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楼大哥,我们来喝口水。”冬日的清晨被一层轻纱似的薄雾笼罩着,不时有丝丝刺骨的冷意,已经忙碌了一阵子的环卫工人终于可以缓口气、歇歇脚了。“多喝点,多喝点。”楼祖安倒了满满的几杯茶,递到环卫工人们的手里。“咕咚咕咚”连喝几杯后,环卫工人的脸上慢慢有了一抹温馨而有暖意的笑容。

这是一个爱心茶摊,地点就在今欢小区边的人民南路旁。一张小木桌,放着几只不同颜色的热水瓶,几个干净的陶瓷杯。一旁,“免费提供茶水”的字样格外醒目。

收拾好杯子,楼祖安又重新烧了一壶开水,为下一波前来喝茶的环卫工人做好准备。这样看似简单而机械的工作,他已经坚持了14年。每日清晨6点,他准时起床烧水、洗茶杯、放茶叶,然后掐算好时间泡茶,为的只是让环卫工人们喝上一口暖和又不烫嘴的热茶。

这份坚守和执着,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动了诸多长兴市民。这些年来,不断有志愿者主动摆设免费茶摊,成为义务茶摊中的一员。爱心传承,善意永恒,楼祖安感到特别欣慰。他竖起大拇指,打趣道:“免费茶摊,真的值得推广!”

茶摊经营久了,也为楼祖安的另一个身份提供了许多的信息素材。2011年,楼祖安加入了市民督导团,成为其中一员。空闲的时候楼祖安便会给大伙儿出出主意,解解难题。久而久之,大家对他的信任度越来越高,有什么烦心事都会找上楼祖安谈上一谈。

这之后的平常生活里,楼祖安就多了一项新的安排——每天骑着电瓶车,在城里四处转悠,看到不文明的现象,及时联系社区和相关管理部门,并帮着想想解决办法。几年下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长兴,大大小小的矛盾也解决了不少,但楼祖安并未因此有丝毫骄傲,他依旧认真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然后一点点记录下来。“我做的都是些小事,没什么值得夸赞的。”这些朴素的话语不禁让人感受到寒冬里的暖意。

CY260.com编辑推荐

陈亚忠:坚守诚信做好茶


在彩云之南,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腾冲。在腾冲县境内,美丽的髙黎贡山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轻云薄雾染层林,高山云雾出好茶。在云南出品的茶叶中,“高黎贡山茶”闻名遐迩。“髙黎贡山茶”走出大山,形成品牌的背后,是陈亚忠这个女企业家29年对诚信做实业的坚守。

陈亚忠是一个平常的女人,她出生于大山深处的普通农家,仅有初中文化。但陈亚忠又是不平凡的,她是云南省人大代表、全国创业之星、云南省拔尖乡土人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物、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娇小的身材、睿智的眼睛,从容而又淡定的笑容。这就是陈亚忠给人的第一印象,与想象中女强人的形象不太一样。谈到做实业的体会,陈亚忠感触最深的就是“诚信”二字。她说,自己29年的创业之路实际上就是诚信创业、诚信生产、诚信经营之路。一个食品业企业家的坚守,说到底是对良心的坚守。

这位女企业家言词不虚,品行也不虚。2011年,陈亚忠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一个初中毕业的普通农家女孩为什么能成就一番事业?

“敢闯敢干,信守承诺。”这是陈亚忠对自己的概括,也正是这样的品格成就了她的创业梦想。1983年末,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年轻的陈亚忠来到新华乡大摆田村茶所,初次接触制茶业。1985年初,由于该茶所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经乡村干部多次讨论后决定拍卖。当时陈亚忠才18岁,一没经过商,二没制茶的经验,但她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凭着勇气和毅力,她做出了大胆的抉择——贷款4万元,购买腾冲县新华乡大摆田村茶所。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村里的人议论纷纷,说这个姑娘怕是疯了,贷了这么多款,以后都没有人敢娶她了。顶着贷款的风险和闲言碎语的压力,面对简陋的设备、老化的机械,她迎难而上,毫不退缩。通过努力拼搏,陈亚忠用两年时间,终于盘活了几万元的资产,茶所开始有了收益。此时的茶厂面对更新设备、扩大规模等众多需要用钱的地方,陈亚忠首先想到的是信守承诺,及时归还贷款。1987年底,陈亚忠提前归还银行贷款,这让村里人刮目相看,也赢得了银行的信任,为她的创业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9年来,陈亚忠全力打造“高黎贡山茶”品牌,成为云南茶叶企业的龙头,辐射茶园面积12万多亩,带动农户4万多户,直接受益茶农16万人。

是什么支撑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厂成长为一个产值上亿元的现代企业?

“诚信生产、诚信经营。”这是陈亚忠对自己和对企业的要求,也是陈亚忠和她的公司能由家庭作坊式的小厂成长为一个产值上亿元的现代企业的法宝。陈亚忠从茶叶基地建设管理、茶农技术培训、茶叶加工厂房建设、茶叶加工技术标准等方面抓起,每一件事和每一个过程都力求确保产品质量。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陈亚忠还多次冒险进入海拔4000多米的原始森林寻找古茶树,亲身经历过蚂蟥、毒蛇、猛兽和恶劣气候的威胁。有人问她,一个女人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到原始森林去?她说,为了让消费者喝到真正无污染、原生态的好茶。凭着这种惊人的毅力,陈亚忠先后找到并承包了两万多棵有百年及千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诚信生产、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保证了高黎贡山生态茶的良好品质。2004年,“高黎贡山生态茶”系列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高黎贡山普洱茶、绿茶、红茶荣获有机食品认证。

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有这样一件事让她的员工们难以忘怀:一名广东客商在公司预订了100件普洱茶,一个月后,普洱茶在拍卖市场的带动下价格陡然上涨,100件普洱茶可以多卖100多万元。面对高额利润的诱惑,有人劝陈亚忠说,这个客户只是口头上预定,现在普洱那么贵,别傻了,赶快把茶叶卖了吧。但陈亚忠依然按照约定的价格把茶叶卖给了那位广东客商。

诚信铸就品牌,品牌壮大企业。目前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拥有优质茶加工总厂1个,分厂16个,联营茶所26个,茶文化交流中心1个。2011年收购加工茶叶4069吨,实现产值1.4亿元,实现销售9600万元。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云南省茶叶生产先进企业”等荣誉,2011年排名中国茶叶行业百强第42位;“高黎贡山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陈亚忠说,她是髙黎贡山的女儿,她要像茶一样清白做人,诚信做事,直到永远。(半月谈记者杨益菊)

蒋远才:做好离合器内心有定力

从四处“打游击”的小作坊,到生产摩托车离合器的小型加工厂,再到今天跻身强手如林的重庆摩配行业的“隐形冠军”,10多年来,蒋远才和他的重庆利德工业制造公司,一直坚守在制造业领域。

走进位于重庆大渡口建桥工业园的利德公司见到蒋远才,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去年的经济大环境不太好,但我们公司的业绩还是达到预期,增长10%以上,缴税上千万元,资产总额超过4亿元。”说起公司的近况,蒋远才面露微笑。

近几年来,受政策及市场因素影响,摩托车及其配件行业增长有所放缓,但利德公司一直保持了稳健增长。2009年销售离合器552万套左右,前年销售589万套左右,去年销售633万套,年均增长保持在5%至10%。更为难得的是,几年下来,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利德公司的产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大长江、宗申、隆鑫等全国摩托车十强企业的关键供应商。

蒋远才把公司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首先归因于“有定力,能够静下心来”。“我们公司从1997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迁厂,一次转型,从最初生产通机启动轴,到2000年开始做摩托车离合器至今,一直没有离开过制造业。”蒋远才说。

2008年前后,眼看摩托车及配件行业利润下降,周边一大批摩配企业纷纷抛开“挣辛苦钱”的主业,转进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利德公司当时资产规模达3亿元,自身拥有老厂区数十亩土地,当地政府也表示支持企业搞地产开发,并可以在周边拿地上百亩。当时,重庆的房地产业正处于“黄金利润期”。

面对挣“快钱”的难得机遇,蒋远才并没有头脑发热,而是请来一家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为利德的长远发展“定位”。根据咨询公司分析,蒋远才认识到,作为一家中小型企业,利德资金有限,很难支撑多元化经营,如果贸然转向,很可能丧失自身原有的优势;与此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一些暂时高盈利的行业如房地产等,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的成熟,终将回归理性。

“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业,是国家的经济之基、发展之本,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与支持,有持续发展的空间。”蒋远才说,基于这样的判断,利德更加坚定了做好老本行的信念。

尽管有坚守的信念,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摩配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已从2000年前后的50%,降到现在的2%左右,“搞摩配不挣钱”几乎成了业界的共识,不少企业只能以规模换利润。

蒋远才却另有看法:传统制造业进入微利时代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许多企业抱怨原材料涨价、国际市场形势不好,虽然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那些一味依赖廉价原材料、能源的企业将被淘汰,重视内部管理和新品开发的企业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与其抱怨环境,不如主动求变适应环境”。

从2008年起,蒋远才开始推动利德转向精细化管理和技术进步求效益的发展之路。蒋远才介绍,首先是打造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到作业标准化、工序流畅化。形象地说,就是从总经理到一线工人,从早上8点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每一个时段做什么、怎么做都要了然于心。

在蒋远才办公室两面宽大的墙壁上,贴满各种表格,有“总经理日工作安排看板”“公司月工作进度表”“公司年度工作七件大事”等,企业的进货、订单、生产、销售数据随时更新。

蒋远才说,通过学习国际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公司对一些关键性的生产环节做了大幅改进。比如优化库存,过去公司产出管理粗放,日均库存占用资金达2000万元,改为按日订单限量生产后,大大节省了零部件及成品的库存量。再如细化生产线布局,将原来所有品种和工序都在一些大生产线上作业的方式,细化为培训线、新品线、专利产品线等9条小线,厂房面积减少了60%,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品质量控制也明显提升,产品不良率降低了50%。

2009年,利德公司投入500万元,用两年时间开发出一套比同类产品使用寿命延长3倍的三轮车重载离合器SL300,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年销量达100万套,其利润水平是同类产品的近10倍。

“制造业不是不赚钱,只要扭转过去向廉价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和盲目扩张要利润的惯性思维,在经营管理和技术革新上精耕细作,制造业发展仍会海阔天空。”蒋远才说。

坚守在大岩山上的倔强炒茶人


每年4月都是裘月灿一年中最忙的季节。作为进化镇大岩山茶园的主人,为兑现4月15日上市的承诺,他每天都要与百余名采茶、炒茶工人一道从早晨5点忙到午夜。面对茶叶市场不断下降的行情,裘月灿并不担心,对手工炒茶的18年坚守,让他的客户群十分稳固。但同样的这份坚守,也让他对这条路到底还能走多久产生了很大的隐忧……

裘月灿的茶园位于进化镇大岩山山顶

由于本地人不愿吃这个辛苦,裘月灿高薪从衢州请来了80名采茶工帮忙

扬名手工炒茶让杭州人慕名上门

“今年的茶叶啥时候上市?”“跟往年一样,4月15号。”“那给我留20斤!”在采访裘月灿时,谈话经常被这样的电话打断。

裘月灿的茶园位于海拔400余米的进化镇大岩山山顶。种植的茶树都是传统的绿茶品种,由于山高云雾缭绕,又被称为高山云雾茶。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再加上他一直坚持用传统的手工炒茶,裘月灿茶园的茶叶每年都要比其他茶园的茶晚半个月上市,虽然如此,但这里总是顾客盈门,想要尝“鲜”的都需要提前预约。

“我种植的60亩茶园预计今年能出产茶叶650公斤左右,目前已经有400多公斤左右被预订了。其中杭州人预定的量占一半以上!”裘月灿说这话时颇为自豪。

没有纸盒,没有铁罐,只有简单的袋包装,一口定价还不愁卖,裘月灿在他的茶叶里到底施了什么魔法?也许采访时恰巧遇到的一位瓜沥老顾客说出了答案:“他们手工炒出的茶叶不涩不苦,味道甘甜,品茶时更能品味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上海的几个亲戚朋友每到春天时都托我寄过去几斤!”

无奈茶叶售价只能逆势上扬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杭州乃至全国茶叶市场近两年价格持续下滑,而裘月灿的茶售价不仅保持稳定,而且今年还从每斤500元上涨到了600元。对于一些朋友说他今年“大赚一笔”的话,裘月灿的回答只有一个表情——苦笑。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雇了80名采茶工,一名采茶工一天可以采青叶4斤,工钱由去年的每斤38元涨到40元;雇熟练的炒茶工20名,每人每天可炒茶叶3斤,月工资由去年的6000元涨到8000元。一般情况下5斤青叶可以炒出一斤茶,再加上这些人员的吃住、茶园的日常管理养护等费用,每斤茶的成本就要接近500元。

而如果用机器进行炒茶,成本能下降多少呢?正在炒茶的田利江师傅说,人工炒茶一锅只能炒2两,还要反复炒4次才能出成品,机器则一次就可完成炒制,一般情况下机器可提高10倍的效率。

“机器炒制茶叶虽然效率高,但人工靠手的感觉能对温度控制做到更精确,多次炒制也能使茶叶的含水量更低,因此采用传统人工炒制的茶叶在口感上更好,甚至保存了两三年还很香!”炒茶师傅们说,这也许就是裘月灿这么倔强,能够一直坚持做下来的原因吧。

每年春季,裘月灿都要从全省各地聘请20名熟练炒茶工炒茶

炒茶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辛苦

隐忧老底子手艺要失传了吗?

裘月灿的茶每年都不愁卖,但他却并不想扩大规模!

采茶工和有经验的炒茶师傅难招是唯一的原因。

据裘月灿介绍,自2000年开始,机器炒茶开始逐步代替了人工炒茶,目前在浙江范围内他也找不出有些规模的茶园和茶厂还在坚持原始的人工炒茶。

青叶的采摘期只有1个月左右,而且不能久存,一般在当天经过晾晒后第二天就要完成炒制。“采茶、炒茶的季节性太强,再加上劳动强度比较大,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我们这批老的到了做不动那天……”今年已经75岁的张永发说。

张永发是裘月灿从滨江请来的。与其他的炒茶师傅一样,张永发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政府组织的培训班上学的炒茶技艺。“当时我们都争着去,但现在就算我主动教,也没人愿意学了。”

难道炒茶技艺真的要失传了吗?

对这个已渐无“用武之地”的传统手艺,我区相关部门也在想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萧山高级技工学校园林专业的学生就开设了炒茶课程,并且学生在区内的相关比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名次。但该校相关负责人也坦言,人工炒茶每年只能做一个月,因此学生毕业后没有人专门从事这个行业。如果将手工炒茶作为一个产业,没有特殊的补助扶持是很难发展的。

这位负责人说出了裘月灿的隐忧,做了这么多年,寻找能炒茶、采茶的帮工越来越困难。“今年采茶的80名帮工,全都是从250公里外的衢州请来的,而从各地请到的炒茶师傅,最年轻的也有50多岁了。”

“不管怎样,我都要把手工炒茶的模式坚持下去,至少这片茶园我还有19年的承包期!”中午的阳光洒进裘月灿的茶园。这里,那张长年被山风刻画的脸庞更见坚毅。

西坪泰山楼:见证铁观音走向世界


泰山楼,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梅记茶行发祥地,因此又称“梅记土楼”,始建于1892年,历时十年落成,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安溪铁观音走向世界的历史见证。日前,泰山楼被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房建筑别具一格

泰山楼为石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依山而筑,且采用外环廊式设计,别具一格。

走进楼内一看,主楼及护厝外墙全部用花岗岩浆砌,内墙体为土木结构,天井则全部用石板铺成。上厅和下厅屋架均为斗拱结构,雕刻各种动物、人物和花草,雕工精细,形象逼真。二楼面向天井那面安装有18个窗,34片窗户均为精雕细刻的柳丝条或梅花状结构。

整座建筑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二楼房间与外墙体之间增设一条走廊。外墙体四面各设四个喇叭形(内宽外窄)洞孔,用于观察外面动静及防御性射击,易守难攻。据护楼老人王志森介绍,清末民初,安溪匪患不断,逢匪患发生,独特的建构也使得泰山楼成为族人避难的场所。

名人对联寓意深刻

除了独特的构型外,泰山楼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主楼大门上镶嵌着的一方石匾,楷书阴刻“泰山楼”三个大字,右侧小楷阴刻“大清光绪甲辰年造”,左侧小楷阴刻“仲春林心存书”。

林心存系安溪人,清末泉州市举人,是当时泉州有名的大书法家,其书法以刚劲雄伟著称。当年曾到西坪南岩村讲学,适逢泰山楼兴建,见其建筑独特,欣然提笔为楼书写“泰山楼”三字及几副对联,字迹清晰,至今仍保存完整。

大门有对联为:“泰运亨嘉沐先人德泽,山川秀丽瞻后起书香”,正上方还有两副对联,分别是:“泰运云霞呈瑞色”、“山居风月畅幽情”,“萏峰如笑,永对高楼”、“槐荫敷荣,无忘世泽”。

据王志森介绍,这三副对联寓意深刻。比如泰山楼两侧上方墙上的对联,左边对联写景,即站在泰山楼门口,可远眺西坪境内最高山峰菡萏山(海拔1265米);右边对联写育人,即教育后人,缅怀先祖功德,饮水思源。

茶叶对外贸易物证

泰山楼主人王三言,生于1836年,系南岩村茶农。据史料记载,王三言的父亲王源臣是当时乌龙茶制作的行家里手,王三言从小就跟随父亲种茶做茶,而后师承家传,他也成为乌龙茶制作的一方行家。

35岁那年,王三言把自己生产的乌龙茶挑运到漳州、潮州销售,而后转向厦门。因其茶叶品质优异,销售良好,掘到第一桶金。于是,1876年,他就在厦门开设梅记茶行,批零兼营,销售业务逐渐扩大。到了清末民初,梅记茶行成为内安溪人经营的最大茶行。

据王志森介绍,王三言经营茶叶时坚持亦商亦农,在厦门开设茶行的同时,仍在安溪种茶做茶。为打造自己的品牌,王三言把铁观音大箱包装改为小包装,茶包封口贴上印刷的王三言黑白头像,以防假冒;为了扩大经营规模,1906年,王三言派儿子王金玉到台北市创办泰山茶行,孙子王炳炎到印度尼西亚巴城开设梅记茶行,他也成为安溪乌龙茶开拓海外市场的开路先锋。

王三言去世后,其后裔仍以泰山楼作为根据地继续拓展海外茶叶市场,如在新加坡有王光南创办的南美茶行,在印尼有王炳文创办的梅记茶行等。如今,旅居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的王三言后裔已超过200人,泰山楼成为铁观音对外贸易的重要见证,也是联系海外乡亲的桥梁。

孔明是云南茶的“茶祖”吗?


前些时间,想起一个小事。很多文章说孔明是云南茶的“茶祖”。

每年在采春茶的季节到来时,无论哈尼、基诺、壮、佤族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行祭茶仪式。祭茶是茶农对天地的感激,对先民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祈福。

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喜欢名人崇拜。比如皇帝喝过的茶,进贡太后的茶,诸葛亮带来的茶种。意义会有不同。

有很多文章说,云南人祭拜的茶祖是孔明。这从实际情况来说,可能只说对了一部分。应该来说,在老思茅和古六大茶山一片。应该是这样子的。因为据说当年诸葛亮为了多年后的战争做准备,来过这里,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茶种。

只是后面总感觉不对。除了老普洱城孔明雕像。其它地方也其实见不到。反而是拜树拜租的情况比较多。

在云南茶农心中,茶是圣物,也是可以带来家庭收入的植物。从经济的考虑,人们希望一年中茶叶长势良好,价格也好。

可是实际上。这些地方数千年前早就有野生型和栽培型茶种了。凤庆的那棵3200年前的树,往前推,大约是商周时期人们种下的。

云南茶区很大。孔明没去过的地方,如勐海,澜沧,临沧。更多的还是发自本真的自然图腾式崇拜和祖先崇拜。如村里的茶王树。

像布朗山中,也没见过一次孔明这样的头像。反而是近代伟人在布朗人民心目中地们更高。毕竟,是在这一个时间段用好的茶价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在景迈山布朗族,每家茶农的茶林里,都有一棵高大的茶魂树,树干上捆绑着用竹篾编成的小篓子,用来盛放祭祀品。茶农们采摘茶魂树上的鲜叶时,都要先祭拜茶祖,供奉茶神。每年春天,家家户户把各自茶林里的茶魂树鲜叶采摘下来后,制成“茶魂茶”,供奉在祖先“帕哎冷”(茶祖)的雕像前,祈求年年茶叶丰收。

茶魂茶必须由家庭中的年长者来采摘,采摘前要斋戒、沐浴、更衣,然后跪拜在茶树下,献上泡好的茶和饭菜,点上蜡条并开始诵经,诵经完毕方可上树采茶。每棵茶魂树的茶全部是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做,杀青、揉捻、晒青都以树为单位独立进行。

茶魂茶自古以来仅作进奉傣王或供养高僧大德之用。如今,上好的景迈茶在茶已香飘海内外,景迈山上祭茶魂,这一基于原始自然崇拜的习俗,依旧在延续。

湖北赤壁羊楼洞茶香万里


长空一声鸡鸣,染亮了漫野草绿花红。一扇门打开,闪出一个柔韧的身影。继而一扇扇门次第开启,招呼应答。一辆辆鸡公车上路了。巷尾撵来的风,随着一条狗在后面跟远。鸡公车声音的宽度就是巷子的宽度,声音的长度却摸不着,咿咿呀呀在女人的心上响个不停。柔韧的身子倚在门边,仰看着渐渐升起的一抹朝霞。

那些个时光里,巷子始终在膨胀,那是茶和女人的原因。票号、邮点、当铺、商行,还有一家家冒着香气的茶庄、旅店、餐馆,房舍将溪水渐渐挤瘦了。那个时光里,仅茶庄就有两百家,人口近四万。到处都是热气腾腾、闹闹嚷嚷、吆吆喝喝、轰轰隆隆。那是一个时代最繁盛的时光。那个时光里总是能看见膀大腰圆的雄劲与豪爽,听到听得懂听不懂的话语和畅笑。只有在晚间,夜的深处,才能听见茶和女人微微的声息,那声息让羊楼洞知足,羊楼洞会把茶和女人搂得紧紧,发出很浓重的鼾息。

我曾在中原游走,听到过万里茶道,当时还好奇,从哪里来了这么一条茶道,而且远至万里?现在弄明白了,十七世纪始,砖茶从湖北赤壁的羊楼洞由独轮车运抵新店装船,出大江至汉口、襄阳,然后舍舟经河南唐河、社旗,从洛阳过黄河,再经晋城、大同到张家口,或从晋北杀虎口入内蒙古,穿越草原与荒漠,进入俄罗斯的恰克图、西伯利亚至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后达英法等地。羊楼洞即是这万里茶道的起始点。这条茶道通连着东西方的文明史,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说早期俄罗斯绘制的中国地图,有羊楼洞而没有汉口。

一块块硬硬的砖茶,黄金一般闪烁着光泽。西方人小心地掰下一块放进茶壶,这么做一般是因为重要的缘由。这种既好携带又好保存的砖茶,能消化食物,联络感情。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同样视若珍宝。那个时候,两只羊才能兑换一块砖茶。因而茶队走到哪里,哪里就一片侠骨柔肠。仅在中原的茶道上,苏轼就走过多次,每次都走得水汽迷蒙。刘禹锡、梅尧臣、范仲淹、陆游、黄庭坚,谁不是在茶香里诗情奔放?

那条深深的独轮车碾轧的车辙,像一道流星划过的痕迹,我的脚踏上去,感受出岁月的记忆。想起砖茶上的“川”字,川字两道是那小巷,中间是那道车辙吗?后来知道,那是山上三条清澈的泉水,流成了砖茶的商标。

俄国、德国、英国的商贾,会跋千山涉万水来到这里,与那些迷人的洞茶最近距离的接触。这片山水非同寻常,它既能容诸葛亮、周瑜、黄盖、陆逊这样的英雄叱咤风云,又允许最好的茶叶和制作方式在此生根发达。日本人进到中国,远远就闻到了羊楼洞的味道,他们一次次来搜寻、轰炸,掠走的芳香让他们何时想起来都口涎激荡。他们毁坏了制茶作坊,烧掉了茶叶仓库,但是羊楼洞的名声毁坏不了,羊楼洞还是羊楼洞。

我似乎听到了豪壮悠扬的声音,那是各个茶庄初春制茶举行的茶祭,庄严而神圣,香烟袅袅,旗幡飘飘。茶祭之后,才能开炉蒸茶。现在,唯留下一个个空敞的房屋,一座座无声的庭院了。似乎是一夜间,所有的繁闹都撤走了,消失了。镇子后边的河水,曾经堆满清脆的笑,笑声随着水流远了。

不,那些繁闹离开了,茶香依在,名号依在,那些臂膀那些柔腰依在。我走进离羊楼洞不远的赵李桥,一个个车间里热火朝天,烟云弥漫着特殊的气味,发酵、翻堆、压制、烘干,一系列复杂的工艺看得我眼花缭乱。走进厚实宏大的茶叶堆放场,感觉那暂时安睡的“东方神奇的树叶”,我依然看到了西方温柔迷离的目光。

在去往羊楼洞的沿途,到处可见绿色葱茏的茶园,茶园就在黄盖湖、陆逊湖周围。我走进久负盛名的万亩茶园,从赤壁刮来的风如水一般,一股股的清香袭人,忍不住要弯下腰闻一闻。这时会发现一簇簇的白色小花,在绿叶间张嘴笑着,仔细看,就见这里那里到处都是了。茶花在夜里悄悄含苞,而后把开放献给热情的朝阳,朝阳一到,叮咚成一片。漫山遍野的绿和嫩白,将茶山起伏成万里汹涌的海。难道赤壁之地水火的熔铸需要与时光慢慢消化?

采茶的时候,出现了一群彩衣,笑着唱着,并不影响一双双巧手的翻舞,那些笑和唱,粘到一片片嫩芽上,被装进了竹篓。风在一条条茶林间,使劲地往里挤,发出畅快的尖叫,芽片全都在阳光里翻动着翅膀。星星坠落,草虫飞升,溪流不安地躁动。站在茶园,我也成为一片叶子,周身散发着茶的芬芳。

我知道,即使再过多少年,中国茶依然很中国,羊楼洞总是羊楼洞。

记东阳东白山茶场的坚守者金永平


在海拔超千米的东阳东白山中,有一个人默默坚守东白山茶场35年之久,他就是东白山茶场场长金永平。当问及为何能坚守于此,他说:“东白山早已成了我的家园,茶叶已经成为我的生命。”

与东白山茶场一起成长

金永平是巍山镇人。1980年11月,他孤身从白溪爬上东白山,开始人生第一份工作,也是一生中唯一一项事业。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份工作就行,环境因素都忽略不计。殊不知上山后想要下山看一场电影,需要两天时间。工作三五年后,许多知青都离开了。他也有离开的念头,但领导的器重与同事的支持让他坚持下来。他放平心态,决定扎根于此。当时,整个东白山茶园面积为5900多亩,几年后,茶园荒芜了一部分,面积减少为4000亩左右。后来实行责任制,实施垦荒,茶园又获生机。1985年后,金永平在茶场主要分管后勤工作。1999年后,他开始管理茶叶生产。2001年,他正式成为东白山茶场场长。

国营茶场走上转型升级路

这两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优化期,转型成了茶场必经之路。金永平从优化茶叶生产环境着手,完善茶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滴灌技术设施的引进、茶园管理道路的硬化、供电设施的铺设等。诸如此类建设,茶场已投入2000多万元,现有机耕路已达到24公里。通过这些举措,茶场外部环境和设备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总体生产效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国人对茶叶品质的需求在提升,优质茶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金永平说:“这两年,许多采茶人都外出谋生,茶场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茶叶生产成本随之提高,东白山茶场要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品牌建设。”

借助东白茶文化的力量

东白山茶早在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里有所记载,“东白茶”到唐朝更是被列为茶之贡品,与“蒙顶石花”“顾渚紫笋”等齐名,早已名声在外。东白山茶场是全国第一批唯一一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金永平也是金华第一个绿色农产品协会副会长。

东白山茶场每年坚持上缴税费50多万元,在全国200多家国营农场中,连续无亏损的仅此一家。不仅如此,金永平还保证茶场员工工资都在社会平均工资以上,职工收入每年都保持稳定增长。

更难能可贵的是,现在国有茶场发展上存在不少困难,但他坚决不同意乱开发,要让它永久保持原生态。“生态环境资源是最宝贵的,是东白山茶叶优越品质根源所在。”金永平说,“随着茶文化不断深入普及,东白山茶叶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因为我们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而且茶文化是最和谐的文化。”

茶文化虽已上升到文化理念传播,但金永平认为文化只有落到实处即接地气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超然的平和淳厚感,就是茶文化的魅力,“我不会离开东白山茶场,我只希望让东阳茶资源、茶文化得到世人的尊重与珍惜。”

楼翼之像鉴宝一样品茶


楼翼之是央视《鉴宝》栏目的书画鉴定专家,他在节目中以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对藏品的鉴定对观众来说都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令人兴奋的体验。楼翼之凭着自己扎实的鉴定水平和专业的工作态度受到众多藏友追捧,拥有一大批粉丝。作为中华收藏网艺术鉴定中心副秘书长,楼翼之是书画鉴定界的权威。每次见到楼翼之老师,总是被他那面色红润、神采奕奕的样子所感染,楼翼之也是一位爱茶之人,他认为品茶和鉴宝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对于生茶活,楼翼之一样用鉴宝的心情来对待。

楼翼之认为书画收藏鉴别和品茶一样都要站在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品种繁多,一谈到茶,楼翼之就滔滔不绝。说到现在的茶叶市场,楼翼之表现出了忧虑,茶叶质量混乱、价格不统一、加工渠道不清晰。爱茶的人都珍惜茶,茶叶有质才有价,像鉴宝一样品茶,才能喝到真正的好茶。

楼翼之泡茶,首先得选茶和鉴茶,只有正确鉴茶,方能决定冲泡的方法。他试着找各种茶的优点,而不用千篇一律的心态去泡茶。品茶首先是一种心情,再是茶的味道,通过品茶把心情放松下来,才是真正的享受。多年的鉴宝经验,让他对身边的事物都用欣赏、严谨的态度去对待。楼翼之喜爱红茶的香醇,在品尝了福建名茶“桂凝红”之后赞叹:口感既醇郁圆润而又鲜灵清爽,还带有一丝桂香,不愧是名茶坦洋工夫红茶中的极品。

人生,对爱茶人而言,就是一杯温热的茶汤;而生活,就像翩跹在茶汤中的那片细叶,浮沉不定,却在形神俱散之后仍余一缕清香萦绕在人间。楼翼之每天喝一杯茶,让自己体验一种宁静,这就是鉴宝大师的茶生活。

一把壶与一座楼的较量


汪寅仙紫砂壶作品《神鸟出林》

事件:4月25日,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受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诉无锡万达城投资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一案,事件缘起于该公司在无锡地区建设的一栋壶形建筑物有“剽窃”汪寅仙作品创意之嫌。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据悉,因建筑物“复制”紫砂工艺作品而产生跨界著作权纠纷尚属首次。

背景:

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展示中心,由万达斥资1.5亿元精心打造,尤其是“紫砂壶”造型夺人眼球。据了解,其创意来源是宜兴紫砂壶,该建筑一经亮相就因造型独特成为了焦点。紫砂大师汪寅仙认为万达的壶形建筑物与其紫砂作品《神鸟出林》壶外观“神似”,已构成对其著作权的侵犯,不仅要求被告在对该建筑的所有介绍或宣传上必须体现原告的署名权,还要求被告赔偿侵犯著作权损失及原告为制止侵权支付的合理费用共计200万元。

相关观点

黄玉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实用美术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紫砂壶是一种工艺美术作品,但作为“壶”,除了艺术性,更有实用性,或者说它是一种实用美术作品。从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来看,实用美术作品目前并未被明确列为保护对象。但事实上,实用美术作品已符合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两大条件,即独创性与可复制性。在我国著作权相关法规的不断修订与完善中,将其纳入保护范围是一种大的趋势。

同时,我认为本案中,紫砂壶工艺品最终得到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很大,即原告胜诉的几率较高。原因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根据著作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伯尔尼公约》,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对符合条件的实用性美术作品实施著作权保护;第二,从理论上讲,工艺美术作品若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均有理由受到著作权保护;第三,从司法实践当中,已出现裁决、判定最终保护实用美术作品的具体成功案例;第四,我国的著作权法正在进行第三次修正,在修订案中,已经明确地把实用工艺品作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本案中,紫砂壶建筑物其外观与原告的紫砂壶作品高度形似,可以考虑为是对其的一种“复制”,有构成侵犯其著作权的嫌疑。实际上,作品间的复制,不单纯是从平面到平面,也包括从平面到立体、立体与立体间的复制。对于跨领域的著作权纠纷,目前业界仍非常少见。

曹静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申请专利是维权第一步

紫砂壶的设计与建筑物的设计,本身相差甚远,不属于一个领域。这种跨领域的“复制”和“抄袭”是很难判定的,过程应该也比较复杂。试想,一座建筑物,远比一个紫砂壶复杂得多。我认为,即使两者外观出现惊人的相似,其外形大到轮廓、线条、比例,小到局部的处理,不可能都一致,但如果非要在法律层面来解决纠纷,那就需要看对其相似度的判定和谁拥有专利权。

实际上,同行业内设计风格的抄袭和复制已经是相当严重。举个例子,像在工艺美术界,曾经出现过将故宫太和殿的宝座和屏风进行按比例缩小复制的工艺品,全然的“复制”行为,理应事先向故宫有关部门申请或声明,但事实并非如此,也并未受到谴责或惩戒,更不用说那些民间作坊对经典工艺品的大规模“复制”。即使出现了所谓的纠纷,也往往只是停留在争论、呼吁层面,很少将其上升至法律层面。

所以,我国现阶段行业内关于著作方面的维权意识普遍还很薄弱,需要加强,而同时行业也需进一步规范化。一旦上升到法律层面,无论同行业还是跨领域,谁“复制”了谁,还要看是谁先申请了专利,这是维权的第一步。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对于申请专利后的作品,著作权法对其的保护期限为50年,所以很多艺术品最终还是会流向“公用”领域,成为各方复制的“蓝本”和“模板”。

王先生(某国企设计院建筑设计师、项目总监):建筑物是推介“紫砂文化”的重要载体

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一般都来源于已有的事物,而设计方面也往往会采用一些象形、具象的手法,建筑的设计更需要考虑一些结构的问题,所以,“神似”不等于完全相同。我们在做设计时,经常也会提及甚至注明灵感的出处,避免对具象事物完全照搬。它可以是创作的开始,但绝不会是最终的成品。何况毕竟是两种不同事物,不可能把一个紫砂壶的设计和一个建筑物的设计等同起来。而跨行业、跨类别的著作权纠纷也必然会给司法鉴定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此案中出现的这种情况还是非常特殊的,也应特殊对待。

同时,除了外观,建筑物的内部设计包含了更多技术层面的专业问题,这些都是一个简单的工艺品无法比拟的。而建筑行业内部本身也有相互模仿的现象,但也并非全部都归为“抄袭”或是“复制”。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它是结构上的一次创新,但就外形而言,世界上跟其相似,甚至所谓“神似”的建筑物数不胜数。

事实上,紫砂壶代表了无锡、宜兴的一种文化,它对城市形象的推广和宣传很有意义;同样,依据紫砂壶设计的建筑物如果设计得当不但不会起反作用,也会更好地推介紫砂文化。因此,我认为即使模仿了作品,若对于当地文化起到传承、推动作用,对作品的宣传也有帮助,就算涉及“雷同”的纠纷,首先应该选择协商处理的方式,没必要立马对簿公堂。

王秀兰:一杯茶映衬出百年坚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成就了如今国内庞大的茶产业,品茶,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茶产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在“生活必需品”和“高端礼品”等角色中来回转换。近十年来,张一元在业界的地位及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从企业经营来讲,张一元已经从当初账面上只有6000元的窘境,发展成如今年销售额在6亿-7亿元,并且正在等待突破10亿元的规模。从一个北京的区域性品牌,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十年对于很多现代企业来说,经历的往往是创立与起步。但对于已经存活了百年的老字号企业来说,十年只是其几经风云的路上要面对的又一次转变与坚持。所以,解读老字号企业在这个时代的音符,可以去品味出更多历史的味道。

十年间,零售企业经历了体制改革、经济开放、市场细分等重大事件。企业在承受这些转变的时候,有些已经被逐渐淘汰。但同时也成就了不少坚定走发展之路的企业。去研究这些找准位置的老字号企业,能感觉出它们对于发展的理解与把控,这对很多现代企业来说,值得参考借鉴。经过快速发展,张一元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打下了一片天地。

作为百年企业来说,每任领导者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点上,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张一元有“两宝”:一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另一个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如果在茶领域中寻找这样一家经营百余年的老字号企业,似乎更能去感触时代的脉搏。张一元,就是一家每年靠卖“树叶子”都能卖出7个亿的明星企业。如今,代表“中国十大名茶”之花茶品牌的张一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改制助推张一元“复兴”

十几年前,不光是张一元,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问题——转制,这样的转变对于老字号企业的影响更加明显。在此之前,很多企业属于国有制。转制之后,没有了政府资金作为最大的靠山,如何让企业在自负盈亏的状况下生存成为首要课题。

在转制之前,张一元刚刚凭借自身努力回到了发展“正轨”。此前,各茶庄进货只有北京市统一分销这一渠道,随着改革开放,“统购统销”已经慢慢放开。这也让张一元开始面临来自市场各方的竞争,所以,如何能在市场开放大潮中站住脚,便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寻找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成了王秀兰开启张一元发展的第一步,“带着当时张一元的全部家当,只身坐火车找到闽东茶厂进行谈判”,成为了日后茶叶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也被看做为今后张一元发展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此之后,随着茶叶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家收茶的计划体制已消失殆尽,一些中小型茶厂因没有及时转轨面临着倒闭,主动向张一元求救。对于茶叶已经有了很深认识的王秀兰,一直深知茶源的重要性,她也明白张一元若想扩大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她毅然决定投资重启茶厂。当时投资的100万元,相当于张一元年收入的一半,除了王秀兰外没人敢担这个责任,之后的事实自然证明了王秀兰的判断,茶厂当年产值就达500多万元,第二年达到800多万元。

到1999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张一元在这一年正式转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看来,这次改制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改制的过程,对于老企业来说需要花费更大经历。据了解,当时企业的注册资金为300万元,其中国有股比例20%,社会法人股15%,职工自然人股65%,当时张一元的全部60多名职工都是股东,这组数字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在老百姓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之前,“自己为自己的企业投资”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说起入股,几乎所有的职工第一反应就是,“赔了怎么办?保险起见还是不参与了”。所以,为了完成改制,王秀兰不得不带着公司管理层分头给职工开会做工作,通过各种思想工作才让全公司的员工达成共识。1999年4月底,张一元由选举产生了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组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这场历时半年的改制,也让张一元成为了茶庄改制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张一元在很多股东还处于惴惴不安的情况下,用一步步的发展“稳定了军心”。第一年的分红,股东中最少也拿到了1万多元,相当于一年的工资。

市场:品牌建设以维稳为主

十年间,京城的茶叶市场和老百姓的喝茶习惯,因经济环境的发展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张一元在这段时间也紧紧抓住了每一次改变的契机。

不过张一元的发展风格一直保持以稳为主,在品牌建设初期,规模扩张是必不可少的发展之路。相比于其他茶叶企业发展的扩张速度,张一元却秉持“成熟一家发展连锁一家”的战略原则,不急于在数量上取胜。十年发展路上,在王秀兰看来,管理上的创新至关重要。引进现代的ERP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素质、让新人尽快融入老字号的企业氛围,让这个传统品牌在现代市场的开发方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便开始有了要求。张一元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时机,为了能让北京的茶叶市场更加多元化,张一元为这里的老百姓打开了一个认知全国名茶的窗口。如今北京市场很多新品类的茶叶都是由王秀兰带领的张一元引进的,像岩茶就是其中之一。“大红袍”、“水仙”、“肉桂”等,都是通过张一元让北京的老百姓有所了解。2000年,张一元引进普洱茶,一夜之间,京城的普洱茶似乎就铺天盖地。

张一元在十年间不仅发展的是企业,也让京城老百姓的饮茶习惯迎来“新纪元”。张一元之所以在引进茶叶新品的过程中可以屡战屡胜,了解北京人的消费习惯,以及茶的口感、生长、加工环境等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茶叶在经过推介之后慢慢在京城立住了脚,随后又发展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市场。而这些判断的来源,正是凭借王秀兰在这个行业浸染20多年后锻炼出的经验。为了学茶,王秀兰是真正的从“学徒”干起,那时入门还不是先和茶打交道,是先学裁纸、叠纸。王秀兰凭借自身的天分和努力,慢慢学会了每种茶的“道道”。

茶叶市场也一直存在价格不透明的乱象,许多售茶人挣不懂茶的外行人的钱几乎成了潜规则。有些茶叶定价属于商家随口要价,甚至会造成一款茶出现每斤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差价。此外,将陈茶充当新茶卖,将陈茶掺入新茶等手段层出不穷,不过在混乱的茶叶市场中,王秀兰提出张一元一直以“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为经营主旨,慢慢在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空间。

老字号:是商业模式更是文化符号

今年11月19日,最新颁布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即将实施,这也是未来保护老字号商标的又一把“大伞”。2011年,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的通知》。种种政策的颁布,也让很多老字号企业感觉到,国家对传统商业、对老字号的重视,尤其在近十年,愈发强烈。

近几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之一。如果在传统文化中细捋分支的话,就必然会涉及到老字号企业。虽然在一些看法中,老字号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但是,老字号在很多时候会承担起现代企业很难承担的政治任务。

其实,说老字号是一种商业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符号确切。老字号企业是中国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缩影。说起老北京茶庄,如果顾客进入之后身上带着雪,肯定会有伙计帮你掸掉,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商业,更是文化。王秀兰作为公司领导,也深知维护老字号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在她看来,人品如茶品,只有靠质量占领市场,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政府的重大活动,老字号企业也一定是代表国家文化的主要商品。如奥运会期间,张一元成为提供当时住在奥运村人们所喝茶叶的惟一企业。这让张一元在国际市场大大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还让各国民众了解到了中国的茶文化。

据了解,现在很多老字号企业的名称外国人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其实,老字号的“字号”就是其文化的核心之一,这种名字字义特别简单,但寓意非常深刻,令人过目难忘。了解老字号的名称,也是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这也是现代企业所不能模仿的。

现在很多人对于张一元的茶叶价格一直不涨颇有微词。王秀兰坚定地表示,并不是价格做不高,每种茶叶制作过程中都包含很多技术。不涨价主要是因为,有企业的“良心”在里面。“市场混乱”最核心还是“价格混乱”,类似于张一元的品牌,认知度到了一定程度,产品是会产生一些附加值,但这些附加值是需要有一个尺度来衡量的。

王秀兰认为,再有十年,老字号或将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老字号在经营中,也承担起了很多社会责任。

商报记者姜子谦

[商报提问]

“三农”是茶叶发展之本

商报:回顾张一元这十年间的发展,国家发布的哪些政策让张一元最受益?

王秀兰:这十年发展最大的受益是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其实茶产业发展的根基,就是“三农”问题。张一元的茶叶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建立在国家级的贫困县,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贫困县“原生态”保存的最好,没有工业和其他产业,用句简单的话就是“深山老林出好茶”。但这些基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经济落后导致方方面面条件跟不上,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开玩笑地说,我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去考察基地。

近几年中央在三农问题上给了充分的扶植政策。只有农民富了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才会考虑怎么把茶做的更好,怎么发展市场。只有农民的观念转变了,我们的产品才能转变。这也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茶市场不知不觉走向高端化

商报:您怎么看待现在茶市场的情况?

王秀兰:目前茶叶市场形势很好,这个市场也正在逐步向着规范化迈进。其实茶叶市场一直是相当活跃的,茶叶的需求量每年也在提高,总体来说,比前几年要规范。

而茶叶走向高端化,其实也是这几年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新趋势,这是我们“茶人”都没有意料到的。其实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老百姓生活逐渐富裕了。现在来看确实是大势所趋,这对产业发展来说绝对是好事。

市场回归理性是老字号的新机遇

商报:中国的经济市场正在慢慢转型,在未来老字号企业的新机遇在哪?

王秀兰:可以说在经过一轮的市场运行之后,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越来越明智了。而老字号的优势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现如今一提老字号,其实就是给消费者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作为老字号企业产品质量在长时间积累的口碑效应。可以说正是现在社会的普遍观念,为老字号企业戴上了一个“光环”。所以,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跟上社会潮流,正是如今老字号的新机遇所在。

“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

商报:您如何看待未来十年的市场?

王秀兰:我对未来十年充满信心。因为,无论从惠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支持、扶植传统文化的政策未来都会更加完善。对于茶叶市场来说,经济越发达行业自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一元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过去十年间,可以说张一元在“前方”、“后方”都打了不错的基础,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已经明确为“奔小康”。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看好的。作为老字号企业来说,每一次投入考虑的都必须是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是可持续的,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老字号企业如果想基业常青,这就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手记]

茶人的单纯坚守

如今的王秀兰,已经不是单单代表张一元的领导。这个名字本身,已经成为了全国茶叶市场一种权威的代名词。

只要现在国内有跟茶叶有关的事情,王秀兰基本都要出面。这也与她从业40余年来,一直处于又接触产品又接触市场的位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只要有新茶被研发出来,也一定会让王秀兰进行品尝,因为她可以对产品市场进行精确的研判。

不过王秀兰在圈子里被人称赞的,还是其2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市场一线的精神。几年前记者曾经对其进行过一次采访,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南方大水,王秀兰在得知基地被淹后第二天便飞到现场查看,那年的整个春节几乎都是在那度过的。圈里很有名的段子就是,在一个产茶基地内,当地区长陪王秀兰参观,但是茶农只认识王秀兰,其身边的区长没人认识。

老字号品牌的经营,最重要的是诚信与口碑。所以,与动辄营业额成百上千亿的现代企业来比,老字号的年销售额有些不值一提。但是,老字号通过百年积淀在消费者心中驻下的印象,现代企业是望尘莫及的。

与王秀兰几次接触中便很容易感觉出,过去老茶人的纯洁与简单。王秀兰曾开玩笑地表示,干了茶叶这行其他职业干不了了,因为干茶叶的人“心眼死”。王秀兰也直白地表示,茶叶市场上,消费者心里对价格是没有衡量标准的。所以,茶人做的就是“良心买卖”,如果“做茶人”把自己还当成“喝茶人”,那么,生意做起来就很简单,价格摆在那,由你自己来感受。觉得值,就行,不值,就是“昧着良心”发展。

六安瓜片品牌


六安瓜片品牌,主要有一笑堂、徽将军、德昌顺、徽六、、皖云、红石、黄之江。

早在唐代,《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它是中国古代专门论述茶叶的一类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里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六安茶》中也多次提及,日“七碗清风自六安”“陆羽旧经遗上品”,予“六安瓜片”以很高的评价;“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到了近代,“六安瓜片”被指定为中央军委特贡茶,开国总理周恩来同志临终前还念唠着“六安瓜片”;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2007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并赠送“特级六安瓜片”由此作为中国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见,“六安瓜片”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显著的位置。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楼祖安:坚守爱心茶摊十四年》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