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紫砂壶泥绘工艺是传统的平淡朴实的紫砂壶装饰手法之一,它始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年前后已经盛行。顾名思义,泥绘是用异色或本色的细泥浆在壶身表面书写绘画,它以笔作为工具,以紫砂泥料作为墨水,以绘代工,较粗犷的手法只呈现一种平面效果,而精致的泥绘作品则通过线条的粗细与长短,面积的大小与厚薄来体现画面事物的虚实与远近,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恰似薄浮雕的效果。普遍的题材有花鸟山水诗文等,以中国画构图形式入画,古韵典雅,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泥绘装饰是在泥坯完成后进行绘制,绘手除了必须具有一定书画功底外,更要对泥性有基本的了解,把握好泥坯及绘料的收缩率及干湿度是制品成败的关键,如壶坯干湿度不一致,粘附力差,泥绘图案易剥落。

目前存世的代表作有陈鸣远的梅干壶,此壶壶体表面以有色的泥浆堆积而成,壶身淡黄色的梅花与紫红色的壶胎成强烈的对比,栩栩如生。此传世作品现藏于美国西雅图博物馆。

还有藏于苏州博物馆的泥绘山水紫砂笔筒,由多种色泥绘制,与本色胎体融合呼应,层次分明,画面生动,笔法细腻,立体感强,是紫砂泥绘装饰的传统经典代表作品,此笔筒作者为清初泥绘高手杨季初。

另外还有陈汉文、邵春来,也都是当时的泥绘高手,他们用笔老练,对泥色把握准确,作品意境深邃,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为紫砂泥绘装饰之范例。

扩展阅读

紫砂壶泥料之段泥


实际上是一种含铁粘土质粉砂岩的统称,也被称为五色土。可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各有细分,色泽、泥性各有不同。

为了帮助新手壶友更快地挑选到适合自己的壶,特意选出其中的几种泥料,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何为段泥:

段泥,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本山绿泥和紫泥都是紫砂的原矿,共生的意义是天然形成,而且两种泥性质一致,古云“团山泥”,产于黄龙山与青龙山交接处北麓之团山。这种由紫泥和本山绿泥天然混杂共生在一起的泥料,外观近白色,夹深绿斑点;除可当泥胚製陶外,亦可磨筛成细颗粒,作为调砂效果之用。烧成后随温度或调砂而呈现青铜色或黄色泛红光,甚是雅致。

泥性:

紫泥质感坚硬而温润,呈近田黄色调,为江苏宜兴赵庄山系朱泥矿,因含铁量只达到6%左右,致成陶之后呈“金田黄色”。

特点:

许多玩家误会段泥会“吐黑”,其误解起因,乃昔时窑里均为低温窑,而段泥系为高温泥(一般烧成温度为1172~1180度左右),因此时常窑烧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现还原为原矿色之现象,就是大家称为“吐黑”的假象。

段泥适合泡的茶比较广泛,段泥的透气性好,茶汤顺和平适,操作冲茗技巧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新手使用,只需要选用茶汤较浅的即可。

紫砂壶,因“泥”不同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中泥」、「天青」、「暗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沈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成:红泥、紫泥、团泥,基泥由于地质成形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言。

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的泥料的分类,仅供壶友参考

1、清水泥

一般为紫褐色致密块状,有云母碎片,矿料上带淡绿色斑点、斑纹状,烧成后呈紫棕红色,高温呈紫黑、暗青色,一般指单一矿料仅加石黄等练成的紫泥。

2、底槽清

因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矿料一般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有青绿色豆斑状(俗称“鸡眼”),烧成后呈紫红色。

3、紫泥

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

4、大红袍

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经过泡茶养成色泽艳红非常讨喜。大红袍红豔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为濒临绝灭之极品朱泥。

5、降坡泥

降坡泥系修建陶都路时,在青龙山与黄龙山交界处降坡工程中产出,故名降坡泥,练製后出现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

6、朱泥

矿料呈黄色致密块状或团块状,质地均匀细腻,烧成后呈朱砂色、朱砂紫、海棠红等,因收缩变形较大,所以成品率很低,适宜做小品。熟泥极细腻,朱泥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

7、红泥

红泥有大红泥、小红泥之分,有老、嫩之分,呈浅黄色、青黄色致密块状,烧成后呈红色透黄,高温呈暗红色。

8、缎泥

古称团泥,有人说黄龙山、青龙山之间有团山,产出泥料为团泥,也有人说团泥类矿烧成后多呈黄缎色,故称为缎泥。

缎泥一般为共生矿,绿泥与紫泥共生矿,绿泥与红泥共生矿,烧成后有米黄色、棕黄色、赭灰色、褐紫色等,历史上的壶呈古铜、棕黄、冷金黄等色的均为缎泥。

朱泥紫砂壶鉴别技巧


朱泥紫砂壶的鉴别要看颜色、声音、褶皱单方面入手。

朱泥紫砂壶鉴别:

1、观其色,由于朱泥的泥性软嫩,应该呈现出色泽红艳,娇妍多姿,柔美可爱的视觉效果。如果看起来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购买的时候就要反复考证了。

2、听其声,以指弹扣,声音清脆,共振性佳。很多爱好者流传着这样一个口诀无朱不皱。

3、由于朱泥泥性软嫩,从成型到烧成,收缩率在18%至30%,又因朱泥壶垂直收缩大于横向收缩,所以朱泥会出现纵向的皱纹,皱纹的大小与朱泥的产地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过于夸张的皱纹多数是工艺师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达到效果加工出来的,不是在泥里面加入了其它成分就是用某种物理方法,这些特殊的效果基本都是皱纹过大,那么可以肯定这不是一把真正的朱泥紫砂壶。

朱泥壶适合泡的茶

朱泥壶最适合的是铁观音。朱泥壶密度较高,透气性相对差,对铁的扬香很有作用。还有台湾高山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一把紫砂壶最好泡一种茶,因为紫砂的吸水性很好,把茶的香味收入壶身,再泡别的茶就会混味的现象。

辨别原矿朱泥紫砂壶


制作朱泥壶的工艺难度大,泥料贵重,这些决定了朱泥壶的价格高低,一般一把普通工艺美术师的壶也要销售到1500元以上,这样的价格还牢牢是泥料本身本钱加了少许的工艺价格,假如低于这个价格,连泥料都买不到,怎么可以买到朱泥紫砂壶呢?所以购买朱泥紫砂壶需要先了解朱泥紫砂的特点,深入了解后慎重选择,切勿盲目购买。

朱泥壶堪称紫砂之最,被诸多紫砂兴趣者所津津乐道。朱泥小品更备受台湾紫砂兴趣者钟爱,成为紫砂珍藏和把玩之佳品。但是良多兴趣者看朱泥紫砂壶犹如雾里看花,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朱泥紫砂,它神秘面纱的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价位呢?带着诸多疑问,笔者走访了宜兴闻名的炼泥专家吴红娟老师及青年工艺美术师许婕,一探其庐山真面目。

吴红娟先容,朱泥壶是紫砂壶之精品,泥料属红泥系,兴盛于中国清朝初期与中期,是宜兴紫砂的特殊成就。朱泥,《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称「石黄泥」。作为紫砂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泥种,以它红而不娇、细腻之感令很多爱壶者痴迷忘怀。朱泥含铁量极高又产在嫩泥矿之下层、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坚如顽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

根据产地的不同和炼泥方式的不同以及烧至过程的不同,成品却又呈现出不同的外观特性。好比颜色,朱泥并非都是红色,而是红、紫、黑、黄、等皆有,有如各种花朵的颜色。其烧成后光彩呈现红中略带黄、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紫,各种效果,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有很大的关系。至于优劣题目就需要相称丰硕的经验来判定了。养成的效果主要是看出浆”的速度以及润”度。

关于朱泥的分类,行业内说法诸多,总的来说朱泥一般分三种:赵庄朱泥、赵庄黄金朱泥、小煤窑朱泥等。其命名更是多样化,所谓梨皮朱泥、水纹朱泥、大红袍、黄朱泥、红芯朱泥、这些名称的来源是唐宫名砂泥源坊根据不同的提炼过程并配合烧制后达到的效果命名。

在选择朱泥紫砂壶时候,我们如何来辨别它是否是一把原矿的朱泥紫砂壶呢?首先观其色,因为朱泥的泥性软嫩,应该呈现精彩泽红艳,娇妍多姿,优美可爱的视觉效果。假如看起来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购买的时候就要反复考证了。其次听其声,以指弹扣,声音清脆,共振性佳。良多兴趣者流传着这样一个口诀:无朱不皱”。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如何来判定邹的效果呢?因为朱泥泥性软嫩,从成型到烧成,收缩率在18%至30%,又因朱泥壶垂直收缩大于横向收缩,所以朱泥会泛起纵向的皱纹,皱纹的大小与朱泥的产地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过于夸张的皱纹多数是工艺师在制做过程中为了达到效果加工出来的,不是在泥里面加入了其它成份就是用某种物理方法,这些特殊的效果基本都是皱纹过大,那么我们可以肯定这不是一把真正的朱泥紫砂壶。

现在的朱泥紫砂壶价格从200元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到底朱泥壶的市场最公道价格是什么,我们怎么判定价格的公道性呢?

我们从吴红娟老师这里了解到关于朱泥的存世数据。赵庄黄金朱泥原矿3吨左右,小煤窑朱泥原矿30吨左右,赵庄朱泥原矿15吨左右,可见朱泥原矿矿料之贵重。

青年工艺美术师许婕是专门制作朱泥壶的行家,对于朱泥制作的手法非常的娴熟,从她那里我们了解到,不是任何一个工艺美术师都能制作出朱泥壶,原因就在于朱泥在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所以朱泥壶的制作较其它泥种的紫砂壶制作难度大,成品率低。因烧成不易、一般工手是不愿去作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朱泥本身的价格昂贵,过低的成品率使得良多不认识朱泥的工艺美术师望而生畏。

 

段泥紫砂壶怎么养


段泥紫砂壶的泡养不能心急,要用茶汤颜色较浅的茶冲泡,如白茶、绿茶,切忌泡剩茶养壶,养壶切忌心急,坚决不能用细砂布、砂纸抛光布,完茶及时将段泥紫砂壶清洗干净。

段泥紫砂壶的泡养知识:

紫砂壶经过泡养,茶渍附在壶身就会有泛黑,是由紫砂壶特定的双气孔结构所决定,原因是长期茶汤的浸泡,茶水中铁离子经过气孔在壶表积聚,形成的黑色素。

所以,真正紫砂壶经过泡养,茶水渗入,颜色都会会越来越深。

然而,吐黑现象的出现,一般是和烧制温度有关,紫砂壶烧制的窑温低了,气孔结构疏松,茶水容易渗透,就会吐黑。

段泥的壶很多人不太喜欢,是因为段泥壶的颜又比较浅,使用不注意清理,很快就变得脏兮兮,容易造成人工吐黑(也就是茶渍附在壶身),所以很多壶友干脆就不用段泥壶。

以上种种原因,其实是多余的担心,如果没有真正养出一把好的段泥壶,就不知道段泥壶养出来有多漂亮。

段泥紫砂壶泡绿茶白茶、铁观音生普之类的原因:

第一,段泥相对透气性要好一些,而绿茶这种是不适合焖泡的茶叶,用段泥来说是比较合适。

第二,也是从养壶的角度说,段泥壶的确颜色很浅,如果堆积深色的茶垢,又没有及时的清理,那一定会把紫砂壶“养花”,所以,如果从方便的角度来说,浅色系的茶叶可能更适合段泥壶。

但是以上观点也不是绝对,上述推荐的茶是因为这几种茶汤颜色浅不容易养脏。

很多人认为段泥壶不能泡普洱茶?其实是可以的!熟普洱、黑茶、红茶都能泡,但是要注意喝完茶及时清洗干净,如果不注意清洗不管用什么茶泡,都是会有茶渍的,也会养脏。

佳品紫砂泥是紫砂壶的升值保证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劣质壶,一类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

劣质壶的原料往往是沙锅泥、花瓶等低档泥料,它的颜色油亮、呆板,打碎后可以明显看出里外层的颜色不同。这类壶的价格往往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基本没有收藏价值。真正的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是由紫砂岩风化、粉碎、调配而成的,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等特点,用不同档次的紫砂泥作成的壶,市场价格有很大差别。

紫砂泥是大自然的恩赐,它是石英、高岭石和赤铁矿等矿物共生在一起的粉砂质泥岩砂。紫砂泥中因含石英颗粒,泥中有砂的特点,又被行家称之为富有“骨力”的泥。紫砂泥的很多特性是其他"其他一般红色粘土不能完全具备的,这些天赋特性,使它具备良好的工艺性能和实用功能。

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一般而言,分为白泥、甲泥和嫩泥三大类。而宜兴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统称紫砂泥。其中紫泥又是生产各种紫砂陶器的最主要的泥料,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中上部,以夹层形式存在。紫泥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基本与甲泥一致。紫泥矿体形态呈薄层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厘米到一米左右,稳定性差,不延续,泥层外观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绿泥又是紫泥矿层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因出产稀少,不宜制作大件作品,也不易烧制茗壶佳品,故常与紫泥相调和,合成拼料泥,不仅易于制作,茗壶佳作成品率也高。红泥位于嫩泥矿层的底部,因其色泽纯正、结合性好,但烧成时收缩率大,所以仅适宜制作小品。红泥、绿泥也常用作茗壶表面粉妆上,涂绘于作品的表面,达到丰富作品色泽的效果。

目前,紫砂泥越来越稀缺,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红泥中的佳品——朱泥储量在1973年就已枯竭,红泥产品近乎停产。紫泥中的上品“底皂清”泥的储藏量也日渐稀少,绿泥属于紫砂泥原矿中比较稀少的泥料。据业内人士介绍,宜兴的紫砂泥最多只能提供50年的开采量了。近年来,政府控制紫砂泥开采后,好的紫砂泥很难寻觅到,紫砂原料的价格一路上涨。现在宜兴1斤上等紫砂泥的价格已超过两万元;另一方面,在市面上流通的、用纯正紫砂泥做的茶壶又会由于使用中的损耗,保有量逐渐稀少。

佳品紫砂泥是紫砂壶升值保证。从现在开始紫砂壶的收藏,特别是一些精品,将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紫砂壶,泥料中“砂”的秘密


紫砂本身是一种矿石,想必很多壶友都是了解的,紫砂乃是“砂与泥”的混合,其中“泥为肉,砂则为骨。”

砂感也是紫砂壶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朋友看壶也喜欢看其砂感。

作为制壶者来说,制壶调泥便也开发了许多工艺,其中便有“调砂”与“铺砂”两种。

经过这两种工序的紫砂壶,砂感明显丰富,呈现出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别有韵味。

【紫砂调砂】

在以前,但凡是制壶高手,首先一定是炼泥与调砂的高手,名家调砂各有秘手,以保证少有。

调砂工艺是指在炼生泥时,加入一定比例的熟或半熟砂粒,以提高颗粒密度。

两者同种矿料称之为本色调砂,不同矿料则称之为异色调砂。

调砂不仅增强了砂感,同时也增强了泥料的可塑性,因为泥料如太粗则制作费劲,太细则制作时则易黏手,调入合适的砂之后,可以更方便制壶。

烧成成品由于里面含砂丰富,增强了透气性,也更利于泡茶。

朱泥、红泥也有调砂以减少收缩的做法。

【紫砂铺砂】

与在生泥时便添砂不同,铺砂则是在壶体制坯完成后,在壶身上添加的。

将熟砂敲成细碎砂粒,以铺、点、洒等方法施于「生坯」的表面,再敲打平整使嵌于壶表。

从手法上也能看出,铺砂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装饰、点缀之用。

区分铺砂与调砂也很简单

如果是调砂,其胎泥内、外壁的肌理一致;如果是铺砂,其胎泥的外壁有斑驳的肌理效果,但是内壁则没有。

这类铺砂一般多用与壶身泥色不同的砂粒,烧成后砂粒显现,与壶相称而尽美。

总之,这都是关于泥料中调配的工艺,壶友们以后购壶时也可以自己辨别。(来源:紫砂壶百科全书,

紫砂壶的“抛光”工艺详解


宜兴紫砂壶除了材质自然古朴之外,吸引着众多壶友的还有其诸多的装饰手法,不同的装饰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同,而传达的心情也不一样。大部分的装饰方法都是在泥坯制作后再完成的,也有烧成后完成的工艺,无论是哪一种装饰手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有些是从其他陶种移植而来,有的是新挖掘而出的方法,然而在历史上有一种特殊的装饰加工方法,即清末民国年间暹罗(今泰国)定制的紫砂茗壶,我们称之谓“水磨壶”,据资料记载,“水磨壶”亦称作“抛光壶”。

何为“抛光”

“抛光"也称"车光",是紫砂成品表面加工的一种方法。经抛光处理的紫砂器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相的光泽。民国初期至二次世界大战前,暹罗(泰国)客商订制一批紫砂『独钮壶』,运到泰国後由工匠进行抛光,并将盖钮、壶嘴端部及口沿盖沿部包上金属(主要是铜,也用金、银的)产生一种特殊的观感效果。

抛光壶的缺点

国内使用紫砂器一般不抛光,因为抛光後的紫砂器失却了质朴的肌理,玻璃相的光泽不如自然的宝光温润可爱。

与宜兴紫砂相反,我国云南建水陶及广西钦州陶的大部份产品均要经过抛光处理,因为两地的泥料性能与紫砂截然不同,泥坯的工艺容纳量太差,只能依靠成品加工。据说抛光的程序是先用研磨料制成的砂石均匀磨去制品表皮的粗糙面,使其达到一定的光洁度,然後用高速布轮或毡轮沾粘些抛光辅助剂进行抛光,即可达到光可鉴人的效果。

抛光壶的生产背景和历史价值

清末民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国战乱不断,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宜兴紫砂行业也不例外。适蓬暹罗定制一些紫砂茗壶,鉴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紫砂界能有国外定单生意,整个紫砂行业都十分重视,商家网罗了很多的制壶名家参与制作,如蒋贞祥、俞国良、程寿珍、王寅春等。这些工艺精良的壶就现代名家来做的话也非易事。紫砂茗壶运至暹罗后,当地人们如获至宝,由于各国的民俗习性和审美观的不同,在他们心目中,紫砂器完全等同于珠宝,尊贵而稀有。当地的名工巧匠完全沿用东南亚一带较为发达的珠宝加工工艺对紫砂茗壶进行了水磨抛光加工,使紫砂器表面形成一种光可鉴人的玻璃相光泽,并在口沿、盖钮和盖沿等处用金、银、铜进行包装,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类似于珠宝的观感效果,以致泰国皇室及富商也都争相收藏。

实际上水磨抛光的技艺是中国几千年来早就存在的工艺手法,运用于陶瓷装饰方面则可见于汉、唐遗器,远比只有五百余年的紫砂陶艺历史更早。但是将此种装饰手法运用于紫砂陶艺作品之中的案例却是出现得相当晚期,据悉最早的历史水磨壶当在道光年之后,究其因缘应是外来订货之因。

紫砂”抛光“工艺不仅丰富了紫砂装饰艺术,而且极大提高了宜兴紫砂在海外的知名度。(来源:紫砂圈,

如何鉴别段泥紫砂壶的方法


段泥是紫砂泥料的一种。而采用段泥烧制而成的紫砂壶名为段泥紫砂壶。段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原矿段泥,老段泥,调配段泥。老段泥是经过一定陈腐时间的原矿段泥。

黄金段,芝麻段这些是调配段泥,例如芝麻段是在本山绿泥里调入紫泥颗粒而成。调砂泥料主要是为了突出泥料的质感,近年也有很多玩家喜欢,关键是看调配的效果如何,喜不喜欢看个人的审美观。

一、看颜色

纯正紫砂的颜色,不论紫色、黄色、红色或者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应有玉石般的韵味,其光质为黯然之光,象上了油一样,越擦越润,不能上腊,不能抛光,可参考老玉石的材质效果,材质越稀有、越有价值,因为资源有限。

二、听声音

紫砂壶是陶之上品,所以壶的声音是陶的声音。泡茶以后,声音沙、哑、沉,不能象金属声或者瓷器那么脆声,声音沙哑说明材质透气性好,内部不结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变味。

三、手感

紫砂壶的手感应具光滑圆润、舒坦,虽有颗粒但很圆润,紫砂颗粒一般以32目-60目为适宜,通过传统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机器加工出来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四、养壶效果

好的紫砂,通过养壶泡茶少许,然后用于布干擦就能看出哑光色质,油性很重,时间养的越长,色质越深沉,古朴,直至产生壶之灵气,与人通性情。

段泥紫砂壶相较其他壶类来说具有一些突出特征。段泥紫砂壶优质的特征是紫泥颗粒不是很明显。在本山绿泥里似乎只起了改变其颜色的作用。有层次,象玉石。段泥烧不出本山绿色,本山绿泥烧出是很娇嫩的一种纯纯的黄颜色。段泥用于烧制陶罐行业。段泥所烧制的紫砂器,基于段泥,也会有变化,不但是在颜色方面,还有调砂等效果。

知道了段泥紫砂壶的特点,那么就更好鉴别是否为段泥紫砂壶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砂壶的泥绘工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