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京东老板刘强东说,电商越大越安全。这揭示了包括淘宝、京东在内的大众电商平台的生存残酷性。要不你做大,从钻石做到皇冠,从皇冠做到金冠,从金冠做到……“淘宝大学”的进修道路是一条漫长的不归路,前有狙击,后有追兵,除了不断做大做强别无他途。要不你做特色,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丛林中靠着自己独门绝技,行走淘宝江湖。

淘宝,难道一定是淘宝吗?草根可以借助淘宝的平台资源修炼成“淘品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而是打上淘宝版权所有的品牌。“淘品牌”在享受淘宝的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可取的。2011年发生的淘宝10月围城事件,无疑就是一个惨重的教训,淘宝改变游戏规则,一夜间让众多集市店主OUT了。于是,他们出离地愤怒了,一些草根店主集结起来,对韩都衣舍这样的淘宝大户展开恶性的商业攻击。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过激行为只会受到法律的制约。理性表达诉求,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我的命运我做主,才是真正的出路。淘宝是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在创业期借助了草根的力量,在成长期抛弃了草根转向扶持品牌商。在将来,我们不排除,淘宝会整顿淘宝大户,进一步规范市场,压缩品牌商的利润空间,就像沃尔玛、家乐福一直在传统卖场做的——利用自己掌握终端资源,将品牌商收拾得服服贴贴,后者好像前者的打工仔。

世界上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多,但人们做任何事都是有粘性的,都要付出机会成本。对于习惯依附淘宝的“淘品牌”而言,要做成独立自主的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目前云茶行业而言,由草根修炼成“淘品牌”的有十多家,但还没有一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知名品牌。“书呆子”作为云茶电子商务的一个奇迹和典范,2008年就在淘宝上卖了一千万元的茶,目前一年销售额数千万元;其也是普洱茶界唯一的一个金冠店,正向双金冠店作最后的冲刺。书呆子的基础打得最扎实,这几年也一直在努力布局淘宝以外的体系,其离修炼成自主品牌还有多远?带着疑问,我们访谈了书呆子掌门人赵育怀,请他谈谈书呆子做大做强的秘笈,以及如何打造将来的自主品牌。

从草根到金冠,书呆子凭什么

白马非马:你们是做茶的,为什么取名“书呆子”?

赵育怀:这跟我们的经历有关,我教过历史,待过图书公司,2005年做淘宝最开始也是卖书,当时就给淘宝店取了个“书呆子”的名号。

白马非马:听说当时你们做书,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做到皇冠级别的店铺,为什么要放弃生意火红的书生意,转来做茶?

赵育怀:2006年,我们卖书就卖到皇冠,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淘宝网最好卖的就是书,第一批网购人群以办公室人群为主,有知识,有文化,喜欢读书。“书呆子”是2006年8月转向做茶的,这是因为是当时普洱茶很火爆,而且我们觉得做书,云南没有优势,不能跟北京等地比。做点有云南资源优势的东西,才会长久,所以就选择了做茶。书与茶的客户群体有相当大的重合性,都是喜欢安静,有内涵的人,我们从做书转向做茶可以利用以前积累下来的客户资源。

白马非马:现在你们的店铺做到什么级别?

赵育怀:我们是普洱茶行业唯一一家金冠店。50万好评,可以得金冠,目前,我们好评92万,预计明年春季可以超过百万好评,达到双金冠。

白马非马:我很好奇,淘宝上卖普洱茶的千千万万,为什么做到金冠的是“书呆子”?

赵育怀:首先我得感谢运气,这些年我们做了很多事,做了多次转型,时机把握得不错。比如,我们才开淘宝店,书卖得最火,要淘第一桶金是比较容易的。我们转向做普洱茶又碰到普洱茶最红火的时候;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崩盘了,很多厂家被迫寻找销售通道,而我们能帮厂家消化库存,获得大厂家的支持肯定不言而喻。2009年底我们开始尝试做自有品牌,2010年淘宝就提出了扶持品牌商的计划。总之,一路走来,我们时机把握得很好,不是刚好遇到了黄金时代,就是在机会降临之前提前布了局。所以,我们才显得主动,从容不迫,能稳定地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白马非马:表面看是运气,其实深层次的是你们对市场的解读和把握功力,这才是书呆子一直做得很顺的原因。请谈谈你们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

赵育怀:我们注重品牌、平台、团队三个核心资源的建设。因为注重品质,在网上我们老客户的回头率很高,可以达到50—60%。我们多年以来做茶的理念与价值观是,只有大厂的、我们自己开发的、品质稳定的、性价比高的产品才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我们做茶,是做品质这个核心。当然,这个品质除了产品本身要好,受消费者欢迎外,服务也是品质的一个重要内涵。比如“书呆子”在茶界首倡7天无理由退换货,运费由我们承担。马上我们要推出24小时值班制,除了节假日休息外全天候为顾客服务。我们心里装着消费者,一心一意为顾客服务,这才是我们做起来的根本原因。

白马非马:忠实的“书呆子”粉丝是你们最宝贵的财富吧?

赵育怀:是的。我们没做多少宣传,为什么客户这么多,不断有新客户进来?

靠的是质量与口碑宣传。口碑是最好的宣传,很多人买茶,成了我们的粉丝。这些粉丝挺让人感动的,他们向别人积极介绍“书呆子”的茶叶,积极参与我们举办的互动活动,四处传播着“书呆子”的理念和品牌文化。举个例子来说说“书呆子”粉丝的疯狂。今年10月8日是我们的店庆,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一系列活动的预热,每天几万人参与购茶活动。而“撞楼有奖”活动,我们盖楼(指在消费讨论区跟帖,跟一个帖叫盖一层楼)已经盖到24万层,预计到10月8日店庆那天,要到30多万层。书呆子的“帮派”,在淘宝卖普洱茶的店铺中是最活跃的。书呆子有一批痴迷的“集邮党”(指像收集邮票一样买茶),我们一出什么茶,就买什么茶。我们的老客户回头率达到了百分之五六十,业界同行一般是做不到的。老客户的购买占销量的一半。每天来淘宝店访问的人数达几千,来看有什么新品、促销活动等信息。

淘宝“忍者神龟”:苦练内功,厚积薄发

白马非马:都说淘宝竞争空前激烈,对于新手而言还有机会吗?

赵育怀:现在做淘宝的起点跟以前差别很大,以前草根做普洱茶的两大法宝——大厂支持和价格战,都不是现在的新手所能玩的。就拿低价武器来说吧,比如大益很难淘到货,即便淘到了价格也贵,这样一来你还有什么空间打价格战?淘宝已经进入了品牌化运作阶段,新来做淘宝的成功率很小,因为对资金、团队、库存的投入越来越大,这不是小商家所能承受的。目前的情况是,由于价格透明,竞争加剧,即便拥有大厂货在集市店也赚不了钱;专营店也不好做,厂家管控比较多,只能做品牌店(旗舰店)。

白马非马:对于你们这样的“淘品牌”而言,未来的道路怎么走,是继续依托淘宝做,还是走独立品牌道路?

赵育怀:就目前而言,书呆子还有以淘宝的平台为主,继续夯实自己的基础,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逐渐创建自己的独立品牌。

白马非马:你们现在做了哪些基础性的布局工作?

赵育怀:主要体现在生产基地建设、产品线规划、客户管理等方面。在基地建设方面,我们的基地在普洱市营盘山万亩茶园,在原料这块跟跟初制所、农户合作,精制厂叫藏香茶厂,占地10多亩,投资了几百万元。自己建厂的好处是,品种增多,库存可控,上货及时,质量可控。在控制质量方面,我们采取人工与机器两种方式去除杂质。比如我们就采用了摩擦静电去杂质的机器,可以去除肉眼看不到,人工无法剔除的细微杂质。这款机器是去年才开发出来的,我们是第一批使用的企业。还有烘房,过去用锅炉,我们用电,靠电阻产生蒸汽来烘干茶叶。我们有后发优势,业内改进的设备与工艺,我们都用起来了。普洱市茶办带人参观了我们的车间,作为一个严格控制品质的典范在推广。

白马非马:产品线规划与客户管理这两块,你们是怎么抓的?

赵育怀: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中高端,以专业市场为主,药用功能、快消品涉及得比较少,自有产品占半数以上,主要针对喝普洱茶的人群来卖。产品线主要分为礼品、高端收藏、大众口粮茶、特色茶四块,每个系列采用极有针对性的产品文化和包装。比如,针对骨灰级喝茶的人,我们推出的是“单株”顶级产品,包装传统、环保,简单到极致,因为好茶靠内在说话,修饰性的包装对茶品而言反是一种伤害。这款“大器”茶,就是玩“单株”概念的,限量版,茶样一上架就被一抢而空。而这款“早春黄片”就属于大众化的“口粮”级系列,品质很高,属古树黄片茶,三四十元一片的售价,是让茶友喝得起的真正“口粮茶”。这种黄片其实是嫩叶,因为春天天气干燥,茶农不敢用力揉捻,有些叶片揉不拢,但叶子很嫩,不是真正的黄片(指粗老的叶片)。

在客户管理这块,我们用好的软件来跟踪管理客户,数据化管理一直在做。跟一般做淘宝的比,我们更专业,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做这个数据管理这个事。数据做到精细化,数据分析是我们的决策依据。通过数据分析显示,前来购买人群的年龄段为25—50岁,有一定消费能力,过了喝可乐的年纪。25岁以下是可乐人群,50岁以上使用网购有困难。男女比例差不多,很多是妻子帮丈夫买茶。以单位上班人员、白领为主,学生不多。

放飞梦想,从“淘品牌”到自主品牌

白马非马:目前你们还是要依托淘宝这个平台来做,请讲讲你们以后做自主品牌的规划。

赵育怀:我们会继续做好淘宝,练好内功。比如以前我们以集市店为主,今年10月份天猫书呆子旗舰店会上市,将来以天猫为主。目前以大众平台为主,独立平台还在规划之中,但前提是先把自己的旗舰店做好,再推。我们现在做“淘品牌”,将来我们会做线下渠道,比如明年会尝试通过来招商;也许还会做门户网站,进行战略延伸。此外,在仓储方面我们也有规划,明年起准备每年都留部分新茶放在仓库里,这样我们不但卖新茶,还有历年的老茶,可以给客户更多的选择。在做活动时,也可以拿出老茶来跟茶友分享。

白马非马:要做大做强,从“淘品牌”到实现独立品牌的龙门一跃,实行战略延伸是必须要做的。但问题是,很多企业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在多元化尝试方面迷失了自己,不但新业务没做好,原有的核心市场也丢了。你们怎么来规避风险?

赵育怀:首先,我们紧紧围绕品牌、客户、服务来做,这是我们立足之本,是不会丢的,其次,我们的基础比较扎实,有延伸的基础。现在能做到产销一体化,从原料、生产到终端客户,已经具备了打造全产业链企业的条件。打基础是最慢的,我们主张厚积薄发。我们有稳健的发展战略,相信在未来不会迷失自己。

白马非马:在品牌文化的导入上,你们有什么构想?

赵育怀:到目前为止,品牌形象上我们做的只是点,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点,比如产品包装设计就请专业设计工作室来做,深受茶友好评。到今年12月份,会请咨询管理公司全方位诊断,出品牌形象全案,要正式做面上的东西了。

白马非马:将来会考虑风投吗?

赵育怀:我们不会考虑风投、天使投资。我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喜欢受约束。

白马非马:最后,请谈谈梦想,让我们带着书呆子的梦想一路同行。

赵育怀:梦想是立足云南,由茶业品牌逐步向云南生态食品品牌过度。如果能通过搭建平台,向这些食品领域延伸,是很开心的事。我到州市出差看到很多好的东西,比如咖啡、核桃都不错,心动了,想把云南的好东西推出去。

文/白马非马(云茶电商系列报道之三,来源:普洱中国网)

cy260.COm小编推荐

胡晓云:品牌是一杯浓香的茶


浙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包括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安吉白茶等多种名茶。然而,随着其它省市品牌的强势崛起,原本名列前茅的浙江茶产业面临着挑战。如何培育浙茶名牌?让浙茶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疑问,记者近日专访了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

浙江的塑造、传播和推广意识。

胡晓云表示,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多数茶企的品牌传播,依然基于物质层面的表达,更多的在产品的色香味形方面进行诉求。事实上,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打造茶品牌,应当在其物质层面传播诉求的基础上,侧重于茶文化的特色、个性、意义、价值,传播不同茶类、不同茶企的符号价值和消费者关系。

品牌效应不仅仅是规模

有人说,“中国七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胡晓云认为,这句话重点强调的是规模化的问题,认为我们国内的茶企规模小而散,没有像立顿这样形成一个巨无霸的品牌。“单纯强调品牌的规模,并不符合品牌创建的价值目标。大型的企业集团是一种经营模式,可以获得规模效应。但中国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都基于小而散的前提。如何针对现状,形成大而强、小而美的多种差异性品牌构成的品牌体系,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晓云认为,立顿本来就定位为一个茶叶流通品牌,所以它强调的是整合利用各种茶叶资源,创造一个茶叶流通品牌,将茶作为快消品生产与销售,并以规模取胜。

立顿在打造品牌上的能力,确实是中国茶叶企业应该学习的。立顿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在打造品牌时,首先洞察了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然后在品牌形象设计、品牌个性塑造、品牌产品开发、品牌营销推广等方面做出品牌自己的个性,同时更能够深入消费者心智。

“我们要学习立顿的,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而是如何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品牌创建的系列问题。我认为,这才是品牌战略的关键问题。”目前,许多中国茶企,包括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存在着一个通病,基本都是站在产品的立场进行宣传,向消费者介绍茶的历史、资源、产品、山头等等,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去提供消费者的需求理由。

每一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或茶企品牌,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如今去中心化的个性消费趋势中,你的忠实消费者是谁?他们为了什么来购买你的茶叶,而他们又能够为你的品牌做些什么?品牌不仅仅是品牌主创造的,品牌的另一个重要的创造者,是消费者。一个品牌,拥有怎样的消费者,反过来,决定了一个品牌的调性、个性、品位。

做好茶业发展顶层设计

农产品品类繁多,但其中最具有文化价值的,值得更深入地去挖掘的产品品类主要就是茶叶。阿里研究院曾出过一个报告,报告中有两个结论值得重视。第一个结论,2015年,淘宝天猫平台的茶叶销售量达到88亿元;第二个结论,淘宝天猫平台茶叶消费主力军是年轻人,其中,18-29岁的消费者占43.25%,30-40岁的18.32%。

“这正是我们茶叶品牌、浙江茶企的机会。过去,茶叶的消费者,多为懂茶人。他们将喝茶过程理解成玩茶的一种过程和享受方式。但在今天,茶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茶的消费也日趋年轻化。我们必须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使绿茶真正进入年轻消费人群的心中,真正占领这个人群的心智,让他们觉得这起码是可以值得一试的,与咖啡文化不同的、具有东方儒释道融合特质的文化。让年轻人抛开价格要素,因为品牌的文化性而去探究一个品牌的意义与价值,并发现一个茶品牌的产品功能、品质特征、品牌个性。”胡晓云说。

要打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符号经济的挖掘、符号经济的生产,价值经济的提升,需要大量有效的品牌塑造与传播的创新性的工作。

目前,我省在打造茶业大品牌上投入了许多关注,正在形成或落实顶层设计。“有关浙江茶品牌的顶层设计,必须要与我国的国家品牌、中国茶产业品牌、各产区的区域品牌等产生很好的生态、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构成,除了政府的作为与政府力量、协会等产业管理力量、企业力量之外,还应当借助专家的力量,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出突破。”

胡晓云说,要提高浙江茶产业的品牌化,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溢价,首先要根据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趋势,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品牌价值的提炼与传播。茶企要真正从自说自话、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心态中走出来,适应消费趋势,倾听到消费者的心声。

李师程:用民族文化打造云茶品牌


“最近,我在考察易武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关系时,有两个新的发现:一是易武不仅可以理解为傣语‘美女蛇居住之地’的意思,还可以理解为‘易经’和‘武庙’;二是盛世兴茶,历史上普洱府曾打造了‘普洱茶贡茶’,这是闻名全国的‘普洱茶品牌’。如今,我们又逢盛世,我们完全可以用云南民族文化,打造云茶的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特别是普洱茶的中国品牌和世界品牌。”刚给瑞典哥德堡号船长彼得·卡令船长授予“中国·瑞典普洱茶友好使者”证书的李师程会长,首次向本报记者透露他的最新发现。

“云茶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我们用全新的视野来关照云南的民族文化,挖掘、整理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我们民族文化的新元素,为云茶产业(包括正在兴盛的普洱茶产业)注入新的生机。”

深邃的思想,从李会长平易、质朴的讲述中,如月光下甘甜的山泉,沿着历史的长河流向现实。

对“易武”的重新诠释,有利于丰富普洱茶的文化文化内涵。

记者:您对“易武”的重新诠释让人耳目一新,请问:您的依据是什么?

李会长:有人说易武在傣语中的意思,是“美女蛇居住之地”,其物质依据是:易武有个“花蛇洞”的地名。这是近几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解释。如果只从这个角度思考,“易武”就只有傣族文化的内涵。

实际上,易武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对“易武”进行重新诠释:“易”是“易经”的“易”,“武”是“武庙”的“武”。易武的得名与汉人大量进入种茶制茶有关,易武不仅体现了傣族文化,而且体现了更为博大精深的道家、儒家、佛家的文化。

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土归流”后,六大茶山茶叶兴旺,古宗(藏族)巨商“骑马千百”去“赶茶山”,但他们还不是六大茶山的常客。入山作茶者,主要是石屏、思普、大理、楚雄等地的商人。清乾隆年间,易武茶山崛起,茶业日趋兴旺,清廷贡茶除在倚邦采办外,又让易武采尚好茶叶作贡。汉人大量进入,为易武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遣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汉人在易武建得最多的是“武庙”(为纪念“武圣关公”而建的庙,又叫关帝庙)。易武街、麻黑、曼秀、易比、漫撒、弯弓、曼腊、曼乃,村村有关帝庙,这在傣族地区是极为罕见的。茶人茶商信奉“武圣”的忠、义、仁、勇的高尚品格,把他作为自己立身、立德、立言的准则,并希望统治他们的官吏们能像关公那样上不愧天、下不怍民。在易武的“武圣庙”里,主殿塑的都是关公,侧大殿里塑的才是孔明和观音。“武圣庙”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集中代表。所以,将“易武”的“武”解释为“武圣”、“武庙”之“武”,是有物质依据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为了敬奉“武圣”,有庙的村寨一年要办两次庙会,办庙会当然要念经,“易经”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庙会”,易武还有“天君会”、“文会”、“花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讲忠、义、仁、善。所以,将“易武”的“易”理解为“易经”之“易”,也是有物质基础的。

“易武”文化之所以不是单纯的傣族文化,其原因是:易武是六大茶山一带地主经济出现最早的地方,与倚邦相比,易武的土司势力要弱一些,易武土司制度的衰落,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历史上“普洱茶品牌”的出现提供了社会现实基础和“茶文化”的内涵。

以“易武”为一个代表来研究云南的民族文化与茶文化,其目的是希望人们在挖掘、整理传统文化时,要有创新思维。文化的创新是打造云茶品牌心不可少的“功课”。

记者:您为什么说历史上云南就有闻名全国的“普洱茶品牌”?

李会长:普洱茶名重天下,贡茶就是闻名全国的国优产品、普洱茶“知名品牌”。清朝康熙年间,各地进贡之茶多达13900斤,六大茶山仅以普洱茶作贡,是众多贡茶之乡中的一个。

我这里想讲的是“盛世兴茶”的道理,“知名品牌”也是“盛世”的产物。为什么这样说?

清朝的“康乾盛世”,由于社会稳定,加上“改土归流”的“体制改革”,以及由“桷茶制”的垄断经营向“茶引制”的凭证经营的转变(可以叫“茶产业政策调整”吧),从政治上、体制上、政策上为茶产业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近年来茶产业的兴盛,也同样是在社会稳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及茶产业政策有力推动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盛世到来,茶产业必定会兴旺,茶文化必定会繁荣,这是一种历史趋势,我们的茶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普洱茶产业特别火爆。在这样的条件下,我所关注的是云茶品牌的打造问题。

我们曾成功打造了“普洱贡茶”品牌,还有滇红品牌、滇绿品牌,可现在的情况怎样?大家可以观察和思考。

品牌属于文化的范畴,品牌不是人为炒作出来的,而是靠丰富的文化积淀、强大的实力打造出来的,特别是大品牌更是如此。

记者:您认为怎样才能打造出云茶的“大品牌”?

李会长:云茶品牌要打民族文化品牌。现在茶文化的炒作比较肤浅。茶博会、茶艺表演等茶事活动,本质上属于形式上的茶文化“活动”。我们的“研究”显得不够,如:茶的生产方式、品饮方式的研究不够,特别是茶的特色文化研究不够,市场上有关茶文化(特别是)的垃圾出版物较多,重复的东西太多。还有科技创新的问题,没有科技创新,云茶不可能持续发展,没有科技创新,云茶(包括普洱茶)也不可能真正走向世界。还有组织管理的问题,要避免政出多门。

研究历史文化,是为了打造云茶品牌;研究民族文化,也是为了打造云茶品牌;强调科技创新和组织管理,也是为了打造云茶品牌。从民族茶文化研究的角度讲,“民族文化”的专题性研究,并使研究成果为云茶品牌和云茶产业服务,这是当务之急。

禅煮赵州茶


禅门修行,最重视的方法是“坐禅观心”。它要求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排除所有的杂念,长时间专注于一境,以期达到身心轻安明净,最终导入禅悟之目的。禅修打坐最大的障碍是嗜睡昏沉和杂念掉举,而饮茶则具有去杂生精,清心凝神的功效。古人所谓“茶之三德”:即参禅打坐时可以全神贯注,通宵不眠;饱食满腹时可以助消利化,清神静气;心烦意乱时可以去除杂去念,心安体和。所以,吃茶素来为禅林所提倡,

宋代时,饮茶技艺发展到一个高峰,在热衷感官趣味的同时,更是钟情于茶艺、茶道,茶禅相依的三昧旨趣,禅宗寺院吃茶并非如世间人闲来无事,消磨时光。一般只要法堂前的茶鼓敲响时,僧人们便都要到指定处去吃茶;凡要招待尊客长老时,也要敲茶鼓集众陪茶。可以这样说,“寺院茶”已是一种在一般念经修行之外的特殊修行方式。

据史载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二次上任间,曾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净慈寺的谦师特地前来亲自为苏东坡点茶。苏东坡品此茶中极品,妙乎一心,作《送南屏谦师》一首,欣然答谢: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赵州柏林禅寺也因一句“吃茶去”而千古流传。赵州古佛从谂禅师在柏林禅寺的佛法问答,于吃茶的禅语机锋中寓于了佛法的三昧妙道,也显示了修行人高深的见地。

自从“赵州茶”成为千古禅门公案之后,后世因参究“赵州吃茶去”而大彻大悟者,实是大有人在。有禅诗道:“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可见禅与茶的关系,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份上了。

饮茶对于僧人,既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茶来茶去·淘出来的慢


他进入我们的视野并不是因为他收藏了多少普洱茶,或者获过什么过人的殊荣,比起这些外在的璀璨我更愿意向大家推荐的是他每天与茶为伴,以寻找云南稀奇古怪的老物件为乐的生活方式。

向迪,一个扎根在云南的湖南人,出生于湖南醴陵的他,对醴陵的瓷器和关于云南“茶”的一切事物情有独钟。为此,他在昆明的金江小区里找了一套安静房子,开起了一间名为“尚食吾楼茶香坊”的私人茶会所,招待来自五湖四海喜欢茶的朋友。聊茶、聊书、聊事,他见地清晰,满腹书生气,泡茶的时候说话总是慢悠悠的,他说“慢”是对自己的善待,和对时间的尊重。

会所有一个角落摆放的全是湖南醴陵的瓷壶、瓷碗、瓷杯。在瓷碗旁,摆放着一个绘制精细的磁盘,向迪说这是已故的工艺美术大师邓文科的作品《观沧海》,此盘的画作,气势恢弘、栩栩如生。借由曹操的诗歌尽情发挥:骏马临崖而立,主人公雄姿英发,面对苍茫的大海,抒发无限的豪情。用大片的蓝色渲染整个画面,营造意境。海面的波澜壮阔,气势直逼人心,让人如临其境,不禁随之感染,为之振奋。

向迪有空时喜欢去各地旅行,从老街子、老集市里淘些老物件回来。粗野的瓦罐是他从临沧、澜沧的乡街子上淘回来的,他说这些玩意,能淘到是他运气好。向迪热衷自己动手,在不大的会所里,可以自己压茶,制作瓷杯,打磨木珠子和享受自制的可口茶餐。

人都有凡夫的一面,往往做事全凭喜好,也往往被生活牵绊,这样自在的生活方式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拥有的。但我们可以选择暂时逃离城市的喧嚣,听一曲音乐,泡一壶好茶,赏一件古玩,让时间“慢”下来,哪怕是片刻的小憩。

问转载自普洱杂志

紫砂壶的淘壶妙招


随着茶壶收藏风气的盛行,紫砂壶的投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其市场价格也不断上涨,但随之而来的是仿制品也大量出现。收藏紫砂壶,一定要多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紫砂艺术收藏注意一下六点。

一、宜兴紫砂泥才是正宗土

过去人们认为用紫砂壶泡茶最好,不失茶的原味。因为宜兴的紫砂泥料烧制后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吸水率高,具有一般陶瓷器皿所缺乏的透气性。但是现在陶艺普及,不少人将紫砂泥料误认为就是一般紫色土或配制出来的“紫砂泥”,用这种原料做出来的“紫砂壶”显然在泡茶功能上是没有优势的。

二、艺术价值比“老”更重要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三、染色紫砂不宜泡茶

宜兴紫砂由于其矿区、矿层分布不同,其天然色泽多达几十种,非常奇妙。天然紫砂泥质有红泥,或称朱砂泥、紫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天青泥(堪称泥中黄金,出矿时呈绿颜色,十分难得)和调砂泥等。但现在不少制壶者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陶土里随意添加化学原料,最后制作出来的壶色彩虽艳,但泡茶就会有异味,其价值反而不高。

四、买壶先识造壶者

除了看壶本身,如果条件许可,先跟制壶者交朋友可谓买好壶的一条蹊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表示:“现在很多藏家对紫砂的了解不够,交了很多学费。要藏紫砂壶,先要从了解作者入手,特别是在高仿壶的仿真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认识每位大师的制壶特点,才不至于枉交学费。”

五、从细节把握是否为好壶

瓷库中国专家提醒,看壶身和壶口内里淤泥的地方,在上片子和假底处会留有模具印子。另外看壶把,是否有模型的接头,像仿古与莲子这种壶把末端有飞起的部分,通常这些小地方会被忽略处理。

六、手工有时只是噱头

全手工紫砂壶与普通制壶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用磨具来使壶身、嘴、把成型。相对于磨具成型来说,全手工制壶确实有一定难度,没有一定资历的制壶者是不会通过全手工制作出一把好壶的。可以说,半手工用模具做出来的壶每一把都完全相同。而全手工制壶,仔细观察会发现有细微的差别。每一把全手工的壶就像是为买壶人量身定做的,真正做到“仅此一把”。

赵州茶平常味


各位茶友、各位道友、各位朋友:

清明时节,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朋友们,在五叶堂前,忆可亭下,通过茶会的形式来怀念师父。我们的师父慧公上人,离开我们将近两年了。在2013年的谷雨时节,他老人家非常地洒脱,说走就走,这种禅者的风范,给我们每一个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对我们产生了很强大的影响力。

今天,我们通过茶会的形式来怀念师父,把师父“生活禅”的理念,“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精神,通过茶来给我们加油,给我们加强动力。看过各位茶艺师的表演,诵过老和尚的诗偈,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喝这杯茶一样,有不同的体会。从禅宗来讲,禅是不立文字的,是不可言说的,但是,还是能通过一种形式来启发大家的。我想,这个茶也应该是这样的。

大家知道有一本书叫《指月录》,柏林寺有一个大厅叫“指月楼”,为什么叫“指月”呢?如果说我们不知道天上的月亮,要通过手指,可以因指见月。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茶,来因茶见道。茶是清净的、是清新的。茶的味,可以使我们安住下来,在安住的过程中,来把握、来进取,那么所谓的悟道也应该是在这个地方给我们启发。所谓明心见性,心,就是说我们这个心的状态,心是念念不停的,有善念、有恶念,就好像茶一样,有红茶,有绿茶。那么这个心的善念和恶念是它的相——相状、表相,那么心的性是什么呢?茶有红茶,有绿茶,它是它的味,也是它的相,那么它的性是什么呢?我们要明心见性,要品茶,也要来悟性,那么这个性怎么悟呢?要说难以表述,但是只能通过一种启发、启迪的形式、比喻的形式让大家来因指见月。因茶悟道,就是在这种平净的、清净的、祥和的状态之下,把它延续、展开。

我们也讲平常心是道,赵州禅师的开悟就跟平常心是道有直接的关系。平,就是清净的,跟我们的茶味是一致的。那么茶呢?从字意上来讲就是保持的、平衡的、平稳延续的,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茶的这种状态保持下去就可以不离道。

有一个故事说日本的一个禅师,有客人来了,这个禅师就吩咐侍者说:“你去取茶粉去,用茶粉泡茶来接待客人。”大家知道,我们在宋朝以前喝茶都是喝的茶粉,到现在就简化了,但是,在日本还是喝茶粉的。那么这个侍者就去找茶粉,结果没找到,茶粉喝完了。侍者回来就对师父说:“师父,没有茶粉了怎么办?怎么接待客人?”师父说:“没茶粉,面粉也可以呀!”那么,禅师就用面粉泡茶来接待客人。如果我们能体会到面粉泡的茶也有这种清净、清凉、清雅、清和,那么同样它也是道。

刚才就说红茶有红茶的味,绿茶有绿茶的味,那么赵州茶是什么味呢?赵州茶就是平常心的味。这个心是平静的,是清雅的,如果能保持,能延续,这就是道。所以,净土宗讲一心不乱,禅宗讲明心见性,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念一句佛号,不是念一句就结束了,而是要依此延续下去。那么延续下去的状态又是什么呢?我记得有一次在柏林寺问禅寮,那一天,师父接待客人非常多,从早上一直接待到中午,中午吃完午饭还有客人,快上晚课的时候还有客人来。客人还没有到,我就希望让师父休息一下。师父平时的精力是很充沛的,他的精神总是那样的饱满,但是,已经接待了一天的客人,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感到非常疲劳了,估计师父也应该是疲劳的。于是,我就对师父说:“快上晚课了,还有客人来怎么办?”师父说:“有求必应,来者不拒呀!”其实,师父的心就是清净、清雅的,它在平的前提下保持常,就是平常。

我们拥有了平常心有什么作用呢?就是能够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我们修道的作用就是要“觉悟人生”,同时来“奉献人生”。我们通过喝茶来悟道,然后就以奉献的精神来各做各的事。通过今天的禅茶会给大家分享一下师父的理念,在提升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方面,师父首先强调我们个人的品德,通过修道喝茶,来提高我们个人的品德,然后落实到家庭的美德,再普及到社会的公德,作为我们出家人,我们还要提升自己修道的道德。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要提高我们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我们出家人要来提高个人的修道道德。

阿弥陀佛!

湖南茶农唐怀挺:打造西莲茶叶品牌 做大茶叶产业规模


为了发展茶叶产业,西莲乡的农民唐怀挺放弃了在外地经营红火的生意,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发展茶叶种植。近几年来,该乡茶园面积每年增加20%,每年解决茶农短期就业岗位1000余个,新增茶农100余名,茶农平均收益增加2000余元,规模越做越大,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西莲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闭塞,人民生活水平条件差,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天气,却非常适宜茶叶生长。2006年初,在山东从事云雾贡茶市场推广的唐怀挺嗅出了茶行业市场的巨大商机,他果断放弃了在山东经营正红火的门市,带着妻儿回到了西莲。

回到家乡后,唐怀挺发现西莲的茶叶却因生产加工技术的原因,销路狭窄,农民对种植茶叶已经失去了信心。为了让茶园重飘茶香,2006年7月,唐怀挺成立了张家界西莲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要发展,必须要有种植规模,唐怀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说服村民再次种茶。

为了呼吁老百姓种茶,唐怀挺带领大家去保靖县和古丈县去实地参观。回来后,鼓励大家并结合西莲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种植茶叶。

随着村民种植茶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唐怀挺凭借自己的丰富的经验和对市场的考察,先后研制出了西莲云雾“毛尖”、“红茶”等品牌系列,订单源源不断。同时,唐怀挺只要有时间就指导茶农进行茶园建设,用自己所学的的种植技术帮助他们提高茶叶产量;写报告、打申请,为茶农寻求优惠政策。

2012年,唐怀挺当选为桑植县人大代表。有了新的身份,唐怀挺更加积极思考如何推动全县茶叶产业,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

通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唐怀挺建立了西莲乡“三鹤园”贡茶基地,茶园面积每年增加20%,每年解决茶农短期就业岗位1000多个,新增茶农100多个,茶农平均收益增加2000多元,规模越做越大,村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唐怀挺表示,作为人大代表,将更好地起到带头作用,带东该乡及全县茶叶拓市场、走出去。

北宋皇帝赵佶与茶


赵佶,是北宋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朝政腐朽而黑暗。可是他精于书画,通晓百艺术,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赵佶和和南唐李煜一样,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赵佶不仅工书画、精百艺,他还对烹茶品茗尤为精通。他在位的时候,以帝王之尊,编著了一篇《茶论》。此文被后人称为《大观茶论》。一个皇帝,以御笔著茶论,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皇帝尚且评茶论具,群臣也就趋之若骛,一时间,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纷纷效仿,以烹茶品茗为时尚,而且挖空心思地弄出花样来品茶、煮茶、论茶,甚至是斗茶。

这斗茶始于唐代,兴在宋朝。唐时称之为“茗战”,宋代时叫“斗茶”。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就是这样个本属于民间的赛事,却被赵佶引人宫中,乐此不疲地玩起来。对于斗茶,他在《大观茶论·序》里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默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荚之精,争鉴裁之别。”在大规模的斗茶比赛中,最终胜出的茶,就成为贡茶了。这样一来,在徽宗时代,斗茶之风日益盛行,产茶和制茶的工艺也得到极大的提高,向朝廷贡茶的品种和名目也繁多起来。当时在武夷山,有一个御茶园,里面的贡茶品种,就多达五十余种。

在宋代,还流行一种茶事游艺,叫做“分茶”。赵佶在《延福宫曲宴记》里,记述了分茶的过程:“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

赵佶皇帝的《大观茶论》,写得很详细,也很具体,该文有序言、产地、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辩、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等手九个方面。一个深居皇宫的国君,不仅把茶事弄得十分清楚,而且还加以论述,这在中国历史上的若干帝王中,实在是空前的。

赵佶对于茶的论述,精辟而又通俗,比如他在《大观茶论·香》里,是这样写的:“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千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或蒸气如桃人夹杂,则其气酸烈而恶。”

茶之三德 禅煮赵州茶


禅门修行,最重视的方法是“坐禅观心”。它要求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排除所有的杂念,长时间专注于一境,以期达到身心轻安明净,最终导入禅悟之目的。禅修打坐最大的障碍是嗜睡昏沉和杂念掉举,而饮茶则具有去杂生精,清心凝神的功效。古人所谓“茶之三德”:即参禅打坐时可以全神贯注,通宵不眠;饱食满腹时可以助消利化,清神静气;心烦意乱时可以去除杂去念,心安体和。所以,吃茶素来为禅林所提倡,

宋代时,饮茶技艺发展到一个高峰,在热衷感官趣味的同时,更是钟情于茶艺、茶道,茶禅相依的三昧旨趣,禅宗寺院吃茶并非如世间人闲来无事,消磨时光。一般只要法堂前的茶鼓敲响时,僧人们便都要到指定处去吃茶;凡要招待尊客长老时,也要敲茶鼓集众陪茶。可以这样说,“寺院茶”已是一种在一般念经修行之外的特殊修行方式。

据史载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二次上任间,曾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净慈寺的谦师特地前来亲自为苏东坡点茶。苏东坡品此茶中极品,妙乎一心,作《送南屏谦师》一首,欣然答谢: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赵州柏林禅寺也因一句“吃茶去”而千古流传。赵州古佛从谂禅师在柏林禅寺的佛法问答,于吃茶的禅语机锋中寓于了佛法的三昧妙道,也显示了修行人高深的见地。

自从“赵州茶”成为千古禅门公案之后,后世因参究“赵州吃茶去”而大彻大悟者,实是大有人在。有禅诗道:“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可见禅与茶的关系,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份儿上了。

饮茶对于僧人,既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张育宁:争当培育茶文化的“马前卒”


把茶作为事业来经营,把茶作为人生坐标来设计,把培育茶文化作为终极目标来考量,为数不是很多。张育宁是个特例。连日来,她到兰溪市教师进修学校上课,向各中小学的女教师代表讲解茶道、演示茶艺、诠释茶经,希图通过这个特殊群体,促使兰溪茶文化与产业的提速发展。

前些年,张育宁走访了全国各地的茶叶基地,对各色茶秘颇有感悟。2009年,她在兰城创办茶庄,注册了“千年甘露轩”商标,推出了以“和儒禅道”为核心的茶文化。她在经销各地名茶的同时,与业内人士合作,传授茶文化知识,锐意培养“茶人新生代”。

领悟,她都会找机会去学习取经,把各地好的茶事做法传授给兰溪的新生代。

马年春茶开采之际,她配合赤山湖绿色农庄有限公司,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银露之春”茶事活动,通过制茶、泡茶、评茶、品茶和书茶、画茶、赏茶等系列活动,展示“兰溪银露”茶的风采,弘扬兰溪茶文化。羊年,她将在清明节前后,与有关茶人合作,开展大型茶艺展示活动。

马年茶艺展示者,是兰溪职业学校的学生。本来,他们对茶艺一无所知,在张育宁的悉心指导下,数名学生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茶艺表演者。10多天的展示与表演,得到大家的好评。她参与的马年九九重阳节“敬老茶会”,把中华民族孝道、礼仪、尊老爱幼的文化体现茶事活动中,向学生传递了茶文化火炬,展示了茶道的大世界。

2014年4月份,兰溪茶文化走进了兰一中校园。高二年级1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茶道茶艺班学习,分两个班进行授课。张育宁向学生讲了茶的历史、茶的分类、茶的特色、茶道禅茶及生活之道。新近,她还应邀前往教师进修学校,与数十名教师代表交流茶艺茶文化。她认为,教师与学生加人了茶文化的研究阵营,其力量会更强大,其成果会更硕大。

不局限于兰江两岸,而是放眼长远。张育宁与茶马古道文化发起人木霁虹先生,以及胡波、王美津等茶界名师结成好朋友,2012年,她被吸收为云南茶马古道研究会会员,取得了百年老茶店同兴号茶庄出品的茶膏浙江省代理权。她牵线全国茶叶行业战略联盟主席、昆明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益成来兰签约。今后,兰溪与昆明将合作探索茶文化,进行多层面交流,一起把茶文化研究引向深入。

中国人喝茶方式的进化:从煮茶 到点茶 再到泡茶


在南宋,喝茶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在市井间随便一间饭店就要喝茶那真有点难。

新《神雕侠侣》20集,杨过小龙女上饭店吃饭,有人招呼小二,“来壶茶”——您可别小瞧这一句,这说明杨过进的肯定是高级酒楼,等闲人去不了的,虽然杨过在本剧中老说自己出身贫贱,但还是间接暴露了他作为大金王子嫡子、白驼山庄后人、大侠郭靖世侄、全真七子徒孙的江湖“高富帅”身份。因为在南宋,喝茶,那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居老末,在百姓日用的事物里都排不到前面去,随便张三李四,闲着没事都能泡壶茶喝喝,混得至不济,大搪瓷缸里满满一杯酽茶,也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是现在,在古代,可要复杂得多。

古人起先是不喝茶的。茶,一般是药用。中国人喝茶的历史,顶多上溯到西汉时代,听着是够古老的,但想想那时候我们有文字都快两千年了,所以还得说真够晚的。而喝茶成为一种时尚,就到了魏晋时期,在唐朝才真正成了气候,并且作为中土灿烂文化的一部分,还传到了日本,现在日本的茶道成了人家的国粹,阿Q点儿想,那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哀怨点儿说,传统沦丧可见一斑。就看您怎么想了。

不过,要照唐朝那样喝茶,恐怕现在的人还喝不惯。那时,喝茶不叫泡茶,叫煮茶——先把茶叶做成茶饼,然后把茶饼烤干、碾碎,越细越好,成了茶末都不算完,最好成了茶粉。再烧水,水开了也不着急倒茶粉,而是放盐,等水再开了才放茶粉呢。水三沸以后,这茶才算煮好,然后把茶水上的茶沫子倒进茶碗里喝。听我这么一说,估计很多人就嘀咕呢,这茶是什么玩意儿呢,咸不拉几有什么好喝。我告诉你,这还是上流社会人士的喝法呢,普通百姓喝茶,里面还放葱、姜、桂圆、枣、奶等等你所想到和想不到的东西,那又是什么味道,反正我是不敢想。

宋朝时候,喝茶又不叫煮茶了,叫点茶——还是茶粉,放进茶碗倒进开水调成膏糊状,然后再倒开水,一边倒,一边还要用一种叫茶筅的工具(就理解成更细致的搅拌器吧)搅拌击打,使之泛起泡沫,然后再喝。说起来似乎简单,其实比煮茶还麻烦呢。因为首先你调膏得调得好,稀了稠了都不合适,其次倒水要倒得好,快了慢了都不合适,要和茶筅搅拌配合,所谓“点茶三味手”,只有这样,才能点出最佳的茶汤来。有词为证:“谁斫碧琅轩,影憾半庭风月。尚有岁寒心在,留得数茎华发。龙孙戏弄碧波涛,随手清风发。滚到浪花深处,起一窝香雪。”这是刘过写的《好事近·咏茶筅》,大家名字都叫“过”,刘过能喝,杨过也能喝。

因为点茶是这样的麻烦,所以这玩意儿只有闲得没事儿的文人最喜欢干,他们会观察茶汤的颜色、泡沫的图案和汤花消散的时间等以定优劣,所谓“茗战”,亦有诗为证:“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这是范仲淹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几句,原来范仲淹先生也不是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他玩得蛮高级的。

综上所述,杨过进的饭店,喝茶普普通通,谁都没有惊讶,连杨过也没抬个头。我猜,他或许见自桃花岛,或许见自全真教。要知道黄药师、黄蓉都是博通古今,素来风雅,全真教的道爷们更是幽悠世外,惯于点茶一点不奇怪,但在市井间随便一间饭店就要喝茶那真有点难为小二了,必须去专门的茶舍、茶坊才行呢。或者,再等上几百年到了明清时候,那时中国人已经泡茶喝了,一把茶叶,一瓢开水,方便简单,随便哪儿都给顾客预备着,“小二,上壶茶”才会成为进了饭店的第一句话。

紫砂收藏价值高:关键要会淘


3月26日讯:紫砂壶有悠久的历史底蕴,除了用来泡茶,紫砂壶还能用来把玩与研究。这是因为紫砂壶不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兼具优雅的艺术性。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有收藏紫砂壶的嗜好,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做工精良的紫砂壶,往往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所以紫砂壶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紫砂壶的收藏热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当时,紫砂壶市场需求量并不大,尤其是名贵紫砂壶,制作量较少,市场上看到的通常都是些普通的紫砂壶产品,仅具使用价值而没有收藏价值。但是这个时候港台地区的紫砂壶收藏却异常活跃,尤其是当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市场价格越来越高,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紫砂壶的收藏热潮。

到上世纪90年代,紫砂壶收藏投资热不断降温,脱离实际价值的紫砂壶价格出现了价值回归,收藏投资由此进入相对理性阶段。在最近几年时间里,一些精品大师壶已经完成了从几万元一把,到几十万、上百万元一把的飞跃,现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更是屡屡创出新高,成交价格甚至超过千万元,国内又掀起了新一轮收藏热潮。

资深紫砂壶藏家周铭泽介绍,紫砂壶收藏要有技巧。对于初入门的爱好者买什么档次的壶,首先要看你的经济实力。当代不少中青年陶艺师,他们的制作水平和艺术气质都相当不错,只是目前尚未成名或名气不大,作品的价格就低得多,他们之中肯定会有些人,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名家或大师,这就看你的眼力了。事实上,玩紫砂跟收藏书画是一个道理。有时在低档产品中,偶而也有可能选出古拙朴实的好壶来,须知黄金本是从沙里淘出来的,关键还是在于你会不会“淘”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书呆子赵育怀:云茶“淘品牌”的进化之路》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