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云南民族文化对普洱茶的茶道精神和茶艺影响可以体现为:

一为质朴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中和”及个体与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和谐始终是贯穿于中国茶文化中。在这一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内地茶文化无论在品茶的“色”“香”“味”“韵”还是形式上的“器”“形”“艺”“俗”已发展到与社会的均衡,和谐、稳定、有序的思想高度,从而形成具有释、道、儒哲学思想内含的茶道精神。而云南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内涵的又一根本。

三为自然之性。“自然”一词最早见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天地万物,其二是自然而然的人性。人是自然之子,人受自然的恩赐生存又在大自然中获得思想和艺术启示而升华。只有自然才有生命的体现,在云南民族文化中,自始至终便充满了肯定自然和因之获得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流动。饱受云南民族文化浸润的普洱茶,深得自然之性,一切取之自然、源于自然、归干自然的属性是那么的本真,所以体现在普洱茶的采种、加工、储存、运输、泡饮等都应符合自然,方能为茶道、茶艺最高境界。

四为明伦之礼。礼仪作为一种人类的行为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规则,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千古不灭之传统。在无比丰富的云南民族礼俗文化中,其明伦之礼虽未上什升至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高度,但也同样也体现在各民族日常生活习俗中,各民族多姿多彩的茶礼、茶俗、茶德甚至可以是早期人类文明史的活化石,为今天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活史料。如无论布郎族、傣族、哈尼族的竹筒茶、基诺族的凉拌茶,还是藏族酥油茶、白族三道茶、纳西族龙虎斗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以饮茶为契机的礼仪习俗,充满了在明伦之礼中的和谐统一。

五是求实之用。在云南民族生活中,茶是用来喝的、用来吃的、用来表情达意的,是和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他们在饮茶用茶中不仅关注冲泡过程,更关注解渴提神的作用,同时把茶的滋味感觉、心理感受和社交很好地融为一体,追求一种极好的生活享受。如云南民族烤茶便是最具云南民族特色的生活化茶艺,它是云南民间仍然沿用的饮茶法,在各民族及很多山区汉族中,至今仍常饮用酽厚醇实的烤茶,并用烤茶欢迎客人。烤茶的历史可以上塑至千余年前,它曾是最

原始的饮茶方式。至今在云南一直沿袭着古老“烤茶”饮茶法,无疑成了研究世界茶树原产地和茶叶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是充满着自然主义的生活气息及生命的活力。普洱茶之美表现在自由旷达,毫不造作,注重内省,不拘一格。比如,在云南民族的生活里,吃烤茶,茶叶要煨好,才足以品出茶中三味和茶叶精华,才能在苦涩中体会极甘极醇,这才是吃茶,这才如佛家所说的包含太深的合义的“吃茶”。在云南民族的生活里,虽不说“品”甚至也无“饮”只有“吃”,这个词似乎跟文化一点关系都没有,然这才是返朴归真的文化实质。

因此普洱茶从采制包装贮存烹饮,只要在严格符合卫生安全前题下,无须一定要规范要求,不僵化、不刻板、无凝滞,率性而为,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生活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及越陈越香,才是普洱茶应充分体现的文化特质。在茶艺表现上,富有云南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茶艺各有意境,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儒雅含蓄与热情奔放,五彩缤纷与清丽脱俗,让各种风格都能一一展现,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出普洱茶独特而深刻文化内涵。

文/蒋文中

CY260.com编辑推荐

茶艺【神与美】精神内涵解读


“神”就是茶艺的精神内涵,是茶道艺术的生命,它贯穿于整个茶道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面部所展现的神气、光彩,流露出来的思维活动、心理状态等,都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境界。茶道表演者对茶道精神的领悟程度的高低会使他人产生强弱不同的感应力。因此,一个表演者是否是一名茶道名家,用来衡量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神”。作为一名茶道初学者,不应该拘泥在沏泡动作的是否到位上,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多看文史哲类图书,欣赏艺术表演等,从各个方面使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领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唯其如此才能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体会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茶艺之“神”。

“美”是茶道艺术的核心,欣赏茶的沏泡技艺,带给观赏者的应该是一种美的享受,有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除了境美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艺美,而且主要是艺美配合以水美、器美、茶美才形成了境美。茶的沏泡艺术之美体现在表演者的仪表美和心灵美。仪表就是表演者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在内的外表;心灵指的是表演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它们通过表演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展示给观赏者。比如,泡茶之前,表演者要请观赏者“选点茶”,观赏者可以从几个花色样品巾自行挑选,这叫做“主从客意”,是表演者对观赏者尊重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观赏者也欣赏了各种茶的外形美:置茶的时候不以手抓取茶样,这是讲文明卫生的表现;

冲泡的时候,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这是对观赏者行三鞠躬的意思。此外,敬茶之时的手势动作,茶具的摆放位置和杯柄的朝向,茶点是否取的意思。此外,敬茶之时的手势动作,茶具的摆放位置和杯柄的朝向,茶点是否取食方便等这些都需要替观赏者考虑周到。在整个茶道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所进行的各种操作始终要有条不紊,两手的配合,忙闲均匀,动作优雅自如,表演者和观赏者都将全部精神注意力集中到了茶的沏泡和品饮之中,而将所有缠身的俗务和烦恼都忘却了,起到了以茶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

人间紫砂之三:把握紫砂器的精神维度


紫砂壶显著向外拓展的部分,除了壶嘴,还有壶把。

常见的壶把大致有端把、横把、提梁几种。

端把是茶壶之常见把式:有两支点,也有多支点。两支点多见于光器,轮廓像人耳朵,俗称“耳把”,也叫“圈把”,亦称“环把”,也有称“圜把”。端把与壶流对称、均势,置于壶肩至壶腹下端,高点与壶口、壶流的高点呈水平。为与壶流在视觉上达成有机平衡,把上或会有飞扣,把下端或延伸出“耳垂”。通常端把是“正耳”模样,也有反弹琵琶者——“倒耳”,此种叫“倒把”。有款深受壶友喜欢的光器壶——倒把西施壶,便以此命名。

横把壶之把,也叫“柄”、“执”。为与壶流成90度角的壶体上安装的柄。此形制在日式茶壶上常见。我日常泡绿茶的一把日本瓷器壶便为此种样式。壶流在一侧向外伸张,人端壶而立,壶柄直指人心处,确有“执意”之意。此种壶把,叫“执”确实更为准确。此形制壶把,多为较粗的管状手柄,与鸭嘴样式的流相配合使用比较多见。把的位置设置,从力学上讲,正是在出汤时身筒旋转的中轴上,便于省力并大幅度倾倒和压迫茶汁蓬勃外溢。日本茶道,喜席地坐而论道,横把茶壶,为“当家菜”。

横把紫砂壶有一经典款做得相当飘逸,名曰唐羽壶。就此字面便能凑出个画面:像在唐朝,似羽化成仙。唐羽壶的横把飞泻向外伸张的样子,确有敦煌飞天甩袖的意趣,自信而高傲。

提梁把,为紫砂壶艺术形态在空间上取势的显著形制。此种也叫“提”,这是就受力关节处而言。一般放置在壶肩上或者护壁侧与水平面相垂直,在壶流纵切面上。

从位置上分为提梁和提壁。提梁,指的是从壶身筒肩部起提,连接位置在壶的肩膀上;提壁,说的是从身筒的侧壁起提。在装饰上有素提和花提,前者指提身光素无装饰;后者指提身有装饰。形态上有绞提、单提、双提和叉提之分。绞提为数根细提绞合而成;单提为干净利落一根提梁;双提为并列分置的两根提梁;叉提为单提在后,双提在前的提梁。在材质上,又可归结为硬提梁和软提梁。硬者,指壶的提梁材质与壶身的材质属性基本一致(也有例外,如徐达明的红木提梁系列)。软者,俗称“活络提”,壶提的材质与壶身材质不一致,可活动,像常见水铫子“提”一般。洋筒壶便是这种提梁典范形制。

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的“天鸡壶”,是清代紫砂巨匠陈鸣远一件传世力作。此壶通体呈紫棠色,紫中泛红,色泽凝重,光滑润泽。圆形盖、平顶,中心饰阴阳鱼,周围饰五朵凸起的祥云,盖周围饰云雷纹。壶身直口,长颈,鼓肩。肩一侧与口之间设鸡首形流,对侧饰兽首衔环为把,为借鉴青铜工艺。颈上端饰莲瓣纹,肩部饰一圈绳纹。腹刻铭:“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为庾子山(庾信,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句。诗因酒而写,兴亦随酒而来。著名陶瓷学者宋伯胤著文:“陈鸣远所作的天鸡壶是一件酒具,并不是茶壶。”《阳羡名陶录》作者吴骞所写“陈远(鸣远)天鸡酒壶赞”更为了然,但被很多人忽视。

紫砂壶把,古称鋬。鋬,即是器物上用手提起的部分。天鸡壶把,是典型鋬之一种。吴骞评价天鸡壶“制作精雅,真堪与三代古器并列。”天鸡壶收藏在天津,这也很有意思。

如果一把好壶的壶嘴所指向的是一件紫砂器的精神维度,那壶把所把握、归结的,恰恰是一把好壶的气宇。手握其上,人与壶,气宇相合。安安然,无它。

漫谈紫砂的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喝茶的族群。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话还有另一个版本,叫作:“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说“七件事”,还是谈“七件宝”,总归离不开个“茶”字。许多老茶客认为:“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乾隆皇帝嗜茶如命,甚至开过这样的金口:“朝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常言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壶。”在盛产好茶的中国,对于爱喝好茶的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把好茶壶,是顺理成章的事。

而对于饮茶的人而言,紫砂壶就是他们泡茶工具的首选。

关于紫砂壶的奇妙,历朝历代不知道有多少人编过多少传奇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写过多少诗词歌赋。归纳起来,紫砂壶的奇妙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发味留香。能够泡茶的器皿有很多,如铜壶、锡壶、石壶、玉壶、瓷壶等等。许多人,尤其是老茶客,不约而同地首选紫砂壶,自然是有原因的。常言道: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对于茶汤的孕育与形成,壶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几个朝代的鉴别与比较,茶客们最终发现,紫砂壶具有最大限度地开发茶汤的色、香、味的能耐。

明代的文震亨,既是个文化名士,也是个“骨灰级”的茶客佬。他写过一本书,名叫《长物志》。“长”者,多余也。古代的文人常常用“长物”,也即“多余的器物”,来指称那些他们认为最不能丢弃的东西。在《长物志》里,文震亨这样写道:“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意思便是:用紫砂壶来泡茶,滋味浓、香气正。紫砂壶,里外都不用上釉,永远“素面朝天”。因此,一把养育得很好的紫砂壶,即便在不用的时候,也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茶香。

其次是抗馊防腐。较之于其他材质,紫砂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所谓“透而不漏”,就是说它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但是又不漏水。这一点非常重要。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一双真皮手套,你就是戴上一天,也不会出手汗。但如果是人造革的,半天戴下来,手套里面就会变得湿漉漉的。因为人造革这种材质,不具有“透而不漏”的特点。而用“透而不漏”的紫砂泥制成的茶壶,则具有抗馊防腐的功能。

据说,这个奇妙的功能,是被一个老木匠率先发现的。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老木匠,在承建一座庙宇的时候,将他随身携带的紫砂壶遗忘在藏经楼的大梁上了。工程结束了,脚手架也拆除了,老木匠这才想起。于是,他想了许多办法,花了几天时间,好不容易才爬上了藏经楼的大梁,取回了那把紫砂壶。但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壶里的水居然还没馊。当时正值盛夏,不要说几天了,就是一天,茶汤也会变质的。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知道紫砂壶具有“冬天泡茶茶不凉、夏天泡茶茶不馊”的神奇功能了。

第三是变色韬光。制作紫砂壶的泥料,俗称“五色土”。许多人相信,用“五色土”制成的砂壶,是具有灵性的。在烧制的过程中,紫砂泥会随着炉温的升高,不停地改变颜色。正如清代吴梅鼎所言:“瑰琦之窑变,非一色之可名。”紫砂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改变颜色。一把紫砂壶,只要你精心养育,它会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地变光、变色,最终变得“润如古玉、光可鉴人”,给收藏者、使用者带来意外的惊喜。

正因为紫砂壶具有发味留香、抗馊防腐、变色韬光之三妙,清代的名流李渔,在《杂说》一文中才会写下这样的评语:“茗注(茶壶),莫妙于砂(没有比紫砂壶更奇妙的了)。壶之精者(最金贵的壶),莫过于阳羡(今宜兴)。是人皆知矣。”普天下的紫砂壶,大多产于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那个富足的江南小镇,坐落在丁山与蜀山之间,由此而得名。自从宋代以来,那里就是一个“家家制坯、户户捶泥”的陶艺世界了。丁蜀镇上的人,依照古人的说法,“衣食所需,均惟陶业是赖”。意思是说,吃的穿的全都仰仗制陶的手艺了。600多年来,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在那儿悠闲地琢磨着、默默地传承着、努力地光大着秘不示人的制壶绝技。

制作紫砂壶的原料,并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一种坚硬的、稀有的矿石。那种矿石,世上哪儿都没有,只有丁蜀镇周边的山洞里面有,自古享有“泥中金”、“矿中宝”的美誉。曾经有过外地人,包括一些日本人,试图用自己家乡的泥土来制作紫砂壶,结果都失败了。那种罕见的矿石,经过风化、粉碎后形成的紫砂泥具有排列有序、密度极高的气孔,而这些神秘的气孔,恰是保证紫砂壶拥有多种奇妙功能的物质基础。

从审美的角度看——紫砂壶是养眼、养心的艺术品。

宜兴的紫砂陶艺,产生于宋代,成熟于明代,兴盛于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它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大量的文史资料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郑板桥、李笠翁、董其昌等,都是爱茶之人。许许多多的达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历、两江总督张之洞、民国主席林森、考试院长于右任等,也都是爱壶之人。要说当代的爱壶之人,那可就没法说了。我只能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为什么许多人都爱紫砂壶呢?我的体会是: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炼。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华、心灵可以得到抚慰。紫砂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可以将你喜欢的诗句、书法、绘画、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

从文化的角度看——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首先,紫砂壶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古代的先民们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万物的根本。早在西周末年,就有“五行相杂,以成百物”之说。做茶壶用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在紫砂壶的泥料中,有水、有土、有金砂;在烧制砂壶的过程中,要用木头、要用火。因此,一把紫砂壶,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结晶。于是许多人认为,把五行五色捧在手上、揣在怀里,那就是捧着万物的根本,揣着一个大千世界。因此,心里觉得特别踏实。

西周末年的思想家伯阳父认为:阴阳调和,万物生长。阴阳失调,天下大乱。老子也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而紫砂壶这样的器皿,既“负阴”又“抱阳”。在任何一把紫砂壶上,我们都能够看到阴的象征与阳的符号,都能见到阴柔与阳刚的结合。在日常用具中,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如此自然地、自始至终地体现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呢?把这样的紫砂壶捧在手上、揣在怀里,那当然是有意味、有内涵,也有说道的。

其次,紫砂壶与儒家、道家、释家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如果说,酒文化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茶文化具有现实主义的基调,那么,紫砂文化具有什么特征呢?我认为,紫砂文化的鲜明特征,就是自始至终地推崇一种理智的、灵活的包容主义。紫砂文化胸怀开阔,从来不走极端;紫砂文化海纳百川,坚持兼容并蓄。所以,无论是儒家的弟子,还是道家的信徒;无论是出家的僧人,还是还俗的居士,都可以在紫砂壶的世界里,找到情感寄托和精神家园。

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是中庸。北宋的理学家程颐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光货”的紫砂艺人来说,“不偏”、“不易”、“无过无不及”,正是他们一以贯之的追求。在色彩的运用上,紫砂艺人讲究的是:“紫而不姹,红而不嫣,绿而不嫩,黄而不娇,灰而不暗,黑而不墨。”这不就是讲究中庸吗?

道家崇尚自然、取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处于最高层次。道家追求“幽野之趣”、“闲远之思”,推崇“无执、无为、冲虚自然的清净之境”。到了魏晋时期,这一思想化成了归隐山林、浪迹天涯、洒脱不羁、超绝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模式。对于紫砂艺人,尤其是对于制作“花货”的紫砂艺人来说,崇尚自然、取法自然,彰显田园雅趣、精神自由,正是他们矢志不移的追求。据我所知,许多紫砂艺人乐于居住在乡间,不愿意迁居都市。为的就是体验田园雅趣,图的就是方便取法自然。

佛家特别讲究缘分,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因缘而生的,因缘之外一切皆空。我国有案可稽的第一把紫砂壶——“树瘿壶”,就是在佛门圣地金沙寺里诞生的,而供春(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制砂壶的名艺人)的师傅金沙僧,也是庙里的一个和尚。看来,紫砂壶与佛家是有缘分的。佛家认为:“佛身是常,佛性是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要“反正内求,去迷理惑”,便可以“顿悟成佛”。

可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们怎样才能获得“顿悟”呢?许多高僧认为,“吃茶去”是路径之一。赵朴初先生就说过:“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意思是说,与其白白地守着千百部经书不得其解,还不如喝茶去呢。人们在紫砂壶上镌刻得最多的壶铭恰恰是“吃茶去”。“吃茶去”,看起来是句大白话,其实是禅语,个中含天机,蕴藏着想通事理、获得顿悟的门道。

综上所说,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它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它扎根民间,尚理崇文,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以及“民间愿景”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它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所以自从明代以来,紫砂壶一直受到天下茶客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

陈上庚:普洱茶的质朴本性


“尊重每一种茶的性格”,是陈上庚选普洱的唯一标准,“不同山头普洱有不同性格,有讨人喜欢的部分,也有缺陷,有些茶人会刻意回避其中缺陷的部分,还有一些茶人会刻意强化每个山头的特色,我觉得都没有必要,对我来说,做茶,就是要原原本本地展示出它们最原始的性格。”

红龙巷是大理古城繁华地带中一条不知名小街。它的一头连接着城内酒吧街,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另一头则是一家素食馆子,香火缭绕,佛音袅袅。红龙巷本身却并不为人所知,我们在那周围迷路了三次,问遍开杂货铺的阿姨、修路的大爷,连旅游集散中心的小姐都指不出准确方向。

“朴坊有茶”就开在红龙巷里、佛堂与夜店的中间,像是一个逗号,黑夜与白天在这里起承转合。与这条巷子一样,小店本身也有一种隐匿于闹市的气质,不大的店面,尽可能多地采用大幅玻璃,营造一种通透爽朗的感觉。进入店内,除了满坑满谷的瓷器、陶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后院的几枝翠竹。

陈上庚,福建德化人,1983年生,2000年考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09年春天定居大理,开始习茶、卖茶,经营这爿叫做“朴坊有茶”的小店。因为“茶人相轻”,大庚以“不擅交际于圈子”为荣;有欣赏的同行,但没有称得上高山仰止的前辈;专研经典系列叫做“一山一味”。

“尊重每一种茶的性格”,是陈上庚选普洱的唯一标准,“不同山头普洱有不同性格,有讨人喜欢的部分,也有缺陷,有些茶人会刻意回避其中缺陷的部分,另一些茶人会刻意强化每个山头的特色,我都觉得没必要,对我来说,做茶,就是要原原本本地展示出它们的性格。”

陈上庚编过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间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作了一首宝塔诗:“茶;大叶,粗芽;羽未闻,轼不嘉;石磨拙形,竹篾紧扎;不见嫩绿鲜,更少浮香雅;搜肠刮肚难忍,酣畅淋漓堪夸;褪尽山野苦涩味,方显醇厚陈韵佳。”小和尚问茶之名,老和尚眯起眼睛捋着胡子,说:“其质朴,其形拙,其色敛,其香沉,其味酽,其气厚,其韵真,乃返璞归真之茶,当称之为朴茶。”

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和礼仪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中国主要有四大产茶区:西南茶区(包括贵州、四川等地)、华南茶区(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地)、江南茶区(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及江北茶区(陇南、狭南、鄂北、豫南等地)。根据生态条件、产茶歷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等,不同产茶区出产不同品种(西南:绿茶、普洱茶、红碎茶;华南:乌龍茶、白茶、花茶;江南:绿茶、乌龍茶、黄茶、黑茶;江北:绿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

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茶在多年以前也早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的文化精神!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和中国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

西双版纳茶叶历史始于东汉。是普洱茶发祥地和茶马古道源头,也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西双版纳傣语直译为“十二千块田”,意为下属十二个行政区域。西双版纳州内著名的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同样代表十二块好茶田。十二块田,不仅是好田、好茶的代表,更喻示圆满美好,一切俱足,安定祥和。

许嘉璐:普洱茶精神传承保存了宝贵文化传统基因


谷雨轻轻入万家,村村寨寨做新茶。一年一度的普洱茶节又在欢乐的锣鼓和昂扬的颂歌声中开幕了。往年此时,我不止一次在普洱敬拜茶神的大典上,被各族人民对祖先、对大自然的虔诚敬畏和由衷的真情所震撼;我也曾经在与茶节同时举行的论坛上,聆听来自各方的专家对发展茶产业和国际贸易、环境保护以及永续发展等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世界危机的高明见解。遗憾的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我今年失去了再次与普洱乡亲欢会,从专家的宏论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的机会。

但是,远隔数千公里,并没有阻断我对普洱,尤其是对普洱人民的思念。我在去年“第三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上说过茶之三事,其中有“茶文化于茶事发展进路中之定位”一节。如今在遥念普洱之时,觉得似乎还可以做些补充,谨叙如下,权当祝贺之词。

茶,对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而言只与贸易和消费相连,而对于普洱人,则茶既是生存之所需,也是信仰之所寄。对于茶,普洱人有着约400年前“耶稣会”的利玛窦、罗明坚或20世纪初的弗雷德里克·奥尼尔等传教士对上帝和弥赛亚的信仰和期盼那样的虔诚。这种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内在精神,为“现代”保存了宝贵的的文化传统基因,有了这些基因,社会才有了可以让被物欲包围、视传统为垃圾、一味沉浸于享乐中的人们吸进一缕清新空气,清爽一下头脑。这正如印度学者比亚特·K·特里巴蒂在论述印度少数族裔山塔尔人的神话时所说的,“神话传达了意识的根基:它们阐明了情结的结构,它们构成了种族无意识,它们是经验的基本结构,也是认识的本初结点。”概括言之,包括神话在内的少数民族集体记忆化成了信仰,这种信仰虽然长期被一些人贬称为“原始宗教”,但是却经得起“他者”猛烈而持久的侵袭。就像特里巴蒂观察到的,山塔尔人作为一个被殖民的社会群体,“与印度-雅利安人一起生活了2000多年,但是他们的思想并没有被印度-亚利安的创世神话所殖民。”(《论文化帝国主义》)当我们漫步于普洱郁郁苍苍、活活泼泼的山寨中时,作为长期在五光十色的城市里生活的人,不能不钦佩各族人民对初始信仰的坚守和传承,并且意识到,所有“外来人”都应该谦逊地向他们学习。

茶,从植物学角度看,是无数乔木科、属中的一种,而按照历史学的思维想下去,就会看到它比许多树木荷载了更多的千年叙事。从经过、丝绸之路走向他国异乡,到树种、幼苗和栽培技术被“文明的”殖民帝国“机智地”既盗且骗而去,其中包含着多少正义与邪恶、激愤与欢乐、悲哀与离合的故事!如今不止一处的“古道”遗迹依然清晰可见,宏观地来看这一事实,说明普洱以及云南其他类似的地方对于祖先看似“落后”的智慧不但没有被“祛魅”(借用马科斯·韦伯的术语),却成了千年经验的标记和佐证,因而是21世纪的创举——“一带一路”灵感的源泉。

仅从上述两点而言,我认为已经可以说明,“茶”,又“非茶”,其在采摘、加工、流转、冲泡、啜饮过程中都在重复着、强化着、弘扬着潜存于挺拔的古树和小小叶片中的优秀文化。我们研究茶及其价值时岂能忽略这些在地球上已经难得一见的民族瑰宝?

今之所述是否得当?再次向各位请教。

祝茶节和论坛圆满成功!

许嘉璐

2017年4月11日

阮殿蓉:普洱茶的人文精神


在澜沧江的怀抱中孕育并最终成为世界品牌的普洱茶,是自然与人文共同打造的精灵。千百年以来,异彩纷呈花样繁多的茶品中,没有一种茶象普洱茶那样,负载了如此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翻开世界茶叶史这本大书,从第一页起,就能让人感受到普洱茶所弥漫着的那种浓浓的人文气息。

这样的气息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对人类生命的关怀与体贴。

在茶叶的原产地云南,普洱茶滋养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布朗族把茶叶当成是祖先给他们留下来的“永活”的财富;德昂族直接称自己是茶的儿女;哈尼族创造了发现茶叶的神话传说。这些保存在各自民族记忆中的关于茶的故事,折射出了普洱茶与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紧密关系。也就是说,在遥远的古代,在物质贫乏的岁月里,普洱茶就以自己的方式,开始滋养着与它相伴而居的人们。在这些民族的传说中,我们不难发现,普洱茶的这种滋养不仅是物质上的,同时也是精神上的。

当然,普洱茶对人类的关怀,还体现在它健康人类的品质上。早些年,人们就已发现了普洱茶的诸多医药效用,这也是普洱茶这种藏于深闺的植物能在古代就走出云南、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各大医学机构通过流行病菌学调查、动物实验、临床验证等方法,对普洱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又发现了其降血脂、减肥、预防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抗癌以及抗菌消炎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这使得普洱茶成为人们争相选择的保健饮品,并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弥久不衰的普洱茶热。

难怪藏族同胞在品饮了普洱茶之后,要说“茶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茶是来自云南的人间福音。

普洱茶对生命的关怀,不仅仅是健康身体,滋润生命,它还开启智慧,呵护心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当人们在时间、速度、效率的挤压下迷失生活的目的时,如果能够泡上一杯普洱茶,让紧张的灵魂松弛下来,也许就能在紧张中重新体会到生活的从容、优雅与安宁。此时的普洱茶绝不仅是解渴的饮品,而是人们在忙碌的都市感受山野和大地气息的媒介,是传递大自然问候人类的信使。在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热爱普洱茶的人,大多是和谐的人,他们的身体和谐,家庭和谐,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这种和谐是在对普洱茶的一次次品饮中,成就的处乱不惊的生活态度。如果说“悠闲是人在凝视上帝的窗口”,那么普洱茶就是通往这个窗口的一条便捷的道路。

和其它茶品不一样的是,普洱茶身上还有着一种难能可贵的平民特征。这种平民特征如果体现在茶质上,就是高贵的时候可超铁观音和龙井,平凡的时候却又可大摇大摆走进寻常百姓家。用明代《滇略》中的话说,就是“士庶所用,皆普茶也”。毕竟普洱茶来自边地,在少数民族质朴的目光中成长,生命中先天就弥漫着泥土的气息和山林的芬芳。如果体现在形式上,普洱茶传递出来的是平等的、共享的信息。一群人坐在一起品饮普洱茶,茶水从同样的茶壶中流出,一样的品质、一样的温度、一样的意蕴。它能让人在品饮的过程中体会到什么是同舟共济,什么是相濡以沫。那种“茶、敬茶、敬香茶;坐、请坐、请上座”的等级秩序,对于普洱茶的品饮来说是不适宜的。?

也许正是因为普洱茶的平民特征,它才从古至今保持了多元与开放的品质。正是由于开放,它才从“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采无时,蒙舍蛮杂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发展到今天的饼茶、沱茶、砖茶……;正是因为多元,普洱茶才突破了边地的局限制作的保守,造就了今天散茶紧茶交映生辉、相得益彰的丰富格局。

当然,普洱茶的人文精神还体现在它向着终极理想迈进的执著追求。我们知道,每一饼紧压出来的普洱茶,都有如一个初生的婴儿,它生命的辉煌有待于时间来创造。而普洱茶与其它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种有追求的茶,它与岁月一同成长,希望在时光的帮助下抵达生命最完美的境界,并且从不停下完善自己的脚步。从这个角度来看,普洱茶更是我们这个物化时代保留下来的人文启示。

余秋雨 :普洱茶的“核心机密”是什么?


左:农大校长盛军右:学者余秋雨

心哥导读:

秋雨先生写这片小短文,看似简单却是在普洱茶的陪伴下整整准备了八、九年,从想写,到应该写,到动笔,周期之长为先生散文生涯极少有的现象。从中可见先生的严谨和普洱茶历经岁月变化难以言表的魅力

茶痴说茶,就如同戏迷说戏,因其爱入骨,难免有有失客观,秋雨先生“阅”茶无数,却从未想过要占为己有,正是入我眼,即我有,入我身,即我得,先生写普洱茶是从一个普通爱茶客的情怀出发,尽可能客观的引领你走入普洱茶的深邃世界…

----------------

正文

普洱茶的“核心机密”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由过于痴迷的茶客来回答。这正如,只要是“戏迷”,就一定说不清楚所迷剧种的根本意义。能够把事情看得比较明白的,大多是保持距离的客观目光。

在我认识的范围内,往往越是年轻的研究者反而越能说得比较清楚。例如,一九七四年才出生的普洱茶专家太俊林先生,在这方面就远胜年迈的老茶客。距离也不是问题,两位离云南普洱很远的东北科学家,盛军先生和陈杰先生,对普洱茶所作的研究就令人钦佩。

因此,我希望茶客们也能听听有关普洱茶研究的当代科学话语。即便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概念,仍然不妨暂时搁下杯壶,硬着头皮听下去。

//我们不妨以发酵说起//

何谓发酵?简单说来,那是人类利用微生物来改变和提升食物细胞的质地,使之产生独特风味的过程。平日我们老在暗中惦念的那些食物,大多与发酵有关,例如各种美酒、酸奶、干酪,豆腐乳、泡菜、纳豆、酱油、醋,等等。即便是粮食,发酵过的馒头、面包也比没有发酵过的面粉制品更香软、更营养。在医学上,要生产维生素、氨基酸、胰岛素、抗生素、疫苗、激素等等,也离不开发酵过程。

经过发酵后的美味

可见,如果没有发酵,人类的生活将会多么简陋、寡味,我们的口味将会多么单调、可怜。

//发酵的主角,是微生物//

一说微生物,题目就大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才几百万年,而微生物己存在三十五亿年。世界上的生命,除了动物、植物这两域外,“第三域”就是微生物,由此建立了“生命三域”的学说。这些无限微小又无限繁密、无比长寿又无比神秘的“小东西”,我们至今仍然了解得很少,却己经逼得当代各国科学家建立了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等分支组成的生物工程学来研究。尽管研究还刚开始,奇迹己叹为观止。听说连开采石油这样的重力活儿,迟早也可以让微生物来完成。真不知道再过多少年,这些“小东西”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

神奇的微生物

这就可以说到普洱茶了。它就是由两批微生物菌群先后侍候的结果

第一批微生物菌群长期活跃在云南的茶山里,一直侍候着大叶种古茶树,使它们能够保存并增加多酚类化合物,如茶多酚、茶碱、儿茶素等等,再加上氧化酶,为普洱茶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原料

第二批微生物菌群就不一样了,它们趁着“晒青毛茶”在湿热条件下“氧化红变”,便纷纷哄然而起,附着于茶叶之上,渐渐成为今后长期发酵的主人。它们一步步推进发酵过程,不断地滋生、呼吸、放热、吞食、转化、释放,终于成就了普洱茶。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凭着发酵方式的不同,来具体划分普洱茶与其他茶种的基本区别了。绿茶在制作时需要把鲜叶放在铁锅中连续翻炒杀青,达到提香、定型、保绿的效果,为此必须用高温剥夺氧化酶活性,阻止茶多酚氧化,因而也就不存在发酵。乌龙茶就不一样了,制作时先鼓励生物酶的活性,也就是用轻度发酵提升香气和口味后,随即用高温炒青烘干,让发酵停止。红茶则把发酵的程度大大往前推进了一步,比较充分地待香待色,然后同样用高温快速阻止发酵。

必须说明的是,红茶、乌龙茶虽然也有发酵过程,却因为不以微生物菌群参与为主,实际上是一种“氧化红变",与普洱茶的“发酵”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型。

普洱茶的发酵,在长年累月之间无声无息地让茶品天天升级。微生物菌群裂解着细胞壁,分解着有机物,分泌着氨基酸,激活着生物酶,合成着茶氨酸......。结果,所产生的茶多酚、茶色素、泛酸、胱氨酸、生物酶,以及汀类物质、果胶物质等等,不仅大大增进了健康功能,而且又大大增进了口味。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老茶品,也会在微生物菌群的辛勤劳作下,成为永久的半成品、不息的变动者、活着的生命体。

发酵过程可以延续十几年、几十年,形成一个从今天走回古典的“陈化"历程。这一历程的彼岸,便是渐入化境,妙不可言,让一切青涩之辈只能远远仰望,歆慕不己。

普洱茶对时间的长久依赖,也给茶客们带来一种巨大的方便,那就是不怕“超期贮存”。有好茶,放着吧,十年后喝都行,不必担心“不新鲜”。这也是它能制伏其他茶品的一个杀手锏,因为其他茶品只能在“保质期”内动弹。

我见过那种每个茶包上都标着不同年代的普洱茶仓库,年代越久越在里边享受尊荣。这让我联想到在欧洲很多国家地底下秘藏着的陈年酒窖,从容得可以完全不理地面上的兵荒马乱、改朝换代。我的《行者无疆》这本书里有一篇题为《醉意秘藏》的文章,记述了这种傲视时间的生态秘仪。这种生态秘仪,是我特别重视的“生态文化”的崇高殿堂。

欧洲那些兵荒马乱

茶马古道的历史内涵


“茶马古道”四川、云南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进行交易,以马帮和背夫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所谓“茶马古道”,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背夫之路。“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的雅安出发;另一条路线从云南省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

川藏道由四川的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马塘、昌都至拉萨,再经后藏日喀则出境到尼泊尔、缅甸、印度,史称:“川康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明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尊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

茶马古道简介

“茶马古道”起源于古代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有“互市”,后有“古道”。“茶马互市”是我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贸易往来。宋代在四川名山等地还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政府机构“茶马司”。茶马贸易繁荣了古代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同时也造就了茶马古道这条传播的路径。

茶马古道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斯里兰卡、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的古代贸易通道。形成于汉藏民族“茶马互市”的贸易往来,积淀着唐代以来近2000年的历史。

一般所说的茶马古道有两条,一条是由云南普洱经大理、中甸、德钦等地到西藏,另一条线路是从成都经理塘、巴塘到西藏。一般的旅游者和考察者,目光多聚于此。实际上,还有一条线,就是走怒江大峡谷。这条世界上最美丽、最险峻、最跌宕起伏的道路是“驴友”们的滇藏探险新宠。

有人说,看完怒江大峡谷和沿线丰富的民族人文景观,其他的探险之旅就显得平淡了。

第三条茶马古道——怒江大峡谷,从大理、六库、福贡、丙中落、五里进藏,这里交通不便、人迹罕至,旅游者极少,民风淳朴,尤其是在蒙蒙的细雨中,一个人行走在怒江大峡谷边,远山青翠、怒江潺潺,偶尔你还可以看到国外真正的“生驴”(驴友的最高境界),一人骑着自行车或从马帮租来的马匹。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够走完全程。沿途的每站都可以作为终点或者是起点。而当时最大的贸易中转站便要属四川的康定了。

康定过去叫做“打箭炉”,西来的马帮到达康定,就要在这里转换运输工具或者就地进行茶马贸易。1696年康熙帝批准了在康定进行茶马互市贸易的请求,使康定成为了内地与西藏地区之间主要的商业中心。国内的丝绸、茶叶等商品经过康定运往西方,而南亚、欧洲、美洲的商品也从这里销往中国内地。

古代交通路线。茶马贸易,是以中原地区的“茶”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马”为载体所开展的贸易活动。作为内地汉族地区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往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沟通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国家旅游局魏小安司长曾就“茶马古道”的旅游开发作过专题论述,指出:“茶马古道”是滇西北至藏东南历史上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在这条古道上,集中了中国最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经过适度开发,完全可以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绝品。茶马古道旅游开发也作为区域联动开发战略的内容之一写入了全国“十五”旅游发展规划中。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成了人类为生存所激发的非凡勇气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

包忠华:什么是普洱茶原产地的核心价值?


什么是茶树原产地的核心价值?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普洱茶、晒红茶的原产地。今天《普洱》杂志记者李楠专访我,提出什么是普洱茶原产地的核心价值?我思考片刻后总结了三个“新的”核心价值:

一是茶树资源的核心价值。云南有丰富的茶树资源,从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一条茶树进化演变轨迹;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的茶树种群;有数十个国家级、省级茶叶良种;有上百座古茶山、名茶山。

二是茶叶加工工艺的核心价值。云南的茶叶可作为六大茶类的优质原料,从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晒红茶的特殊工艺及不同民族的制茶技艺在云南这片热土上发明、传承、创新、共享。

三是仓储的核心价值。普洱茶、晒红茶等后发酵茶,在仓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转化,依托云南的“自然仓”,在自然温度、湿度、空气条件下,建设标准的仓储空间,在时光的岁月中慢慢升华,让一片茶叶从“新茶”到“中期茶”再到“老茶”的不断升级,让茶叶中的茶多酚不断递减转变,使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物质不断的变增,在茶汤的变化中慢慢的品味着茶叶的魅力。

禅茶的精神


禅茶的精神定调为“正、清、和、雅”。“正”是儒家文化;“清”是道家文化;“和”是佛家文化;“雅”是茶家文化,禅茶的精神是以人为本,具有较完善的人文精神。

一、“正”就是正道。

指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一种规范。所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的八正道。

正见:正确的知识和见解。

正思维:依正见观察、思维,按照理去作出决定的过程和状态。

正语:不搬弄是非,不谈论与破迷启悟、离苦得乐无关的言论。

正业:不做违法,侵害一切众生利益的行为和职业。

正命:以合法不损害众生利益的谋生方式来维持生命。

正精进: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积极深入地探研。

正念:不生邪恶之心念。

正定:不为外境诱惑而沉沦、迷失。

在品茶时,应该暂时放下世间名利、是非人我,以一颗谦虚的心、无染的心来品茶,泡茶、喝茶时,要集中精神,以正念、正定的心境,老老实实地泡茶、喝茶,才会有好的色、香、味。

二、“清”就是清净心。

指无疑净信之心、远离烦恼之无垢心、自性清净之心,也就是无执着之心。世间人叫做“平常心”,“中庸之道”,也就是说,内心不会起心动念,做我们该做的本份,客客气气笑脸待人。品茶就是需要清净心,禅茶首先要“静”,然后再进入“净”,而到达“敬”。“静”者歇却狂心,让心安静下来:“净”者,一尘不染;“敬”是“主敬存诚”,恭恭敬敬地对待茶。如此,才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

三、“和”就是和敬。

一个社会能和敬,就成一个安和乐利的社会;一个国家能和敬,将成为富强康乐的国家。所谓“和敬”即指“六和敬”。

1、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一起品茶修行,必须做到互相包容。

2、口和无诤: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一起品茶,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说话的语气谦和礼貌,悦耳可爱。

3、意和同悦:心意的共同欣悦,心平气和,冷静的、宽和的沟通,应该互相关怀鼓励和体谅,如此,大家都会共同产生欢悦,“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社会的共同目标,这是“意和同悦”的表现。

4、戒和同修:百善戒为先。戒是定慧二学的根本,无戒则定慧仿佛盖在沙滩上的高楼,容易倒坍。

5、见和同解:知见决定一个人或团体的走向与成败,应该互相包容,修习禅茶,大家应该抱着一个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目的。

6、利和同均:大家所获得的利益,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一起品尝禅茶甘露而且还要分享禅茶带给大家的法喜。

所以,“六和敬”的精神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生活规范,也是社会和谐的精神所在。从自他关系来说,就是充分地尊重所有人的生存权和人格;而且,从自他的互动来说,必须从给予他人的幸福中,谋取自己的幸福,克服内心世界的自私与欲望,真正发扬人性的光辉。

四、“雅”就是脱俗。

正确,合乎规范是为雅;情趣高尚、超凡脱俗、意趣深远、正而不邪都是“雅”;富贵不矜、贫贱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无做、无做而做是谓“高雅”。高雅包含人的“优雅”和境的“幽雅”,人的高尚、不俗、优美、有艺术气息;环境的清静、雅致、幽美、有意境。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茶人品茗谈心是为雅士雅事,“雅”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深。

禅之精神在于悟,茶之意境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雅的反面是俗,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茶承禅意,禅存茶中,把茶的内在精神体验用语言和艺术表现出来就是“雅”,而“雅”所蕴涵的茶的无限“真谛”是需要“吃茶去”才能体验的。

禅茶,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到雅的转化。一念迷失,禅是禅,茶是茶;清者清,浊者浊;雅是雅,俗是俗。一念觉悟,茶即禅,禅即茶;清化浊,浊变清;雅化俗,俗化雅。正、清、和、雅的综合,完整地体现了禅茶的根本精神。

禅茶离不开禅的观照与感悟,也离不开茶的清和与隽永,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禅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蒋文中:普洱茶核心精神文化内涵的根本性把握》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