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上海驰翰2014年春季拍卖会于6月26日在上海大酒店开拍,“紫玉金砂”杂项专场于上午10:30举槌。其中,第105号拍品,由陈国良制做、何家英画的露华壶从28万起拍,并直接落槌,估价:RMB280,000-350,000。

拍品信息:

陈国良制、何家英画露华壶

盖款:陈、国良

底款:国良、璞园,手制于阳羡蜀麓时丁亥夏月

释文:露华,何家英、岁在丁亥孟夏何家英作。刻款:何、家英

备注一:附何家英创作合影

备注二:附陈国良与作品合影

出版物:《传世典藏·当代艺术家手绘瓷器紫砂壶图集》张正中、郭翔主编2011年11月安徽美术出版社P142-143。

陈国良(1954年-)江苏宜兴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制壶技术全面的何道洪。

容量:380cc

RMB:280,000-350,000

CY260.com编辑推荐

紫砂壶春拍:老艺人壶仍为市场热点


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把当代紫砂壶名家顾景舟制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成交价创下当时宜兴紫砂之最。

4年后,在5月18日举行的2014中国嘉德春拍中,顾景舟制的九头咏梅茶具以2875万元成交,创顾景舟作品拍卖纪录新高。

这一套茶具以梅干为造型设计,壶嘴呈喇叭式,出水点注顺势而出,遒劲有力;壶把乘势而起,蜿蜒苍劲,端拿舒适。壶身点缀朵朵梅花,花瓣块面饱满,纹路清晰,雕塑技艺高超,气韵高雅。

九头咏梅茶具1970年代制成后,一直展示于宜兴紫砂厂陈列室。1996年由于陶瓷公司体制调整,这套茶具经过紫砂厂,辗转成为台湾某重要收藏家藏品,在其银行保险库中保存了近二十年。

顾景舟一生创作的近百个品种中,绝大多数为光货,花货极罕见,“九头咏梅茶具”呈现出顾景舟经营花货的风格与功力。另外,顾景舟的作品主要以单壶为主,连杯的套组较为少见,这套“咏梅茶具”有九头之多。在18日进行的“紫泥春华——近现代紫砂臻品”专场中,这套九头咏梅茶具创下了2875万元的高价。顾景舟制供春壶以345万元成交,列该场第二位。整个专场的成交额达到了3930.93万元。

同一天稍早前举槌的“紫泥菁英——紫砂古器遗珍”专场,汇集了从明末清初巨匠遗珍、清三代茗壶,到嘉道文人壶、同光玉成窑,乃至民国初期名家作品近百件。

清乾隆杨季元制萼怡斋款彩泥堆绘长方盆或为杨季元彩泥堆绘盆具传世孤品,受到藏家关注。该盆呈马槽形,器口饰以回纹一圈,底足外撇作如意云头,制作工整有致。紫砂泥胎呈赭红色,俗称“桃花泥”,彩色泥绘并堆砌于器身两侧外壁,整器秀气高雅。两面分别以彩泥绘制山水及芦雁图,画意颇似明代文征明《木泾幽居图》,气韵幽静而又意境深远,追求平静、空旷、明快、清冷的审美要求。该器山水画面压脚钤“杨季元制”,底款“萼怡斋”,传世所见“萼怡斋”款紫砂器皆属泥绘精品,此种堆绘工艺为紫砂上乘装饰手法,多见于宫廷御用紫砂器上。本器尺寸略小,应是书斋盆景用器,且用料考究、画意隽永、画工精湛,可谓是色堆泥绘作品中之传世佳作,据目前相关出版物,未有发现此类盆器,仅与上海私人珍藏一件“杨季初白泥彩绘山水饰足马槽盆”相似。这件拍品最终以368万元成交,创紫砂拍卖纪录。

紫砂收藏专家宋双才告诉《艺术评论》记者,紫砂壶见诸拍场是由台湾地区起步的。1997年10月曾举行成阳基金会收藏紫砂壶专场拍卖。内地全面启动紫砂拍卖则是在2011年后,嘉德、保利、匡时等先后组织专场。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紫砂壶专场主要集中于两类,第一类是明清和民国的壶;第二类是近现代壶,包括七大老艺人(注:任淦庭、吴云根、顾景舟等)和当代名家作品。从市场角度看,七大老艺人和当代名家的壶需求量较大。■

在何仕华老师家喝沉香茶


端午后应邀参加茶探索论坛的茶会,新知旧雨谋面,场面热闹。茶会后与父亲、何仕华老师、陈露云老师散步街头,茶兴未尽,何老说起家中有几个茶还未给我们试过,刚好过去一瀹。

何府楼下,树木茂密,石榴树梢头果实累累。屋内窗明几净,临窗一方树根茶案,一只简单的竹茶盘。何老煮水的空档,师母端了一盘子从普洱带来的林檎给我们吃,这果子昆明的水果摊从没有见卖的。林檎形如青枣,甜香尤似青萍果,藏一褐色毛绒的果核,果核的四周竟是中空的,何老在普洱的住宅的院落里种了一棵,树枝把屋顶都盖住了,2007年我和几个朋友下去的时候,跟着何老爬上屋顶摘了一大兜下来吃,这一过就是好几年没尝到它的味道了。师母说这果核撒在土地上就会发芽,我和陈露云老师便各自装了十来枚果核,准备回头播种去。

这头说笑着,那边厢何老的水已煎好,招呼我们坐下吃茶。他拿出一只纸盒,上面的字样是版比腊告古树茶,里面竟是袋泡茶。咦,何老也做袋泡茶?难道也是像吾父一样弄个十来公斤老茶做上几百小袋私家袋泡茶,给我们姐弟几个出差专用。

何老不语,笑咪咪用盖碗冲瀹,因为茶包里面是大碎,茶汤渗出很快,汤色红亮,茶香里还有种很熟悉的气息,每人一盏,各人低头吃茶,老父先说:“嗯,汤有老味,应是有三四年的,何老在这上面有手绝活。只是今天这茶香里似不一样,竟有木韵,四年的熟茶就能转化出这香韵?正疑惑,何老顽童般哈哈笑说:“里面有沉香啊!”他提起茶包:“你们看,里面这白色的碎末就是沉香粒。”

呵呵,我竟把这忽略了,一直觉得熟悉何老发酵的手法,琢磨着是他老人家的把这堆茶发酵出了新的香气,却没想到沉香上去。父亲与陈露云老师也恍然而笑:“何老也玩香了!”

原来这是一批私家定制茶,量很小,专门从越南进了沉香木来加工,配上陈年古树熟茶,可谓珠联璧合,一只三四克的袋泡茶冲瀹了五水,何老说:“煮来也很好喝。”不过今日好茶多多,来不及煮茶,便又开了另一款熟茶试瀹。

以前试过用沉香煎水冲瀹熟茶,还有广州电白山用沉香树叶做的沉香茶,各有其妙。木屑直接同茶一起冲瀹,今日还是头一回。只觉余香袅袅,胃腹温暖。

茶话间,师母早备好饭菜,油炸野猪干巴的香味飘过来,人人才觉得肚子饿了,是呵,今日吃了那么多茶,该填饭去了。

陈柏亭制紫砂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

伯廷大汉君壶盖款

江苏南京安然

此汉君壶的体量较一般紫砂壶大了许多,通高12厘米,壶腹直径达18厘米,端在手中很有分量,泥色明净,陶刻古朴,给人敦庞沉稳之感。壶体造型简洁,腰部最阔,立面平直,俯视浑圆。两条腰线挺括周正,不偏不倚,体现出制者一流功力。壶身自腰部向上下收敛,折肩至口,折腹至底,弧线张力饱满。底有圈足,盖为平盖,桥钮、圈把,细弯流。这个壶流做得很是独特,弯曲如鸟喙。这样制作可减缓壶中茶水倾倒时的流速流量,不使茶水直冲而出,且极富个性,可谓匠心独运。

此壶前后两面均施陶刻,风格古拙。一面于披肩之上刻绘两株兰花,随壶体形状而作风中飘拂之态,摇曳生姿。另一面披肩上有钟鼎大篆体“君锡用”三字,“锡”为“赐”的通假字,“君赐用”,古代帝王常会赏赐一些珍奇玩意给有功或得宠之臣,受到君王赏赐是无上的光荣,被赏之人常作物铭刻纪念,以为传家之宝,例如在一些古代青铜器和陶器上常可见到“君锡”字样。在三个大字后有一方小名款:伯廷。下方又有金石体四字:佰廷仿古。字体刚健,如古代碑刻一般。这种陶刻手法为晚清时期紫砂艺人陈柏亭首创,行刀处不用刻划,而以刀尖啄地,刻字类似碑刻冲凿痕迹,花卉则极富生动质感,效果尤为古雅,独树一帜。

壶盖内镌一方隶书名章:陈氏柏亭。陈柏亭,号伯廷、佰廷。其人大约生活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宜兴著名陶艺家,既善制壶,又是陶刻高手,制壶尤以汉君见长,陶刻独创啄地法。其子陈少亭子承父艺,又师从卢兰芳,亦为民国时期第一流陶刻名家,与一代陶刻名师任淦庭为同门师兄弟。

可惜的是,有关陈柏亭的资料很少,我们只能通过他存世不多的紫砂作品追想其人风貌。旧时不重视对手工艺者的记录,紫砂陶人也如此,现存的古代名师记录多是因文人唱和作文而流传下来的,与历史上众多的陶艺从业者相比,有资料流传下来的百不足一,以致后人看见老紫砂器,往往不知作者身份背景,只能根据器物的质地造型装饰等特征去揣度,这类情况碰的多了,总令人感叹:多少名工烟云中。

解放后,陶艺者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有关他们的资料也开始受到重视,有所收集记录,但仍显不足,实在令人遗憾。故而今年中国紫砂博物馆、宜兴陶瓷博物馆与南京师范大学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宜兴陶瓷“口述历史”工程,计划用4到5年时间,依据“亲历、亲见、亲闻”原则,通过抢救性地采访收集龙窑遗迹资料、烧成技艺,对国大师、陶艺名家、非遗传承人和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藏家进行采访,记录下更为全面、真实和详实的宜兴紫砂历史。

刘国英:一生与武夷岩茶结缘


资讯:今年44岁的刘国英与武夷茶相伴已有23个年头。1987年,从福建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的他被分配到武夷镇农技站。当时武夷镇九龙山茶场刚成立,作为技术人才,刘国英被抽调到茶场,一呆就是4年。4年中,围绕新茶园开发、栽培管理、低产茶园改造、岩茶粗精制加工技术等,他潜心研究,业务提高得很快。第2年,20出头的刘国英当选场长。为了提高制茶品质,他三天三夜没合眼。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破解了九龙山毛茶质量难题。在1989年至1991年的武夷山市毛茶评比中,九龙山茶场生产的梅占年年夺冠,水仙、肉桂则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产品在云霄、漳州一带十分畅销。

在指导茶农种茶、制茶过程中,刘国英深深感到,科学道理光靠嘴向茶农宣传远远不够,得有配套的示范基地,茶农才信服。

1993年,刘国英倾其所有开发了100亩茶山。1997年,他筹办岩上茶叶科学研究所,承接了省茶科所的新品种区试研究。有了这个载体,刘国英不断制出品质一流的武夷岩茶,并在国内诸多茶赛事上获得茶王、状元、金奖、名茶奖等一系列奖项。他每年在武夷山主要产茶乡镇要举办十几期培训班,2003年还编写了武夷山市农村实用技术丛书《武夷岩茶的栽培管理与加工制作》,赠阅给茶农和茶企。2009年,茶业公会荣获“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2010年跻身“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近年来,武夷山市不断加大对武夷岩茶的宣传力度。刘国英积极组织茶企参加政府主办的“浪漫武夷,风雅茶韵”茶旅系列推广活动,每年还组织茶企业参加各种茶叶展示展销活动。2008年,他牵头主办《问道武夷茶》月刊,这也是第一本关于武夷茶的宣传专刊。刘国英先后被评为南平市“明星科技特派员”、“实践三个代表标兵”、“劳动模范”。2006年,他被授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

茶痴博士揭国良 只因为热爱


在黄山工业园区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谈起揭国良,大家都说:“碰上工作,他就是个工作狂;撇开工作,他就是个热衷公益的大男孩。”

揭国良,今年33岁,浙江大学茶学博士,现任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发销售总监。2008年,揭国良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环境,选择了黄山区,一呆就是7年。他到企业后,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中。几年来,他牵头或参与了茶系列功效成分综合提取新工艺研究、太平猴魁电热一次成形新工艺应用及连续化生产线研发等试验研究。

说起刚到黄山区的时候,那是2008年的夏天,因为做实验的物品都是茶叶、红枣等一些易变质物品,不能隔夜,揭国良常常通宵泡在实验室,有的时候和团队一起,有的时候只有独自一人,非常辛苦。后来因职务变动,他需要经常外出参加各类展会或者拜访客户,但还是喜欢隔三差五地就去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一起攻关。揭国良对工作非常严谨,常对员工说:“日常拿出的报告和数据必须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分析、检测的基础上,不能照搬书本知识,我们从事的是食品行业,安全是首位,身为科研人员要做的是对产品品质的绝对掌控。”

他非常痴爱茶,连自己儿子都取名为尚茗。为了大山里新鲜的茶叶,他放弃了很多外面单位抛来的橄榄枝,连办公桌上摆放的都是研发的各类茶粉、茶饮料,逢人谈话三句不离本行。“在我眼中,他就是个工作狂。你有过半夜收到老板的工作邮件的经历吗?”销售团队成员之一的邵丽这样形容眼中的揭国良。今年3月初,揭国良出差去上海拜访客户,返程时选择了火车,到达合肥已是凌晨。他没有歇息,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回黄山区。第二天早上,同事看见他时都很淡定,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他说:“每次拜访客户后,都会得到很多意见和建议,这些都需要我们马上分析研究,拿出对策,第一时间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态度。”

他不仅是个工作狂,还非常热爱公益。2014年,黄山区团委发起“倾心微公益点亮七彩梦”爱心助学活动。他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认领了两个孩子的梦想并及时送上了孩子心仪已久的书本,还发动自己的研发团队全部参与到活动中去,最终,完成了11个孩子的“微梦想”。事后,笔者与之交谈,究其热衷公益的原因,他本人表述,这或许就是骨子里的一种情结,无关乎功利和名誉,只因为热爱。

7年来,他取得了不俗的工作成绩,同时他自己也获得了黄山市首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黄山区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黄山市第二届五四青年奖章、黄山区“最美青工”等荣誉。

陈英灿:做茶地基要打很久


祖籍厦门,出生在印尼三宝垄,现居香港。其外曾祖父张宝镜曾创立印尼的“义和茶行”,其祖父陈吉六和祖母张水贯(张宝镜长女)创办台湾“义和茶厂”,并创“金三九”品牌。“义和”在鼎盛时期,曾在印尼有数间茶厂和商号,在泰国和中国台湾、大连、厦门等开设分号。张宝镜因此成为“印尼茶王”。1949年,“义和”重组,成立“义和成茶行有限公司”,总部设于印尼三宝垄,由张宝镜的长外孙陈亚纯(陈英灿之父)担任总经理。“金三九”品牌如今在印尼仍存,为印尼四大茶厂之一,并已传至第五代。

1982年,陈英灿在香港成立“义和成茶行”。2007年5月,陈英灿在厦门成立“义和成茶行”。

英灿聊起外曾祖父张宝镜一手缔造的茶叶传奇颇为自豪

在大雨倾盆的初夏午后见到陈英灿,他刚自香港到厦门。

65岁的他,看起来非常年轻有活力,也十分诚恳。用时下流行的话来形容,陈英灿是一个特别有正能量的人。

说起自己和茶的故事,陈英灿最有体会的是:“做茶,地基要打很久。有的人做到5年、10年就转行了,很可惜。”

关于“印尼茶王”的家族传奇

最早,陈英灿接受采访只是想说说他家族的故事。

这是非常值得他骄傲的历史,他也希望可以讲述给更多的人听。

他拿出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有他的外曾祖父、“印尼茶王”张宝镜年轻时绅士装扮的照片,也有年迈后和妻子的合影。在一张四代同堂几十个人的家族合影中,陈英灿指指最前排的一个小男孩,说这就是他。那时的他,还是照片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家族成员。

还有一张有些颓败的老洋房的照片,这是张宝镜发家后,在1915年回到他的出生地——厦门禾山乡五通村霞边社修建的,张宝镜曾经先后在这幢华丽的番仔楼里住了三年。如今,照片上的老楼已经在城市的改造中被拆除,仅有的痕迹就是旧照几张。

1874年,张宝镜出生在海边渔村,他的故事在那个年代里,是被各种机缘成就的华侨巨富的传奇之一。19岁那年,张宝镜因家贫过南洋——这样的开始,在当时的闽南并不鲜见。他随三兄到印尼梭罗市,在二兄店里帮忙,勤劳善经营,渐渐当上掌店的经理,展露出生意天分。六年后,因与耽于玩乐的二兄意见不合,遂请辞预备回乡。在印尼的三宝垄候船时,遇到苏姓客户,劝他自立门户,并愿意与其他行号一起协助这个勤勉的年轻人创业。

1901年10月,张宝镜的“义和”商号在梭罗正式开业。

陈英灿说他的外曾祖父是个很有生意眼光和谋略的人。1913年,张宝镜在旅行中路过新加坡,见到煮冰糖——即买下砂糖然后加水来煮,冷却结成冰糖后出售——的盈利很好,回到印尼就开始经营,果然获利颇丰。隔年欧洲爆发战争,轮船难以经行印尼的爪哇,冰糖没有销路,行情大跌,从事冰糖业务的很多商家破产。但没有买期货的张宝镜不仅没有损失,还趁着市场低价大量买进,战争后糖价大涨,张宝镜大有盈利。

1920年6月,“义和”商号位于印尼垄川的分号“义和栈”开业。同年,张宝镜在梭罗最好的商业中心大巴刹街买下一座大厦。此时,台湾的“义和茶厂”也开业了,陈英灿的祖父作为张宝镜长女张水贯的丈夫,被委以重任,派往台北发展家族产业,经营加工茉莉花茶,创立“金三九”品牌,产品全部输往印尼。陈英灿说,“在那个时候,这才是真正的财路,因为,加工茉莉花茶输往印尼,我们是先驱。”

这样盈利丰厚的产业,也有其他的财团跟进。同样来自厦门的当时的印尼首富黄仲涵,被誉为印尼的“米王”和“糖王”,曾想涉足茶业经营。但因为张氏在台北有茶厂的优势,黄家虽然拥有船队——当年张宝镜每次去台北都要乘黄家的船,但黄家在茶业的竞争上,并没有能赢得张氏,后逐渐放弃茶业。而张氏也同时放弃糖业,专注经营茶业。从此,张宝镜被称为“印尼茶王”。

1931年,泰国曼谷的“义和发茶行”开业,专销台湾“义和茶厂”所出品的“金三九”茶叶。

1933年,“义和茶行”在印尼日惹设立分号,由张宝镜的长女张水贯掌管。1934年,台北的“义和茶厂”在大连设立了分号。同年,印尼北加浪安的茶厂开业。陈英灿说他的祖母张水贯是张宝镜五个女儿中最爱也最会经商的。其实,张氏的茶叶王国迅猛发展,有赖张水贯和陈吉六以及他们的儿子陈亚纯。

1935年,张宝镜还在厦门大同路开了钱庄和当铺“振和”号,发行自己的银票,全省通用。

张宝镜在印尼华侨中很有影响力。1959年,张宝镜曾作为侨界代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国庆。

张宝镜家族四代同堂的合影,前排右五是童年时的陈英灿

少年记忆重叠半生求索

陈英灿祖籍厦门,是今火车站附近的梧村人。1949年,他出生在印尼的三宝垄。

也是这一年,张宝镜的茶叶王国重组,正式成立了“义和成茶行”,总部设在三宝垄,陈英灿的父亲即张宝镜的长外孙陈亚纯被委任为总经理。

三宝垄是印尼爪哇岛中部的一个城市,郑和下西洋时首站到达此地,因他的“三保太监”之名而得名,这里历史悠久,闽南华侨多。陈英灿在三宝垄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陈家的茶厂设在日惹——印尼王朝的古都所在地。“从三宝垄到日惹车程只要两个小时,我从小喜欢跟随父亲视察茶厂。从三宝垄到日惹这条路上,傍晚的田野,常会看到农民在烧着稻草,烟云飘过的时候,田野在若隐若现,好似一幅流动的图画。”

“在这条路上,我不知道走了几百次、几千次,但从不厌倦。”2003年,陈英灿又回到印尼,特意走在这条路上,“我也不知道我找寻的是什么?或许那是我童年的回忆。”

印尼是个多火山之国,离陈家五十公里外,就有爪哇最大的墨拉比火山。有一次下午三点,电台发出火山爆发警报,“我还记得,当时我家的宣传车立即出动,满载救济物资赶到现场救济难民。我父亲告知我说,‘那里的农村是我们的市场,那里的农民都买我们的茶叶,那里有很多农民买不起奶粉,就用我们的茶叶冲泡并加糖来哺育他们的婴儿。’”

那个时候,在印尼流行一句话,“或许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可口可乐,但你一定听过三九茶。”

“三九”的茶叶,销售到印尼千千万万的小吃店。“在印尼,中国人经营的是茉莉花茶,我们就是开设茉莉花加工厂的,将绿茶窨上茉莉花,焙火、包装和销售。”

陈英灿少小的回忆里,还有些有趣的事情。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主席刘少奇和陈毅副总理率团访问印尼,从三宝垄到日惹途中的“婆罗浮屠”,陈毅和夫人乘坐的是陈英灿家的房车,陈毅还赠送给陈家的司机一包中华香烟。陈英灿说陈家的司机非常宝贝这包烟,说是来自中国的“人参”,要抽到烟蒂都快没了才肯丢掉。

1965年6月,因为印尼排华事件,16岁的陈英灿高中还没毕业,被当时任华侨总会副主席的父亲安排回国,要到集美的华侨学校读书。7月,陈英灿遭遇了文化大革命,本想回国深造的陈英灿说,“运动一来,没上过一天的课,连老师的影子都没见过,而校长只是在一次批斗大会上远远地望到。”

陈英灿的舅舅在福州体育学院网球队,他因此就去福州读了一年的书。接着,遇到中央提倡“回老家办革命”,他只好又回集美。

书还是没能继续读,父亲陈亚纯在1969年过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印尼。1971年,陈英灿到了香港谋生。前两年是辛苦的打工生涯,后来陈英灿见印尼的贸易很兴旺,加上在印尼的舅舅也做进口商,要进中国内地的货得经过香港转运,就叫他帮忙。陈英灿开始做贸易转运,收取2%的佣金,这样一做10年。

有一次,陈英灿的一个朋友说既然他家里是做茶的,他自己为什么不做,况且印尼出产的茶叶也不错。陈英灿受到启发,他四处打听销路,让人拿他的茶样到茶行推销。陈英灿因此开始他的茶商生涯——1982年,他在香港成立了“义和成茶行”,虽然也用了家族的商号名称,但说来其实和他的家族生意并没有关系。

做茶的前两年,陈英灿还能赚点钱,后来因为人力等费用太高,每个月来10吨的货,进仓就要亏本,只能马上分给别的茶商,这个10吨茶叶只能赚5000块。接下来几年都辛苦,“也赚不到几个钱,我甚至问自己:‘是不是入错行了?’”眼见自己年轻的黄金时代就要过去了,陈英灿觉得很彷徨,不知何去何从。

陈英灿当时有个老客户,向来衣着朴素,但已经是香港茶叶行业里的首富。陈英灿跑去问他,他做茶叶怎么可以赚到这么多钱?老人说,看陈英灿很勤劳也很勤奋,叫他不要灰心,“他说我说做茶就像是火车启动,刚开始声音很大,速度不快,但是后来轮子顺了,就容易了。”

陈英灿觉得有道理。

转折福地在台湾

也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方,机遇正等着。

某次陈英灿在回香港的飞机上,座位旁边坐着个台湾人。他和这个人聊茶,发现台湾是个正在升温的高端茶市场。他于是想尝试跑跑,自己到台湾去推销铁观音。

1988年1月13日,陈英灿十分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这一天,他一到台北,就听到蒋经国去世的消息。这是他第一次去台北推销茶。虽然十多年前他已经去过台湾两次,但推销茶叶还是第一次。“回想那时,我怀着彷徨和紧张的心理来到台北,由于已经离开甚久,台北的一切变得相当陌生了。……我记得,以前我陪母亲到台北治病时曾经到过迪化街找亲戚。因此,我到台北的第一步就先到迪化街。只可惜他们已经搬走了。我沿着热闹的街头行走,每当见到茶店必上门推销。”有一次,他进到一家茶店,老板听说他是从香港来推销茶叶的,感到愕然,问他,“你们香港人做生意是这样的吗?不必有人介绍就撞进来!”他回答说,“是的。”

这样在街头无目的地推销,陈英灿说后来好像有无形的手牵着他到甘州街——这里原来是台北茶叶批发街,一家叫“德芳茶行”的老板黄进来,看到陈英灿的名片上有“义和成茶行”和“印尼”,就问,“台北以前有家‘义成茶厂’,也是印尼老板开的,跟你是什么关系?”陈英灿顿时振奋起来,回答说,“那是我外曾祖父开的。”黄老板接着说,印尼的大老板每次来台北都是他去码头接回来的。张宝镜在台湾名气也不小,他的名字被记入早期的“台湾名人录”,还曾投资台湾第一剧场。

这个黄老板告诉陈英灿,迪化街头的堤坝后的大河因为可驶入大船,因此是早期台北的商业中心,而义和茶厂的厂址就在迪化街上。陈英灿在找到亲戚后,得知台北义和茶厂的确切位置,就去现场,“用脚步来度量,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而张宝镜当时在印尼的数家茶厂,个个都是足球场那么大。

陈英灿在台湾推销了一圈,发现没有人对铁观音有兴趣,这个买卖做不成。

但推销的过程中,有人问他有没有普洱。台湾此时刚开始普洱茶热,这个人拿出的样品一饼要200多元人民币,陈英灿觉得利润很高:因为这样的茶饼在香港50块就能买到了,就算加上成本也不过100块,可以赚到一倍的钱。

陈英灿于是开始他持续十年的跑单帮生涯,一次带几十饼普洱茶去台湾。他觉得自己有点走运,台湾有很多人要他的普洱茶,“去一次台湾,手上的普洱茶饼都能卖掉。虽然不是像走货柜那样的数量,但每星期都跑一次台湾,这一段时间赚钱好像很容易。”

命运或许有着惊人的巧合,当年张宝镜是在台湾财路大开,终至发展成为“印尼茶王”;而他的祖父和祖母,是张氏在台北拓展的先行者和掌权人;而陈英灿则在台湾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张宝镜建于老家厦门霞边社的洋房被拆除前的留影

享受造梦和攀登的过程

有了在台湾打下的基础,陈英灿后来开始每年去云南收茶——他只做高端的古树茶,因为普洱茶“越陈越香”也“越陈越贵”,他屯着好茶,储存起来10年后再卖。“存茶要技术,香港人这个最在行。”香港在1950年代开始做普洱茶,台湾则是1990年代,而广东是1970年代——因为香港仓储费用高后才转到广东,马来西亚则是从2000年代开始,行话叫“马仓”。“屯茶在香港最好,温度和湿度都合适。”

陈英灿的茶生意很稳定,他说自己是一边旅行一边做买卖。1990年,他带着儿子去斯里兰卡采购红茶,参观茶厂和茶园,儿子当他的英语翻译。向往云南很久的他,1993年到云南思茅参加第一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和“中国古树茶遗产保护讨论会”。1995年他就带着女儿去云南的思茅参加“中国普洱茶叶节”,但会前先去景洪参加泼水节。

关于茶的各个方面,陈英灿都爱琢磨爱思考。

1993年云南思茅的会议上,陈英灿问在座的专家:“什么是普洱茶?”这是他多年的疑问,他迫不及待发问,而且要问到底。会议上,他第一次听到中国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的名字——张宏达是在茶的学说中给“普洱茶”正式中文命名之人。

张宏达教授

陈英灿一直惦记着这个名字。直到1999年,他在香港的大公报上看到张宏达的名字,身份是“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他原以为张宏达在北京。陈英灿赶紧写信,表示要登门拜访。“很意外地,很快就收到回信。”他到中山大学去找张宏达,白发苍苍的、已经八十五高龄的张宏达不仅到传达室来接他,还带他参观校内的植物博物馆,参观各种茶叶标本,“临走的时候,张教授送了我很多资料,还有他的《文集》。返港后,我反反复复阅读和学习他的著作,慢慢地使我逐渐明白,茶在植物学家的学说里的那另一片天空。”

陈英灿自己去认识茶专家,写信,拜访,也因此结识了一些于他有益的朋友,比如曾任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阅读。他写了《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发酵机制的探讨》《新的“茶马之路”悄悄崛起》等在茶杂志上发表,从茶史说到工艺,已经十分专业。

即使对茶已经不是外行,但陈英灿说,如果还有人问他“喝茶到底有什么好处”,从前的他是“肚子里总会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只是最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现在的他则会说,“茶好比可以喝的蔬菜,而且茶通常都会种在高山上,高山上的蔬菜都要比平地上的更加鲜爽。”

“我的客户中高人很多,说起茶云里雾里的,我不喜欢这样,我比较现实,也可能我没文化,我没读过大学嘛……本来我的茶就一万块,被他们一说,变成五万块,我觉得也很好,普洱为什么这么贵,都是这些人在创造奇迹。”陈英灿这段幽默而意有所指的话,让我们会心一笑。

陈英灿的孩子们在事业上都有自己的选择,他倒也看得开,虽然希望自己的事业有人传承,但他说“听天命吧”。

2007年5月,陈英灿回到祖籍地厦门,成立了“义和成茶行”,计划全面拓展中国内陆市场。

“有人曾对我说,做事何必那么拼搏?这问题就好比爬山,爬山虽然辛苦,但对于喜欢爬山的人来说,这却是一种挑战,当你爬得越高的时候,所看到的景色自然也会有不同。在平地上看日出日落,完全没有在高山顶上所看到的那般绚丽。”

陈英灿的儿子是个机长,喜欢登山运动,他曾去登喜马拉雅山,“我问我儿子,为什么要挑战极限?我和我儿子都觉得有事业心的人就要有攀登的心。”

“只要活着,就要有梦,不仅要有梦,还要造梦,而且要尽量造得好一点,哪怕达不到,这样每天生活的勇气和质量都不一样。”陈英灿引用了马云的演讲说,“即使总有一天到火葬场,但我享受这个过程。”

不管这个年代是否还能产生传奇,一些故事还在继续被书写着。

也许,我们都可以从陈英灿和他的祖辈与茶相逢相契的故事中领会到一点点关于世道关于人心、关于坚持关于执着的道理。

正如普洱茶的陈香之味,而处现下急于求成的茶业乱象中的年轻茶人们是否懂得?

茶香女人—陈露云:云南古云海茶行总经理


陈露云,云南古云海茶行总经理,邓时海著作《普洱茶》的协作者,也是邓教授大陆的第一个学生,从事普洱茶行业有20多年的经验。

(一)用心做茶,用心品茶

陈露云,女,生于1955年10月。

她一生爱茶,把茶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之中,她认为,做茶一定要用心,哪怕是一个极微小的细节,你也要用心去体味、去思考。茶是有生命的,你只有投入真心,才能做出好茶、品出好茶。

1989年,陈露云带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云茶苑”茶艺表演队前往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茶与文化展示周”活动,首次在国际性活动中展示了“云南三道茶”、“傣族竹筒茶”等云南民族饮茶习俗,倍受海内外人士的称赞,成为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世界了解了云南、弘扬了云南民族茶文化。

1990年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选派她带队参加北京“亚运会”表演云南民族茶艺,期间还在北京“老舍茶馆”为国外友人、演艺界人士作专场表演,受到了广泛好评。

陈露云注重茶文化的互动,在她古朴的“古云海”茶庄里,都是她视为珍宝的各种茶品和茶文化活动纪念品。1991年,她前往日本参加“中日茶文化交流八百周年”茶文化活动。1992年前往摩洛哥、法国表演云南民族茶艺,并为摩洛哥王储及各国驻摩洛哥大使夫人进行专场表演,受到了在场人士的高度赞扬。随后几年间,她多次前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参加国际茶文化交流。

多年来,陈露云从未放弃过对茶艺、茶文化的追求、推广,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茶艺的认识和茶文化的理解,提升品茗内涵。她不断学习、不断拜访茶人、茶农,一直为发展茶文化、推动云南茶产业,为让普洱茶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而努力。

(二)陈露云爱上普洱茶

陈露云说:“很惭愧,是因为发现了自己作为云南人居然对普洱茶还没有海外一些茶友了解,感觉到自己无知了,一接触才发现,原来我就是对这个有特殊的感触和悟性。就这样爱上,也就这样放弃了当时其他的选择,出单位开了纯个人理念的茶庄。”

“古云海”经营至今,无疑是属于昆明普洱茶茶庄中占了优势的那种。“现在来的顾客基本是真爱普洱茶的,会挑也懂得喝也舍得喝。”陈露云对这个纯个人茶庄也好好琢磨过,“是不是爱好就一定能做成事业?不一定吧。但爱好一定是事业的前提,爱好才会更努力地学习相关专业,比一些单一迎合市场的经营方式要无形中占了先机。”

陈露云不赞成在工作中一昧迁就自己爱好,“要随市场不断提高自己产品,再把自己认可的推荐给顾客以求得好口碑。找准顾客的定位而后根据自身各方面进行调整。”于是陈露云才能沉着地笑着说,“我先求认可,再求效益。放在面前的结果是,一年比一年好。”

仅有爱是不够做成事的,但爱一定是做成事的前提。当爱好变成工作前,要下意识准备!

(三)茶香如影随行

古云海茶行在昆明是很多普洱茶茶友都知道的。进到门里,就知道这就是陈露云自己一点一滴按她理想状态来布置和搭构的。茶行内水气灵动,架上货色实诚的各样普洱茶很讲位置地布好,总在屋里不经意的一角有细幼植物悄悄探头,绽出纯粹中国式的气息。选择个人气息浓郁的茶具也是陈露云拿手好戏。她多年到各地去玩,就爱买上些与茶有关的物件。陈露云当时只知道是爱收集,现在她把爱好作成一份事业,其实冥冥中早有准备,尽管是无心的准备。

都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其实是一样的,同样的淡雅、同样的炫目。只为感动就足够,何必在乎太多,让平淡填满我们的心扉,让感动在心中蔓延,让生活继续我们的追求,人生就会如茶般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芳香,淡淡的、轻轻的、满满的。这就是陈露云给我们传递的一种信息。

陈露云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如淡淡的茶香,平淡、温馨,人如茶舍,茶舍如人。每一天,当太阳升起时,清新的感觉由然而生,原来生活就是如此,时时散发着淡淡的味道,散发在我们的周围,感染着我们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刻。我们感动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让自己在淡然中鲜活着。享受着同样平凡的日子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唯有女人的娴静、温婉、高雅才可与茶意神合一,女人与茶,互为诠释,女人不同年龄可以代表不同的茶香,反之,茶香亦可识女人。

“越陈越香还启迪了人生。一个人,一个在人生里不虚度光阴的人,同样是会越上年纪越有魅力的。我们的眼前,不乏仪态万千,风情万种,美轮美奂的青春女孩,但我们的周遭,却少了那些芳华过后,依然风韵十足的女人。这恐怕是为何陈年普洱茶名重天下的原因了。”这段文字来形容陈露云再恰当不过了。

在雅致的根雕茶艺桌前,沏茶品茗是陈露云生活的一部分。开朗健谈,利落而又秀雅,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的几十年来,她都侵染在云南大叶种的浓浓氛围中,几十年里她在茶界自由地驰骋着,那么的如鱼得水。因为待人平和,讲究信誉的陈露云,她把茶文化传播的很远很远。陈露云开云南茶叶专卖店之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她还是中茶公司云南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时就吸收台湾以及香港品牌茶叶店的销售理念,在昆明她开了云南第一家“吉幸”牌茶叶专卖店。让地处边疆的人们耳目一新。哦,原来茶叶可以这样卖!在今天满大街都是茶庄、茶店的时候,她带领的“第一”就意义非凡了。

因为从业时间早,加上陈露云的勤奋与好学,在今天陈露云显然已是云南茶界泰斗级的人物,大家对她颇为神秘时,她却平静地道出了个中缘由。几十年的人生磨砺,或许给她一些无奈的疲惫,但往往自己面对沉静之时,陈露云就会沏上一杯或淡或酽的茶,让身心沉浸在袅袅的茶香中,息心凝神,细细地看着茶叶在杯中沉沉浮浮,舒展,绽放。一如人生的苦乐。

陈露云说她的这一生都与茶结下了一份不解之缘。为了茶,她投入了很多时间和心血。靠着自己的悟性和谦虚,不断增加自己的积淀。在有了充分的准备后,她的“古云海”在昆明的北市区也有好几年了。茶行精制的布局和茶室里每一件不经意的细小摆件都透露着主人的灵气与不俗。吸引了不少同行和行人的驻足。大家都被这些古色古香、精美雅致的风格吸引。“古云海”至今,无疑是属于云南普洱茶茶庄最有品味的那种。“现在来的顾客基本是真爱普洱茶的,会挑也懂得喝也舍得喝。”陈露云对这个茶庄也好好琢磨过,“是不是爱好就一定能做成事业?”不一定吧。但爱好一定是事业的前提,爱好才会更努力地学习,才会把事业做得最好。“古云海”茶庄如是,陈露云亦复如是。

陈露云就一心投入到她的茶生活中。她用心的做茶,多年来,凭着她对云南各大茶区的深入了解和对不同茶区茶性的认知,她做的每一款茶都是亲自选料、配方、监督生产,到最后的外包装都凝聚了她对茶与人生的参悟。她一年做的茶不多,多数为她的茶友分享。多年来,陈露云不遗余力的推广云南的茶文化,她的“古云海”迎来送往了世界各地的许多茶文化的名人。陈露云就是这样随茶兴、随茶荣、随茶般恬淡的女人。

女人如茶,是的,只有用心品过茶之后的女人,会享受生活的女人,才会懂这一含意。在清淡与祥和的背后,隐藏着陈露云她本身的特有魅力,在特定的时候她会把这一特性发挥到极致。这时我又会想喝茶的人固然很多,但真正会品茶的男人又有几人呢?在会品茶的男人中,又有几个会品味如茶的女人呢?就犹如闻香识女人,又会有几个知己呢?

陈露云就是这样一个浑身都透着茶香的女人。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驰翰春拍:陈国良制何家英画露华壶28万落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