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胡明方:“希望工程”云南行

王咏刚

1993年8月16日,深圳莱英达昆明商业大厦前,胡明方―一个27岁的青年志愿者,告别了前来送行的热闹的人群,骑着莱英达赠送的“中华”自行车,开始了他为云南“希望工程”募捐的万里行程。

一年多后的1994年6月14日,鹿城楚雄。共青团楚雄州委和莱英达楚雄民贸大厦以极其隆重的方式迎接已走过13个地州83个县、行程9454公里、募捐6万多元的胡明方的到来。

黝黑瘦小的胡明方胸系红领巾,骑车绕城一周。所到之处,沿街群众投之以敬佩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鲜花,掌声,此时的胡明方表情依然那么平淡,整个思绪似乎沉浸在那一个个带着渴求的目光的乡村失学孩子的脸上……

同伴离去,他连夜摸黑往前走

胡明方,985年从湖南独自一人来到昆明,做过多种职业,起初对“希望工程”一无所知。1993年6、7月间,他所在的北京警通公司举行为“希望工程”义卖,他开始对“希望工程”有所了解,并与云南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组的同志成了朋友。接触中,云南省贫困地区许多失学孩子的苦涩情景越来越撞击着胡明方那颗少年时亦曾因家庭困难而“艰辛”过的敏感的心。经过几天几夜的苦苦思索,他丢开了警通公司云南办事处舒适的办公座位,在实施“希望工程”领导小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踏上了走遍云南为“希望工程”芬捐的万里旅程。

走遍云南?谈何容易。即便是土生土长的高原人,又有几个走过,何况是在缺少食宿保障下“马不停蹄”般地行进。

“云南的天,云南的路,云南的山令人休”。原先还有个河南青年与胡明方同行,当他们从文山、红河到达墨江时,河南青年终于忍不住向胡明方提出了回返。人各有志,胡明方默默地掏出剩下的几个钱,与同伴共饮了最后的一杯酒,抱头惜别,然后毅然踏车顺思茅方向摸黑而去。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县、一州。顶烈日,冒大雨,风餐露宿,饱一顿饿一顿,蚊虫叮咬,黑夜兽叫。日子一天天过去,胡明方随身携带的两段10多米长的黄布横幅上,渐渐填满了捐赠留言。各地热心的单位、企业,除了写上鼓励、真情,一百、两百、一千、两千,以实际行动来救助失学孩子。截止6月14日到楚雄时,横幅上已留下上千家捐赠单位的留言,胡明方那张云南地图上,己盖有83个县市的区域公章。而募捐到的6万多元钱,胡明方从未经手一分。每到一地,他就到各机关单位、企业去发动捐赠,谈好后,转告各地团委组织带着收据去收取,或让捐赠单位将赠款汇寄省实施“希望工程”办公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多来,胡明方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全身脱了四五次皮,以自己的行动、真诚的宣传呼唤出一颗颗关心爱护下一代的同情心,表达出一个共同的强烈愿望“救救孩子”!

山里的孩子送出他十多公里时,他流泪了“如果说,刚出来的时候我有时还会对自己的行动感到沾沾自喜的话,那我现在每天的感受中,只有了苦涩、沉甸。这一年多来的所见所闻,使我几乎每一天都感到震动。”在楚雄,胡明方淡淡地这样说。

出发前,胡明方原打算只去80多个贫困县,可一走下来,他发觉在广大农村,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却无多大差别,“失学的孩子一样不少。”于是,他决心走遍全省各地,去看看更多的失学孩子。

在许多贫困乡村,胡明方看到了半数以上的适龄儿童家境贫穷无法上学。在海拔3000米的维西县康普乡,他看到“包谷把把盐巴茶,老婆孩子一火塘”就是当地的理想生活,一个5口之家,年人均粮食不到40公斤,一位民办教师领到的月津贴不到10元钱,许多有三四个适学孩子的人家,每天轮着让一个孩子去上学―认为都不去上学老师就没饭吃,以此支持老师……贫穷、愚昧,归根结底还是个“穷”!一路上,胡明方力所能及自己掏钱买了些铅笔、作业本发给那些贫穷的孩子,就连他离昆带去的六、七套衣服,到楚雄时送得也只剩下在身上的那套。“看到那些孩子,你会情不自禁想起为他们多做点事。”然而,面对众多的失学孩子,胡明方时常感到白己的内疚,自己的无能为力。

一年多的日日夜夜,胡明方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忍受了一些人对他的种种不理解。他曾被人当成“盲流”推销员甚至“骗子”而被拒之门外,遭过白眼。然而,更多感受到的,还是人们的善良与友爱。

在边境一线,边防哨所的武警官兵为他让铺让饭,为他开证明;火塘边、茅草屋,素不相识的老乡把他迎到家,端上平日舍不得吃的米饭、腊肉。在景洪宾馆,赶了几天路程的他疲惫地靠在大堂沙发上,请求住一夜,经理慷慨地打开标准客房,免费让他愿吃住几天,就吃住几天,所到之处畅通无阻。在中甸,东竹林寺喇嘛仲巴白马塔清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赠言:“尊敬的远方朋友胡明方,我只有一个目的,希望推动我们古老的民族走向新的文明。”并为他在藏区活动方便开具了藏文“路条”,许多藏胞向他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在澜沧县,曾当过小学老师的县百货公司经理杨新华为他的行为所感动,除捐赠给“希望工程”一笔款项外,硬塞了一百元钱在他手中让他买点营养品。第二天,他把这一百元汇寄给了“希望工程”办公室;4月底,当他翻越白茫雪山风雪娅口到达奔子栏乡时,闻讯的几十名藏胞在风雪中等候了他4个多小时;每离开一个地方,许多孩子和各个单位的青年人都自发来为他送行。在庐水县鲁掌完小,600多小学生列队打着“叔叔祝你一路平安”的布标从山头送他到山腰1o多里外,他流下了抑制不住的眼泪……

他觉得,人们越理解他,就越显示出“希望工程”的艰巨和失学孩子“想读书”的深切呼唤。

扩展阅读

普洱茶名人:胡明方


胡明方:不尽的旅程

瘦瘦的胡明方很有一股韧劲,决定了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完成,不管会有多少困难。

1993年8月,胡明方最初的想法是骑自行车游历整个云南省,离开昆明,到了那些贫困的山区,看到很多地方农民穷得连被子都没得盖,更别说让孩子们上学读书了,胡明方被深深震撼了,他想起了“希望工程”,他想为失学孩子做些什么。

难度可想而知。

每到一个县,每到一个单位,他就开始宣传“希望工程”,希望人们能资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但很多的时候,人们不信任他,因为他没有任何凭证,人们以为他是在骗钱。幸好他那一颗诚挚的心最终打动了善良的人们,他很执着,况且他也从不让那些捐款从他的手上经过。如果哪个县有“希望工程”办公室,他就让人们直接把钱捐到那儿,如果没有,他就让人们把钱汇至云南团省委的“希望工程”办公室

为了跑完全省127个县(区),他在县城里打过小工,在西双版纳种过西瓜;他的自行车被偷过;他遇见过泥石流。18000余公里的行程,他终于用1年琴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次艰难的“希望工程云南行”也使他收集了大最的资料,最终义务募捐近1O万元。

云南民国茶人之—白耀明


民国24年(1935),白耀明到车里、佛海、南峤三县考察农、矿、茶的情况。看到车、佛、南地区大片平坝荒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但民众贫困,深感大力发展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之必要。

民国25年(1936)至26年(1937)间,白耀明先后到国内20余个省市考察,接着又到日本学习茶叶及其他农作物栽培加工技术。回云南后,结合云南边疆情况进行考察调研,提出开发方案。他曾为了实业开发上书省政府,其中写道:“政府若只靠收税养国,是吃老百姓胡须上的饭而已。要兴办农业、工业、商业、牧业等多种多样的事业,才能达到国强民富。”

民国27年(1938),云南省财政厅采纳了白耀明的建议,决定建立“云南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当年元月,在南峤建立第一个分场,同年4月,在佛海南糯山建立第二个分场。采选国内优良茶种试种,采用梯台栽种,实行科学栽种,管理和采摘。民国29年(1940),佛海总场成立,白耀明担任场长。总场在南糯山茶园中心区建立制茶厂,从印度引进制茶机,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茶方法,工效成几十倍提高,质量也优良,还从上海、杭州选聘来高级技师10余名。当地傣族群众赞叹道:“孔明老爹又活回来了!”白耀明了解到外国人多喜欢喝红茶,为了扩大国外销路,占领海外市场,茶厂以制红茶为主,属云南省第一次制出红茶和出口红茶。

民国31年(1942),“思普区茶业试验场”划归云南省企业局,于当年4月1日正式将该场改称“思普企业局”,白耀明任总办。原茶叶试验场一分场改称安峤农场;二分场改称南糯山茶叶种植场。并且建立了樟脑培植场和志安纺织厂,白耀明兼任纺织厂厂长。

白耀明动员家乡沙甸的回族乡亲,先后迁移200多人到佛海垦殖,带来内地较为先进的农耕和工艺技术。他还引进先进农机具开垦荒地,佛海第一次出现了新式农机具。经过几年努力,安峤农场开垦田地100多亩。南糯山茶叶种植场种植茶树10万株,采用科学方法管理和采制。南糯山制茶厂建了厂房500平方米,住房17间,约700平方米;有大小揉茶机各1台,大小烘茶机各1台,有切茶机1部、分筛机1部,年生产机制茶2000担左右。

民国37年(1948)11月,白耀明卸任,出国侨居缅甸。1956年,由缅甸移居泰国清迈。1965年8月,白耀明寿终于泰国清迈女儿家中,享年72岁。

吴明宪,厦门恋上云南普洱茶


在厦门文灶附近,有一家专门经营普遍不高,利润低,搭配点茶壶,才符合经济规律,哈哈。”吴明宪打趣道。茶壶很多,但其人生里的第一个茶壶却是他永远也舍不得割爱的。那是他18岁时从一个朋友手里用400元新台币买来的,养了二十几年后,这个茶壶几乎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吴明宪不仅是爱茶人,更是爱壶人。朋友们都把“养”不好的茶壶寄在他那儿,经他悉心养上一段时间后,面貌马上发生很大变化。吴先生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秘诀,他不过是比别人更勤快些,每次泡完茶都要耐心地把茶渣、茶水擦拭干净。

吴先生说这些话时依然一遍遍地为记者添茶,经由他的手泡出来的普洱茶仿佛更多了几分清香。透过茶香的氤氲,我突然想起了林清玄在散文里说过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相近,然而善泡者自能泡出更清香的滋味,而善饮者能饮到更细腻的消息。”应该还可以加上一句:“善养壶者能品味更完美的人生。”吴明宪就是个善泡、善饮、善养壶者,生活虽然平淡繁琐,但他自能泡成一杯香茗。

“千里姻缘茶来牵”

喜爱普洱茶的吴明宪在厦门惊喜地找到了另一半。他们的故事,开始在9年前的厦门。

那时,刚从台北来的吴先生和重庆女子杨艳萍在这个温馨的城市相遇,朋友聚会上,满口普洱经的他吸引了她的注意。浓郁的普洱香味,唤起了她小时候关于重庆沱茶的记忆,“直把他乡作故乡”。席间,他也觉得这个重庆妹子“很不错”。

年逾40的吴明宪告诉记者,他已过了一见钟情的年纪,他要找的是合适的另一半,而在他看来,最平常的生活才能最了解一个人。

吴明宪和杨艳萍从朋友开始做起,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时,他留意她的处事方式、对待朋友的态度……

在“考察期”里,吴明宪和杨艳萍做得最多的事是泡茶话仙(闽南语,聊天),他喜欢泡普洱给她喝,而她也喜欢喝他泡的茶,氤氲茶香中,两人谈天说地,越谈越投缘。就像越陈越香的普洱一样,他俩的这一泡“恋爱茶”,一泡就是5年。

2006年,他们在厦门结婚了。

婚后朋友们笑着说,这也称得上是“千里姻缘茶来牵”了。

吴明宪认为,夫妻两个人相处,最重要的是能够沟通。“若要求你的另一半和你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人本来就是一人一种,更何况是在不同的环境里面长大的呢。”为了消弭这种“隔阂”,他们现在习惯在晚上泡上一壶普洱,相拥而坐,细品、细看。这样的平淡生活,他们甘之如饴。(薛洋、蔡志超)

郎咸平说茶(二):一方水土一方人


中国拥有悠久茶史、茶叶发源地(很有可能,学界尚无定论)、顶级茶叶出产地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像法国等旧世界国家和美国、澳大利亚等新世界国家的好酒产区,都是倚赖天成的自然条件,以此为基础培养最适合当地的酿酒葡萄,才能酿造出好酒。中国也一样。如果说上帝给了法国最好的自然环境来种植葡萄以制佳酿,那上帝无疑也给了中国最好的自然环境来种茶树制好茶。

茶树生长对土壤条件、生态环境、降雨和温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从温度来看,茶树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摄氏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摄氏度以上。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茶树主要在北纬6~22度之间分布最集中,而中国国土在这个纬度范围内面积十分广大。

从降雨量和湿度来看,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为佳。在世界同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很多为荒漠或草原,温度条件符合了,水量却不足。幸运的是,我国就正因地形和海陆位置因素,受季风影响显著,因此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在高温季节降水丰沛,气候温暖湿润,茶树才得以生长。

此外,茶树还有耐阴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有树阴的遮蔽或云雾的散射)。也就是说,不仅要有热、有水,光还得恰恰好,这正是为什么有“高山产好茶”一说——因为高山集合了各种适宜的自然因素:多云雾,温差大,漫射光多,曰照时间短,湿度大,芽叶持嫩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茶叶香气,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并不是山越高越好,而平地也有产好茶的。重点在于是否有综合适宜的自然环境)——我国山地、丘陵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

茶树喜欢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要低)、呈酸性或微酸性反应的砾质、砂质土壤。知道我国的一个显著地质特点吗?古代红色风化壳分布范围很广。呈红色是因为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这样的土壤呈酸性。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确实很多地方拥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而这正是做高端好茶的前提。以下以竹叶青、西湖龙井和安溪铁观音产区的自然环境为例说明。

竹叶青属绿茶类,产区位于“三峨之秀甲天下”的峨眉山,茶园主要位于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山中。气候方面,峨眉山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存在着被世界气象气候学界称奇异的“华西雨屏”气候现象。同时,8.5亿年的地质生长史,再加上相宜的气候、生物条件,因而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天然肥沃。峨眉山为世界自然遗产,远离现代工业污染和辐射,拥有多达5000余种野生植物组成的庞大的植物基因库配置的生态链,物种丰富,构成完整复杂没有污染的峨眉生态圈。也因为有如此的自然,峨眉山产茶历史悠久,于唐代就有白芽茶被列为贡品。明代峨眉山白水寺(今万年寺,也就是竹叶青茶园所在〉种茶万株,采制入贡。唐代学者李善在其所著的《眧明文选注》中记载:“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

又好比居中国名茶之冠的西湖龙井,龙井茶区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茶区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上质肥沃,因而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这西湖群山产茶巳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

又比如铁观音产地安溪县。戴云山支脉从漳平市延伸安溪境内,地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内多山,3000多平方公里,80%为山地,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00多座。温润的海风从东面吹来,给安溪带来了充沛的降雨。全县24个乡镇,大部分都属于内安溪山区。这里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季节性变化明显,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多雾的气候特征,为优质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更难得的是,安溪虽近海,却有崇山峻岭相阻隔,不受海风侵扰。在整个小气候区内,茶区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清新,没有污染。香气好的铁观音多是生长在高海拔的内安溪山区,那里云雾多,曰光漫射,紫外线强。茶叶部积累较多芳香物质,茶叶叶质厚、柔软、嫩性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使安溪成为一个纷繁复杂、琳琅满目的宝库。

祖国大好河山,名茶遍布大江南北,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毫无疑问我国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拥有出产高端好茶的自然基础,但这仅仅是前提条件而已,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茶人们做了些什么。

方器紫砂壶之六方形壶


方器在陶瓷中出现得较晚。因方器成型不同于圆器,工艺难度较大,不能依靠拉坯机成型。传统瓷器中的琢器,就包含有方形器。瓷器中的方形器是将瓷泥制成泥片,再镶接而成。与紫砂壶成型相似。

明嘉靖、隆庆朝,瓷器造型出现了一些变化,方器多了起来,有八方、六方、四方、斗方和天圆地方等形状。青花缠枝莲纹方盒、青花抚婴图长方盒,即为明隆庆朝的方器。

瓷器中的方形器,边多为直边,紫砂壶中方器,线与面的变化,是瓷器方器所无法相比的。紫砂壶中的方器应与瓷器相同,是在圆器成型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方器成型为打泥片镶身筒,成型工艺难度大于圆器。紫砂壶中的方器以六方形壶居多。

1.六方大彬壶

明万历·时大彬1968年扬州江都丁沟乡出土,发掘时伴有砖刻墓志铭,注明为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墓葬。是已知目前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方形壶。壶身呈六方形,平肩,短颈,压盖,盖为圆形,纽为倒圆台形,纽上有对合的半弧纹。壶嘴为二弯流,把为长圆环形,底为加底。整体造型显得粗犷,加工不够细致。

2.高六方御制诗壶

清乾隆时期的紫砂壶。壶身呈高六方形,折肩,矮劲,压盖,盖为六凸起,盖纽亦为方尖球体,盖沿一周唇;面凸起呈筋纹形,与壶肩筋纹擎、口沿线厚方,壶身肩以下略收,折底,一弯流,如意式环形曲把,短流、环形把。壶身通体装饰乾隆御制诗及绘画。画面为模印。

3.外销六方狮纽壶

清乾隆时期的紫砂壶。壶身呈现六方鼓形状,丰肩矮颈,六方圈足,嵌盖,盖面有一斜边,中间微凸起,狮纽,狮前还有应有一装饰,已损坏。

4.六方直身提梁壶

清·乾隆许伯俊制壶身呈六方形,平肩,六方矮颈,压盖,六方高桥形纽,平肩上装六方形高提梁,壶嘴为六方三弯流。

5.水仙花六瓣方壶

明晚期时鹏刻款此壶不应该是明晚期时鹏的作品,其理由是造型、泥料、烧成均不具有明晚期特点。但是该壶是目前紫砂壶中筋纹器型同方器结合最好的一件作品。壶身为六方形,折肩。

6.僧帽壶

现代·顾景舟壶身为六方形,丰肩,高颈,瓣莲壶冠为六花,其中一瓣为流,六方口,压盖,盖纽为六瓣球体。鸭嘴流,环形圆把,上端有扣,壶腹以下略收。此壶形源于元代僧帽壶,改为紫砂泥来做,由圆器改为方器,其中有延续、有创新,也可以说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是方器中难度最高的造型。此壶为顾景舟仿古,与前人作品相比,两者略有不同。

7.雪华壶

现代·顾景舟壶身为六方形,折肩,虚短颈,六方口,压盖,盖面凸起,盖面重叠六方形,六方盖纽与壶身相似,壶腹下内收,六方加底,六棱三弯流,环形方把。整体造型,折肩以上刻画较细,俯视可看出六个方形层层叠加,壶身较为简单,可形成对比。

8.井栏六方壶

现代·周桂珍壶身为六方形,上小下大,每条边线均为直线,六面平整,折肩,圆口,壶面略为凸起,嵌盖,盖面微凸,桥形纽,六方短直流,环形把,略有夸张,整体造型极为简洁,局部还多有变化。

9.铜砣六方壶

现代·施小马壶身呈六方形,腹上渐收敛,方角,平肩,六方口,嵌盖,桥形纽,六棱一弯流,环形圆把。整体造型简洁,线面变化清晰。(编辑:杨哲)

宋明点茶道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从五代到北宋,越来越盛行。十一世纪中叶,蔡襄着《茶录》二篇,论茶,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十二世纪初,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书画、诗文皆佳,且精于茶道。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并附图及赞。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选水

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古人品水,虽日中泠、惠山为上,然人相去之远近,似不常得,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其次,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若江河之水,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虽轻甘无取。”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以山水、井水为用,反对用江河水。

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日候汤最难。”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且煮水用汤瓶,气泡难辨,故候汤最难。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就火顷刻而后用。”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汤的老嫩视茶而论,茶嫩则以蔡说为是,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习茶

点茶道习茶程序主要有:藏茶、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盏、点茶(调膏、击拂)、品茶等。

胡伟斌:通城赤子的润茶梦


车子在茫茫的药姑山上盘旋,极目四望,郁郁葱葱,无边无际。湖北泽中饮料公司掌门人胡伟斌一边开车,一边向记者感慨:“也只有这样厚重的大山,才能孕育出古苇清!”

胡伟斌所说的古苇清,既是他公司目前打造的润茶品牌,也是药姑山下流传甚广的宋代名医的名字。在胡伟斌眼里,二者早已合为一体,化为了一个通城赤子的润茶梦,一个造福社会的产业梦。

“真的,现在除了古苇清,我对什么都不怎么感兴趣。”胡伟斌强调。

在古苇清的故事里长大

生长在药姑山脚下的胡伟斌是听着古苇清的故事长大的。在他的记忆里,药姑山的宋代民间中医古苇清不仅免费给人看病,而且用润茶造福一方,留下无数佳话。父亲告诉他,长大以后也要像古苇清一样,以造福他人为己任。

因此,当胡伟斌回到通城创办湖北泽中实业集团时,便将“关爱人类,泽被中华”视为企业宗旨。

胡伟斌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常常随父亲到药姑山上去砍柴、采药。父亲会一边走一边跟他说,路边生长的是什么草药,有什么功效。有时候他跌倒了,膝盖手肘摔破了皮,父亲便从路边采下草药,嚼碎了给他敷上,不用多久,伤就彻底好了。

药姑山曾是瑶民聚居地,茶文化也源远流长。胡伟斌小时候不论去哪家串门,总是会有热乎乎的茶等着招待他。药姑山上,除了草药,便是漫山遍野的茶树,古时候,贫困的村民用茶树的嫩叶制成茶叶换钱。后来药姑山产出的龙窖山茶成为多个朝代的贡茶。据史料记载,药姑山的茶叶进贡的历史“盛于唐,始贡于五代马殷”。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胡伟斌耳濡目染,不仅酷爱饮茶,也对中草药颇有研究,这种兴趣与爱好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是药姑山人,我的身体里,打着深深的药姑山的烙印。”尽管长大后,胡伟斌离开家乡外出创业,却一刻也不曾忘记过生他养他的故乡。

“关爱人类,泽被中华”

在通城,胡伟斌已是知名人士,在许多宣传资料和画册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1991年,在从事了6年教育工作之后,胡伟斌选择了下海经商。作为在药姑山下长大的孩子,天生对药材有种亲近感,因此,胡伟斌做起了药材销售生意。

在拿下安徽丰原药业(000153,股吧)集团华北销售总代理之后,胡伟斌的事业蒸蒸日上,日渐成为通城商人的典范。当地许多年轻人都慕名前去,投奔至他麾下,并挣了大钱。

2010年,事业有成的胡伟斌响应通城县政府的号召,回到家乡创业,泽中医药公司应运而生。凭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和深厚的医药销售经验,泽中医药迅速发展壮大,成为通城当地的知名企业。随后,胡伟斌为了解开“通城不通”的“魔咒”,又将视野投向物流。

胡伟斌表示,通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物流不畅,一直制约着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当地知名企业的产品想走出去也是难上加难。既然自己回到故乡,就希望真真正正为家乡做一些实事。

2012年8月,胡伟斌带上资料只身远赴上海,希望能将中国知名物流企业中国远洋(601919,股吧)物流引入通城。要想让这样一个企业进驻通城这样的小县城,其中的艰辛自然不必说。但结果是,在半个月的软磨硬泡之后,胡伟斌的梦想实现了。

2013年末,泽中集团搬入了新建的物流园,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关爱人类,泽被中华”八个大字,这是泽中集团的企业口号,也是胡伟斌本人的心声。

研发润茶,让生活润起来

“现在集团公司不需要我也可以正常运转了,我要去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胡伟斌口中真正想做的事,就是将古苇清润茶推向市场,打造一个全民推崇的润茶品牌。

尽管古苇清润茶投入生产是近一年的事,但润茶梦在胡伟斌的心中埋下种子却可以追溯到多年以前。

回通城创业之前,胡伟斌的“战场”一直在北方。一个南方人到了北方,水土不服在所难免,最难以适应的就是北方干燥的天气。那一段时间,胡伟斌和他的家人都受到了“排便”问题的困扰。而据他了解,许多跟在北方做生意的老乡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这时,胡伟斌想起了故乡老中医古苇清用草药茶救治便秘病人造福一方的故事。是不是可以找到古苇清留下来的老方子呢?为此,胡伟斌特意回到通城,寻找药方。

在搜寻的过程中,胡伟斌发现,古苇清的原始药方已经失传,但药姑山下的居民们,还保存着几十种残缺不全的药方。

到底哪一种更有效?哪一种更科学?哪一种对于人体更加有益?胡伟斌开始像神农一样,走上了漫漫“试药”之路。先是自己试喝,后来是家人,再后来是朋友……到古苇清最终配方确定之时,已经至少有2000-3000人从胡伟斌这里受益。很多被肠道问题困扰的朋友,都是听说胡伟斌会配制一种调节肠道功能的润茶而主动登门求茶。

胡伟斌表示,在古苇清生活的农耕时代,交通与信息的闭塞注定了古苇清的润茶只能被小范围的人享用,而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有了饮用古苇清润茶的机会。“相信如果古苇清在世,也一定希望自己的润茶配方能够造福更多人。”

2014年5月,泽中饮料公司成立;2014年下半年,古苇清润茶顺利投产面市,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尽管为古苇清,为润茶,胡伟斌费尽心血,但在注册商标时,胡伟斌没有采纳朋友们的建议,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他说:“这个配方是属于古苇清的。”如果没有古苇清当年慷慨地向村民们赠送药方,就不会有自己今天研制润茶的基础。

“我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古苇清的名字,记住他的大爱,记住他曾经为通城人民作出的贡献。”胡伟斌说。

乾隆:胡公庙前封御茶


乾隆:胡公庙前封御茶

相传清乾隆皇帝来到了杭州,带领大小随从巡游狮峰山。一路上乾隆深为大自然的景色所陶醉,久久徘徊山间。当来到胡公庙时,老和尚献上最好的香茗,乾隆看那杯茶,汤色碧绿,芽芽直立,栩栩如生,煞是好看,品饮之下,只觉清香阵阵,回味甘甜,齿颊留芳,便问和尚:"此茶何名,如何栽制?和尚奏道:"此乃西湖龙井茶中之珍品一狮峰龙井。"接着陪乾隆观看茶叶的采制情况,乾隆为龙井茶采制之劳、技巧之精所感动,曾作赞日:"慢妙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乾隆看罢采制情况,返回庙前时,见庙前的十多棵茶树,芽梢齐发,雀舌初展,兴致一来,就挽起袖子采起茶来。

这时,忽有太监来报:"皇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听后,随手把采下的茶芽往袖袋里一放,速返京城去了。原来,太后因山珍海味吃多了,肝火上升,眼睛红肿。当太后与乾隆闲聊时,忽然闻到似有阵阵清香迎面扑来,便问乾隆:"皇上身上什么宝贝如此清香!乾隆用手一摸,想起是狮峰山采下的一把茶叶,便答道:"母后,这是我亲手采下的狮峰山龙井茶。""哦,这茶真香!我这几天嘴巴无味,快泡来我尝尝!"太后喝完茶汤,感到特别舒适。如此连喝几天,居然肝火平了,眼红退了,肠胃也舒服了,太后满心欢喜地告诉皇帝:"儿啊,这是仙茶呀,把为娘的病也治好了!"乾隆听了大悦,忙传旨下去封胡公庙前茶树为御茶树,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送京,专供太后享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胡明方:“希望工程”云南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