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这些年的汤唯,比起《色戒》刚出来的时候,眉宇间多了一种看透世事的淡定,是那种见过大场面的难得的从容,还有少女般纯净的眼神。她已经学会冷静地接受生活的变化,并从中体会五味杂陈,痛快地演电影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解压方式。为此,很多粉丝送给她一个雅号"文艺女神"。

文艺女神是怎么练出来的?

汤唯是宅女一个,而且还很文艺范儿。如果不拍戏,她宁愿在家里看书,憧憬那种田园式的生活,自己种菜,躺在椅子上边晒太阳边看书,过早睡早起的生活。“我从小看着我爸爸的画长大的,被他画里面的古山古水熏陶。我很喜欢这些中国几千年的国画意蕴。”有时,她也会一边喝普洱茶,一边读《诗经》。普洱茶醇香,温和,而且诸如养胃、降脂、降压、抗衰老等众多有益身体的功效。闲暇泡一杯云南的普洱茶,读着诗经里的风花雪月、白露桃花、秋水伊人,彷佛自己也穿越千年,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魂牵梦萦的时代。也许是因为她生活中处处皆文艺,所以造就了她文艺女神的气质。

汤唯相信女人一定要拥有健康规律的生活,才能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你一定要真正地去感受生活,感受身边每个人对你的爱、恨,这样的女人才动人。”遇到困境的时候,她什么都不去想,只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这是个聪明的女人,热爱生活,关心每个小细节,慢慢体会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最难得的是,她懂得只取走自己需要的部分,其余的统统排斥在外。这种生活智慧让她获得平静,一直保持着单纯真实的心境。此外,她还有一个私人习惯就是在临睡前做数学,从简单到中等难度,再到超级难,做完以后心就可以完全平静,睡得安宁。

汤唯笑称自己喜欢专注,“做饭就好好做饭,擦地板时就一心一意擦地板,其它的事暂时都不考虑。”面对人生的一道道难题,她自己的解决之道简单而有效。做演员之前,她学过播音、做过编导、排练过话剧、当过职业模特,还是一个不俗的画家和羽毛球运动员……这源于她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她觉得除了外表的漂亮外,内在的涵养也很重要。读过的书、品过的茶,会成为充实内心的养料,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这样才能善待与呵护自己。徒具表面的美丽并不持久,要连内在也引人入胜才可以。

Cy260.com精选阅读

读普洱茶史,除了范和钧、李拂一、冯绍裘他也应该被记住


读云南普洱茶发展史,“沱茶鼻祖”严子珍、“漆器匠人”范和钧、“滇红之父”冯绍裘,相信大家已都耳熟能详,李拂一、唐庆阳也一再听人提过,甚至鲜为人知的留学国外学茶的第一人朱文精,也逐渐为大家知晓。

还有一个人却很特殊,每一部记载普洱茶历史的书中,都有他的身影闪现,似乎每一个普洱茶发展关键时期,他都会适时出来,正如某些影视片中的配角,戏份不多却缺他不可,生平不详却令人印象深刻,他是谁?

回族实业家白亮成先生

如果我说他叫白亮成,你可能还是发懵,不卖关子了,他还叫白耀明!那个在勐海南糯山最早建茶厂的白耀明,还不清楚?好吧,他还有一个名字,白孟愚,是的就是那个与范和钧和佛海茶厂斗智斗勇的白孟愚!

白耀明,字亮诚(成),号孟愚、莲父。史书中毫无例外地用其号“孟愚”,故知亮成者甚少,又佛海茶厂创办期间,白亮成在与中茶派的范和钧矛盾颇多,似乎是个与“正面形象”的佛海茶厂“作对”的人,故很少有对其生平资料详尽介绍的。

白亮成,号孟愚

在云南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中,沙甸回族白亮成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

白亮成生于1893年,37岁时在云南省财政厅担任保护财产的专员,相当于特殊押运的保安经理。1932年,云南省政府派遣白亮成到普洱、思茅、车里、佛海、南峭一带办理税务。其间,他发现车里、佛海、南峤3县大片平坝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但当地民众的生活极度贫困。白亮成深感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之必要,开发边地的志向和决心也更坚定了。

当时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出品机制绿茶茶标

1936年,白亮成先后到宁夏、甘肃、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等地进行考察。之后,他又辗转去了日本,学习茶叶以及其他农作物栽培加工技术。(早在1913年,其前辈朱文精等便已派去日本,成为第一批国外学茶的留学生)

1938年,云南省财政厅采纳了白亮成的建议,建立了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云南省政府以财政厅名义投资筹建“云南省思普地区茶业试验场”,并聘请白亮成出任场长。在先生主持下,当年元月建成南峤第一分场,四月又建成南糯山第二分厂,选购国内优良茶种,采用科学技术栽培、管理,以试验开发更为优质的茶叶产品。(1919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朱文精、陈洪畴等人在省政府支持下,建成茶叶实习所和茶叶试验场,十多年的茶叶实习所和茶叶实验场似乎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这也导致后来云南省地方政府制茶的重心转到了和中茶公司共同成立的云南中茶公司。)

南糯山茶叶种植场旧址

1940年,佛海总场成立,白先生又在南糯山茶园中心区,建立制茶厂,从印度引进制茶机,推行机械制茶工艺。后又从沪杭聘来10几名高级技师,制出红、绿茶质优价廉,客商纷纷前来订货,长期供不应求。1942年,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划归云南省企业局,改称“思普企业局”,白任总办。原一分场改称安峤农场,二分场改称南糯山茶叶种植场。并新建了樟脑培植场和志安纺织厂,白兼任纺织厂厂长。白亮成为代表的“云茶派”,继承了朱文精等前辈复兴云南茶业的使命,以南糯山茶场为基础,成为与范和钧为代表的“中茶派”分庭抗礼的中坚人物。

佛海茶厂的创建人和第一任厂长范和钧

此时的南糯山用科学方法栽培茶树10万株,有厂房500平方米,住房700平方米,揉茶机大小各1部、烘茶机1部、切茶机1部、分筛机1部,年产机制茶2000担左右。还设立了职工医院,开辟了球场、娱乐场等文体活动设施,丰富职工生活。其间,白亮成研发的红茶行销欧美国家。尽管白亮成不是第一个在云南生产红茶的人,但他却为后来的勐海茶厂的红茶生产以及普洱茶的广为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值思普企业局兴旺、发达之际,日本侵略军自缅甸进犯中国边境。国难当头,白亮成又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他在车里成立接待站,赶造木筏50多条,供归国侨胞抢渡,使众多华侨平安回国。他还组织茶厂游击纵队,配合九十三师防守边境。

由于战争原因,思普企业局经营一直不善,处在一种勉力维持的状态。1946年5月,企业局已欠薪数月,白亮成请求辞职。1948年,白亮成离开勐海,侨居缅甸。

1939年——1942年中茶公司的范和钧等筹建创办佛海茶厂,其间和南糯山茶场以及佛海20多家茶庄利益相冲矛盾重重,范和钧以一己之力,力战群雄,后经中央采取强硬措施,决定全国茶叶均由中茶公司统一领导,统购统销,这场白亮成和范和钧的矛盾,地方派和中茶派的争斗,以中茶公司获胜而告终。但乱世年代没有赢家,也是战争原因,佛海茶厂不能正常生产,1942年11月,范和钧黯然离开勐海。

老勐海茶厂

解放后,南糯山制茶厂划归今天的勐海茶厂经营,试验场之名称与隶属关系则在多次变动以后,最终于1979正式改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现代勐海茶厂

白亮成生逢乱世,却热心实业,力助桑梓,对云南现代茶业的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和朱文精、范和钧一样,不应该被忘记。正如西双版纳“终身州长”召存信所言:“回族实业家、教育家、学者白亮成代表云南省政府开发茶叶以及推行海外贸易。纵观数百年来普洱茶的历程,毫不夸张地说,普洱茶品牌在国际上之所以能够打响,回族人功不可没。”

喝茶也能喝出健康


上午一杯,下午一杯,有时晚上再来一杯,40多年了,我对茶的感情痴心不改,始终不渝呢!

开始喝茶并不讲究,逮着什么茶叶就喝什么茶叶,可是日久天长,渐渐嘴喝刁了,开始淘汰茶叶末、后来淘汰大叶茶,再后来就迷上扬州绿茶,直到喝过绿杨春,就觉得这绿杨春不同凡响,好喝!

第一次喝到绿杨春是近20年前的事。那是我到仪征捺山茶场采访,恰逢茶场送茶叶参加全国陆羽杯比赛,总共选了不到一斤,剩下一二两,给我泡了一杯。那色,碧若湖水,清澈明亮;那香,馨香沁脾,怡人心神;那味,先苦后甜,脍炙人口;那形,宛如秀眉,细若针尖。说真的,此乃平生第一次品尝到这么好喝的茶叶!至今想起来,仿佛依然唇齿留香呢!

据绿杨春研制人之一、时任茶场场长的王家昌介绍,这茶叶是一芽一芽手选出来的,一斤有6万多芽呢!从此我就对绿杨春情有独钟了,每年我都会请我仪征的朋友代购几斤,放在冰箱里,常年享用。后来扬州平山茶场也有绿杨春,购买更方便了,当然不用再麻烦仪征的朋友了。

我爱喝茶,反正年近古稀没有生过大病,即使伤风感冒都很少,为国家节省不少医药费,恐怕与喝茶不无关系吧。

民国茶范︱胡适:写在茶叶上的家书


胡适儒雅气质

毛泽东、蒋介石都想争夺这个人。他叫胡适,民国时期的典型文人、典型丈夫。很多人都崇拜他的才华与道德。胡适一生嗜茶,他的可爱,也流露在其茶叶家书中。

真诚与责任

故乡寄来茶礼,胡适回复以诚挚的建议。

拿下一个博士学位,你可能嘲笑他书呆子。但他集三十五个博士于一身,你敢笑他呆?不过拥有三十五个博士的胡适,差点被“茶博士”“俘虏”。

胡适留学美国时,国内经济不景气,族上叔叔胡近仁茶叶生意清淡,自然想到求助胡适。他给胡适寄去家乡好茶——徽茶,想请胡适给自己作个广告,说以“茶博士”命名自己的茶叶。他的想象很如意:“博士胡适早年服用此茶,沉疴遂得痊愈。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但胡适拒绝为“茶博士”代言的请求,还诚挚批评这位叔叔说广告不能“欺骗”、“陋俗”。

民国文人有一个清高的资格,这个清高是真诚和责任。

理性或隐藏

妻子寄来茶叶,胡适回复讲究条清理晰。

他的悲剧婚姻,掩埋在这些平静的文字下,换来当时的道德美誉。几十年过后,却被后人视为窝囊。胡适的条理,把情感的水份都挤干,很难想象这就是一代文人的“情书”。

1938年胡适给妻子冬秀:“你7月3日的长信,我昨天收到,茶叶还没有到?”茶收到后,他立即回信:“茶叶六瓶都已收到了。”

1939年4月,胡适嘱托妻子寄茶,只剩下条理:“(一)这里没有茶叶吃了,请你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价钱请你代付,只要上等好吃的茶叶就行了,不必要顶贵的,每斤装瓶,四十斤合装木箱。装箱后可托美国通运公司运来。(二)使馆参事陈长乐先生托我代买龙井茶四十斤寄来,价钱也请你代付,也装木箱,同样运来。”

五个月后,先生又给妻子回信:“你寄的茶收到了,多谢多谢。陈先生也要谢谢你。”“陈先生还你茶叶钱,法币三百二十九元两角,寄上上海中国银行汇票一张,可托基金会去取。”

十三岁母亲订的婚姻,西洋留学十多年后,1917年回国结婚,胡适未曾见过江冬秀一面!

但胡适拥有“最幸福的包办婚姻”,“无情人终成眷属,惧内老婆世人皆知”,乡下女把洋博士治理得服服帖帖。胡适家书,他对江冬秀的情感,岂能写在文字上。

孝顺与理解

母亲寄来茶叶,胡适及时告知自己的处置。

胡适幼年丧父,非常孝敬母亲。据说他一直守着并不“和谐”的婚姻,拒绝了很多追慕者,就是因为牢记母亲教诲。胡适在美国留学,常叫母亲寄茶到美国。他借助茶叶和母亲保持着联系。

例如:“乞母寄黄山柏茶,或六瓶或四瓶,每瓶半斤足矣。”

他收到茶叶后,会很及时地回复母亲,如何处置茶叶:“前寄之茶叶……除分送友人外,余留自用。”“茶叶尚存许多,可敷一年之用。”

胡适想喝毛峰茶,给母亲写信:“毛峰茶不必多买,两三斤便够了。”

毛峰茶寄到后胡适回复说:“前寄之毛峰茶,儿饮而最喜之。至今饮他种茶,终不及此种茶之善。即当来往儿处之中国朋友,亦最喜此种茶。儿意若烦吾母今年再寄三四斤来。”

从“两三斤便够了”,到“再寄三四斤来”,说明胡适对毛峰的喜爱。

不同的人寄来茶叶,胡适的回复各有差异,但都能及时回应,不让茶叶在他那儿没了下落。这也算是民国学者做人的功夫。

胡适是个可爱的哲学家,不求鸡汤只需实用,也不秀高深,是杯好茶。

胡适也有情调,玩幽默。应邀到某大学讲演,胡适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的话,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写的是——“胡说”。

胡适喜欢写打油诗,生活味、思想味杂然相陈。胡适亦雅亦俗亦庄亦谐,人生格调彻头彻尾全是茶饮的风味。他的文字也是如此,清秀俊丽却又亲和平易。

范家壶庄遇新挑战


大柿子壶范大生

神话茶网讯:紫砂文化学者时顺华曾从整个紫砂史的视角说:“历代名人名作,以名字为壶名的比较少见,非名气、制工、形器、材质等都在同时代、同辈艺人中出类拔萃才享有此誉。”以人名命名壶名,以此观照,“大生壶”无疑是紫砂史上出类拔萃的。紫砂大师范大生以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布局、创新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得到壶界公认。从范章恩、范述增、范鼎甫,到范大生、范锦甫、范福奎,再到范伟群,范家壶韵绵延传承。如今,文化艺术品市场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作为紫砂技艺的传承者、生产者,“范家壶庄”面临着新的挑战。

“范家壶庄”紫砂陶的发展历程

宜兴紫砂是陶中瑰宝,分布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从纵向发展与横向参照相结合的角度来审视,范家壶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大阶段。

一是半农半工制陶期。春秋末年,陶朱公范蠡功成身退,挽西施带家人隐居于西望圩村,开创了“范家人”农忙务农、农闲制陶的历史,范氏一族由此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家壶制陶技艺史,可以说与“宜兴陶都史”同步。

二是专业艺人与半农半工并行发展期。乾隆中期之后,范章恩创办“前店后坊”,挂牌经营,专业从事壶艺生产,成立了在紫砂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家“老字号”——“范庄农家”。前店后坊的出现标志着西望圩村半农半工的制陶人中走出了一批专业的紫砂壶艺人,从此,范家壶走向了半农半工制陶与专业艺人经营并存发展的新时期,相继出现了范章恩、范述曾、范鼎甫、范芝亭等专业从艺的紫砂名家。

三是技艺集大成和手工艺弘扬高峰期。范家壶一举名天下源自于中国第一次世博会——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在“南洋劝业会”上,范大生的“大柿子壶”荣获了最高奖,从此,范家壶走上了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范家壶形成了庞大的创作团队,创出了“花货筋纹器”并茂的作品群,尤其是范大生,以连得国际大奖而有“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誉。

四是发扬光大期。长期以来,范家壶及其紫砂技艺以多种形式传承着:一部分人参与了紫砂一厂的创办,如民国时期名家范祖德、范正银等;以对民国初期紫砂茶杯有开拓之功的范林源为主的一群老艺人,在西望圩村坚持制作各种茶壶,直至改革开放;还有一部分人沿着先人的足迹依然半农半工,其主要工作是为紫砂一厂加工各种器皿。在此背景下,2000年以后,范家壶传承人、范大生的嫡孙范伟群举起“范家壶庄”的旗帜,以“求真传、传真艺”为己任,推动宜兴紫砂陶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传承、保护与弘扬。

“范家壶庄”紫砂陶的发展现状

乾隆年间的一个日子,“范庄农家”紫砂壶坊喜庆挂牌开张,生意很是红火,连宜兴城里喜欢茶壶的人也骑着马、赶着车到西望圩村买范家壶。从此,范家壶的名声传遍宜兴,越传越远。而今,由范氏后人范伟群创办的“范家壶庄”进一步提升了范家壶的知名度。

“范家壶庄”占地70余亩,技术人才150余人,专业从事艺术陶瓷、紫砂壶艺的创作、研究和开发。2013年,“范家壶庄”在全国已有50余家连锁经营店,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范家壶庄”创作、生产的紫砂品种有100余类,2万多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年产值达1500万元。同时,运用紫砂陶制作技艺,以宜兴紫砂为载体,将“文化创意、符号优化、载体亲和”的理念和地区文化相结合,嫁接出地区“文化符号”壶,提高了“范家壶庄”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促进产销的快速发展。

“研究和挖掘范家壶艺、传承和传播范家壶艺、创新和发展范家壶艺,是我们这一代范家后人的重大使命。我们计划从今年开始,在国内省级博物院(馆)、美术馆及高端文化场所定期举办以‘一壶风范’为主题的紫砂作品展,通过这种以展示、宣传、大力弘扬紫砂艺术为目的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紫砂,了解紫砂文化。”范伟群说。

老字号壶庄遇新挑战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范家壶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与陶瓷院校、美术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等。在笔者看来,“范家壶庄”接下来需要深入挖掘紫砂历史研究,探索产业化之路,使范家壶走出国门;需要筹备建立范大生紫砂艺术馆,积极引进、培养紫砂技艺人才,筹备建立“大生传习所”,使紫砂技艺后继有人;需要调研、采访、整理范家壶的相关史料,并出版发行;还要继续保持和地方区域文化的交流合作,扩大其地方“文化符号”壶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要扩大对外交往,与业界、书画界等专家学者加强交流,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展览评比活动;更需加快创新作品的研发,以及新形势下营销体制的改革,扩大范家壶的销售空间。

“范家壶庄”这一老字号紫砂陶的传承创新,必须与本土化现代艺术设计、本土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在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变革中加以继承。在立足自身民族文化基础上,锐意创新,根据时代特征将“老字号——范家壶庄”放在动态创新层面,置于活态发展空间,使其继承与发展充满活力。范家壶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其经营理念、手工技艺和服务策略则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更加珍惜“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努力寻求传统特色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点,创新老字号品牌,在保护传承原有独特技艺的基础上积极应用现代科技和传播方式,在开拓创新中展示浓郁地方特色。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范和钧(1905-1989),江苏省常熟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归国后在上海商检局工作期间,深入茶叶产区考察研究,与吴觉农先生合著《中国茶叶问题》一书。1939年春,范和钧与张石城从缅甸景栋绕道到云南佛海考察取得样茶后,取道思茅普洱返回昆明作汇报建议。同年冬天,云南中茶公司决定在佛海创办试验茶厂,委任范和钧为厂长,茶厂开办费定为5万元。

1940年春,正式开始建厂。创业是艰难的,厂房建成了,制茶机器运转了,两年来,范和钧一边建厂,一边发展滇茶生产,开展滇茶外销,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改善边民生活。先后,发展紧茶生产,扶持茶农茶工;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前,与印度力争豁免紧茶的进口税和过境税;解决佛海外销茶结汇问题,使产销得以顺利进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迫近缅泰。佛海地区遭受日机轰炸扫射,人心惶惶,动荡不安。昆明中茶公司电令茶厂职工全部撤退昆明。范和均建厂任务正进入全面完成的最后阶段。范和钧决定一定要在撤退之前,把茶厂全部建成,以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绝不屈服的决心。在范和钧带领下,全厂动员,上下一心,加班加点,赶装发电机器。一周后,机房供电,全厂灯火通明,翌日,全厂职工将刚刚安好的机械和一切原有的设备,一一拆卸装箱驮运到思茅,主要机器沿途寄存民间保管,全厂员工除本地人员留守护厂外,其余人员全部撤离。日后,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中的美谈。

另一位作者对范和钧生平事迹的描述。

范和钧先生是江苏常熟人,早年和夫人娄允琴留学法国,1939年春到佛海考察开办佛海试验茶厂。

我是1939年12月31日经招聘后跟师傅们从宜良乘火车到昆明转乘汽车到玉溪,并停留了9天,后在殷保良先生的带领下随马帮步行20余天到达佛海,同行的有范和钧先生的夫人,他们的两个女儿,会计主任左固六先生夫妇,8位同学,在宜良招聘的竹木工人,共五、六十人。并有银行工作人员,电台人员,及少量护送的部队。在我到达佛海之前,张石城先生和湖北、江西籍工人已经到达,住在可以兴茶庄对面。听湖北工人说他们是从宜良乘火车经蒙自雨过铺转乘寸轨火车到石屏,从元江、墨江、普洱、思茅、景洪、车里,达到佛海。

范和钧先生第二次到佛海是1940年4月。他从昆明出发到上海采购机械设备物资,聘请人员(机电工程师黄翼翔,医生陈谋德,6名机械工人和其他办事人员),再到泰国采购百货、机械(因为他还兼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经理),再到仰光设办事处,负责物资采购转运,也负责茶叶销售,在上海聘请的人员经香港、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到昆明。再乘汽车经滇缅公路到腊戌、景栋后步行到达佛海。茶厂址设在现在的妇幼保健站。原是一片荒地,长满野草荆棘,还有龙山(傣族坟地),在当地请了些傣族竹工建盖了一些竹草构成的宿舍、厨房、食堂。将原来住在可以兴茶庄,李佛一家院的部分职工搬迁到厂区。接着建盖竹草构成的萎凋室,揉捻室,发酵室。烘焙室为了防火仍旧设在可以兴茶庄的木结构房里。

傣族建房工人全部工具只有一把长刀,他们的房屋架,梁柱,墙壁都用竹子制成,连床,桌,凳也是用竹制成,只有盖屋面用的“草排”是向当地民族购买的。接着赶制了一些竹帘竹架等竹制用品用具,人力揉茶桶。还有范和钧先生亲自设计指导下制作的以牛力作动力的揉茶机。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当年三季度就生产出来一批红茶。

雨季过后开始筹建厂房、宿舍,困难就更多了。当地没有砖石,没有可以购买的木材。到了旱季,外地来了些采伐工人,不懂英制尺寸,也不懂公制尺寸,范和钧先生巧妙的用层板锯成所需要的断面尺寸,用麻线作为长度,写上数量交给工人去备料。制砖也同样困难,雇来的山头人(一种少数民族)不懂砖的尺寸规格,由范和钧先生提供尺寸,厂里制成砖模交给他们制砖坯,当地没有砖窑,要等砖坯全部做完干燥后才堆砌成相似现在的轮窑形状,要备很多的木柴,同时点火燃烧,叫“无窑烧砖法”,这样时间一拖就是半年。水泥、铁皮楞瓦,(盖屋面的),钢材,小型工具,机械设备,都是用马帮从景栋驮来,不能拆散的机械设备就雇人工抬到佛海来。

通过全厂职工的努力,尤其是经过范和钧先生的精心安排和指挥,建成了办公楼,萎凋楼(下面是宿舍),仓库,厨房,食堂,厂房。房屋的基本结构是:红砖基础,土坯墙,木屋架,铁皮屋面,木门窗。砌筑了围墙,修建了碉堡,安装了大门。还两次安装了烘茶机。第一次安装在竹草房里,烘过几次茶,由于没有动力就利用脚踏车床来带动鼓风机,因防火问题解决不了,第二次又重新搬迁安装,装了电灯,发电设备等。另外还安装了切茶机、筛茶机、拣梗机。以陈谋德博士为主治医师,左固六先生的夫人为助手,创建了佛海卫生院。银行和无线电台设在可以兴茶庄,对外是两个独立单位,实际也是为创办佛海茶厂而设置的。

范和钧先生还兼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经理,佛海服务社实际上是个百货公司,它的经营范围大到布匹纱锭,小到儿童玩具,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他在建厂工作的百忙之中还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开办了全能技工训练班,由范和钧先生亲自授课讲解红绿茶的生产工艺过程,也略讲了国内其他茶叶生产的特点和销售情况,并请黄翼(下转第30页)(上接第31页)翔工程师讲解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和其他机械电器设备的知识,厂长秘书每周上三个晚上的数学课。学习期历时三个月。每周实习一天。范和钧先生还讲了测量、绘图、房屋构造学,用简单的平板仪,指北针带领学员边讲解边实习,将厂区平面房屋位置测绘制成图。我在范和钧先生身边工作接近三年,觉得他知识面广,待人和气,也很亲近,考虑问题也很周到,职工也都很愿意接近他。

佛海茶厂诞生的前后顾时兴

顾时兴,宜良人,是佛海茶厂创办时从宜良招聘的青年木工,今年82岁。由于勤奋好学,深得范和钧先生喜欢,范和钧先生开的培训班,以顾时兴学得最好。佛海茶厂的揉茶机,就是他制作,他与范先生私交甚厚,撤出佛海后,范夫人在昆明开诊所,诊所的家具都是顾时兴帮做。解放后,恢复佛海茶厂时,组织上请顾回厂,因害怕疟疾,未去,在省建工作,任工程师,他说搞建筑是得益于范先生的教导。

在见到顾先生后,我问了几个问题,录如下:

问:当时生产了哪几种茶?

曰:就红茶和绿茶。

问:生产了几百吨?

曰:没有几百吨,只有120担,因为制茶人手少,机器也是简易的。1940年三季度简易地生产一批红茶,接着盖工厂。1941年边盖厂边生产,产量不多。1942年撤离。

问:生产了紧压茶没有?

曰:没有,经营了佛海各茶庄的带把的紧茶,并协助海关统计各茶庄的外运紧茶数量,因此与好友李佛一的关系搞紧张了。

问:茶叶销哪里?

曰:从打洛关出口。

民国茶范:顾颉刚的茶友圈


1980年,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与世长辞,享年87岁。1997年,他的女儿顾潮在父亲的传记中提到一个细节:顾先生在世时,曾拟过一个自传题目:“我怎样度过这风雨飘摇的九十年?”“通过一个偶然进入历史道路的人来反映历史”,19世纪的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做到了,20世纪的一代学术大师顾颉刚堪称楷模。我们今天只说说他的茶生活。

1975年4月摄于叶圣陶宅

一、杭州“雅生活”畅想

左至右,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1970年摄

1911年3月,顾颉刚与挚友叶圣陶(《顾颉刚书信集》收致叶圣陶信件56通,叶、顾两人都是苏州人,很早就相识,是私塾、小学、中学同学)诸人游杭州。那日,天气虽然很热,因午饭未果,晚饭时顾先生胃口大开,“遂尽饭五碗,羹一鱼一汤,亦可味”。饭后饮茶,“龙井山产茶,厨役煮茗以奉,味甚新也”。

当时,从茅家埠去天竺或灵隐寺,一路上有很多茶寮,喝茶的人很多,顾颉刚和同伴们只能在两个店中分开饮茶,“取茶倾壶中,叶新煮,味甚浓也”。其后,一路所见,“酒帘茶棚,遍于青松翠竹之间”。

前行途中,顾先生所带壶茶用尽,只得找同伴解围。他游兴大盛,还特别装上一大壶山泉水,继续前行。“越山东下,山下民家甚繁,茶寮数舍,乡人满坐其中,树影波光,接于几案”,这便是一百年前,杭州人的喝茶情景。

这次旅行,顾先生还到清和坊翁隆盛(民国年间杭州三大茶庄之一),道是“俾家中人尝此异乡风味”。这次出游,先生有一番关于“雅生活”的畅想,不妨照录如下:

“烹茶自汲,卷帘看山,飞云腾雨,恣目全湖,居不必求于其广,览必当握于其胜,而欢素送阳,行曦秉烛,门庐图画,衽席惊涛,神仙艳福,不过如斯。今者国殆未安,何可预想?俟此生天职既毕,再谋结庐,庶不有负于此胜尔!”

这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议论,到底顾先生还是偏重于现实的。实际上,纵观先生一生,事业心极重,他的这个生活梦想能实现吗?

1911年1月,苏州中学同学于校门口合影

二、顾颉刚日记中的茶生活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始自1913年,日记中满布这样的字眼:抄书,买书,读书,写信,作文,便秘,失眠,胃胀,头痛,咳嗽,会友,吃茶,赴宴,算帐,登帐,理杂纸,记日记。

顾先生极是勤奋,在日常琐事和病痛中拼命读书记笔记,会友一般伴随着吃茶,从中或许可一窥先生何以朋友众多。读顾先生日记,除了感知他为学的勇猛精进以外,亦知他是谦厚长者,身上不乏浪漫气息,用情极深,面对“求不得”的爱者,虽逾五十年光阴,耄耋之年尚且不能忘怀:“无端相遇碧湖湄,柳拂长廊疑梦迷。五十年来千斛泪,可怜隔巷即天涯。”

日记中,顾先生喝过茶的地方,有青云阁,翠云楼,明泉楼,吴苑,广南居,顺风园,小吴轩,拙政园,万顷堂,新世界,龙华园,冷香阁,平湖秋月,八达岭长城,惠山等地;茶友则有叶圣陶,俞平伯,王伯祥,鲁弟,介泉,子玉,孙伯南,仲川等人。(不完全统计)个人生活中,临睡饮茶,喝热茶出大汗,喝茶失眠等等,顾先生都经历过,“昨日在吴苑喝雨泉茶五六杯,归后即觉精神紧张,异于往日,就寝后果不成眠,至十二点始合眼。三点醒,五点后又略朦胧,七点醒。”有时,顾先生对茶的态度又显得很矛盾。“口渴甚。向不好饮茶,今则非饮不可。”“夜间在高长兴喝茶十余杯。”

中华书局2011版《顾颉刚日记》,共12册

顾先生一生著作宏富,学术著作以外,日记就达六百万言,笔记也很丰瞻,其中不乏喝茶人和茶俗的记录。据1921年的一则笔记显示:吴苑、云露阁、桂芳阁等地,吃茶人各不相同,常到吴苑者,分三类人,即绅士,纨绔少年和教员;云露阁的吃茶人则是业主,房产中介,催租人和账房师爷;“桂芳阁与吴苑差同,惟较为守旧之辈,如教员一类,在吴苑者多少年新进,在桂芳阁者多为前辈老先生”。

不仅如此,早在1915年的一则笔记中,顾先生对吴中的喝茶形态,彼有严厉之词:“吴中弊俗,莫甚于茶肆”。顾先生的立论依据是:“家庭以天伦合,学校以道义合,工商以职业合。”这是正道,但“茶肆以市井游荡合”,那些无职业者长期委身于茶肆,聚众赌博,臧否人物,飞短流长,容易滋生是非。

也许,身为苏州人的顾先生难免文化焦虑:苏州的文化是享受的文化,不是服务的文化。“故吴人有生而无职业,以茶肆为学校者,所以习世故,修容仪,饰语言,学时尚,以之处世,亦足以巧令不败乎。嗟乎!嗟乎!果不足以救乎?”

苏州山塘街夜景,2013年国庆拍摄

2013年,笔者曾经在苏州度过愉快的一周:穿棱于大街小苍,平江路灯火如簇,山塘街游人如织,也去观前街吃小吃,还去西山岛喝碧螺春。这座城市浮于表象的,有中国城市的共性,但在文化的积淀面前,我显然是陌生人,水泼不进。

三、顾颉刚和他的朋友圈

顾先生一生交游遍天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了顾颉刚五卷本书信集。据统计,与顾先生有书信往来者,数以百计,这里面,有他的师长,有他的挚友,有他的学生,有与他交恶者,不妨拉一个名单:

叶圣陶,王伯祥,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傅斯年,吴湖帆,胡适,沈兼士,钱玄同,李大钊,俞平伯,王国维,郑振铎,丁文江,容庚,陈垣,冯友兰,冯沅君,周作人,徐志摩,沈尹默,鲁迅,朱家骅,何定生,闻一多,顾廷龙,王云五,杨向奎,钱穆,白寿彝,谭其骧,史念海,范文澜,胡绳……(大致按书信编排顺序,未全录;当然,顾先生朋友圈并不止这些人)。

1927年顾颉刚致冯友兰信,冯氏字芝生

顾先生喜欢听戏。1912年,他乘车北上,途经济南,“昨过泰安,仅见岱尾,不能下车穷日观、天门诸胜;过曲阜,又弗能作孔里之游。辜负此行,总觉不少。昨夜既抵逆旅,进餐后旋至庆商茶园观剧。”庆商茶园1908年开业,当时人喝茶听戏,只收茶钱,不付戏费,这是通例(《齐鲁晚报》)。

1913年,顾先生在北京游先农坛,喝茶,“余以无侣独茗其间”,吃元宵,“颇可口,连食遂尽三器具”。这些经历,他都写信告诉了叶圣陶,并对先农坛的景观和古物发了一番感慨。两人还常到上海丹桂茶园听戏,“一年来,到沪必至丹桂茶园”,“与叶圣陶至沪听戏,四日间观剧五回”。

丹桂茶园演出盛况

丹桂茶园戏票

丹桂茶园是上海商业大亨刘鸿生的祖父刘维忠投资创办,是上海人常去喝茶听戏的地方,对上海的京剧繁荣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文史资料选辑》)。顾先生日记中提到的“文明茶园”则远在北京,1907年开业,是北京人喝茶听戏的地方之一,它勇于打破禁区,专门设置女座(《北京档案》)。

顾先生的日记和信件也不只是记一些喝茶听戏之事。日记中所记的喝茶,通常都跟会友交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沟通媒介,他只是自然的选择了当时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他跟朋友们因此相聚聊天,形成知识的交换,思考的佐证,价值的判断,思想的交流,这些才是重中之重。写信给朋友,也不只是为了客套问安、分享风花雪月之类,比如他与胡适、俞平伯常在信中切磋红楼梦问题就是明证。1913年,顾先生写了三册《檀痕日载》,写的都是观戏感受。

顾先生与胡适讨论红楼梦的信札封面

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成长总有某种印迹和影响。换言之,这事关知识获取方式。顾先生喝茶听戏,并从中找到灵感,以此来印证自己的学术追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当时的“茶园”,无论上海、北京、天津还是济南,都是当地人消遣娱乐的集中之地,如同今人买票到电影院观影一样。

我们不能说顾先生喝茶听戏决定了什么,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确实作为一种客观积累,给他后来的研究带来很多便利。王煦华先生曾总结:“顾颉刚先生以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用民俗学的材料来印证古史则来自他看戏和搜集歌谣。”而顾先生自己也说:“老实说,我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味的缘故。”

1973年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

顾颉刚先生是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和民俗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他是古史辩派和禹贡派的创始人,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晚年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校点工作。

“自思我的才干和学问百不如人(身体更不如人),但我自己觉得比人可贵处,乃是我有志而人无志(有志的人真是少极),我过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既有意义,则我便可将我所有的才干和学问全力应用,而不致空弃,所以成绩反而比别人好了。”

顾先生一生成就,固然与自身努力有关,但朋友圈的影响,同样是关键因素。有论者认为:与胡适的关系,是他学术生命的始点(余英时)。顾氏在北京求学时,曾旁听胡适的哲学课程,深受启发。在日记和书信中,他也经常提及与胡适的交流,而收入书信集中致胡适的信就达156通。胡适对顾先生的日常生活亦是相当照顾,帮助找工作,补助现金,借钱应急等等,给予艰难困苦中的顾颉刚很多实在的帮助。

顾颉刚写信给胡适推荐学生杨向奎

四、丹心热血沃新花

与他的恩师胡适先生一样,顾先生在学界也以奖掖后进、培养青年人才著称。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便是顾先生的学生之一,成就卓著(葛剑雄曾有挽联,对谭先生一生功业高度概括:基肇《禹贡》,功成《图集》,春秋六十汇为悠悠长水;泽被士林,化导实学,桃李三千仰止巍巍高山)。谭先生有名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是顾的学生,一次,两人就《尚书·尧典》成书年代的证据通过信件展开讨论,互有对错,成就了一段学界佳话。

谭先生晚年,对这段往事依然恋恋不忘:“我两次去信,他两次回信,都肯定了我一部分意见,又否定了我另一部分意见。同意时就直率承认自己原来的看法错了,不同意时就详尽地陈述自己的论据,指出我的错误。信中的措辞是那么谦虚诚恳,绝不以权威自居,完全把我当作一个平等的讨论对手看待。这是何等真挚动人的气度!”

1997年,谭先生的弟子葛剑雄在《谭其骧前传》中,对顾、谭的师生之谊这样论断:“这场讨论决定了谭其骧此后61年的学术方向,也给它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顾谭两人后来虽然在学术上分道扬镳,但终两人一生,保持了较好的情谊。

1957年顾(中)谭(左)在青岛湛山寺

顾颉刚先生曾言:“文与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唤起民族意识的利器。”又说“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我们都是服务于文化界的人,自己的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值得太留恋,但这文化的蜡炬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总得点着,好让孑遗的人们或其子孙来接受这传统。这传统是什么,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立国根本。”

1932年顾颉刚致谭其骧信

前不久,为了对照阅读陆羽《茶经》中的地名,笔者找出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免感叹敬佩。茶圣陆羽当年游历茶区,写下茶叶巨著,修悠一千多年下来,茶业虽有浮沉,但遗脉长存。

2015年10月18日,在一场专场茶品鉴会上,学者周重林讲到易武茶的时间与空间,茶文化专家杨凯讲述老字号茶庄的故事:从唐代的利润城到今天的易武镇,有多少遗失了,又有多少找回了?中国茶文化也许是统一的,但内质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今天解读过往隐藏的种种密码,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又注定为后代历史留下谜题。

民国茶范:鲁迅的香烟、酒局和茶生活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识者以为“就只这几句,已是使我认知天才之迸发,骤尔不可方物。“弃医从文的鲁迅在文字上表现出了某种天才性,但从他日记中每年的“书帐”来看,他是下了大功夫的。

(鲁迅一生唯一大笑的照片,1936年摄,同年,鲁迅去世)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发表了一场著名的演讲——《美国学者》,这是一篇彰显人的价值,正视美国自信心的演讲;1934年9月25日,鲁迅写出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着力鼓舞民族自信心。1936年,鲁迅逝世,从10月20日到21日,有一万多人自发前去瞻仰他的遗容,其棺木上覆有一面长方形旗,上书“民族魂”三字。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个评价一直有某种延续性,在我上学的年代里,在不同老师的口中一再重复,在不同的类型的文章中被作为最后的堡垒。

鲁迅《自嘲》手迹

鲁迅常常被形容成“横眉冷对”,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做事十分仔细认真,总是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他与人交际,折借钱财,互赠礼物,婚丧嫁娶,礼上往来,一样不少,吃喝娱乐,他也有自己的玩法,有时,还与人开一些精致的玩笑。鲁迅自己就说:“譬如勇士,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他喜欢吃零食,经常去一些的固定的商场买饼,别人也经常送他食物。鲁迅爱看电影,当时上映的好多大片他都看过,比如《美人心》《金银岛》。他对美术也有自己的理解,对中国现代木刻贡献很大。

一、抽烟是鲁迅的标志性生活

鲁迅一生,烟、酒、茶都有涉足,他习惯于晚上工作,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写作之时,常常以烟相伴,周海婴后来在《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中回忆了这样的情景:“父亲睡在床外侧,床头凳子上有一个瓷杯,水中浸着他的假牙。瓷杯旁放着香烟,还有象牙烟嘴。我自知对他的健康帮不了什么,但总想到尽点微力,让他一展容颜,也算是一点安慰。于是轻轻地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细心地插进被熏得又焦又黄的烟嘴里面,放到他醒来以后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然后悄然离去。”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1930年摄于上海

曹聚仁在《鲁迅评传》中也说到:替鲁迅作生活标志的是烟。他是烟不离手的人,一面与人笑谈,一面烟雾弥漫。工作越忙,烟也抽得越多。每天总在五十支左右。说到他平素喜欢的烟品牌,有“品海牌”、“黑猫牌”和“红锡包”,而对于抽烟这件事,鲁迅有自己的理论,他说:“我吸烟虽是吸得多,却是并不吞到到肚子里去的。”

53岁寿辰全家合影,1933年

二、“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

鲁迅一生职业,大多与教育有关,不是在教育部任职,就是在大学教书。那时,朋友来了,朋友去了,同事和同事的亲人结婚了,家里的老人去世了,部里领导开心了,都有饭局,饭局和酒局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鲁迅赴过陕西省长兼督军刘镇华的宴会,参加过泰戈尔访华期间在北京举行的生日宴会。和其他普通人一样,鲁迅参加的数量众多的宴会多是同事及友人间的日常聚会:

“晚李仲侃招饮于颐乡斋,赴之,同席为王云衢、潘企莘、宋子佩及其子舒、仲侃及其子。”

“午后胡适之至部,晚同至东安市场一行,又往东兴楼应郁达夫招饮,酒半即归。”

“晚张凤举招饮于广和居,同席为泽村助教黎君、马叔平、沈君默、坚士、徐耀辰。”

“晚子佩招饮于宣南春,与季市同往,坐中有冯稷家、邵次公、潘企莘、董秋芳及朱、吴两君。”

“荆有麟邀午餐于中兴楼,午前赴之,坐中有绥理绥夫、项拙、胡崇轩、孙伏园。”

这样的饭局、酒局,鲁迅的日记(1912.5.5—1936.10.18)中多有记载,偶尔他也会拒绝一些宴会邀请。鲁迅去商店买日常生活用品时,也买酒和茶,旁人也多送他这些随手礼。饭局、酒局中同坐者,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名单,其中不乏各有专长的名人,比如胡适,许寿裳,齐寿山,林语堂,周作人,郁达夫,台静农......;喝过的酒则有越酒,汾酒,啤酒,威士忌、葡萄酒,薄荷酒,苦南酒,杨梅烧酒......。群聚之外,也有独饮的情形,也大醉过:“夜失眠,尽酒一瓶”;“午后盛热,饮苦南酒而睡”;“夜买酒并邀长虹、培良、有麟共饮,大醉”。

鲁迅在北京时居住的八道湾寓所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四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原本是与周作人等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最后变成鲁迅一个人自己吃饭。同年七月十九日,周作人给鲁迅写了一封信: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这是一段著名的公案,有不少解释,周海婴对这段往事写有专门的回忆文章,读来颇让人心酸。回想当初,鲁迅在八道湾买了房子,母亲,朱安,周作人夫妇,周健人夫妇,全部住在一起。周作人、周健人既是亲兄弟,又是连襟,两人的老婆同是亲姐妹,又是妯娌(周健人后来娶妻王蕴如)。收到周作人绝交信以后,鲁迅就另择居所,搬离八道湾,最后一次在日记中提到“二弟”二字是一九二三年七月三日,此外,终鲁迅一生,日记中不再出现“二弟”二字,只称“启孟”。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鲁迅)“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终取书、器而出。”

左上至右下:胡适;郑振铎;丁玲;梁实秋;闻一多;张爱玲;鲁迅;老舍;茅盾;台静农;萧红;曹禺;郁达夫;傅斯年;张恨水;巴金;这群人中很多人都与鲁迅有交集。

近人胡因梦与名作家李敖离婚后,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同在一个屋檐下久了,英雄不是英雄,美人也不是美人。哪些当年与鲁迅一起吃饭喝酒的人,各自散落在历史的烟云之中。鲁迅写过小说《在酒楼上》,那种无意间的酒楼相逢,展现出来却是不同时期知识份子的精神面貌:“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左图:1948年,周作人赴法庭受审;右图:1948年,胡适与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

三、鲁迅的茶生活

如今,在某些单位工作或经常看新闻的人,对“茶话会”这词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不是经常开茶话会,就是经常看别人开茶话会,比如年终总结,学术讨论,文艺座谈,招待外宾,新年团拜,凡春节、新年、国庆节、中秋节等等重要节日,开个茶话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党、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种协会,大伙儿聚一聚,喝喝茶,聊一聊,谈一谈,感情增加了,思想也交流了,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茶话会是一个传统,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礼仪活动,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礼仪成功改革的典范。其实,从源头来看,它从茶俗演变而来。唐代,新茶采制之后,佛门有“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的例会;文人常以茶会友,朋友聚会时,常饮茶清谈,交流思想,增进情感。旧时商人在固定茶楼上谈生意,也举行茶话会。后来演变为社交性集会,适应面和使用阶层更加广泛。其中,以国家级茶话会和招待外宾的茶话会的程式设计最为严谨,流程也相对固定化。

鲁迅在北京时,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茶话会,大略是工作需要,他更多与朋友在外面喝茶。以1924年为例,他的茶生活如下:一月十七日,“往鼎香村买茗二斤,二元”;四月十三日,“上午至中山公园四宜轩。遇玄同,遂茗谈至晚归”;五月二日,“下午往中央公园饮茗,并观中日绘画展览会”;五月六日,“晚买茗一斤,一元;酒酿一盆,一角”;五月十一日,“往晨报馆访孙伏园,坐至下午,同往公园啜茗,遇邓以蛰、李宗武诸君,谈良久,逮夜乃归”;五月二十叁日,“往中央公园饮茗并食馒首”;五月三十日,“遇许饮文,邀之到中央公园饮茗”;五月三十一日,“下午往鼎香村买茗二斤,二元。”在广州时,他和朋友常去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喝茶,还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鲁迅喜欢喝龙井。有一次,林语堂去找鲁迅,没遇到,留下两盒红茶。那个年代,有名的火腿叫茶腿,据说是用茶叶熏的,鲁迅就曾经收到过,也买了送人。在他的礼品单中,还有普洱茶膏。清人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那个年代,显得十珍贵,有资料显示,鲁迅珍藏的这批普洱茶膏,有一部分在2004年曾高价拍卖。

蒙顿复刻版清代宫廷普洱茶膏

鲁迅不但自己喝茶,还叶,一次多达十斤二十斤。

周海婴与母亲,时年近十岁,摄于1939年

内山完造后来撰文回忆上海生活时,谈到他与鲁迅一次聊天,说的是对茶叶源流的一些看法:某日与鲁迅先生聊起了茶,我听说日本的薄茶(日本抹茶的一种)沿用了中国唐代的饮用方法,但日本后来的形式和做法更烦琐,而远流洲的茶庭、千利休的茶室以及丰臣秀吉的黄金茶室、茶具更是后来的事。

四、鲁迅的世界

我上学的时候,正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的时代,正是《论雷峰塔的倒掉》《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时代,正是《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社戏》、《故乡》《药》《祝福》的时代……那时,老师们会让你分析鲁迅在某段文字中为啥要用某个词,段落大意是什么,现在想来,不免滑稽,支离破碎无助于你理解整体上的鲁迅。

三味书屋内景

作为文体家的鲁迅,其小说,杂文,散文,旧体诗,故事新编就放在那里,随时都可以进入阅读和比较;作为精神偶像的鲁迅,常常因为解构的多样化,今天反而呈现出一种被稀释后的模糊状态;作为象征人物的鲁迅,"他为真理而战,为正义,为民族,为轩辕(中国)而奋斗不息";作为被解读的鲁迅,许寿裳,许广平,周海婴,毛泽东,曹聚仁,李长之,朱正,钱理群,邵燕祥,孔庆东,陈丹青都有自己的“鲁迅”。

每一时代的人进入“鲁迅”的路径都不一样,有些是他的亲人、密友和同时代的旁观者的看法,有些是强大的时代裹挟,有些是政治正确,有些是因袭别人的意见,有些则是时间的沉淀,有些是传播媒介的变化和传播语码的交织嬗变。诗人帕兹说:不是记忆牢记住了过去,是过去返回身来寻找到了记忆。每一代人重返鲁迅时代的现场,再看看我们这个时代,今人当然不会像阿Q一样,要跟吴妈直接诉求“困觉”,他们只做不说,或者更复杂的戏码已经上演或者即将上演。狂人和阿Q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时是狂人,有时是阿Q,一个代表希望,一个代表绝望,一个是前进的,一个是滞后的。因为我们正是从历中走来的,伴随着历史环境、历史结构和历史语码的变迁。

鲁迅著作

鲁迅的弃医从文,表面上是职业上的转换,实际上,他何尝不是以一颗医生的心在文化的病床上进行解剖。中国文学的传统,实是比史学更早,而鲁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在历史和文学叙事中,首先关注的是人,阿Q的超级符号化和狂人的力图写实性,无不指向编年的历史。在今天,我们依然面对这样的巨大文化困境:一方面,我们要为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承寻找到合法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站在反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以期重塑它正确的前进方向。茶界那么多表面看起来争执不休的问题,归结起来,本质上就是如何延续传统茶文化的问题。进入新千年,瑞典汉学家朱费瑞还在追问:不爱喝茶的中国人能算中国人吗?我们也会问,在社会空间逼向家庭空间的时代,茶本身携带的的雅元素是否能够拯救这种空间的转换?

50寿辰时摄,1930年

如今,我离开学校多年,读鲁迅的日记、书信,还有旁人对他的“研究”文章,走进他的日常生活,大概可以窥知一代文学家如何进入他的时代,并试图从剖析历史图景中找到历史的回音和前行的灯塔。你都是如何与鲁迅聊天的?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夜晚,泡一壶茶,静静的翻过那些熟悉的书页,将他那些笔下人物邀请过来,来一场时空重叠的对话,就像复兴沙龙一样,我们追忆往事,今天发生的事也因为蕴含着记忆的基因,而成为追忆的一部分。2005年,电影《鲁迅》中,用镜头直接追问:人有灵魂吗,那么地狱也就存在了;革命啦,造反啦,妈妈的;吃人啦,救救孩子!

2005年电影《鲁迅》剧照

章太炎曾经给鲁迅写过一个条幅,引用的是《庄子·天运》里的话:“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阬满阬。涂却守神,以物为量。”爱默生也曾说:“一个人如果能看穿这世界的矫饰,这个世界就是它的。”鲁迅有他自己的世界,不要用你的世界去掩盖他的世界,平常心即可,我们只是喝喝茶,聊聊天,在某个阳光随性的下午,静静地打开他的书,读一读那些文字:“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范增平:茶是在家的禅,引导人向善的本性


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茶如果像开水一样,只为了解渴而饮,像咖啡一样,只为了提神而喝,不可能由单纯的物质而成为文化的载体。由于,早期饮茶就与禅、道相结合,引导人从向善的本性,走向行善的正道,追求至善的终极目标,成为人的一种修行,有形无形地与宗教密切结合,使人与开悟、顿悟相通达,于是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进入了精神层面的领域,形成“茶禅”、“茶道”以至于“茶德”。

根据《晋书列传第六十五》记载:后赵(319-351年)时,单道开,在临漳昭德寺坐禅修行。“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荼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起煮饮的习惯,「荼苏」就属于此类饮品。当时,中国的僧人大多以修习小乘禅法为主,严格遵守过午不食的戒规,以定摄禅,长生不卧即为修禅的主要形式;但是,为了补足午后的体力,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允许喝些带有这些功能的饮品,作为药石,午后饮“荼苏”就成为禅门的一种习惯。

又有唐朝的《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开元(713~744)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学禅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陆羽(733~804年)著作《茶经》,他幼年是由佛门扶养长大。由此看来,早在一千多年前,茶与宗教的关系就已相连,可见茶与佛教的关系,由来已久。

在佛教寺院中,常以奉茶作为修行待客之道,在禅宗历史上,许多与茶有深远影响的公案。如,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年)的《喫茶去》公案:一人新到赵州禅院,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喫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师又曰:“喫茶去!”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喫茶去”,不曾到也云“喫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喫茶去!”赵州三称“喫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一落入妄想分辨,就与本性不相应了。南隐禅师《茶杯禅理》公案:一位学者拜访南隐禅师,寻求禅的道理,学者坐定之后,南隐禅师以茶水招待,将茶水倒入杯中,一直倒到茶水都满出来,南隐禅师还继续倒,学者见状,着急的说:禅师,茶水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说:你就像这个装满茶水的茶杯一样,你脑子里装满了自己的想法,接受不了其他东西了,来这里寻求学问,不先清出空间,如何能得到道理呢?

饮茶习惯在宗教、禅门盛行后,寺院将饮茶制度化,专设“茶堂”作为禅僧讨论佛理以及招待访客信徒的地方。并在寺院西北角设“茶鼓”,专为招集众僧饮茶时击之。除此,寺院也设有“茶头”的职务,专司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又于寺院门前安排专为香客施茶的“施茶僧”。供奉佛、菩萨、祖师叫“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饮茶叫“戒腊茶”。一般僧众集合饮茶叫“普茶”。禅寺对茶的仪轨有了制度之后,称为“寺院茶”。

禅是一种修行方法,寺院是出家人的修行场所,在禅门中藉由各种公案教导众生修行不离生活,于生活中悟道,喝茶是件简单、纯朴的平常事,如何专注于当下,不为外境所转,契悟当下的念心,以来帮助人将心放下,从喝茶中体悟深沉的禅境,得到一刻的悠闲。

然而,禅并不始于佛教,而是源于古印度的瑜珈术,瑜珈为梵文“yoga”的音译,为“结合”、“相应”的意思,即以通过静坐、调息等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期使精神专注,达到人神(个体意识与宇宙精神)相应冥合之境,而实践瑜珈修行时所注重的精神专注,呼吸控制等作法,许多都与佛教提倡的禅定相近似。因此,禅并不等同于佛教,禅也不是佛教的专利,不是只有佛门中人才可学禅。

中国禅来源于印度禅,禅的意义为“静虑”,“思维修”。释迦牟尼在成道前就修习过禅定,佛教正式创立以后,也把禅定吸收来作为解脱的重要修行方法,对禅定的思想和方法都作了专门的阐述和发展,并进而把佛教之外的各种禅称之为“外道禅”,而佛教禅又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之别。

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根基也不一样,修行不一定要走同一个法门,只要能助我们静虑,心灵走向解脱,智慧得已增长,就是禅。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当僧侣,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茶也不是只有“寺院茶”,更有“在家茶”,在家喝茶比出家更为方便,因为,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以“主敬存诚”的心,好好地喝茶,规规矩矩地行茶,恭恭敬敬地看待茶,那么无论你在哪里喝茶,就是一种修行,所谓:“佛有随缘随喜法,茶有随时随地味”。

自古以来,我们传统文化里,就有在家“客来奉茶”习俗,幼辈向长辈敬茶的一种礼仪,是以茶学礼的教育。在家喝茶,有上午茶,有下午茶;有早茶,有晚茶,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适合喝不同的茶。不固执、不拘泥、随顺灵活的调整,这是圆融的智慧,禅的活用。这样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喝茶是“在家的禅”了。

迷上普洱茶


喝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还是对香茗茶道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追求,也从来不考究茶品的类别和质量,这些都不能说明我不爱喝茶。绿茶、红茶,还有花茶,只要是随手捡到的,都会泡上一杯,只为了解渴舒疲。别人讲究的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细啜名种的喝茶之道,在我这里一切从简了,只要是茶,泡到水杯中,就足矣。一切简单就好。

最早知道普洱茶,还是源于前些年的炒作,在一块黑乎乎的茶饼面前,黄金也只能甘拜下风的阵势,让我对普洱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于是就买了些普洱茶来泡了喝,不过是在朋友家里喝过后才买来泡。第一次喝上了普洱茶,是在朋友那里,据他声称这价值1000多元的茶饼泡制出来的,酱色的茶汤,平和的味道,让我丝毫体验不出它的价值所在,唉!估计我不会品茶吧。

一切也是要讲究机缘的,再次接触普洱茶,是因为它有减肥的功效,还有就是它的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渐渐地时间长了,喝多了,我也迷上这种与众不同的茶味道。

水是开的,茶是陈的,把茶放入杯中,倒入白开水,一股如红酒般的颜色在透明的水中蔓延,一缕一缕慢慢渗透整杯水。喝一口,一种陈润的味道在嘴中荡漾……此时,绿茶变得苦涩,红茶淡而无味,花茶让人腻烦,只剩下普洱茶了。

别的茶都是以新茶为最好,而普洱茶却是以陈茶为佳。青春的光阴逝去,这种茶的感觉完全合乎自己心的感觉。在那陈香琥珀色的普洱茶之中,享受那岁月沉淀般的心境,领悟人生岁月的那份感动。

现在我每天都会泡上一杯普洱茶,如同对待情人般,一点都不敢怠慢,世事无常,怕以后再也喝不到。过去粗犷型的饮茶方式,也随之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先洗茶,再细细品味那不浓不淡、散发出普洱茶的醇厚芳香的茶汤,悄悄地感受着那种优雅娴静、内涵韵致的魅力。呵呵!品茶功夫在提升了,估计再些年就入茶道了。

喜欢上普洱茶,是因为它细腻有余,不显张扬,看似浓郁,饮则不腻的品质,还是人如其茶,茶如其人的感悟,我自己也说不清。但普洱茶的味道,却让我彻底地喜欢上了,再也无法与之分别。

《普洱茶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人民文学》、《诗刊》、《十月》、《大家》、《山花》等刊物发表大量诗歌、散文、小说作品。

出版有专着《普洱茶记》、散文集《风中的群山》、《云南黄昏的秩序》和《像袋鼠一样奔跑》、《我的云南血统》、《七个人的背叛》(与人合着)、《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作品集》(与人合着)等。

曾获《诗刊》“华文青年诗人奖”、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昆明市茶花奖金奖、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人奖2005年度诗人提名等。是当下诗歌界倡导的“草根性和地域性写作”及“中间代”诗群的代表性诗人之一。

内容简介:

雷平阳先生的《普洱茶记》问世,有承接阮氏《普洱茶记》精神,而贯穿普洱茶继往开来的气势。雷氏有着敏锐的觉察能力和明辨的推理能力,以十万言之文字,珍贵图片篇幅,对现代普洱茶做出客观透澈的比较、分析、诠译及说明。往往以一位实事求是的学者态度,以正面对待一件事情、一次因果以及一个问题,提供了正确且富有建树性的结语,对普洱茶有着最深远的贡献。在雷氏《普洱茶记》着作中,提出了许多前所未知的资料,也匡正了许多本以为真实的错觉。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张顺高:普洱茶保健科学普洱茶讲座

主讲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云南省农科院发展和演变,从明朝时期的"士庶所用,皆普洱茶也"到清朝时期被列为贡品,再到民国和抗战之后的逐渐衰败,为众多老科技工作者勾画出了一条普洱茶兴衰史的轨迹。演讲着重阐述了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和功能成分,以及普洱茶的保健机理,通过介绍分析普洱茶微生物发酵变化产生的特殊成分,详细阐明了普洱茶保健的科学依据。除此之外,张顺高先生也普及了普洱茶的种植和制作的相关知识。

从事多年茶叶研究的张顺高老师总结道:"普洱茶是当今世界上最珍贵又最廉价的保健饮料,在各类茶中独占鳌头,也是今后世界上最具市场潜力的生活饮品,前途不可限量".他也希望,普洱茶能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并喜爱。

随后,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长王树文先生现身说法,结合自身20来年喝普洱茶带来的诸多裨益,号召现场所有的老科技工作者"喝茶要喝普洱茶".在场的老科技工作者对此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老科技工作者积极提问,诸如怎么鉴别普洱茶的真伪,如何选购质量上乘的普洱茶,普洱茶的农药残留是否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等等,两位老专家耐心地一一做了解答。台上台下的互动讨论此起彼伏,讲座由此推向了高潮。

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到场的老科技工作者们都觉得,这样的讲座让他们受益颇丰。据悉,云南省老年科技工作协会,还将在今后陆续开展一系列类似的科普讲座。

普洱茶情缘


从接触普洱茶,到从事普洱茶,再到教学普洱茶,我一直觉得,品普洱茶不仅是一种品味,也是一种福报。我常常讲,玩普洱茶的人,必须是文雅内敛,有修养风度之人,才能真正品味普洱茶的陈香,气韵的奥妙。虽然,我等非文雅之人,但在从事普洱茶的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士却非等闲之辈,他们似普洱茶般内敛,有劲,却并不张扬,他们似普洱茶般厚重,如一本本古典文学,越翻越有味。。。

所以人与普洱茶的缘份,往往是"普洱茶找人",不是"人找普洱茶"。举凡被普洱茶找上的人皆是有福报之人。

早年我从事其他工作,与茶几乎不着边,99年接触普洱茶后,便与普洱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趣的是,第一次接触陈年普洱茶,并不知普洱茶为国之重宝,乃可以喝的古董。那时,朋友送我—块半斤重的砖块型的黑亮的东西,让我用改刀将其撬开,用开水冲泡服用,可治疗或缓解父亲的胃肠疾病。(在博文《普洱茶情缘》里有详述)。普洱茶的魅力,父亲的毅力,家人的努力,它让我的家庭光茫重见。若说普洱茶是拯救父亲的灵魂之饮,实不为过。

陈年纯正普洱茶是一种高贵,典雅,内敛的纯天然,纯生态的保健养生佳品,更承载,融合了千百年沉积下来的厚重文化。老茶的形成,必须是好茶历经岁月的痕迹,有心人的呵护,给予其良好的环境让它在天地人的博爱下成长,变化。倘若某一个环节疏忽,都无法得到如今含在口中的玉露琼浆。

在无数人的眼里,普洱茶不外乎与其它茶类一样,今年没有了,明年还可以再生,再产。不然,每年皆可出茶,但却永远不可能复制出年份。这也就是普洱茶令人玩味不腻的其中的一个奥妙,贵在变化。它汇集天地之灵气融于一体,自毛茶紧压成团后,与大自然中的空气发生谋和,而那种无声胜有声的交易,唯有知它的人知道。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无时不刻的产生着万千变化,凝聚且储备了天地人所赋予它的极其丰富的能量。老普洱茶是大自然的礼赞,其灵气磁场特别的强,在天气变化之时,它会散发出与平常截然不同的香气。而这种自然的茶香让人陶醉,这也是多少年来,存茶爱好者越来越多的原因。尝试过多少次,这种香不仅年少的人喜欢,老至上百岁,少至两三岁的孩童也欢喜的要命,即喜欢香也喜欢味。一片新茶要摆置上百年而不坏,那是需要三代人的精心保管,传承方可得啊!所以,在当今的茶海里,抑或是在拍卖市场有幸得见几十上百年的古董老茶,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态度去读它呢?

老普洱茶的药用价值极高,它不仅可治身病,还可治心病,治身病,丰富的保健养生信息足可说明一切,而治心病,融厚重的历史长河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释家文化于一体的,足以让当今浮躁的人们透过一杯自然的茶汤,冲淡都市的烦恼,寻得内心原本应有的本心,从而过得更加祥和、圆满、自在。

老普洱茶除了日常的品饮养生之外,还可成为传世之收藏。佛门将普洱茶老茶作为礼佛待友的无上佳品,国家领导将国之重宝的普洱茶作为馈赠他国的衔接友谊的赠品。。。。。。数不胜数的普洱茶佳话,我却只有一句话:喝懂普洱茶之人乃大富大贵之人!

陈年老普洱茶越来越难得。这十几年下来,因为老茶的供不应求,知道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导致作假的人也有机可乘,这更增加了玩茶之人的玩味性.

好的老普洱茶的几大标准:一味(味道)、而质(质地)、三价位。

好的老普洱茶

观外形:条索清晰,油润,有光泽,无霉斑;

闻干香:香气纯正,无霉味,无怪异味;

开其汤:汤色红浓明亮,不浑汤,无沉淀;

品其味:入口饱满,汤稠、厚滑,有喉韵,有茶气,且气流回荡。

好茶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要辨识茶香是否正确,品茶前先用白水洗口,品茶前饮酒或食辛辣之物,都会影响品茶的质量。老普洱茶消耗量日益增加,因此价格也日益高涨。但若买到加工或作假的“老普洱茶”,再便宜也不值得。因此提醒寻茶之友谨慎分辨。我本人在“老普洱茶”里缴了不少的学费,个中滋味自知。

老普洱茶有脾气,有灵气,它可以正念清神、修心养性,引人入境的特殊功效。尤其是上品紧压老普洱茶,若用于静心,打坐,更有助于提升修炼的境界。唯有您与这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交流方可见其间真理,个中奥妙。正如一些茶友说:点好香,喝好茶、赏古玩、交好友,此乃人生最大享受。

陈纳德与范和钧——我们心中共同的抗战英雄


峥嵘岁月英雄史诗1940,已经到了关乎中华民族继绝存亡的紧要关头。一边,曾留学法国巴黎的范和钧先生,穿越大半个中国,筚路蓝缕,来到云南佛海(勐海旧称),开办茶厂为抗战争取外汇支援;一边,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指挥官陈纳德在美国招募的空军、地勤志愿人员化装成各种身份,分别到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地集合,乘船横渡太平洋前往远东,到达云南昆明为中国提供空军支援。两个素未平生的人,在中国同一块土地上开始了他们的征程,一个在后方,一个在前线,共同演绎出峥嵘岁月里的英雄史诗。

陈纳德——为世界和平而战的飞虎英雄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LeeChennault)1893年9月3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小农场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陈纳德进入印第安纳州·本杰明·哈里逊堡的军官学校受训。3个月后,成为预备役中尉转入陆军通信兵航空处。1918年秋,陈纳德到长岛米契尔机场担任第46战斗机队的副官,他利用工作之余学习飞行,克服了许多困难和阻力,终于掌握了飞行技术,并且在1920年得到飞行员职位,从而转入正式飞行,与蓝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纳德技术精湛,但在美国的从政之路却非常坎坷,当他的战友都荣膺校官,他46岁的肩上还扛着尉官的徽牌。1937年4月,他的上司命他以上尉军衔退役。而此时,他的好友霍勃鲁克从中国来信,问他是否愿意来华任职,他答应了。4月初,他从旧金山启程来到了中国,开始了在中国的辉煌战斗历程。

1937年6月3日,宋美龄任命他为中国国民党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国民党空军。1941年,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支援中国空战。罗斯福政府当时已准备对轴心国开战,故给予暗中支持,陈纳德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1941年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1942年2月3日,宋美龄致电陈纳德,要他出任驻华空军指挥官,军衔升为准将。陈纳德从一个鲜为人知的退役陆军航空上尉,一跃成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人物。在美国,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各个战场上的消息都不佳,战争正处于黑暗的时刻。这时突然冒出陈纳德带领一小批非正规军取得辉煌胜利的消息,立即引起美国人的轰动和兴奋,陈纳德顷刻之间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获得“飞虎将军”的美称。1943年3月10日,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转变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担任少将司令。同年7月25日陈纳德受聘为中国国民党空军参谋长。1943年10月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组成并投入战斗,陈纳德任指挥。自1937年来到中国,到1945年8月8日离开中国,陈纳德在中国生活了8年2个月零8天,与他的飞虎队一起与中国八年抗战结下不解之缘,并在中国收获了与中央通讯社女记者陈香梅的传奇爱情。

1958年7月18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和美国国会批准晋升陈纳德为中将。同年7月27日,陈纳德逝世。美国国防部以最隆重的军礼将其安葬于华盛顿阿灵顿军人公墓。他的墓碑正面是英文墓志铭,镌刻着他所获得的各种奖章;背面是用中文写的“陈纳德将军之墓”,这是阿灵顿公墓中唯一的中文文字。

范和钧——国茶典范)是国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抗日风云中诞生,在日机的轰炸中撤离,为时虽然短暂,但它以高起点、高格局开创了国家大宗机器制茶的先河。范和均先生和他的“战友们”在乱世之中给中国茶业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技术财富和精神财富,也赋予了此后的大益品牌一抹亮丽的殷红底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拯救国家民族于水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了创造自由幸福的生活,赴汤蹈火、视死如归。无论是战场前线的指挥官陈纳德,还是大后方建设茶厂的范和钧,他们都曾用这样的精神为中国抗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年大益主办V70中国不会忘记——中美抗战英雄纪念系列活动,特别推出“中美抗战英雄纪念茶”,以茶人特有的方式让更多人铭记他们的功勋,为这些不分国界的中华民族的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怀念!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喝出文艺女神范儿》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