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中国是茶之故乡,但是古人饮茶习惯与今人并不相同,一千年前的宋朝人的泡茶方式就像冲咖啡一样。中国茶叶博物馆最近恢复了宋人“点茶”技艺,不但能增强国人对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厘清日本茶道的源头。

由国家级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承担的“宋代点茶技艺和文人茶会复原”课题研究成果最近通过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组织的专家验收。这一课题从2008年立项,历时三年在国内率先恢复了“点茶”这一重要的宋代茶礼。

课题组成员、中国茶叶博物馆陈列资料部主任郭丹英告诉记者,他们恢复的宋人“点茶”之礼包括两方面内容,首先是仿制宋代团饼茶,将茶叶经过蒸、榨、研、模、圈、烘六道工艺,制成团饼茶,然后将团饼茶碾成茶末,用茶罗筛选出颗粒较细的茶末,再放到茶盏里注水,用特制的茶筅击拂。“点茶”中泡茶的方法比较类似于现代人冲泡咖啡。

宋代注重“文治”,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兴盛期。郭丹英说,宋朝的文人雅士不但“点茶”,还要“斗茶”,讲究茶汤以白取胜,茶筅击拂茶汤产生的泡沫要能“咬盏不散”。最受欢迎的茶盏则是以“建盏”著称的产于福建建州的黑釉瓷盏,因为黑釉色更能衬托出白色的茶汤和泡沫。

“点茶”茶礼在元朝起就逐渐衰落,最后于明代消失。郭丹英说,这一变化的关键是明太祖朱元璋体恤民力,认为制作团饼茶劳民伤财,下诏停止向宫廷进贡团饼茶而改贡散茶。这是中国茶叶史的重大转折,之后国人饮茶就以饮用散茶为主,至今我们抓一撮茶叶泡茶喝的习惯还要归功于朱元璋。

尽管“点茶”茶礼衰落已经有700余年,但宋人还是留下了与此相关的大量史料和书画作品。课题组系统梳理了这些史料和书画作品,仿制宋代团饼茶,复制宋代点茶茶器和宋人服饰。像他们复原的宋代文人茶会就以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撵茶图》为摹本,茶器则以南宋末年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的茶具绘图为蓝本。宋代团饼茶的仿制工作则选用了 新老两种龙井绿茶和安吉白茶,从点茶效果看则以白茶为优。WWW.cY260.cOm

“点茶”茶礼东渡日本,至今遗风不绝。郭丹英说,日本茶道有两大流派——“煎茶”和“抹茶”,前者是继承了明代以后中国人饮用散茶的习惯,而后者就是继承了宋人“点茶”的传统。

CY260.com编辑推荐

沈明《茶马古道》再现民族走廊


世界民族学人类学大会期间,云南实力派职业画家沈明为大会创作了大型画作《茶马古道》,以画作的方式向6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展示了云南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古代“茶马古道”是滇西北至藏东南历史上茶马互市所形成的一条驿道。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存在着永远发掘不尽的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宝藏,值得人们追思和体味。

职业画家沈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5年5月在美国芝加哥举办个人画展,被权威人士誉为“当代中国能够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洋艺术、地域特色相结合并取得重要成就的最杰出的画家”。其作品追隋唐、魏晋自成风格,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为结合点,使古老的原始美和时代相融,表达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都江堰再现“茶马古道”


自2009年开始,都江堰市就开始对整个古城区进行打造。今年国庆期间,古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初具规模。修旧如旧的南街、西街、茶马古道、明城墙,幽幽地将都江堰的历史娓娓道来。

两条街道两种文化

都江堰古城区有一条着名的“玉石街”——西街。

此地原名“西正街”,东起南街南段,西接玉垒山麓,全长340米,原为松茂古道起点。

西街曾是成都地区着名的玉器市场,隆盛时集玉器店十余家,有“玉石街”之称。当时的玉石制品有茶盅、印章、笔筒、砚台、花瓶、烟具和动物玩具等,称为“灌县玉”,销往全国乃至国外。

目前,这一着名的街道,已经几乎恢复了当时的原貌,只是没有了热闹的玉石生意,不过还是能让人依稀感受到当年的繁荣。

除了玉石一条街,都江堰古城区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浓郁的伊斯兰文化氛围。古城区的南街原为回族居民聚居区,街上建有清真寺,店面也多为回族居民的服饰店、铜器店以及清真餐饮和小食店。

这条全长261米、宽11米的古街,目前也已经恢复了旧时的样貌。

古城墙重见天日

都江堰古城区里的一些老建筑,随着年代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这次古城区打造也让这些遗落的建筑、古道,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灌县(都江堰旧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唐代开始,历朝历代都在逐渐修筑城墙。但现代遗存下来的老城墙,仅有宣威门、玉垒关以及古城区西街上一段残垣。古城区打造之前,城墙周围搭建了许多现代建筑,人们一度以为古城墙已经不复存在。但在这次古城打造的过程中,这段古城墙才又重新得见天日。

除了消失的古城墙,西街上的一段茶马古道,也重新打造完工。这段古道被称为松茂古道,又名“灌松茶马古道”,南起西街,沿岷江河谷,北至松潘县城,全长700余里。踏着古道上的青石板行走,似乎还能听见久远的马蹄声。

清朝的百年老驿站

旧时有茶马古道的地方,自然也有古驿站的踪迹。顺着古街上一块“慰乐茶园”的招牌往里走,就会发现一处老院落,这里也是有100多年历史的古驿站。

今年已经67岁的马明春和他的儿孙们,就住在这个院子里。“我们已经是住在这里的第五代人了,我们的祖上在清朝时买的这块地。100多年前这里就叫慰乐茶园,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处古驿站。”马明春说,“地震前我们这里都开着茶园,现在的族人也发展到了200多人。”

虽然现在古驿站已经变成了一处民居,但驿站里的马棚至今还保留着,驿站掌柜家的后人们也仍旧守在这里。

在杭州喝“普洱”


这几年每次去杭州,当地朋友都要请喝茶,而且喝茶必是龙井茶。到杭州不喝茶尤其是不喝龙井茶,就如同来北京不吃烤鸭尤其是不吃全聚德烤鸭,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遗憾。前年去杭州也不例外。在下榻的中国作家协会创作之家,刚刚安顿下来,老朋友柯朗曦主任就特意送来他珍藏的两听当年明前龙井,让我在杭州居住期间享用。后来杭州市作协主席、诗人嵇亦工老弟请我们喝茶,同样是当年采撷的龙井茶佳品,并用当年下来的西湖藕粉,以及其它杭州茶点佐茶。真个是来杭州不喝茶,喝茶不喝龙井茶,就等于白来杭州。显然,我这次也未虚行。

在龙井茶故乡喝龙井,在茅台酒产地喝茅台,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如同这两个地方茶楼酒肆之多,谁看到根本无须大惊小怪一样。我平生喝的第一杯真正的龙井茶就是始于杭州,我平生饮的第一口纯正茅台酒就是在茅台。可是我如果告诉你,在西湖畔喝普洱茶,而且喝得更为精彩,相信你准会疑惑不解,甚至于觉得不伦不类。是吧?没错。起初我也是这样认为。喝过以后才知道,这就如同在欧洲吃中餐,别有一番情趣在里头,更加深了在杭州喝茶的印象。给我创造如此美好机会的,是上海作家褚水敖夫妇俩,他们是普洱茶“迷”,更是喝普洱的高客里手。

在杭州喝了多日龙井茶,忽然有一天,水敖说:“咱们换个地方,喝普洱去吧?”几年前就有朋友送我普洱茶,因为一直未喝过这普洱茶,就不在意地放在阳台上,把室内存茶的背阴干燥处,全让给了我心目中的茶中佳品,如龙井、大红袍、铁观音、台湾高山、毛尖等。这次水敖说喝普洱茶,而且是在龙井茶故乡,自然就不是很热情。可能是揣摸出了我的心思,水敖就说:“走吧,你喝喝看,跟喝龙井完全不同,保管你从此会喜欢上普洱。”从他眼神中的自信,我看出他对普洱茶,有种执着和偏爱,就顺从了好友的美意。

上海距杭州近,水敖他们常来。他带我们到西湖边,一家有临水平台的茶馆,找了一个靠窗座位。窗外是平静的西湖,在秋天阳光照耀下,鳞鳞波光闪闪烁烁,让人的心都倍感温暖。叫茶时水敖跟茶店店员说的那些话,诸如,什么板、哪一年的、生的熟的,等等,我听了似懂非懂,因为是第一次喝普洱茶,倒也觉得颇为新鲜有趣儿。

不一会儿茶上来了,水敖夫人小南给大家布茶,手法和速度都很到位,连我这个门外汉都看出,小南是个品茶的高人。我端起茶盅小口吮饮,觉得这普洱茶的味道儿,既不似乌龙、铁观音浓厚,也不像龙井、毛尖那般清淡,喝到口中觉得苦中带甜,自有一番别样的味道儿,就连连夸赞好喝好喝。蛮以为水敖夫妇会随声附和,岂料这二位品咂片刻后,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小南叫来店员说:“你搞错了吧,这哪是十年普洱呵,味道儿不对嘛,请给换换吧。”年轻的店员二话未说,赶紧把泡好的茶拿走,很快又送来一壶新泡的茶,小南先嘬了一小口说:“哎,这回就对了,你们尝尝,味道儿完全不一样嘛。”我尝过确实觉得不一样。这水敖夫妇简直神了,连茶的年份都能喝出来,于是跟他们请教普洱茶知识。

水敖夫妇告诉我们,他们喝普洱茶已经多年,喝得多了自然嘴尖,生熟普洱和存放年份,用嘴一尝就会分辨出来。熟普洱是经过自然发酵茶,年份越是久远味道儿越是醇厚,而且对于人的健康越有益。同行的学者奚学瑶先生,大概跟我一样不熟悉普洱,就不时地在旁询问或搭话。我就暗自回想自己,由于对普洱茶的无知,把朋友送的几盒普洱茶,随便地扔在阳台上了,不知现在成了什么模样。难免有些后悔和惋惜。

水敖好像看出了我的懊丧,就主动说:“怎么样,好喝吧?龙井茶再好,北方人不见得适应,这普洱茶则不同,既可滋养肠胃,喝多还不失眠。你扔在阳台上的那些普洱,说不定有很好的板呢。回去好好看看,把它们拿到屋里,放背阴处储藏吧!”我连连点头表示赞赏和明白。作为一个喜欢喝茶,却不谙茶之道的人,这次在杭州喝普洱,让我又增长了知识,更让我喜欢上了普洱茶。回到北京的次日,就清理阳台的茶,光普洱茶就八九盒,其压缩形状的精美,包装用材的讲究,我竟然第一次留意。在懊悔对普洱怠慢同时,更抱怨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喝茶慕名而不考虑茶性,这跟平时与人交往,只看身份而不思人品,简直有着如出一辙的短见。所幸得到高人水敖兄指点,从此,不仅善待了家中的普洱茶,而且喜欢上了普洱茶。每当有好友贵客来访奉茶,我就会拿出普洱茶,请他们品尝这茶中的另品。

这时常常地会想起,远方好友水敖夫妇。他们教给我如何喝好普洱茶,他们启迪我莫以名分论优劣,这茶中含而不露的人生哲理,更加深了我对普洱茶的钟爱。据说,在运输的长途跋涉中,经过风雨晴阴的磨砺,普洱茶不断地适应发酵,锤炼成一副好的“身骨”。看来这普洱比之别的茶叶,更经得起时间的陶冶锤炼,难怪它有种别样的性情。这普洱茶跟人生是多么相似啊。

《大观茶论》点茶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干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故,指腕不圆,粥面未凝。

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砍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周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正束)星皎月,灿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第二汤自茶面注之,周回一线。急注急上,茶面不动,击指既力,色泽惭开,珠玑磊落。

三汤多置。如前击拂,渐贵轻匀,同环旋复,表里洞彻,粟文蟹眼,泛结杂起,茶之色十已得其六七。四汤尚啬。筅欲转稍宽而勿速,其清真华彩,既已焕发,云雾渐生。五汤乃可少纵,筅欲轻匀而透达。如发立未尽,则击以作之;发立已过,则拂以敛之。结浚霭,结凝雪。茶色尽矣。

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着,居缓绕拂动而已,七汤以分轻清重浊,相稀稠得中,可欲则止。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旋而不动,谓之咬盏。宜匀其轻清浮合者饮之,《桐君录》曰,“茗有饽,饮之宜人,虽多不力过也。”

杭州龙井喝茶有感


每到杭州,令我心仪的地方,那就是到龙井去,那就是赵州和尚所说的“三字禅”——吃茶去!仲夏的一天上午,我们一行走在风景秀丽的狮峰山麓。市内气温高达40度,而一路上浓荫蔽天,清风徐来。真是“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好一个清凉世界。很快,我们过了由乔石同志题写的“龙井村”高大的木结构牌坊,到了龙井村里。时隔半年之久,龙井村已恢复了明清建筑风格。两旁村居都是?&;shy;梁飞檐,粉墙青瓦。四方游人,如过?&;shy;之鲫,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我们坐在老茶农徐济生先生的小园中。济生兄世居龙井,开山种茶,是一位地道的茶农,过去还当过生产队长。在一颗有百年树龄的古榆下,济生兄到溪流中取水。溪泉清澈,藻草横行,水质纯厚。听济生兄说,别看这小溪狭狭的一条,上面不远处就是它的九溪源头,可一直通到钱塘?&;shy;里呢。

溪水煮熟后,济生兄用透明的玻璃杯&;shy;,经&;shy;热水冲洗,再撮放龙井茶叶。由于杯子经&;shy;过热水,余热激发茶香,济生兄把杯子凑到我的鼻端,顿时一股清香冲出,沁人心田。然而再向杯&;shy;中倾入80度的热水三分之二许,稍候片刻,摇匀茶叶,此时正如古人所说:“汹汹乎如涧风之发清吹,浩浩乎如青空之行白云。”“轻烟细沫蔼然浮,爽气μ&;shy;烟风雨秋。”这时热水水汽袅袅上腾,龙井茶香随之弥漫开来。细细啜时,“生两腋之风,兴飘飘于蓬岛”,尽可得茶中真趣,个中三味矣。人们说:“龙井泉泡龙井茶”,品尝龙井茶,那真是人生难得的享受,真正的一次身心洗礼,灵魂升华呀,我们可谓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济生兄家向北百米,即是西湖龙井茶的发源地和核心茶区——老龙井御茶园。这里山姿绰约,树影扶疏,茶园青青,泉水汩汩,满眼皆是风景。济生兄告诉我,这里原有胡公庙。抬眼层峦叠嶂,人行其中,如在井中,很难走,故叫龙井。我听后,及至读到明代天顺七年谢辅写的《龙井感应碑记》时,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龙井名称的由来。碑曰:“钱塘西行一舍许,有胜地曰龙井。群山环护,奇石行立。如奔如扑,如趋如伏,如龙翔,如凤舞,扶舆磅礴而郁积,世传谓有龙宅其中,故名曰龙井。”

站在老龙井潭边,济生兄指着潭壁上“老龙井”石刻,说,这是苏东坡的手迹。这时我想起明代张岱所说:“南山上下有两龙井,上为老龙井。一泓寒碧,清冽异常。……其地产茶,逐为两山绝品。”袁宏道也说:“龙井泉既甘澄,石复秀润,泠泠可爱。”紧接着济生兄用竹竿在泉水中轻轻一搅,待水波平静后,水面上就出现了象头发丝那样的水纹线,缓缓漂移,把水面一分为二,这就是俗称的“龙须”了,我们深深地叹服造化的神奇。

北宋元佑四年(1089),苏东坡出任杭州知州。是年岁末,他得知有位叫南屏谦师者,“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于是十二月二十七日,东坡特地去拜访,南屏谦师听说苏知州驾到,“远来设茶”,十分欢洽。苏东坡作诗云:“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东坡有意读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东坡先生还与辩才法师等在老龙井留下了大量品茶唱和诗,成为千古佳话。

相传清乾隆帝六下?&;shy;南,四次到龙井采茶品茗。并将龙井茶列为贡茶。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甲午朔日,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杭州,畅游龙井,并在老龙井泉品茶。他所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诗云:“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寸芽出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何必龙团夸御茗,聊因雀舌润心莲。呼之欲出辩才出,笑我依然文字禅。”那十八颗御茶树,至今仍苍翠欲滴,生机勃勃。

据说毛泽东主席也喜好饮茶,而且精于品茶。他最爱的茶,就是西湖龙井。毛主席生前四十多次来杭州小住或考察,多次来西湖龙井采茶品茶。有一次当看到一杯用虎跑泉取来活水煮水泡的龙井茶,清香四溢时,凝神看了杯中深浮的绿色尤物,闭目闻了闻沁人心脾的茶香,然而轻轻啜了一小口说:“虎跑水泡龙井花,天下一绝。”2003年4月12日在龙井新落成了“毛泽东采茶处”纪念碑和“宽余亭。”

济生兄还告诉我们,去年下半年,国民党民誉主席连战先生来大陆时也特地来老龙井品茗。

明代写《玉簪记》、《节孝记》的着名戏曲家,藏书家高濂也精于茶事。他写过一篇记在三生石旁盛夏月夜品茗的风雅往事,寄情于月光山色之间,得茶禅之味而超逸绝尘,颇为出色。他说:“山僻景幽,云深境寂。松阴树色,蔽日张空。人罕游赏。炎天月夜,煮茗烹泉,与禅僧诗友分席相对,觅句赓歌,谈禅说偈。满空孤月,露浥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岂俨人在冰壶,直欲谈空玉宇。寥寥岩壑,境是仙都最胜处矣!忽听山头鹤唳,溪上云生,便欲驾我仙去。欲抱尘心,萧然冰释,恐朝来去此,是即再生五浊欲界。”

我们平湖清代名人高士奇先生在他的《茶》文中云:“吾乡龙井,径山所产茶,皆属上品,偶移其种于圃中栽之,发花极香。春末,绿牙新吐,访得采焙之法,手自制成,封缄白垂瓦中,于评赏书画&;shy;时,瀹泉徐啜,芳味绝伦。茶喜山石荫密,此地无山,故不能多植,然亦足解玉川之癖矣。”看来,我们这位老乡也极喜品龙井茶。并十分爱惜。不是吗,他要非等到“于评赏书画&;shy;时”才“瀹泉徐啜,芳味绝伦”享受一番哩。

归来时,在老龙井的石径上,济生兄还告诉我们,真正的龙井茶,饮过后,慢慢的会从齿中流出一种淡淡的甜味。我顿时悟起,这不正是由茶文化专家寇丹先生最近刻制的用清水泥做成的传统形纽钉三足的石瓢壶,壶面上书法、诗词大家周退密先生所题的“回甘”两字其真正含意么!

此时,我也觉得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甜味,淡淡的,很淡淡的,渐渐直至无味,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这不正是“茶外之茶,味外之味”么!

大师顾景舟紫砂壶精品再现


紫砂壶

1、壶嘴,胥出若自然生成,结合部位顺畅;壶嘴额、唇、素、注,清秀爽朗。

2、壶把,依据壶身贴切统一协调、衔接干净利索。

3、壶内光洁,微妙之处留有手工制作结构印痕。

4、壶泥,色泽纯正嫣红透亮、砂粒隐现。

5、视觉上:两位大师合作之品,形神兼备。

6、技艺上:工艺精湛、引人入胜、角线面体、权衡比例端庄;

7、印款:盖内“顾景舟”印,顾老一生专属印章多达三十余枚,求新求变。咀、扳、盖、把、钮等比例协调,整体挺拔端庄,壶盖身吻合精致。壶底脚向上对应有致,壶钮与壶体对称适体秀雅。

这些特点都显现出一代大师顾景舟精湛的技艺水准和超人的哲者思想。

该作品充份表现精、气、神、韵之美,形神气态俱佳,该紫砂壶是迄今为止,世面上所能见到的顾老作品中与傅抱石大师合作经典之作,极为罕见的精品之一。壶身一侧绘有竹子图案,另一侧为傅抱石大师的题字:“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造型气韵生动,此顾景舟紫砂壶口径:8cm高:9.5cm做工精美,保存完整。为顾景舟大师与傅抱石大师合作经典之作,壶身一侧绘有竹子图案,另一侧为傅抱石大师的题字:“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造型气韵生动,此外,印章、器型、包浆也都较为完美的体现了顾老作品的独特之风。轮廓清晰,成型技法独特,工艺流畅,线条纤巧,可谓极具美感,独到天成。该作品现藏于广州隆盛国际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壶艺界影响颇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其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争相收藏。顾景舟在壶艺上的成就极高,所创作的数十种壶型堪称件件精品,载誉可比明代时大彬,所制之器脱俗朴雅,仪态纷呈,堪称“集紫艺之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顾景舟一生制作的宜兴紫砂壶数量不是很多,上个世纪80年代在香港拍卖价已为65万元人民币,现每把壶时价均超过100万元。近年来,顾景舟大师有12把壶拍卖过千万,今年春季拍卖会上“顾景舟九头咏梅茶具”堪称本季春拍紫砂部分的重中之重,最终以人民币2875万落槌成交,又创历史新高。

失传的茶艺技艺——茶百戏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道:“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描绘了自清代以来已失传数百年的古茶道——茶百戏。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茶文化史上独具特色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当属分茶,分茶是一种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物象的古代茶艺,又称茶百戏、汤戏、茶戏、水丹青等,是既可品饮,又能使茶汤的纹脉形成文字和图像的极具观赏性的一门艺术。

茶百戏始于唐朝,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清。

很多人都读过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诗中有句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又有《入梅》诗:“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陆游的好友杨万里也是热爱“分茶”之人,他的《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有“分茶何似煮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劈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在宋代,由于受到朝廷和文人的推崇,十分盛行。向子諲《酒边集·江北旧词》有《浣溪沙》一首,题云:“赵总持以扇头来乞词,戏有此赠。赵能著棋、写字、分茶、弹琴”。

北宋初年人陶谷在《荈茗录》中已经说到一种叫“茶百戏”的游艺:“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陶谷所记述的“茶百戏”,便是后来的分茶了,玩法是一样的。

喜爱“茶百戏”的文人很多,其中就有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她的《满庭芳》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句;《摊破浣溪沙》有“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句。宋徽宗赵佶也精于分茶。蔡京在《延福宫曲宴记》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宣和二年(1120)十二月癸巳,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自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曰: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徽宗亲自分茶让群臣观赏后,才饮茶品尝。可见宋时,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僧徒,以致“赶趁人”,都会玩分茶。分茶甚至还传入女真。《大金国志》卷七称金熙宗能分茶,以为“尽失女真之态”。

入元以后,起于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也因为民族矛盾的加剧,对原来流行于汉族的茶道艺术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雅致的点茶道和分茶艺术开始衰落。但至明清仍有点茶流传和分茶余韵,据清代高鹗《茶》:“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清代后期未见玩分茶的详细记载,这朵茶艺奇葩已经失传了。

总之,“茶百戏”是一种蕴酿于唐末五代,形成北宋初期。流行于两宋,衰于元,亡于清代后期的茶艺技艺。

人间天堂之杭州茶风俗文化


杭州出的茶叶有名,都是家喻户晓的。但是你了解杭州的茶风俗吗?茶文化在杭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即使是亲朋好友相聚,嫁娶等等都对茶有一定的要求和习俗。

管你是远道而来还是乡邻左舍,踏你门坎后,一杯热茶,一缕清香,一声问候,一片笑声,这浓郁的芳香和亲切的话语,这一千年不陈旧的概念已深深地扎根在每个茶民的心底,已成为茶乡乃至全民族的礼仪与风尚。客人来至,寒暄问候,邀请入座,主人的家属,立即洗涤壶盏,升火烹茶,冲沏茶水,敬上一杯香茶。主人讲究“端、斟、请”,客人则留意“接、饮、端”的举动,主人以左手托杯底,右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躬着身,微笑地说:“请用茶”。

饮茶人要双手接怀,道声谢谢,端杯细啜,抿唇啧啧,要称赞主人茶叶佳、味道香。一道茶后,寒暄叙话,主人复斟茶,饮茶毕后,当客人的面不能将茶余渣倾倒,主人要待客人走后再倒掉。 如家人亲戚团聚,朋友同事谈天说地,情人窃窃私语,也大都备一包好茶,拎一壶开水,摆一张桌,或在庭院或在堂前或在树下或以点心小吃充饥或以瓜子话梅佐茶,从容不迫慢慢品尝,一坐坐到太阳偏西,直至那茶也已清淡而无色,这才算是真正喝过茶了,悠哉悠哉起身打道回府,这是天下也难寻的茶乡一景。

在婚姻、嫁娶,茶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男女相亲,如果彼此中意,先由双方媒人沟通,选定良辰吉日,由男方将上等的新茶和配上糖果、食品等等,由媒人带领男方向女方求婚的聘礼称“下茶”。女方的家人如打开男方带去的茶品饮,这就意味女子接受了聘茶礼,称“吃茶”了,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由于茶性不二移,茶开花时茶籽尚在,称为“母子见面”,表示爱情忠贞不移,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红楼梦》一书中,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诙谐地说:“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

在新娘的嫁妆中,一般都陪嫁有八角式的锡制茶瓶,并装满好茶以供婚后贮藏茶叶之用。结婚行礼至于迎亲或结婚仪式中更是离不开茶的。新郎、新娘要喝“交杯茶”、“和合茶”,向父母尊长行拜见礼时,除向长辈三叩首外,还要献上香茶,作为一种尊敬的象征叫“谢恩茶”,向亲朋好友喝“认亲茶”等仪式。当晚,还有闹新房时新婚男女要向客人唱茶歌,跳茶舞,往新娘头上、身上、被窝里撒茶等。这些一是寓意着以后茶叶生长的壮啦,香啦,多生儿女啦,再是年轻的小伙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搞笑和难为新娘。待客人们都走后,在新婚之夜,新娘还要和新郎喝由新娘在未出嫁前亲手采的“花拌茶”也叫“忠贞茶”。

茶乡的大姑娘在婚期前,都要自己采制为“夫君”准备的“花拌茶”。在采茶季节,朝阳刚出、露珠未干时,姑娘头不梳,口不漱,赶早上茶山选初抽的嫩叶,用口将嫩芽咬下吐入篮中,回家后拌入花瓣中熏制成茶,整个采摘拌花过程中手不接触茶叶。这茶叶不出卖,姑娘出嫁时带至夫家,在新婚夜,只有丈夫才能品尝。婚后第三天,新娘还要在喜娘的陪伴下,挨户向四邻敬茶

还有茶乡的女子从小要学会摘茶、揉茶、唱茶歌,男子从小要学会种茶、制茶、品茶、熟稔茶道的茶俗。婴儿出生了,要用茶水洗眼洗澡,有“消灾、免病,易养成人”之说。人到寿终正寝时,家人总要在他的口腔里放上一片茶叶,说是魂不迷关,体不发腐。茶乡人生不离茶,死不舍茶,茶的幽香几乎伴随着茶乡人生命的全过程。茶作为特定风俗习惯已深深融进茶乡人的血脉,茶乡茶的分量远远超过茶本身的生活。难怪有人说,一部茶的历史,就是茶乡人的世代发展史。

杭州作为众多名茶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茶的传说,有“十八棵御茶”的传说、“龙井”之名由来的传说等等。

名茶还与众多的名人留下了不少的轶事佳话。从“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再到美国总统尼克松、朝鲜首相金日成、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法国总统蓬皮杜等都与龙井荣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些典故、轶事是旅游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实体性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趣昧性,能达到引人人胜的效果。

杭州有许多著名的茶诗、茶词,纵贯古今。如唐代诗人释皎然的《对陆迅饮天目茶元居士晟》,与陆游同时代的皇甫曾所作的《送陆鸿渐天日采茶回》,乾隆所作的《观采茶作歌》、《于金山烹龙井雨前茶得句》、《再游龙井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等等。特别是“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等名句,脍炙人口。近代的如周祥均所作的《龙井茶虎跑水》,如行云流水,令人倾倒。

杭州的茶联大多以茶事为内容,常悬挂在杭州茶馆、茶楼、茶室、茶叶店、茶座的门庭或石柱上。昔日杭州几溪的林海亭、九溪茶场、藕香居,现今杭州龙井秀萃堂茶室、九溪十八涧茶厅、茶人之家l西湖国际茶人村等均有许多茶联。如:“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开”、“无事且临溪,喝杯茶去;有泉可灌足,得空再来”、“泉从石出情宜冽,茶白峰生味更圆”、“泉清让虎跑,茗贵称龙井”、“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等等。这些茶联常给人古朴高雅之美,也常给人以正气睿智之感,还可以增加品茗情趣。

杭州的茶馆历史悠久。南宋时茶事兴盛,金人灭北宋,南宋建都于杭州,把中原的儒学、宫廷文化都带到了这里,使这座美丽的城市茶肆大兴。《梦粱录》载:“杭州茶肆,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四时卖奇茶异汤。”那时的茶馆已经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来了,有听琴说书就着茶的,文人雅士聚会开茶话会的,市井引车卖浆者则常常在街头茶摊上边斗茶边谈天说地,赵盂烦专门有《斗茶图》记录了这一场景。到了明代市井里巷间的茶馆就极为普遍了,张岱和吴敬梓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作了详细的描写。《儒林外史》中有个马二先生,去了吴山,见“这条街,单是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19世纪中叶,杭州包括近郊在内,全市已有大小茶馆二百多家。

杭州有许多国内知名的茶文化的相关建筑,中国茶叶博物馆、“茶人之家”、“国际茶人村”等都坐落于杭州。如:中国茶叶博物馆是目前我国惟一以茶为专题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它于1991年4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红瓦石墙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建于茶山山坡上,周围是青翠蓊郁的层层茶园,馆内景致幽雅清新,那落落大方的气度,别具一格的宁静美丽,吸引了五湖四海的宾客。

茶人之家是国内第一家茶文化机构,于1985年春正式建成,是掩映在杭州植物园旁一片绿荫之中的古色古香的仿清式古典建筑。整体环境清幽宁静,“茶人之家”金字匾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手笔。其前厅为茶室,对外开放,环境优美整洁,曾经茶客如云。茶室后为内院,有迎客轩,庭园中还有“陆羽饮茶著书蜡像”、一把硕大的茶壶以及清丽如画的池石小景、修竹美卉等等。

随照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茶的风俗也在变化,现在茶农还以茶喻人,宣扬茶木不论生长环境优劣,自身给养厚薄,也不管人间世情冷暖,只要春回大地就尽情抽芽长叶,任人采用,直到生命尽头的无私奉献精神,用来教育、激励后代。通过饮茶品味人生,由茶的先苦涩后回甘,体现以苦为乐,先苦后甜的艰苦奋斗精神

茶之三点茶法


点茶法是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注汤幻茶成诗成画,谓之茶白戏、水丹青,宋人又称“分茶”。《荈茗录》乃陶谷《清异录》“荈茗部”中的一部分,而陶谷历仕晋、汉、周、宋,所记茶事大抵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事。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当不会晚于五代。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盏、点茶(调膏、击拂)。

点茶法奉行宋元时期,宋人诗词中多有描写。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明朝前中期,仍有点茶。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茶谱》序云:“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饮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汤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匕入于巨瓯。候汤出相宜,以茶筅摔令沫不浮,乃成云头雨脚,分于啜瓯”。朱权“崇新改易”的烹茶法仍是点茶法。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四泡茶法: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过去往往依据陆羽《茶经·七之事》所引“《广雅》云”文字,认为泡茶法始于三国时期。但据着者考证,“《广雅》云”这段文字既非《茶经》正文,亦非《广雅》正文,当属《广雅》注文,不足为据。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杀青时一定要掌握火候,茶青下锅后,要先闷炒,再扬炒”、“揉捻时要以整形为主,加压不宜过久,一般是轻揉”……近日,在六堡茶原产地——苍梧县六堡镇的塘平村,现年57岁的韦洁群一边熟练地揉捻着茶叶,一边耐心地向女儿石濡菲传授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

“她制茶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来制作,所制作出来的茶叶精细,品质高,群众非常认可。”提起韦洁群,当地群众几乎无人不识。2009年,她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不久前,她又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韦洁群一直以来对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的坚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年18岁的韦洁群是原六堡公社茶厂的一名普通的采茶姑娘,由于她的勤劳好学,采摘茶叶又快又好,不久,她与另外三名采茶姑娘一起被送到茶厂的技艺部门,跟随老师傅学习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她很快就掌握了制茶技艺:杀青、揉捻、沤堆、发酵、烘焙、略置、加压、陈化……每一个环节她都熟记于心。

不久后,原六堡公社茶厂解散,出于对原生态六堡茶的钟爱,韦洁群一直坚守在六堡镇,用她的制茶技艺,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带来高品质的好茶,与此同时,她的传统制茶手艺也日臻成熟。

韦洁群所在的六堡镇塘平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丘陵地形为主,山脉延绵、峰峦耸立,气候温和,溪流纵横,泥土疏松肥沃,是种养茶树的最佳之地。2003年,韦洁群充分利用好当地气候,在村里办起了茶厂,并坚持用传统的制茶工艺制作六堡茶,所制作出来的产品由于质量上乘,经常被抢购一空。

由于韦洁群所制作的六堡茶品质上乘,再加上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很多外地商人一直想跟她合作,甚至有人想“买断”她的传统工艺。更有甚者,在意识到韦洁群的名气能带来的影响后,有商家竟直接盗用“韦洁群”的名字来注册商标……

考虑到传统制茶工艺的重要,再加上近年来现代制茶工艺对传统的制茶手艺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韦洁群一直视之为己任。

韦洁群的女儿石濡菲从小对六堡茶传统的种植和制作耳濡目染,有着坚实制茶基础,韦洁群有意让她接过自己的“衣钵”,便经常对她讲授制茶技巧。在母亲手把手教导下,石濡菲所制作出来的茶叶也达到很高水准。

只有坚持,才有生命力。虽道传统茶艺后继有人,但韦洁群还是说出她的想法。她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传统的制茶工艺,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鼓励并支持传统的工艺,让六堡茶制作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扬州的“下茶”与“点茶”茶俗


悠悠数千年的岁月,浩瀚无际的长江、黄河,孕育出中华博大精深、瑰丽多姿的民风民俗。而中华茶俗即是浩瀚的中华民俗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经济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饮茶习俗,茶俗与茶礼有着密切的关系,茶礼,狭义的是指婚事上的行聘之礼,广义的则是指与饮茶有关的各种社交仪礼,现在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扬州的饮茶礼俗“下茶”与“点茶”。

下茶:扬州人家的婚事中,有婚前定亲一俗,男方定亲所送的礼品中,除糕点、白果、莲子、百合等食品外,必有一包茶叶作为女子的受聘之礼,而这包茶叶的取意是“从一而终、绝不移志”。据说,茶树的栽植很有规矩,下种出芽长成茶树后,不能移植,若要移植,不能成活,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曰:“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扬州人用茶叶作为聘礼,就意味着双方亲事定下来后就不再变动,因此,扬州人把定亲行聘之礼又叫做“下茶”。

扬州人家遇有喜事,如招待媒人、新婿上门、迎接嫁妆、花轿(如今是花车)进门等,还有吃“三道茶”的礼俗,《邗江三百吟》卷九中云:“扬城喜事,如款待作伐人(即媒人),以及新婿上门,姻亲初会时,入座用三道茶:第一道“高(糕)果”,献而不食;二道,或建莲、或燕窝;三道,或龙井、或霍山,皆食,皆曰茶”。

另外,扬州还有吃“点茶”的茶俗,这是祝寿、拜年时的习俗,《邗江三百吟》卷九中也有记载:“遇大寿,来祝寿者;客登堂揖过,即有衣冠一价,捧盘中高(糕)果二盅献之,客惟摇手而己;此则用银镶杯,斟热清茶,内放红杏仁、长生果几个,以点染之,名曰‘点茶’”。

在“下茶”与“点茶”的茶俗中,主人向客人敬上糕果,客人都是“惟摇手而己”,“献而不食”,有些不明其中事理的人,会误以为客人不礼貌。其实,这正是扬州人的特殊礼节,糕果即糕点,取其吉利,叫成“高果”,有“高升兴旺”之意;客人不食,是让主人“余下来,留待日后兴旺发达”,是对主人表示善意的祝福和尊重。

除外,扬州还一直有“吃讲茶”的习俗,旧时的扬州人遇到纠纷,往往是矛盾双方先到茶肆(茶楼),然后请人主持公道,让别人来“评理”,这就叫“吃讲茶”。主持公道的人又叫“中人”,在茶肆(茶楼)里,“中人”居中而坐,双方各坐两边,开始时双方茶壶的壶嘴相对,表示双方意见不合,如果矛盾化解了,则由“中人”把两只茶壶的壶嘴相交,表示和好。如果有一方仍有异议,还可将自己的茶壶向后拉开,再行“叙理”,最终还是由“中人”评判,把双方茶壶拉到一起,如果“中人”判一方理亏,则把一方的壶盖掀开反扣,以作裁定。二这次“吃讲茶”的费用,全部由被翻开壶盖的一方支付,当然,对方也可表示善意,也把自己的壶盖也反扣过来,那茶资就由双方“二一添作五”,一人把一半了。

“吃讲茶”,使他人的纠纷及时化解,不使矛盾激化,不发展到要去官府打官司,看似寻常的饮茶礼俗,却也真实的反映出旧时扬州的民风淳朴及扬州人的通情达理。

淡中有味,点茶三昧


最爱看滚水入茶,沉浮流转,其景恰如南朝梁元帝的《归来寺碑铭》:“九苑萌枯,三昧叶卷,疏树摇落,翻流清浅。”

把茶瓶里烧好的水注入茶盏中,古人称之为“点茶”,是唐、宋时兴起的一种沏茶方法。

点茶的意趣,在于一个“点”字。茶艺师先用瓶煎水,并将研细茶末放入茶盏,陆续注入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而后执壶往茶盏有节奏地点水,而且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点茶人还要用另一只手执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之为“运筅”或“击拂”。

点茶因动而有趣,因静而有味。调膏的速度,注水的节奏,茶筅击拂的轻重缓急,在此动静之间微妙的感悟,能给人带来的身心享受,唤来无穷的回味。

北宋有净慈寺的南屏谦师擅长点茶,技法娴熟高超,为时人所赞誉。苏东坡曾到杭州任知州,谦师听说之后亲自来为他点茶。苏东坡欣赏了谦师高超的点茶技法,品饮了他亲手点的茶汤,果真非同一般,于是当场做诗一首,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从此,“点茶三昧手”就成了茶艺高超的赞誉。

“三昧”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这种静水流深式的参悟,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

点茶需要茶艺人回归当下,凝神静气,类似于一种冥想。点好一杯茶,漪漪生莲花,其间动中有静,淡中有味,意境悠远,确如佛家的三昧真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动而心止,便如死水,人静而心动,方能妙趣横生。

点茶是茶道文化的瑰宝,这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点茶所代表的一种心境。

点茶,点的不止是茶。

宋明点茶道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选水

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宋人“点茶”技艺再现杭州》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