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作为古农茶业(品牌“彩农”)掌门人的岩文,从来就不是墨守陈规的人,创新、坚持、果断,才是他的做事风格。深谙中国茶文化的岩文,热衷致力于茶产业的创新,坚持弘扬最本真的茶文化,作为为数不多的“专家+实干”型的企业家,一路走来,屡出妙笔。茶生态产业链、顶级普洱发烧友圈、全手工全程不落地工艺、首倡无尘第一车间、云南岩茶的倡导者…在岩文的茶业版图里,坚韧与创新,是永恒的标识。2015年,这位灵动的企业家,再出奇谋,在“原料”、“工艺”、“泡法”上颠覆了当代收藏家、鉴赏家们头脑中固有的普洱茶概念,云南岩茶之彩农云岩,由此诞生。

寻遍万里茶区,留驻深山马台沿着奔流而下的澜沧江,从业二十余载的岩文踏遍云南各个名茶区,他敏锐地发现在壮阔的澜沧江边,邦东与马台宛如两颗珍珠交相辉映,其标志性的“岩茶混生共长”的环境,蔚为壮观。与邦东茶遍布于道路两侧相比,马台岩茶大都隐逸于深山密林中,难以想象,今日颇为冷清的马台,早在清代中期却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这些都为岩文所看重。出于对高品质发烧级茶品的钟爱,他深入各茶区比对研究,以众多独特优势的邦东、马台成为他心中的首选对象。茶和石的天作之合,是上苍在大自然里奏出的美妙乐音,在人间描绘出的绝美画面。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马台,只为目睹这世外仙子的真容。三奇三妙,传古拓新的“云南岩茶”

唐代茶圣陆羽著作《茶经》写道:“上者生烂石……“邦东马台一带的大叶茶(树龄多在百年以上),岩缝养茶,清香冷韵,甘滑相融,在阳光、降雨、土壤、气候、海拔、地理环境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参与下,兼得古茶的滋味和岩韵,由此形成了云南岩茶独特的“三奇”:根深叶茂的古茶树与岩石混生共存;高山海拨,奇石成堆,云海苍茫;原野花香,鲜爽灵动,滋味醇厚。正是对品质的追求,对自然的崇敬,对茶的热爱,让岩文对发展茶业有了极大的信心和动力,这也成就了彩农茶一直以来坚持的——“绿色、生态、健康”的茶品之道,传古拓新地孕育出了云南岩茶独具“岩韵花香”的灵动气韵,原料、工艺的与众不同和别具匠心的重泡法,又成就了云南岩茶更加精彩的“三妙”——岩缝里长出的古树茶为原料;全手工全程不落地的核心工艺;云南岩茶协会会长游贤用先生出神入化的“游氏重泡法”,彻底让人体验从味蕾到心灵的全心感受。历时数年,在完善茶生态产业链、传承创新手工制茶之道……岩文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彩农目前已在云南岩茶核心产区临沧,建立了云南岩茶标准示范基地,并协助成立了马台岩茶协会。“云南岩茶”在各大会展间广受好评,云南岩茶·奇饼妙饼(奇韵邦东、妙韵马台)更是被《中国茶叶市场》推荐为明星产品。

“茶”在心上,小品类茶的大机遇带着云南人特有的热情和耿直,对制茶实践传承与发扬的热爱,岩文对“岩茶”深有研究,如今谈及云南岩茶,他如数家珍。每每与友人相聚品茶,对岩文来说都是无好茶不欢。对云南岩茶的喜爱,对喝好茶的追求,让岩文一直在等待机会,一个足以震惊云南茶业的机会。精耕数载,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真正的英雄都是在日子最难过的时候出现。只有在危机中锤炼出来的,才是真本领,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时事造英雄,这是最坏的时刻,这也是最好的时刻。”岩文对此深信不疑。随着彩农茶市场的布局与推进,新型加盟连锁模式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上海、北京、广东番禺、武汉、东营、玉溪、江川等一个个“彩农茶”品牌加盟店,密集开业。2015年11月,彩农携手和君咨询、中国茶董会举办《云南岩茶(广州)高峰论坛暨彩农茶品牌战略发布会》。

CY260.com编辑推荐

刘鸿和他的普洱梦想 普洱籽油先声夺人


云南,普洱,一望无际的普洱茶林,随手捡拾起一枚地上滚落的普洱茶叶籽,圆润,饱满,掐一下籽壳,普洱的芬芳裹挟着高山流水的气息扑面而来,直入心脾。就在这一刻,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刘鸿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他决定放弃北京既有的一切,到普洱重新创业。

5年中,各种意料之中的艰辛和挫折,各种意料之外的生死考验与生离死别,能坦然面对的,无法处之泰然的,都在5年当中密集地涌来。

“我刚从美国回来,美国人对我们的普洱茶叶籽油很惊讶。”7月5日,刘鸿接受腾讯健康记者采访时说,语气平淡,听不出悲喜。

刘鸿和他的普洱梦想普洱籽油先声夺人

从“废料”中发现“黄金”

2009年初,刘鸿和朋友一起来到普洱市,考察这里的木本植物。

几个月后,一个被大家视若无睹因此被忽略掉的事实,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刘鸿面前:茶农们都只是采集普洱茶叶,但与其同根同源的普洱茶叶籽,除少数用于繁殖外,却多被废弃。

“当地的老百姓主要把它当成肥料了。”刘鸿告诉记者,此外,大家还用它做一些皂角类的洗发剂,洗出来的头发既黑又滑,佤族的甩头发舞,就是用这种洗发剂洗发后,把头发晾干的过程中发明的舞蹈。

“我们知道,大自然当中有个规律,果实的生长周期越长,营养程度就越高。而普洱茶树的生长周期短的有七十年,长的则有一两千年,普洱茶叶籽里面肯定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刘鸿说,“至于能不能出油,就不知道了。”

用被视为废料的茶叶籽榨油,多数人对刘鸿的这一想法不以为然,但随着对普洱茶叶籽了解的越发深入,刘鸿心中的块垒就越积越大:普洱茶叶籽到底能不能出油?油的品质究竟如何?

为了弄清真相,8月份,刘鸿把在当地购买收集的几十公斤普洱茶叶籽,寄到了中国科学院武汉油料作物研究所。

果然,研究所很快得出了令人惊喜的结论:茶叶籽能出油!出油率不是很高,但油的品质很好,富含茶多酚、角鲨烯、胡萝卜素及维生素E等数十种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完全可以比肩被誉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

首战告捷。

谨慎的刘鸿又经过了一年半的论证,两年的实践后,2012年,他决心从零开始,进行第二次创业,在普洱市投资建一个普洱茶叶籽油的生产加工厂。

当过兵的刘鸿知道,最难打的仗还在后面。

刘鸿和他的普洱梦想普洱籽油先声夺人

(刘鸿先生普洱籽油创始人)

困难与质疑

“最初很多当地人都不理解。”刘鸿告诉记者,大家主要质疑的有三点:“他们认为你拿这么多钱投入进来,用的却是一些废料,能做出什么?其次,你们做出来以后,产品卖给谁?谁会买?第三,你们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投资能力?”

“甚至有人认为,我们从北京跑到普洱,是否有圈地的倾向?是不是来忽悠人的?”刘鸿非常释然地微笑着说:“从2009年8月开始,我们从论证,建厂,到研发设备、安装、调试等等,这5年多的时间,确确实实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主要是因为大家都不理解。”

刘鸿将“不理解”归因于“语言不通”。当地人说的云南话刘鸿和他的团队都听不懂,而他们说的普通话当地人也听不懂,这种“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朋友的孤单和寂寞”的氛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饮食习惯的不同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普洱地区的食物主要以酸、辣为主,让刘鸿他们的味蕾备受挑战。

普洱的气候条件大家也一时很难适应。“我们北方人就喜欢四季分明,冬天就应该冷,夏天就应该热,而普洱这里四季温差不大。”刘鸿说。

在厂房建设过程中的遭遇,更让刘鸿始料未及——有两年的时间,普洱地区都是从4月份就开始下雨,几乎每天都下,一直到10月份雨才会停,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都无法施工,严重影响了进度。

更糟糕的是,下雨后发生的泥石流,经常会把刚建好的厂房冲毁。

“这个不是我们的质量问题,而是我们对当地的土质情况不了解,这里的土在不下雨的时候硬得像石头一样,雨一来就变成泥汤了。”刘鸿解释说,比如说我们刚刚建好的护坡,两场雨就塌下来了。“这样的话,我们又得重新去返工,重新根据土质进行设计。”

刘鸿和他的普洱梦想普洱籽油先声夺人

和死神擦肩而过

所有不期而至的困难都没有让刘鸿退缩,直到2011年。

“一天,在施工现场,我突然得了急性脑梗塞。人们把我送到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就讲,如果再晚来几分钟,恐怕谁都救不了你了。”刘鸿说。

“这几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普洱茶叶籽油这个项目中了,忘了自己,也忘了家人。”刘鸿声音有些哽咽,“忽略了对家人的关心和照顾,包括父亲去世的时候,我都没能守在老人家身边。”

从生与死的边界重返人间的刘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孜孜以求的一切:我做这些事情到底值不值?我付出了许多,失去了许多?最终的结果是什么?能有收获吗?又能收获多少呢?

刘鸿无法为自己的问题找到答案,退意渐渐萌生。

“关键时刻,父亲生前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我一下子警醒了!”刘鸿回忆说,“父亲在我决定做这件事的那一刻起,就提醒过我,说只要是你看准了想做,对农民,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事情,就必须坚持到底。”

父亲的遗言平实而温暖,却有着巨大的能量,每当刘鸿想要退缩的时候,父亲的话就如同灯塔般升起,为他指明前进的路。

普洱茶叶籽油问世并量产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科学院武汉油料作物研究所传来令刘鸿非常振奋的消息。

原来,2009年8月,刘鸿把普洱茶叶籽快递到了武汉油料作物研究所后,研究人员发现,从茶叶籽中压榨出来的油是一种非常尖端的油,因此很感兴趣,主动提出要对当时的压榨设备重新进行研发,进一步提高油的品质。

“就是针对我们这个产品,研制最先进的纯物理压榨设备,不破坏原材料里的有机天然成分,把这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全部都保留下来。”刘鸿兴奋地说:“这样我们就拥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刘鸿和他的团队缔造的“英爵油业”,一共投资了2个多亿,占地面积达63亩,这样的规模和投资额在普洱当地算是非常大了。

6月,“英爵”普洱茶叶籽油正式量产问世!当第一滴晶莹的油滴开始滴落时,掌声和欢呼声刹那间响起,如愿以偿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刘鸿的心里却波澜不惊,他想起父亲的话:决定做的事就要坚持到底。他清楚,现在,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刘鸿和他的普洱梦想普洱籽油先声夺人

美式思维

6月底,刘鸿带着他的普洱茶叶籽油飞到了美国。

此前,刘鸿把普洱茶叶籽原材料和压榨出的油拿到美国进行检测,美国人对检测结果非常惊讶:这种油的茶多酚含量很高,角鲨烯等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的含量,也都非常高。

“美国对我们这个油十分重视,三番五次地跟我们谈,问我们这个油能生产出多少。”刘鸿介绍说,美国人的想法很独特,他们认为,这个油如果仅仅是食用,就太可惜了,他们要把其中高品质的东西再剥离出来,进一步对它进行深加工,提炼、萃取,然后添加到饮料、药品、保健品、护肤品中,这样,它就能产生更大的利益,实现更广泛的价值。

“这就是我们国内和美国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刘鸿感慨地说。

目前,美国食用油经销商和刘鸿已进行了多次接触,希望普洱茶叶籽油能进入美国市场,并主动承担了英爵油业在美国的品牌及FDA(卫生许可及检验)认证的前期工作。现在,英爵油业已取得了美国FDA认证号。

此外,英爵油业已与美国多所大学达成对普洱茶叶籽精深加工的合作意向,在保健食品、医药用品和护肤用品方面共同研发,开拓美国市场,进而向欧洲及亚洲市场发展,将普洱茶叶籽油这个中国特有的食用油品推向全世界。

“把我们中国的品牌推广到全世界,同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升级、打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云南普洱的民族品牌!”谈到自己的终极理想时,刘鸿充满信心地说。

岩文:大变局时代的扩张英雄


2011年,云南古树纯料大热,各路大小资本纷纷深入知名古茶山,打起了一场面向未来的资源争夺战,连散户与游客也坐不住了,纷纷越过经销商直接跑到茶山收上那么几十公斤,甚至才几公斤的高价茶料。这才是开始,此后云南名山茶坐上价格直飞的火箭,今年说老班章1000元贵了,明年就炒到3000元,后年就炒到8000元一公斤。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现在没有实力的茶商,很难收到料,也不敢收料,因为价格太高,风险太大。

从2012年开始,对于许多曾经靠倒腾古纯赚钱的茶商而言,古纯越来越是个传说,可望而不可即的传说,他们若不改变的话,迟早要被市场边缘化,生意会越来越难做。一边是原料价格飙涨,一边是销售在萎缩,这是行业大部分从业者遇到的尴尬事。一时间,“大变局时代”,“茶行业5年一个转折点,从2007年到2012年刚好是5年”,“行业新的冬天来了”,等等说法流传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人心。

冷也罢,热也罢,拿来描述当今的普洱茶行业都是对的,因为这是一个严重分化的市场,马太效应正在发挥作用。好做的好得不得了,不好做的难做得要死。现在是大变局时代,是分化的时代,是洗牌的时代,机会永远存在,而且市场前景越来越好,关键是你准备好了吗?

从2002年起,岩文用10年时间来准备一杯陈香馥郁的茶,他的理想是打造百年老字号,要开百年老店。从2002年的一只“菜鸟”,飞进普洱茶王国,通过专业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严格按现代卫生要求,其摸索出一条适合云南茶山的“全手工”制茶方法,打造出了顶级普洱茶品牌。十年成就一杯传奇,这就是古农做茶的底气。2007年抄底而入的古农茶业,远离炒作,深处行业的冬天,却深入秘境古茶山,敢为天下先,做起品牌来,不但做品牌,而且要做最纯正的古茶标杆品牌。这种勇气是源自对茶叶知根知底的底气。

到2012年,做古纯的同行大喊难做之时,古农又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逆势扩张。用岩文的说法是,前些年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打造了十多个初制所及国家QS认证的标准工厂,建立起了古农核心生产平台,云南有点名气的茶山我们都覆盖了,现在我们可以抬头做点营销与品牌文化建设的事了。

从2012年到2013年,古农大动作不断。其去年在勐库建立了国家认证的QS工厂,在济南建立了16000㎡四层楼的专业仓储中心。这样一来,古农茶业不但从初制延伸到了精制环节,而且打造茶品后期陈化的精品工程。仓储中心的建立,将使得古农的“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亲自打造与监控变成现实。

古农生产的每一片茶,都有源可查,都可放心品饮,都能保证后期转化。这才是真正的全产业链,亲自去做产业的每一个环节,行业内,是没有几家能做到的。之所以将仓储中心建在济南是因为一种缘分。岩文说:“08年,济南就有茶店购我们的茶。去年我们喝了,其转化之好让我们非常惊喜,我们决定在济南建一个专业仓储中心,回馈茶友。昆明过于干燥,广东过于潮湿。在济南可以打造更加适宜的仓储环境。”

2013年,古农在勐海曼稿自然保护区的外围构建普洱茶庄园,预计年底建成。古农会员之家也在积极筹建之中,在景洪的澜沧江边租了一栋别墅建了第一个会员之家。今后会员来云南旅游,可以免费入住古农建在版纳旅游热点地区的会员之家,古农的工作人员可用专车带领会员游茶山及其他风景区。

由于岩文是普洱茶界第一批资深网民,2002年起就接触茶叶论坛,古农的宣传也带有浓厚的网络特色。他们注重论坛、微博、淘宝的推广。在三醉、中国普洱茶论坛、

等知名行业论坛进行推广宣传,与茶友进行互动,使大家更好地了解古农。

谈及古农的品牌理念,岩文说:“我们对茶的热爱深入骨髓,跟一般喝茶人、玩茶人不一样,我们深入茶山苦研做茶技术,培养骨干技术人员。我们做茶不是为了囤茶炒作,而是解决终端销售问题,让茶叶真正卖到消费者手中。在全国通过朋友介绍、口碑营销、网络宣传,培育了3万多名忠实茶友。并构建普洱茶庄园,以形成企业独特的文化。古农的定位是“终身为茶叶而奋斗,立志打造百年老字号”。

从岩文身上可以看出,云南茶商的一个发展轨迹——从零开始,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这就是云南新生代茶人的崛起。岩文说:“我是半路出家,专业学的也不是茶,爱上茶后,为了做好茶,读遍所有茶学专业书籍,理论结合实践,不断积淀,十余年磨一剑,才创造了古农的今天。

作为新生代茶商,我生在云南,长在云南,扎根茶山,为云南的发展而奋斗,为云南茶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经过十年磨砺,我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营销网络,古农企业涵盖从原料初制到精制加工、品牌营销、到仓储之全过程。这是我们草根茶商在大资本时代生存的底气。”

更多关于普洱茶文化资讯请访问

于紫砂中品岩茶的“岩韵花香”


泡养

汤色

外观

紫砂与茶,是一种始于根脉的惺惺相惜,一种达于信仰的文化默契。而对于吃茶的人,也许是在茶与壶的泡养之间、也许是在茶香的入喉之间,感悟紫砂与茶之间无与伦比的匹配之美,豁然开朗。作为乌龙茶之一的武夷岩茶与铁观音一样,适合与各种紫砂搭配,达到醇厚的口感。对于紫砂与茶的关系,高级评茶师沈红如此感悟。

岩茶,生长于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是具有岩韵的一种乌龙茶。同是生长于福建的茶叶,岩茶与铁观音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制作工艺,前者重发酵,轻揉捻;后者重揉捻,轻发酵。

在岩茶当中,大红袍最为有名,此外还有许多不胜枚举的其他品种。比如知名的四大名枞,其中包括铁罗汉、半天妖、水金龟、白鸡冠。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用大红袍取代半天妖,与其他三种并称四大名枞的。

岩茶的外形呈弯条形,色泽丰富,有乌褐色,或者带有墨绿、沙绿、青褐等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如水蜜桃、兰花、桂花、乳香等等,依个人不同体质品评。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

岩茶因其特有的制作工艺,对人体有着较为丰富的保健养生功能,对肠胃有保健作用。不过,沈红也指出,因为岩茶火工较高,不太适合夏季饮用,而是更适合春秋两季,如果要在夏天饮用的话,要注意选择焙火较轻的品种。

岩茶的冲泡方法与铁观音大致相同,紫砂壶和盖碗都是适合的茶具,其不同点在于,用盖碗泡可以闻香,用紫砂壶泡口感较为醇厚。一般投茶6克左右,如果器型较大的紫砂壶则可适当增加投茶量。用紫砂壶冲泡岩茶没有器型限制,越老的茶越适合用紫砂。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一款茶叶选一种紫砂壶专门泡养。也有一种说法是朱泥壶更为适合品味岩茶的各种香气,这可能是因为朱泥壶密度较高的原因。

冲泡岩茶要用沸水,具体冲泡过程为“热壶-投茶-洗茶-冲泡-淋壶”。一般的闷泡时间不宜太长,部分口感淡的品种可以闷泡久一点,达1分钟左右。

岩茶适合长时间存放品饮,陈茶的口感会更绵长醇厚,汤色也越重。保存环境要求遮光、密封、不串味。商报记者原琳

云南普洱茶知名人:王树文


为人处事质朴谦和的王树文,很难让人把他与什么“创意”、“奇思妙想”等词连在一起,但却永远不能忽略王树文,不能忽略他几项非常重要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这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他的内秀,爱读书,喜艺术,培养了他被人由于质朴谦虚而忽略的内秀;第二个原因更重要,发自他事茶爱茶的心性之真;

1989年初夏,发起云南11位书法家书写不同风格的“茶”字108个,寓意茶寿,深得社会欢迎,甚至到了现在,这“百八滇茶万里香”更成了茶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

组建了“云茶苑”民族茶艺表演队,亚运会期间领队在首都表演,轰动京城茶界;随后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表演,让更多的人注意到形式美丽和内涵丰富的云南民族茶文化;

巴达山大茶树不幸遭到雷劈,劈断十多米,王树文费尽心力从当地运回一段树干,使之免遭柴薪之用。这段古茶木,王树文请剑川木雕高手雕成神农之像。以古茶树为奉祀茶祖之用,茶心茶想,令人感念;

最早有意识地系统性收集整理云南民族饮茶习俗,并且对很多茶俗作了命名:如基诺族的凉拌茶、傣族的竹筒茶、纳西族的龙虎斗等,开研究的另一领域。

欢迎大家补充说明或者推荐名人,补充名人资料请评论补充。推荐名人请联系本站或者注册本站会员发帖。

曾维然和他的《传承茶典》


曾维然同志1959年从大理农校首届茶叶专业班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茶科所工作,基本上就与西双版纳的茶产业没有脱开过身。半个世纪以来,他亲身经历了我州的茶叶发展历程,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文稿,自己也时常撰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传承茶典》中的文稿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确实是我州的“茶叶现代史资”。

西双版纳知名茶叶专家曾维然先生,年逾七旬仍笔耕不辍,为过几天他71岁的生日收获了硕果:昨天(17日)上午,老人家亲自来到记者的办公室,将他自己“50年的心血”——《传承茶典》一书赠予记者,谦称请予“阅示”。

这本16开本、350多页码的《传承茶典》,确实是曾老费尽心血编著而成,对此,州委、州政府和州委宣传部给予了大力支持。此书由云南出版集团、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西双版纳报社印刷厂印刷。全书虽只序列了3个章(领导、专家盛世论茶;茶叶元老真知灼见;维然传播茶事纪实),却集纳了148篇长长短短的文稿。这些文稿中还包含了几十年间的一些新闻报道,内容广泛,无所不包,反映了西双版纳州、两县一市50年间的茶叶发展轨迹,按照作序者张顺高老师的说法,是“属于西双版纳州自己的茶叶现代史资料”。张顺高老师在序言中还说:“读了这本书,就会知道西双版纳州、两县一市的茶叶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辉煌的,是一点一滴的历史积淀,今后如何继续往前走,在茶叶上创造更加光辉的成就,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雷龙和他的漳州“光照人”有机茶


2014年岁尾,当淮阳县组成的“在外创业淮阳人”采访组一行远赴福建漳州,翻山越岭,走进一个茶树环绕,梯田层层,沉香、降香黄檀、灰木莲、南国红豆等名贵珍稀树种围成的一个葱绿世界时,我们的心被深深震撼了。

12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虽然离厦门只有90多公里的路程,但开车却要近5个小时,以至于吓退了准备在此投资的客商。而今,茶园边上,鱼塘、菜地、果园,纯天然的土鸡、土鸭悠悠自得,仿佛置身于一个相得益彰的世外桃源。

茶园的主人——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简称“光照人”)总经理雷龙,就是我们“在外创业淮阳人”栏目要介绍的第一位主人公。

雷龙,淮阳县新站镇人,1985年淮阳中学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雷龙曾做过外企高管,在大学任过副教授,也拥有过一家蒸蒸日上的保健品公司。

1.转行有机茶

2003年,雷龙有条不紊的日子被“恋”上有机茶的妻子林芳打破了。林芳是福建漳州市华安县人,雷龙和她相识相恋在厦门。林芳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南平县医院做心脑血管医生。说起“有机”梦,她记忆犹新。

林芳说,结缘有机茶,最开始是给自己治病。林芳属过敏体质,自小对虾蟹、罐头、化学物品等过敏,在医院当医生的那几年,她的身体越来越弱,血色素最低时只有5克,无奈之下,她只好离开了医院。

随后,林芳走上了保健品销售之路。2002年,去马来西亚拓展业务时,林芳拜访了当地一位华侨老中医。老中医告诉她:“多喝有机茶、远离化学物质、回归食物最质朴的本源,你的过敏病症很快就会痊愈。”老中医还嘱咐林芳回国后为他代买有机铁观音,“贵一点儿没关系,关键是要有机的”。

回国后,林芳跑遍了福建各大茶叶市场、各茶叶专卖店及茶叶种植区,竟然找不到有机铁观音。这让她非常堵心。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为什么没人种植有机茶?林芳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她查阅了大量书籍,发现有机茶对人体健康确有帮助。

既然没人种,那就为自己也为别人来填补有机茶的空白吧。

林芳选来选去,最后决定在自己的老家——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岱山,开茶场。

这一年,夫妻二人带着原本计划买别墅的500万元,在海拔500米至800米的这座原始的天然次生林中承包了2350亩山地,种植有机茶。

2.艰难的有机之路

说起有机产品,不苟言笑的雷龙结结实实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有机产品中含有更多有利人体健康和免疫力的物质。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都是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可以转化成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营养素,例如:有机茶中含有茶多酚、儿茶素、茶多糖和各种微量元素。雷龙说,有机茶对种植环境、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等环节的要求都要远远高于无公害茶和绿色食品茶。

12年前,半路“出家”的雷龙夫妇,一口气买来有机茶种植的书籍猛啃,并请来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现场指导。

种植有机茶谈何容易?它在生产中要求周围的森林覆盖率很高,要种好茶先得种树,要种茶得先肥土。

于是,他们从山上引来优质天然山泉水,从内蒙大草原拉来无污染牛羊粪,并从贵州请来数十位富有山地耕作经验的农民,不靠机械纯手工开垦荒山,降低水土流失,并种植了1700多亩红豆、沉香、降香黄檀等名贵树木,建立了完美的生态环境。

为保证有机,他们不打农药,广种黄檀,利用自然香气驱除虫害、用太阳能灭虫灯和粘虫板等物理方法灭虫。

3年时间里,只改造生态,雷龙夫妇没种上一棵茶苗,直到2006年他们才种上茶树。

买别墅的500万元很快用光了,雷龙不顾保健品公司的“安危”,把钱像输血一样给茶园。以至于后来,受到妻子感染的雷龙索性把保健品事业放弃了,与林芳一起做起有机茶,彻底开起了“夫妻档”——雷龙在外跑销售,林芳在家抓生产。

搞有机农业十几年,雷龙经常被人嘲笑成傻瓜、不明事理的榆木疙瘩。

在最困难的时候,雷龙一度靠借高利贷维持“光照人”的周转。“50万元高利贷一个月45000元的利息。过年的时候,我找同学借了10万元,发完工资就剩2000元。”

2006年,有人上门推销一种新发明,炫耀将这种东西喷洒在茶叶上,就检测不出农药残留。雷龙怒斥:“你们这种发明最好在地球上消失!”

一家大型茶企看中了雷龙的有机茶,要以优厚的条件包销,雷龙一口回绝了。“如果一味追求利润,会有悖于有机理念。”为借1万元钱跑几百里路,困顿至此,雷龙就是宁折不屈。

2007年,漳州光照人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同年,夫妻俩迎来了第一批茶叶的采摘。

在请专家的过程中,福建农林大学的一位教授提醒林芳,有机茶是有国际通行标准的,国外营销靠这个。也是在这一年,雷龙的茶园和茶叶通过了中国农科院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有机认证。

2009年12月,欧盟有机认证机构的检查员首次来到雷龙的茶园和茶厂,对抽样的有机茶进行了严格检测,结果182项指标全部达标。欧盟有机认证书很快就发下来了,这是全世界食品安全的最高荣誉!

自2009年起,“光照人”已连续6年通过国际上最权威的欧盟有机认证。雷龙也有幸成为第17届世界有机大会邀请的中国有机农场的唯一特邀嘉宾。

酒香不怕巷子深,雷龙的有机茶由于质量过硬成为老外认定的抢手货,“光照人”有机茶以高于国内十几倍的价格走向国际市场,在日本、美国等国热销,许多国外茶商和有机界的专家学者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光照人”更是取得自主进出口权。

此后,“光照人”有机茶迅速传播。2011年《中国经济周刊》第50期以《世界有机大会青睐的中国茶》对“光照人”有机茶进行了报道,2012年12月10日央视二套以《从深山走出国门的有机茶》对“光照人”有机茶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专题报道,2013年《中国经济周刊》第44期再次以《雷龙的有机梦》对“光照人”有机茶进行了报道。

3.黑暗中的一束亮光

雷龙说品牌取名“光照人”是一种自我激励。而“光照人”的英文则寓意为送健康、幸福和希望的使者。

在大山里种茶,雷龙渐渐明白,有机的价值不光是茶和树的问题,还上升到精神层面,对于有机,他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年,雷龙夫妻不知道疲惫为何物;他们曾被怀疑、遭拒绝、受讥讽,经济困顿,销售无门。但雷龙有一种信念:“为了心中的正义和良知,要做黑暗中的一束亮光!”

为此,雷龙还提出了有机销售的概念,遵循自然规律,靠产品的高品质和优质的服务来赢得顾客,而不是靠广告吹牛、贿赂、吃喝去赢取顾客。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尽我们的绵薄之力,让有机食品全球普及,最终惠及全人类。也希望通过社会对有机食品的需求,最终倒逼食品行业改革,生产出真正有益健康、百姓放心的食品。也希望让身心疲惫的人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找回心灵的平衡和宁静,让孩子从小养成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重视。”这是雷龙夫妇的共同心声。

吴远之和他的大益茶业集团


吴远之和他的大益茶业集团

吴远之,中国青基会推荐,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

吴远之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7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赴海外从事金融工作。现任大益集团董事长。

吴远之与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为教学条件薄弱的山区孩子们奉献爱心。从2005年至今已援建了38所大益希望小学,约两万名学生受益。

2007年12月,大益集团捐资成立了大益爱心基金会,并与中国和云南青基会展开深度的合作。在援建希望学校的同时,大益爱心基金会更加关注希望学校建成以后,教职工的素质提高,以及希望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定期举办希望工程·送教上门——大益教师及校长培训班,建立了云南大益希望小学快乐联盟制度。并将在大益爱心网站为每一个希望小学设一个网页,全面反映各希望小学的动态情况,让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茶友及时了解大益希望小学的情况,关注各希望小学的动态,满足希望小学发展的需求。

为奖励资助优秀及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大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帮助他人、关心社会,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兰州大学、安徽农大和云南农业大学设立“大益爱心奖学金”。

吴远之先生作为一个企业家,长期以来热爱公益事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办好企业、关爱社会、回馈社会”;他的宗旨就是“扶贫帮困、助学育才、奉献爱心、关爱社会”,实现他爱心无限的企业价值。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包括伴随中国茶产业的成长一路走来,一路壮大。面向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发挥人才、技术等战略性优势,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发掘与创造茶产业整体价值实现自身新的发展,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需求。

吴远之的相关著作

茶文:散文


茶文:散文

1、张岱《闵老子茶》

2、张岱《兰雪茶》

3、范烟桥《茶烟歇》

4、鲁迅《喝茶》

5、周作人《吃茶》

6、梁实秋《喝茶》

7、林语堂《谈茶和交友》

8、冰心《我家的茶事》

9、冰心《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茉莉花茶》

10、杨绛《将饮茶》

11、杨绛《孟婆茶》

12、徐映璞《清平茶话》

13、王曾祺《寻常茶话》

14、黄裳《茶馆》

15、陈从周《“香”思》

16、邹荻帆《我和茶神》

17、贾平凹《品茶》

18、何为《佳茗似佳人》

19、苏烈《茶香》

20、杨羽仪《水乡茶居》

21、王景山《茶馆与情味》

22、江艺平《茶缘》

23、陈学昭《夜雨沉思》

24、陈学昭《龙井随想》。

王思仪和他的闽茶电商王国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帮助许多有志青年点燃了创业梦想。王思仪就是其中一位,仅仅5年时间,他就实现年销售额近7000万元的业绩,从一个网虫变身电商团队掌舵者。

红地毯、聚光灯、奖杯……年仅19周岁的王思仪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这些联系在一起。在2012年,第九届全球网商大会上,安溪中闽弘泰电子商务创始人王思仪,成为全球十佳网商。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王思仪和他的团队,又斩获了铁观音线上销售冠军的殊荣。

网虫变身创业郎

在中闽弘泰龙门电商基地清幽的茶室里,围炉而坐,沏一壶上好的铁观音,轻啜细品,茶香氤氲,使人置身于茶乡的灵气与柔情中。身材清瘦高挑、神态颇有明星范、一脸稚气的茶室主人——王思仪,向记者侃侃而谈自己的“触电”故事。

王思仪与电子商务相遇,纯属偶然。

2005年,15岁的王思仪在西坪中学就读,但课本对他毫无吸引力,吸引他的是网络游戏。

“‘课堂瞌睡虫、下课大活龙’,沉迷于游戏,不爱读书。”王思仪的班主任王昭烈老师说。

王思仪读到初二便辍学在家。“败家子,天天只会玩游戏。”父亲王大伟的话刺痛了王思仪的自尊心。有时,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未来电子商务商机无限,一定属于80后、90后。”2009年,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演讲视频里的一句话,点醒了王思仪。

“我不想当败家子。”王思仪决定走茶叶电商创业之路。2009年2月,他在淘宝开了茶叶网店。

创业之初的艰难可想而知。盯着电脑屏幕,双手飞快地敲打键盘,王思仪瞥了眼右下角的时钟:凌晨3点,与以前疯狂打游戏时一样。

他把打游戏的狂热转移到了创业上,电脑一开就昼夜不分。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王思仪迎来了第一份订单。

“8000元可以买多少茶叶?”一个天津客户在旺旺上询问。王思仪兴奋极了:“亲,您好,我给您寄些样品先尝尝,好的话再买,不好喝包退,咱就当交个朋友。”第一单生意犹如寒冬中的暖阳,坚定了他的创业信心。付出多少才算百分之一百?王思仪开店5年,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作息与常人颠倒。页面设计、网店装修、客服、经营人气,无一不是从头学起,即使店铺不断升级,“随时在工作”的状态也依然在延续。

为了打响自己的品牌,2009年,王思仪先后成立公司和合作社。当年5月,中闽弘泰在淘宝商城打出“安溪茶农挑着铁观音进淘宝商城”的口号,产品销量火爆。

形成品牌影响力

“我们网商团队的核心人员,是几个80后、90后的堂姐弟们。姐姐王思茵意志坚强,弟弟王思仪网络技术高超,堂弟王思东常出调侃的主意,妹妹王思婷努力当好客服总管。”中闽弘泰董事长王大游介绍说。从2009年到2013年,中闽弘泰网店销售额屡创新高,从每年250万元到每年7000万元,增长27倍。

去年,中闽弘泰以494万元订单额,位居“双十一”天猫乌龙茶类销售榜单第二。这张显赫的成绩单是如何炼成的?王思仪表示,得益于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

2009年6月,王思仪在淘宝网率先提出“35天无条件退换货,包邮”的承诺,使网店转化率迅速提升到70%。“当时敢如此做的商户寥寥无几。”他说。

王思仪认为,在电商时代,网商就像是舞者,既要表演,又要与观众互动,才能赢得掌声。为了赢得顾客的100%好评,每笔差评王思仪都一一核实。有一次,一个大姐在货到后立即给了差评。王思仪打电话询问,发现是家庭闹矛盾,带着情绪评。在王思仪的耐心沟通下,对方取消了差评。

一个客户反映:“茶很香,但茶末较多。”于是,他将250多公斤7克真空包装茶叶全部拆开,筛清茶末,重新包装。

物流是中闽弘泰优质服务的另一体现。2014年“双十一”当天,在淘宝接到的5.8万件订单,36小时内全部发完。

“要让购物成为一次愉快的体验。”王思仪说,公司成立一个团队,结合客户体验,研发产品包装。比如,新推出的一款青花瓷包装的产品,一上市就卖出近100万件。

互联网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但天上也从来不会掉下馅饼,王思仪深谙个中滋味。

他在工作中是个完美主义者,偶尔也会觉得很累很抓狂。然而,当他看到销售额连年攀升,所有的坚持都有了意义。

2011年,杭州网货展览会上,在中闽弘泰展示区,马云告诉同行的杭州市委书记:“这家店茶叶卖得很棒!”中闽弘泰不仅受到了马云的关注,也引起中国社科院、农业部的关注,先后获得农村网商特别奖和全球百家网商、全球十佳网商称号。

“我们将紧跟电子商务发展脚步,力争三年内营业额超2亿元。”2013年,在央视七套安溪铁观音财富大会上,王思仪说。这个有热情、有思想的年轻掌舵者,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在电商海洋中破浪前行。

记者手记>>>

为电商创业者扶一把

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传统产业的突破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方向。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中闽弘泰抓住电商这一机遇,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突破,还助推了安溪茶产业的跨越,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样板。

中闽弘泰是如何走向成功的?“电商平台和政府的支持在中闽弘泰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泉州师院创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火全博士表示,“中闽弘泰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

在安溪,记者走访茶企和产茶乡镇,看到茶农熟练运用B2C、微博等平台进行网上售茶,电商经济俨然成为一种潮流。对此,安溪县县长高向荣对记者说,在茶叶电商出现苗头之时,安溪县委县政府就及时介入引导,适时地对成功案例聚焦、分析和推广,中闽弘泰正是该县及时发现和培育的一个成功典型,成为安溪铁观音与电商融合发展的一面旗帜。

2012年以来,在安溪县委县政府牵头组织下,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当当等国内十多家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先后进入安溪,举办了50多场对接会,与当地数百家茶企现场对接,并在网上开设安溪茶会馆,以整体品牌拓展网销市场。同时,成立全国首个茶行业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出台配套扶持政策,设立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在泉州市出台首个规范电商经营行为的《安溪县电子商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从近年安溪茶业走势看,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茶文化的建设,茶营销模式的培育,每一步都走得果断、踏实。培养典型,再不失时机地大力推广,2013年安溪电商茶叶类目中占比排名全国第一,这告诉我们,在商业上制胜,没有巧合。在一个地区产业的推动上亦是如此。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小品类茶的大梦想——岩文和他的“云南岩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