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茶似生活诗意栖居

心性在茶

出了青岩定广门,沿着田埂,听着蛙鸣,远远有一盏灯,刘立的家,葱茏的树木围绕幽静的院落,门上书“南泉山月”。

我们苦苦追寻他的茶文化叙事。“喝茶!喝了我的茶,你们就懂了!”刘立微笑着说。在他手里,茶叶舒展开了,墨绿变成了翠绿,挺拔舒展在水中浮沉悠游。喝上一口,清甜中有草本的微涩,品位只属于当年春天的芬芳。

“种茶人的心性都表现在茶里了,与其我说,不如茶来说。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他说。

“有的人喝茶一味单纯地强调甘甜,不容忍一丁点的苦涩。”在刘立看来,一杯茶,香、甜、涩、苦都要有,不必去回避苦涩味,自然的滋味最重要,略带苦涩而口感丰富的茶才能带给人绵绵不绝的惊喜。“

他说:“如果只追求甜,还不如去喝糖水,何必喝茶呢?”

尊崇自然

刘立种茶,源于一种情结。

他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学的就是与茶有关的专业。毕业后,爱写诗、爱绘画的他从事的却是包装设计行业。2003年,厌倦在城市中奔波的刘立在他的老师——贵州农学院陈振强教授的鼓励下,重新回到花溪黔陶,老师建议他把赵司贡茶重新做起来。1701年,时任翰林侍读学士的周渔璜曾将赵司茶献给康熙帝,康熙帝饮后,赞曰:“品尝周公赵司茶,皇宫内外十里香。”从此,赵司茶成为贡品名传天下。

刘立说:“赵司贡茶虽然有名气,有文化内涵,但这么多年来,已经逐渐衰落。我当时很犹豫,去茶山查看了下,黔陶村那里只有很少的茶树淹没在杂草、灌木丛中。赵司村和骑龙村还有一些,但都是处于无人管理中。”最终他还是签下了承包合同,2003年,刘立开始了他的茶农生涯。

“到我接手的时候,茶树没几棵,土地严重板结,比足球场还硬,我用3年时间才把这五六百亩的茶园地挖松,把茶树整理出来,又把新茶树种下去。我几乎走遍了那一片的农民家里,请求他们不要把茶树砍了,卖给我,春天的时候,我来采茶。”

在刘立看来,茶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他说,种茶不太需要精耕细作,让茶园建立起较完善的生态体系,能自我调节生态平衡。他拒绝使用农药,允许虫吃掉一部分茶青。

农业是靠天吃饭,这话刘立深有体会。种茶这9年来,他笑称,几乎所有的天灾他都遇上了。一年夏天,气温很高,一天,村主任打电话说他的茶园被烧了两亩多,他想到两亩还能承受,也没说什么。谁知道晚上村支书又打电话来说,又烧了几十亩。他说:“接到这个电话,我都要哭了,几十万就这么没了!”

尽管遇到这么多困难,但刘立并没有放弃,他说,我是把“赵司贡茶”当成文化品牌来做的,没有任何炒作,也没有广告,赵司贡茶凭着内在的魅力已经渐渐获得一帮爱茶懂茶人的认可。

授艺传道

对茶的爱惜与善意,也延续到刘立的生活中。青岩,他的茶店里时常都有大学生、朋友在那里喝茶,学习茶道。他还有一个身份是贵州大学茶道社指导老师。

在刘立的茶山上,有学生实习基地。每年,他都会带领学生来学习采茶、制茶。不仅如此,他还开班教授茶艺茶道,在他看来,泡茶简单,但却是需要在所有的东西都学到了之后才能达到的“简单”。首先是茶技,如水温的掌控、茶品的理解、茶器的选择;然后是茶艺,泡茶的手法、节奏、环境、服饰、仪表等要与茶艺所表达的主题相契合;第三层才是茶道,上升到个人的修为。这时候茶已经带有了精神层面的思想来和生活相融;第四层则一切回归本源。

“人们对茶寄托的、要求的,需要通过恰当的人来实现。习茶、悟茶、从技到艺,到道,这就是我最终想要告诉学生的。”刘立说。

Cy260.com精选阅读

“茶支书”刘恒能


每逢春夏,洪雅、丹棱等周边地区1000余劳动力纷纷到修文村采茶务工,各路商贩也争相前来抢购茶叶。村民认为,将偏远的修文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生态茶叶特色村、劳动力输入村,多亏了“茶支书”刘恒能。

修文村地处离县城近40公里的偏远山区,一条长长的修文坡,成为阻隔村民致富的“高墙”:农产品很难卖出去,生产资料运进来成本高。

1992年11月,刘恒能当选村支书,当即立下“军令状”:打通修文的进出路和产业路。当年,村道建设拉开帷幕,他身先士卒,带领村民建成了全县山区第一条通村公路。

2002年,他瞒着妻子把1万多元定期存款提前取出,把房产证抵押,垫付村道硬化工程款……如今,村里建成了全县第一个通乡、进村、连社、入户的水泥路网。

上世纪90年代起,刘恒能自费到龙泉驿、郫县等地参观学习,认真把每一个致富点子记下来。随后,他回家做试验。搞玉米制种,失败了;栽种水稻,产量不理想;发展水果,品质不佳……有一年干旱,村里玉米、水稻、蔬菜等作物几乎绝收,唯有他搞的那片茶园长势喜人。刘恒能见状高兴得直拍脑袋:对,发展茶叶!

刘恒能率先砍掉自家果树,辟出茶园6亩,接着动员群众发展茶叶。开村民大会,走访动员,办田间技校,协调贷款,引进茶苗……执著与汗水换来收获,全村茶园面积迅速发展到4500余亩,户均年产值近2万元,茶叶加工大户迅速发展到90余户。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205元。

目前,修文村98%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90%的农户盖了新房,60%的农户发展了庭园经济。在刘恒能的带领下,“农业部乡村清洁示范工程”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正在该村顺利实施。

刘祥国:实干发展茶产业


刘祥国(右二)为茶农讲解6家、名优茶基地1.2万亩。年加工绿茶7万公斤、红茶3万公斤。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市场销售逐年扩大,跨区域辐射带动鄂、豫、皖3省9县区46家荼场。实现茶农户均年茶叶增收1500元以上。该公司原料全部来自“古光州”区域大别山高山茶园及施用饼肥的有机茶。全部按照国家标准化、清洁化要求生产。

公司坚持按照“诚信为本、仁义经商、先做人、后做生意”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采取资源、资金入股的方式和茶叶初精制一条龙,名优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办法,通过创新加工工艺,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和市场信息等途径,实行订单生产,为成员提供技术、购销、信息等服务,开展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同时,每年自筹资金60万元,对成员实施统一培训、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产品等级认证、统一销售。实现合作社及合作伙伴“八个统一”。公司对社员和合作伙伴的茶叶高于市场价的15%左右收购,确保他们比其他茶农增收。

勇于开创新思路

光州牌信阳毛尖茶,刘祥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在国营凌集茶场进行加工工艺的改革并引进机械加工。研发了一套信阳毛尖茶的机制工艺。他将杀青的“生锅”改为滚筒杀青,投叶量大,杀青均匀,更能达到高温快速杀青的效果。确保了毛尖茶的色绿汤清。把“熟锅”做形理条先改用机动小茶把,后又改为揉捻机轻揉、热揉,再用整形机理条提毫。最后用烘干机两次烘干(初烘和足火)。这套工艺把原来的手工“两锅”、“三烘”的费时切难掌握的老工艺改成了全部机械的新工艺,省工省力,降低成本。保证了成茶质量,开创了信阳毛尖茶机械化的新路。这套机械制茶新工艺从上世纪80代开始逐步完善。现在已在潢川、商城、光山、新县、固始等地区普遍推广,是对信阳茶产业的一大推动。用这套机制工艺加工的信阳毛尖茶条形整细圆滑,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郁有板栗香。不会做出“小浑淡”的信阳毛尖茶。这就引领了信阳毛尖茶的回归,把毛尖茶又拉回了大众巿场。老百姓说,这样的毛尖茶可以自己喝,送礼好而且不贵。

他所创制的光州雪芽,人称毛尖茶中的名茶。外形扁平匀直,白毫显露,茶色翠绿,汤色黄绿明亮,清香高长,有熟板栗香。深得茶叶专家的喜爱,曾作诗贊曰:“信阳毛尖好,名茶出潢川。淮南光州上,复入榜名间。新秀有雪芽,尤喜冷水煎。紧结锋苗秀,品啜浓郁鲜。”就是这个东方佳人——光州雪芽,得到欧美人士的钟爱,来信来函订购。

刘祥国诚信做人,妙手做茶。做人讲义气,不忘老朋友。做茶质量好,物美又价廉。一身茶人精神,勇于奉献,不愧是60年茶亊功勋。

刘应成:律政之外 普洱茶之间,在峨毛茶上的三个首创


峨毛是一个小村名,这里出产的茶叶就叫做峨毛茶。峨毛村躲藏在云南新平县者竜乡的大山里,者竜应该是当地彝族或傣族的音译,这个地名具体有什么含义,这就得请教刘律师了。

刘律师叫做刘应成,他的家乡就在者竜峨毛村。峨毛村今年十一大假的时候,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十月二号那天,高朋满座,“新平凤翥峨毛茶专业合作社”挂牌仪式在这里正式举行,主其事者,就是刘应成律师。实际上这个玉溪市制茶行业的首家农村合作社早在2011年就建立了,正式挂牌则是今年十月。

挂牌这天,刘律师摆了数十席松毛宴,把加入合作社的乡亲们全都请到了,亲朋好友们也应邀前来,大家席地而坐,大口吃酒,大口吃肉,者竜乡著名的牛汤锅的香味飘散在夜空。吃完了酒肉,乡亲们还观赏了一台乡土味道浓烈的晚会,那时,刘律师安静地躲在观众群中,台上的灯光不时投射到他的眼镜上,五十多岁的人了,那时也压不住有些激动的样子。峨毛茶能有今天的规模和名气,都和这位律师的执着努力分不开。

普洱茶今天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其中惊心动魄的故事和真假难辨的奥秘以及专家与伪专家之间的臧否,早已成为陈词滥调,所谓“欲辨已忘言”者也。但刘应成律师似乎很少参与那些无聊的纷争,他所做的,是背起行囊,带上相机,和三五好友一起,徒步进入茫茫哀牢山中,去寻找那些传说中的古茶树。

者竜距离大叶茶的原生地普洱——以前叫思茅——不远,直线距离不过百里之遥,也是所谓上争得一席之地,刘律师的话是不听不得地!

现在的峨毛茶,红绿皆有,品质一流,那些挂满了墙的奖状奖杯奖牌就是证据,那些在淘宝店上购买了峨毛茶后留下的好评也是证据。峨毛茶,听这名称就有一股子原生态的味道……

刘仲华:白茶与健康


刘仲华,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茶学博士点领衔导师、药用植物资源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仲华一直从事茶叶科学和药用植物资源功能成分研究,在茶叶功能成分化学、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天然保健食品开发等研究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颇高学术地位。

2011年,刘仲华承担了“白茶与健康”的研究项目,项目组采用现代最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在对白茶品质与功能成分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从化学物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白茶美容抗衰、抗炎清火、降脂减肥、调降血糖、调控尿酸、保护肝脏、抵御病毒等保健养生功效及其科学机理。现就研究成果发布如下:

第一、白茶具有美容与抗衰老作用

通过细胞模型研究和衰老生理指标分析发现,白茶能有效清除过量的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内毒性羰基的生成,有效抑制皮肤色素沉积和老年色素荧光物质的形成;可以有效降低由于自由基攻击引起的蛋白质变性以及由于毒性羰基化合物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有效增强皮肤细胞及脑神经细胞的活力与增殖能力,起到美容抗衰老功效。白茶能增强秀丽线虫抵御氧化应激的能力,有效延长秀丽线虫在氧化应激条件下的存活时间,表现出优异的抗衰老能力。

第二、白茶可预防皮肤细胞的光老化

皮肤光老化是由于长期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加速衰老的现象。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证实,临床许多皮肤病,光、线性弹力纤维病,日光性角化病、慢性光线性唇炎、日光性雀斑样痣、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素细胞瘤等的发生发展与皮肤光老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白茶能有效清除紫外辐射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增强皮肤细胞的抗氧化力,对紫外辐射引起的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第三、白茶可降血脂

通过细胞模型和高脂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白茶可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通过改善肝脏及细胞的代谢功能,提高肝脏的抗氧化活力,有效高脂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起到显著的降血脂效果。

第四、白茶可降血糖

白茶中的多酚类和酯类,有促进胰岛素合成的作用;茶多糖类物质,有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作用。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本研究以白茶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氧嘧啶制造小鼠高血糖模型,探讨白茶的降血糖效果。通过化学药物诱导的高血糖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白茶可通过有效调控高血糖小鼠的胰岛素代谢水平降低血清中血糖的浓度,减轻高血糖小鼠的临床病理学指标的不利变化。

第五、白茶有效修复过量饮酒引起酒精性肝损伤

通过小鼠肝组织外观、切片的电镜观察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发现,白茶能有效提升小鼠抵御酒精引起的氧化性肝损伤的能力,保护肝细胞,减轻过量饮酒引起的肝脏病变。

第六、白茶具有抗炎作用

在以血管通透性增加为主要改变的急性炎症模型中白茶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炎症反应,对肿胀程度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见,白茶能有效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抵御炎症因子,增强机体清除损伤因子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草药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所含丰富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香豆素类及挥发油等的抗炎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验资料显示抗炎中药对于急慢性炎症及免疫性炎症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中药抗炎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许多合成药物具有较强不良反应,人们愈来愈重视从天然药物中开发抗炎药物。

第七、白茶调理肠胃

通过小鼠饲喂实验发现,白茶可以有效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减少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的数量,起到平衡肠道微生物菌群分布,有效调理肠胃功能。

第八、年份白茶比新产白茶有独到的表现

过对1年、6年、18年的白茶同时进行研究发现,随着白茶贮藏年份的延长,陈年白茶在抗炎症、降血糖、修复酒精肝损伤和调理肠胃等功能方面比新产白茶具有更好的作用效果。

茶在英国


中国人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英国人在生活上最大的享受,莫如在起床前倚枕喝上一杯热茶。40年代在英国去朋友家度周末,入寝前,主人有时会问一声:早晨要不要给你送杯茶去?

那时,我有位澳大利亚朋友——著名男高音纳尔逊·伊灵沃茨。退休后,他在斯坦因斯镇买了一幢临泰晤士河的别墅,他平生有两大嗜好,一是游泳,二是饮茶。游泳,河就在他家旁边;为了清早一睁眼就喝上热茶,他在床头设有一套茶具,墙上安装了插座,每晚睡前他总在小茶壶里放好适量茶叶,小电锅里放上水,一睁眼,只消插上电,顷刻间就沏上茶了。他非常得意这套设备,他总一边啜着,一边哼起什么咏叹调。

初抵英伦,我对于茶里放牛奶和糖,很不习惯。茶会上,女主人倒茶时,总要问一声:“几块方糖?”开头,我总说:“不要,谢谢。”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喝锡兰红茶,非加点糖奶不可。不然的话,端起来,那茶是绛紫色的,仿佛是鸡血,喝到嘴里则苦涩得像是吃未熟的柿子。所以锡兰茶亦有“黑茶”之称。

那些年想喝杯地道的红茶就只有去广东人开的中国餐馆。至于龙井、香片,那就仅仅在梦境中或到哪位汉学家府上去串门,偶尔可以品尝到。那绿茶平时他们舍不得喝。待来了东方客人,才从橱柜的什么角落里掏出。边呷着茶边谈论李白和白居易,刹那间,那清香的茶水不知不觉把人带回到唐代的中国。

作为一种社交方式,我觉得茶会不但比宴会节约,也实惠并且文雅多了。赴茶会的没有埋头大吃点心或捧杯牛饮的,谈话成为活动的中心。主持茶会真可说是一种灵巧的艺术。要既能引出大家共同关心的题目,又不让桌面胶着在一个话题上。待一个问题谈得差不多时,主人会很巧妙地转换到另一个似是相关而又别一天地的话料儿上,自始至终能让场上保持着热烈融洽的气氛。茶会结束后,人人仿佛都更聪明了些,相互间似乎也变得更为透明。

在茶会上,既要能表现机智风趣,又忌讳说教卖弄。茶会最能使人学得风流倜傥,也是训练外交官的极好场地。

英国人请人赴茶会时发的帖子最为别致含蓄。通常只写:

某某先生暨夫人

将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

在家

既不注明“恭候”,更不提茶会。萧伯纳曾开过一次玩笑。当他收到这样一张请帖时,他回了个明信片,上书:

萧伯纳暨夫人

将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

也在家

英国茶会上有个规矩:面包点心可以自取,但茶壶却始终由女主人掌握(正如男主人对壁炉的火具有专用权)。讲究的,除了茶壶之外,还备有一罐开水。女主人给每位客人倒茶时,都先问一下“浓还是淡”。如答后者,她就在倒茶时,兑上点开水。放糖之前,也先问一声:“您要几块?”初时,我感到太啰唆,殊不知这里包含着对客人的尊重之意。

我在英国还常赴一种很实惠的茶会,叫做“高茶”,实际上是把茶会同晚餐连在一起。茶会一般在下午4点至4点半之间开始,高茶则多在下午5点开始。最初,桌上摆的和茶会一样,到6点以后,就陆续端上一些冷肉或炸食。客人原座不动,谈话也不间断。我说高茶“很实惠”,不但指吃的样多量大,更是指这样连续四五个小时的相聚,大可以海阔天空地足聊一通。

关于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经常被列举的是火药和造纸。然而在中西交通史上,茶叶理应占有它的位置。咱们中国人大概很在乎口福,所以说起合不合自己的兴趣时,就用“口味”来形容。英国人更习惯于用茶来表示。当一个英国人不喜欢什么的时候,他就说:“这不是我那杯茶。”

(选自团结出版社《上午咖啡下午茶》,有删节)

刘勤晋:普洱茶种都是杂种


刘勤晋老师与很多混资历而成为名师、泰斗的茶界专家不同,认真而执着,刘师母在吃饭时一直说,刘老师就是直脾气,容易得罪人。其实,要成为大学者,学问仅仅是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性格,才可能自成一家,事实上,人间事,都是这样一个道理。

论坛开始前一段时间,刘老师一直与我沟通到底谈什么题目比较好。每年茶界召开的论坛、会议数不胜数,论坛的议题能引发市场讨论的则不多。谈太高则虚无,谈太低,则眼界未开,谈不胜谈。

核心文化论坛的目标与众不同,是面对市场、面对大众、面对媒体,需要接地气,这与之前所有的论坛面对政府不同,不需要谈论空洞的理论,更不需要所谓的高大上。

市场上,存几年茶就自称为专家的人太多,但是,绝大多数又缺乏专业的背景,往往是望文生义,望山生茶。

所以,如何谈得深入浅出,其实并不容易,尤其面对一众云南茶界的专家、泰斗发言。

正因为与之前的论坛不同,论坛开始前,我还是有些担心,对于普洱茶,“茶文化”其实已经谈得非常多,对于“茶”倒是谈的非常少。然而,刘老师一发言,我所有的担心都烟消云散。举个例子,刘老师谈到普洱茶的历史只有500年,这个论断对于很多江湖大师所谓“周代就出现普洱茶”的论调是狠狠的一耳光,并且明确说出“普洱茶出现于明末清初”,这对于很多拼命要拉长普洱茶历史的专家们同样是语出不同。

刘老师这一课,值得很多人听,不仅仅是江湖的大师,更是值得很多专家、学者听。

我们的时代,修饰太多,而忘却了真义,正如刘老师所言:普洱茶需要真实的声音。

刘勤晋简历:刘勤晋,男,1939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重庆市首届茶学学科带头人。西南农学院园艺系茶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现代化学系(应化系)进修,曾为日本国立静冈大学农学部访问学者,曾先后赴韩国、日本、泰国、越南及我国台湾、香港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主编高等学校教材《茶文化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茶馆与茶艺》、《中国普洱茶之科学读本》、《茶·茶文化·旅游》论文集,是高等学校教材《茶叶加工学》副主编。

主编参编《中国茶叶大辞典》、《茶文化学》等近10部专著与教材。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其中一级核心刊物30多篇。

编写教材与著作:

1、茶文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

2、茶叶加工技术(四川科技出版社)主编

3、名、优茶加工(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

4、茶、旅游、茶文化(重庆出版社)主编

5、改造古老的西南茶区(西农出版部)主编

6、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轻工出版社)分部主编

7、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

8、中国茶经(上海科技出版社)参编

9、制茶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

10、茶叶加工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参编

11、茶、咖啡的现状与展望(日文)(日本东京工业会志社)参编

12、中国普洱茶之科学读本(广东旅游出版社)主编

13、古道新风――茶马古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

14、普洱茶的鉴赏与冲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主编

15、茶馆与茶艺(中国农业出版社)主编

刘新安:安化黑茶凤凰涅槃的推手


他是一个壮实黝黑的山区汉子,说到兴奋处,甚至会脱了鞋盘腿坐在沙发上,山区人的质朴和执着在他身上一览无遗。

他带领的老国企白沙溪茶厂,背负沉重包袱在市场经济中拼杀,探索、转型、重建并再创辉煌业绩,被业界称为黑茶领域的“一面旗帜”。

但他却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战功”,哪怕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全部都奉献给了白沙溪,并让白沙溪这块品牌享誉大江南北。

他真诚而质朴地告诉我们,他们只是遇上了一个盛世兴茶的好时代而已。

而实际上,白沙溪以及安化黑茶的重新崛起与走向辉煌与他不可分割。

1980年进厂一场注定一辈子的缘分

在说刘新安之前,不得不说黑茶与白沙溪茶厂的历史,因为这与刘新安休戚相关。

白沙溪茶厂位于安化县小淹镇,为湘中古邑的安化,是古老梅山文化的中心区域,自古以茶扬名天下。

安化境内万山重叠,云雾缭绕,山崖水畔,不种自生茶树更是随处可见。五代(935年)蜀,毛文锡《茶谱》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渠江薄片,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这便是早期的安化黑茶了。

历史上作为世界黑茶的生产中心,安化山山种茶,四季运茶。关于安化的史上的8连冠;2010年,“白沙溪”黑茶作为世界十大名茶之一,进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展示展销,奏响“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世纪绝唱;前不久,白沙溪牌千两茶更是获得了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2015年,登上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的中国馆,向世人呈现。

而正是白沙溪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安化黑茶产业的全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安化县的全民经济发展。如今,农民生产致富不用再外出打工,经营一片自家的绿色茶园,在家乡的茶企参加工作都能安居乐业。

白沙溪赢了,刘新安笑了。

2015年开启新纪元书写安化黑茶新传奇

然而前进的步伐却没有就此止步。

2015年6月28日,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黑茶产业园竣工庆典在安化县白沙溪茶厂盛大举行。

这一场仪式,被称为“打造黑茶旗舰,成就百年伟业”的序幕,也是刘新安梦想的延续。

早在2012年,益阳市政府就把白沙溪黑茶产业园“年产1.5万吨优质安化黑茶清洁化生产线建设项目”列为“三项行动”重点项目工程之一。

项目一期工程,4栋现代化生产车间、2栋毛茶仓库于去年3月28日投产运行。包括立体化砖茶成型车间、传统工艺茯砖生产车间、分选净化车间、发酵车间、现代化自动控温烘房、冠突散襄菌“金花”培育园、成品仓库、包装车间等,全程流水线管控,年产能达2万吨,将引领安化黑茶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

项目二期有综合大楼、黑茶博物馆、体验中心等,于2015年6月28日正式交付使用。

如今,沿资水而建的白沙溪黑茶产业园,新厂房宽敞明亮、简洁大气,旧厂房厚重干净、朴实无华,新旧厂房交相辉映;沿江风光带美景如画,八角茶亭赏景怡情,花草相依;隔江相望,钧泽源茶园基地连片成梯茶飘香。除此之外,安化黑茶标志性建筑“千两茶王”景观塔、白沙溪黑茶文化长廊都将后续投入建设。

“白沙溪黑茶产业园不仅是白沙溪与全体茶农茶友茶商共同努力的百年大计,更是安化茶产业挑战新常态实现新跨越的奋斗典范,将开启白沙溪"茶旅文一体化"新纪元。”在宽敞明亮的新办公室茶台上,刘新安自信满满地说道。

也就在同一天,《茶香白沙溪》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晚会在白沙溪新办公楼大会议厅璀璨上演。

该剧目是安化黑茶首台系统性舞台历史剧目。

“茶香赋、丰碑赞、黑砖诞生、黑茶飘香……”13个篇章以白沙溪76年探索、发展、奋斗征程为源泉,从白沙溪1939年建厂入笔,以76年来白沙溪人为发展黑茶产业、架起民族团结桥梁,推动经济社会繁荣所作的重大贡献为创作线索,反映白沙溪人求索奋进,精诚团结,携手向前的精神风貌。

白沙溪人,又一次给了大家惊喜。

这100多人的演员阵容,均来自白沙溪各个部门和车间一线员工,他们将平时的工作体验融入到剧目的每一个动作中,充分展示了安化茶人的勤劳朴实、刚毅柔美。

坐在台下的刘新安看得很认真,并多次带头鼓掌。

他告诉我们,他希望通过这个剧目,把白沙溪的文化,白沙溪人的精神传遍大江南北。而他自己,也许再过几年,就打算退休了,那么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把白沙溪的根基再打稳一点,培养出一批青年人才,带领白沙溪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而实际上,35年了,刘新安与白沙溪早就血肉相融,注定这一辈子都不会分开了。(摘选)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心性在茶之刘立》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