包括多种曲调,可在采茶、卖茶、喝茶、田间劳作、家庭喜宴等生活生产的各种场合独唱、合唱亦或对唱,成了当地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沟通方式。茶歌句式为“三句子”,用咸宁当地方言吟唱,而歌词则根据实际即兴填词。

十四五岁时,胡耀传已学会茶歌的多种曲调,但却不会唱词。那年冬天,邻居们围坐在一起闲聊时,几位老人便开唱茶歌,胡耀传也跟着唱起来。听了胡耀传的声音后,几位老人都觉得他的音质好,纷纷要教胡耀传学唱词。可茶歌的词是“三句子”,要求语句对仗工整,字词平仄对应,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特别对于只读过小学二年级的胡耀传来说更难。但是,胡耀传没有放弃,而是一遍又一遍地背诵基本常用的唱词。功夫不负有心人,胡耀传慢慢地掌握了其中的一些技巧,也能自如运用曲调进行填词。

胡耀传唱茶歌,是在高山流水的大自然中寻找雅音。他的发声技巧独特,人在咫尺距离唱歌,如闻远处峡谷歌声飘来;他在曲调上讲究和声,一人唱歌如有众合之悦耳。他学林中飞鸟呼朋引伴,而使歌声悠扬婉转;他听竹林涛声,提炼雄浑高亢的嘹亮声腔。

唱着古田茶歌,迎来美丽爱情;唱着古田茶歌,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唱着古田茶歌,承包了责任田;唱着古田茶歌,踏上了幸福之路。胡耀传从爱上唱古田茶歌那一刻起,一直唱着,唱出快乐生活,唱出声名远扬。期间,他从不因为农活繁重或生活艰辛等原因而放弃演唱传承古田茶歌。平时一有空闲,他就主动教村里的年轻男女和一些热爱唱古田茶歌的村民演唱。

“茶歌三句不离姐,茶歌无姐唱不成”。正因为如此,这种口口相传的经典注定要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茶歌被定为“黄色歌曲”,不准继续传唱。不过,这一条禁令并没有阻挡村民对茶歌的兴趣。胡耀传说,高兴时,我偷偷在家哼唱,妻子听后也开始学唱。到后来,他们夫妻俩在家一唱一和,自娱自乐。

耐心传唱,“唱”出舞台“韵”

到了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农村有了新面貌,大家纷纷拾起过去的才艺开展一些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放声高唱茶歌又成了古田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胡耀传等一代老人成了师傅,胡耀斌、朱桂英、周正武等一些民间文艺爱好者成了徒弟,口口相传的经典茶歌又开始延续……

69岁的胡耀斌,90年代初在乡政府从事基层工作,是胡耀传的最为出色的徒弟之一。当时,村民吆喝的茶歌一次次震撼胡耀斌的心灵后,他找到胡耀传学习古田茶歌。

因为茶歌是一项传承的民乐,只能用“工尺谱”才能诠释其唱谱,所幸胡耀斌对古代乐理知识颇有研究。在师傅胡耀传悉心教导和传授之下,胡耀斌走访全村各家各户,甚至走遍了周边数个村落,将掌握和收集的大量的曲谱收集成册,并对采茶、卖茶、品茶三个曲谱配上唱词,便于村民学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开始注重基层文化的建设,有了文字曲谱唱词的茶歌更便于学唱,茶歌在当地再一次兴起,并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在胡耀传大力推动下,古田茶歌走上舞台,成为了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2009年,咸安区汀泗桥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茶歌作为当地文化遗产不断被推向了舞台。当胡耀斌、周正武、朱桂英等一批人站在舞台上吟唱着祖辈流传下来的一段段“情歌”时,声音婉转动听、风格明快热情、内容朴实幽默,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如今,古田茶歌不再是田间地头简单的山歌,而是成了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一项文化遗产。古田茶歌不仅被咸安区政府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且是政府极力推广打造的民间艺术活动项目,意在利用古田茶歌特色为当地旅游开发增加亮点、增添文化底蕴。

正因为政府的重视、胡耀传不懈的传唱,民间艺人的推广,古田茶歌于2007年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省市电视台的专题片里,走进了江西、湖北鄂州、大冶、黄石的舞台上,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走进了快乐的校园里。带着胡耀传传唱的神韵,唱着胡耀传教的曲调,传着胡耀传发声的技巧,古田茶歌必然再现过往曾经的繁荣与兴盛……

CY260.com编辑推荐

曾小龙:从传菜员到“成都茶神” 首创“熊猫幺师”传茶艺


高抛、转身、接壶、下腰、倒水……一柄壶嘴1米的长嘴铜壶,被曾小龙耍得“刀光剑影”,糅合书法、太极、古诗,充满中国式的写意。

曾小龙,研习茶艺已经15年的“成都茶神”,曾在《我要上春晚》《中国达人秀》《势不可挡》上崭露头角。2013年将茶艺耍进了克里姆林宫,让世人一睹四川茶艺绝活的风姿。而后,又一次次在海外“露脸”,从新西兰的奥克兰、汉密尔顿,到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悉尼、墨尔本……获得海外友人们的点赞。

“朋友圈”取经茶艺表演“有艺有术”

曾小龙说,1998年,他在成都一家餐厅当传菜员。“招聘茶艺师,年薪10万。”曾小龙偶然在报纸上看到“高薪”广告后,他决心辞了工作闯一闯。

一切从自学开始,每一步突破,曾小龙只能靠自己悟。一年内,他自创了七八个招式。“那时只是当成一门技艺来耍,求快、求稳,没有文化的东西。”曾小龙清晰地记得2003年参加比赛时,壶在他手中快速舞动,令人眼花缭乱,评委对此并不认可。

后来,曾小龙开始混迹于舞蹈界,经常和四川省歌舞剧院、成都市艺术学校的老师们切磋交流。“舞蹈博大精深,能够张弛有度,何不将这刚柔并济的哲学智慧用到茶艺表演中?”曾小龙开始从舞蹈中汲取营养,并结合太极进行创新。

多年苦练,太极招牌动作停顿、转身接壶、空抛长嘴壶三圈,已成为曾小龙制胜的三大“绝招”。苛刻的高晓松曾评价:“有艺有术,把中国式的茶和功夫完美结合起来!”对于曾小龙而言,这就是极大的褒奖。

拜师“张三丰”异乡5年苦练出绝技

然而为了做到“有艺有术”,曾小龙付出了异常的努力。

时间倒转到2006年。在全国茶艺大赛上夺冠后,曾小龙应邀去澳门担任某高级酒店的茶艺表演师。每天晚上11点下班后,曾小龙都会用热水泡脚,舒缓一天的疲惫。随后便去离住处不远的司打口公园,12点准时在大树下练功,琢磨新的“花式”。

“在电影《太极张三丰》中,有一个功夫招式,动静结合,美极了,当时我就想能不能将动作糅进茶艺表演,把盛水的铜壶空抛起来,在它旋转下落的时候又迅速接住,肯定很棒。”曾小龙抑制不住兴奋,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半夜,跑到司打口公园开始第一次练习。从第一年的空壶空抛,到第二年的盛水空抛,后来的转一圈、转两圈……5年超乎寻常的苦练,他拿下了空抛长嘴壶三圈的绝活。

3年4易手稿首创“熊猫幺师”传茶艺

曾小龙说:“我想让更多人领略四川正宗茶艺的魅力,将这张文化名片推向世界。”但四川铜壶盖碗茶艺,这被认为“最能代表成都文化”的掺茶绝技,却面临失传的尴尬。“最后的掺茶师”吴登方,因一手盖碗茶艺在成都无人能敌,曾小龙特意拜吴老为师。垒尖、翻云梯……曾小龙潜心练习这些绝技的同时,正计划培养一批弟子,避免盖碗茶艺后继乏人。

此外,曾小龙还花了3年4易手稿,精心设计了一个“熊猫幺师”。“予我长壶,我必善舞;执壶如剑,历游四宇。”曾小龙设计的熊猫幺师,以壶当剑,衣服上饰有芙蓉花,鞋上刻有古蜀太阳神鸟图案,浑身极具成都元素,“熊猫幺师面世后很招人喜欢,以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将传统茶文化传承下去也是个好办法。”

胡氏宜红茶第八代掌门:一条家规 传两百年


一壶红茶,演绎200多年的家族历史;一壶红茶,见证一个忠孝仁爱的家风故事。日前,记者走进中国名茶之乡——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采访了胡氏宜红茶第八代“掌门”——胡正雄。他说,一个人只有怀好心,做好人,才能制好茶。

痴迷研制红茶

胡正雄生于1972年,家住利川市毛坝镇,系毛坝胡氏宜红茶第八代传人,现为中国会员。

1991年,胡正雄考入恩施农校,在茶学专业学习。进校后,师从茶叶大师杨胜伟,他刻苦钻研,所学颇丰。1995年,胡正雄以湖北省技能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随后,他先后到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中国茶叶科研所进修学习,获得国家高级评茶员资格证书。

2009年,胡正雄创办了利川市焱鑫茶业公司,其研制的红茶,频频在国内获奖。

“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我已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只要一看到鲜茶叶,我就能很快给出答案——这种茶叶适合用什么工艺做什么茶。”胡正雄介绍,他对研制红茶十分痴迷,他在制茶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祖辈做茶为生

胡正雄介绍,毛坝胡氏宜红茶的故事,还得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说完,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民国年间的《胡氏族谱》。该族谱记载,公元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胡在文来到今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马鬃岭山脚下一个叫古茶园的地方,他发现当地的茶园面积大,茶叶品质好,甚是欢喜,于是,买下了当地1000多亩茶园,更名为“胡家茶园”,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

胡在文深谙红茶之道,潜心钻研制茶技艺。三年后,他大功告成,研制出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红茶。一时间,毛坝胡氏红茶名声大振,川鄂湘黔等地的客商都来采购,胡在文也因此成为毛坝胡氏红茶的第一代“掌门人”。

记者了解到,胡氏家族繁衍至今,已有十代子孙,因诸多原因,有的将技艺传给了孙子,有的将技艺传给了兄弟,一共产生八代传人。

家规世代相传

“我们的家规传了200多年,它时刻提醒我,要怀好心,做好人,制好茶。”胡正雄介绍说,当时,胡在文有好几个儿子,为了防止兄弟间恶性竞争,胡在文定了一条规矩:“胡氏制茶技艺世代单传,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善不传恶。凡继承者,须布施乡邻,福泽族人。”同时,胡在文还立下了祖训:“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心存善念,常怀感恩;茶以载道,信以立世;胡氏后人,定当牢记;一壶红茶,天地良心。”

采茶歌


《采茶歌》1

凤凰岭头春露香,青裙女儿指爪长。

渡洞穿云采茶去,日午归来不满筐。

催贡文移下官府,都管山寒芽未吐。

焙成粒粒比莲心,谁知侬比莲心苦。

《采茶歌》2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小妇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自芙容。

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

锦官城里花如许,知误春归几少年。

深山春暖吐萌芽,姊妹雨前试采茶,

细叶莫争多与少,筐携落日共还家。

头遍采茶茶发芽,手提茶蓝头戴花,

姐采多来妹采少,采多采少早回家,

莫让爹妈把心挂。二遍采茶正当春,

采罢茶叶绣手巾,两边绣的茶花朵,

中间绣的采茶人,姐妹绣花用了心。

三遍采茶忙又忙,又要采茶又要插秧

去插秧来茶叶老,去采茶来秧要黄,

采茶插秧两头忙。

《采茶歌》3

采茶去,去入云山最深处。

年年常作采茶人,飞蓬双鬓衣褴褛。

采茶归去不自尝,妇女烘焙终朝忙。

须臾盛得青满筐,谁其贩者湖南商。

好茶得入朱门里,瀹以清泉味香美。

此时谁念采茶人,曾向深处憔翠死。

采茶复采茶,不如去采花。

采花虽得青钱少,插向鬓边使人好。

土家茶歌


火红的五月,神奇的恩施。当远方的朋友来到土家山寨,品尝香醇的土家四道茶,听优美的土家情歌,看幺妹轻盈的摆手舞,旅途的疲劳在品茗的清香中消失殆尽;工作的辛苦在优美情歌的激情中化作浪漫的诗句;生活的烦恼在幺妹的轻舞中化作一群美丽的蝴蝶、一片烂漫的鲜花、一树香甜的葡萄、一腔难忘的情爱!

(领)幺妹儿,头道茶准备好了没有?(众答)准备好啦。(领)那就端上来嘛。(众合)来啦!(唱)贵客我的哥/请你把茶喝/喝了土家茶/人生喜事多/头道雾洞茶/长在雾洞坡/怡神又养颜/容貌赛花朵/叫声我的妹儿/喊声我的哥/苞谷林里耍/青冈林里坐/献上一杯茶/请你慢慢喝/我来跳个舞/请你唱支歌。

“雾出雾洞托彩霞,云归洞口产佳茶”这道茶为雾洞茶,利川雾洞坡山腰有石洞,常年云雾缭绕,清泉从洞口流出,明镜甘甜,四季不枯。传说洞口原有古茶三株,为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等神仙亲手种植。用洞口山泉水泡洞口的茶叶,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叶尖向上,形如白鹤起舞,喝过能延年益寿,得道成仙,所以,人们把雾洞坡茶叫雾洞茶。

(领)幺妹儿,二道茶准备好了没有?(众答)准备好了。(领)那就端上来嘛。(众合)来啦!(唱)贵客我的哥/请你把茶喝/喝了土家茶/人生喜事多/二道阴米茶/白鹅漾绿波/工作争先进/一路走上坡/叫声我的妹儿/喊声我的哥/苞谷林耍里/青冈林里坐/献上二杯茶/请你慢慢喝/我来说个谜/请你来猜破。

土家人品茶历史悠久。据晋代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及唐大陆羽所著《茶经》记载:茶为古时巴东等郡贡品,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之茶树(利川古属巴东郡)。土家人饮茶是一道奇特的风景,是一幅绚丽的图画。当你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香茶时,你的眼前就会朦胧地呈现出一片春色。你静心品味,那销魂的天然志气将会把你带入一片广袤无垠的绿色原野,仿佛那满山的茶园变成了一层层荡漾的绿浪。鸟儿在喊你,花儿在亲你,貌若天仙的采茶姑娘在牵你。你的心儿摇了,你的魂儿飞了,整个的你沉浸在一片绿色的美梦之中。

(领)幺妹儿,三道茶准备好了没有?(众答)准备好了。(领)那就端上来嘛。(众合)来啦!(唱)贵客我的哥/请你把茶喝/喝了土家茶/人生喜事多/三道油茶汤/刚刚才起锅/经商发大财/票儿用车拖/叫声我的妹儿/喊声我的哥/苞谷林里耍/青冈林里坐/献上三杯茶/请你慢慢喝/我唱你来应/我俩来对歌。

喝油茶汤是恩施土家人的习俗。它是以花生、核桃仁、芝麻、板栗、嫩苞谷米等为原料,同茶叶一起用香油炸焦后冲泡而成,香酥可口,回味悠长。碗面飘浮绿叶,碗底卧藏新鲜,吃起来烫嘴,喝下去暖心。喝这碗茶实际上是客人和主人的感情在融会交流。但得告诉你,不是尊贵的客人,主人是不会做油茶汤的。

(领)幺妹儿,四道茶准备好了没有?(众答)准备好了。(领)那就端上来嘛。(众合)来啦!(唱)贵客我的哥/请你把茶喝/喝了土家茶/人生喜事多/四道交杯茶/朋友不怕多/煮个荷包蛋/好像心一颗/叫声我的妹儿/喊声我的哥/苞谷林里耍/青冈林里坐/献上四杯茶/挽起手儿喝/今宵别梦后/梦里也唱歌。

在土家山寨,这道茶只在结婚喜庆时才会出现。客人来祝贺打闹,主人便用鸡蛋茶做酬。一个鸡蛋一勺糖,既象征甜蜜圆满,也是宾主心愿的凝结。

贵客我的哥/请你把茶喝/喝了四道茶/天天喜事多/健康又长寿/要活一百多/工作成绩大/顺风走上坡/经商赚大钱/票儿用车拖/叫声我的妹儿/喊声我的哥/苞谷林里耍/青冈林里坐/跳起摆手舞/一起来唱歌。

《请茶歌》


《请茶歌》是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首红色革命歌曲,该歌曲由茶诗人文莽彦1957年发表诗歌作品《请茶歌》作为歌词,后文莽彦先生邀请女作曲家解策励为诗歌作曲。茶诗人文莽彦的《请茶歌》于50年代问世并被解策励谱曲以后,便风靡全国,在报刊上反复刊出,灌制成唱片,也曾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代表作频频由声乐艺术家出国演唱。《请茶歌》是一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红色革命歌曲。

《请茶歌》

作词:文莽彦

作曲:解策励

演唱:朱逢博

同志哥

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

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啊甜又香啊

当年领袖毛委员啊

带领红军井岗啊

茶树本是红军种

风里生来雨里长

茶树林中战歌响啊

军民同心打豺狼罗

喝了红色故乡茶

同志哥

革命传统你永不忘啊

同志哥

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

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啊甜又香啊

前人开路后人走啊

前人栽茶后人尝啊

革命种子发新芽

年年生来处处长

井岗茶香飘四海啊

棵棵茶树向太阳向太阳罗

喝了红色故乡茶

同志哥

革命意志坚如钢啊

啊革命意志你坚如钢

请茶歌


唱《请茶歌》是广泛流传于赣闽边际客家人当中一种特殊的茶文化。1999年大学毕业,我被选拔到瑞金市最穷最边远的下坝乡政府锻炼。

正当行走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提包携囊,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时候,一阵悠扬的山歌似从天际传来:“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哟,喝它一杯解那渴哟,喝它两杯精神足哟,喝它三杯哟,赶路胜过吕洞宾哟”我抬眼一望,在进山必经的隘口上有座小小的茶亭,一名中年农妇担着一对桶,在远远地热情地向我招手。

我落座后,发现那是山里土制的大叶子茶泡清泉水,又甘甜又解暑,便仰起头“咕咚咕咚”地喝了个饱。闲聊中,得知这位叫宋发娣的农妇义务为路人服务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她是接替婆婆这样做的,当年婆婆送公公当红军,就是在这半路茶亭上唱着《请茶歌》为小伙子们壮行的,可惜公公再也没有回来过。说着,她亮开嗓门又给我来了一段:“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哟,喝它一杯权当酒哟,精神抖擞当红军哟;喝它两杯胆气豪哟,杀得白匪哇哇叫哟;喝它三杯不忘乡哟,早日得胜把家返哟……”以后,我在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和赣南采茶戏中还听到过几次《请茶歌》,虽然歌词进行了完善,场景也进行了美化,可是毕竟不是原汁原味,后来我也就再也没有体验到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味和甜美如诗的境界。

《请茶歌》作为穿越时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从乡村小调到励志民歌的一种升华,见证了当年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恋恋难舍的出征场面,见证了老区人民为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不久前,瑞金市政府专门请作家到民间去收集整理,目前已编进采茶剧团的节目中,在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现场表演。最让人感动的是,居住在附近的大妈大婶们会边唱着《请茶歌》边给您斟茶,体现了沙洲坝群众淳朴好客的民风和红都儿女一脉相承的情怀。很多老外在喝完茶后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享受了这么好的服务就是不要钱,甚至不要小费!他们只好无奈地耸耸肩,伸出大拇指赞道:“红井太伟大了,红都人民太伟大了!”

悠悠《请茶歌》


唱《请茶歌》是广泛流传于赣闽边际客家人当中一种特殊的茶文化。1999年大学毕业,我被选拔到瑞金市最穷最边远的下坝乡政府锻炼。正当行走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提包携囊,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时候,一阵悠扬的山歌似从天际传来:“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哟,喝它一杯解那渴哟,喝它两杯精神足哟,喝它三杯哟,赶路胜过吕洞宾哟。”我抬眼一望,在进山必经的隘口上有座小小的茶亭,一名中年农妇担着一对桶,在远远地热情地向我招手。我落座后,发现那是山里土制的大叶子茶泡清泉水,又甘甜又解暑,便仰起头“咕咚咕咚”地喝了个饱。闲聊中,得知这位叫宋发娣的农妇义务为路人服务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她是接替婆婆这样做的,当年婆婆送公公当红军,就是在这半路茶亭上唱着《请茶歌》为小伙子们壮行的,可惜公公再也没有回来过。说着,她亮开嗓门又给我来了一段:“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哟,喝它一杯权当酒哟,精神抖擞当红军哟;喝它两杯胆气豪哟,杀得白匪哇哇叫哟;喝它三杯不忘乡哟,早日得胜把家返哟。”以后,我在央视电影频道《流金岁月》栏目和赣南采茶戏中还听到过几次《请茶歌》,虽然歌词进行了完善,场景也进行了美化,可是毕竟不是原汁原味,后来我也就再也没有体验到那种抑扬顿挫的韵味和甜美如诗的境界。

《请茶艺》作为穿越时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从乡村小调到励志民歌的一种升华,见证了当年母送子、妻送郎当红军恋恋难舍的出征场面,见证了老区人民为革命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不久前,瑞金市政府专门请作家到民间去收集整理,目前已编进采茶剧团的节目中,在瑞金沙洲坝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现场表演。最让人感动的是,居住在附近的大妈大婶们会边唱着《请茶歌》边给您斟茶,体现了沙洲坝群众淳朴好客的民风和红都儿女一脉相承的情怀。很多老外在喝完茶后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享受了这么好的服务就是不要钱,甚至不要小费!他们只好无奈地耸耸肩,伸出大拇指赞道:“红井太伟大了,红都人民太伟大了!”

古玩收藏老人:30年淘藏品光是紫砂壶就有百余把


早在2004年,苏松本就曾淘到记录日军侵琼的珍贵画册,后来他把一本送给了海口市博物馆,一本送给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苏松本展示淘来的“宝贝”。

85岁的市民苏松本,退休后就爱上了古玩收藏,虽然不知道自己淘来的这些是不是真古董,但都是他的宝贝。

苏松本是琼海人,在文昌工作,退休后到海口养老。他和老伴住在一间百余平方米的套间,于是房子各个角落,多个房间、柜子都成了苏松本放置藏品的地点。“这面墙就是我儿子特意设计装修的,给我放古玩,这只是其中小部分。”苏松本从电视柜上拿下了一对白色陶瓷花瓶,向记者介绍,这是他几个月前在海口淘到的,当时瓶身上布满了像黄锈一样的物质,被他好好清洗了一番,他认为这对花瓶是唐代的定窑瓷器。苏松本又拿出多张照片,上面都是他拍摄的藏品,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双耳三足炉瓷器照片,他说,前几天看到报道,香港有一件瓷器在拍卖会上拍出了天价,他觉得自己这个藏品色泽与那件瓷器十分相似,但是苦无途径鉴定,只好寄放在朋友的古玩店里,看能不能遇到识货的行家,也好进行交流。记者发现,图片上三足炉上有损坏再修复的痕迹,苏松本笑着解释,那是他睡前还在摆弄,然后放在床头柜上,没想到夜里起身竟然不小心碰坏了。说着,他的脸上充满遗憾。

苏松本说,自己是1984年退休的,随后慢慢喜欢上古玩收藏。他通过看电视和书籍了解古玩收藏,一旦知道有古董藏品展览一定到场,每个星期都要去海口的古玩市场转悠淘宝,偶尔也跟藏友一起到琼海、文昌当地人家里去收购古玩。收藏古玩花去了他大部分的退休金。问及苏松本的藏品有多少件,他说没有具体统计过,估计至少在500件以上。“光是紫砂壶我都收藏了一百多把。”

早在2004年,苏松本就曾淘到记录日军侵琼的珍贵画册,后来他把一本送给了海口市博物馆,一本送给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苏松本说,有时一些藏友也会到他家中交流心得,相互展示藏品,偶尔他会应藏友请求转让一些藏品,但是更多时候他是不舍得的,因为太喜欢还没好好看够。(记者林菲)

《斗茶歌》


斗茶歌

宋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男女对歌》茶歌


《男女对歌》

正月里是新年,郎把皇历翻几翻,

哥,看个好日子上茶山。

出个什么门贩个什么茶,就在我家种庄稼,

哥,外种庄稼内安家。

六月里太阳大,田难种来地难挖,

姐,一心只想贩紫茶。

中隔儿壁有个王老八,年年进山贩紫茶,

哥,没有几个银钱带回家。

我要走来你就走,你要走来我不留,

哥,留在我家结冤仇。

送郎哥到箱子边,打开箱子拿银钱,

哥,常把小妹记心间。

送郎哥到大门庭,大门庭前一对纱灯,

哥,要学蜡烛一条心。

送郎哥到大门口,双手扯着我郎手,

哥,实是难舍又难丢。

送郎哥到稻场边,脚踏石磙发誓愿,

哥,九年不回等十年……。

高坡修屋不怕风,有心恋郎不怕空,

只要两人情谊好,冷水泡茶慢慢浓。

《江西婺源茶歌》


《江西婺源茶歌》歌词:

初临白鹭原,雅客如云聚。这盖碗青花脸,雪映淑娴时。

首泡双助手,南昌演艺启。那晚上应邀座,就在贵宾席。

步履走温良,徐登道具齐。将融春藏笑靥,身段恰合宜。

运腕乾坤转,池钵沐玉指。毕恭恭毕敬敬,闻儒仕女集。

扶摇瓯盖浴,梦潜春闺处。细灵汤缓高注,卷起韵无数。

二九从职校,红专爱研习。师资深女院长,南昌哺桃李。

四人同品啜,翠色恐沾衣。段香气沉海碗,痛饮醉心脾。

暮日停车旅,云游上晓起。太热情东道主,美味出河鱼。

古曲小村绕,风情老徽居。走蜿蜒青石路,印履辙痕疲。

茶坊原始处,吱喳水车急。要炒青陈年鼎,成索揉捻机。

焙烘木炭火,嫩叶毛尖胚。听古曲萌千韵,天香溢百里。

山水皆是画,所摄张张宜。奏春江花月夜,坝顶波流积。

桥平鸡敢过,水暖鸭先知。闲狗王无声调,老少都客气。

桃红映皂旗,柳绿浣纱溪。撑竹蒿学仕女,慧眼写光祺。

良宵民枕梦,铅华墨素居。听教授开讲坛,文化数第一。

子夜云雾雨,敞户不拾遗。有一条毛围巾,拣挂主人椅。

田园好景致,疑是陶翁居。油采花黄橙橙,片片可裁衣。

采茶行垄上,斜阳照亭西。赣省会日报社,记者采访期。

教授呼陈老,渊博岁古稀。新农村合作社,入股创佳意。

米酒山泉酿,自造腐乳靡。持家妇茶客栈,餐餐变样子。

采风食宿浴,价位太便宜。人民币一百元,单间很惬意。

夏日荷花池,对月比高寂。古婺源多情趣,热闹旅游区。

童读弟子规,儿歌脱口离。幼稚园开双语,可爱农家女。

品质因环保,毛尖韵味余。原生态高科技,全国探花居。

赞助种梅海,石榴赤欲滴。绘蓝图描愿景,爽朗续唐诗。

歌唱上晓曲,驴人不肯辞。千百年古樟树,依偎绿茶溪。

茶歌春色喊,一曲婺源迷。连老外都揽胜,险做上门婿。

红茶歌


辛亥革命一声吼,清朝皇位下台急。孙文手持檄文雷,一杯红茶溶心肺。广州生气九州涌,革命党人四处动。联饿联共扶农工,三民主义救中国。南湖纷纭共产党,南昌起义第一枪。

贺龙品茶一口香,烟锅坦言细丝铭。爬雪山巅革命苦,会宁会师亮开春。延安窑洞灯光明,毛主席品茶气氛,胡宗南山外挑战,羽冠龙睛笑缓缓。一品红茶国外运,缺少心计白眼空。

蒋介石督战贵阳城,恼羞成怒茶桌翻。红军四度赤水河,老蒋红眼五昼夜。一品红茶杯子碎,强占果实失军机。四大银行心计动,法币发行昼夜空。火柴抵得牛价格,张飞驴肉抵牛肉。黄埔军校人才狂,书本理论眼大枪,实践狭隘不够格,充数红茶眼不开。恩来中印边界谈,一杯红茶口肺开,机智有谋原则来。

邓小平视察南方城,品味红茶笑哈哈,原汁原味中国茶,改革开放大境界。五千年文化发源深,四书五经有学问,毛泽东自学问久,书放枕头被子中。袁世凯不爱书本,帝王梦做花蝴蝶,龙种不沾红茶熏。改革开放中国行,宇宙飞船太空登。澳门香港台湾通,红茶碧玉友谊升。辛亥一百周年祭,两岸国际友人聚,通商通邮通和谈,观点异同中国人。如今建党90年,孙文期盼统一中,互动互助中国心,十月十日辛亥志,记忆一百胸花开。

茶诗 斗茶歌


《斗茶歌》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朝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一首脍灸人口的茶诗,诗的后面部分讲到参加斗茶的茶都是品质极好的,这种茶有神奇的功效,它可以醒千日之醉,它比灵芝仙草还好,它比任何酒、药都要好。假使卢仝,陆羽在世,他们将会给斗茶写赞美诗和把斗茶写入《茶经》。诗中多处用典,以衬托茶味之美。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七旬老人胡耀传:把古田茶歌“唱”到央视》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