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十二生肖壶

三友套壶

一句“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把民间文艺及手工艺品极强的地域特征鲜明地表露无遗。在江苏宜兴,工艺、文化、收藏,样样现象因其而起,种种派系由此引发。在当代能够在紫砂紫砂壶制作界取得认可的非宜兴籍人士屈指可数,广东人张德华就是其中之一。

与壶结缘是福分

对于张德华而言,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爱他的壶。他说“我觉得卖壶就像嫁女,合适的人我就卖给他,不合适的人出再高价我都不卖。”

从喜茶、爱壶再到做壶,张德华坦言是壶改变了他的人生状态,使其人生充满了乐趣,紫砂壶不仅是他人生历程的盛器,同时也是其艺术追求的载体。正因为如此,他从不单纯以价钱作为交易出售的筹码,而是希望能够真正找到懂壶爱壶的人,才倾心将其托付。

民间艺人都是我的老师

明代供春偷学金沙寺僧人做壶终成一代宗师的故事曾深深打动了他。“供春能偷学制壶成为一代宗师,为何我就不能学习做壶呢?”

每个创业故事的开头往往细微、草莽而艰巨,而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少年时代便离开广东出外谋生的张德华,从最初的茶叶买卖到紫砂壶的采购再到偷师学成紫砂制作技术可以说都是“兴趣”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着兴趣他广交制壶艺人,执着学艺的精神最终感动艺人拿出看家本领对其进行指点,随后,张德华又到高校学习紫砂制作工艺,希望能将更多的美学原理运用到制壶中来。2011年,中国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当代紫砂壶顶级制作大师凌锡苟收张德华为徒弟,并专门举行了传艺收徒仪式。

继续做好紫砂传达民族工艺

对文化的最好传承便是在继承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对手工艺品来说尤不能例外。受恩师凌锡苟艺术思想的熏陶,在“艺为先,技为辅”艺术理念的指导下,以其造型精美、做工精细、原创性强等特点受到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在收获荣誉的同时谈及未来,在一次访谈中他这样提到:艺无止境,特别满意的作品还在我的追求之中。未来嘛,还是以平常心对待,继续做好紫砂壶,用它向大家传达传统民族工艺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CY260.com编辑推荐

从紫砂时代风格寻名家工艺手法


历代紫砂艺人在细心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及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吸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古代淘气、漆器、玉器、瓷器等传统工艺美术品的艺术特点,获得了高度的艺术素养,从而设计出了多种多样的紫砂茗壶造型,并加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紫砂壶上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及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

一、从时代风格韵味以及款识的可靠性判断年代

由于紫砂器流传的时间并不是太长,考古发掘出土物又极少,各大博物馆的旧藏品也是很有限,绝大多数作品是由民间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因此可供鉴定参考的标准器并不多。

紫砂壶的时代风格特色,与其他门类的工艺美术作品是相通的,真正属于艺术层次的作品绝少匠气,可谓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并存。历代紫砂大师们将可塑性极好的砂料随心所欲地捏塑出各种造型,匠心独运,造出属于各自不同艺术风格的佳品。名家所制茗壶高矮的比例、线条的转折都恰到好处,少一点就平庸,多一分则俗气,线条弧度有时完全是靠大师的感觉去控制。这种感觉来源于他们的艺术修养和长期的实践经验。

当然,同一时期的名家也可以制作出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可从其本质看,其笔法或刀法仍然具有他的一贯风格。由此看来,鉴定传世的紫砂名家作品,特别是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紫砂壶,首先要了解这些名家所处时代的气息与烙印,综合考查作者一贯的制作风格。而近现代的伪作多数技术精到,但韵味不足。壶的神韵是艺术生命所在,这是只能感悟却难以言喻的境界。正如书画大家齐白石所说:“学我者死,似我者生。”所以不同名家的风格与气韵是我们鉴别紫砂壶的重要依据之一。

紫砂艺人制作紫砂壶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壶底或在壶盖、柄下端钤盖图章,或是用刀直接刻款。由于印章材料坚固,名人印章一般可以沿用多年,甚至终生都在使用,应该说印章款的鉴别是判断作者的直接依据。但是,制壶名家身后,其家人或门徒仍继续使用其遗存印章者也不乏其人,更何况仿制得惟妙惟肖的名人印章和仿制名家砂壶是同步而生的,对于这种高水平的仿品,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印章的真伪固然重要,但切不可仅以印章对否就下结论,还必须结合作品整体的风格综合判断。

在紫砂壶表面起装饰作用的文字包括款识和铭刻,可以用很多技法来完成,如刻、印、划等,它们包含着它产生的年代、制作者、使用者等方面的很多信息,这是断代认识上应当借鉴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刻款的部位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书体的使用上,明代都为楷书,清代早期楷、篆并用,后期以篆书为主,亦可作为鉴别之要。

二、从造型特征及名家的制壶形制判断紫砂壶的年代

造型是最能体现紫砂壶时代精神的鉴定要素之一。紫砂壶从明代中期诞生至今,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精细、从实用性上升到艺术性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紫砂壶作品就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及艺术风格。

鉴定紫砂壶,首先要明了各个时期紫砂壶造型的基本特征,以及紫砂壶演变发展的一般规律。例如,明代的紫砂壶造型多以方形、圆形为主,线条简约,壶体偏大,平实质朴,给人一种朴质的感觉。而清代初期的紫砂壶造型与瓷器一样,出现了专供宫廷皇家使用的精工细琢的宫廷壶,多以自然形与几何形为主。另有一些民间实用型壶类,壶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珑。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砂壶造型款式增多,附加装饰也增多,以仿古代名家为主,在形制上没有多少创新。

名家制壶的造型大多各具特点。有的善制仿生壶,有的制壶不喜装饰,有的圆曲流畅,有的棱角分明。如明人时大彬善制六方或六瓣壶、僧帽壶、高提梁壶等,落款多为楷书刻款,笔道熟练、有力,所制之壶胎色赭红,含有小泥粒,壶面一般光素无纹。当时有“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这类推崇的诗句。

又如清人陈鸣远善制仿生壶,南瓜壶、束柴三友壶、蚕桑壶、松根壶等是其代表作。陈鸣远之前虽有许多制壶高手,但都未曾跳出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名家窠臼,唯陈鸣远将紫砂壶艺推向了又一个辉煌期。除了制壶,他还制作梅根笔搁、莲蕊水丞以及仿花生、核桃、竹笋、昆虫等造型的茶案陈设紫砂器,这是他独有的特点。

再如清代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所创“曼生壶”,一改当时附庸风雅、追求繁缛、因循陈袭、仿作模制的媚俗之气,集书法、绘画、金石于一身,设计出“曼生十八式”等独特壶型,又结识当时的杨彭年、杨宝年、杨凤年兄妹和邵二泉等紫砂名家,有设计、有制作,成为前所未有的一大特点。石铫(diào)壶、匏瓜壶、井栏壶、半瓦壶、葫芦壶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这些大师不同艺术风格的壶型特征,都可作为我们今天鉴定紫砂壶年代与作者的重要依据。名人制壶,首先不可以逾越他生活和创作的时代,其次必然体现他一贯的壶艺特色,展现出高品位的思想内涵和高层次的制作水准,否则,就有可能是伪作。从造型、作品的风格品位去认识作者,这个方法应该说是切实可行的。

三、从不同时期的胎质差异来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器的胎质具体地说就是砂料。不同时期的砂料有着不同的砂质,而不同的砂质呈色肌理都是不尽相同的。明代紫砂与清代紫砂在砂料上的区别如同当时的瓷器一样,大不相同。明代紫砂使用的砂料内含颗粒状粗砂,给人的感觉是粗糙的,这是当时的炼砂淘洗技术相对落后之故。据有关资料表明,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0~30目,清中期为55~60目,近现代为100~120目。目数低,颗粒粗,孔隙度大,用手指弹击这类壶,声音沙哑、发闷。

明代制壶的砂料只是将最初用来制作大缸大瓮的砂料略加澄炼而已,杂质较多,所以器表还很粗糙;又由于是与缸、瓮一起入窑,所以壶身局部沾有少量釉泪。而清代的砂料,澄炼工艺总体提高,出现了紫砂细砂,这种状况与工艺史的发展进程是相吻合的。清代制品的砂料是细腻润泽的,倘若再经常把玩摩擦,久而久之,会有一层光亮面,俗称“包浆”,如同古代硬木家具,年深日久,就自然而然地会在表面产生一层光亮面。辨认泥料,在紫砂壶的断代认识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在历史上,每个相同的时期中,紫砂艺人所使用的紫砂料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只是炼砂调制的配方各有不同,且大多秘不示人。他们往往各自习惯使用自己配制的砂泥,呈现出砂质的粗细,颜色肌理的不同,严格地区分和观察会发现他们各自的规律性。同一位名家制作出的造型不同的紫砂壶,即使从表面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外弧线、柄的曲度、流与颈的角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同一位作者而言,他的壶艺会随着发展而不断精深,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成型的线条与细微之处的处理方法,犹如一个人写字的笔迹一样,基本上已成为一种习惯,技法与风格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四、从不同时期工艺技法的差别判定紫砂壶的年代

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不同。这些工艺范围还包括了烧窑方法、烧成气氛、窑炉结构、燃料等诸多方面,这些外在的因素都会在成品上或多或少留下时代痕迹,因而也就成为我们今天断代上的重要凭据之一。明中叶创始期的壶是以手工捏制为主,壶内胎往往有掏空时捏按的指纹。晚明期时时大彬创制了木模制壶方法,壶内壁已不见指纹,而略留用竹刀刮削的痕迹,在柄与壶身、流与壶身相接处往往比较粗糙,有时为美化接痕而贴上柿蒂形泥片,从而成为最早的附加装饰。盖与钮的相接处有时也会这样处理。由于明代不单独烧壶,仅将壶放在瓷窑中套烧,因而常有缸瓮飞洒的釉泪沾在壶体表面,有的砂壶还因受火的原因凸起气泡,使表面凸凹不平,壶内壁薄厚不一。很多情况下,由于温度不够,砂壶不能完全烧结,故此胎质较为疏松。

清代的紫砂壶一般采用打泥片,再将泥片镶接而成的工艺,所以壶胎厚薄均匀,制作精细。也有制壶大家仍然坚持以手捏制为主,如陈鸣远、杨彭年等人,手法炉火纯青,一般匠人不能望其项背。近现代多采用注浆成型,壶身略加修饰就极为光润,材质细如膏泥,里外极规整,手感极轻。注浆成型的紫砂壶,需用较多的粘性土掺和砂泥,实际上紫砂的比例已经很小了,艺术性实则是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紫砂器在造型、工艺技法、款识以及砂料、装饰方面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我们在总结一般规律的同时也要考虑它们的特殊性,有些名家往往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个人的多样性。

中茶系走出的普洱人物之杨世华


讯:2006年,杨世华成为新成立后的中茶公司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经销商。普洱茶崩盘后他自己建立中吉号茶厂,生产销售中吉号普洱茶。

杨世华:转型名山普洱

中文系才子、大型国企领导秘书、深圳闯荡,这些标签是杨世华早年的经历。

1965年出生于云南宣威的杨世华,相比一直从事茶叶生产或生意的宣威系(昌泰号、等名山买下了上千亩古树茶。

其高端品种,在深圳和港台藏家圈中供不应求。在全国营销方面,以厂家直营和经销合作的双轨模式,发展了数十家经销商,近年还在北方大力拓展经销市场。走出中茶系的杨世华,如今其企业拥有茶山、工厂、发展良好的市场组成的完整产业链,被笑称为“深山包围城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去三十年,复得返自然。如今的杨世华长驻勐海,被热带阳光晒得黝黑,被云南佳肴养得微胖。话语率真,行事谨慎。第一眼看上去,更像一个山里的庄稼汉。挣脱官场牢笼,回归深山茶人。

张跃华肩挑蒙顶山茶发展重任


张跃华是土生土长的名山人,自幼随父辈采茶、制茶,一手手工茶做得一流,是个技术好手。而今的他,额头已渐渐爬满了皱纹。17年来,张跃华将一家小加工作坊发展为现在的现代化企业,成绩显著。但张跃华依然甚少享乐,不喜参加娱乐活动,时常处于忧思状态,他说:“说句心里话,发展到现在,更多的是责任!”

责任二字从何谈起

2010年4月,张跃华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名山县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当时,他也谈到责任,深感“压力增大了!”而今,张跃华的责任变得具体,他说:“怎样抓基地,让农民增收?怎样创效益,让工人有饭吃?怎样开拓市场,做强蒙顶山茶品牌?”

他关注的三个“怎样”,首当其冲的便是茶园基地的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张跃华明白,“基地安全是企业生命的根基,也关系到喝茶人的身体健康。”于是,他率先在名山建立由企业控制的茶园基地。以名山县红岩乡党村坝为核心,建立了2万余亩的茶园基地,涉及1000多户茶农。

核心基地内,茶叶基地的归属权属于农户,张跃华作为投资方负责基地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在茶园内栽种生物多样化套种树苗、免费提供茶园管、防、修剪整形机具等。为此,他召集当地村民组建成立了30人的统防队伍,在农科专家指导下,用生态调控,物理、生物防治等技术,对基地茶园实行统防统管、保证了基地原料的安全可靠。每年原料收购时,他对基地茶叶全部包收购,并高于市场价格。

今年,茶园基地内成立了合作社,在管理上更加规范。但张跃华依然没有丝毫放松,仍然把茶叶质量安全放在心上,也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安全的病虫害防控途径。

紫砂壶大师一念之仁 造假小伙从贼变新星


看着手中这把刚送来的紫砂壶泥坯,年届八旬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很是欢喜,不过你可能不知道,壶的作者并非大师本人,而是几天前还在仿造他作品的造假者。这位20来岁的造假者也没想到,面对自己的过错,大师没有选择报案,而是为他亲手设计了一幅紫砂壶样稿,他也因此有了第一把真正属于自己专利的紫砂壶。

连日来,记者调查宜兴紫砂壶市场发现,在这里只为了能够卖出好的价钱,假冒名师的紫砂壶比比皆是。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陈郁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宋峤摄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拯救

大师之仁

现场逮住“造假者”

大师没报警,还送上设计图

年届八旬的李昌鸿大师,至今回忆起来发生在前段时间的打假场景仍然觉得痛心。这位1955年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与紫砂结缘一生的国家级工艺大师,怎么也想不到在烧窑的现场,仿造自己作品的造假者如此年轻,而事后他还得知,这位20来岁的年轻人居然还带了9个学徒。

李昌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市场上仿冒他作品的紫砂壶层出不穷,他一直都想抓到造假者,所以在接到造假线索后,他就立刻赶到了事发地。在进入烧制车间后,一眼就看见了架上仿冒自己的紫砂壶。

“这批作品的相似度有六成,制作者还是有些功力的。”李昌鸿回忆说,为了能够直接抓到造假者,他决定“守株待兔”。过了大约两个小时,一个小伙子风尘仆仆地走入了窑场,要拿走这批大师的仿制品。在准备取货走人的时候,李昌鸿大师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看见我,这个小伙子的腿已经开始发抖了。”李昌鸿说,刚开始自己还以为他只是来取货的,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造假者。“真没想到这么年轻,就以造假来赚钱了。”面对真的作者,小伙子频频认错求原谅。

是报案还是给这个小伙子一个改过的机会?李昌鸿直言,当时自己也很纠结,因为市场上横行的假冒紫砂壶令他气愤,但是看见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有些不忍心。

在交谈中,李昌鸿了解到,这个造假者才25岁,结婚不久,孩子也刚学会走路,而对于仿冒犯法的后果,年轻人也没有清醒的意识到。

“他在看到我拿出的专利证书后,一脸的茫然和惊愕。”李昌鸿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在拿出作品专利证书和“李昌鸿”注册商标后,小伙子呆了,此时的他才知道仿造大师作品的后果如此的严重。

“我觉得他也是误入歧途,就想给他一个机会。”李昌鸿随后要求这位年轻人做到两点,一是写下不再造假的保证书;二是将造假的模具连同做出的作品一起砸掉。放走小伙子后,李昌鸿的内心还是难以平静,他担心年轻人以后还会经不住诱惑再犯错。

如何真正帮他改过自新呢?又是几天的辗转反侧,老人家突然想起来,这年轻人的手工活儿还不错,不妨再考察一下这个年轻人有没有创作才能,挖掘一下他的潜力。

就这样,几天后,小伙子在家里突然见到了登门的李昌鸿,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师此时带来了亲手设计的一张紫砂壶设计图纸。不过在图纸上,李大师特意隐去了壶嘴和壶把儿,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告诉了他,要求小伙子顺着思路去创作并制作出这把紫砂壶。

过了一周的时间,小伙子送来了完整的设计图。

自我救赎

“走心”做出的设计图

大师看了也很满意

“对于他的设计,我还是很满意的。”大师看见小伙子的设计图纸感到欣慰,图上所呈现的鱼竿造型的壶嘴和壶把儿,与自己形似渔翁帽子的壶盖和鱼篓造型的壶身相得益彰。

“既然你有这个才能,就应该靠真本事吃饭,仿造别人的作品最终只会废掉自己。”李昌鸿在肯定小伙子的创新水平之后,也做出决定,将此壶的设计版权全部无偿赠送,这让小伙子既惊喜又愧疚。

当看着自己和李昌鸿大师一起参与设计和制作的这把名为“年年有鱼”的紫砂壶,周虎(化名)直言虽然自己从事紫砂壶制作已经快十年了,但是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第一次有了走心的感觉。

“以前就是一味地仿造,完全不走心,就凭手感在做壶。”周虎说,通过这次全身心投入的创作设计,他突然领会到了每一把壶其实都有设计者的理念在里面,制壶必须要由心而做,心与手配合在一起,才能让壶有灵魂。

通过这件事之后,周虎对自己有了信心,他说,以后会多去参加一些比赛,不再为眼前利益所蒙蔽,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以不辜负大师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

采访中,记者和周虎也进行了一番面对面的对话。

记者:你制作一把仿制李昌鸿大师的紫砂壶需要多长时间,你能赚多少钱?

周虎:仿造一把大师这样的壶,从最初的泥坯到最后的烧制出炉,至少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通常按照壶的难易程度来定价,一般我仿制的作品价格在每把壶2500元到5000元左右。

记者:仿造大师的作品,诸如印章、证书等,你们是如何接单和分工的?假壶在进入市场后的价格能卖到多少?

周虎:通常情况,我们是见不到上家的,就是通过电话交流要货的款式和交货的时间地点等。

我是专门负责前期制作的,大师的紫砂壶都会有独特的印章,通常情况下,这个印章都会先期由专门的人通过电脑扫描后做好,然后再翻印到茶壶上,后期根据客户的需要会配上包装和相应的假证书。

一般情况下,在我这里收走的紫砂壶流进了市场,至少要翻个两三倍的价格,我卖给订户的茶壶如果是2500元,那么到市场后至少要卖到七八千,过万的也有可能。

记者:听说你带了9个学生,今后会跟他们说师傅造假的事情吗?

周虎:这真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不过如果有一天他们真的出师了,我会跟他们说我的遭遇,我要让他们知道,造假必定没有出路,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创作走正道。

■新闻延伸

宜兴紫砂壶市场究竟有多乱?

假紫砂壶给你配齐证书、印章

宜兴市丁蜀镇是紫砂陶器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陶都”。扬子晚报记者连日来的调查发现,为了能够卖出好的价钱,假冒名师的紫砂壶比比皆是,只要你需要,从紫砂壶证书到落款题字乃至制作者的照片都能给你一一配齐。

“我这里卖的都是假的”

走进丁蜀镇陶瓷城,大大小小的紫砂店面内陈列了各式各样的紫砂制品,其中尤以做工精美的紫砂壶最为好卖。

记者走入一家紫砂壶的销售店,一位女老板立刻迎了上来。记者在这里看到,橱窗里陈列的茶具品种相当丰富,顾景舟大师的牛盖莲子壶、蒋蓉大师的荷花壶,李昌鸿大师的竹简茶具……

看见记者看得入神,一旁的老板直接地表示,橱窗内都是大师的作品,不过全是假的,如果记者要真的,她这里可没有。

“你这儿只卖假的?”老板的直率让记者感到有些吃惊。

“真的壶,都要几十万元一把,谁敢放在这里卖呀。”老板说,现在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扳着手指头都能算出来,现在他们年纪都大了,每年的价格都在长,普通的也要好几十万一把,这市场内绝不会有,如果有,那百分百都是假的。

大师仿品加证书印章,一套8000元

华丰陶瓷市场是丁蜀镇当地另一家历史悠久的紫砂制品交易市场。走进其中的一个商铺,老板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起他这里的紫砂壶。和前一家满橱窗的假冒大师级茶壶类似,这里的仿冒紫砂壶品种也十分之多。

“老板,你来我这里就对了,因为我这里的每把壶都有收藏证书给你。”老板给记者一下子拿出了四把国家级大师制作的紫砂壶,当然这些作品也都是仿的。和前个店家不同的是,老板从里屋特别拿出了一沓封塑的证书出来,展开这些证书,上面所留的墨宝作者名字如雷贯耳。

例如顾绍培大师“手书”的牛盖合璧壶证书。上面写着:“该作品创制于一九八五年,壶体呈扁形……”

“这些都是我请人模仿真迹写的,足以以假乱真。”老板对记者说,如果拿着他这里的壶去送人,再加上量身配置的证书,绝对够档次。

为了再次验证这家老板的“神通广大”,扬子晚报记者提出,这里有没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在1984年的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展示的竹简茶具?

老板表示,他这里没有,但是如果真心想要,他可以帮忙调货。

果然过了10多分钟,一个男子就提了一个盒子走进了店铺。打开包装盒,以五片竹简造型为壶身,中间结上一根丝绫编绳,壶身刻着《孙膑兵法》的竹简紫砂壶跃然眼前。

记者翻过壶身,只见茶壶底部赫然刻着李昌鸿先生的印章,不过这把壶也是个仿制品。

老板对扬子晚报记者说,这套茶具配上证书和李昌鸿先生的照片,一共卖8000元,如果要的话就赶紧买,要货的人还不少。

老板称不怕工商查

一沓假冒的证书再配上假冒的大师作品,堂而皇之在店铺内叫卖。扬子晚报记者询问老板,他这里卖假货碰到工商部门检查怎么办?

老板表示,自己是本地人,工商一般不会来查的,就算是来查了,自己就说不知道,再说做这个也不会害死人,因此他并不担心有人来检查。

紫砂大师职称背后的利润空间


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

近年来,江苏宜兴紫砂成交额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形成了年销售80亿元的产业链,从业人员更是达20万人。然而,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因“大师、名家”效应而滋生的大师紫砂壶鱼目混珠之乱象丛生。4月13日,央视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将焦点聚集在商家鼓吹的“名家壶、大师壶”上,大师职称与作品证书再次成为紫砂界关注的焦点。

泛滥的大师壶

最近几年,在紫砂市场,随处可见冠以“大师设计、制作、监制”的收藏级限量紫砂壶,这些壶的价格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发行量也从几十套、上百套,甚至几万套不等。

一款“中国航天国礼紫砂壶”的发售商家宣称,该壶由“国礼壶第一夫妻”联合创作,并邀请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组成强大的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创作。“中国航天五色国礼紫砂壶”配有“国礼紫砂艺术研究院”的出品证书,还包括中华航天博物馆的“监制证书”“特许商品证书”“大师设计创作证书”“泥料证明”“收藏证书”。商家宣称,全国发行2013套,统一市场价9980元。

另一款“五德天下紫砂壶”,商家宣称该壶收藏价值非常高,“五德天下紫砂壶”由一代紫砂大师鲍志强制作,“堪称‘文壶之王’,是紫砂收藏的超高境界。”其收藏公告表示:每把壶底均有鲍志强大师“乐人督造”落款,是真品的标志性印记,每套产品证书上均有鲍志强亲笔签名。该壶证配有监制证书、收藏证书、泥料说明证书、防伪证书、检验报告。全国限量发行599套,发行价每套15800元。

而某报刊为了纪念其发行第2万期,宣称委托宜兴陈曼生紫砂艺术馆承制“中国梦紫砂壶”,由“紫砂大师陈光德”设计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字“中国梦”,称其为集艺术欣赏、生活实用、收藏传承于一体的紫砂艺术珍品。全国限量发行2万套,每套价格为1980元。除了这一限量紫砂器之外,这位“大师”还有多款限量紫砂壶:十二生肖壶、荷塘月色紫砂壶等,每一种的发行数量从数千套到几万套不等。

在宣传中,各商家均表示,限量大师壶是“大师参与设计创作、监制”,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所谓的“大师监制”本身就有炒作之嫌。

“这些大师有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监制上吗?几千上万把壶,大师怎么监制?大师监制是一种不自爱的表现,监制的利益比创作来得更容易,来得更实际,不需要劳心劳力,凭借大师的名头就能敛财。”紫砂收藏投资顾问张明强如是质问,“顾景舟一生创作,从20岁一直做壶到80岁,存世的紫砂壶精品也不超过500件,现在大师们的年纪大多在60岁以上,一年能亲手做几把?精品能有几件?有多少作品是有创意、有思想,可成为藏品传世的?”

也有紫砂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要完成一把普通的全手工紫砂壶,所需时间为3天至5天,这些所谓的限量壶,若真是大师制作,就算一款生产几百套,也需要大师夜以继日地赶工数年才能完成,如何量产出几千套,几万套?以上述发行量最少的“五德天下紫砂壶”为例,全国发行599套,需要大师工作七八年才能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

知情人表示,参与以上商家类似活动的部分“大师”也有利润分成,他们对于商家的做法心照不宣,只是商家在对外宣传和营销时,偷梁换柱,将“大师监制”变为“大师制作”。“他们自己也知道监制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他们的默认和纵容,这些厂家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打着幌子做那些招摇撞骗的事。”某位紫砂制作者如是说。“挂羊头卖狗肉”的经销商夸大宣传,在事情暴露之后,“大师”又将责任推卸到经销商。

而对于那些没有“限量发行”的大师壶而言,也有很大的水分。在利益驱使和市场需求下,“枪手壶、代工壶”在大师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壶一般是大师工作室的学生或者熟人制作,盖上大师的印章完成的。“有些没有职称的做壶人,做了一世,大家公认做得很好,但卖不出好价格,其中部分最终沦为大师的枪手。”张明强介绍。

职称背后的猫腻

“在江苏宜兴丁山的任何一个地方,随处可遇到一位‘大师’。伪大师、‘大师传人’满天飞,各种民间协会也评选‘大师’,职称太乱太可笑,大师称号已达到泛滥的地步。”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这样形容。

对于前文提及的“紫砂大师陈光德”,在宜兴紫砂工艺美术查询系统网站上,根本没有查到被商家誉为“重量级大师、紫砂泰斗顾景舟、蒋蓉、汪寅仙的再传弟子、陈曼生第七代传人”的“紫砂大师陈光德”。在宜兴紫砂界,类似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数不胜数。

在宜兴,自我炒作的“大师”或者标榜自己是“大师传承人”的也不在少数,有一些年轻的工艺师,制壶水平一般,只是与某位大师有亲戚关系或相识,就称是其弟子,自己制作大师证书,拍几张名人合影,壶价立刻飙升到几万元。“顾景舟是紫砂行业的标杆,市场上就有各类‘顾景舟弟子’‘再传弟子’,或者声称顾氏后人、亲属,尤其是各种展览和销售活动,职称和传承人成为商家的卖点。”张明强说。

“只要评上‘大师’这一职称,就意味着你的作品价格‘鸡犬升天’,甚至可以漫天要价,带来的利润空间不可限量。”张明强做了这样的比较,一名没有任何职称的制壶人,制一把普通的手工壶价格在2000元左右;如果评上高级职称,这把壶的价格可以卖到2万元;如果被评为大师,这把壶的价格就可以上升至20万元。赵炎也表示:“一般来说,职称级别的高低直接影响紫砂壶的市场价格,职称上升一级,价格几乎可以翻10倍,这就是大师职称强烈的诱惑和利益。”职称加价的行情,已经成了紫砂行业里众人皆知的“潜规则”,在整个紫砂产业链上已经根深蒂固,也很少会有人去破坏这个规则。

从上世纪80年代紫砂行业职称评选以来,这个行业就不再平静,赵炎形容每届评选都是“暗潮涌动、明争暗斗,打得头破血流”。

尽管如此,评选出来的各种职称的工艺师水平也不尽如人意。“现在的研究员、高工中,很多人徒有虚名;有的大师原来根本不做紫砂,是从陶瓷等行业转做紫砂;有的是根据评选要求,达到一定的年限,上升一个级别。”

职称就像房地产开发

张明强表示,大师壶、大师职称大行其道,职称评定过多过滥,与相应管理部门受到利益驱使,利用评定职称收取各种费用,且工艺师职称高低与个人所得税缴纳额度多少也有密切关系。“税收及人事管理部门根据紫砂工艺师不同级品的职称,采用定额上税的规则,按职称收税,若不交,职称网上就没有名字。而考试也成为从业人员晋升的手段,职称与作品的价格紧密结合,职称级别决定壶价高低,过分强调紫砂从业者的职称名气,助长了紫砂行业功利主义思想的泛滥。”张明强说。

更为严重的是,除了公认的几家评定机构之外,社会上不同的部门,甚至一些商业机构都在评定工艺美术大师。在业内人士看来,各种紫砂大师的评定就像房地产开发。“现在的紫砂行业职称评审事出多门,没有一家权威,什么人都可以成立一个法人商业机构来评审。按不同级别缴纳不同的费用,成为紫砂职称乱象的根基。”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一家叫“全国工商联古玩商会”的机构,也对外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与轻工部等部门授予的名称一字不差。

此外,最近几年,在已有职称的紫砂壶人中,有的甚至用职称敛财,买卖证书。知情人介绍,有些具有高级职称的工艺师,通过中介运作,将一定数量的职称证书批发给中介,按照作品售价的1/5或者1/10明码标价。最终,上演了假壶配真证书,真壶配假证书,假壶配假证书的“真假谜案”。

张明强感慨:“当前,由于初入紫砂门槛的收藏爱好者只能凭借职称、证书作为衡量标准,紫砂壶又是工艺美术品里最容易炒作的门类,商业利益驱使,于是价格开始离谱,作假开始流行。”而在整个行业中,大师职称的乱象对行业带来的影响最为深刻,大师借名敛财,伪大师粉墨登场,不仅伤害了消费者,误导国人的审美水平,还严重透支了紫砂壶业的信用和未来。

张明强紫砂艺术的魅力


每每去张明强家,总会有新作出来予我欣赏,我们的关系十分默契,我与他已相识20多年了,所以,常常以兄相称,明强兄文质彬彬,他既有淳朴的性情,真诚热情的一面,又有洒脱,韶秀的一面,与之谈论紫砂壶艺,移时不倦。这样算下来,我们已经有两年多没见面了,他已到深圳发展,因为我这两年来深圳的机会比较少了,故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前两天,正好有机会来深圳观摩一个紫砂艺术展览,于是,我们就在张兄家里见面了,与他见面,一如既往的如沐春风,张兄在紫砂行业深耕了近30年,但他从来不以名家自居,拿出几把紫砂壶还殷殷让我批评。

“壶如其人”,他的紫砂壶创作同样与他的性格一样直率而不张扬,他的壶造型稳重端庄,绝无轻佻与浮操,点、线、面更无诡异与呆滞,采用十分传统的成型手法,特别注意紫砂材质的纯正性,张兄一直以来是以制作仿古紫砂壶为主,他说,500年紫砂历史留下来的经典作品款式不多,如今能做的超越前代名家的人与作品更少,我有意在仿古这一行内进一步探索,摹古,其实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活,前人的经典给我们的欣赏习惯,已经有了深刻的思维定势,要超越过去,融入现代审美理念,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弄不好就走入俗套,紫砂壶工艺是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其章法,技艺都约定俗成了,要超越前人,需要有足够的造型能力与理解能力,张兄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那种法备意足的紫砂精神。

欣赏张明强的紫砂壶艺,有一种亲切感,有人说,500年紫砂历史,就是一部仿古历史,他的创作,以尽人皆知的经典为师,先把人做好,再来做壶,要不然,像许多名噪一时的所谓大师,用炒作提升名气,缺少的是一种艺术家内在修炼,做出来的东西有多少生命力呢!因此,我对勇于在经典大师方向上持之以恒摸索的紫砂艺术家,总是抱有敬佩之心的,张兄的紫砂艺术,取法对象基本上就是前代大师,如时大彬,邵大亨,顾景舟这些名流巨匠,能坚持30年,他有足够的毅力与勇气,我们可以敏感地发现,他的独到的艺术收获,在于他在紫砂光素器上默默无闻的追求,他总说,500年前出了一个时大彬,500年后出了一个顾景舟,他们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师,是其本身的人格魅力与毕生的紫砂艺术追求,抛弃功利,抛开名声,一辈子认真做壶,在寂寞的紫砂生活里创作,在孜孜不倦的创作中寻求乐趣,给后人留下的是精彩的艺术人生。

茶界名人传奇: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从业界到民间陈德华都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他对大红袍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他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的研究长达四十余载,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做出了决定性的杰出贡献,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是大红袍成就了陈德华,还是陈德华成就了大红袍?是大红袍,帮助人们记住了陈德华;是陈德华,帮助世人记住了大红袍。

最早拼配武夷山商品大红袍

陈德华是福建长乐人。70年代的福建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但有着丰富的农林资源特别是茶叶资源,陈德华从小就有为福建兴茶富民的志愿,满怀理想的他就读了福安农校。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在茶科所工作期间陈德华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各地调查研究武夷山岩茶。在调查中陈德华发现在一些发达省分的市场上有许多包装精美的武夷山大红袍。陈德华心想“武夷山市场上都没有大红袍,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市场竟然有?”经过陈德华的调查研究,原来那些武夷山大红袍都是用其他茶叶拼配出来的,只是打着武夷山大红袍的招牌。

当时陈德华就想别的地方都有武夷大红袍,怎么能让这么好的茶“墙里开花墙外香”。陈德华立刻动身回到武夷山茶科所,开始组织宣传拼配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有许多茶,其中一些品种的质量并不亚于大红袍。比如肉桂,它的香气甚至比大红袍更浓郁,而水仙,它的茶汤之醇厚,堪称岩茶第一。”如果将这些茶的优点综合起来,岂不是更好?在他的细心的宣传和推广下,茶科所许多人加入了陈德华拼配武夷山大红袍的队伍。

为了能使拼配出来的武夷大红袍品质比其他地方的更好,陈德华早晨带人上山采茶,晚上又经常研究制茶的工艺到深夜。他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很快,第一批由陈德华亲手制作,挂着武夷山茶科所招牌的大红袍,出现在茶叶市场上。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一炮就打响了。这批茶,很快就被客商高价抢购一光。许多客商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好茶,有多少就要多少。有人甚至当场就掏出了一大迭钞票作为来年的定金。

虽然茶科所大红袍热卖,但陈德华并不是十分高兴。因为这毕竟是用茶科所里的其它武夷岩茶拼配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大红袍。许多客人问及大红袍的来源时,陈德华也如实相告。顾客遗憾的同时,陈德华的心中也同样感到遗憾。

给予大红袍第二次生命

1965年的一天,陈德华接到命令去陪同省茶科所来调查茶叶育种情况的人,他心想“我有机会跟省茶科所的人好好探讨下茶叶方面的问题了”。陈德华来到武夷山市茶科所,令他意外的是省茶科所来的人竟然是他熟悉的一位校友。他乡遇故知,两人格外兴奋,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

校友神秘的向陈德华透露说“其实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奉上级之命,要剪一点大红袍母树的穗条作科研之用。”于是陈德华陪同他去了九龙窠。莽莽武夷山,仅存6株树龄逾350岁的原生大红袍茶树生于九龙窠的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亦称“猴采茶”。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剪了两支。出于好奇心,陈德华也想弄两穗自己种。令他想不到的是,一向很好说话的校友这时候却变的严肃起来。回到茶科所的时候,陈德华又再次想提出要大红袍的事,还没等陈德华把话说完,校友就严辞拒绝,说没有上级的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动一片叶子。

自从那以后,陈德华对大红袍就难以忘怀。陈德华那时对大红袍是日思夜想,还有萌生晚上趁看守母树的人员休息的时候,偷剪几支的想法。但那只是想想而已,他还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大红袍的调查研究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德华对大红袍的心愿于二十年之后终于完成。1985年,陈德华当上了市茶叶所所长,在一次省里召开的茶业会议上,陈德华又碰到了当年那位老校友。两人见面依然像20年前一样兴奋,滔滔不绝。陈德华开玩笑似的说,“现在,你该可以给我一点大红袍了吧。”那位校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带他到暴涨暴跌。“大红袍的产业要发展不是靠炒作,而是要靠茶商们齐心协力的改良茶品种,科技兴茶。”

陈德华虽已年过七十,但他像一株老茶树一样不断散发出新香。1997年退休后,人们以为他可以在家品茶论道,安享天年。可他却退而不休,继续奔忙在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线,他一生重实践勇于探索,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大红袍产业的探索研究上。

陈德华很早就认识到要让茶农富起来,必须走产业化道路,改良茶叶品种,加强茶园管理,进行机械化生产,用科技和管理使中国茶叶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有些“专家”提出大红袍“三不变”的理论,说品质、工艺、品种都不能变。

对此陈德华表示,“这三种都要变。首先,品质要变,要变得更好。我们可以引进更好的茶的品种与大红袍拼配,使其精益求精。其次,工艺要变。我们绝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我们要科技兴茶,改良和发明机械化制茶仪器。只要能达到传统工艺的要求,自然要用最先进,最省力的方式,不必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再次,品种也可以变。可以改进,武夷岩茶最早是用菜茶拼配的,我们可以引进比菜茶好的品质,如金观音、黄观音、紫玫瑰、黄玫瑰等。”

陈德华勇于探索。日前,他将千百年的至尊茶品与琉璃艺术完美融合制成“武夷茶韵1385”特级大红袍。为“武夷茶韵1385”制作,陈德华还亲率团队精心选摘2009年武夷山风景区方圆60公里的正岩区特级茶种与纯种大红袍拼配,在今年5月最佳采茶季节,严格按照一芽两至三叶的最高采摘标准,经萎凋、做青、双炒双揉等十余道传统工序,制出2000份顶级大红袍。为了能让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饮品蕴含更多中国元素,陈德华还专门找到琉璃制作大师戴舒丰专为该茶设计了“卧虎藏龙”茶樽一方,使品茗者在品完大红袍,依旧能透过这方堪称琉璃艺术品的茶樽,回味中国茶文化的深邃悠长。

心系大红袍传承技艺

2006年6月,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陈德华自然被授予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枞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从武夷正岩区的点点名枞,到“绿叶红镶边”的粒粒茶叶,中间要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扬簸晾索、拣剔、归堆、复焙等多个加工环节,可说是“粒粒皆辛苦”。每个环节又都有讲究,例如“三不采”原则、双炒双揉、两晒两晾等,其中“做青”更是考验茶师的“真功夫”。

陈德华的制茶工艺真可谓是炉火纯青。他向我们介绍了,“做青需经过多次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环节交替进行。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从而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就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等青的目的是让茶青发酵,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茶除了制作考究工艺,其实泡茶的整个过程也有很值得回味的技艺。”陈德华一边优美的泡茶,一边给来访的客人讲述,“茶给中国人带来更多享受,是茶的冲泡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品茶论道的乐趣。‘高山流水’‘乌龙入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带着传统文化烙印和历史厚重感的名称,就出自大红袍十八道茶艺。”

好茶冲泡起来香气四溢。说着陈德华为来访的客人泡起了他珍藏多年的大红袍饼茶,烟火气散去后,能闻到幽幽的桂花香味,味道更醇,且有种特殊的清,冲泡多次后,又觉得余粽叶味。

陈德华向记者介绍了他对大红袍的独特之处的三点理解,首先,因为在武夷岩茶中没有那一种茶有大红袍如此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加深了大红袍的文化韵味。其二,大红袍有其独特的品质,9泡留有余香,口感独特,品味绝伦。其三,大红袍的发芽期迟,是最迟的一种茶,使得茶农可以调节生产期,专心研制大红袍。

当谈到大红袍制茶技艺传承时,陈德华有些担心大红袍制茶技艺“后继无人”。在武夷山,从事茶叶生产制作的人口约有4万,其中,栽种制作“大红袍”的只占到百分之六左右,不到3000人。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年轻人大都不愿尝试。“虽然说制茶可以走科技兴茶的产业化路线,可是还是需要一线的制茶工人。”陈德华强调说。

“现在传统大红袍的一线制茶工人多在60岁上下,面临着断代的危险,这也是大红袍制作技艺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陈德华说,传统的茶文化包含了制茶人与冲制者厚积薄发的功力,但是要传承下去,还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下“工夫”。陈德华希望他对于武夷山大红袍的那些贡献只是一个开创历史的序言,大红袍的美丽传说还将世代传承延续下去。

陈德华对于大红袍的痴情与付出,已然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语言去表达尊敬。而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德华不时的对记者表示,“其实我只是个爱茶之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上山采茶。喜欢那种俭清和静的生活。”他向记者介绍了俭清和静的生活理念。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唐朝陆羽茶经写道:“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明:茶崇和,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就是宁静致远。在现代,尤其要强调以安静、宁静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他就是这样一个茶人,一生以茶为侣,只要与他一接触,就能感到他周身都散发着茶的清香,茶的温馨,茶的岩韵……

紫砂圣手华建民:绚烂多彩的紫砂人生


紫砂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流传,也象征着静雅清幽的生活理念。紫砂艺术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无论是从造型的创新上,还是制作工艺的传承上,都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特色。所以,全世界很多专业收藏家,都以有一把“巨匠大师”制作的紫砂壶为荣。

在紫砂工匠中隐含着许多真正的艺术大师,“紫砂圣手”——华建民以精湛技艺、独特创意、潜心研究、突破陈规、巧夺天工,成为当代真正的紫砂工艺大师,其创立的“华氏紫砂”以最具创新意识、最具时代特点及标新立异著称于世。

一、独具匠心开创紫砂艺术崭新领域

华建民先生潜心研究紫砂艺术二十余年,对紫砂的材质、造型、制作、烧制见解独树,均有论文发表。独创的“华氏”紫砂品牌冠绝天下,曾多次荣获全国和省级陶瓷艺术设计展大奖,被业内和藏家誉为“传统与现代的撞击之光”、“生命的火焰”、“梦界的壶艺”、“火的魔术师”、“奇人怪才天壶”、“四百年来第一人”、“紫砂圣手”、“新生代紫砂泰斗”。

对于华建民来说,紫砂艺术的创作不仅需要传承和技艺,更需要潜心的去琢磨其中的奥秘、敢于不断挑战传统,这样才能够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在艺术的领域上开辟全新的道路。所以,和很多紫砂大师不同,在华建民的创作室中,不仅仅只有制作紫砂产品的器具,更有很多草创图纸,这些是他每日必修的功课,通过不断的研习让灵感迸发。

二、潜心钻研还原纯正紫砂真实面目

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从实践中,华建民经历了常人不曾有过的磨练。也许正因为如此,对于紫砂的研究才能够十分透彻,领先的艺术思维理念,得以被业内接受、被世人欣赏。

华建民潜心研究紫砂,目的就是找出纯正紫砂,揭开紫砂的本来面目。在研究紫砂数年中,发现纯正的紫砂有与普通紫砂有非常明显的区别:颜色柔、声音哑、手感润、养后油、泡茶不馊。这一见地,已成为紫砂界陶手制作紫砂的新标准。

三、紫砂窑变开创紫砂审美风格

紫砂窑变是现代紫砂工艺的一次颠覆性的革命,它不同于普通的紫砂工艺,它的工艺技术之复杂,创作思维和烧制技术之高,是很多陶艺家都无法达到的境界。在这一点上,“紫砂圣手”华建民用了很长时间才研究透彻,成为业内鲜有的紫砂窑变大师。

华建民认为,要想创作出一个好的紫砂窑变作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判断,去观察。窑变色彩的过渡自然程度;颜色的丰富多彩;色彩的稀有程度;颜色与造型的恰到好处;火焰的美丽痕迹;以及窑变的趣味。这些关键的判断因素是紫砂窑变作品出炉的前提条件,也是紫砂窑变作品的特征。

在华建民眼中,紫砂窑变是他最得意的工艺,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不负众望,创作出的紫砂窑变艺术作品深受大众喜爱。他创作的窑变作品《脸谱》、《冷暖水鸭》、《一缕鸿运》,《灰姑娘》、《月中桂》等等,个性独特,底蕴浓厚,古典与时尚完美结合,提升了紫砂窑变艺术的灵魂,开创了紫砂审美的新篇章。这得益于华建民对紫砂材质的深入研究和他烧制技术的娴熟,以及他对紫砂艺术的那股执着精神。

在紫砂艺术的发展道路上“紫砂圣手”华建民兢兢业业,把传统紫砂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层次。无论是技艺的创新、还是作品灵魂的创新,都成为业内津津乐道的佳话。标新立异,是艺术创作遵循的不变法则,也是对艺术的敬仰和传承最好的见证。

华建民简介

华建民,号砂立。紫砂艺术家,工艺美术设计师。1962年出生于陶都宜兴;1980年起从事紫砂创作设计;1986年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0年创办华氏艺陶创作室;2000年创办“华氏”牌纯正紫砂并注册。曾多次获全国和省级陶瓷艺术设计展大奖。

《紫砂宝鼎》1990年全国陶瓷艺术设计表扬奖

《紫砂仿古香炉》1991年江苏省轻工美术设计展评二等奖

《六环紫砂盆》1992年江苏省陶瓷新品展评二等奖

《金秋承露》1994年全国陶瓷艺术展评二等奖

《风声、雨声和土》1995年江苏省轻工美术设计展评三等奖

《秋艳》、《山寨情》、《晨露盂》1996年江苏省工艺美术陶瓷新品二、三等奖

《双龙供春》、《隐龙戏蟾》1996年入选中国宜兴国际陶瓷艺术展

1997年被香港权威性全球人物志编入《世界名人录》

1998年作品《同行》入选中外陶艺家邀请展,作品《窥今思古》获98香港回归一周年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优秀作品奖,并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入编《世界艺术家人才大典》

2000年出版个人作品集《陶艺群星系列丛书NO.1——华建民》

大世界出版公司

2000年中央电视台《中国风》播出专题片《供春壶艺》

2003年出版作品选集《当代中国紫砂陶艺名家——华建民作品选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出版个人作品集《华建民紫砂壶作品初探》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年整理发表研究成果《纯正紫砂窑变初探》

茶德


所谓“茶德”,简言之,是指饮茶人的道德要求。进一步而言,是将茶艺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味的哲学思想范畴,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

唐代的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将茶德归之于饮茶人的应具有俭朴之美德,不单纯将饮茶看成仅仅是为满足生理需要的饮品。唐末刘贞德在《茶十德》一文中扩展了“茶德”的内容:“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提升了饮茶的精神要求。包括了人的品德修养,并扩大到和敬待人的人际关系上去。中国首创的“茶德”观念在唐宋时代传入日本和朝鲜后,产生巨大影响并得到发展。日本高僧千利休提出的茶道基本精神“和、敬、清、寂”,本质上就是通过饮茶进行自我思想反省,在品茗的清寂中拂除内心和尘埃和彼此间的介蒂,达到和敬的道德要求。朝鲜茶礼倡导的“清、敬、和、乐”,强调“中正”精神,也是主张纯化人的品德的中国茶德思想的延伸。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的“廉、美、和、敬”,程启坤和姚国坤先生提出的“理、敬、清、融”,台湾学者范增平先生提出的“和、俭、静、洁”,林荆南先生提出的“美、健、性、伦”,等等,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因茶文化的发展与普及,从不同的角度阐述饮茶人的应用的道德要求,强调通过饮茶的艺术实践过程,引导饮茶人完善个人的品德修养,实现人类共同追求和谐、健康、纯洁与安乐的崇高境界。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张德华:从广东走出来的紫砂工艺大师》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