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茶叶内质好,沏出来就透亮。夏秋茶或一年以上的茶,一沏就是浑的,喝着不是味儿。因此,追求茶品成了王秀兰经营张一元的一条路子。

老北京有一句顺口溜,说是“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直到今天,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从北京远近区县、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赶到前门大栅栏,欣赏张一元茶庄的牌匾装饰,选上一两斤茶叶,有的还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捎上几斤。那么,这张一元怎么有这么大名头儿?历经百年,老店如何在衰败后获得新生?

说起张一元的名头儿,翻起老资料老照片,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秀兰感慨:“这百年老店的新生,最能印证国家的强盛。”

张一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茶庄的品牌名。最早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姓张,名昌翼,字文卿,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他早年时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做学徒,之后另立门户,在花市摆茶叶摊。1900年他在花市开办了第一家店,取名“张玉元”,“玉”在古汉语里有茶的意思,“元”在汉语里又是第一的意思。因买卖好,1906年他在前门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店名“张一元”,取“一”和“元”两个首位的意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永争第一。1908年他在前门大栅栏街又开设了第三家店,同样取名“张一元”。为区别前一个店,该店亦称“张一元文记”茶庄。

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张昌翼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他在福州郊外半山坡上,盖了几十间房子,在当地雇工按时收购新摘的茶叶,并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叶花茶。张一元的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在京城百姓中得到认可,广为流传,买卖一直红火。

抗日战争开始后,张一元的生意也随之凋零。1947年茶庄失火更使张一元一蹶不振。1956年,我国实行公私合营后,花市和观音寺张一元茶庄被撤,仅余大栅栏总店。

因为出身贫寒,又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张昌翼不愿子女后代再受创业之苦,故立下遗训“不经商,做学问”。后代依照古训,不再经营茶行,铺面交由代理人经营,转向其他领域发展。直到1992年,中国茶叶市场都是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张一元茶庄亦然,已毫无特色可言。

1992年7月,在从北京驶往福州的42次列车硬座车厢,坐着一位30多岁的女子。别看已是夏天,但她却穿着一件厚褂子,而且双手总是抱在胸前。她就是刚刚就任张一元茶叶公司经理三个月的王秀兰。

那时老字号的张一元茶庄已显得十分破败,最惨的是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真正懂、念茶经。有这么个好掌柜,伙计们自然都愿意跟着干。这不,2011年张一元的销售额已突破7亿元,连续第8年坐着国内茶行的头把交椅。多年来,张一元茶叶被评为“北京市名牌产品”、“北京市著名商标”、“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商业服务名牌”、“北京市购物放心单位”、“世博十大名茶”等。

而今,老字号的张一元正在王秀兰的带领下,尽情地绽放着新的生机。来自中外烟酒茶2012年第3期

cy260.COm小编推荐

王秀兰:做“放心茶” 重振老字号


王秀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传统技能技艺大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十大影响力企业家。作为国家茶叶审评专家,她从业四十余载,用“俭、清、和、静”的茶人精神立身,用“不抛弃不放弃”的进取心立业。她带领职工始终以“振兴中华茶产业、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己任,秉承“诚信为本”的企业精神,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中华老字号张一元”发展成为全国茶叶行业的领军企业。

王秀兰自1972年起从事于茶叶生产加工、拼配窨制、审评定价、茶类衍生品的研发、饮茶与健康的研究、中华茶文化的宣传、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工作。1992年初她来到张一元任总经理时,张一元茶庄经营惨淡,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不服输的她力挽狂澜,重振老字号张一元昔日的风采。她凭借执着的韧劲儿和独到的见解,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统购统销形式,形成自产自销新格局,而且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真谛。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的项目,她本人被评为该项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带领下,张一元不断超越创新,由传统老店快速发展为享誉全国的茶叶领军品牌,拥有200余家品牌连锁店,31个名优茶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多年来稳居全国茶叶行业内销榜首,企业的经济效益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成为我国老字号企业中的典范。通过服务奥运及世博盛会,她让中国茶一次次登上世界的舞台。2012年,张一元总店创造了中国首家茶叶销售亿元店的行业纪录。

作为大栅栏地区人大代表,十余年来,王秀兰同志坚持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先后提出了多项加快大栅栏地区改造升级的提案及建议,被选民亲切的称为“我们的好代表”。王秀兰同志积极参与社区公益事业,带领广大职工先后开展了帮贫扶贫、红十字爱心行动、助学行动、助残行动、为受灾地区捐款行动、茶与健康进社区巡回讲座、茶文化进高校宣传、科普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在社区共建方面,坚持十余年来慰问牛街敬老院,资助大栅栏特困生刘佳完成学业,为煤东社区贫困孤儿林媛媛提供大学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帮扶照顾社区特困户,为和谐社区建设做了积极贡献。

作为对事业有着执着追求的老字号掌门人,她始终秉承“诚信为本”的立业之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品即茶品,好的人与好的茶一样至清至纯”的人文理念。至今“诚信为本”的牌匾和“诚、信、德、礼”等十二字真言依然高悬在每一家张一元店内。她提出来的“做良心茶,做放心茶,做百姓茶”,多年来被社会广为赞颂和传播,张一元的产品以“质量最高、销量最高、赞誉最高”赢得了市场。她始终坚持的“不打价格战,以质论价”的铁律,使得张一元成为稳定茶叶消费市场的定海神针。她始终坚持“宁可人不买,不让人买缺”的售货理念,今年面对紧张的货源,她依然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不达到标准的茶宁可断档断货,也绝不勉强上架销售。正是因为这种对企业、对社会、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成就了现在的中国茶——张一元

王秀兰:传承创新技艺,诚信打造品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秀兰带徒

在王秀兰董事长的带领下,张一元连续多年荣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金奖。

张一元茶庄始建于1900年,创始人张昌翼其独特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世代相传。进入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时期,茉莉花茶的特色荡然无存。1992年,从事多年茶叶事业的王秀兰接任张一元总经理一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回老口味,恢复传统技艺”。她拜张家后人张世显为师专心学艺,多次走访老主顾虚心请教,反复请老顾客品尝,不断调整改进工艺,终于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独特口味,让失传已久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重现京城,让新北京的大街小巷中依然飘散着记忆中的味道。随后亲自制定了《张一元茉莉花茶企业标准》,不但得到了国家认可,更好地传承并创新发展了“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更推动传统制茶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迈出了一大步。2007年,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当时唯一入选的花茶项目,王秀兰被评选为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秀兰还挽救了一批传统名茶,成功恢复了失传58年之久的茉莉毛尖传统工艺,使京城再现柚子花茶以及老北京传统的茉莉高碎。由她率队甄选、监制、审评的张一元茉莉白龙珠、张一元茉莉针王等品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的代表品种。至今在张一元还能够买到“高碎“这一老北京人脍炙人口的茶品,用王秀兰的话说,“高碎价格最便宜,工序最繁琐,卖多少斤就是赔多少斤的钱,但是为了老北京人的这点儿念想,张一元每年都会做。”曾经出现过,为了购买张一元“高碎”,门店还没有开门,顾客却都排出了百米远,出动了保安和街区民警维持秩序,2个小时,1万斤高碎被抢购一空的壮观景象。今年,河北廊坊的一位顾客在得知张一元“高碎”上架预售的消息后,头天晚上特意赶到大栅栏总店附近的小旅馆住宿,就为第二天准能买上这茶。

数十年磨一剑

造就茶王过硬本领

几十年的经历,学的是茶叶、干的是茶叶、想的是茶叶,多少回做梦都惦记着茶叶,王秀兰对茶的爱已经浓到了化不开的地步,凭借着“一生为茶,为茶一生”的执着信念,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意志,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刻苦钻研茶叶专业技术,终于练就出一手评茶的绝活,特别在茶叶的拼配、加工、评审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通过对茶叶的“一看、二摸、三闻、四尝”可以准确判断出是新茶或陈茶,是春茶或夏秋茶,茶叶的等级、质量优劣,甚至判断出茶叶的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品一口茶,就知茶的产地和名称,甚至能说出茶叶的采摘时间、炮制过程和贮存方法。掌握这个绝活的人全国不过寥寥数人。至今,每年新茶下来的时候,在采茶、制茶、选茶、评茶的一线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一边与茶农交流一边指导茶农制茶,使茶叶口味更适应市场需求。也正是因此,她对各种茶叶的动态掌握不断更新、完备、扩充,经验日积月累,使茶叶评定工作更加精准,深得业内人士的信任和佩服。京城许多茶庄不但邀请她帮助鉴别茶叶,而且把经她定级作价的张一元茶叶当作茶样,当作衡量茶叶质量的标准。而今,王秀兰更愿意把这项技能总结为“看人做茶、看天做茶、看茶做茶”。

培养茶界新星

研制茶叶新品

王秀兰既是“跑得快的火车头“更是”传帮带的领头人“,百忙之中抽时间对员工亲自授课,开展副会长一职。

多年来,她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宣武区第三届、第四届有突出贡献的科教技术、管理拔尖人才,并担任北京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茶艺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老字号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文/家博

王秀兰:一杯茶映衬出百年坚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成就了如今国内庞大的茶产业,品茶,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茶产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在“生活必需品”和“高端礼品”等角色中来回转换。近十年来,张一元在业界的地位及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从企业经营来讲,张一元已经从当初账面上只有6000元的窘境,发展成如今年销售额在6亿-7亿元,并且正在等待突破10亿元的规模。从一个北京的区域性品牌,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十年对于很多现代企业来说,经历的往往是创立与起步。但对于已经存活了百年的老字号企业来说,十年只是其几经风云的路上要面对的又一次转变与坚持。所以,解读老字号企业在这个时代的音符,可以去品味出更多历史的味道。

十年间,零售企业经历了体制改革、经济开放、市场细分等重大事件。企业在承受这些转变的时候,有些已经被逐渐淘汰。但同时也成就了不少坚定走发展之路的企业。去研究这些找准位置的老字号企业,能感觉出它们对于发展的理解与把控,这对很多现代企业来说,值得参考借鉴。经过快速发展,张一元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打下了一片天地。

作为百年企业来说,每任领导者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点上,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张一元有“两宝”:一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另一个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如果在茶领域中寻找这样一家经营百余年的老字号企业,似乎更能去感触时代的脉搏。张一元,就是一家每年靠卖“树叶子”都能卖出7个亿的明星企业。如今,代表“中国十大名茶”之花茶品牌的张一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改制助推张一元“复兴”

十几年前,不光是张一元,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问题——转制,这样的转变对于老字号企业的影响更加明显。在此之前,很多企业属于国有制。转制之后,没有了政府资金作为最大的靠山,如何让企业在自负盈亏的状况下生存成为首要课题。

在转制之前,张一元刚刚凭借自身努力回到了发展“正轨”。此前,各茶庄进货只有北京市统一分销这一渠道,随着改革开放,“统购统销”已经慢慢放开。这也让张一元开始面临来自市场各方的竞争,所以,如何能在市场开放大潮中站住脚,便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寻找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成了王秀兰开启张一元发展的第一步,“带着当时张一元的全部家当,只身坐火车找到闽东茶厂进行谈判”,成为了日后茶叶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也被看做为今后张一元发展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此之后,随着茶叶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家收茶的计划体制已消失殆尽,一些中小型茶厂因没有及时转轨面临着倒闭,主动向张一元求救。对于茶叶已经有了很深认识的王秀兰,一直深知茶源的重要性,她也明白张一元若想扩大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她毅然决定投资重启茶厂。当时投资的100万元,相当于张一元年收入的一半,除了王秀兰外没人敢担这个责任,之后的事实自然证明了王秀兰的判断,茶厂当年产值就达500多万元,第二年达到800多万元。

到1999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张一元在这一年正式转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看来,这次改制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改制的过程,对于老企业来说需要花费更大经历。据了解,当时企业的注册资金为300万元,其中国有股比例20%,社会法人股15%,职工自然人股65%,当时张一元的全部60多名职工都是股东,这组数字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在老百姓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之前,“自己为自己的企业投资”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说起入股,几乎所有的职工第一反应就是,“赔了怎么办?保险起见还是不参与了”。所以,为了完成改制,王秀兰不得不带着公司管理层分头给职工开会做工作,通过各种思想工作才让全公司的员工达成共识。1999年4月底,张一元由选举产生了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组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这场历时半年的改制,也让张一元成为了茶庄改制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张一元在很多股东还处于惴惴不安的情况下,用一步步的发展“稳定了军心”。第一年的分红,股东中最少也拿到了1万多元,相当于一年的工资。

市场:品牌建设以维稳为主

十年间,京城的茶叶市场和老百姓的喝茶习惯,因经济环境的发展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张一元在这段时间也紧紧抓住了每一次改变的契机。

不过张一元的发展风格一直保持以稳为主,在品牌建设初期,规模扩张是必不可少的发展之路。相比于其他茶叶企业发展的扩张速度,张一元却秉持“成熟一家发展连锁一家”的战略原则,不急于在数量上取胜。十年发展路上,在王秀兰看来,管理上的创新至关重要。引进现代的ERP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素质、让新人尽快融入老字号的企业氛围,让这个传统品牌在现代市场的开发方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便开始有了要求。张一元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时机,为了能让北京的茶叶市场更加多元化,张一元为这里的老百姓打开了一个认知全国名茶的窗口。如今北京市场很多新品类的茶叶都是由王秀兰带领的张一元引进的,像岩茶就是其中之一。“大红袍”、“水仙”、“肉桂”等,都是通过张一元让北京的老百姓有所了解。2000年,张一元引进普洱茶,一夜之间,京城的普洱茶似乎就铺天盖地。

张一元在十年间不仅发展的是企业,也让京城老百姓的饮茶习惯迎来“新纪元”。张一元之所以在引进茶叶新品的过程中可以屡战屡胜,了解北京人的消费习惯,以及茶的口感、生长、加工环境等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茶叶在经过推介之后慢慢在京城立住了脚,随后又发展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市场。而这些判断的来源,正是凭借王秀兰在这个行业浸染20多年后锻炼出的经验。为了学茶,王秀兰是真正的从“学徒”干起,那时入门还不是先和茶打交道,是先学裁纸、叠纸。王秀兰凭借自身的天分和努力,慢慢学会了每种茶的“道道”。

茶叶市场也一直存在价格不透明的乱象,许多售茶人挣不懂茶的外行人的钱几乎成了潜规则。有些茶叶定价属于商家随口要价,甚至会造成一款茶出现每斤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差价。此外,将陈茶充当新茶卖,将陈茶掺入新茶等手段层出不穷,不过在混乱的茶叶市场中,王秀兰提出张一元一直以“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为经营主旨,慢慢在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空间。

老字号:是商业模式更是文化符号

今年11月19日,最新颁布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即将实施,这也是未来保护老字号商标的又一把“大伞”。2011年,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的通知》。种种政策的颁布,也让很多老字号企业感觉到,国家对传统商业、对老字号的重视,尤其在近十年,愈发强烈。

近几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之一。如果在传统文化中细捋分支的话,就必然会涉及到老字号企业。虽然在一些看法中,老字号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但是,老字号在很多时候会承担起现代企业很难承担的政治任务。

其实,说老字号是一种商业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符号确切。老字号企业是中国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缩影。说起老北京茶庄,如果顾客进入之后身上带着雪,肯定会有伙计帮你掸掉,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商业,更是文化。王秀兰作为公司领导,也深知维护老字号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在她看来,人品如茶品,只有靠质量占领市场,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政府的重大活动,老字号企业也一定是代表国家文化的主要商品。如奥运会期间,张一元成为提供当时住在奥运村人们所喝茶叶的惟一企业。这让张一元在国际市场大大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还让各国民众了解到了中国的茶文化。

据了解,现在很多老字号企业的名称外国人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其实,老字号的“字号”就是其文化的核心之一,这种名字字义特别简单,但寓意非常深刻,令人过目难忘。了解老字号的名称,也是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这也是现代企业所不能模仿的。

现在很多人对于张一元的茶叶价格一直不涨颇有微词。王秀兰坚定地表示,并不是价格做不高,每种茶叶制作过程中都包含很多技术。不涨价主要是因为,有企业的“良心”在里面。“市场混乱”最核心还是“价格混乱”,类似于张一元的品牌,认知度到了一定程度,产品是会产生一些附加值,但这些附加值是需要有一个尺度来衡量的。

王秀兰认为,再有十年,老字号或将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老字号在经营中,也承担起了很多社会责任。

商报记者姜子谦

[商报提问]

“三农”是茶叶发展之本

商报:回顾张一元这十年间的发展,国家发布的哪些政策让张一元最受益?

王秀兰:这十年发展最大的受益是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其实茶产业发展的根基,就是“三农”问题。张一元的茶叶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建立在国家级的贫困县,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贫困县“原生态”保存的最好,没有工业和其他产业,用句简单的话就是“深山老林出好茶”。但这些基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经济落后导致方方面面条件跟不上,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开玩笑地说,我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去考察基地。

近几年中央在三农问题上给了充分的扶植政策。只有农民富了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才会考虑怎么把茶做的更好,怎么发展市场。只有农民的观念转变了,我们的产品才能转变。这也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茶市场不知不觉走向高端化

商报:您怎么看待现在茶市场的情况?

王秀兰:目前茶叶市场形势很好,这个市场也正在逐步向着规范化迈进。其实茶叶市场一直是相当活跃的,茶叶的需求量每年也在提高,总体来说,比前几年要规范。

而茶叶走向高端化,其实也是这几年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新趋势,这是我们“茶人”都没有意料到的。其实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老百姓生活逐渐富裕了。现在来看确实是大势所趋,这对产业发展来说绝对是好事。

市场回归理性是老字号的新机遇

商报:中国的经济市场正在慢慢转型,在未来老字号企业的新机遇在哪?

王秀兰:可以说在经过一轮的市场运行之后,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越来越明智了。而老字号的优势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现如今一提老字号,其实就是给消费者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作为老字号企业产品质量在长时间积累的口碑效应。可以说正是现在社会的普遍观念,为老字号企业戴上了一个“光环”。所以,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跟上社会潮流,正是如今老字号的新机遇所在。

“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

商报:您如何看待未来十年的市场?

王秀兰:我对未来十年充满信心。因为,无论从惠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支持、扶植传统文化的政策未来都会更加完善。对于茶叶市场来说,经济越发达行业自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一元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过去十年间,可以说张一元在“前方”、“后方”都打了不错的基础,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已经明确为“奔小康”。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看好的。作为老字号企业来说,每一次投入考虑的都必须是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是可持续的,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老字号企业如果想基业常青,这就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手记]

茶人的单纯坚守

如今的王秀兰,已经不是单单代表张一元的领导。这个名字本身,已经成为了全国茶叶市场一种权威的代名词。

只要现在国内有跟茶叶有关的事情,王秀兰基本都要出面。这也与她从业40余年来,一直处于又接触产品又接触市场的位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只要有新茶被研发出来,也一定会让王秀兰进行品尝,因为她可以对产品市场进行精确的研判。

不过王秀兰在圈子里被人称赞的,还是其2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市场一线的精神。几年前记者曾经对其进行过一次采访,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南方大水,王秀兰在得知基地被淹后第二天便飞到现场查看,那年的整个春节几乎都是在那度过的。圈里很有名的段子就是,在一个产茶基地内,当地区长陪王秀兰参观,但是茶农只认识王秀兰,其身边的区长没人认识。

老字号品牌的经营,最重要的是诚信与口碑。所以,与动辄营业额成百上千亿的现代企业来比,老字号的年销售额有些不值一提。但是,老字号通过百年积淀在消费者心中驻下的印象,现代企业是望尘莫及的。

与王秀兰几次接触中便很容易感觉出,过去老茶人的纯洁与简单。王秀兰曾开玩笑地表示,干了茶叶这行其他职业干不了了,因为干茶叶的人“心眼死”。王秀兰也直白地表示,茶叶市场上,消费者心里对价格是没有衡量标准的。所以,茶人做的就是“良心买卖”,如果“做茶人”把自己还当成“喝茶人”,那么,生意做起来就很简单,价格摆在那,由你自己来感受。觉得值,就行,不值,就是“昧着良心”发展。

“一女不吃两家茶”的习俗


鄂南婚茶在定婚茶、启节茶、成婚茶、抬茶闹茶、撒帐茶、结伙茶会之外还有新娘的沿家敬茶。

一般是在婚期的第一个春节的初一早晨,新娘穿裙戴花手捧茶盘沿各家拜年敬茶,新郎提壶添茶,有的地方是小姑子提壶。这目的也是“和”之意,借敬茶而进村中各家之门,联络亲情,以便日后行走方便。这种“认门茶”在有些地方是于婚后第二天早上进行,蒲圻则多在除夕之夜进行。

阳新富水出江口一带在婚寿喜期时兴“摆茶”。与主家至亲的各家在客人来后要在酒席之后请摆茶,请的是最重要的贵客,一般是一桌。或在自己家中摆上一桌茶,或在主家酒后的席桌上摆,桌中一只大茶盘,放上各色果点,客人每人一只杯,斟上茶水或糖茶,就茶吃果点,茶只一杯,不再斟添,一家过后再接一家。

摆茶的用意也是借茶示敬认亲,尤其是初次上门的新亲,通过摆茶而相识相谈相了解,这有点儿茶馆喝茶交友的意味,且显得更为亲切。

鄂南婚茶、寿茶的式样和程序远不只上叙这些,各地不同,各时有易,礁以全到。“客来敬茶”远在唐宋就成风气,司宋肃浪有以茶作为婚嫁礼节的记载了。《见闻录》:“通常订婚,以茶为礼,故称乾宅(男家)致送坤宅(女家)之聘金曰茶金,亦称茶礼,又日代茶,女家受聘日受茶”。

可见,古男女聘婚是以茶为主礼的,后代物质丰富,婚聘讲究,以钱财物为主,超于茶的价值,但意识上仍以茶为婚约象征,故以钱代茶或以物佐茶。

为什么要以茶为婚约象征呢?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分析说:“种茶下籽,不可移值,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也”。明人许次纾《茶疏》也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之意也”。

鄂南婚事、生子、做寿都以茶为礼,形成“无茶不成丰L”的传统风俗,细究起来,正是继承了古代茶文化中的礼仪和敬精神,茶风古朴醇厚,人们习以为常的茶礼俗一代代传递,人们多不知其含义却都慎重地依制而行,惟其如此,可见出古老深厚的茶文化在鄂南有极强的生命力。

订婚茶,男家送。女家开茶会,“一家养女百家求”,喝了定茶。遍告众人名花有主了。

三茶六礼,不断向女家暗示婚姻关系存在,望女子如茶清洁,嘱其“一女不吃两家茶”。

罗山灵山茶业有个梦追的“女茶王”


罗山县灵山茶叶公司董事长钱晓玲为公司生产的红茶酒代言。

采茶的村民们排队交鲜叶。

信阳毛尖开采了。

面包车上,走下来一位举着吊瓶的女人。

女人是冲着这一大片茶山来的。连续几天春雨,茶树上的小茶芽正在慢慢地冒出,再过几天,今年第一茬春茶就可以开采了。

而这几天,她患了重感冒,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但她的心却全都在山上,怎么也躺不住,这不,趁护士不注意,硬是举着吊瓶上山来了。

3月23日,茶山上的第一茬春茶正式开采了,市、县电视台的记者都来了,但她被困在医院,没法露面。第二天,记者来到罗山县医院6楼的一间普通病房里,见到了正在打吊针的她。

她叫钱晓玲,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十佳茶人”、河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河南省“创新能手”、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和大别山下许多清苦而又坚强的女人一样,钱晓玲也有过苦涩的过去。幼年的她因为姥爷被打成右派,跟随母亲下放到周党镇朱楼村。初中毕业就开始在镇贸易公司工作,从站柜台一直干到业务经理。

1998年,她被查出患有胰腺炎,在三次大手术中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她没有倒下,走出医院,着手组建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开发茶园的日子里,她和伙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拄着棍子和专家、工人们一起登山爬坡、挖山栽苗,最长有一个多月都没下山。“我从来不认为女人比男人差,很多事男人能做到,女人同样也可以做到。”钱晓玲用行动为自己的语言作注。

开挖掘机的师傅说:“她是地地道道的男人性格,就是男人不敢做的事她也敢干。”开辟茶山期间,她曾两天两夜不合眼,在挖掘机上一站就是四天!

武汉协和医院给她做手术的蔡教授说:“我从医20多年,像这样刚做完手术还没拆线就急着回去工作的,她是第一个!”那年年关,在医院刚做完手术离拆线还有3天,她硬是跑回了茶山,她说茶山的事情太多了!

周党镇负责人说:“这么多荒山硬是流转过来了,不说别的,光协调好所有的农民,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5万亩荒山,几千户农民,要挨家挨户说服他们,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

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山如今满目葱郁,“大寨田”里一簇簇新绿整整齐齐绵延到山下,车辆可以沿着水泥路直达山头。公司茶园基地于2010年通过了国家级标准化茶园示范区验收,2011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选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013年被全国妇联、财政部选为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前年冬天,信阳遭遇干旱,为了能及时给茶树浇上水,钱晓玲和员工们每天都要在山头上忙碌到凌晨两点钟,公司买了100多个手电筒,也有她一把。手电筒照亮了茶山,也透着种茶人坚韧不拔的毅力。

“我不是卖茶的,我是做茶的。”这是钱晓玲给自己的定位,也是给企业的定位。信阳毛尖是大自然对信阳人的最大馈赠,在国内享有许多殊荣。但为何多年走不出国门?钱晓玲认为,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丰富产品形态,提高产品内质,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为此,她多次到杭州,拜访我国茶叶生物研究专家——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贤强教授,并派员工去浙大学习,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引进优良茶种。

在杨贤强教授的指导下,公司成立了“河南省茶叶集成创新与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相继研发出仙灵系列茶多酚、茶微粉、红茶酒等十大系列80多个茶产品,获得省市科技成果、国家发明专利共计20余项。

2012年,钱晓玲把新开荒的2万多亩茶园全部种上了无性系优良茶种,她要把她的茶园做成国际顶级的优质茶园,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采茶那天,灵山茶业公司的总经理易明宇介绍,山上的茶叶都是优良新茶种,发芽率高,而且比普通茶叶提早一个星期出芽,我们现在采摘的是真正的“明前茶”。

当年,“信阳红”风暴从京城席卷到省城,各种品牌的信阳红茶纷纷登台亮相。但在这年深秋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捧走唯一“红茶王”奖杯的就是钱晓玲,由此,她又有了新的名字——“茶王”。

信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效忠说,未来信阳最有实力的茶产业开拓者当属钱晓玲,因为她不仅有自己几万亩茶山,而且还有时刻站在科技前沿的新茶种、新产品,这是她真正的“秘密武器”。

“再大干5年,争取带领周边多个行政村的茶农一起致富!”如今,钱晓玲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带领乡亲们致富。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公司牵头成立了罗山县灵山,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与3500户茶农及众多小型茶园主签订了合作协议,形成了环环相扣、互惠互利、坚固而又灵活的产业链条,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司每年还为茶农免费举办茶叶种植、采摘技术培训班,公司的科技特派员还跟踪茶农种植全过程,茶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和技术员联系。

“茶叶浑身都是宝,茶叶可以做80多个深加工项目,如果我们把深加工产业链做好,茶叶种植不再是农业项目,而是一个庞大的系列产业,那我们的茶农在家门口就能变成产业链上的产业工人。”这是钱晓玲的第二个愿望。

“第三个愿望就是可以把茶园变成游园,现在中央不是明确提出要绿色化吗?我们大别山区的种茶人第一个响应!”她在茶山间环山抱水的山谷处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基地,与之相呼应的还有古色古香的茶艺馆、茶叶博览室、茶叶研究室等彰显茶文化韵味和科技内涵的配套设施,今年秋天她就可以组织茶山游了。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茶王”钱晓玲和她的团队,正在大别山下这一片亮丽的茶山上,编织新时代种茶人波澜壮阔的梦想。

一枝独秀的客家擂茶


顾名思义,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差别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两大类。我们在这主要介绍客家擂茶。

在中国博大精湛的茶文化中,客家擂茶是一枝独秀的奇葩;其以古朴见奇趣,以保健见奇效,自古闻名遐迩,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擂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闽有“居建阳县的畲族雷大爷创始擂茶”的传说;湘有“诸葛亮麾下进军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妪制擂茶祛疾”的故事。有关的文学记载也散见在一些古籍中,如黄升《玉林诗话》所载《肝胎族舍》一诗曰:"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足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足证研麻,泡茶款客,是当时江南的一种风俗。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纪胜,茶坊》"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头"这一古语,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质枣擂杵。

擂茶风俗在中国华南六省都有保留,保留擂茶古朴习俗的地方有:广东省的揭西、普宁、陆河、清远、英德、海丰、陆丰、惠来、五华等地;湖南省的安化、桃江、桃源、常德、益阳等地;江西省的全南、赣县、石城、兴国、于都、瑞金等;福建省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广西的贺州黄姚、公会、八步等地;台湾的新竹苗粟等地。喝擂茶地区人口约有600万人。

客家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传统的普遍的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妇女见长。其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一是口径50厘米且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约85厘米长的擂棍;三是用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子”制作擂茶,用一把好茶叶,适量芝麻,几片甘草等,置入擂钵,手握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间或钵中间擂击,将茶叶等研成碎泥,即用捞子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食物或叫“茶泥”、或称“擂茶脚子”。再冲入沸水,适当搅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了。品尝擂茶时,茶桌上荡溢出一片诱人的清香,一口试饮,口舌生津,满腔留香;二口深饮,神气仙人通体舒畅。

擂茶的配料多种多样,可以因寒暑不同或荤素各异加不同的佐料和药物,但制作过程基本是一样的。春夏湿热,常用新鲜艾叶、薄荷叶;秋天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金银花;冬天寒冷,便用桂皮、肉柱子、川芎等。据中医验证,从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风祛寒、开胃健脾、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在客家祖地石壁,每户每天都制作普通擂茶一钵,劳作后回来喝上几碗,一天的辛苦便烟消云散客人远道而来,喝上一碗,便可提神醒脑,充饥益体。荤、素擂茶是石壁擂茶的特有品种。荤擂茶用冬季腌藏的生猪大油,拌佐料加炒好的肉丝或小肠、煎豆腐、粉干、香葱等,泡入擂茶中;素的则用净茶油拌佐料,然后加熟花生米、绿豆、糯米饭、地瓜粉条、粉干等。

一场擂茶席,就是一幅淳朴的风俗书。一张张桌子排开来,男女老少团团围中。这边客人喝着茶,说今论古,谈笑风生;那边女主人手持擂杖,在擂钵内有节奏地旋转擂动,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似鸾凤和鸣,构成一幅立体的民俗风情图。

斗转星移,历史变迁。如今擂茶在许多地方都消失了,可将乐还保存着这一古代饮食习俗,并富于浓郁的地方风情。现在,请喝擂茶是将乐传统的社交手段。每过婚嫁寿诞、乔迁之喜、亲朋聚会、邻里串门,常以擂茶相待。谁家子女高考中榜,家长便会请老师到家喝擂茶。大碗敬,小碗添,以示不忘导师栽培的深情擂茶席上,一般还有糖果、饼干、瓜子、花生等松、甜、香、脆的佐茶食品。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将乐擂茶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澈饮方式,倍受人们的喜爱,被称为"古代茶文化的孑遗。"

90后茶叶电商“王思仪”一年卖近亿元茶叶


安溪县中闽弘泰茶叶专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创始人王思仪。

原题:一年卖近亿元茶叶,晋级电商精英,昔日“败家子”成功逆袭这个90后惊动了马云!

讯:一个时代造就一代人,这话搁在王思仪身上,是一种现实的寓言。

2008年,安溪茶乡,17岁的王思仪因为不爱读书,耽于网游,一度成为家人眼中不学无术的败家子。直到偶然间,他听到马云演讲视频里的一句话:“未来的电子商务商机无限,未来的电子商务一定属于80后、90后。”这句话成为王思仪成功的起点。那时,在安溪茶乡遥望巨星的王思仪也没有想到,偶像马云有一天会走到他面前,说他的茶叶卖得很棒。

2009年250万、2010年1000万、2011年3000万、2012年5000万、2013年有望问鼎9000万。在网上,王思仪创办的铁观音旗舰店年度销售额几乎每年都在翻倍。从茶园到茶杯的销售渠道扁平化策略、滚雪球式的客户转化率提升……王思仪在电商领域的努力让他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蜕变。

靠网游卖茶叶

王思仪从小不爱读书,初中二年级是他的最高学历。上课爱打瞌睡、课后爱打游戏,于是耳边常传来父亲的责骂:“败家子,天天只会玩游戏,不会做点正经事”。父亲王大伟经营茶叶生意多年,他的话刺痛了王思仪的自尊心。姐姐王思茵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建议弟弟把家里的铁观音销给网友们。于是,王思仪在玩游戏的同时,试着向玩家推销铁观音,但别人经常不理他。好不容易有人买了一斤,他高兴得不得了,可钱却没收回来。

2009年2月,王思仪在淘宝开了家小店卖茶叶,第一笔单子,买家没有付款他就发了货,结果钱又没收回来。“网络世界怎么这么不可信!”每当气馁时,王思仪都会看看马云的演讲,鼓励自己重新再来。“就像暂时没有电的电瓶车,充电后又可以重新出发。”网店装修、上宝贝、客服、支付宝、经营人气……王思仪一点点地了解电子商务,因为之前经常玩游戏,所以在控制网店流量等方面,他做得很好。

“8000块可以买多少茶叶?”一个天津客户在旺旺上询问,王思仪和姐姐们都兴奋极了。“亲,您好,我给您寄些样品先尝尝,好的话再买,不好喝包退,咱就当交个朋友。”后来这个客户很满意,王思仪挣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爸爸,有一个订单,是8000块钱。”“有订单就发货。”王思仪说爸爸不是个善于表扬的人,但是他感觉得到爸爸的开心。“我们觉得网络是虚拟的,但是孩子在创业过程中却真接到了单子,我们要好好支持。”父亲和叔叔的谈话是对王思仪莫大的鼓舞,因为他知道,在父亲眼中他已经不再是“败家子”了。

从茶园到茶杯

2009年5月,中闽弘泰入驻淘宝商城。王思仪认为“从茶园到茶杯”的经营策略是茶叶网店脱颖而出的关键。

“我父亲一直倡导传统制作铁观音,在品质方面我们有天然的优势。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后来突出了‘从茶园到茶杯’的经营理念。为了突出优势,我们在网店的店铺店招上做足了文章。对茶园到茶杯的理念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解说,一方面是文字描述,一方面用图片。茶园到茶杯中间只需物流公司就可以实现交易,传统销售还需经过采购商、批发商、经销商等关卡。”王思仪分析,“以前茶叶从出厂商到消费者经过层层关卡,价格自然也会层层叠加,网店则简化了中间环节,从出厂商直接到达消费终端,减少了利润分成环节,价格比实体店便宜将近8%。”

西游团的魔力

王思仪的网商团队是个颇具创意的西游销售团队,起初由他和家人自发组成、壮大。

“网商团队的核心管理人员就是我们这群80后、90后的堂姐弟,我们像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上那样团结协作。大家都说王思茵(姐姐)就像唐僧那样心无杂念、意志坚强,总想直取茶叶第一电商的真经,现在她更像是我们的精神领袖;王思仪(弟弟)也就是我,像孙悟空,网络技术熟练,现在担任运营总监兼职策划;王思东(堂弟)像猪八戒,常提出一些让人调侃的主意来,但是有些办法也很可行,现在是我们产品研发部主管;王思婷(妹妹)像沙僧般任劳任怨,现在正努力当好客服总管。”

“我觉得堂弟的‘馊主意’有时很管用。有一次团体讨论的时候,他随口说:‘为什么不把青花瓷和茶叶放在一起,都很有历史很有文化啊!’这个提议给团队很大的灵感,我们在茶叶的包装上运用了白色蓝色的青花瓷花纹,并在产品介绍方面,对陶瓷文化和茶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描述。结果这款古香古色的茶叶销量达到80万件!”王思仪认为产品创意研发是西游团队特别看重的。

抓住客户的心

如何提升网店转化率,里面也有大文章。“一开始我们网店的转化率是30%,也就是100个浏览的人,有30个人向我们购买了产品,现在转化率已经提升到60%~70%”。

王思仪认为,转化率跟卖的东西有关,茶叶是易消耗品,重复购买的几率很大,而如何从众多茶叶电商中抢夺客户,细节的客服服务很关键。“在电商时代,网商就像是舞者,要上台表演,要亲近观众才能赢得更多关注度。”有很多客户经常会收到西游团队的生日祝福和贴心小礼品,感到莫名惊喜。比如24岁以下的客户收到的礼品可能是限量版淘公仔,30岁以上的客户会收到某明星的唱片,家里刚好打破茶杯的朋友会收到一个贴心茶杯。

成功秘诀:小细节做大文章

曾经,马云在王思仪心中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精神偶像。他没想到,2011年,在杭州的一个网货展览会上,马云会来;更没想到。马云径直走到他的茶叶摊位,告诉杭州市委书记“这家店茶叶卖得很棒!”网店销量大幅度增长的王思仪,不仅受到了马云的关注,也受到国家社科院、农业部等权威部门的关注和访问,还当选了中国电商协会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全球十佳网商”。

说到自己的成功秘诀,王思仪认为,刚刚创业的朋友要有“前期很痛苦后面很美好,前期很美好后期很痛苦”的心态。做网店要可持续发展,没有稳定的客户做不长久。只有扎扎实实地从网店的产品研发、创意营销、客户服务、物流配送等方方面面做好细节,才能稳住固定的客户群体,并让他们去带动更多的朋友和亲戚,最终实现滚雪球式的客户增长。

胡氏宜红茶第八代掌门:一条家规 传两百年


一壶红茶,演绎200多年的家族历史;一壶红茶,见证一个忠孝仁爱的家风故事。日前,记者走进中国名茶之乡——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采访了胡氏宜红茶第八代“掌门”——胡正雄。他说,一个人只有怀好心,做好人,才能制好茶。

痴迷研制红茶

胡正雄生于1972年,家住利川市毛坝镇,系毛坝胡氏宜红茶第八代传人,现为中国会员。

1991年,胡正雄考入恩施农校,在茶学专业学习。进校后,师从茶叶大师杨胜伟,他刻苦钻研,所学颇丰。1995年,胡正雄以湖北省技能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随后,他先后到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中国茶叶科研所进修学习,获得国家高级评茶员资格证书。

2009年,胡正雄创办了利川市焱鑫茶业公司,其研制的红茶,频频在国内获奖。

“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我已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只要一看到鲜茶叶,我就能很快给出答案——这种茶叶适合用什么工艺做什么茶。”胡正雄介绍,他对研制红茶十分痴迷,他在制茶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祖辈做茶为生

胡正雄介绍,毛坝胡氏宜红茶的故事,还得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说完,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民国年间的《胡氏族谱》。该族谱记载,公元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胡在文来到今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马鬃岭山脚下一个叫古茶园的地方,他发现当地的茶园面积大,茶叶品质好,甚是欢喜,于是,买下了当地1000多亩茶园,更名为“胡家茶园”,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

胡在文深谙红茶之道,潜心钻研制茶技艺。三年后,他大功告成,研制出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红茶。一时间,毛坝胡氏红茶名声大振,川鄂湘黔等地的客商都来采购,胡在文也因此成为毛坝胡氏红茶的第一代“掌门人”。

记者了解到,胡氏家族繁衍至今,已有十代子孙,因诸多原因,有的将技艺传给了孙子,有的将技艺传给了兄弟,一共产生八代传人。

家规世代相传

“我们的家规传了200多年,它时刻提醒我,要怀好心,做好人,制好茶。”胡正雄介绍说,当时,胡在文有好几个儿子,为了防止兄弟间恶性竞争,胡在文定了一条规矩:“胡氏制茶技艺世代单传,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善不传恶。凡继承者,须布施乡邻,福泽族人。”同时,胡在文还立下了祖训:“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心存善念,常怀感恩;茶以载道,信以立世;胡氏后人,定当牢记;一壶红茶,天地良心。”

一个女茶人的尼泊尔之旅《带着女儿去云端》将面世


《带着女儿去云端》——茶社会(伴夏茶网)即将推出一个女茶人的中国青藏和尼泊尔之旅……

喜素颜布衣喜长发赤脚喜清茶普洱喜小根雕小石头小骨头喜花草旧物喜摄影独行开小店做公益淡饮食晚锻炼……

这是我人生旅途中最难忘的一段旅程。

2013年7月至8月,我带着十三岁的女儿千千从宜昌出发,坐火车到西宁、经拉萨、然后一路向西,沿318国道抵达边境小镇樟木,再从樟木的友谊桥过关最终抵达尼泊尔——一个神的国度。

尼泊尔在珠峰的南边,它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它也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之地。

我和女儿在那里关了手机,断绝了和外界所有联系,在那里尽情享受风景、美食、缓慢节奏,感受着这个国家民众对神的膜顶崇拜以及浓浓的异国风情。

一去一来,历时二十六天。

恰巧,也是2009年的8月,我曾独自背包从宜昌出发,沿着318国道,经重庆、成都、雅安、康定、新都桥,再走川藏南线到理塘、巴塘、芒康、左贡、然乌、波密、八一、拉萨、日喀则、定日,最终到达珠峰,再坐火车从青藏线返回,历时也是近一个月。

时隔四年,再去西藏,酥油茶里仍飘着浓浓的酥油香;煨桑塔内的松柏枝正熊熊燃烧,桑烟冉冉;大昭寺前青石板上匍匐的身影,仍是络绎不绝。心中感慨万千。

我曾梦想着在西藏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留下自己的足迹。

这一生,就足够。

我暗自庆幸,我每年能在繁琐的生活中抽身,一次次的离开,再回来。

我也很庆幸自己能一路走,一路拍,一路写,一路积攒。

从尼泊尔回来后,曾忍不住首次在天涯断断续续发贴,没想会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追贴的,回贴的,询问攻略的,大家兴致很高。这让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我一直在想,这些平日闲暇时的记录,除了网络,如果能让它以我喜欢的纸质为介媒存在,那该多好。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捧在手里,昨日的时光就会重现眼前。

和朋友说,我的文字只是自己的心灵鸡汤,是绝对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但它是我多年来在旅途中关注的各种微小事物、零星风味、琐屑世情。

若某一天,当你独自坐在一间溢满阳光味道的茶室里,为自己煮一壶普洱,捧着我的书,让时间慢慢静下来,你一定能读懂你的内心,也能读懂路上那个陌生的我。

这么多年过去,终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不管好坏,都是我旅行途中的一次小小总结。

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停止脚下的步,我想做一个优雅如茶的女子,用淡泊之心上路,品味旅行,品味人生,抵达更远的远方。

女儿也渐渐长大,以后若能多一些母女同行的机会,这大概是天下做母亲最幸福的事了。

这些字与图片,若能得到你的喜欢,我就很满足!

古天号茶行掌门人刘筠


刘筠

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当过兵、北京中关村从事过IT销售、媒体做过记者、投资公司担任过副总、山西三家公司担任总经理……涉足不同领域,尝试不同职业,凭着那份敢闯敢拼劲儿,曾经的刘筠收获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人生财富。迈入不惑之年,他将人生坐标重新定位,自主创业做茶业生意,专注经销普洱茶,再次迎来事业发展的高潮。9月8日,记者走进古天号茶行,采访了这位有着丰富人生履历的创业者。

精彩人生

“我是江苏人,20岁的时候进入南海舰队湛江基地,当了4年的水兵。”刘筠告诉记者,军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四年的军旅生涯带来意志力的磨练,更培养了艰苦奋斗的精神。1994年,24岁的刘筠只身来到北京闯荡。

从销售做起,刘筠将工作地点选在中关村,从事与IT行业有关的产品销售代理。在那里,他的视野不断开阔,也有机会接触到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的老板,有些当初共事的人如今已是业界的风云人物。“销售、送货、结款……和当时许多人的追求一样,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刘筠说,那时候的钱相对来说好赚些,只要努力、肯吃苦就一定能赚上。为此,他拼了命地努力工作,曾经连着两天连轴转,不停地送货,忙得顾不上吃饭,身体被累垮了。“得了急性阑尾炎,差点穿孔,在医院住了15天。”说起那次的经历,刘筠用了四个字来形容—死而复生。

天道酬勤,1997年,刘筠结识现在的妻子,与她步入婚姻殿堂,并在当年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婚后的刘筠结束了之前的销售工作,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走进了媒体行业。“那时在北京几家大的媒体都干过,做记者、编辑,也出去拉广告、谈业务,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生活节奏也好。”

机遇似乎也偏爱于他。2001年,有朋友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来山西自己的公司协助管理,邀请他担任总经理一职。或许因为妻子是太原人的缘故,刘筠最后选择来到了山西。在他的运作下,两个公司的日常运营状况很好,他的事业在这时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但此时的刘筠有一种莫名的迷茫,似有一种“脚步太快,灵魂跟不上”的感觉。2008年,他递出辞职信。“我的人生需要休息调整一下。”刘筠这样说道。

结识普洱

辞职后的刘筠为了放松心情,带着家人到处旅游。2009年的11月,在一位朋友的盛情邀请下,他和家人一起去了云南的西双版纳。刘筠介绍,朋友是西双版纳“古天号”普洱会所的帮主,叫李云,自己有一个茶山。去了当地,先是参观茶山,然后来到了坐落在南糯山山下的古天号普洱会所,品味原汁原味的普洱茶。在和朋友的边品边聊中,他萌发了经营普洱的念头。

之前,刘筠一直喝的是绿茶,对普洱几乎没有概念。2002年3月,他去海南出差,无意中走到一条街,满是茶店。见一家店主热情地招呼喝茶,便进去了。“看那黑乎乎的茶汤,像酱油一样,店主介绍这是普洱茶,产自云南。但我喝了两杯,便客气地告辞了。”刘筠说,那是他第一次接触普洱,没留下什么好印象。

2007年,公司接待了来自云南的两位客人,正式认识了在西双版纳做普洱茶的李总。此后,每逢中秋和春节,李总便会寄来一箱茶,有生的有熟的。“那时对普洱还是没有太多的感觉,看到那铁饼一般的东西,也就在家里随便一放,没太在意。”“大概也就在2007年吧,正值普洱泡沫到达顶峰,各类媒体关于普洱的批判声音不绝于耳。”刘筠说,也许是自己曾经在媒体工作的敏感性,他觉得这个问题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那些声音,他开始关注普洱茶,走进普洱的世界,还买了许多普洱茶的书研读。

2009年的西双版纳之行,彻底颠覆了刘筠个人的饮茶习惯,同时也让他从一个单纯的喝茶人转变成为一个普洱的经营者。在李云的帮助下,他的小店—山西太原“古天号”普洱茶行于2010年9月正式开业。

与友分享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刘筠骨子里有“锥子”精神。开始接触普洱茶后,刘筠每年都去云南,走上山头,采摘茶叶,跟当地的茶农学习如何制作茶饼。

通过不断地钻研学习,刘筠对普洱茶的了解更加深刻、透彻,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也积累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一段时间后,小店的人气慢慢有了,客人也开始多起来。生意逐渐兴隆,原有的4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已经承载不了越来越多的顾客。3年后,他对店铺重新选址,搬到了长风大街上的马连道茶城,店铺面积也相应扩大了一倍多。

普洱茶在北方,尤其是山西,是小众茶,人们对它认识很少。山西人的饮茶习惯,在三至五年以前,几乎是花茶(有部分绿茶)的天下。刘筠说,看着来店里的普洱茶客越来越多,心中真的有一种难言的喜悦,终于把“可入口的古董”跟大家一起分享了。

都说在商言商,经商人最看重营业额、利润率,但走进刘筠的茶叶店,这些字眼似乎是多余的,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经历了那么多,开店赚钱是一方面,如今更多的是想收获金钱以外的东西。”

或许恰恰是这种淡而无所求,刘筠的小店人气不断升温,来店里的顾客不乏高端名流人士,而这些人都是常客。店内的茶叶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在这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款。

如今的茶店,更多的是朋友们聊天、聚会的场所。也是因为茶,刘筠结识了更多行业的朋友。在一位书法老师的提议和协助下,茶店还成为山西部分中青年书画家的聚会、品茗场所。“记不清是哪一年的春节前,四位书法老师轮番上场,品茗论书画,气氛十分惬意。”

刘筠坦言,虽然目前茶叶销售的大环境不好,竞争越来越激烈,但他把握八个字“因上精进,果上随缘”。首先是要坚持质量第一,严把茶叶关,确保带给顾客的是高品质、地道的普洱茶,是为“因上精进,问心无愧”。

而对于结果,刘筠笑言“果上随缘,心才开阔”。这或许是他经历太多的起伏波折之后,领悟到的人生大智慧。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在不知不觉中收获。

张英:不是美女是茶女


安溪县祥华乡举行春季安溪铁观音传统技艺初制大赛颁奖典礼,一等奖得主、珍山村80后女制茶手张英及其师傅,从县领导陈春买、郑清花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大家纷纷称赞她巾帼不让须眉。

张英今年26岁,春季茶叶初制赛那几天,雨一直下。如何晾青是个难题。其他选手们分到茶青后,风扇、烘橱,各显神通凉青。张英坚持茶青自然风干。摇青时,大多数选手已摇完三四遍青,张英才开始摇第一遍青。每摇一遍青,她都要仔细观察茶青叶片的柔软度、边缘磨损度,再闻香气,控制下一遍摇青时间。

第二天上午10点多,不少选手已制好茶,可张英的茶还未杀青。很多人劝她赶紧杀青,张英仍说“时候未到”。下午两点多,评委们都已到场,助手建议张英缩短烘焙时间,张英还是那句话“时候未到”。

多年的学艺过程,张英摸索出一些制茶门道。特别是摇青,张英每次都要比平时多摇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一定要等时候到,再做青”,这是张英多年制茶不变的原则。

初制赛评委、安溪县高级农艺师杨文俪点评说,张英虽然年轻,但深谙一泡好茶的炒制,每一环节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而在细节的把握上,女制茶手表现出来的细腻,显然比男制茶手更有优势。

拥有大益是一种自豪 ——王飞


王飞,广州飞哥普洱轩董事长。2004年加入大益,从事大益茶十年来,目前为大益华南地区渠道服务商。

在大益的这些年,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2006年6月30日,由大益组织举办的“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拉萨站的慈善拍卖。

这些年在大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最大的收获是个人知识和素质的提升。

你觉得大益近年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答:大益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在事茶的路上,未来十年你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答:着重培养未来的大益客户群,让更多年轻群体加入喝普洱茶的行列。

除了茶这个事业,在自己的生活上,未来十年你有什么最想做的事?

答:培养好大益的“二代接班人”,让大益品牌长盛久安。

益友网:飞哥是大益的老伙伴了,这些年一路走过来,您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王飞:从时间上算我是茶叶行业的老人,从专业知识上算我却是茶叶行业的“弱者”。我是从大益改制初进入大益体系的,这些年感触最深、最难忘的就是的宕荡、十年普洱茶人的情怀、十年大益改制的创新引领所有茶人的进步……有无数的感悟。这十年,也将我从一个新茶人变成了老茶人,随着大益向更远、更高处迈进。

益友网:您所在的华南区域可以说是大益市场的重中之重,你对未来大益茶在当地市场的发展态势有什么样的预判与分析?

王飞:广东人比较务实,消费更偏理性,客户整体投资意识强。我感觉目前形势还是比较稳定的,在未来,大益仍能把握市场的主要动向。其实,价格有涨有跌并不可怕,普涨才可怕,那表示整个行业的状态不够健康。感觉大益的产品升值空间在慢慢趋向合理化,在未来一定可以带领行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至于华南市场,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是仍然有很多市镇有待开发,虽然有些是小地方但是也经济实力雄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益友网: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在您眼中专营店运营最大的难点在哪里?有什么解决之道吗?

王飞:我个人感觉专营店运营最大的难点可能就是店员素质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有文化的都比较有个性,不好管理,没有文化的素质又偏低,不够机灵。如果一线的从业人员不优秀,很容易影响品牌形象。我觉得管理和培训都是专营店运营过程中一定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像今年大益培训部门开始了“微笑服务”的培训,跟人感觉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另外,推广方面也是难点中的难点,这个需要多方面去推动。

益友网:这些年来,您在大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什么难忘的事情吗?

王飞:在大益的十年里让我终身难忘是2006年由大益组织举办的“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西藏行”,还记得是6月30日,我们到达了拉萨站,当时有一个慈善拍卖环节。我旁边的一位善者(拉萨本地人)一直和我竞拍,来回不停地竞争了好几轮,最后是我用16.5万拍得了当时那饼纪念茶。我当时并没在意,第二天当我看到当地媒体报到这次拍卖时我才知道,那茶对这位善者有很重要的意义,而这位善者当时身上只有15万。看到这,我心情特别难受,并不因为我赢了拍卖而感觉成为胜者,反而感到自己是失败的。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也激励着我和我的团队从此一路向善行善、善始善终。

益友网:您的儿子、儿媳也在经营大益是吗?让孩子们接班,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您是怎么考虑的?

王飞:这十年来,我在大益不仅仅收获了财富,也提升了个人的知识和素质,同时,也让自己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得到了彰显。我觉得,拥有大益、能够分享这个品牌是一种自豪!改制后这十年大益造就了千万级的支持者与益友,无论是社会知名度还是市场影响力都可以说无人能出其右。对于大益的理念和模式我是非常认同的,这么好的东西当然也要留给下一代啦,让他们参与到这个事业中来。

益友网:您也大益已经相伴走过了十年,对下一个即将到来的十年,你有什么事业或生活上的规划?

王飞:事业上,未来的十年着重培养更年轻化的客户群,经营好自己的店,服务好自己的客户。生活上,最大的规划就是培养好大益的二代接班人,希望有他们接力,让大益品牌长盛久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张一元的女掌门王秀兰》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