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杨世华:云南中吉号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中吉号茶厂董事长

传奇的人生

第一次见杨总是在彩云之南原始山林的茶山上,中吉号班盆基地旁,他一袭布衣,亲自为前来的人安排食饭茶水。那样亲切,没有一点儿成功者的傲慢和架子。

他的茶舍简单却雅致。篷上藤蔓植物顺着心意延伸出来,在人们的头顶上形成了自然的门帘。向外望去,是郁郁葱葱的茶园,千年古树立在那里。里面木桌木椅一大壶茶,倾注在每个人的茶碗里,格外香浓。

此刻,这里就像远离尘嚣的江湖。普洱茶是江湖。杨总的人生传奇亦是江湖。

普洱,从长出鲜嫩的芽开始,被茶人采摘,压制成饼,直到为茶客品味珍藏。它默默沉浸在漫长的光阴里,阅尽众生无数,深知人情风霜。无须岁月打磨,亦有了气度,有了韵味,有了品格。

中吉号杨世华,这几个字百度里一输,大大小小的词条无数,我只是粗略一瞥,就已经被深深折服,可是眼前我采访的这个人,是波澜不惊,一派平和之姿,历经风雨,依旧坚守内心的“大我”之境。

中文系才子、大型国企领导秘书、深圳闯荡,这些标签是杨世华早年的经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毕业后的杨世华先后出任大型国企云南锡业集团负责人秘书、深圳分公司负责人,官至处级。

2006年,杨世华成为新成立后的中茶公司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经销商。普洱茶崩盘后他自己建立中吉号茶厂,生产销售中吉号普洱茶。

……

麻黑的守望者

于外人来说,身价、标签都是值得赞叹的谈资。而于杨总都只是浮云一点。他不愿多说这些经历。他喜欢与人说茶。说普洱茶的沉浮起落,说做茶的初心和信念的坚守。

Q:您是最早提出“古树茶”概念的人之一,是怎么想到这个概念的?

也是机缘巧合,其实“古树茶”一直存在,它们散落在云南古村落中。2006年、2007年普洱市场混乱,但从长远来看,并非崩盘,而是市场上充斥太多劣质普洱茶品。而好品质的茶,一定会有旺盛需求。于是,我花三四个月的时间走遍云南的古村寨,希望找到让人们放心的好茶。

那些古村落,是散落在云南大地的珍珠,在古代曾是贡茶产区,家家户户都有茶。近现代由于山远地偏、交通不便,慢慢被人遗忘。

同是云南人的杨总很快融入其中,与茶农打成一片。傍晚夕阳落山,结束一整天的忙碌,一罐茶在炭火上嗤嗤地烧着,拿起粗砺的碗,边喝茶边聊天。那茶香扬水柔,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绵密,细腻,韵致精深。

那是2008年,第一个古树概念茶出厂,它是“纯麻黑”。

Q:麻黑茶是怎样感动您的呢?

它的形虽然不漂亮,但香气浓郁。麻黑是易武茶的代表,它没有其他易武茶刚烈、霸气。刚柔并济,是小时候的味道。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我要寻找的茶,如今已是我做麻黑的第八个年头了。

凡事不忘初心

一心做事,不问前程。这些年来普洱茶沉浮起落,但无论外界的市场如何,杨总都按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像古代匠人一样,慢慢打磨自己的作品。每一饼茶都像自己的孩子,从选料、制茶、包装、销售,都尽力做到最好。

Q:您的做茶理念是什么?

好茶如好言,朴实无华,韵味悠远,平淡中显神奇,是我制茶的心愿。我们的产品以质朴无华、优雅至简为风格,如果茶客在品饮之后,有宁静致远、了然欢欣之感,这就够了。

细细去看,每饼茶的包装上都印有云南的版画或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等水印,上面的分享文字,也是杨总亲笔所书,或是对茶品的感悟,或是还原某种场景或是茶的特点。

高山寨:茶好人厚道,寻茶到高山。

纯麻黑:质朴敦厚、韵味中正。正源正艺、江内上品。

布朗极品:春光做了茶,岁月有芬芳。

老班盆:尝尽千山茶,一碗悠香生。此间有神韵,驻足在班盆。

Q:茶包装上面的文字有哪些故事,可以同我们分享分享吗?

高山寨只有30几户人家,他们决不会因为可以增产而随意修剪茶树的形状,这样不被利益所驱的厚道人家如今不多见了,很令人感动。他们是茶树的守护者,与茶树相依相惜。老班盆这一句,正是还原班盆古树基地,与四海来客,一同饮茶的场所景……

Q:您觉得做一饼茶需要什么精神?请您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具体谈谈。

匠人精神。匠人,追求极致,不断攀登。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安定的,按照自己悟出的节奏前行,不被利益所驱,不随波逐流。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还要勇于创新。比如说想要让滇红被世界人广泛接受,就要了解学习斯里兰卡的茶产业模式;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喝茶队伍,也要从他们自身的特点入手,进行引导。

Q:年轻人有哪些特点?您从哪些方面引导年轻人去喝茶?

年轻人是茶叶市场的潜力客户,他们追求个性、注重亲身体验,喜欢有情怀有氛围的环境,我希望通过对空间的打造、茶席氛围的营造、体验式销售模式、私人定制等等慢慢引导年轻人走进来,让他们用简单纯净,无多算计的双眼,去参悟普洱的博大精深。

Q:您认为吸引年轻人了解普洱茶的是什么?

是愉快。视觉的享受、心情的满足、味觉的快乐。

茶是美好、幸福,不是远离

那么偶然地聊到禅茶一味,它如今在中国很流行。有些年轻的女孩子食素斋戒,每年去深山修行几日,远离亲人、远离朋友。这是参悟吗?

杨总很坚定很郑重地说:不是。真正的参悟是走进去,再走出来。茶是美好、幸福,不是远离。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普洱茶如是,人生亦如是。

Q: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穿过红尘诸般烦扰,已暮中年,想约上三五知己,在静静的午后,慢悠悠的生火煮一壶越陈越醇香的普洱。

他只字不提企业的鸿鹄之志,只剩下人生的田园牧歌,这就是普洱茶人——虽成就大业,仍宅心仁厚,表里俱清澈。浅茶一盏,生命的日常、欢喜,足矣。

cy260.COm小编推荐

国艳茶厂董事长茶学专家董国艳女士


——记茶学专家、西双版纳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女士

名门之后,科班出身,传承历史

第一眼看到这位没有任何华丽修饰与多余点缀的平凡女子,谁也想不到她是一家茶厂的创始人,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与茶结缘的女人竟然身出名门,她的身上承载着太多东西。可以肯定的是,她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在她身上,看不到商人的急功近利与浮躁气息。在采访过程中,她多次提到一句话“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也许正是这样的淡定与沉稳,使得她有如今的成就。她就是国内茶学专家、中国十大普洱茶企业家、西双版纳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女士。

也许董国艳的前世今生,注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追溯至120年前,光绪乙酉年间,大理国文学学士、茶学家董桂得到了光绪亲题的“望重成均”的木匾。十分可惜,“文革破四旧”时候,祖上的诗词集和茶论集被焚毁一空,幸运的是,木匾被董国艳的父亲董世达抢救了下来。分家产的时候,父亲只留下了这块木匾。如今,穿过厚重的历史的时空,金漆斑驳的木匾静静地悬挂在国艳茶厂的茶室里,向来宾和茶友述说着百年茶事的辉煌和沉浮。

冥冥之中上天早有安排,董国艳的命运主线由茶叶来贯穿。她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茶叶专业。1995年分配到

对话滇红集团董事长王天权


滇红茶创制之初成名于香港,并于1958年的伦敦红茶拍卖中获得最高拍卖价格。1986年,滇红制作的特级功夫红茶作为国礼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深受英女皇喜爱,随即滇红茶进入英国皇室。

滇红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都是出口贸易品,不同于绿茶和普洱茶的在中国式传统轨迹,红茶的发展一开始就是从上往下的推广曲线,红茶的本身就携带了贵族高雅的气息,并与国际化茶叶消费市场紧密联系着。在英国,英伦的茶风文化基本等同于红茶文化。

谈活动:这是再续前缘

邀请英国卡特里娜公主参加在昆明举行的系列活动,王天权认为她此行的意义非凡。

记者:这次英国公主的云南行,参加了包括“中英茶文化高峰论坛”“参观滇红在临沧的茶园并授牌”,这系列活动,您认为它最重要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天权:这是与英国皇室的再续前缘。1986年,滇红制作的特级功夫红茶作为国礼送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深受英女皇喜爱,随即滇红茶进入英国皇室。这是我们曾于今年6月25日到英国伦敦皇家肯辛顿宫隆重举行“印象中国·滇红皇家品茗会”的后续,如果说那次是“走出去”,那么这次就是“走进来”。

我认为,目前正当国内炒得很热的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云南省的高原特色农业食品,茶便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配合我省的战略高度,卡特里娜公主此行云南出席滇红主办的系列活动,也力证了“云南高原食品是安全的”,英国王室认可了滇红茶,同时,此举也对中国食品在国际上颇具战略意义。

其次,卡特里娜公主出席此活动,是一个文化的盛会。文化是无国界的,有着5000年的茶文化与英国游几百年历史的茶文化相互融合,体现了中英茶文化为媒的唯美因素。还有,卡特里娜公主是英国旅游局的名誉主席,对英国茶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而中国与英国的茶文化如何交融,则是此次高峰论坛的重点体现。而我们还将突出体现滇红独创的特色茶道,它是参照了一些国家的国际茶道之后,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形成的。

为滇红授牌“中英友好茶园”皇家特供庄园

记者:听说公主将为滇红授牌“中英友好茶园”皇家特供庄园,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王总能说说详细情况吗?

王天权:临沧召开首届亚洲微电影节,开幕式与颁奖大会,都邀请到卡特里娜公主参加。这个活动是亚洲艺术节的内容之一,这也是目前自媒体走向微电影的体现,它是传播生活的一点一滴,同时也是家园文化的体现。

此外,卡特里娜公主还将参加英国中国红茶体验馆的开馆仪式,并且将于11月20日赴凤庆新厂参观,同时,种下中英友谊之树,为滇红授牌“中英友好茶园”皇家特供庄园,这标志着云南茶叶生产、种植将以庄园经济的形式体现在消费者面前。王天权说,这也是我省下一步体现后发优势、做好茶“庄园经济”的体现。

谈“南亚战略”

滇红收购4个斯里兰卡茶庄园,誓言要向立顿学习

记者:滇红集团开启的“南亚战略”将怎样走?是什么样的计划呢?您怎样评价未来10年内的滇红市场走向以及品牌扩张?

王天权:滇红的“南亚战略”,是一个较早的谋略。早在2009年,滇红开始了它的第二次创业。

2010年,滇红茶就开启了“南亚战略”。当时,滇红通过战略分析,订下了全球战略定位,以及国际化企业定位。在全球搜索行业内最有优势的国家,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家,都进入了滇红的市场视野。2009年,在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时任云南省省长)的带领下,200多名云南企业家到斯里兰卡友好交流,当时签了1亿美元的投资协议。第二年10月,云南省红茶的生产领头羊滇红集团便与斯里兰卡埃特肯史宾斯集团公司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就全面落实贸易合作方式进行了实质性磋商,进一步研究细化了成立合作公司的可行性方案。而此次合作的成功将成为滇红集团启动南亚战略、迈向国际化的一个崭新起点。

记者:目前滇红集团有哪些国际化合作项目呢?

王天权:锡兰红茶是世界红茶市场的佼佼者,而滇红集团从2010年起,便于斯里兰卡伊尔皮提雅种植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框架。历经两年的筹备工作,今年3月,云南滇红集团与斯里兰卡伊尔皮提雅种植公司合资建立了第一家清洁化生产茶叶企业正式投产,滇红集团在国际化发展战略上迈出了切实的步伐。

王天权告诉记者,在斯里兰卡合作收购的4个庄园,是1888年英国人留下的庄园,如今都开辟成了茶园,共有3.6万亩,这是对斯里兰卡茶产业的一个重要事件。众所周知,斯里兰卡的茶原料通常是供应给了立顿公司,其中有部分茶是提供给了英国皇室,如今,滇红的红茶庄园,是以“滇红”为品牌走向英国皇室以及英国市场,这是对斯里兰卡茶界都是有革命性的市场和品牌行动。

谈到东南亚、南亚布局,王天权说,“滇红从斯里兰卡布局,以茶为媒,进行文化交流,以产业、管理交融,通过民间渠道在印度、老挝、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以茶为媒的民间外交。其中,我们就准备到老挝开发古茶树,那是有一千万棵古茶树,正好老挝时下正需要进行产业化改革,就目前的各个产业而言,并非“机器隆隆”才是最好的产业化进程,绿色的庄园经济同样对老挝适用。”

“我们更喜欢让世界来认知滇红”

记者:滇红在开启英国市场到今天已经有20多年了,这些年,滇红在英国的贸易额是什么现状?

王天权:1939年,滇红创立之初便以出口创汇为主,经滇缅到香港再到伦敦市场,成为我国在计划经济年代的重点。

滇红产品一直以国际化标准来生产,这也说明,滇红的国际化不是从今天才开始的,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不懂“国际”游戏规则。

滇红最初走国际市场,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个现实的问题就先摆在了他们面前,“欧美国家,甚至包括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人们喜欢的饮料还是以咖啡、可口可乐为主,茶是中国人的最爱,但在国外并非如此,怎样才能打开市场,幸分一杯羹呢?”

外国人从不喝红茶到可以接受红茶,但是要在红茶中加点奶、加点糖等调味,这就要去顺应国外的口味,这也是市场所在。”如今,连星巴克这样一个以咖啡为主的品牌店,都引进了红茶,如冰红茶等。就传递了一个好的信号,国际品牌同样需要好的原料。去年,我参加美国的一个国际博览会,星巴克公司便有人来与滇红谈合作,需要滇红的红茶。与世界品牌合作,也是提升滇红产品销量的路径之一。不过,我们更喜欢让世界来认知滇红。

从英国市场走过去,英联邦国家的市场便是我们未来获益的市场所在。

我们打算放下自己的身段,融入世界茶文化,我们坚信,红茶是低浓度、低因饮料,是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饮品,西方人对这样的观点与认知,是需要有些时间的。我们去走国外市场,不是去占领这个市场,而是去融合的过程,我们自信,总有一天,会让喝咖啡的人逐步习惯喝红茶。”

这个国际化,其实才刚刚起步,滇红的做法,正是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普洱茶的未来国际化

记者:、云南红等都不遗余力地在传播云南的文化和产业,烟草集团也在为云南做了大量贡献,云南不缺企业家,而是政府需要怎样来帮助他们,以确定它们的地位,以提升它们的品牌。

记者:杨之辉

李朝仲:天弘茶业董事长介绍


天弘茶业创始人李朝仲

个人简介

李朝仲先生,70年代云南人,云南省青年优秀企业家,云南省青联委员,中国普洱茶实践派代表人物之一,从事普洱茶的研发和生产近二十年,经历普洱茶行业风风雨雨的这些年里,始终抱着“一生只做普洱,只做好茶!”的执着心态,对西双版纳地区的古树名山及古生茶园的茶性进行实践研究,从选料到加工,从市场到消费者,认真对待每一款产品,亲自把握其口感和品质。曾为一款名为“论道”的普洱熟茶产品,尝试了上百种方法实验,由李朝仲先生带领团队所研发的口碑产品多不胜数,如“天弘百年老班章、巅峰品味、论道”等,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皆堪称普洱茶经典之作。很多熟识李朝仲的朋友与同行业者,都被其制茶理念和精神所折服。

李朝仲先生,一个简单的茶人,心胸豁达且谦逊不卑,说能做到的,做到说过的!只要坐下来喝一杯天弘的茶,便能感受到李朝仲先生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做茶即做人,有好的心态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以茶会天下友,诚邀广大爱茶之士走近天弘,了解天弘,与天弘结缘!

16年来坚持在实践中研究普洱茶,目前已掌握上百款普洱茶的原茶配比、制茶工艺、品级评判。足迹遍及云南各大古生园,深谙各产区、古茶山、茶园以及古树茶、乔木茶、台地茶的栽培历史、生长习性、品饮口感、冲泡汤色及收藏价值。

成长经历

1997年,李朝仲涉足茶行业,后创始天弘茶业,依靠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核心原产地的古树名山及古生茶园的茶性研究,发挥选料、配茶、加工等特长优势,通过实践研究出每一款普洱茶特殊的口感和品味,使天弘茶业成长为普洱茶界的高端自主品牌之一。

如今,天弘茶业已有分支机构“昆明天弘茶业有限公司”“勐海天弘茶业有限公司”“大理天弘茶业文化传播中心”。

公司理念

天弘以“诚信凝聚人脉,质量铸就品牌”的经营理念,定位于普洱茶中高端市场。历时十五年发展,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古树名山及古茶园的茶性研究,颇有成果。充分发挥选料、加工等技术特长优势,开发的每一款产品都有独特的口感和品质,确保天弘产品成为普洱茶行业中的高端自主品牌之一。

遵循“一品天弘,缘份千里”的发展准则,让天弘普洱“”系列普洱茶结缘更多的茶友。

针对市场近年来出现的新变化,打造了四个级别、大三系列共80余款产品,供收藏级、品饮级、礼品消费及普通消费者定位,用产品的细分对应不同的消费群体。

郑炳基——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1960年

出生地:揭阳市葵潭镇

简介

1960年,郑炳基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葵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通过艰苦创业、郑炳基先后从事过许多领域的投资与开发,如贸易往来、餐饮酒楼、建筑工程等。取得辉煌成就后,郑炳基致力于农业领域的投资,这一方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随后长泰绿苑(深圳)旅游休闲观光区、揭阳风景园林种植区、惠来大型鲍鱼养殖加工场相继建成,这些产业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2004年10月,郑炳基成功收购了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普洱县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9月成功将其更名为云南省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直属六个生态茶种植基地,是集茶叶种植、粗精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茶业企业,为当地解决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

公司成立之初,郑炳基就敏锐地意识到,生产出好的普洱茶,原料是根本。因此,重新打造(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步必须是规范六大基地的运营。为此,郑炳基专门派人到外地聘请有经验的茶农,用专车把他们接来,并连同解决家属居住问题,给每位茶农盖新房,为的就是能让他们安心地在基地工作。

澜沧古茶董事长杜春峄自传


在第一批茶训班里,有一个16岁的姑娘,也是这一期学员里唯一的女性。刚踏入社会,迎接她的就是葱笼郁茂的古茶林,注定了她这一辈子的茶缘。为茶苦,为茶乐,一路茶伴,一生茶香,生活即茶,生命即茶。如今已近60岁了,整天忙碌,精神矍铄。我常开玩笑说她就是陈年普洱茶,味正甘纯,陈韵悠悠。这也难怪,一生的一切都浸泡在茶海之中,谈茶论道,早已超然物外,用心做茶,才有至真至纯的境界。

她叫杜春峄,普洱茶行道里的人几乎都知道她。她虽然是有限公司,大家推选我为董事长,是朋友给我打来2万元启动资金,股东集资139万元,还被骗子骗走了5万多元,1998~2000年公司组建后,租用原县茶厂厂房机器,开始头三个月没有钱发工资,但所有的股东和员工都没有怨言,很团结,很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由于破产后组建的企业还没有信誉度,没有抵押,得不到银行贷款,但是我们每个股东和员5-都尽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以忠诚、信任和义无反顾的创业精神,做着常人很难做的事情(一个老工人为按时完成帮别人加工茶叶连续工作,48小时没睡觉。)每一个股东都把诚信和质量放在第一位,通过八年加把精心和细心融入到每一款产品上,公司也从效益上得到了回报.有了很多朋友和伙伴通过努力,三月份集资,到十月份给股东分红30%,第二年增幅为36%,截止2005年底公司拥有资产近1500万元,负债18%,净资产已上千万元。

我在古茶园中长大,我为茶投入了我的青春年华,茶回报我永远年轻的心态和活力,我会用我所有的活力来报答我所有朋友和伙伴,愿所有爱茶人和与茶有缘的人健康、长寿、万福!

美国七碗茶公司董事长:奥斯汀·霍尔奇


美国七碗茶公司董事长:奥斯汀·霍尔奇

奥斯汀·霍尔奇(AustlnH0dge),生于1948年7月。现任美国七碗茶公司董事长。

同时也是第四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事迹简介:

奥斯汀先生率领的七碗茶公司在美国业界内信誉卓著,他的团队以销售中国高档名茶在际国市场上而名誉远扬,其企业以信息量大、资讯齐全、传受方式直接而独树一帜。现销售网络达35个国家及地区,是在欧美市场推广普洱茶的先驱。奥斯汀先生1998年以来对中国茶和茶文化有深入研究,他的公司起名为七碗茶公司,就足以证明了他对中国茶和茶文化的认同。

自公司创建以来,他和妻子朱萍女士,致力于在国际上推销中国茶和茶文化,2002年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中心聘为荣誉理事。2004年奥斯汀先生和中国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骆少君主任合作,确定并提高了茶叶出口的质量及标准。从2D06年至2007年多次组织世界各地区著名人士、作家、摄影师、网络创始人、营销高手赴云南进行之旅,为普洱茶推广作出了显著贡献。人们称他为:“超级老美茶痴奥斯汀”。

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


安溪铁观音集团董事长林文侨从一个铁观音的爱好者,转身成为茶业龙头企业的领导者,扛起了弘扬铁观音文化的大旗。

个人简历:1974年7月,林文侨于安溪一中高中后就到外地打工,年底应征入伍,1990年部队转业。先后毕业于南昌陆军学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福建省自修大学党政干部系和厦门大学研究生,并攻读博士。1990年起,任香港远太国际发展实业公司董事长、远太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3年,林文侨盖了当时泉州的第一高楼———22层的远太大厦。2006年8月份,林文侨开始接手经营安溪茶厂,提出远太集团将以房地产、茶业为主,酒店、文化用品等行业兼顾的经营思路,一改早先以房地产为主的战略。2007年出版《林文侨书画作品集》。

十多年来,从炒作茶王、》,这在茶行业是第一次;2010年5月,安溪铁观音成为上海世博会“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首,并挺进世博会联合国馆并成为“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专用茶”。

记者:现在铁观音集团和立顿的差距在哪儿?

林文侨:集团成立之初,我就总结了铁观音市场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铁观音这个产业链没有形成,第二是市场上比较混乱,到处都是自称为“茶王”的各种品牌,但实际上都不能称为品牌,因为没有真正形成品牌运营链;第三个就是科技含金量低,文化宣传单一。

把茶叶专卖店开到欧洲

记者:听说你有计划到国外开茶叶店,店名就标“安溪铁观音”?

林文侨:我希望能和其他品牌的茶叶连锁共同打造中国茶文化,共同把它推向世界,“抱团”到国外,特别是到欧洲开专卖店。虽然现在运作起来有一定困难,但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是需要探索的,因为打的是安溪铁观音的品牌,然后店里卖的又是不同品牌的安溪铁观音,那么管理和销售方面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记者:那你觉得这种模式如何展开呢?

林文侨:让有实力的先到那边去发展,让政府出面牵头,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最起码我现在能够起个带头作用,抢先去占领市场,特别是占领终端,把铁观音品牌先打出去。第一步先在东南亚开。东南亚因为比较能接受我们这个茶叶吧,华人华侨比较多,比较容易接受。

未来将打造“铁观音庄园”

记者:近几年茶叶市场出现了不少炒作现象,普洱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红袍、铁观音也出现炒作的迹象,您是怎么看的?

林文侨:茶叶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炒作的东西都不会长久。现在应该做的是让铁观音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和规范化。

2007年我就成立了股份制企业,通过导入资本运营,借力推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立顿可以行销全球,蕴藏茶香、茶味和茶文化的铁观音一定也可以做到,首先就是要做到标准化。

记者:铁观音怎么能够做到标准化呢?现在各品牌的标准都不一样。

林文侨:其实是可以标准化的,2008年开始,我们就参与了乌龙茶国际化标准的制定。市场整体质量上升了,达到合理利润,就能带动市场和茶农的整体利益的提升。我带头参与明码标价,至少可以给行业起一点引导作用,这样消费者买得也会放心。

记者:你在茶界创造了很多第一,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呢?

林文侨:要在全国建立规范化的茶庄,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茶庄,而是学习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打造安溪铁观音庄园,把茶叶基地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整合铁观音产业链。把高科技、文化与茶结合起来,组织“万人培训”,拍电影,搞旅游景点,更人性化地进行推广。

人物语录

铁观音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喝茶的人其实是在喝一种文化,所以打造一个能包容这种文化的品牌才是铁观音产业的出路。

财富人生

去年,林文侨95岁的母亲荣膺了“世博茶寿星”。林文侨爱茶,或许与其母亲的“茶情结”有不小的渊源。

林母一生酷爱喝茶,茶龄有70年,每天就是三大杯茶。她常常对林文侨说:“不要给我多少钱,把你最好的茶叶给我拿些过来就好了。”

由于生长在茶乡,又受母亲影响,林文侨从小爱喝茶。从1991年,他就开始举办茶王赛,1993年协助安溪县政府开创安溪铁观音拍卖先河,还把《同一首歌》邀请到安溪演出。这也是他对家乡的一种回馈。

事实上,林文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而且从小爱运动,会打乒乓球会打篮球。可以说是一个运动健将。现在还经常打高尔夫、网球。网球拿过全国公开赛第三,高尔夫拿过第二,最高打到72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中吉号茶厂董事长:匠人精神,普洱茶人成就大业的砝码》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