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和白茶。

普洱茶研究:云南普洱茶的学科地位和现实意义

云南普洱茶的学科地位和现实意义

周红杰1龚加顺1赵龙飞1安文杰1袁文侠1杨行吉2杨伟2

(1.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2.昆明西山顺德茶厂)

摘要:本文从云南普洱茶的概念、品质形成因子、品质形成条件、保健功能、生产及文化等方面阐述了普洱茶的特殊性,结合自身对普洱茶的研究成果,在《云南普洱茶》一书中,从学科上提出了普洱茶是不同于现有六大茶类的特种茶。这里建议将普洱茶划为第七大茶类,这对普洱茶今后的发展和茶叶科学进步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云南普洱茶,普洱茶的特殊性,普洱茶品质,普洱茶功能,普洱茶文化

前言:云南普洱茶是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类历史悠久的特种茶,近年来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消费者所喜爱,更是港澳台、东南亚茶叶市场上备受欢迎的特色茶。它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等工序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再经后发酵、蒸揉、成型制成各种形状的成品普洱茶。普洱茶的制造工艺并不十分复杂,然而在制造过程中,芽叶、嫩茎中的各种化学物质的变化,却是十分复杂的。正是这些成分的复杂变化才形成了普洱茶特有的品质特征。普洱茶的品质特性,首先取决于原料(云南大叶种)鲜叶固有的成分,再取决于制造工艺的特殊性、科学性,以及贮藏环境和时间的影响。本文结合我们对云南普洱茶的研究成果,就云南普洱茶的学科地位和现实意义,从云南普洱茶的概念、品质形成因子、品质形成的条件、保健功能和文化等方面作了阐述,为云南普洱茶的发展和学科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1、云南普洱茶的概念

普洱茶是产于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和下关等地,以云南大叶种制成的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潮水、渥堆、陈化及干燥工序精制而成的后发酵茶。屋堆是普洱茶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普洱茶选用云南大叶种为原料,经特殊的9口工工艺制作形成了外形条索肥硕壮实,色泽棕红或褐红,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具有独特陈香的品质特征。

1979年制定了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的试行办法,并在全省国崔厂家推广实施。在试行办法中定义了云南普洱茶的品质是越陈越香。其主要内容如下:

普洱茶是由茶叶中的多酚类经过缓慢的后发酵转化作用而逐渐形成独特的色、香、味。具有越陈越香的风格。在历史上这种茶后发酵是在漫长岁月中形成的。因此,要达到普洱茶独特的色、香、味就必须设法采用速成的办法来进行制造。

2002年6月6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和云南省茶叶协务会共同主办的“2002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究讨论会”关于“中国普洱茶原产地域论证意见”指出:“普洱茶是历史名茶,它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工艺性特点”。从普洱茶的发展来看,如果把以古六大茶山作为普洱茶原产地中心来认识,1973年以后,产地扩大到昆明、大理、临沧、红河、德宏,甚至省外和国外。这时的普洱茶商品性更强。却无统一的标准。云南要怎样把发源于本土的普洱茶发扬光大,首先要规范普洱茶。一是明确云南省生产普洱茶的一定区域:昆明、宜良、大理、下关、南涧、临沧、凤庆、双江、云县、镇康、耿马、沧源、保山、潞西、梁河、元江、绿春、金平、普洱、景谷、景东、镇沅、宁洱、江城、勐连、勐海、景洪、勐腊;二是搞清普洱茶生产原料不可少的关键工艺环节:日光干燥;三是微生物的作用:经过后发酵加工。这也是新世纪茶学界对普洱茶的重新认识。

2影响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子

2.1微生物

云南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有一道特殊的工序是“渥堆”,它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一工序中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个“渥堆”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以多酚类为主体的一系列复杂剧烈的生物转化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及茶多糖的转化积累。生物转化是以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进行的酶促催化反应为主。现已证实,普洱茶中为微生物主要为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根霉(Rhizopuschinehsis)、乳酸菌(Loctobacillusthermophilus)及酵母(Yeast)等。其中黑曲霉最多,它能产生葡萄糖淀粉酶、果皎酶、纤维素酶等;酵母次之,除它本身含有极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丰富为酶系统和生理活性物质外,酵母菌还能代谢产生维生素B1、B2维生素C等物质。这些微生物对普洱茶品质形成都直接或间接地起作用。

2.2水分

水分为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介质。普洱茶加工所用的晒青毛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必须增加茶叶含水量才能在“渥堆”中较好地发挥湿热作用。水分多,物质的扩散转移和相互作用就显著,同时,水分就成了化学反应的溶剂和霉菌繁殖的必要条件。尤其是营造中湿条件有利于对普洱茶品质的有益微生物生长,进而形成良好普洱茶品质为化学成分。水分不但是茶叶发酵过程中各种物质变化不可缺少的介质,而且水分本身又是许多物质变化的直接参与者,它分解而成的原子与基团,是发酵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重要氧化产物,或其他一些新形成的化合物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所以在水分亏缺的情况下,多酚类物质的正常氧化变化途径,以及其他一些生化变化就会受到影响;多酚类物质氧化成醌类物质后,易于聚合成暗褐色化合物;胶体状态的酶蛋白,又易于发生凄固作用而丧失催化能力。此外,由于发酵叶堆里外层叶子水分蒸发程度不一,化学物质的物理状态和生化变化条件也就不同,氧化作用的进行就会有差别,发生了发酵不匀现象。这些说明,发酵叶需要有足够的含水量,发酵环境也需保持有足够高的相对湿度,发酵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多酚类物质氧化后的水溶性产物,才能有较多的形成与保留。在水热作用下,会促使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直接影响着普洱茶茶汤汤色的变化。同时,水解酶的作用使其一部分大分子糖类物质热裂解成单糖或寡糖,因而单糖含量又趋增加。就品质而言,能给茶汤带来甜醇。

2.3温度

温度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渥堆的影响,二是贮藏过程中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在普洱茶渥堆中,一般渥堆叶的温度保持在符合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微生物大量滋生,微生物分泌酶的活性也得到了加强,并保持高效的催化活性。因而反应速度快,化学成分变化激烈。另外,普洱茶需要一定时期合理的陈化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品质。因此,创造一个适宜的贮藏环境非常关键。其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最重要。传统的普洱茶以云南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蒸压成型、干燥、包装,然后出厂销售。其陈香品质的形成需较长时间的储放,储放环境条件不同,其茶叶品质就有很大的差异。将新加工的普洱茶放在相对干燥的仓库里让其自然缓慢陈化,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陈香味,这种茶叶习惯称之为“干仓陈普洱”。“湿仓茶”则是将加工好的普洱茶放入湿仓进行处理,以加速其转化过程,水分的影响是极大的。所以,良好普洱茶品质的形成,合理控制温、湿度是必要的。

2.4氧气

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21%。在空气中游离态存在的氧气,大部分是分子态氧气,其自身的反应性是不强的,可氧气一旦与其他物质相结合,氧化作用即可发生。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醛类、酮类、类脂、维生素C等物质都能进行自动氧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不论是酶促氧化还是非酶促氧化,是加氧氧化还是脱羟氧化,都是需要氧的。实验表明,在真空条件下,尽管有多酚氧化酶存在,温湿度也都适宜,但没有氧气,发酵作用也不能进行,说明氧气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保持新鲜空气流通是十分必要的,是普洱茶醇和爽滑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

2.5光线

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相比,工艺特点最大的区别就是粗毛茶的晒干和渥堆。新鲜的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后即进行晒干。但为什么要用晒干,而不是烘干或炒干?目前还缺乏系统研究。但是,光线能够促进植物色素或脂类等物质氧化,叶绿素易受光的照射脱镁而退色,但脱去的镁有何作用,是否参与其他化学催化反应,以及脂类物质的氧化是否参与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形成等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有一点是污楚的,长时间的光照引起茶叶化学物质的光氧化反应,紫外线比可见光的影响更大。

总之,普洱茶品质的形成是离不开上述因子的。在这些因子的影响~,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的内含成分为基质,在微生物分泌酶及其呼吸代谢产生的热量和茶叶水分的湿热作用的协同下,形成了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品质特征。

3形成云南普洱茶品质特点的三个条件

3.1原料

料是形成好的普洱茶的基础。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和普洱一带,两地山水相连,位于东经99°0l一102°19、北纬20°08一一24°50之间,大部分县(市)处在北回归线北纬23°26线)以南,属热带北缘及南亚热带地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mm左右,平均湿度在80%以上,具有温热湿润的气候特征。区域内有哀牢山、无量山等高大山系及澜沧江、李仙江等江河水系,全境海拔在300~3400m之间,山地面积占95%以上。由于独特地保留了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受季夏影响的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为地球上北回归线附近稀有的一片绿洲,同时,其垫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普洱茶正是在这种适于云南大叶种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得以产生。云南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在著名的普洱茶主产区普洱、西双版纳、临沧更是聚集了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和古茶园。茶树优良品种凤庆大叶种茶、双江大叶种嚣是加工普洱茶的优质原料。茶树生长的环境在1500m以上海拔的高山茶最佳。

云南的野生大茶树多为乔木大叶类型,在分类上多属大理茶(c.taliensis)、厚轴茶(C.crassicolumna),个别为大厂茶(C.tachangensis)。栽培型茶树多属普洱茶变种(C.sinensisvar.assamica)和白毛茶变种(C.sinensisvar.pubilimba)。云南大叶种茶树品译对形成普洱茶独特品质有重要作用,所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和水浸出物含量都高于一般中小叶种茶树。

研究表明,要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厚的品质特征,茶树的品种极为关键。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以晒青毛茶作为原料,经渥堆等工序,在酶促作用以及微生物和水的显热作用下,其内含物发生了一系列的氧化、聚合、分解、降解和缩合等反应,如茶多酚减少了60%,儿茶素减少75%,,80%的茶黄素(TB)和茶红素(TR)氧化聚合,游离氨基酸减少60%,可溶性糖下降了40%,茶褐素(TB)增加了1.3倍,没食子酸、水溶性多糖大量增加,还增加了他汀类成分,氧化咖啡因、嘧啶及一些尚待搞清楚的保健成分。这种强烈的理化成分变化形成了普洱茶的品质风格。因此,茶树品种中内含基质茶多酚、氨基酸等重要化合物含量越高,越有利于优质普洱茶产品的形成,且以芽叶外观芽体肥壮多茸毛者为上品。在生产实际中勐海大叶茶、易武绿芽茶、云抗10号、双江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等都是适制云南普洱茶的品种。

3.2云南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3.2.1云南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不是黑茶工艺

普洱茶在教科书中被归到了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理由是都属于后发酵茶。然而,普洱茶的加工与黑茶的加工有质的区别。黑茶加工过程中鲜叶至成品是连续完成的。原料嫩变的不同,加工时间长短不一。从我们对云南普洱茶工艺的研究表明:普洱茶加工虽然屠于后发酵,原料基础不同,鲜叶至成品是间断的过程,云南普洱茶的前身是绿茶中的晒青。因此,普洱茶工艺不是黑茶工艺。如果把普洱茶连续的来看,它则是区别于现有六大茶类的另一类茶。

3.2.2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原料和方法与黑茶不同

从原料来看,黑茶加工的初级原料是中小叶种,普洱茶则不同,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加工的晒青绿茶;从发酵的湿度来看,黑茶加工湿度是鲜叶本身水分杀青剩余的部分,堆温来源于杀青后的残余温度,残存酶促呼吸作用的热量、黑茶特征形成于初制;普洱茶加工是初制完成后,人工加湿微生物发酵。潮水量是产生温度高低和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标,适度潮水渥堆及微生物自然接种是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3.2.3云南普洱茶加工工艺化学与黑茶不同

由于黑茶加工的原料是中小叶种,其内含物质相对较低,尤其是有效化学成分含量少,即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等有益成分少,微生物作用时间相对短,有益成分的转化也相对少,且黑茶原料化学成分未受光的作用,因此没有光化学的参与;普洱茶则不同,云南大叶种内含物质丰富,尤其是茶多酚、茶多糖、寡糖和他汀类等成分是构成云南普洱茶保健功能的有效物质,且与普洱茶醇厚、甘滑等品质特点相关。同时,普洱茶品质的形成除茶树品种外,直接受光化学和有益微生物的作用,这也是普洱茶品质形成与黑茶不同的关键点。

3.3云南普洱茶的科学贮藏

科学贮藏是云南普洱茶品质形成关键环节。普洱茶和其他茶类相比,特别耐贮藏。它的这种特性使得经过一定时间贮藏的普洱茶品质得到提高(后熟作用),随着品质的提高,价值也就得到提升。好的普洱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具有饮用性和收藏性双重功能,即普洱茶除了具有饮料的属性外,它与“文物古董”有相同的共性——收藏功能,越是稀少的价值越高。笔者认为,用于收藏的普洱茶最好选择紧压茶。为什么呢?一是紧压茶体积小,便于贮存。二是紧压茶耐贮藏,不容易变质。也有选择用晒青毛茶压制成的各种紧压茶来收藏的。这些紧压茶是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侨销产品“青沱”、“青饼”、“青砖”等等。要使它们自然陈化,形成普洱茶的风味,需要特殊的贮存条件和技术,需要较长的时间(10年以上),如果是个人收藏,体验一下另一种普洱茶品质风格形成的过程,品尝普洱茶的独特陈香陈韵和酽味也是很有意义的。

3.3.1贮藏中品质成分变化

茶叶的品质与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密切相关。茶叶质变与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线密不可分,构成普洱茶品质的主要化学物质的变化左右着普洱茶的色、香、昧。试验表明:与常温相比,无论冷冻、冷藏还是45℃条件下贮存普洱茶,在一定时间贮存普洱茶,汤色都有变亮的趋势;滋味出现醇或滑的感觉,只是程度稍有差异而已;香气则在低温下陈香明显,高温下陈香气减退。汤色、滋味是茶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受到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低温下含水量的升高和高温下含水量的下降,各种化学成分之间也发生复杂的变化,如果贮藏条件不当或不讲科学的无限期的贮存,这必然使其品质发生变化,好茶洚低品质。

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普洱茶的品质都有一个最佳时期,比如,加E质量到位的普洱熟茶,品质形成一般为1—3年。在这个时期以前,它的品质呈上升趋势达到高峰以善.贮放条件不佳方法不当,它的品质会逐渐下降。如果把普洱茶作为保健食品,那么应该了解普洱茶药效物质和营养物质贮放过程中的有效期,普洱茶无限期的长期存放,品质会有下降的趋势。当收藏的普洱茶色、香、味达到最佳状态时,就不必再贮存了,而应该把握住这个时机适时饮用。

如何贮存保管普洱茶?一般来说,只要不受阳光直射或雨淋,环境清洁卫生,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即可。如存放数量多,可设专门仓库保管,如数量少,个人在家中存放。可用陶瓷瓦缸存放。将普洱散茶、紧压(折去外包装)直接置于缸内,封好缸口就行。

3.3.2贮藏方式与普洱茶品质

从事生产经营普洱茶的人,重视对普洱茶品质形成的研究,从销售角度对成品茶进行了再处理,形成目前市场上比重较大的仓储茶。这些茶处理的重要环节就是增大湿度、提高温度,营造自然微生物适生环境,并作用于普洱茶。按其水分加入量和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重度湿仓普洱茶、中度湿仓普洱茶和轻度湿仓普洱茶。这种处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仿老茶的做法消除苦涩味,老茶贮放的结果是苦涩味明显降低。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是普洱茶中多酚类物质的氧化、降解或聚合的结果,尤其是酯型儿茶素的减少,苦涩味改变最为明显。研究表明,自然贮放10年的普洱散茶,茶多酚减少为13.94%;贮放20年的普洱散茶,茶多酚减少更多,仅剩下8.98%。

普洱茶的品质形成需要一定的贮存时间,贮存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普洱茶花色的形成。科学保留下来的老茶,最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湿仓茶也有一定的市场,普洱湿仓茶流行的原因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少消费者欲寻求口感刺激性弱的老茶风格,二是经营普洱茶的商家根据市场要求改变产品特性的结果。

4云南普洱茶的功能

4.1古代对普洱茶功能的记述

茶自古至今由于奇特的疗效,有关传统用法,在历代茶、医、药三类文献中多有述及。林乾良教授将其归纳为少睡、安神、明目、止渴生津、清热、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益气力、延年益寿等二十四功效。中医理论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泻,这里说明了茶叶是一种攻补兼备的良药。普洱茶具备了攻补的特性,未发酵或氧化程度低的普洱茶有攻的属性,而经发酵和氧化程度深的普洱茶具有补的属性。在二十四功效中,属攻者如清热、清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等;属补者如止咳生津、益气力、延年益寿等,普洱茶在众多茶类中最能体现其补的作用。从四气来看,茶叶其性“微寒”,即“凉”的意思。寒凉的药物,多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暑、疗疮等功效,这符合史书记载的茶叶传统功效。而从中医学升降浮沉理论来说,茶叶具有多种功能。祛风解表、清头目等是普洱青茶升浮的功效,下气、利水、通便等是普洱熟茶的沉降功效。从归经而言,茶叶入五脏,五脏是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由于茶叶对人体有多方面的活性,茶进人人体即协调综合地产生作用。

古代对普洱茶功效的记载重要书籍有: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编《物理小识》、张泓《滇南新语》、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王昶《滇行目录》、吴大勋《滇南闻见录》、阮福《阮福普洱茶记》、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以及《思茅采访》、《百草镜》等。这些史书对普洱茶功效的著述,从消食弃毒、理气去胀、清热化痰、利肠通泄、祛风醒酒、除烦清心等综合全面地阐述了普洱茶的药效功能。

4.2近代消除“三高”的研究

4.2.1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

茶多酚能明显抑制体内胆固醇、甘油三脂(均为血脂主要成分)含量的上升,并能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还能改善毛细血管壁的弹性,因此,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肥胖都具有重要作用。

肥胖病大都是因人体脂肪代谢失调、过多积累所引起。茶叶的减肥功效是由于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多种有效成分的综合作用。茶多酚能去脂解油腻;叶绿素能阻碍胆固醇的消化和吸收;维生素C有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因而喝茶可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

降脂(又称降血脂),是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用以防治高血脂(或称高脂血症)。最新研究成果,谢春生、谢知音从普洱茶中分离出了降血脂专用药物成分洛伐他汀,它能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含量,揭开了普洱茶降血脂、减肥的奥秘。由于低密度胆固醇是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普洱茶中他汀类物质正是其克星,这无疑是大大强化了普洱茶独特的保健功能。

动脉硬化常因肥胖和高血脂引起,茶中多种有效成分的综合作用是它能减肥和降脂,所以对动脉硬化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外,茶多酚能抑制动脉平滑肌的增生,也有利于对动脉硬化的防治。楼福庆教授等的研究表明,茶色素(儿茶素氧化而成)具有显著的抗血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及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

普洱茶降脂减肥的方面,法国艾米尔•卡罗比、贝纳尔贾可托、吕通,中国昆明的梁明达、胡美英,中国广东的何国藩、林月婵,中国台湾的孙璐西、张惠泉等的研究证实了云南普洱茶有良好的降血脂功效。显示饮用普洱茶可能具有降脂、改善胰岛素抗拒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而且普洱茶抽出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在普洱茶特殊的渥堆工艺使黄酮类物质以黄酮苷形式存在,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

4.2.2防治冠心病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饮茶对防治冠心病有效。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降为2.3%,常喝茶的(喝3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酚在渥堆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4.2.3降压

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P等都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成分。尤其茶多酚改善毛细血管自功能及儿茶素类化合物和茶黄素对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的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等,都刽直接降低血压。何国藩、林月婵等在用普洱茶对人血压心率及脑血流图的影响研究中,认为饮普洱茶后脑血管的生理状态和脑血流动力学状态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心率显毫下降,造成心血输出量减少,因而外周血也减少,血压降低。当血管舒张压降低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进入脑血管的血流量减少,于是血流阻力下降,脑血流图的波幅明显降低,顶峰角也随之增大。总的来说,饮普洱茶后能引起人的血管舒张、血压暂时下降、心率减慢和脑部血流量减少等生理效应,故对老年人和高血压与脑动脉硬化患者均有良好作用。

4.3普洱茶的功能成分

通过对云南普洱茶的研究表明:普洱茶与其他茶类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理化成分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有效物质的小分子化。即酯型儿茶素、多糖等大分子的降解;苦涩味物质的减少,甜味物质的增多;有益物质转化生成,如寡糖;香味物质的形成,如由微生物代谢生成的樟香、甜香等物质。由于小分子活性强,小分子物质的增加,从保健角度增强了保健的效果;多糖物质的增加,尤其是寡糖的增多,对提高免疫有特殊的意义。

5小结

5.1普洱茶是特殊品种、地域、气候、工艺综合形成的特色产品

云南普洱茶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原料,经渥堆发酵、蒸压成型、科学贮藏形成的特色茶类,是品种、地域、气候、特殊工艺下形成的特色产品。

5.2普洱茶是不同于现有六大茶类的特种茶

它和六大茶类一样有其特殊的品质工艺环节:日晒、渥堆、贮藏等,且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品质化学成分。这里建议将普洱茶作为第七大茶类加以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茶叶学科分类学。

5.3普洱茶是养生妙品

云南普洱茶的保健功效不同于其他茶类,尤其在养生方面具有独特性。从古至今突出地表现在降脂减肥、轻身益智、增强免疫等方面的功能。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普洱茶研究:云南普洱茶的学科地位和现实意义》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和白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