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

舒曼:茶文化与公共外交

11月1日,以“茶与人类文明”为主题的东方文化学术论坛在杭州召开。本次活动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浙江省文化传承创新协同中心、杭州两岸文化交流中心承办。

《吃茶去》杂志总编、河北省茶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舒曼应大会之邀作《茶文化与公共外交》演讲。舒曼在演讲中说,近年来,以茶文化作为契入点的外交形态愈来愈受到各国重视,世人注意到中国茶文化在公共外交运用上产生令人想不到的效果。当今世界,没有不喝茶的国家,也没有不喝茶民族,利用茶文化来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使者”可谓恰到好处。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正以积极的文化外交形态吸引着各国人民的视线,它向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外和谐沟通十分有效的一个平台。

舒曼从“茶文化公共外交的渊源由来已久”、“世博会与茶文化公共外交”、“老舍茶馆与茶文化公共外交”、“公众人物与茶文化公共外交”、“以茶为礼和客来敬茶与公共外交”、“中国茶文化是公共外交手段的新选择”等六个层面诠释了公共外交是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以茶文化作为公共外交手段抑或是成为公共外交的“魅力攻势”,茶文化表达的方式是文化性的,茶文化是一种软力量的表达,茶文化的表达往往是比较柔和的、直截了当的和容易被理解的。茶文化在塑造有吸引力的国家形象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舒曼说,茶文化公共外交的渊源由来已久,在中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朝鲜半岛和日本派出大量的遣隋、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文化。茶,同时作为“文化使者”连接东亚文化的外交纽带,成就了与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的肇始,以至于形成了这些国家的“茶礼”、“茶道”。中国茶主要通过丝绸之路、海上茶路和草原茶叶之路传向欧洲各国的。

后来,威尼斯学者赖麦锡、意大利作家拉摩晓等人的著作,无形中也起到连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友谊。17世纪初,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凭借航海优势,从澳门把中国茶转运欧洲。荷兰成为了推动欧洲饮中国茶的“火车头”。17世纪下半期,中国茶叶输出量骤然大增,欧洲的饮茶习俗开始普及于大众,而且十分讲究以茶待客的礼仪,暨寓有东方人的谦恭美德,又含有西方的浪漫风情,融合了东西方的精神文明。由此中国茶文化的文明开始走向欧洲。1662年,葡萄牙公主卡特里娜•德不拉干萨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她在出嫁时把中国红茶带到了英国,成为“英式午茶”文化的肇始,使英国饮茶文化成为养生的妙品和颇具绅士风雅的社交礼节。英国和法国人开始接触中国茶,是把茶当成“长生妙药”看待。17世纪中期,法国神父Aiexander·De·Khodes所著《传教士旅行记》中,记述了“中国人之健康长寿应该归功于茶,此乃东方所常用的饮品。”1657年,英国第一个出售红茶的伦敦arawayCoffeeHouse,在其宣传中国茶的海报上,就是把茶的功效当作药品来宣传的。17世纪末,中国茶叶随同欧洲移民一起来到美洲新大陆。但也是因为茶惹上麻烦——波士顿倾茶事件——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而到了1784年,乔治•华盛顿还专门派出了一艘“中国皇后号”前往大清王朝运回茶叶等物质。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中国,与中国结成新外交的纽带,希望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以上是中国茶的国际贸易史,但同时也是“以茶为媒”自发开展的“公共外交”的原始雏形。

舒曼在谈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文化公共外交体现时说:

1949年,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访苏联,在为斯大林准备的礼物中专门准备了“西湖龙井”和“祁门红茶”。

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摩洛哥议会议长时,为帮助新独立的国家发展经济,巩固其独立地位,答应中国将帮助摩洛哥开展种茶和生产茶。1958年,摩洛哥在脱离西方殖民垄断两年之后,便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洲国家。茶叶,虽然不是直接促成中摩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诱因,但也成为推动中摩两国关系的一个载体,成为茶事公共国际外交的一段佳话。

周恩来总理就曾分别于1957、1961、1971年连续三次以“西湖龙井”赠送来访的尼克松、基辛格、金日成、西哈努克亲王等外国政要,茶为中国与国际往来牵线搭桥,功不可没。

1957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在杭州梅家坞茶园参观,观看了茶农炒茶,品尝了西湖龙井茶,并希望中苏友谊像茶香一样飘扬。

1960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在杭州品龙井茶,一杯龙井茶深情表达中柬两国友谊。

196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锡兰(今斯里兰卡)总理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夫人一行参观西湖龙井茶园,一杯龙井茶香飘在中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主席把四两大红袍茶作为国礼送给尼克松。引申出“半壁江山”的故事。可见这四两武夷山大红袍茶,拉近了中美两国关系,成为中美外交史上茶文化外交的一段插曲。值得一题的是,在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总理在杭州邀其品尝“西湖龙井茶”,尼克松幽默地对周总理说:“总理阁下,在我们即将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前夕,我今天有幸品尝到如此珍稀的天堂茶和天堂菜,想必上帝也会为我们庆幸的罢!”尼克松虽然说的是茶,但其意却道出了中美外交。这一案例生动地体现了中国茶文化在公共外交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正如尼克松在撰写的《领袖们》一书中对“中国茶”评论说:“我知道,这只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方式,但在事实上,这表明中国人对他们的文化和哲学的绝对优势坚信不疑,凭借这一优势,他们总有一天会战胜我们和其他人。”尼克松的一席话非常明确地表明了一杯茶的外交开启了中美合作新篇章。

1983年,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杭州双峰村品龙井茶,并和村党支部书记范新法亲切交流。一杯龙井茶浓缩在中朝两国人民情谊之中。

1995年,巴基斯坦总统法鲁克•莱加利在杭州双峰村参观龙井茶园,并希望能多多品尝到中国好茶。

2001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了由千宗之率领的日本茶道里千家第一百次青年访华团主要成员说:“世界各国的文化是相互交流的,茶道虽源于中国,但在日本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成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纽带。”这是中国领导人对茶文化作为公共外交纽带的又一次肯定。

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俄罗斯“中国国家展”巡展现场,向俄罗斯总统普京赠送四种“徽茶”。这是继毛主席向斯大林赠茶后中国领导人再度以中国茶架构中俄两国友谊,开创了茶文化公共外交的新局面。当日下午,普京在克里姆林宫会见来自中国的三位少林武僧时,还对上午收到的茶叶念念不忘。普京说:“胡锦涛主席送给我非常精美的茶具,还有茶叶。茶叶现在可能来不及泡,但你们下次来,一定给你们沏那种茶。”茶,在中俄外交关系中的“纽带”作用也已体现无疑。

2008年,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夫妇访问中国时,温家宝总理亲曾同庆号普洱茶,使英国皇室人员重新认知了中国普洱茶。

2008年,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在北京拉开序幕。胡锦涛主席观看了由中日青少年表演的中国长嘴壶茶技和日本里千家茶道后,发表了“以茶为缘、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十六字精神。胡锦涛主席对中日青少年的讲话,清晰地传达了“以茶为缘,以和为贵”的外交诉求,为即将访问日本奠定了和谐的基调,预示着中日“茶文化外交”正式启航。

2008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中国时,国家主席胡锦涛向梅德韦杰夫赠送同庆号普洱茶。一款普洱茶加深了中俄两国领导人的一段友情。

2011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梅德韦杰夫向胡锦涛展示并当年胡锦涛主席赠送的同庆号普洱茶,以表以茶结缘、以茶会友的情义。

2009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赠送同庆号普洱茶,使得中国普洱茶再度飘洋过海,成为中英友谊的“使者”。

2010年,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上海世博会中国茶展示区与联合国秘书长助理阿瓦尼·贝南品茶,就中国茶文化和谐思想与联合国倡导和平理念进行交流。

2010年5月31日下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在日本参加中日文化界座谈会上,听取日本茶道家千玄室回顾1979年邓小平先生对他讲说的一席话:“茶是中国的根,茶道最重要的是和平之心,通过交流茶道,我们共同为维护和平做出努力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您能把日本的茶道能在中国广为推广,中日两国文化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我希望中日双方都能够珍惜我们共通的文化。”听了千玄室一席话,温家宝总理很高兴地说:“先生讲的非常好,茶道是中国的根,也是和平的象征,实际上还有一种东西就是蚕丝,如果远的说到徐福,近的说到郑和,中国的两位航海家,带去的除了和平以外,就是茶叶和丝绸。”茶,又一次被作为公共外交重要的历史节点显露其独特的魅力。

201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G20)第四次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向加拿大总理赠送“福禄寿喜”同庆号普洱茶。茶文化再次作为加深中加友谊的重要见证。

2011年,在海南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前夕,央视《环球视线》主持人水均益在莫斯科对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进行了独家专访时就是以“中国茶”作为谈话引子。茶文化作为中俄外交关系中的“纽带”作用又一次显现。

2012年中非合作论坛——文化部长论坛在北京召开,文化部将协作摩洛哥创办国家茶叶馆,为中摩两国人民友谊又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

2013年,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结束了中国科大的演讲后,来到了合肥包公祠体验徽派茶文化,在旋律优美的《茉莉花》古筝现场演奏声中,品味“黄山毛峰”的清雅,由衷赞叹中国茶文化“哈拉少”。一杯黄山毛峰,再度架构起中俄两国的传统友谊。

2015年12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陪同默克尔在安徽考察时,邀请默克尔品尝安徽茶并赠送安徽茶。以茶礼仁,让德国总理感受中国茶的礼敬与平和。

李克强总理陪同默克尔在安徽考察,邀请默克尔品尝安徽茶并赠送安徽茶

此外,舒曼还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外演讲时先后七次说到茶事。舒曼说,从2013至2015年10月,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比利时、巴西、斯里兰卡、印度、英国等国家和世界国际组织时,从中国茶对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高度,先后七次说到茶事,尤其是2015年10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中,以“中国是茶的故乡,英国则将下午茶文化发挥到极致”论述了中英文化的渊源和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世界共同见证了两个汉字——“茶”与“和”字。

在谈到世博会与中国茶文化公共外交时,舒曼首先列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全世界共同见证了两个汉字——“茶”与“和”字,它向世界传递着中国茶文化“和”的核心思想,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中国实践茶文化公共外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舞台。以茶文化为载体契入“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主题思想,并在世博茶文化系列活动中贯穿始终,使中国茶文化“以和为贵、重在沟通”的礼仪之道得到了立体展示。舒曼以为,中国茶文化把公共外交目标的受众界定在联合国各组织的首脑,以及国外传媒集团、思想库等非政府组织。然后是根据目标受众的不同需求和认识结构,有效地组织国内外公共外交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针对性强的公共外交活动,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国际形象的实效。

舒曼指出,中国茶文化先后与联合国等世界非政府组织进行对话,使中国茶文化在公共外交舞台上获得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让世界人民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亦体现中国人礼敬于世界的大国风范。中国不祈求国际政治分歧靠茶文化来化解,但以茶文化等交流形式增进相互了解,却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

舒曼认为,在上海世博会举办“世界和谐茶会”,吸引了100多个国家代表。世博会是一场让人激情澎湃的世界文化派对,也是一台属于全世界的科技和文明秀场,更是一块在浓缩“世界”的公共外交前沿阵地。“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是世博会的理念,倡导和谐世界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主流共识。中国茶文化,抓住了难得的世博契机,以“世界和谐茶会”的形式,切入中国茶文化对世界的“话语权”。上海世博会,人类社会第一次完成了中国茶文化在“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语境下的史无前例的“亮丽演出”,为中国的公共外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日本文部省研究课题《上海世博的经营人类学研究》把中国世博茶文化作为关注点加以研究,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舒曼回忆说,联合国馆秘书长助理阿瓦尼•贝南在“世界和谐茶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今天举行的‘世界和谐茶会’,就像我们已经举行和经历过许多活动一样,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提升大家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正因为如此,我想告诉大家,中国茶文化正在推进的就是我们全球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感恩、包容、分享和结缘。因为茶文化所特具深厚的历史、习俗和传统元素,使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显重要。一杯茶,内含着给予他人的谅解与宽容。世界和谐茶会的目的和意义,正是联合国以高度的热情所推崇的内容。

在世界和谐茶会上,一把中国紫砂壶在100多个国家代表手中传递

在世界和谐茶会上,30中国茶仙子为各国代表奉上中国茶

“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是舒曼在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口号,得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充分肯定。潘基文在联合国馆端起一杯中国茶的同时,非常高兴地说:“中国茶很好,我非常熟悉,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厚的‘和’的思想。”这句话实际上意涵着中国茶文化作为公共外交上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茶文化是“和合”文化,中国茶文化为和谐世界的缔造、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了一次生动的公共外交例证。世界在你眼前,中国茶在你身边,这是上海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公共外交的成功之处和绝佳体现。同时,从另一个层面也提高了中国茶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谈到北京老舍茶馆与中国茶文化公共外交时,舒曼认为,“国际对话不只是政府间的对话,也需要各国公众间的对话”。老舍茶馆作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公众平台,已经成为京派茶文化公共外交主要渠道。

舒曼介绍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创办于1988年的北京老舍茶馆不断汲取中国茶文化精髓,着力打造成北京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并且成为了中国茶馆业最大和最为重要的公共外交平台。可以这样说,“茶文化外交”是老舍茶馆的代名词,从1992年5月13日接待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开始,至今已让来自世界100余个国家政府首脑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取得了茶文化公共外交上的卓著成果。当百余位世界政要和国家首脑端起一杯中国茶时,在人类茶馆传奇中,竟然创下了中国茶千古不朽的传世之作。更重要的是老舍茶馆向世界打开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国与世界和谐沟通的并且十分有效的公共外交平台。

1992年5月13日,日本前首相海部俊做客老舍茶馆

舒曼对此总结说,由于茶文化具有中国“和合”文化的典型性,老舍茶馆通过一杯茶的作用,加深与国际友人之间的关系,使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崛起的形象更加富有了特有的亲和力。一杯茶可以扫除“中国威胁论”演变成“中国和平论”;一杯茶可以具有超越民族、宗教、地域和外交的伟大意义。茶文化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在老舍茶馆居然成为公共外交弥合分歧的“创可贴”。

1999年,德国前总理科尔做客老舍茶馆WWW.cy260.Com

2007年10月26日,印度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夫人光临老舍茶馆

在谈到公众人物与茶文化公共外交方面时,舒曼说,但凡与外国人交流和接触的中国人,都是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由于茶文化具有柔美的亲和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茶文化外交需要借力公众人物来提高茶文化的亲和力,从而提升中国公共外交形象的实际效果。

舒曼还例举了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电影演员姚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亲善大使”李冰冰,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濮存昕等诸多公众人物以茶为媒进行茶文化交流,为传播中国茶文化不余遗力的事例。舒曼对此表示,中国公众人物,不仅要肩挑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一次历史性重担,更是泱泱大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茶文化需要各种国际性文化舞台,让更多的名人运用茶文化开展茶文化外交的活动,焕发公众人物对中国茶的热情,激发他们对中国茶的灵感。

在谈到“以茶为礼”“客来敬茶”与公共外交时,舒曼说,中国人在与外国人的交流、合作、往来中,应该说,都是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可以说,客来敬茶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的一种行为艺术。茶,教会每一个中国人待客之道、尊重之道和礼仪之道。

舒曼认为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培养全民的公共外交意识,提高全民的公共外交素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以茶敬外宾,实际上协调了一种中国人与外国人“和敬”的人际公共关系。

舒曼对此总结道,中国茶道中“和”的思想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化解矛盾,增进团结,以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倘若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都能尊循于茶道中的和敬友爱、平等尊重、和谐相处,这将给人类文明带来无限生机。

在谈到中国茶文化是公共外交手段的新选择时,舒曼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不断扩大,中国在世界上声誉日隆,开拓以茶文化融入公共外交已经成为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的必然选择。

第一,中国茶文化借重要活动已经开示走向了世界。中国茶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其思想是跨越国界的。

第二,依靠民间外交之力把茶文化思想传递出去。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瓦尼•贝南在中国茶入驻联合国馆启动仪式上说:“在我看来,茶虽然是一种农产品,但茶叶是一种生命的象征,茶更是一种文化,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有着深远的意义,茶,代表了中国的伟大;茶,也是中国的自豪。茶文化告诉我们,为什么联合国与中国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潘基文秘书长主张‘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这样一个主题理念,这其中自有一番道理和诠释。茶是一种植物和农产品,是地球的精神。茶,沐浴着阳光雨露,就是生长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她是自然的体现,当我们在饮茶或者是品味茶的时候,我们既是与自然的某种融合,我们又是在享受人生,茶就是把这种幸福和快乐带给人们。”

第三,中国茶借茶馆这一公众平台让各国首脑领略了中国茶文化。除老舍茶馆外,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到百年老茶楼湖心亭,品尝和体验中国茶的魅力。亲和的茶,亲和的外交,彰显了中英两国关系步入友好轨道。湖心亭茶楼,已经不止一次把中国茶文化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使者”。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感受中国茶文化,到西哈努克亲王、瑞典首相、加拿大总督、罗马尼亚总理等品味中国茶文化,湖心亭茶楼担当着对外传播中国茶文化“使者”的使命。

第四,“以茶致和”的公共外交思想促使西方摒弃冷战思维意识,共同建设和谐世界。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特点,具有不同的优势,彼此该怎样相处?是竞争、斗争、你死我活,还是合理竞争,和平共处,和衷共济?中国茶文化选择了“和”——“君子和而不同”。诚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以茶为缘、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谐共生”。

第五,茶文化要继续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国际舆论。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驱,茶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不仅取决于本国民俗,也取决于国际舆论环境。

舒曼在演讲最后总结时说道:饮茶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凝聚人心,凝聚人类所向往的和谐之心,由此看来,世界性公共外交也需要茶文化这条纽带。要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极具包容性和世界通用性中国茶文化是一种最有效途径。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尔曾在一次国际茶会说:“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话,那便是茶。茶味香馥甘醇,意境悠远,象征中庸和平。在今天这个文明与文明互动的世界里,人类需要对话交流,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中介。”这段话,简明透彻,通过国际舆论的宣传,充分表明了茶文化对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功能。

舒曼认为,能否把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思想,包括中国茶文化“正清和雅”等精神介绍出去,首先取决于是否把中国茶文化作为一种深度公共外交手段,取决于中国民间组织自己的国际沟通能力。中国的茶文化公共外交正是增强这种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毫无疑问地支持了政府外交。中国茶文化真正体现了可以超越信仰、超越地域、超越种族的伟大精神。

舒曼表示,公共外交是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以茶文化作为公共外交手段抑或是成为公共外交的“魅力攻势”,茶文化表达的方式是文化性的,茶文化是一种软力量的表达,茶文化的表达往往是比较柔和的、直截了当的和容易被理解的。茶文化在塑造有吸引力的国家形象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日趋提升,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茶文化领域公共外交的广泛实践,相信世界有日益增多的人们,能够正确地了解中国茶文化和领略到“和而不同”的中国茶文化精神。相信中国茶文化外交定然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舒曼:茶文化与公共外交》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