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艰难的创业历程

2002年,双彩乡王店村青年张乐群带着2600元现金,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来到山东开始为生活打拼。来到滕州,凑巧一个杭州人正要转让房子,需付房租3800元,转让费700元。张乐群摸了下口袋,这点钱连生活费也不够,只能开口向亲戚借了4500元,租下了这间营业房,在滕州落下脚,开始做茶叶生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身边的这点钱,只能暂时维持基本生活,根本进不了货,哪能做成生意?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张乐群只得到母亲那里转来部分积压茶,勉强撑起了这个门面。

屋漏偏遇连夜雨,上个世纪末,一次性炒制成形的“塌茶”流向山东市场后,在消费者中造成了恶劣影响。2003年,张乐群曾进了5斤220元一斤的大佛龙井,结果无人问津。要生存下去,张乐群被迫改销其它品牌的龙井。2004年,他不但未赚钱,反而亏了7万元,妻子见状相劝:“实在做不下去,就回去算了。”但是张乐群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新昌茶叶色、香、味、形都好,在滕州失去市场,是‘塌茶’造的祸。只要把质量抓上去,一定有市场。”张乐群抱着坚定信念,把市场信息不断反馈到家乡,改进炒制工艺,扭转了一次性成形的炒制方法,大佛龙井茶在山东重新获得消费者认可。

是金子总会发光,2005年以后,消费者对大佛龙井有了新的认识,销路开始好起来。滕州一客户起先对新昌茶还心存疑虑,购去6斤茶叶后,担心卖不出去。但后来卖得断货,之后销量便不断扩大,该客户也成了晨芽茶业的忠诚客户,每年向张乐群进货60多万元以上,而且专进中高档茶。

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从2009年开始,张乐群改变由供货商发货的做法,亲自到新昌组织货源;2012年在双彩乡王店村老家建起了300平方的加工厂,搞起了收青加工,他专程到磐安、松阳取经,利用新昌优质的茶叶原料,广泛吸收各地长处,致力于生产出“既有新昌香气、又有松阳颜色”的“晨芽”特色茶叶,获得顾客的普遍认可。有一次一位上海客户走进晨芽茶业门市部,拿起茶叶看了看,闻了闻,感觉外形香气特好,一次性要了一袋153斤、价值6万多元的茶叶。近几年,晨芽茶业在滕州已崭露头角,市场销路不断扩大,2014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

一定要打响家乡茶的牌子

大佛龙井在山东地区已深深扎下了根,张乐群对市场更加充满了信心,他已在滕州新茶叶市场购买了80平方的商铺,作为山东的销售窗口;在中国茶市买下34平方的门面作为采购点;2015年在七星街道合新村,又建起了一家收青加工厂,添置了炒茶机5台,单口机4台,辉锅机4台,建了烘房,配置摊青架15套。今年春茶季节,聘请了炒茶工3个,收青叶4个,已炒制干茶3000多斤,还注册了“晨芽”商标,打出“晨芽”品牌。

“做事一定要有恒心。”张乐群说:“我是新昌人,就是要卖家乡茶,一定要把大佛龙井品牌打响、做好。”

扩展阅读

茶农张小苏的幸福生活


今年44岁张小苏是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的村民。西昆村是福建省历史名村,也是管阳镇茶叶种植比较集中的村子。张小苏一家祖祖辈辈住在西昆村,种植茶叶补贴家用。走进张小苏的家时,笔者感到诧异:这排排4层高、外贴瓷砖、内部装修漂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的楼房,怎么会出现在偏僻的西昆村呢?它的主人是眼前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呢?随着,张小苏的介绍,笔者逐渐了解这位茶农的幸福生活。

15年前,张小苏的生活可以是贫下中农的代表。一家三个兄弟12人挤在一座两层的石头房里,夏天像蒸笼、冬天冷冰冰、南风天一到石头直滴水,整个屋子湿漉漉的。平常的生活,自己种粮种菜,虽说可以解决温饱,但是一有人情花销时,一家人坐在那里,面对面,干瞪眼。特别是到开学一到,一家人为几个孩子学费,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才凑齐几个孩子的学费。看着邻居一个个买家电,建新房,除了羡慕,只有无奈。那几年为了钱可谓是愁死一家人。

8年前,张小苏经不住管阳镇、西昆村两委的“软缠硬泡”,刨掉了家里一亩地瓜地,种上福鼎白茶。由于,西昆村地处太姥山延伸山脉的山脚,以高丘陵山地为主,海拔300-700米,植被完好,生态环境优美,水质、空气质量上佳。产出的白茶,品质上佳,一采回家,即被茶场收购。经过统计计算,发现一亩茶园收入竟然高达2583.5元。一家人经过商量,决定将原来的山地改种白茶,经过4年多的努力,他们家的白茶种植面积达到了8亩。有了这8亩白茶,张小苏的生活发生质的改变。

张小苏介绍说,今年虽然天公不作美,头茶几乎颗粒没收。但是,茶叶价格的上涨,预计今年每亩白茶可采2500元左右,茶叶收入虽说比往年少一些,应该说达到20000元,不成问题。等到茶叶采完,再种上一两亩太子参、加上养猪,今年的收入将近40000元,收入一点都不比出去打工的收入差。经过,几年的积累,在3年前,张小苏从生活40多年的石头房搬出来,住进现在的新房子。张小苏的爱人骄傲地说:“对我们农村人来说,不简单,采茶采出一榴房子。建这榴房子,整整花了13万多。”

“咱们农村如果没有茶叶,就没有收入。现在的生活,想都不敢想。”、“采茶,是土里刨黄金。”张小苏的爱人如是说。张小苏有二个孩子,大儿子寄在西阳中学读书,小孩子在西昆读书,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一年也要10000多,这些开销,都是茶叶中赚来的。

张小苏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他说自己除了种茶、采茶,做不了别的。现在,张小苏夫妇早上早早上山采茶;中午,将采回家的茶青拨茶针;然后送到茶叶加工厂加工。两个孩子成绩优秀,村里人都很羡慕。他的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忙而不乱,他的脸上每天都洋溢幸福的笑容。

“只要“福鼎白茶”做得好,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临走时,张小苏满怀憧憬地说。

张跃华:一位职业的茶人 要把蒙顶山茶做大做强


张跃华是土生土长的四川名山人,自幼随父辈采茶、制茶,一手手工茶做得一流,是个技术好手。他这一辈子,与茶形影不离。

从1994年开办跃华茶厂,到今天的跃华茶业,张跃华用他的实际行动推动着蒙顶山茶的发展。回首过去的20年,张跃华说:“辛苦是肯定的,但只要看到蒙顶山茶的发展越来越好,再多的苦也能咬牙坚持。”

也许,在张跃华的心里,他并不在意别人是否把他当作是一名职业茶人。但张跃华自己,早就已经挑起了蒙顶山茶发展的重担,并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推动蒙顶山茶发展的队伍中,让蒙顶山茶再创辉煌。

张跃华:“在品牌塑造方面,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更加用心,让产品的品质作为品牌的坚强后盾,大胆地闯市场,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茶市上保持蒙顶山茶应该拥有的地位,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基地建设

是产业发展的生命之基

“质量求生存”,这是张跃华从开办茶厂就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要确保茶叶的质量,第一道关口便是茶园基地的建设。于是,张跃华开始在茶园基地上做文章。

在核心基地内,茶叶基地的归属权在茶农,而张跃华则要负责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在茶园内套种树苗,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提供茶园科学管理所需的机具和技术指导。

2008年起,张跃华又得到了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四川茶叶创新团队绿色防控专家毛建辉的协助,以位于名山区红岩乡党村坝的茶园为核心,建立了常规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如今,跃华茶业可控的茶园基地达到2万余亩。

去年11月,在张跃华的努力下,雅安市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专家大院落户跃华茶业,意味着将来会有更多、更权威的茶叶专家为跃华茶业的基地建设把关,给予更专业的技术指导。

张跃华说,有了茶园基地建设作为保障,蒙顶山茶要得到更广阔的发展就有了更足的底气。

“从2013年开始,我们组织春茶之旅,邀请经销商、忠实消费者到茶园基地参观,了解蒙顶山茶究竟是选用什么样的原料制作的。”张跃华说,这样做的关键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蒙顶山茶就是在生态环境很好的状态下生长的,让大家对蒙顶山茶的品质有更多的信心。

品牌塑造

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尽管说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但对于传统的茶产业来说,创新,需要的是对传统的传承和脚踏实地的探索。

关于蒙顶山茶品牌的发展,从大范围来讲,有“蒙顶山茶”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同时也是中国驰名商标。但从小范围来说,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品牌作为支撑。

为了让“跃华”牌蒙顶山茶得到认可并深入人心,张跃华花费了不少心思。

“品牌的发展,除了要有好的产品作为基础,还要有精准的定位和设计、推广。”张跃华说,雅安茶行业的发展,虽然不缺种植、生产类的技术人才,但在市场推广、品牌打造上确实存在差距。所以,在着力进行品牌塑造时,张跃华不得不借助外力,请了专业的策划团队,对产品的包装、专卖店的形象,以及市场推广手段进行统一设计。

在最近的两三年,“跃华”的品牌形象提升了许多。对此,张跃华认为,在品牌塑造方面,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要更加用心,让产品的品质作为品牌的坚强后盾,大胆地闯市场,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茶市上保持蒙顶山茶应该拥有的地位,让蒙顶山茶更上一层楼。

家乡茶


母亲是大清早上山去采摘茶叶的。我回到家里时,母亲已将满满一大篮子茶叶背回院子里,太阳光把院子照得亮晃晃的。一身汗湿的她立住休息一会,就弯腰把茶叶倾倒在走廊里的圆匾上,摊匀开来,一边又细细地把当中的老叶和碎枝拣起丢掉。

碧绿鲜亮的茶叶躺在圆匾上,我禁不住抓一把青叶到面前,一股温暖的清香沁鼻而来,哇,好香!母亲见我那样子,笑了,她说,你小时候喜欢吃这茶叶青呢。我少年时,随母亲上山坡地采茶叶,我会捏几颗嫩叶到嘴里咀嚼,虽味道涩苦,我却吃得津津有味。听母亲说她们年轻时在大山里采笋子,一整天在山林里穿行,有时口渴难耐,就摘些柴林间的野茶叶青嚼吃,立即生津止渴。我的眼睛视力特别好,大约与常吃茶叶青有关吧。

“满山满岗的茶叶啊!”母亲立起身,忽然蹦出这么一句。“没施过化肥,没打过农药,这么好的茶叶白白浪费在山上了。”母亲接着叹了一口气。

谷雨一过,连着几个大太阳的晴天,山坡上的茶叶焕发活力,疯般生长。母亲赶到茶山上,一片绿油油的嫩叶在太阳下泛着奇异的光亮。母亲激动万分,她矮小的身子钻到茶篷里,她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浑身长满了力气,两手在嫩翠的枝叶间飞快穿梭……中午时分,太阳高悬头顶。散在山岗上的采茶人陆续离去。父亲寻过来,在山脚下拉长声音喊:“快下山,吃饭了!”这样喊两声,母亲这才依依不舍地背着满布袋的茶叶,一晃一晃下山来。

采过一两天茶叶,母亲就显出疲惫来,腰酸背疼,手腕也伤了筋骨。父亲便不让母亲去采,他说自家有够吃的就行了啊。但母亲不听劝,她心里是极向往着那一片绿油油的茶园的!她想象着那些在太阳底下渐渐老去的茶叶,心隐隐作痛。隔个一两天,母亲的脚步总要往那茶山上跑。

村庄里的采茶人越来越少了。曾经兴旺的大队制茶厂已销声匿迹,村头见不到茶叶贩子的影子了。年轻人离开土地去了城里,留在村里年长一点的妇女也变得慵散起来,生活条件好了,她们不愿再为几个钱去吃这个苦头。倒是小镇上有一些白嫩的妇女,三五成群地过来,往各处茶地自由采摘,遇见茶园主人,也不惊慌。当然村人也乐作大方,笑脸相迎,任其采摘。城里的妇女把采茶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在满眼皆绿的大自然中出了一身汗,呼吸了新鲜空气,且将这么一种无污染的茶叶采回去,让家人品味享受,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我们村里的茶园集中在一个叫石塘坞的地方,一片蜿蜒连绵的山坡山岗上。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祖辈父辈们一批壮劳力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开垦出来的。天目山区气候温润,此处云雾缭绕,一侧有一碧水清澈的水库,两边皆大山围抱。这里产出的茶叶自是十分的生态,自有其独特的品质!往年的记忆里,茶叶是村里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孩的学杂费、家庭的油盐等等开支皆巴望在茶叶身上。一到采茶季节,村里一派繁忙景象,山岗上到处晃动着星星点点的采茶人群,连狗也不得闲,山上山下快乐跑窜。采茶人起早摸黑在茶山上,脸被太阳晒得油黑,手被叶汁染得乌黑,但她们把脆亮的笑声留在了茶山上。采茶、晾茶、炒茶、卖茶,整个村庄里飘浮着茶香的味道。那个时候,母亲年轻有力气,天蒙蒙亮到山岗,天暗下来才回,中饭是带着上山的冷饭包。一天下来,往往要采五六十斤茶叶。

午饭过后,天阴了一会。院子里的枣树上站了两只黄雀,在叽叽喳喳唱歌。父亲说,炒茶叶吧。母亲便忙着收拾了碗筷,洗刷净锅子。灶膛里火烧得很旺,待锅子里热烫起来,就把茶叶倒入。父亲一只粗糙的手不断翻动着茶叶,传来茶叶爆响着噼啪的声音,屋子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清香味。一会,茶叶身子软下来,父亲把它们起锅,放到一个簸箕里,不停地搓揉着,茶叶汁水渗透出来。揉好的茶叶交由母亲摊放到火塘上的一个竹罩子里,反复烘烤,直至干燥成蜷曲状,此时的茶叶已是幽香沁鼻。

傍晚,母亲端坐在院子里,她将已烘干的茶叶收拢来,分次置于簸箕里,捡去其中的杂质和碎末。天一点一点暗下来,母亲似没有察觉,她歪着个头,认真地做着手中的活。挑选好的茶叶分装到几只塑料袋里,在房间的半桌上排列着。母亲一袋袋指给我说,这是给上海伯父的,这是给舟山哥哥的,这是给杭州妹妹的……最后,她拎起一袋说,看,这是给你的!我高中毕业当兵去,每到茶收季节,都会收到家里寄来的茶叶包裹。那个时候远离家乡,喝着家乡茶,感觉通体舒畅。分享给北方的战友喝,那碧绿和清香味,也着实让他们羡慕一番。后来我退伍回来,在县城工作,照例会有母亲备好拿来的茶叶。只是贪恋所谓的一些名茶,家里的茶叶像个小丑儿弃于一边,甚至到第二年的春天,也不曾动过。

我心里起了愧疚。我捏起一撮茶叶放到杯子里,开水冲下去,见碧绿清亮的茶叶在水中跳起了舞。我喝一口,立刻有一股醇厚的清香顺喉而入。我脱口说:“好茶啊!一点也不比龙井茶差。”

母亲听了,高兴起来,接上说:“是啊,一点没有污染的呢。”话说完,却马上作了苦恼状,“满山满岗的茶叶啊!”母亲又叹了气。

父亲在一边听到,声音有点严厉起来:“你这几天累得人也不舒服了,你可不要再上山去采了!”听父亲这样说,母亲噤了声,因为早上母亲采茶,露水打湿了衣服,回来未及时更换,加之人也疲惫,到傍晚,就吭吭的有几声咳嗽了。

吃过晚饭,我要回城去了,黑夜里忽见母亲又急转身往家里去,拿了一包茶叶出来。我接过来,茶叶似乎还有些温暖,那是炭火的暖还是母亲的暖?它凝聚了亲情,吸收了家乡山水云雾之灵气。

名山区已知的茶农中最早开始做茶的人——张明忠


人物档案

张明忠,84岁,名山区红岩乡青龙村人。

他从15岁开始种茶、收茶、制茶,是名山区已知的茶农中最早开始做茶的人之一。

生于制茶世家的他,历四代传承,将制茶技术传给儿子张跃华,指导儿子制茶、售茶。

因为张跃华的影响力,张明忠被当地人称为“绿茶之父”。

2月5日,张明忠获得了由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颁发的“蒙顶山茶产业发展特殊贡献奖”,让众多茶人第一次认识了这个从小就和蒙顶山茶打交道的老人。

2月10日,记者走进名山区红岩乡,听老人回忆往昔的制茶岁月。

年少打拼艰辛制茶岁月

2月10日,名山区红岩乡,穿着一身黑色大衣的张明忠老人泡上一杯绿茶,坐在跃华茶厂的院坝内,享受着茶乡的阳光。

“一晃就六七十年了呀,嫩茶在冒尖,我却老了!”喝一口儿子制作的今春第一杯春茶,张明忠老人的思绪回到了儿时。

张明忠生于红岩乡的制茶世家,家里一直种着几亩老品种的川茶。

“小时候,我曾祖父张文炳就带着我上山摘茶,还让我寻茶果来种。”张明忠从小就接触茶,在曾祖父、祖父、父亲的影响下,他很早就对茶有了说不清的情感。

种下茶树,也种下了张明忠对茶一生的情感。

15岁时,继承着祖辈的家业,张明忠开始做茶生意。

制茶,首先要有原材料。15岁的张明忠开始走村串户收鲜叶。

那时,名山区的茶树,仅在总岗山上有一些,种茶人家也很少。张明忠只好步行几十公里到山里收茶。

“这里几两,那里一斤,跑一天也只能收购几斤鲜叶。”张明忠回忆说,那时家里没有制茶的工具,名山城里老东街仅有一家制茶小作坊,只好又背着茶步行到名山城里,用那里仅有的“斗口锅”制茶。

“那时,全手工工艺制茶,制好茶后我还要背着成品到邛崃去卖。”张明忠回忆着自己的年少岁月,眼里满是自豪。

一直以来,张明忠传承祖艺,恪守“万事诚为本,手艺莫欺心”的祖训,制作好茶。从15岁到18岁,张明忠的手工茶技艺越来越成熟,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成都、邛崃等地的茶铺都指名要用张明忠的茶。

因为历史原因,1949年后,张明忠暂停了茶叶生意,不过他一直与茶打着交道。

1949年1980年间,生产队挣工分的年代里,张明忠因为制得一手好茶,被请到大队里制茶,有时还会被请到原名山县县城的茶厂里做茶。

1980年后,张明忠到原名山县城的茶厂里制茶,同时还管理着自家的茶地。“那些年,我的手艺没丢,反而随着阅历的增长,技术得到长进。”张明忠说。

重起炉灶指引后辈发展

2月10日下午,与张明忠老人一起走进茶地里散步。

“茶叶又冒尖了,茶农们又要开始忙了。”在茶地里,张明忠掐了一根嫩嫩的茶尖说。

多少年来,张明忠的“祖产”——几亩茶地,一直都被他细心呵护。

张明忠的儿子张跃华,受父亲、祖父影响,也喜欢上了做茶。

“起初,跃华也在别家的茶厂里做茶,后来我就建议他开茶厂。”张明忠回忆说,1993年,张跃华与人合作办起了茶叶作坊,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张明忠建议张跃华单干,成为儿子强有力的后盾。

重起炉灶,张明忠把对茶的情感都放在儿子张跃华身上。

1994年,张明忠和张跃华父子俩借钱买了一台烘干机、两台揉捻机、两台平炒锅,开始制茶。当年就生产了2.25万公斤茶,比合伙时翻了一番。当时,全厂就6个人,4名工人,加上张明忠、张跃华和张跃华的妻子。

张跃华的创业之初,与张明忠当年的艰辛有着相似之处。

张跃华夫妻俩上午卖茶,下午收鲜叶,晚上加班制茶,第二天上午又出门卖茶……张明忠成了儿子厂里一名普通的工人,专心制作手工茶。同时也不停地传授技艺给儿子,制作最优的手工茶。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跃华茶厂已经成为雅安的知名茶企业。

“五世传承,父亲的影响和付出是必不可少的。”张跃华说,“我还将秉承祖训,继续做茶。”

张明忠和张跃华,二人都默默用自己的执着,虔诚守护着蒙顶山手工制茶的古老技艺。

如今,84岁的张明忠老人不时还走进茶厂里,指导工人们做茶,闲暇时还会走进茶地里散步。

对于张明忠来说,对茶说不尽道不完的眷恋与深情,苦难也好,成就也罢,都不过是生命中应有的风景,每每回忆过去,总有那心灵深处的一缕如茶的芬芳与安静。

“茶,养育了我,茶成就了我和儿子,我与茶这辈子都脱不了关系。”张明忠说,他是一个普通的茶农,也是一个制茶的艺人,他希望儿孙们都将祖辈的手艺传承下去,让名山的茶更加出名。

乳山绿茶回忆家乡的味道


乳山绿茶回忆家乡的味道

关于茶最早的记忆,缘自儿时在祖父家生活的那段日子。记得那时,饭后祖父总会泡上一缸浓茶,然后轻轻地吹开漂浮的碎叶,有滋有味地呷上一口,一脸满足的样子。一天,我趁祖父不在,偷偷喝了一大口凉茶,浓烈的苦涩瞬间刺激着味蕾,心想,这味道大概也只有大人们才能忍受吧。

后来,祖父告诉我,那是家乡产的乳山绿茶,问起我味道如何,我撇了撇嘴,祖父笑着说:“茶都凉了,哪能好喝啊,我给你冲一杯尝尝。”头一次正儿八经喝茶,我满心欢喜,只是想起那次仓促而苦涩的记忆,便不敢那么鲁莽了,我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淡淡的苦味过后,嘴巴里竟然是甜甜的味道。大概从那时起,这份味道渐渐留在了我心里,我也渐渐养成了喝乳山茶的习惯。

长大后他乡求学,想念家乡的时候,便会冲一杯乳山茶做伴。当开水落杯,香味儿弥散开来,久久不去。一个懂茶的朋友说,这种茶之所以香气持久,得益于茶叶较长的生长周期和当地较大的昼夜温差。与南方的茶比起来,它味道更加醇厚。

时光流逝,二十多年过去,茶早已成为我生活中的必备品。在陕西工作的日子里,过年回家,我总会给家人捎上几包正宗的陕南紫阳茶;偶尔去餐厅吃饭,也会享受一下热腾腾的大麦茶;办公室里,同事送来的小包“铁观音”味道也很不错……但家乡的那片茶场依旧让我难以忘怀:阳光洒在绿色的茶园上,让人感觉亲切而温暖,在这个采茶人最为忙碌的时节里,一颗颗青翠嫩芽经过勤劳的双手,制成茶品,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那正是家乡的味道。

多年后,我回到家乡工作,乳山绿茶更是占据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落魄失意时,它的沁人肺腑能够冲散我心中的惆怅;喜悦开怀时,它的香醇余味又会提醒我人生需要沉淀与品读;悠然自得时,它的淡淡香气暖暖地陪伴着我;亲友欢聚时,它又传递着真情……这便是我的“茶”味人生,永远与家乡联系在一起。

泰安女儿茶比传说的更讲究

位于泰安擂鼓石大街上的金女儿茶店里,陈放着各种古色古香的茶具和琳琅满目的女儿茶产品,我悠闲地坐在古朴的茶楼小间,品着香气袭人的女儿茶,远处雄伟的泰山美景尽收眼底,把这样的时光交付给一杯女儿茶,对于爱茶的人来说,并不为过。

说起泰安女儿茶,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到泰山封禅,想要尝尝当地的茶,但是当时泰安还没有茶树,于是就派出美丽的少女到泰山深处采来青桐芽,以泰山泉水浸泡,用体温暖热,献给乾隆品尝,由此得名女儿茶。

相比传说中乾隆所品的女儿茶,现如今的女儿茶制作要讲究得多。金女儿店在泰山桃花峪有500多亩茶园,每年清明节至10月份期间,当茶树长出嫩芽,采茶人便会去采摘,经过摊晾、杀青、揉捻、干燥、做型和提香后,制作成女儿茶。由于这里春秋季节气温低,光照较弱,昼夜温差大,女儿茶叶厚耐泡、汤绿明亮、花香或栗香明显。

想品出女儿茶的极致味道,泡茶也是有学问的。金女儿茶店的张伟告诉我:“一般来说,紫砂、瓷器等茶具为上乘之选。当然玻璃茶具也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透过玻璃观赏茶叶与水的交融变化,别有情趣。”泡茶的水温也有讲究,温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喝女儿茶,最好用85℃的开水。”他把煮沸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等待水温降下来,与此同时,用茶匙将茶叶送至玻璃杯中,投茶量一般按1:50的茶水比例,这样的配比能使冲泡出的茶汤清澈明亮,香气纯而不钝,滋味鲜而不熟。张伟把晾好的开水倒入杯中,然后迅速倒出,“这叫洗茶,要把茶叶表面的不干净的物质去掉”,接着他再次向玻璃杯里倒入少许开水,短暂停顿后,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继续向杯内加水,张伟说,这叫高冲水,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有助于茶叶充分舒展。

水一倒入杯中,原先沉在杯底的茶叶像调皮的精灵浮出水面,叶子慢慢地舒展,仿佛一群曼妙少女,挥舞绿袖,充满诗情画意。闭上眼睛,闻一下,清幽淡雅的香气扑面而来,直到走出茶店的那一刻,这股余香似乎都还在。

崂山绿茶豆香栗香回味长

青岛崂山脚下的美丽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制茶,而饮茶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每当有客人到来,他们便会沏上一大壶热乎乎的崂山绿茶,送到客人身边,这是崂山人最淳朴的待客之道。

崂山地区三面环海,气候温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茶树在这里不紧不慢地生长,有充裕的时间去积累养分,经历漫长的冬季后,初春里茶芽崭露头角,一芽一叶,鲜嫩翠绿,香气清新,此时正是采茶的黄金时节。用初春的嫩茶芽制成的茶叶,叶片肥厚,外形卷曲,冲泡后茶汤碧绿,香气高雅,可谓色、香、味、形俱佳。

崂山绿茶带着独特的豌豆和栗子香气,这种气味初闻时表现为一股淡淡的清香,深嗅便能觉察出熟悉的豆香,给你一种很亲切的感觉。除了气味特别,崂山绿茶还有耐冲泡的特点,普通的绿茶冲泡3杯左右,汤色香气明显减淡,而崂山绿茶可以冲泡3至5杯。一泡淡雅,二泡温和,三泡过后,那种特有的豆香和栗香味渐渐浓郁,茶汤入口回味悠长甘甜。

崂山绿茶颇受市场欢迎,不仅仅因为它有止渴解毒、软化血管、清心明目等功效,更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崂山茶已经成为崂山养生文化的一种载体。如今,崂山人不仅让绿茶成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致富珍宝,更建立起了与科研宣传展示于一体的茶文化博物馆。每年4月至10月期间,崂山茶文化节上还会举办茶乡风情游、“茶乡游记”征文、茶艺培训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让游客们亲自品尝新鲜的崂山绿茶,感受浓郁的茶文化风情和绚丽多姿的茶乡景观。

①乳山绿茶山景。

②泰安女儿茶。

③青岛崂山绿茶采茶时景。

那些文坛巨匠的茶故事:除了有一支好笔,一颗好心,还有一张好嘴!


鲁迅:喜欢买打折茶的大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

《喝茶》摘录: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

老舍:又一位嫌茶贵的大师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戒茶》摘录:必不得已,只好戒茶。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蔻蔻、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事静观皆自得。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嘛)活着。但是,不管我愿意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

茶本应该是香的,可是现在卅元一两的香片不但不香,而且有一股子咸味!为什么不把咸蛋的皮泡泡来喝,而单去买咸茶呢?

恐怕呀,茶也得戒!我想,在戒了茶以后,我大概就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儿,别把罪受够了再去!想想看,茶也须戒!

大师就是大师,连吐槽都吐得这么美妙。

冰心:茉莉香片的乡愁

冰心(1900-1999),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家的茶事》摘录:茉莉香片是福建的特产。我从小就看见我父亲喝茶的盖碗里,足足有半杯茶叶,浓得发苦。发苦的茶,我从来不敢喝。我总是先倒大半杯开水,然后从父亲的杯里,兑一点浓茶,颜色是浅黄的。那只是止渴,而不是品茶。

抗战时期,我们从沦陷的北平,先到了云南,两年后又到重庆。文藻住在重庆城里,我和孩子们为避轰炸,住到了郊外的歌乐山。百无聊赖之中,我一面用“男士”的笔名,写着《关于女人》的游戏文字,来挣稿费,一面沏着福建乡亲送我的茉莉香片来解渴,这时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茶”的特别香洌。我虽然不敢沏得太浓,却是从那时起一直喝到现在!

乡愁就是一杯淡淡的香片。

郁达夫:到茶楼谈判是老传统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上海的茶楼》摘录:上茶馆里去解决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断,即所谓吃讲茶;第二是拐带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借茶楼为出发地的;第三,总是一般好事的人去消磨时间。

所以上海的茶楼,若没有这一批人的支持,营业是维持不下去的,而全上海的茶楼总数之中,以专营这一种营业的茶店居五分之四;其余的一分,像城隍庙里的几家,像小菜场附近的有些,总是名副其实,供人以饮料的茶店。

看了此文,郁达夫大概是那个年代的杜琪峰吧。

林语堂:别吵我,我想静静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茶和交友》摘录:饮茶之时而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谈国是,即十分败兴……据《茶录》所说:“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所以如果要体味这些素质,静默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也只有“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够体味出这些素质。

终于知道“别吵我,我想静静,也别问静静是谁”这句名言出自哪里了。

梁实秋:我怀念的,是无茶不喝

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

《喝茶》摘录: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吗?”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和宋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厚重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

梁先生说茶的风格可谓朴实。

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

周作人(1885—1967),鲁迅之弟。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喝茶》摘录: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

周先生倒是一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样子。

杨绛:苦涩是茶中诗味

钱钟书夫人,生于1911年7月17日。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洗澡》等。

《喝茶》摘录:1660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噩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

照《红楼梦》中的妙玉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么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思念一种病,苦涩是一首诗。

季羡林:茶叶大有取代咖啡和可可之势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大觉明慧茶院品茗录》摘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饮茶的历史至少已有一两千年,而且茶文化传遍了世界,在日本独为繁荣,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也是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欧洲,最著名的饮茶国家,喝的是红茶,在北非和中东,阿拉伯国家也喜欢饮茶,喝的是龙井,是绿茶。根据最近的世界饮料新动向,茶叶大有取代咖啡和可可之势……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汪曾祺:次茶叶留着煮蛋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寻常茶话》摘录: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但有便喝。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但是不论什么茶,总得是好一点的。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汪先生真乃吃货也。

萧乾:这是我的那杯茶

萧乾(1910—1999),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茶在英国》摘录:我虽是蒙古族人,一辈子过的却是汉人生活。初抵英伦,我对于茶里放牛奶和糖,很不习惯。茶会上,女主人倒茶时,总要问一声:“几块方糖?”开头,我总说:“不要,谢谢。”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喝锡兰红茶,非加点糖奶不可。不然的话,端起来,那茶是绛紫色的,仿佛是鸡血,喝到嘴里则苦涩得像是吃未熟的柿子。所以锡兰茶亦有“黑茶”之称。

咱们中国人大概很在乎口福,所以说起合不合自己的兴趣时,就用“口味”来形容。英国人更习惯于用茶来表示。当一个英国人不喜欢什么的时候,他就说:“这不是我那杯茶。”结语民国以来,文人才情无数。本次摘录的小品文,权当沧海拾珠。如果刚好点中了您的心水,我们愿意继续辑录。借用洛夫先生的《初试美人舌》做结:我们尝到的第一泡茶,是今年尚未上市,由王先生私人享用的冻顶春茶。茶味相当浓烈,虽由水泡,这时已非原水了,只感觉到衔在嘴中的乃是一件活生生的、有形体的事物。开始是清香温热,继而感到黏黏地滑润,徐徐通过喉管后,再由丹田涌出一股既暧昧又确切存在的甜美。有人说饮茶会醉,过去我不相信,这次才真正体验到;这种醉不但是生理上的,而且也是心灵上的。

茶农生活的真实写照


茶农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市场上流通的茶叶,贡献最多的应该算是茶农,但是茶农不是卖茶者,不是炒茶者,他们是茶路上最贫穷的人,是茶路上忠实的守护者,是茶文化的起源。

茶农,每当想起他们的生活,心里就有一种无名的酸辣;想到他们的生活,心里充满了苦涩。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照片

采茶的姑娘的生活真是如诗如画啊!我们心里赞叹道。其实,在这精美的照片背后,是茶农们面对的贫瘠的土地,过着贫瘠的生活。或许,就在几天前,他们还为生活而发愁,为了吃饱饭而哭泣。。。。。

相机朝向那些真正的采茶人,我们就会看到诗意背后的生活

(亲爱的大伯,本应该在家享受清闲的日子,切还要辛勤的劳作。。。。)

古茶树有灵!

古茶树一直排斥着现代工业文明。稍有污染,茶树就会生病,长虫,甚至枯死。即便是众多农作物喜欢的化肥,古茶树也从不沾染。曾有好事者尝试给古茶树施化肥,差一点害死古茶树!原生态的古茶树,是普洱茶的精髓!

茶农也秉承着优良传统。

看茶农采茶,绝对是一种艺术享受。什么样的茶该采?如何采摘又不伤茶树?善良的茶农心中早有分数。看他们攀爬时麻利的手脚,你会感受到人与茶树的默契、和谐,甚至亲密。古茶树,是茶农孩提时最好的玩伴儿!

采摘季节,每个采茶人都是最优秀的质检员,优秀的采茶人,不是见茶叶都采摘的。他们善睐的明眸,相中的是合格的叶片。不可心的茶叶,他们是从来不碰的。当他们手捧茶叶时,你看到的早已不是绿色的茶叶,而是他们的片片真情,很纯净、很纯净的真情。这时,除了赞美,还有其他的语言吗?

(奶奶高寿68岁,采茶整整60年。)

只有与茶农共同生活,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勤劳。他们黎明即起,深夜才休息。即便是累了,人可以坐下,手却一刻也闲不下来。耕锄、施肥、修剪、捕虫、杀青、揉捻……或者,移栽一棵树给茶树挡风、做伴,茶农总是有做不完的活计。闲时,不忘挑拣茶叶。普洱茶干燥好以后,要进行必要的除杂和剔除黄片,确保茶菁干净,等待压制成饼。

即便勤劳如此,他们的生活依然拮据。根本原因,是民风纯善,耻于言商。他们更喜欢以物换物,自给自足。在他们的观念里,把茶做好,是他们的本分。好茶自然应该与茶友分享。茶友喝他家的茶,他会感到荣幸。茶友夸奖他的茶好喝,他会羞涩,会高兴得像找到知音一样。以商业眼光看他们卖茶,倒不如说是在“以茶会友”更确切

(采茶能手,不施粉黛。她们远离充满诱惑的城市,没有功利,日出而作,日落而歇,心无旁骛,与世无争。)

与茶农交往,根本不必设防。你睡的,一定是他家最好的床铺。你吃的,一定是他家平时舍不得吃的美味。你喝的,一定是他家自酿的粮食酒,还有珍藏多年的普洱茶。

(茶农待客的茶饭,朴素而厚道。)

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高海拔常常意味着大风、强紫外线照射、自然灾害频繁。而茶农,正是生活在这样的大自然里,年年岁岁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更为严峻的是,处于低迷时期的普洱茶,连续遭遇了经济危机、云南大旱。这些,都让茶农原本拮据的日子更加窘迫。但是,因为有茶友、博友的支持,这一切都不再可怕。每次回山,或者捎信来,茶农千叮咛万嘱托的,就是让我代表他们,谢谢大家!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新昌茶农张乐群:一定要把家乡茶的牌子打响》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