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金秋十月,利川市柏杨坝镇春欣。经过两年的努力和示范基地的作用,至2015年,周边的响水、友好、龙凤、双梨、沿河、栏堰6个村发展茶叶4000亩。

目前,王启茂又向有关部门申报在该基地的响水村征地40亩,新建年加工2000吨的红茶自动化生产线;申请组建柏杨坝基层供销社和茶叶专业服务社,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柏杨坝高山名优红茶基地规模达到5万亩,成为全国新的高山名优红茶基地,使茶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改造茶园促增收

毛坝乡是全国的名茶之乡,2012年金利公司组建以来,就选择了该乡的清水、茶塘、向阳、上坪、车罗、联心6个村共15000亩出口备案茶叶基地。毛坝老茶园面积较大,茶叶质量、产量较低,公司请来技术人员,指导改造老茶园3000亩,使老基地焕发新活力。

为提升茶叶质量和产量,公司采取村企共建共管的模式,由公司统一制订基地技术管理规程,统一负责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统一负责农资的采购,统一负责指导农资的使用,统一负责产品的收购,让茶农放心种植;村委会根据公司要求,精心组织生产。

3年来,该公司为基地组织农资800多吨,免费提供基地冬管农资12吨。该镇每年能提供出口原料1500吨以上,而且每年为茶农增收6000万元,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

茶农卖茶不再难

忠路镇茶叶规模较大,由于长期没有茶叶加工厂,茶农零星种植的茶叶无法变现,严重打消了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2014年,为了配合州、市两级政府实施西南片区精准扶贫的战略,王启茂带领高管团队,深入忠路镇老屋基片区12个村进行调查,认为该片区是发展出口绿茶的理想区域。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该公司决定在该片区的合力村新建年加工2000吨绿茶的自动化生产线,解决老百姓卖茶难的问题,以此促进该区域茶产业的发展。工厂建立起来了,群众种茶无后顾之忧,周边农户新发展茶叶基地5000亩。目前,公司正在落实片区茶叶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片区茶叶基地规模达到2.5万亩,带动2万人脱贫致富。

未来,金利茶业还将借助整体搬迁扩建的机遇,在利川经济开发区征地78亩,新建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形成年加工出口精制茶1.5万吨、高档名优茶100吨、功能袋泡茶4000吨的生产能力,每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

延伸阅读

陕西商南县低产老茶园改造推行茶树嫁接试验


5月12日以来,陕西商南县茶叶局技术干部在试马镇清泉、富水镇王家楼选择两块老茶园进行嫁接改种试验,邀请当地林农嫁接技术人员现场培训,详细讲解品种选择、枝条与接穗剪取、砧木处理、嫁接方法等技术,指导和帮助茶农嫁接茶树8000余株。

过去,商南县采用“控旧栽新”的方法改造低产茶园,投产周期长、花工费力、成本较高,茶农增收缓慢。为改变这一现状,该县茶叶发展局3月初派人到杨凌学习茶树嫁接新技术,回来后先在清泉、王家楼两个村进行嫁接试验。他们从准备繁育推广的王家楼50亩无性系良种茶园中,选取半木质化、生长健壮、腋芽饱满的枝条作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同时采取土壤覆盖、加盖遮阳网等保墒保湿措施,以防日晒失水,确保嫁接成功率。虽然天气有点热,但在茶园改造现场,茶叶局工作人员和“土专家”们拿着锄头、弹簧剪、嫁接刀、镙丝刀、小锯、竹条、农膜等操作工具,挥汗如雨地为茶农服务着,共同描绘着“试验田”来年丰收的新图景。

商南县茶叶局高级工程师孙学良说:“老茶园改造比新种茶园效益来得快,新种茶园一般要四年才投产,六年后才进入盛产期,而对老茶园实行嫁接改造第二年就产生效益,四年就进入盛产期。因此,茶树高接换种是改造低质品种和低产茶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李德洪:茶山群众的领路人


李德洪(左一)在三七种植基地和群众交流经验

致富带头人

“你看看这一棵,长势就很好,明天这一片可以再浇点水。”日前,记者见到隆阳区杨柳乡茶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德洪时,他正在重楼种植基地和技术人员一起查看重楼苗长势情况。近年来,李德洪带头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重楼苗7亩共7万株,种植三七6亩,他把传统的玉米地变成了中草药基地,成了茶山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茶山村属于隆阳区西山片,是一个彝族、白族聚居的山村,多年以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以及外出务工,村级集体经济也一直处于“空壳”状态。为了摘掉“空壳村”的帽子,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村党总支书记李德洪带领干部群众,探索出了一条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统一管理烟房,激活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2012年,李德洪任党总支书记后,就开始琢磨如何发展中草药产业,他去外地取经学习如何种植重楼、三七,学习后把种植技术带回了茶山村。

“2010年,听说种重楼收益好,我就种了3亩左右,由于管理不规范,长得不好。后来,在李书记的指导下,学到了科学种植重楼的知识,盖起了遮阴棚,并把水管排进了棚里,通过规范及科学的管理,重楼长得非常好。明年重楼就可以挖了。按今年的市场价,预计3亩重楼可以收益180多万元。”茶山村主任杨来想到丰收的景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李德洪的带领下,茶山村的重楼全部实现规范种植,全村种植的30亩重楼,成为茶山村增加群众收入的一项重要经济产业。除了种植中药材,养蜂也成为李德洪带领群众致富的又一条路子。在中草药基地后山的树林里,记者看到一窝窝棕色的蜂窝包,李德洪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养的“土蜂”。

去年9月,李德洪无意之中在看到龙陵县龙山镇河头村养蜂的电视节目,于是,他开始花心思学习养蜂,熟习了采蜂王、蜂王过冬、取蜂王、蜂王进箱、养蜂王、蜂王产卵、工蜂筑巢等程序。他最初养了80窝蜂,其中25窝成功,8月份可以收第一批蜂蛹,预计今年的收入将达2.5万。

“今年10月取蜂王后,群众想养蜂的就可以直接来我这里拿,技术方面,我统一地教他们,这可以为每家每户增加收入。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我的职责。”李德洪说。

“在李书记带领下,我们茶山村村民都脱贫了,收入好的家庭比城里人收入还高,生活还好!”杨柳乡组织委员杨祖元羡慕地说。

李德洪担任党总支书记3年来,茶山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4672元增加到2014年的7109元,茶山村成为了杨柳乡快速脱贫致富的典型。

我眼中的陈启富


我眼中的陈启富

陈启富在一张硕大的画桌上专心致志地画画,窗外淅浙沥沥的小雨并没有影响他作画的心情,我手托着腮,在画桌的另端安静地看着他。这次算是见识了什么叫下笔如有神,不到会儿,朵恰似在风中绽放的山茶花跃然于纸上,他仔细看了几眼后,满意地对我说,“好啦,走,喝茶去。”

知道陈启富是在“首届中国普洱的辉煌历史。在巍峨的普洱城墙之外,就是派云南的自然风情,或浓或淡的南方热带雨林散落画卷,问有流水益觞,赶着牛马的商队、放风筝的稚童……

《普洱府秋集图》局部特写

《普洱府秋集图》的名气在业界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活动的邀请,在一次活动上有位商会会长非常欣赏陈启富的才华,向他发出邀请,想请他留在商会并给予丰厚的报酬,但被他婉言拒绝了。我个劲的追问为什么,陈启富笑着说,“我是个家乡宝贝,北方虽然发达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但那里的生活节奏太快了,连走路都几乎是小跑。再说了,很多艺术家不是都到云南来采风吗?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采风了,去受那洋罪干嘛?普洱气候好,空气好,吃的生态,生活随意简单,我阳台下面就是绿油油的稻田,你们城里看得到吗?”说完我们大笑。

此时,屋外的雨小了些,我决定到阳台上看看,爬山虎的藤蔓沿着墙壁和铁栏攀缘而上,阳台四周成片的水稻在蒙蒙细雨中轻柔舒张。我突然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篇报道中说,在法国你拥有一套市中心的豪华别墅并不稀罕,稀罕的是你能在郊外拥有间房前有树,屋后有水的乡村小屋。简单、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这不就是陈启富每天的所享受的吗?

双江拉祜族群众传统饮茶法


烧茶:拉祜族传统的一种饮茶法。将新梢采下的一芽五六鲜茶叶直接在明火上烘烧至焦黄再放入茶罐内煮饮。烤茶:是拉祜族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

先将陶罐在火塘上烤热,后放入茶叶进行抖烤,待茶色焦黄时,冲入开水,去掉浮沫再加入开水。待茶煮好后,主人先倒少许茶水自尝,以试其浓度,如茶汁过浓,可加入开水使之浓淡相适,然后再倒给客人饮用。这种烤茶香气很足,味道浓烈,饮后精神倍增,心情愉快。

糟茶:也是拉祜族一种非常古朴而又简便的饮茶方法。将鲜嫩茶叶采下后,加水在锅中煮至半熟,取出置于竹筒内存放,饮用时,取少许放在开水中再煮片刻,即倒入茶盅饮用。糟茶茶水略有苦涩酸味,饭后饮用有解渴开胃的功能,风味特别。

1、炒煨茶,既抓起一把茶叶(约二、三两)放到锅片或土罐或搪瓷缸内,置入火炭中慢慢烘烤,边烤边抖,使其均匀受热,后发出滋滋的响声,茶叶变黄似螃蟹脚,这时茶香扑鼻正好火候,就将开水倒入茶罐或茶缸中,发出诱人的清香时即可饮用。

2、泡茶。泡茶分为两种:一种是先烧好开水再抓起一把茶叶(二、三两)放入茶壶或茶杯中(搪瓷缸),冲上开水约三、五分钟即可饮用,俗称喝青茶,也叫生茶。二是抓起一把茶叶放到锅片中烤黄后,再到入茶壶杯中冲上开水约两、三分钟即可饮用。

3、明子茶。拉祜族山寨多为松树环抱,拉祜族首先发明了茶和明子混煮兑胡椒引子能治风寒性重感冒的药方。明子、茶叶混煮兑通管散、甘草能治气管炎、哮喘病的药方。

4、糊米茶。将茶叶、糯米、扫把叶炒糊焦后倒入开水煎熬,再兑几粒砂仁作引子,对腹泻病有立杆见影的效果。

5、鲜茶叶、红毛树类、枪子果藤尖、骂犁果尖混嚼后,用温水吞服,肠胃畅通,对消化不良,结肠炎病效能明显,俗称口嚼茶。

6、盐茶。将茶叶煮沸,兑一点火烧红盐后饮用,对因肝火旺、肚腹热、口腔或舌头热泡相当管用。

中山大学的教授——邓启耀


邓启耀

邓启耀,中山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现在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同时担任中山大学飞天创意工作室的指导老师。

教育和工作简历

邓启耀,中山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

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

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

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

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

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

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

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研究兴趣爱好

民俗学,视觉人类学。

教学情况

主要讲授课程:中国民俗学、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民俗学理论与方法、影视人类学、摄影基础、南方少数民族文物、民族服饰、民间艺术、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等(含调入中山大学前为国家文物局相关培训班及其他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课程)。

教学及相关学术活动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指导教师(1988);

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讲授“田野考察的设问及相关论域”,1995);

云南大学客座教授(讲过“田野考察”、“文学人类学”等,1996、1997);

国家文物局“民族文物抢救与鉴定研讨班”(1995、1999、2001)教授(讲授“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和“南方少数民族文物”);

德国弗莱堡Friedrich-weinbrenner-Gewerbeschule学院,讲授“云南民间艺术与现代版画”,并主持“云南版画”展览(1994年);

昆明医学院精神病学系研究生(1999)、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系庆系列讲座(2001)、98级本科(2002)讲授“非常意识状态和非常意识形态”;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7、99级本科“中国民俗学”(2000-2001);

中山大学公共课“摄影基础”(2000,代课);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硕士“当代民俗学与文化问题探讨”(2001);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0、2001级本科和研究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2000-2002);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2001级本科“滇藏文化带考察”(2002)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99-02级本科“影视人类学”(2002-2004);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03级本科“视觉表达”(2003);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和硕士生“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005);

邓启耀:男,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宗教美术意象》——(1991)《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991)、《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巫蛊考察——中国巫蛊的文化心态》——(1998)、《访灵札记》——(2001)等。

在国内外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包括个人专著10余部、合著多部、论文百余篇、合作译著2部,影视人类学纪录片8部42集,其他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创作图像作品数百件,主编丛书6种,杂志1种,个人参与组织和主持的国家级、省级和国际课题10余项。

民俗学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1996)、《中国巫蛊考察》(1998,1999)、《滇藏文化带考察》(合作,2000)、《灵性高原——滇藏线巍山古城考察》(2004);合著《边地中国》(2004)、《口述中国》(2004)、《秘境节祭》(1991,中、英文版)、《云南少数民族》(日文版,1990)、《云南国土资源》(1990)、《西南民族道德研究》(1990)、《云南省哀牢山森林土地持续管理研究》(1993)、《云南百科全书》(1999)等。

视觉人类学研究

《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1991),另有系列配套著作如:《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上下册,1992,1995)、《中国西部少数民族服饰》(1993)、《衣装上的秘境》(1993,1993)、《中国民族服饰博览》(合作,2001);《服饰文化象征》(2005);《云南民族民间艺术》(上下册,合作,1994))、《中国象征文化》(合作,2001)、“云南民族美术全集”之《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合作,1999)、《云南岩画艺术》(合作,即出);《云南现代重彩画》(合作,1993)、《云南现代重彩画技法》(合作,1993)。《老人与海鸥》被选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李茂连:普洱茶冲泡知识


喝的普洱茶多了,就会有这样一种体会:不都是普洱茶,怎么滋味那么不一样。这里的学问不小,不同情况下冲泡的普洱茶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先不说山头不说品种,单单从茶叶外形出发,普洱茶的冲泡就有一番大学问。

一、新、老、生、熟

首先,确定所泡普洱为“新、老、生、熟”中的哪一类。

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

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老生茶、老熟茶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二、条索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

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三、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

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四、发酵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五、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六、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透”和“闷”

“透”和“闷”,是普洱茶的冲泡技巧。把握“透闷”技法,视普洱茶嫩度状况而定。一般说来,嫩茶以透为主,多透少闷,老茶以闷为主,多闷少透。“透”:指的是冲泡过程中不加盖(杯盖、壶盖等),快速降温,使茶香自然而缓慢挥发。“闷”:是指冲泡过程中,加盖(杯盖、壶盖等),通过保持相对温度,发掘茶品香气。

幼嫩的茶叶容易闷熟,过闷,会使香气不易显露,水味重。故浸泡时,应多透少闷,以透为主。

粗老原料的茶叶,质地厚实硬脆,“粗老味”重,以高温和闷透结合的浸泡方法,能获得甘而醇的品质风格。“高温”闷泡,逼出“粗老气”,“透”则释放“粗老味”,勿使其存留茶叶之中,使茶叶滋味甘甜醇和不滞钝。

“透闷”原则,不仅仅指普洱茶冲泡的“透”与“闷”,也是选择茶具时应注意的,茶具的透气性强弱、散热性好坏对茶味的影响很大。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茶具(如盖碗、紫砂薄胎壶、玻璃茶具等),适宜冲沏嫩度较高的普洱茶;

反之,质地厚实、壁厚、密度大、散热慢、容水多的茶具(如紫砂厚壁壶、瓷器、石器、容量多的大壶),适宜冲沏原料较粗老的中低档普洱茶。

马未都《茶当酒集》选摘:书房之乐


马未都

中国封建社会高速有效运转了2000年,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学而优则仕”成为层层统治者的必由之路。科举制度让每一位梦想成功的文人看到了前途,让文人看到光明从客观上保证了中国漫长的封建制度强大而坚固,这也就是中国的封建社会长了欧洲封建社会整整1000年的根本所在。

文人要好好读书,古代科举制度的严酷从数字即可看出。隋朝确立科举制到光绪末年废除,1300余年的时间内,中国只出了600多个状元,5万余个举人。平均两年全国出一个状元,一年仅出40个举人。这个数字让今天的状元们、莘莘学子们不寒而栗。

文人读书的经典故事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等,发奋图强可见一斑。文人的梦想除去学富五车,更多的恐怕是四壁图书的书房了。

这对历朝历代的文人都是一种奢侈。

书籍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包括今天都是昂贵的商品。封建社会的印刷术较之今天十分落后,尽管历史上有毕?,但仍难解天下文人之渴。藏书,以便随时方便可用,为其建房,就成了书房。

写书的书房与读书的书房有些不同。写书的书房工具书多,专业书多,闲杂书少。读书的书房则反之,注重怡情。早年我当编辑的时候,书房与客厅与餐厅与卧房共处一室,环顾四周,最乐的事就是看书。此看书非彼看书,是欣赏书的陈设,不是阅读。欣赏满壁图书之乐,我以为仅是文人之乐。后来发现,随着商业大潮,许多商人也有此乐,而且有些颇具创意。满壁世界名著,古典名著,整齐划一,气势恢宏;更有甚者满墙都是只有书脊的假书,如同砖头整齐码放,其优点是节省空间、节省时间(不用去读),比摆真书还多了一层质朴。

坦白地说,我书房的书有些也是摆设,虽前后淘汰过数次,依旧有滥竽充数者久久混迹于书架之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小时候,读书乐趣最为高涨的时候,正是最没有书的时候,每抓到一本可读之书真的是废寝忘食。后来有了房子,赶忙亲手打制了一个书架,放上心爱的图书,其情其景其乐至今历历在目。再后来,才有了真正意义的书房。

王龙华:香港茶人


王龙华:香港茶人

文/楠叶

亦雅亦俗,在大雅中隐含普世之民俗,在俗事中又深蕴中国文化“以茶会友”之雅趣,以求雅俗共赏之境。亦商亦道,因做茶商终日与茶为伴而渐知茶味、晓茶性、悟茶道,悟道后又以诚实、勤劳、真诚为根本经营茶事。在经商中悟出大道,以儒家中庸之道广结茶缘,终于成为茶界商与道结合的典范。这就是香港茶商王龙华先生给人们的印象和人们对王龙华先生的评价。

王龙华先生出生于福建安溪,乃茶叶世家。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进士名叫王仕让,曾任地方官员,是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人士,此人才华极高,悟性极强,朝野皆知。一日与友在南轩游玩时,见山上岩石间有棵茶树格外灵气,与众不同,知道绝非凡品,便移至南轩茶圃精心培育并反复研究制作,所得茶叶在泡饮时香馥味淳、沁人心脾,于是在奉召赴京述职时将此茶馈赠给礼部侍郎方望溪,方望溪品饮此茶后见其香味异常,便上贡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饮后十分喜爱,立即召见王仕让,并大加赞赏,王仕让恳求乾隆皇帝为此茶赐名,乾隆应允,见其茶叶乌润结实似铁、叶形犹如观音,乃取名为“铁观音”。从此铁观音青史留名,流芳至今。而王仕让此人则是王龙华先生的族人,也可能是王龙华先生的祖上,按族谱记载王仕让乃王氏第三代,王龙华先生乃王氏第一十八代,其间历尽270年左右。所以王龙华先生是名符其实的传承有序、名门之后、继承祖业。

王龙华先生自小就沐浴在茶园的阳光中,生活在茶叶的世界里,茶园的泥土让他至今都带有一点“土气”,但茶叶的芬芳和厚重也蕴育了他的醇厚与真实,那曾经呼吸的清新空气和哺育他成长的纯净溪水使他至今都显得那么纯朴。可见茶人的造化自有其特殊的土壤和环境,通过茶蕴育的人是另一种境界——自然而又真实。

王龙华先生的人生道路十分坎坷,因为出生和成长在一个动乱的年代,他没有受过好的教育,6岁左右就在茶园里采茶,10岁左右便踏上社会,与悲惨年代很多中国人的命运一样,王龙华先生也曾经下南洋创业,历尽了人生的艰辛。1973年他以安溪铁观音茶人的身份申请移居香港,1978年终获批准,他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折。

王龙华先生的成就起始于1988年,得益于他对普洱茶这个品种所具有的市场潜力的判断和对投资普洱茶机会的把握。那个时期人们对普洱茶还没有现在的兴趣与热情,但王龙华先生却看到了普洱茶的前景和未来。王龙华先生是最早专门经营普洱茶的商人之一。开始时因为普洱茶市场很小,推广和经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和艰辛,但王龙华先生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推广和宣传普洱茶的足迹,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广阔的市场网络体系,购买和储存了大量的普洱茶品种,为迎接普洱茶的繁荣与昌盛的到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客观地讲,王龙华先生是为普洱茶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茶终降大恩于斯人也!所以王龙华先生不仅享受了香港普洱茶市场的成长,也收获了台湾普洱茶市场的繁荣和大陆普洱茶市场的昌盛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王龙华先生所经营的普洱茶品种十分齐全,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号级茶、60年代以前的印级茶、70年代以后的七子饼茶、乔木类茶、特别是2000年以后生产的古树茶等等,王龙华先生几乎应有尽有。其创意并组合的“七子饼一条龙”极具收藏价值。“七子饼一条龙”不仅说明了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文化认识,也说明了王龙华先生普洱茶藏品的丰富。王龙华先生在香港、深圳等地都开设有茶庄,茶庄名称叫“怡馨龙”。人名、庄名都有一个“龙”字,真可谓双龙戏茶,终成茶叶一条龙。

王龙华先生是普洱茶世界里一位辛勤的探索者。他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品饮心得,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普洱茶特别的认识、理解和甄别能力,为普洱茶爱好者总结和寻找出一款又一款的好茶。例如他在对20世纪90年代的各种普洱茶进行反复比较和对比的基础上,将1996年生产的外包装为紫色大益的普洱饼茶挖掘出来,并冠名为“紫大益”。此茶浑厚饱满、气足韵长、未来可期,是90年代茶中之翘楚,极为难得,现在已成为茶人们追捧的普洱名茶,深受普洱茶爱好者的喜欢。这是王龙华先生对普洱茶的贡献。还有现在大受人们欢迎的“八八”青饼普洱茶的发现听说也有王龙华先生的功劳。“八八”二字与中国文化中的美好寓意相吻合,人们在品茶时当然希望找到一种吉祥的感觉,于是很多茶人在收藏和品饮“八八”青饼时,除了享受这款茶的香、味、韵,还会产生很多遐想。希望人们在拥有和品饮“八八”青饼时也不要忘记了王龙华先生。

现在,王龙华先生的又一倡导可能会形成普洱茶消费与收藏的新方向。他与普洱茶大玩家何作如先生等人在分析、研究“号级”普洱老茶、印级普洱茶的原料特征、拼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家应该收藏古树茶的建议。这种思想深得普洱茶界的认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王龙华先生很淳朴、很厚道,在普洱茶利润丰厚,赝品充斥市场的今天,王龙华先生远离诱惑,坚守道德底线,做到了品质、时间等内在价值与价格表现相符,其实事求是的态度、诚实的品德终于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凤凰卫视台、深圳电视台专门对他进行了报道和采访,这是茶商、茶人难得的殊荣。当王龙华先生出现在荧屏上时,一身茶气,居然不见了那点“土气”,而表现出一种睿智、大方、沉稳和内敛的普洱茶专家的形象,让人们看到了茶人的自信。另外,王龙华先生的成就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他现在已被世界普洱和文化的忠实参与者!

王龙华先生将继续在普洱茶的世界里探索,寻找茶的真谛、商的真谛、人生的真谛,他在普洱茶的世界里一定会找到人生的快乐和归属。

大隐隐于市。

本色茶人:王霞


2008年初春,记者分别走访了普洱市的几家茶企业及驻守在普洱市茶源广场内的茶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尽管普洱茶市依旧冷寂,但仍不乏那些敢于傲霜斗雪的厂商,为求生存和发展,他们正以自己的毅力、胆识和谋略,顽强地接受着市场的洗礼。

“我为普洱”品王霞

走进王霞茶庄,四个大字扑入眼帘:“我为普洱”。看着如此醒目的豪言壮语,我不禁暗自揣摩,通常,“为”作两层意解:为了、作为(是)。同往的朋友中有人感叹道:“好个王霞,如此自诩,也不怕扎人眼球。”直到后来我们才明白,其实不管是“为了普洱”还是“作为(是)普洱”,对于王霞来说都毫不为过。

出身于茶叶世家的王霞,注定了一生都将与普洱茶结缘。中学毕业,她原本是个能歌善舞的女孩,被西双版纳州歌舞团选中。一心想成为刀美兰似的金孔雀,杨丽坤似的阿诗玛的她,最终却听从了父亲的安排。王霞的父亲是原国营的十多个春秋里,王霞与普洱茶朝夕相处,如影随形。她从醇厚的茶香中感受着光阴荏苒的韵味,从柔韧的叶芽间触摸着大地深处的脉动。年复一年,普洱茶用它无穷的魅力征服了王霞。为了普洱,她放弃了曾经美丽的梦想;为了普洱,她付出了脚踏实地的努力:从普工到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到质检科长、生产技术部主任再到高级评茶师、质量总监。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她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是王霞事业的转折点,这一年勐海茶厂改制,铁饭碗被打破,厂长辞职,王霞下海。

下海后的王霞与人合伙开了家普洱茶厂,三年后她便干了一件震惊茶界的奇事。2002年,“广州茶叶博览交易会暨第二届(秋季)优质茶评比大赛”在广东举行。那时仅被列为黑茶类的普洱茶在铁观音的地盘广州并没有多大的名气,对普洱茶一往情深的王霞以一款精心制作的宫廷普洱茶一举夺得“茶王”称号,100克的茶样竟以16.8万元的天价竞拍成功。消息传到云南,曾在思茅任过地委书记的张宝三先生赋诗感叹:

黄金昂贵不如茶,欲知奥秘问王霞。

二两卖得十六万,应是天下第一家。

2002年,普洱茶还尚未形成较大市场,王霞的普洱茶价竟然价比黄金,问及其间奥秘,王霞坦言道:“只想为普洱茶讨个说法!竞拍是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大红袍、铁观音、普洱茶都被定为“茶王”,得王者便可进行拍卖,起拍价8.6万,最后我们的宫廷普洱到了16.8万,那是各参赛茶企的老总们你一万我一万作为本次大赛的代表作硬推上去的,绝没有‘托’,更不是‘炒’!”

在我们今天看来,16万的天价似乎有缺乏理性之嫌,但无可否认的是,那次大赛中的这一惊人之举倡导了第一次普洱茶热的到来。

如果说“为了普洱”,王霞以初生牛犊之势在普洱茶届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那么两年之后,王霞又以自己过人的胆识对“我为普洱”作出了另一种诠释。

2004年的一天,王霞来到市工商局,面对工作人员,她从容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我要注册王霞茶业有限公司”。

“你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工商局的干部询问道。

“我要用自己的名字为自己的产品担保!”王霞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于是,在云南普洱市,第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企业诞生了。一个将自己的名誉与自己的产品联系在一起的人,必将视品牌质量如同性命。“我是作质检的人,这一行是我的事业。”王霞,这位原勐海茶厂的质检总监从自己建厂开始,便将质量当作企业的生命,品牌的灵魂,并让这一信念深嵌于每道工序,每个环节和每个员工的心间。经她打造的产品,质量稳定,深受市场的欢迎,在广州市场上“喝王霞,藏大益”一时蔚然成风。就在2007年中国首届广州茶叶购物节拍卖会上,王霞的紫娟茶砖,在普洱茶市低迷的大势下来了个逆水行舟,再夺“茶王”称号,并被一位法国茶友以26万的高价拍走。文/黄雁

李远华:武夷“茶园丁”


2010年年初,作为福建省的第一位茶学博士,李远华从重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被引进到武夷学院。从喧哗的华中重镇武汉来到怡人的山水小城武夷山,李远华在他挚爱的武夷茶园里找到了茶学实践的科学沃土,在他呼吸的武夷空气里找到了茶学的人文给养。三年间,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让人刮目相看,又先后主持了6项国家级、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1篇。作为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他还具体实施了财政部支持项目“武夷学院茶叶工程中心”的建设,使武夷学院茶学专业仅用了短短三年便跃入“国家级特色专业”行列。

2011年10月,武夷学院主办了“武夷山乌龙茶·红茶寻根之旅”,李远华向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米切尔及欧盟茶叶委员会主席威廉介绍了自己正在开展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VA菌根克隆技术研究,他的介绍,赢得了来宾们的赞叹。

“小城虽小,事业不小;小城虽小,空间不小。”李远华总是这样自勉,在武夷山这块茶叶的热土上,他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在自己心灵与学术的茶园里默默耕耘,他收获了什么?我们来细细品味。

微空间:探微科研路,知著前沿风

“武夷茶流传了千百年,它的栽培与制作传承着许多经验性的技术,许多都是一种模糊的描述,很难予以定量化,作为科研人员就是要通过细致入微的生物技术分析,找到这些经验与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武夷茶带上与时俱进的科学高速路。”李远华说。

在近三年的研究中,李远华采用大量先进的生物技术,比如基因克隆、定位、表达、转录普分析、分离纯化等技术,在微观层面对武夷茶的生物特性和成分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2011年3月,他主持的“茶树叶绿素酶分离纯化和性质的初步研究”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他还首次对武夷山36个品种的茶树叶绿素酶做出了深入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武夷小城要保持着对国际国内茶叶科技的大局观,并非易事。为了突破地域的界限,李远华手中有一本“先遣密码图”,那是他在多年求学、教学生涯中累积下来的国内国际知名茶学专家的联络电话以及QQ联络号,总计有100多个。在华中农业大学任教期间,李远华曾经培养了50多名研究生,这些昔日弟子也成为他了解茶业科技进展的“前哨部队”。李远华说,不仅在QQ上交流,他每个月还要和这些国内知名的茶学专家以及过去的弟子通通电话。做个有心对话者,让李远华对国际国内的茶学科技动态能探微知著,了然于胸。

农天地:田头播新绿,山间访农家

李远华对学生有句口头禅:脚上不沾泥,莫读茶学系。从事茶叶科研20多年来,田间地头一直是他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2011年,李远华被武夷学院评为首届“服务社会特别奖”,短短三年间,他先后担任了闽北6家茶企的顾问,还为闽北各地的30多家茶企提出建议100多条,并成功对接了一批全省、全市的重点茶业项目。

李远华有一个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地道的茶农交朋友,业余时间,他都会骑上单车或者带上几个年轻教师,深入农家,了解茶农的制茶智慧。“在田间地头总有许多新的发现,往往又成为我们开展科研的新来源。”李远华感叹道,他主持的南平市科技重点项目“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中,有许多一手资料就来自田野调查。去年初,李远华在寻访上梅乡九龙山茶农袁荣辉的时候,在他的茶山上发现了一株会随季节变色的茶树,李远华就带领学生对这株茶树突变的基因开展了将近两年的跟踪研究,目前已经初步确定这是一个武夷茶的新种质资源。

味世界:茶中藏百味,育苗知甘苦

去年以来,武夷学院实施了学生导师制度,李远华作为系主任尽管有许多忙碌的行政事务,但他却坚持亲自给本科生上基础课,达到了三门之多,同时还指导学生科研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对年轻教师,他更是全力扶持。2009年,李远华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曾获得了华中农大“二十佳导师”称号,他把当年带研究生的耐心与细致劲用到了学校的年轻教师身上,通过带领他们参加自己主持的课题,在实践中提升年轻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

“茶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两年后,你们就是闽北第一批茶叶专业的本科生,我要让你们对得起这个闽北第一这个称号。”李远华每次对第一届茶学本科生提及此话都语重心长。在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上,他总是亲力亲为。2011年4月时,第一届茶学本科生被他分配到6个茶厂实习,在实习期间李远华深入每一个茶厂,和学生一起熬夜、制茶、品茶。为了让学生掌握传统的手工制茶技术,他亲自示范,让学生领悟到了机械制茶与手工制茶之间的区别。茶学系里的茶树种质资源圃也成为李远华言传身教的生动课堂—修剪茶树,把握高度,树形优良,产量看长;挖沟施肥,勿到根部,观察树冠,选择角度……他不仅自己亲自示范这些体力活,还把动手实践所得的各种诀窍编成顺口溜,让学生在实践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李远华还在武夷茶科研之路上跋涉,他今年还将再接再厉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茶树叶绿素酶基因的克隆与体外功能验证和表达特征研究》。其实在李远华的眼中,每一片茶叶都传达着纷繁的科学讯息,他要做的是破译其中的密码,为自己的“茶园丁”生活作出最生动的诠释。文/黄旭辉

湖南省第人大代表汤宇:带领“茶业湘军”走向世界


1964年8月,汤宇出生在长沙县金井镇脱甲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拜师学艺,选择了当时比较时髦的木匠行业,凭借自己的手艺和汗水,积累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茶业湘军”走向世界

百里茶廊美景如画、炒茶科技全国一流……汤宇现在是湖南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公司在中国茶业行业中排名第六位。汤宇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国人喝上放心茶、科技茶、品质茶,打造一支优秀的茶业湘军。“让我们的湘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五个子公司、四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农业产业集团,自有茶园面积45000亩,基地辐射至长沙、浏阳、汨罗、平江4县12个乡镇的11个村,带动基地辐射区近6万农户增收致富……这些年,湘丰集团所获荣誉不计其数,产业更是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十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乡办小茶厂。

汤宇虽然不是高等学府出来的毕业生,但农民家庭里出生、成长的他,始终牵挂着农业的发展。他干过木匠,也开过饲料厂,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赚取了“第一桶金”。在原乡办的脱甲茶厂由于茶树老化、品种淘汰、设备陈旧等原因濒临倒闭时,他毅然承包了茶厂。在他的领导下,湘丰集团目前涉及了从茶苗繁育到茶业种植、加工、销售,以及茶业旅游、会所、培训、卖场等产业的产业链标杆企业。

“发家不忘地方父老乡亲,致富不忘残疾人困难户,厂兴不忘扶贫助弱。”对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汤宇也是满腔热情。

“发家不忘地方父老乡亲,致富不忘残疾人困难户,厂兴不忘扶贫助弱。”对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汤宇也是满腔热情。

乡亲称他“最贴心的人”

“发家不忘地方父老乡亲,致富不忘残疾人困难户,厂兴不忘扶贫助弱。”对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汤宇也是满腔热情。街道修缮缺钱,他立刻自掏腰包;职工家庭困难,他知道后更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02年开始,汤宇每年都拿出10多万元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资助,让他们像同龄孩子一样,能够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助残扶贫领导小组,把助残扶贫列为企业工作任务之一,并使之制度化,为建设残疾人康复扶贫基地、优先残疾人就业上岗、优先残疾人晋升工资等还出台了奖励办法,凡主动与残疾人合作开发种茶种红薯者,均可获得奖励。2002年至2014年,公司共为260余名残疾人和困难户提供资金和物资130多万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汤宇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认可,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青年农民企业家的殊荣,并被评为长沙市第二届长沙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同时他还是湖南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担任长沙县茶业协会副会长、县工商联执委等多个社会职务,中国科学院聘请他为客座高级工程师,乡亲们都称他为“最贴心的人”。

龚威是湘丰集团董事长助理,也是汤宇的“贴身管家”。在他眼里,汤宇不像老板,反而更像朋友。“这些年,他扎扎实实的用劳动带动村民致富,不仅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担,也承担着社会责任。他没有架子,和百姓员工都走得很近,也很愿意倾听民声,解决他们的困难。”

决不能当“挂牌代表”

“企业要发展,员工、农民更要增收。”对汤宇来说,发展农村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任务。一直以来,他始终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职出发点,用实际、失效回报人民的期待。

“当代表就要称职,决不能当挂牌代表。”自当选湖南省人大代表以来,汤宇始终牢记全心为民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企业党员,汤宇要求自己,不仅要“带头”,还要“带好头”。

在湘丰集团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湘丰集团1800多名员工中,80%是周边乡镇的农民,10多年来累计发放职工工资1.5亿元,仅职工工资一项年人均收入达20000元以上。不仅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本地农民打开了一条就业、创业之路。“订单农户”、“全程科技服务”……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种植能手,湘丰经验也传遍了四方。

做大做强高附加值的农业主导产业、培育高效益的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高效率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他无时不在思考着湖南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并积极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献言建策。作为一名农民企业家,汤宇立足农村,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现在,湘丰茶业的产品已经销往了世界27个国家,“茶业湘军”也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人大代表的职务,给了我更多接触人民群众的机会,为我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也激发了我的使命感。”汤宇说,今后他也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力献策。

启功先生的几件书事:书和茶的接点


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满族,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在启功一生众多的成就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当然是他的书法作品,他的书法被称为“启体”,无论是条幅、册页、屏联,均能给观赏者展现出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意境,正因为如此,启功的书法被书法界誉为“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

对启功先生的书法成就,书界、学界已有许多评价,不久前,本刊记者访问了启功先生的得意弟子柴剑虹先生。在攀谈中,柴剑虹先生向我们讲述了生活中启功先生的几件别有情趣的“书”事。

书和茶的“接点”

启功先生爱喝茶,却并不嗜茶,也没有太多讲究。曾有友人举行“茶道会”向启功先生征求题词,启先生即吟七绝一首以答:“七碗神功说玉川,生风不数地行仙。赵州一语‘吃茶去’,截断群流三字禅。”

启功先生极不愿意喝热茶,而愿意饮温茶乃至放凉了的茶水。有时还喜欢将碧绿的好茶叶慢慢用手研成粉末后放入杯中,然后再冲水泡茶。对于普通的花茶或绿茶,启先生也要喝上好几茬,而后也往往不倒掉。

启功先生写字,从不让别人替他研墨。有时,他会把喝过好几茬的茶水注入砚台研墨,常令观者惊讶不已。柴剑虹见到启功先生此举后问启功先生,用茶水研的墨是否兼有茶香、墨香?此中是否还有别的奥妙?启功先生则笑而不答。

茶界奇才王贵卿


刚刚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贵卿,依然保持着既有的沉稳和冷静,“茶叶就是生活必需品,不能当作奢侈品来卖。”他淡淡地说。这就是王贵卿的理论。作为一家国有茶企的管理者、老茶人,他无疑是国内茶行业的旗帜性人物。

在厦茶人眼里,王贵卿获此殊荣实至名归。从当兵转业至今,王贵卿在厦茶公司一干三十多年,凭着军人的那股豪迈干劲,以及对国际国内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王贵卿硬是把厦茶公司从濒临倒闭的边缘拽回来,最终化腐朽为神奇,让厦茶公司的“海堤茶叶”旌旗插到了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而今的“海堤茶叶”,已然是国内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市场风向标。

坚守茶叶安全底线坚定走大众化路线

“春节前他们代我领回来的!”指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殊特津贴证书”红本本,王贵卿语气平淡,殊不知,他已是中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整个系统中唯一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茶人。

“他严守茶叶质量安全底线,如今已经成为国内茶产业的一个风向标。”厦门茶业协会的一位会员如此评价。

61年的积淀,而今厦茶公司的“海堤茶叶”已经漂洋过海销往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日本和欧洲市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苛,“海堤茶叶”却最早跨入,这足以证明厦茶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绝对可靠。

在厦门海关的记录中,厦茶公司几十年来所出口的商品,也从未有不合格案例出现。在王贵卿看来,这首先得益于厦茶公司有一批靠得住的种植基地,怎么施肥、怎么杀虫、怎么管理,厦茶公司对茶农既舍得技术也舍得花钱,从源头上把住了安全底线,这种源头监管模式,而今已成为国内茶业同行大为赞叹的成熟样板。

而王贵卿坚持的“大众化”的定位路线,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更成为国内茶叶市场中的一杆旗帜。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就不合适卖出奢侈品的价格,就得让百姓消费得起。”王贵卿的眼中,透着坚定。

昔日挣扎在破产边缘如今持续五年增长逾20%

厦茶人替王贵卿领回“特殊津贴证书”,还二度捧回了中茶公司旗下中国土产畜产总公司颁发的“持续成长奖”。

按照规矩,参与评选的嫡系企业首先必须是连续五年,并且每年保持至少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仅此一项条件,厦茶公司就成为唯一的入围企业。2014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厦茶公司的增速依然超过25%。

“可能很少人知道,厦茶公司实际上只是中土畜的一家‘孙公司’。”王贵卿说,“从企业的辈分上论,厦茶隶属于中土畜,中茶是中土畜的子公司。”

鲜有人知的是,今天看起来顺风顺水的厦茶公司,十一年前却挣扎在几乎破产的边缘。

“当时连员工工资都开不出来,整天有人上门要账。”厦茶公司始于1954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具备垄断性的进出口权,活得颇为滋润。进出口贸易政策放开后,厦茶公司接受改制,一家原来基本靠垄断资源生存的出口企业,突然被抛向市场,其生存能力可想而知。

对于厦茶公司来说,那是一个最好永远不再提起的伤痛。

2003年,王贵卿被推上总经理一职。上任第一年,他发布了第一号政令:总经理自己先带头降薪35%,副总经理降薪20%,其他中层干部降薪10%,愿意选择与公司共甘共苦的,来日必将加倍偿还。

破釜沉舟的气魄和胆识,让厦茶公司上上下下看到了公司重生的希望。

20吨订单一天内交货关键战役奠定今日厦茶

让厦茶公司起死回生,在厦茶人看来,王贵卿指挥的关键一役奠定天下。

厦茶公司的传统优势在茶叶出口,日本是主战场,王贵卿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日本。

2003年,东京一家茶饮料生产企业急需二十吨茶叶,但中国的供应商迟迟供不了货,而且要货的时间逼得很紧,然而,王贵卿冷静把握住了这一商机,几个越洋电话后,心里有数的他保证:“三天时间,20吨符合要求的茶叶安全送到你的仓库!”

当时的厦茶公司困难重重,就是正常运转中的中国企业,给人的一贯印象也是“生产效率低下”,然而,当这位负责人用疑惑的眼光对上王贵卿自信坚定的眼神后,一笔微妙而类似博弈的生意就这么谈下来了。

大洋彼岸,守在厦茶工厂的员工们,其实谁也没有把握能够按时按量地出货。那个时候,日本对中国茶叶的质量管控非常严格,这对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生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时的物流水平不像现在发达,就算生产顺利,货物能否如期到达也无法把控。承诺了就要做到,厦茶公司内部铆足了劲,熬夜加班生产和出货。

等待就是一场煎熬,当时还在日本等待货物到岸的王贵卿,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始终七上八下。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凌晨五点,20吨茶叶包装好了。通过遥控,王贵卿让司机在凌晨六点多就把商检人员直接接到厂里进行关检,紧急沟通后又让机场关检开了绿灯,凑巧得很,当天下午正好还有一趟航班飞往日本,乘客不多,够装得下20吨茶叶。下午5点,20吨茶叶提前运抵客户指定的仓库。

日方公司负责人惊呆了!

“现在说起来就像做梦,一个集装箱的货,从厦门茶厂加工封装到报检通关,并运到东京,前后只用了不到24小时的时间。”那是一场令王贵卿终生不忘的战役,以至于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激动不已,觉得“有如神助”,简直不可思议,“换在今天,很难说还能够做到”。

从日本回来后,王贵卿带回了300吨订单,当年年底,日方公司又追加了800吨订单,第二年,厦茶公司从日方公司拿到的订单一口气增加到了2700吨,这个量几乎是日本当年茶叶全部进口的一半。

这一仗拯救了厦茶公司。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王启茂:改造茶园促增收 带领群众摘“穷帽”》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