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是一种什么茶】

东莞已经成为全国普洱茶收藏量第一位的城市

东莞美女多,**行业发达是众所周知!但是近年来,普洱茶在东莞风靡各地,东莞人喝普洱、藏普洱更是越来越鲜为人知,据东莞茶叶协会不完全统计,东莞民间普洱茶收藏的总量加起来,接近云南普洱茶两年的总产量,东莞已经成为全国普洱茶收藏量第一,销售量紧次于广州的城市。

我市的普洱茶收藏之路是从2003年东莞万江首家茶叶专业市场开业的时开始,普洱茶的普及和消费就进入了快车道,紧接着茶山、道?、阳光海岸、常平、东城等专业市场拔地而起并迅速壮大。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卢树勋:“东莞这几年的茶叶市场茶叶城相对陆续开了差不多有十个,茶庄加上大概7千家,藏茶的数量,我们叫茶叶发烧友也好,茶叶收藏者也好,还有些民企,一些闲余的剩余资金用来投资,好理性地投资,普洱茶的数量已经差不多有十万吨了。”

据茶叶协会统计目前东莞普洱茶的消费和收藏者有近百万人,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成熟稳定,每年东莞的销售量占据了云南普洱茶总产量的近半壁江山。

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秘书长卢树勋:“普洱茶云南的总茶量每年大概6万吨左右,这几年的统计数据,有大概70%的销量在广东,但是70%的广东里东莞的市场占50%,占了70%里的50%。”

茶叶协会估计东莞目前普洱茶收藏的量假如全部释放出来,东莞市场要消化十年才可怠尽。茶叶协会认为东莞能成为超越佛山等珠三角城市,成为普洱茶收藏和消费的重要阵地,原因是东莞对普洱茶文化的推广和经济的发达。

目前东莞每年针对茶叶的展会就有三个,专业市场也在各个镇街不断增加,茶叶协会认为普洱茶在东莞的神话还将不断延续。

精选阅读

普洱茶城志愿者成为城市名片


普洱茶城志愿者成为城市名片

近日,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法院法官肖云?和刚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的腾仕龙宣誓加入了普洱市的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

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成立于2008年,到今年6月,共有注册志愿者2.7万余名,占思茅城区人口的15.6%。“最近像肖云?和腾仕龙这样报名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了,说明我们‘茶城志愿者’树立起了自己的口碑。”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大队长刘吉辉自豪地对记者说。

服务大队成立以来,组织茶城各类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和谐茶城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普洱市思茅城区主要开展了法律宣传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禁毒防艾服务、环保宣传服务、爱心救助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助残志愿服务、助老志愿服务、交通志愿服务、家教志愿服务、消防宣传服务、廉政文化宣传服务等19个服务项目。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先后在思茅城区的十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参与中国普洱茶节志愿服务、参与抗旱救灾志愿活动。2010年11月,中国茶城志愿者服务大队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勐海为何能成为“普洱茶第一县”?


勐海为何能成为“普洱茶第一县”?

一、勐海是一部活的茶史,有深厚的茶文化内涵

在中国的茶史中有这样的记载:濮人(布朗族)是最早的植茶人。至今,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勐满、勐往等布朗族居住地保存有大量的古茶树和野生茶树。其中,贺松有1700多年的野生“茶树王”,被当地村民视为神树,南糯山有800多年前的人工栽培型茶树。

老曼峨布朗古茶山

在贝叶经和寺里的石碑记载着这个村寨已经有1368年的历史。这里的佛寺以及寺里的贝叶经书,在东南亚一带有着较大的影响。老曼峨有连片的古茶树3205亩,分布在古寨四周浓密的森林之中,古茶树大的要3人合抱,小的也有碗口粗,茶树姿态奇特,枝叶苍翠,焕发出绿意盎然的勃勃生机。

老/新班章古茶山

班章古茶山曾经是布朗族居住地。古茶树面积有2000多亩,这里的茶树与阔叶林混生,遮荫较好,枝叶茂密,叶片光滑,芽尖茸毛又厚又亮。班章、老曼峨等地的古茶,其特点是“苦尽甘来”,味道非常霸气,苦味重回甘好,10多泡都还有芳香的茶味。这里的茶被人们称为普洱茶中的极品。

南糯山古茶山

“采茶拨玛云雾中,南糯白毫香气浓。欲问香气何处来?三国武侯遗古风”。这是对南糯山茶香气高,苦味淡,甜味重的生动描写。南糯山平均海拔1400米,山高谷深,植被茂密,常年云雾笼罩,具有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据传,布朗族先民在南糯山垦植茶树始于三国时期,种茶、栽培技术为诸葛孔明所授。1100多年前,僾尼人(哈尼族)继承了南糯古茶山并继续垦殖茶园。800年的栽培型茶树王,见证了各民族兄弟栽培利用茶树的重要历史。

贺开古茶山

典型的古茶树观赏园林,原始的拉祜族风情村寨。这里古茶树面积连片10000多亩,景观迷人,树枝高低错落,树形奇美,好像一座自然天成的园林,令人流连忘返。

巴达古茶山

野生茶树群落区,这里共有野生茶树资源近6000多亩。1962年发现贺松1700年的野生茶树后,巴达就成为了所有茶人朝拜的第一县。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内这颗茶树的照片,早已成为茶界公认的“茶神”,不计其数的茶人拜祭求佑。

勐宋古茶山

位于勐海县东部绵延崇山中的勐宋古茶山,终年云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披着白纱绿巾的仙子。这里是西双版纳历史悠久的古茶区之一,拥有茶园面积3.3万亩,古茶园3800亩,这里的古树茶以独特的高香和浓郁的茶气走俏市场。

二、勐海山好,是养育优质茶叶的“磁化场”

勐海县属西南山原地貌、群山环抱的高原山间盆地。地球自身的振动、磁场作用,将地质中各种微量元素颤动溶到水中、土里,人得到磁疗,也为茶树提供了独特的生长条件,养育了优质的茶树。

三、勐海气候好,是茶的“温馨家园”

山有树,沟沟有水,座座茶山,点缀其间,生机盎然,是上天赐给茶树的一个“温馨家园”。勐海气候温和,平均气温为18.7℃,极端最高气温33.8℃,极端最低气温2.9℃,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为喜散光的茶树等耐阴作物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良的茶叶品质。

“高山云雾出名茶”。雾多是勐海的特点,年平均雾日107-160天。浓雾的滋润,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而土壤多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肥沃,极宜茶树生长,具有良好的发展茶树种植的土壤条件。

四、勐海水好,茶树被圣洁的“营养液”所滋养

勐海县境内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无污染,给予茶叶圣洁的“营养液”。全县总集水面积为5511平方米,共有大小河流159条,属澜沧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净化池”、珍贵的“营养液”,给茶提供了较多的负离子。

五、勐海是天然的“纯氧吧”茶叶受到很好的润泽

勐海植物种类多,植被好,空气质量好形成了良好的森态环境,是一个天然的“纯氧吧”。境内有季节性雨林、半常绿季雨林。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3%,空气湿度较大,常年保持在80%以上,对茶树起到了滋润的作用。

六、勐海是茶叶良种的“百花园”,自称“第一县”不足奇

勐海茶区地形复杂,各自形成一些小范围的生态系统,是良种的“百花园”。遍植于各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的地方品种,这一优势,为全国其他茶区望尘莫及。由于品种和自然条件的统一不可分性,即使有些茶区引进勐海茶种,但因带不走勐海的自然环境条件,故而我国茶学界专家作出结论:“中国红茶小叶种不如大叶种,大叶种的引进区,不如原产地”。

经审定,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3个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长叶白毫、云选9号、云抗27号、37号、43号、73—11号、73—8号、76—38号、佛香1号、2号、3号11个品种为省级茶树良种。除此,还有云南大叶茶稀有单株紫娟茶。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5万亩,其中古茶园5万亩。所产茶叶纯天然、无污染,色泽鲜美,耐饮耐泡,味苦而回甜味悠长,是加工普洱茶的上等原料。曾对勐海茶业发展作过卓越贡献的106岁的李拂一先生为勐海题词:“象山苍苍,流沙汤汤。美哉勐海,炳焕边荒。烟水明媚,百族和祥。西昆缅掸,交通南洋。普洱名茶,驰誉万方。四时蔬果,载稆盈筐。五谷蕃熟,穰穰满仓。人文蔚起,前景辉煌”。

勐海这方水土,的确是茶的第一县,人的福地。

全国首家普洱茶酝化中心落户东莞


全国首家普洱茶酝化中心落户东莞

5月5日,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推介会暨华南农业大学与七彩云南普洱茶陈化技术开发集成研究项目签约仪式在莞举行。

据了解,目前东莞分布大小茶行约5000家左右,个体收藏者也达6万人。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普洱茶酝化中心项目落户东莞,将打造一个集中高品质茶品、高效管理、高规格接待、高档次服务等多重优势于一体的普洱茶品升级项目,向所有爱茶人提供具备完美茶色、至高茶香、幸福茶感的顶级普洱茶茶馆家服务。七彩云南东莞酝化中心占地总面积2600平方米,仓储面积1900平方米,可存放1500余吨普洱茶,配套设施齐全,可为普洱茶爱好者提供普洱茶酝化整体服务。针对普洱茶冲调、饮用、收藏、定制等多个方面的特殊性,七彩云南将为普洱爱好者提供完美的仓储、陈化等服务,以及24小时×360°茶管家式的增值服务。根据七彩云南会员的特殊要求,七彩云南东莞酝化中心可以帮助会员进行专业保存、代客交易、代客寻茶、礼赠、定制等服务,甚至还提供茶道定制培训、茶艺师上门服务、收藏沙龙、采茶体验等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当天,华南农业大学与七彩云南签署了“普洱茶优质高效陈化技术开发集成研究项目”战略合作协议,预计3年内完成。并向七彩云南经销商发布了诚信宣言。

普洱茶收藏:收藏陈年普洱茶的一些建议


普洱茶收藏:收藏陈年普洱茶的一些建议

听到“陈香味”一词就足以让我们感觉到普洱茶时间的份量,一些品味高端普洱的茶友往往是看到表面,而忽略了茶本身的质量,和时间的真实性。在这里给收藏和爱陈年茶朋友一些建议,我也是收藏爱好者,当然也是追录高品质的普洱茶。

关于陈年茶时间的真实性?

至于云南和广东等这些差异,笔者说得多了不在敖述。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怎样看待年份的问题?既然茶是拿来收藏的,我觉得年份就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又不急着喝,而是慢慢摆放,这样自己心里踏实。所以建议收藏1-2年左右的生茶,其一:价格不高;其二:可以从起初喝就能判别生茶好坏。因为没有时间因素的干拢,很多茶商就没有必要做假老茶的时间。且现在老茶价格并不是以年份来定论的。

关于易武茶的是是非非

很多老茶友以易武茶做为标杆,对于外省的朋友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因为易武茶的历史缘故,很多华人带到海外,比如,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自然就传播得广,所以老茶比较多。而其它一些地方的古树茶是到2000年代才慢慢走出云南,自然他的历史沉淀少,名气小,老茶也少,以至人们对他的未来不看好,这是偏见和不公的。我还是建议品茶人以平静的心情去面对。好茶价格不高,以后摆放更有价值……

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


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勐海

勐海,傣语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素有“世界茶王之乡”、“普洱茶圣地”的美誉,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发祥地之一,是滇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和滇缅通关的重要驿站。

由于勐海有适合高品质茶叶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种茶、制茶、饮茶和茶叶贸易的历史悠久,古茶树资源丰富、优质品种多,它与世界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宗教图腾相依相伴,源远流长。县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种茶、制茶、饮茶的民族——布朗族;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种茶的布朗山寨——布朗山布朗族乡班章村委会老曼峨村;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龄达1800多年的巴达野生茶树王;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龄900多年的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树王;有世界上最早成立和最专业的普洱茶研究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勐海茶厂普洱茶加工工程研究室、勐海茶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就坐落于县内;有世界上最大的4.6万亩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园;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百年以上的1.3万多亩的贺开古茶园;有世界上最大的茶树基因保存圃­——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有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普洱茶厂——勐海茶厂。县内以老班章茶为代表的普洱茶,受到了国内外茶专家和普洱茶发烧友的青睐,而驰名中外勐海茶厂“大益茶制作技艺”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益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确立了“大益”在国际普洱茶界的王牌地位。

勐海拥有适合高品质茶叶生存的良好生态环境。勐海县属亚热带高原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8.7℃,年平均相对湿度78%,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为喜散光的茶树等耐阴作物提供了优越的气候生态环境,造就了优良的茶叶品质。

“高山云雾出名茶”。雾多是勐海的特点,年平均雾日107-160天。浓雾的滋润,使普洱茶的原料大叶茶得以枝繁叶茂,茶味独特、富含多种营养素。勐海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肥沃,极宜茶树生长,茶叶原料兼备良好的生态环保、品质醇厚、营养富集诸多特色。

勐海是茶树良种的种质基因库。遍植于各生态系统中的茶树,通过自然杂交、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许多具有独特的植物学特征的地方品种,既可从中选出良种推广,又可作进一步选育良种的种质资源。这一优势,为全国其他茶区所望尘莫及。经审定,勐海大叶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3个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长叶白毫、云选9号等11个品种为省级茶树良种。

勐海县,旧称佛海,它千年的历史成就了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县内世居的傣族、布朗族、哈尼族、拉祜族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共同开创了勐海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贸茶历史。它与世界民族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宗教图腾相依相伴,源远流长。

茶学界、史学界公认,汉书中称其为“濮人、扑子蛮、浦蛮”的布朗族是云南种茶的祖先。他们集中居住在勐海,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贸茶和用茶的历史,并保存着竹筒蜂蜜茶、酸茶、腌茶、青竹茶、土锅茶等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

晚清至民国时期,为开发边地茶树资源,发展茶叶贸易,一些手工业制茶商云集佛海,鼎盛时期全县23个茶庄年产紧压茶外销达到4万担。1938年,云南个旧人白孟愚创办南糯山制茶厂,开创了佛海茶区办茶厂和用机器加工茶叶的先河。1940年,茶叶专家范和钧建成佛海茶厂,这是勐海茶厂的前身,是云南较早的规模化机器制茶企业。据解放初勐海茶叶调查组的相关资料显示,尽管自1943年之后勐海茶业落入低潮,但到1950年,勐海县各乡(镇)、各村寨都还或多或少地拥有茶园,总面积达8万亩,仍位居云南各产茶县之首。1951年,云南省农科院在勐海县南糯山茶叶实验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茶树种质理论研究,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行“土肥、修剪、采摘、养蓬”关键技术和“密植、速成、高产、稳产”栽培法,实现了云南大叶茶由“乔木”向“矮树”的革命性跃进,为滇南茶区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勐海县政府于1958年成立“茶叶办公室”,是云南省设立时间最早的茶叶技术推广机构,至今仍然在全县茶叶种植、低改和技术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勐海县历届县委、县政府肩负兴边富民的历史责任,始终大力培育发展茶叶这一传统骨干产业。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重视勐海茶厂生产,推行制茶技术革新和生产机具改革,研发各种名优茶品,垦复并改造老茶园,开发新茶园,推广改制红茶,增加茶叶出口量,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建立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辅导、鲜叶收购、毛茶初制和精制加工网络体系,为茶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物质文化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了全县茶产业的加快发展。1989年,勐海茶厂注册“大益”茶叶商标,后来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茶叶品牌。1991年,勐海茶厂建成巴达、布朗山两个万亩茶园基地。1992年,勐海茶厂率先在同行业中制定了普洱茶产品标准并发展为行业标准。同年,勐海茶厂“八五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年生产制茶能力达到7500吨,成为能生产绿茶、红茶、普洱茶、紧压茶、保健茶等系列112个花色品种的省内大茶厂。自80年代以来,勐海茶厂生产的60多个产品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2004年,勐海茶厂由云南省博闻投资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成民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勐海茶厂是已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普洱茶知名企业。先后有“勐海之星”、“0562”、“宫廷普洱”、“高山韵象”、“国韵60”、“红韵圆茶”等34个产品在国家、省、市及各类茶博会上获奖,“大益”品牌先后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云南名牌产品”。“大益茶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大益集团勐海茶厂(注册商标“大益牌”)获得国家商务部正式认定,上榜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勐海茶厂先后65次还被国家、省、州、县及相关行业协会授予“示范单位”、“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改制后的勐海茶厂充满生机与活力、产品产量、质量、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对全县茶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目前,云南大益茶业集团已是当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生产的“大益”牌普洱茶饮誉海内外,2010年生产成品茶已达6036吨,实现产值5.6亿元。

勐海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把勐海建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生产加工基地县的目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扶优扶强普洱茶龙头企业,扶持优质茶叶原料建设,打造普洱茶品牌,全力提升茶叶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大益”、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等为龙头的普洱茶精加工企业群,成功打造出了大益、八角亭、七彩云南、庆沣祥、陈升号、兴海、福海、朗河等普洱茶著名品牌,蜚声海内外。

勐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多雾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和地理等自然条件蕴育出的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勐海味”倍受世人推崇,风靡海内外茶叶市场,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2010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5.9万亩,干毛茶产量12200吨,目前,全县在工商注册的茶叶精制茶企业达118户,获“QS”认证的精制茶企业有105户,初制所(厂)523个(其中初制达标100家),精制茶产量21587吨,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1.54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现价)7.84亿元,实现茶产业税收10466.6万元。茶业跃居为全县第一大产业,勐海成为我国普洱茶生产第一大县。

勐海发展普洱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历史、生态、科技、民族茶文化等5大优势,既是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是极具开发利用资源的旅游资源。

跨入新世纪,随着普洱茶的再度复兴,勐海县委、县政府将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按照“农业强县、工业富县,科技兴县,依法治县”的发展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推进市场化进程,提高产业化水平,科学统领全县茶农、茶企、茶商,以提高茶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促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勐海建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第一县。

“藏之道”普洱茶收藏文化论坛将在东莞举行


“藏之道”普洱茶收藏文化论坛将在东莞举行

11月30日下午,一场普洱茶收藏文化高端论坛将在东城万达广场举办,论坛特邀台湾茶界高人、中华茶叶协会第一任会长赖政雄,与东莞的爱茶人士一同品评顶级陈年普洱,分享普洱茶收藏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今年,普洱茶市场异常火爆。在投资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普洱茶投资一枝独秀,成为社会各界投资的热点。据统计,东莞民间普洱茶收藏的总量,接近云南普洱茶两年的总产量,居全国第一。普洱茶因年份而增值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藏家和投资者的追捧。据茶叶行业协会相关人士透露,年藏茶30万以上的,在东莞有逾万人,主要以政商人士和中小企业主为主,购买力强,投资理性。

为此,东莞报业传媒集团、东莞东城万达广场联合主办“藏之道”普洱茶收藏文化高端论坛,特邀台湾茶界高人、中华茶叶协会第一任会长赖政雄,与东莞的爱茶人士一同分享普洱茶收藏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现场观赏精湛的茶艺表演,品评不同的顶级普洱。

论坛得到东莞茶叶协会、东莞茶文化促进会、东莞市春福润茶叶有限公司等协办方的大力支持,并由东莞时间网特别策划。于11月30日下午在东城万达广场举行。

七彩云南新三板挂牌上市 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


七彩云南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

12月14日正式挂牌,七彩云南茶业顺利登陆新三板(七彩云南835024),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从此七彩云南茶业进入一个发展的新纪元,拥有更大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将极大地促进百年品牌建设,推动茶叶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1998年,七彩云南茶业在昆明设立第一家“庆沣祥”茶庄,继承千年普洱茶传统,延续百年品牌文化,在普洱茶发源地以“货真价实,正本正源”的普洱茶品和专业的茶艺服务向世人展现地道的普洱茶文化。

2004年,七彩云南庆沣祥进军北京,在中国的政商之都高端立足,目前南北两地拥有7家专业庆沣祥茶庄,以古朴典雅的普洱文化,高端专业的茶品和服务位列国内前沿,连续多年荣为“百佳茶馆”。

2006年,整合集团茶业资源,成立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立志建设从基地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夯实基础,稳步前行,打造百年国茶品牌。

云南省最具观赏力、最现代化的高标准茶叶生产厂

2007年,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成立,以“高标准、规范化”建立核心生产基地,成为“勐海普洱茶现代加工工艺展示及储存陈化研究工程中心”。

2008年,公司实施全国营销网络建设战略,着力多元化全渠道,深入拓展,至今已形成“直销+经销、传统+现代、线下+线上”的销售渠道,在全国二十余省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设加盟店300余家,商超渠道产品覆盖全国12个省、3个直辖市的90余个城市,门店总数上万家,同时以“有cha”品牌大力发展线上销售。满足不同层次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构建多空间立体化360度茶生活。

多元化全渠道深入拓展,满足不同层次多元消费需求

2011年,在普洱茶优质核心产区建设七彩云南万亩有机生态茶园,优选核心茶种及特色优势茶种进行培育种植,严格按照国家有机食品、欧盟GAP、美国NOP、日本JAP等有机食品认证的要求实施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茶叶种植、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科研为一体的体验式生态庄园基地。

名优茶种的选育基地,建立优质原料供应链

2012年,成立东莞分公司,建立全国首家普洱茶酝化中心,集茶研发、茶收藏、茶推广、茶品鉴、茶交流、茶交易为一体,提供科学完美的仓储陈化及24小时×360°全天候、全方位的茶管家式服务。研究普洱茶陈化核心优势环节,制定出专业完善的陈化标准和细致考究的实施办法,完善了从源头种植到酝化陈香的完整产业链。

超大的规模、专业化的科学仓储服务,24小时×360°全天候、全方位的顶级普洱茶茶管家服务

2013年,七彩云南茶业发布首个高于国标和行标的企业“普洱茶综合标准”——《七彩云南?庆沣祥》普洱茶综合标准,给自身提出了更严谨、更规范、更高标准的操作规程,为高品质茶品奠定基础,树立行业标杆。

2014年,七彩云南茶业围绕“七彩云南,当代普洱”的品牌定位,在全产链上尽心深耕,全方位打造“普洱茶庄园”、“高标准引领行业”、“精英团队研发”、“专业科学仓酝化”、“全程真实履历溯源”五大品牌核心价值。

七彩云南茶业一心只为做好茶。一片茶叶,经历了种植、采摘、发酵、烘焙、制作等上百道的工序,最后成为了杯中绽放的灵魂。这一切的坚持与信仰,都源于七彩云南要做百年品牌的决心和信心。时至今日,茶叶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七彩云南茶业在强化产业基础的同时着眼产业升级,凭借强大的茶叶产业链和多年茶业品牌运营经验,深刻理解中国茶叶行业发展规律,把握市场动向,为加速企业发展,顺利实现新三板挂牌上市,迈出进军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七彩云南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普洱茶第一股,依托云南茶树自然资源优势,凭借自身完善的产业体系,借力资本市场,通过科学的融资渠道,加快企业扩张发展与战略布局,通过公众化管理完善公司资本构成。未来七彩云南茶业将逐步实现产业升级,稳固普洱茶核心竞争优势,同时为云南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茶城勐海:打造普洱茶第一县


茶城勐海:打造普洱茶第一县

在这里的县城和乡村,记者发现,随处可见茶农、茶树、茶山、茶厂、茶店,这里是一座真正的茶城--勐海。勐海县出产的普洱茶品质优良,口感上乘,远销海内外。近年来,勐海县提出,把勐海打造成“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生产加工基地。

先天条件优越普洱茶规模、产值居全国前列

勐海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土壤肥沃,雨量充沛,生态系统良好,具有得天独厚发展茶叶生产的天然优势,是茶树良种的种质基因库,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普洱茶的故乡,素有“世界茶王之乡”、“普洱茶圣地”之称。境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树龄达1700多年的巴达野生茶树群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树龄8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王,拥有国家级优良品种大叶茶14个。勐海有4.6万亩百年以上的古茶园,全县茶叶种植面积35.9万亩,有机生态无公害茶园22.92万亩,茶园面积位于全国县级第一。近年来,勐海县茶叶产量增长势头良好。2009年,全县精制普洱茶总产量达到14398吨,实现茶业总产值10多亿元。2010年,产量突破2万吨,平均每公斤单价超过60元,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11.5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现价)7.84亿元,实现税收1.04亿元,茶产业跃居为全县第一大产业,成为中国普洱茶生产大县。

目前,勐海所产的130多个茶色品种已推向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及37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在全国基本形成了各省区的营销网络。世界第一个现代普洱茶厂诞生地成为中国普洱茶的最大加工基地勐海在普洱茶的制茶、研发和推广方面很早就迈开步伐。

1938年,个旧人白孟愚创办南糯山制茶厂,开创了用机器加工茶叶的先河。1940年,世界第一个现代普洱茶厂在勐海诞生,茶叶专家范和钧创建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并在云南较早实现规模化机器制茶。普洱茶发展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云南七子饼茶的生产推广和普洱茶人工后发酵的陈化工艺,也主要在勐海茶厂完成。1951年,云南省农科院在勐海县建立了省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茶树种质理论研究,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行“土肥、修剪、采摘、养蓬”关键技术和“密植、速成、高产、稳产”栽培法,实现了云南大叶茶由“乔木”向“矮树”的革命性跃进。

1958年,勐海县政府成立“茶叶办公室”,为云南省设立时间最早的茶叶技术推广机构,现如今它在茶叶种植、低改和技术推广上仍然发挥着作用。勐海茶厂建立了普洱茶加工工程研究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普洱茶的茶种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支撑。在茶园建设方面,勐海加快良种茶园和无公害茶园的建设。2010年,全县良种茶园面积2.75万亩,良种率达7.66%。通过无公害以上认证的茶园21.26万亩,其中已获有机茶认证面积1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20.26万亩,全县共有4家企业20个产品通过中国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勐海县坚决实行普洱茶市场准入制度,从生产源头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的监管,严禁未取得“QS”认证的企业生产普洱茶,从而保证普洱茶的品质。目前,全县在工商注册的茶叶精制茶企业达118户,获“QS”认证的精制茶企业有105户,初制所(厂)523个(其中初制达标100家)。

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复兴,除了勐海茶厂、勐海七彩云南茶厂、陈升茶厂等传统龙头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国各地投资商都把目光投注到勐海,先后有英茂公司、博闻集团、阳光房地产等一批实力企业前来投资。截止目前,全县共有茶叶初制所645个,茶叶精制厂100多个,勐海已成为中国普洱茶的最大加工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勐海已形成“大益”、“陈升号”、“老班章”、“七彩云南”等着名品牌,“大益”还被列入“中华老字号”。

2010年,大益集团成为广州第16届亚运会茶产品供应商、“七彩云南”普洱茶成功申报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勐海品牌茶走上世界级的舞台,品牌知名度得到更大提升。茶业成为勐海县支柱性产业据统计,勐海全县95%以上的人口涉茶,茶企业上交税额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多。茶业已成为勐海县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和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推动力。2010年,勐海县格郎和乡南糯山等古茶村寨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6000元以上,布朗山老班章村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达万元。

茶产业的触角已延伸到民族文化、茶园旅游等多个方面,在发展茶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勐海县委、县政府表示,计划把南糯山建设成为哈尼古茶文化园,把贺开古茶山建设成为拉祜古茶文化园,把布朗山建设成为布朗古茶文化园,把云茶源建设成为茶马古道文化园,形成勐海古茶山旅游环线。

西南边陲小县城勐海,正以茶为驱动力,焕发出经济的活力。

贵州茶园面积达689万亩 跃居全国第一


在刚刚过去的茶博会上,贵州省农委副主任、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对我省十二五茶产业发展总体情况作了介绍,并对十三五发展提出了思路和举措。

他说,到2015年底,贵州全省茶园面积689.2万亩,比十二五初(2010年)的329.3万亩增加359.9万亩,增幅109%。茶园面积跃居全国第一位。

十三五的主要目标:十三五期末,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6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5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4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2000元。

1.十二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689.2万亩

据胡继承介绍,十二五期间,特别是201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来,全省各地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从做大基地规模向品牌创建、市场拓展、加工升级、基地提升、质量保障、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宣传等八个方面,全产业链推进茶产业转型。

基地上,推进茶园向优势区域集聚,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围绕茶园提质增效,建成国内面积第一、质量最安全的茶叶原料基地。到2015年底,全省茶园面积689.2万亩,比十二五初(2010年)的329.3万亩增加359.9万亩,增幅109%。茶园面积跃居全国第一位。茶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产业带、产业板块。茶园面积30万亩、20万亩至30万亩、10万亩至20万亩的县分别为5个、5个、22个,全省茶农135万户470万人。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茶叶加工集群

胡继承介绍,除了扩大基地增加产量,还在加工上下了功夫。加工上,以清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为发展方向,培育壮大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形成大中小并举的茶叶加工集群。到2015年,全省有注册茶叶企业及合作社3040家,固定资产165亿元,较2010年底的616家增加2424家。先后组建8家企业集团(联盟),茶叶加工企业集群效应初现。茶叶加工机械开始本地化生产。去年已完成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10个贵州茶叶品牌共27项省级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茶叶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仅2015年就引进浙江、福建、北京、上海等14个省(市)和地区101家企业、投资23.9亿元。

3.大力宣传提高知名度

为推动区域品牌整合,打造出在国内外市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贵州茶品牌,全面铺开了宣传。2010年以来,贵州茶品牌不间断地在国内电视、网络、报刊杂志、户外广告、茶事活动中亮相。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宣传,贵州茶在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时长205秒的《贵州茶香》MV于2015年2月1日起登录CCTV-3综艺频道。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贵州茶叶品牌于2014年以来陆续登录央视1、2、3、4、7、13套频道播出。《人民网》、《新华网》、《ChinaDaily》、《中国网》、《新浪网》、《搜狐网》、《多彩贵州网》等主流媒体网站每年关于贵州茶的原创报道近千余篇。在贵广、京沪等高铁,通过冠名、语音提示、小屏软文、提供体验品尝服务等多种方式宣传贵州茶,在省内多种场所投放贵州茶广告。在北京等国内贵州茶的目标市场以及省内主要风景名胜区,每年开展数十次贵州茶推介活动和万人品茗活动。开展茶文化六进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4.搭建多元化营销渠道网络

为了市场更大化拓展,搭建了多元化营销渠道网络。我省茶企在省外建立销售点4270个,遍布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香港、台湾)。省内贵天下、贵茶、栗香等大型茶叶公司在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北京华联等知名的全国商超连锁系统,在吴裕泰、老舍茶馆、天福茗茶等知名的茶叶连锁专卖系统,在淘宝网、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知名的综合类电子商务平台以及黔茶商城等专业电商平台建立贵州茶的销售渠道。省内都匀毛尖茶城等一批原产地茶青和茶叶交易市场的推进,目前已建立产地茶青市场101个。

5.每年培养茶叶专业复合型人才5000余人

为加强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培养茶叶专业复合型人才5000余人。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地税机关对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茶叶产销企业均按规定予以税收减免。

深化金融合作,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模式,促进茶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省行业协会在品牌管理、行业自律以及宣传推介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行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实行茶园用药专营店(专柜)制度,加强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和茶叶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对茶叶农残、重金属等的抽检和监控力度,茶叶质量安全保障进一步得到加强。

近年我省茶叶质量抽检合格率始终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6.十三五的目标: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

据胡继承介绍,我省茶产业发展十三五的主要目标:十三五期末,全省建成茶园面积700万亩以上,其中投产茶园600万亩,形成加工企业5000家以上,茶叶年产量4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达到2000元。打造4个以上全国知名品牌,培育10个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不断提升贵州茶叶规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把我省建成中国高品质绿茶原料中心和加工中心,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的重要生产基地,重要的出口大宗绿茶的原料基地,把我省建成在规模、品质、品牌上引领全国的茶叶强省。

7.茶企抱团开拓黔茶市场

与此同时,加工上重点抓好标准的实施,实行标准化生产,初精制分离、精制拼配的数据化。以标准化生产促进清洁化生产,以标准化生产和连续机械化生产推动我省茶叶的规模化量产,并大力推广茶叶生产连续化和清洁化设备。鼓励企业研发茶叶生产产品及提高茶叶质量与附加值,用一芽一叶、一芽二三叶,用夏秋茶青做产品,提高茶青下树率,才能实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比如绿宝石茶,就是一款能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能实现标准、拼配、能实现安全的一个性价比较高的茶。

在品牌市场建设上,继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以促进省外目标市场渠道落地为重点,推动茶区、茶企抱团,以嫁接渠道为主,进一步开拓黔茶市场。

8.打造绿色茶叶茶旅一体

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是贵州出产好茶的前提条件。质量安全是贵州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茶叶质量安全实行零容忍、一票否决,重点抓了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抓源头管控。二是抓清洁化生产。三是抓产品抽检。四是抓质量保障。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查询的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和茶叶质量安全第三方检测体系。去年底已上线28家企业。

质量方面:一是茶园管理。二是加工的标准化生产。在茶青资源利用上,破除独芽茶等同特级的传统,推动一芽一叶、二叶等原料的大规模生产,推动夏秋茶上量,提升茶园单产水平。在理化指标上,要求所有品牌的一级、二级(包括珍品、特级)水浸出物含量确定在40%以上,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

继续推行小型耕作机械。大力发展茶旅一体化建设,建成林中有茶、茶中有林,集生态、观光、休闲一体的生态茶园,把茶园、茶区建成贵州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第一次全国经销商大会圆满落幕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第一次全国经销商大会圆满落幕

一步一个脚印地

去跋山涉水

去奔赴一个

我们共同的中茶之梦

问君此去几时来

明年此时再相聚

暂时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1月10日,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第一次全国经销商大会圆满落幕。这短短的三天时间,为你而来,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明确目标,权威解读,分享经验,共享共赢……让我们心怀感恩,担责前行,脚踏实地让改变发生,深化改革使战略落地。

为你而来,一路奔跑,联合共赢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总经理邹广田致辞

邹总回顾了过去五年来中茶普洱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中茶普洱茶事业部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他说,过去的五年,面对各种困境,我们背水一战,锲而不舍地为了共同的目标,最终抵达了今天。对于过去,心怀感恩,大家一路前行,才有今天的团聚。目前,中茶已经实现混改,正朝着百亿的目标前进,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也到了我们真正联合的时刻,让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奔跑,真正实现利益分享、真正实现联合共赢。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均伟致辞

张总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中茶混改及普洱茶事业部组建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六堡茶的历史。他说,中茶公司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茶叶的发展。梧州中茶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加工生产六堡茶,从未断过,传承脉络清晰,六堡茶的加工工艺与普洱熟茶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有着独特的“窖藏”概念,是中国六大茶类里所特有的。2018年,我们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会为大家提供高品质的普洱茶、六堡茶产品,新起点、新征程,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进。

为你而来,同为中茶人,共赴中茶梦

来自深圳、郑州、昆明、上海、北京、哈尔滨、西安等地的经销商,向大家分享与他们中茶普洱的故事。他们中有家里几代接触普洱茶的,有跟中茶普洱携手十多年的,也有刚接触中茶普洱的。从心理路程,店面管理,经营之道……分享重点不一,他们表示:同为中茶人,共赴中茶梦。

昆明李青璇:中茶普洱,王者归来,共享荣耀

上海邱信富:我们都想成为中茶股东

深圳万秀兰:传承力量,二十余载,专注中茶,不忘初心

郑州张滔:中茶普洱,我的“喝”货人生

昆明谢昆松:中茶牌成就了普洱茶

上海王宏志:与中茶普洱,共赢上海

北京郭飞:不自生,能长生

哈尔滨崔峻伟:中茶普洱,一家有态度的企业

西安李文:中茶普洱,能承载我一辈子做茶的心愿

为你而来,权威解读,明确目标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部经理盛玉泊,从销售情况、营销活动、五年发展对比、各项奖项、售点开发、创新营销、跨界合作、培训、市场维护体系保障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茶普洱2017年的工作,针对2018年的普洱茶市场及行业困境,向与会嘉宾全面解读了公司的发展规划;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一部副经理杨寿双,从产品研发理念、产品系列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茶普洱2017年普洱生茶产品,并介绍了2018年普洱生茶产品规划;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二部副经理魏珍珍,从普洱茶2017年大数据、十大关键词等方面,与嘉宾一同回顾了2017年普洱熟茶的经典之作,并介绍了2018普洱熟茶产品规划;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助理高磊,从区域及市场划分、经销商资质、权限、激励与服务支持、联盟承包试点经营、中茶尊享会员体系、协同政策等方面,权威解读了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2018年的经销商政策。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部经理盛玉泊与大家一起,回顾2017,展望2018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一部副经理杨寿双,向与会嘉宾介绍产品研发理念,回顾2017年普洱生茶经典产品,介绍2018年普洱生茶研发规划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二部副经理魏珍珍,从2017年普洱茶大数据、十大关键词入手,回顾2017年普洱生茶经典产品,介绍2018年普洱生茶研发规划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助理高磊,权威解读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2018年经销商政策

为你而来,感恩有你,一路同行

与所有参与者共赢,这是中茶普洱事业部一直坚守的理念,客户壮大,公司才能壮大,基业长青。杰出贡献奖、十佳经销商、战略合作、中茶红心、最佳新锐、渠道拓展、最佳体验馆、最美茶艺……丰富多彩的奖项,只为感恩有你,一路同行,共联共赢。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总经理、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广田,为获得“杰出贡献奖”的经销商颁奖

中国茶叶普洱茶事业部副总经理、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均伟,为获得“优秀渠道拓展团队”的经销商颁奖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部经理盛玉泊,向获得“十佳经销商”的经销商颁奖

感恩有你,一路同行,共联共赢感恩有你,一路同行,共联共赢

问君此去几时来?明年此时再相聚!

谁在勐海种下第一株普洱茶?


谁在勐海种下第一株普洱茶?

气势磅礴的澜沧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南下,奔腾不息。而流经滇南地区时,由于气候变暖,加上独特的山地气候,于是,便成就了茶叶种植的绝佳地段。如今,澜沧江流域的临沧到版纳之间,成为了普洱茶广阔的种植基地。上千年历史的古茶山比比皆是,而在勐海县贺开拉祜族村寨所在的古茶山上,流传着许多关于茶的传说,古老的祭茶仪式中祭拜的神仙不是神农氏,也不是“茶神”陆羽,而竟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纵观普洱茶的历史,种下第一棵茶树,究竟是滇南先民“濮人”,还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古茶山上祭祀孔明

从勐海县城出发往南,进入山区后,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一直往上走,山间云雾缭绕。这里是勐海县贺开拉祜族居住的地方,普洱茶产区的核心位置。我们继续前行,空气也越来越清新,然而四周却越发显得冷清,古木参天,见不到山寨村庄。正当大家疑惑什么时候能到山顶的时候,一个村寨跃然眼前,完全木式的建筑,屋檐很低,户户相连,家家相通。典型的拉祜族山寨,最为奇特的是整个寨子周围被古茶树所环绕,大片大片地延伸开来,每年春天,当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除了祭拜最古老的茶树外,必不可少的就是祭拜诸葛亮。不过,在这里诸葛亮的化身却是“茶祖”。

勐海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左连江介绍,勐海县如今已经成为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在民国时期,全县境内还分布着8万亩古茶园,如今有4.7万多亩,多数树龄在200至500年间,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型茶树,距今有900多年历史,而最为古老的野生型茶树就分布在这个区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据介绍,每年在春季采茶时节到来之时,和其他古茶山的居民一样,贺开山寨都会进行保留了上千年的祭祀仪式,全部山寨居民集中到一起,感恩天地的赐予,同时要祭拜“茶祖”诸葛亮。左学连说,祭拜诸葛亮的传统流传于整个普洱茶产区,澜沧江流域的哈尼族、基诺族、壮族、佤族等民族群众都有不同的祭拜仪式,甚至在诸葛亮诞辰之时,昆明、西双版纳等地的普洱茶生产和销售行业都会举行纪念活动。

“武侯遗种”说

贺开拉祜族山寨的居民多认为,当地的古茶树是诸葛亮当年带来并种植繁衍下来的,然而除了口头传说和每年的祭祀外,却并没有任何遗迹可查。不过,左连江介绍,并不是只有贺开山寨的古茶山上有这样的说法,包括在巴达贺松大黑山的野生型“茶树王”在内的古茶树都被称为“武侯遗种”。勐海的种茶、制茶、用茶和贸茶历史悠久,始于西汉,兴于唐宋,盛在明清至今。澜沧江北岸和南岸各有六大茶山,贺开古茶山属于南岸即江外的六大茶山之一,从历史时间来看,贺开古茶山的开发与蜀汉属于同一时期。

据史料记载,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大军南征,进入云南境内,不过,具体的行军路线却并不清楚,只在云南民间流传有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和遗迹。事实上,在东汉末年,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就已经成为西蜀重要的物资供给基地,而到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巩固汉室,“思惟北征,宜先入南”,“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进入云南境内,与李恢、马忠两员大将兵分三路,先后平定作乱四郡。这期间,蜀汉大军的足迹遍布昆明、玉溪、西双版纳、保山等地,而普洱茶是否就在此时被广泛种植?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何青元介绍,江外六大古茶山中,在勐海的就有五座,正是由于悠久的历史积淀,才使得茶叶称为勐海县如今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流传关于诸葛亮与茶树传说的还有位于景洪攸乐茶山上的基诺族山寨,相传现在基诺族的祖先就是当初跟随诸葛亮南征而来的军民后代,因途中行军不力,贪酒好睡而被“丢落”(即“攸乐”的前身),这些被“丢落”的人在醒来后日夜兼程地追上大军,诸葛亮却不愿再收留他们,但为了他们的生计,同时出于开发西南疆土的需要,便命令他们种茶为生。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当初南征时,大军路过西双版纳,很多人水土不服生病,诸葛亮便命人采摘树叶煎服,于是患者便康复,后来这种能治病的“树叶”便在当地广泛种植开来,成为普洱茶的前身。

“濮人”种茶说

与诸葛亮最先种植普洱茶的传说不同的是关于“濮人”种茶的说法。左连江介绍,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濮人是如今布朗族的先民,秦汉时称他们为“闽濮”和“苞满”,唐、宋时称“扑子蛮”,元、明、清时称“朴满”。濮人生活在澜沧江和怒江的中下游地区,从事狩猎、采集、捕捞,在当时简陋的生活条件下,濮人生存的一大特色就是依靠茶、烟两种基本植物,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各种先进的制烟、制茶工艺。

唐朝出师云南的官吏樊绰在其《蛮书》中写道:“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何青元介绍,其中所说的“界诸山”就是如今的西双版纳和普洱境内的各大茶山,当时的西双版纳称“茫乃道”或“茫部”,而“茫乃”和“濮人”分别就是今天傣族和布朗族的先民。与“茫乃”居住在地势平坦的坝区不同,“濮人”则过着游猎生活,在不停变换的居住环境中,他们从采摘野果、野菜中认识到了野生茶,吃了野生茶树叶后神清气爽,从而知道了野生茶叶有清热、消炎、解毒、帮助消化的功效,野生茶叶由此渐渐成为布朗族生活中不可缺乏的食物,先人们从山中将野生茶树移植到栖身地种植,代代相传,最终成为农作物广泛种植。

从时间先后来看,“濮人”最早生活的时代显然要比蜀汉还要靠前。目前,国内史学和茶学界许多人都认为“濮人”与长江中下游的古代民族一样,是我国最早种茶的先民之一。左连江说,普洱茶产地六大茶山,传说也是孔明在六茶山遗器而得名。《普洱府志·古迹》篇记载:“旧时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慢撒(易武)茶山传说,易武汉朝就有茶,而诸葛亮南征时教给采茶饮茶方法。

在左连江看来,勐海地区的普洱茶并不是有些人认为是从长江中下游带过来的,而是土生土长在澜沧江流域的植物,只不过最早是野生的,而且多作为药用,并不为普通大众接受。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工种植的规模增加,逐渐被“濮人”外的民族认识使用。不过,真正使普洱茶实现发展繁荣,作为农业发展的,当属诸葛亮,作为南征的功绩之一,便是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开发,而茶叶种植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为普洱茶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诸葛亮成为云南各族人民心目中的“茶祖”,受到世代祭拜便不难理解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东莞已经成为全国普洱茶收藏量第一位的城市》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是一种什么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