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茶道的真谛是什么?为什么喝茶之后,要再来一杯香槟?为什么参观了法门寺后,她立志投入北大学习考古?

来自台湾的知名茶文化人李曙韵与西安的茶道爱好者一同,分享了她对茶文化的理解,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为研究唐茶,她去北大学习考古

李曙韵在台湾茶界辛勤耕耘二十余年,近年来,李曙韵的名字逐渐在大陆受到关注,在《三联生活周刊》的“茶专刊”与央视纪录片频道关于茶的专题片中,都有对她的采访,而她也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北京。

“很多人问我茶道是什么?我说,茶道就是生活艺术,‘道’是来自于生活。”李曙韵说,这是她第三次来到西安,而因为在法门寺的因缘际会,几乎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在法门寺看到对唐僖宗时茶具衍生出来的唐茶演示,便决定用10年搞清楚唐茶究竟是怎样操作的。为此,李曙韵专门进入北大学习考古,可惜因为自己太忙,她只学了3个月。

创新茶酒论,品茶过后再来杯香槟

昨天,在李曙韵做主题演讲前,每一位到场者先品了几道白茶,而听她演讲时,参加者惊讶地发现,这次提供的不是茶,而是香槟。这其实就是她的一个创意,依照“茶酒论”,将中国的茶与法国的酒结合在一起,“一定是能找到口感上的契合,茶和酒是跨越语言的,东西方遇到茶和酒,各种奥秘,大家都心领神会。”

李曙韵在茶文化的推动上呈现出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创意,“我年轻时接触面很大,插画、设计我接触了很多,我选择了茶,是因为明白这是时代的需要。我立志要做一个茶人,我很清楚能为这个时代做出什么。”

在台湾,李曙韵成功整合了古琴、花艺、绘画、书法、服装、文学吟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创性地在剧场中举办茶会,成为21世纪初台湾茶文化独步世界的剧场表现形式。如今,她又将事业的重心从台湾移到北京,开启新一段茶旅。

好的茶人,应该是分享型茶人

“文化传承不是一步能达到的,我们要好好为这块土地做点事,一点一滴地做事。”外界对她二十余年努力的评价是,“在日本看到茶道,在韩国看到茶理,在台湾看到茶艺。”

如今茶道在内地逐渐风靡,同时也有“大陆学台湾,台湾学日本”的说法,对此,李曙韵说,“追赶也是唤醒的过程”。在2012年,她决定来北京,自我评价是挑战截然不同的北方文化。“我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你看中日茶文化交流史,当年日本的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佛法和文化,也把饮茶法带回日本,如今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我用了10年,将一只脚踏进茶界,用了20年才将两只脚都踏进茶界,茶道不是速成的。”

学茶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李曙韵认为,学茶的过程是先独乐乐,享受茶的乐趣。“有一个喝茶的样子,感觉像是一个茶人,但这样很快就会腻的,好的茶人,应该是分享型的茶人,奉献自己的茶人。我们透过茶找到自信。”她认为,复兴传统文化根本来自身心的协调,同时,她也认为在西安这块土地上,茶文化大有可为。

延伸阅读

台湾著名茶人李曙韵与茶


中国9月30日讯甲午年处暑,黄梅东山,五祖寺内,传出一阵空灵悠扬的南萧之音,吸引许多正在庙堂祈福、朝圣的游人寻音而至。四方长廊,十四张茶桌,茶人们早已布置好各自的茶席,温好泉水,等待有缘之人前来品会。

而这场禅茶会的女主角,就是著名的台湾茶人李曙韵。有趣的是,当她的学生们在为这场茶会紧张布置,精心调试的时候,惟独李曙韵,独自静静的坐在地上,盯着园子里那只翩翩起舞的黄蝶,脸上的笑容纯净得像个小女孩。

李曙韵,从新加坡到台北,再从台北来到北京。她说自己每20年都有一次大出走,因为生命是流动的,她享受这种流动。“很多人问什么是茶,什么是禅?其实答案都是一样,就是生活。”

曾经是个自闭儿

一袭素色麻衣长袍,布履裹足,淡雅的神情,似乎大多数时间李曙韵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周围很热闹。

而她常常自嘲,这种安静,缘于自己的性格缺陷。“我是个自闭儿,据说婴儿时期就很安静,记事起,最喜欢的就是看着天空,或是天花板,喜欢坐长途车,最后一排,靠窗,希望所有人都忘记自己。”

身为泉州移民第二代的她,从小被安排去学习钢琴,因为这样只用和音乐打交道。后来,钢琴老师的一句话刺激了她,“你离开钢琴就没有了人生”。自己的人生怎能被别人控制,她在钢琴老师家门口放了一束玫瑰花还有一封信,就此离开了钢琴。

如何改变闭塞的人生,她选择了服务行业,并且是当下新加坡最新兴的茶艺馆。其实,早在小学三年级,她第一次读红楼梦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贾母不喝六安茶,只喝老君茶。

高中毕业,她来到台湾东海大学深造,随身携带三样东西:朱泥壶、武夷山岩茶和四套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那个年代的东大校园,常能见到长袍马褂的教授,也常能见到凤凰树下,一个身穿布衣,提着篮子喝茶的雅静女子,或在读书,或在画画,她就是21岁的李曙韵。

“我最向往的就是像宋美龄一样,年纪大了,梳个发髻,穿着旗袍,一个老藤椅,优优雅雅,写写字过过日子。”坐在低矮的木凳上,一边摆弄着面前的茶杯,李曙韵回忆着那时的梦。

大学时的她常去茶艺馆打工,同时,也尝试过许多不同工作,如陶艺、金工、吹玻璃、珠宝设计、裁缝、还有插花。最终还是选择了最拿手的茶。

“用力尝试了很多事情之后,才发现,其中做起来最容易的那件事,才是老天赋予你的能量和责任。”因为除了茶艺是自学外,其他都有师承。尤其是插花,学了10年,但仍然没办法达到预期。

不过,直到现在,她仍有个小习惯,出门在外,最先做的就是捡朵花或买朵花,插好,放在酒店房间,告诉自己,回家了。

开创茶艺新天地

茶,是她来到台湾的理由,也是她留在台湾的动力。

从最初,推着箱子推销茶叶,到站在台湾文化最高领奖台上,李曙韵走了十年。

从台湾嘉义县一间老房子,到台北著名永康街上一间一百多平米的茶空间,李曙韵的人澹如菊院成为台湾最著名的茶室。其中让她走向茶道巅峰的,并非一杯小小的茶,而是独创的茶会剧场。

那年,DiscoveryChannel到台湾拍摄,主题是台湾文化,他们认为茶,是餐饮的一部分,与路边小食差不多。李曙韵否认,“茶绝不能与夜市一个版面。”

她要让大家看到茶的高雅和艺术。李曙韵准备了一匹1万多台币的纱幔,来到剧场,从舞台顶端落下,所有茶人身着白色长袍,端坐在舞台上,一人一席。音乐响起,纱幔一幔一幔的拉起,清幽的茶香,伴随着婉扬的音乐,白衣翩翩的茶人优雅的泡着茶,这不是艺术是什么。李曙韵成功了,开创了茶会新形式,将台湾茶人的文化地位推向新高度。

台北故宫主动联系她,提供一个月的场地作为茶艺展示的平台。

就这样,不到40岁,李曙韵就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许多人慕名前来喝茶学艺。她成为令人羡慕的人生赢家。但此时她却陷入了迷思,事业的“高处不胜寒”和婚姻的平淡,让她走不动。

“那时每天躺在床上,不见人,不去教室。”讲述那段苦闷的日子,李曙韵的表情依然平静,只是从眼神里,感受到一些无奈。

二十年后,她再次决定离开。离开茶,离开现有的生活。

品味当下就是最好的茶

很难想象,知名茶人李曙韵的茶席会如此简单,几乎没有任何花哨的茶具。她说,“我现在一个人的时候基本不喝茶,因为什么茶都喝过了。”她一边泡茶,一边笑着说,“这壶茶是专门为你泡的。”

品着茶,时间回到2012年的冬天,北京。这是她第二次选择北京。第一次,是当年离开新加坡,她身穿藏青长袍,走在北大未名湖畔,被老师评价,“真像我们老北大人”。但最终却是在东海大学找到了那种老北大的感觉。

这一次,她再度选择北京。这个决定让很多茶人不解,真正的茶和文化不是在南方吗?这正是她来这里的理由,“我想离开茶”。

但让李曙韵没想到的是,自己和茶的缘分并未结束。原本来北大攻读考古专业研究所,但不到三个月,为了生计,不得已又拿起茶壶和茶杯。

在朋友帮助下,在国子监一间80平米的小房子里,再次开启了茶室,取名“晚香书院”。每天在楼上20平米的小空间里,抄经写字。

让她没想到的是,许多人听闻她在北京,竟按图索骥一家一家找到了这里。“为了喝我的茶,这些人不远万里找来,这就是我的使命。”

在这里,她找到了更多灵感。到海拔3900多米的香格里拉高原举行12天的露天茶会,经历过冰雹、狂风和暴雨;一边喝着1964年的政和红茶,一边品着1964年的法国勃艮第红酒;还有这场五祖寺禅茶会。

茶家十职,是李曙韵创办的又一空间,在继承宋代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扶植系列茶事产品,形成持续发展的茶事文化的相关配套产业群,如茶具设计等。目前,已拥有700平米的茶空间。

作为茶人,她最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像买咖啡机一样,以拥有一台研磨茶的小石磨为时尚。

而作为女人,她常说,人生如流水。但不论人生如何变化,那个粉红色的梦想都未变:当个贤妻良母,带着孩子,像当年母亲带着自己一样,到海边画画、写字、读红楼。

茶人周渝先生:品饮普洱茶是一种生活艺术


生命中会有一些故事难以忘怀,不论岁月如何的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总是清晰不变。普洱茶是一种有记忆的茶,它会记录自身的变化,也能记录那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这个故事,是台湾茶人周渝先生与普洱茶、与六大茶山、与作家雷平阳等人的故事。8年前,六大茶山才子詹本林见证并写下了这个故事。

在风起云涌的普洱茶界,周渝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他是台湾紫藤庐主人,也是台湾小剧场的发起人之一,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不遗余力的努力。上世纪80年代初期,周先生开始接触普洱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沉浸于普洱茶及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是一位普洱茶品鉴与收藏的资深人士,也是普洱茶界的权威发言人之一。但他甚少在江湖行走,即便偶尔出来走走,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因此对他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

但是,周先生与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却是交情颇深,自2003年开始与六大茶山开展业务往来后,他每年都会来六大茶山几次。去年(2005年)八月份周先生来大陆的时候,阮殿蓉董事长专门举办了一次品茶会,邀请了社会各界的朋友一起参加。而正是那一次,相互神交已久的周先生与云南知名作家雷平阳先生正式见面,一位是普洱茶界资深的收藏家、研究家,一位是知名青年文学家、大陆首本普洱茶专著《普洱茶记》的作者,挚爱生活,也同样挚爱着普洱茶的一老一少惺惺相惜、相谈甚欢。

1981年1月,周渝先生在台湾创办紫藤庐茶艺馆,之后开始接触普洱茶。当时台湾茶坛以冻顶乌龙茶为主,一般茶商都是直接上山向茶农购买毛茶,带回去捡梗后再烘焙。周先生也尝试着喝焙茶,但是由于他之前很少接触茶叶制作,一喝焙茶就上火,身体十分难受,后来有一个朋友就建议他喝点老普洱茶试一试,他的这个朋友是台湾较早知道喝普洱茶好处的人,周先生就听了他的建议,果然感觉喝老普洱很舒服,对他的身体是有很好的疏导与保健作用,于是就喜欢上了普洱茶,并且从1982年开始慢慢对普洱茶进行一些研究。正是因为对普洱茶的挚爱,也是因为对普洱茶的信任,周先生多年来奔走于香港、大陆以及其他更多的地方,收藏了许多渐已绝迹的普洱茶珍品。

周先生对茶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就茶论茶,他把茶与生活、与养生、与哲学及个人修养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为了制作出工艺精良、风格独特的普洱茶,周先生总是对原料严格挑选,精心搭配。我们的技术人员把景谷生态茶、易武野生乔木茶、江城野生乔木茶等多个品种摆出来让周先生品鉴。我们一边与周先生一起开汤、品鉴,一边聆听着他对茶、对生活的感受。我发现,当周先生在进行开汤的时候,神态自若之间,思绪似乎进入到一个空灵的世界,在那样的一种氛围中,他用他的眼、他的鼻、他的舌、他的身体的一切和幽静的心感受着普洱茶带给他的欣喜与快乐、平静与激情。

普洱茶已经成为周先生生活的一部分了。他说,我们生活里面最重要的是阳光、空气,还有水,而喝茶早也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的确,普洱茶的特点古人就早已发现,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也是早有历史记载。早在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即有记载:“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周先生说,赵学敏在文中指明强调的“解牛羊肉毒”,可能是由于普洱茶除了如一般茶的茶多酚解毒作用外,其中的酶菌也加强了解毒作用。

主张生活要简朴的周先生说:“在东方传统文化里,养生与修养是息息相关的。要修养,那得懂如何养生,而修养反过来又影响着他的养生。当养生与修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上升到生活的艺术,而在我们传统中,生活艺术的主流讲究的是简朴、素净,人要回归自然,回到简朴,越简朴,人就越丰富。而生长与制作最自然的普洱茶本身就是自然的典范,是很简朴的一种茶品。”

周先生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格的修养和身体的养生是互为修证的,如果你身体没有照顾好,要把修养做好是很难的。养生是根本,然后才是修养。举例来说,夏天很容易上火而心浮气躁,却为了修养而压抑火气,这时候身心就陷入自我表现矛盾之中,如果这时喝点茶把火气化掉,再来谈修养就会事半功倍。喝茶是要调理身心回到自然而中和的状态,因为茶是很微妙的,需要非常敏感精细地处理,才会让茶的美与德显现。茶要越简朴才会把无限的可能性展现出来,真正的美感要从个人的身体与想像中去感受,茶从味到气到神都难以言喻,这只有东方文化背景的人才易了解,但详细的感受则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现代社会是很商业化的社会,专鼓励消费者奢侈,但是一种有素养的生活是不可能依靠奢侈来支撑的,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简朴中来。就像我们在品饮茶的时候,最好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宁静下来后人就可以很敏感地感受到很多东西。”周先生娓娓道来,让人有沐春风之感。是啊,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断拼搏、前进,有时却忽略了生活的快乐与幸福往往源于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之中。就如这或浓或淡,或苦涩或甘甜的普洱茶,来自于大自然,默默无闻,却总能用自己的生命承载和积淀下岁月的陈香和魅力。

在开汤品鉴的过程中,周先生感受着这些原料给他带来的不同滋味,一边和我们讨论云南普洱茶生长与生产的一些问题。注重茶叶品质的周先生不断向我们主管生产的工作人员咨询,尤其对如何保证茶叶的品质这一问题甚为关注。周先生指出,没有好品质的原料,就无法做出品质优异上乘的普洱茶。对普洱茶研究颇深的周先生对云南的古树茶充满着忧虑,因为普洱茶近几年在市场上盛行的缘故,云南的古树茶受到过度采摘,古树茶园的生态受到严重破坏。周先生指出:“永续经营才是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建立一种典范,来提醒大家现在的茶应该怎么样去栽培、保护、制作,不能再过度采摘茶叶。只有维护好老茶树的生命与生态,未来古茶园才能有永续发展与经营的可能。”

在周先生看来,茶叶的生长就如人的生长一样,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要让茶有宽广的生长环境,茶树不能种植得太紧密,要保持周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循环,保证茶叶的品质。周先生说:“生态茶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共同努力,保证普洱茶的魅力,让普洱茶之德永垂不朽,才有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十年来,周先生在香港找到了很多老普洱茶。但是最近这些年来,香港老茶越来越少,他意识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就决定到云南找老树茶,希望能做出更多能继承像红印、蓝印这些好的普洱茶。到云南后,周先生也接触过很多茶叶厂商,但是最终决定选择与六大茶山合作,周先生说:“六大茶山的普洱茶品质过硬,阮殿蓉董事长对原料、制作工艺的要求很高,所以制出的茶让我非常放心,而且阮总非常讲究效率与诚信,又是一个很有文化品味的人,写出的文章非常有文采,同时她又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她的身上,文化和商业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这是非常难得的,这使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我多次参观了六大茶山的生产场所,发现六大茶山在管理上很规范,而且六大茶山汇集了一大批有制茶经验的专家、人才,为我制出的茶在台湾受到很好的反响。每一次我到云南来,都受到六大茶山的热情接待,大家都很真诚,又很好学,我很喜欢和这样的年轻人打交道。”

那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到六大茶山品茶室。在这里,著名作家、《普洱茶记》作者雷平阳,即将出版的《普洱》杂志执行主编周重林来了,还有很多各界的朋友也来了,大家济济一堂,气氛热烈而又活跃。一见到雷平阳,率直的周先生就先和他交流起来,雷先生把自己的著作《普洱茶记》(修订本)赠送给周先生,周先生则把自己珍藏的红印、73厚砖等极为珍贵的陈年普洱茶拿出来给大家品尝。要知道,在中国大陆,要想品尝到如此珍贵的普洱茶实属不易,即便能喝到,那也是要有相当的缘分,或是有相当的条件才能做到的。品味着这些珍贵的普洱茶,我们觉得自己已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了。阮殿蓉董事长亲自把盏,为大家开泡73厚砖。大家注视着那历经岁月沧桑,承载着时间重量的普洱茶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尽展魅力。茶盖轻启,陈香弥漫,满室芬芳。周先生举起茶杯,凝望着这暗栗色的茶汤,思绪似已伴云悠然而又空灵。轻啜一口,唇齿留香,茶汤厚滑,微甜顺喉而回甘,众人皆已沉醉。品饮过无数稀世茶品的周先生轻放茶杯,然后和我们一起分享他品饮的感想。周先生说:“这72厚砖最为珍贵的就是虽历经岁月变幻,但依然是茶气十足。品普洱茶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品出茶气,喝普洱茶最有福份的就是能喝到茶气十足的茶。”而后品饮的红印等茶皆是茶中极品。

曾有茶友说“茶气”一说乃故弄玄虚之说,这时候,我蓦然明白茶友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确切。如果有这种看法,我想那也定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少了许多磨砺,少了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而缺乏对生活、对生命的感知。因为就在此刻,坐在我面前的周先生就是一位长者,一位历经了世态炎凉、沧桑岁月的长者,举手投足间,谈笑风生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长者风范,大家精神,更有如这陈年普洱茶所蕴涵的厚重而又空灵的茶气。举杯、入喉、茶气升腾,众人已忘情于这一杯又一杯的陈年普洱茶;屏气,凝神,思绪悠然,众人已沉浸在这陈香之间……

时间总是在我们开心和幸福的时候悄悄然溜走,当我们都还沉浸在这陈年普洱茶的厚重与岁月的积淀中的时候,天色已近傍晚。阮总提议让周先生与雷平阳先生趁着茶兴挥毫留墨。雷平阳先生为周先生题写的是“吃茶无度”,为阮总题写的是“静变之美”,神采飞扬、厚重凝练,周先生为阮总题写的是“太美”,二字笔随意动,飘逸非凡,博得满堂喝彩!

我在心中则写下这样的语句:某年某月某日,周渝先生与雷平阳先生因为普洱茶而再度相聚于六大茶山,因为普洱茶而书写了一段忘年交的茶坛佳话。

来日方长,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说茶道韵


《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匀)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韵。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

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了“神韵”、“气韵”、风韵、家韵、韵宇,等等。除韵宇指人的器量胸怀,家韵指一户人家的处世作风外,都指在人体状貌基础上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美的感官反应。

茶之韵,味也。简而言之,茶韵即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善于品茗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冻顶乌龙有“喉韵”、凤凰水仙有“山韵”、龙井茶有“风韵”……欣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中国古代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人雅兴风流,是中国茶文化最有韵味的篇章。(余悦《中国茶韵》)

中国茶韵古已有之。“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茶经》)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末误用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屠隆《考粲余事》)明代,在武夷品茶颇得岩韵真谛的陈雨诗云:“毫尖似雪细于丝,活水须烹品色时。只许素人来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徐表然《武夷九曲志》)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

谈论茶文化时,“韵”字不一而足。“韵致”、“风韵”、“岩韵”、“音韵”、“喉韵”、“山韵”,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更见于诗文典籍。唐末五代人徐寅赞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宋代宋庠《谢故人惠建茗》曰:“左砺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两次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曰:“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言:“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

中国茶韵涵盖着茶俗、茶道、茶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中国茶道艺术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其中,自有道理。

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选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

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写到此,我也要弃壶而用盖碗了。

茶道修持与生活禅


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间,衰落于明清之后,其兴衰期恰好与佛教发展不谋而合。隋唐时期,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开始在我国确立,至晚唐时,全国约八成以上寺院皆为禅寺,出现了无寺不禅、无僧不禅的鼎盛局面。由于坐禅易致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以至于“人自怀挟,到处煮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禅门茶风兴盛一时。这些古代高僧大德们饮茶的真正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饮茶,而是为了参禅悟道。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便成为当时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它以佛所说教义为理论依据,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禅乃至全部的佛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生命的存在与解脱问题。存在即是生活,解脱即是觉悟。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从上古德,有闻歌声悟道者,有聆鸟鸣悟道者,有见桃花悟道者,有击土悟道者,有临流水悟道者,有汲水搬柴悟道者,不胜枚举。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觉悟的例子。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就要在生活中体味,在生活中落实。在生活中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生活禅所追求的目标。

李健:爱上慢生活,爱上茶文化


慢生活,是最能概括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状态。但这个词并不是这次的重点,所有人都能想象到,李健就理所当然是过慢生活的人。

生活的味道

但,或许也跟他的冷笑话小幽默总能博得大家的笑声一样,那些再平凡不过的生活点滴,从他嘴里说出来都会变得特别有味道。

早些年,李健起床后有先喝杯咖啡的习惯,但他说后来改了,现在他起床会先喝一杯气泡水,据说可以中和胃酸,能养胃。

生活中,做饭和做其他家务这两件事情,李健选择了后者,这非常符合他在台上的形象—整洁、干净、一丝不苟。李健说,自己挺愿意收拾房子的,“我家从来没请过小时工。”

网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搜集了李健老婆小贝壳各种晒幸福的微博,其中一段写道:“回家去厨房看见,爱干净先生已将自己午餐和下午喝茶的壶碗清洁归位了,每当我上班的那天都是这样。”而爱干净先生自己在采访中袒露,他“很愿意拖地清洁水池”。而在收拾房子的时候,李健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扔东西。“我记得在微博上看过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说善于管理自己的家,就要抛弃那些基本没用的东西,比如有些衣服你永远不会穿,那么你就该抛弃掉;包括一些书,其实没有用,你不一定要把它留着,你可以把它给人,这样子你才有可能过得更好。家里那些破烂一点用都没有。”

但他也坦言,家里的老人家并不认同他这样的做法,聊到这个问题,李健又不经意地爆了个金句:“所以要远离长辈!”

更爱茶的味道

《我是歌手》里,李健掏出了一个精致的手冲壶,现场做起手冲咖啡,让不少歌迷对他在咖啡方面的品味深感好奇。李健说,节目中那个壶是在台湾买的,“现在去外地的时候,买不到咖啡,就自己做手冲咖啡,能取得一个比较权衡的解决办法,它的效果低于煮的,但好于速溶。”

但随着年龄增长,李健当年对咖啡的兴趣,也慢慢转移了,他说:以前他曾经很关注咖啡文化,但最近把研究咖啡的精力放到了茶上,因为发现茶的学问更博大精深。

对此,李健的观点也颇有趣,他把咖啡和茶的区别,比喻为基督教和佛教,“基督教可能主要是一本《圣经》,也就一两本书;但佛教的书浩如烟海。茶文化也一样,仅仅武夷山的岩茶就有5000多种。它太浩瀚了,那里面值得玩味的东西更多。”

如今,李健家里有专门的茶室,而咖啡器具则被摆放在厨房。“我通常是上午喝咖啡,下午喝茶,现在喝比较多的还是岩茶。”

至于酒这方面,李健显得并不太感兴趣,他说,小时候在哈尔滨有喝啤酒的习惯,后来改喝红酒,但对红酒没什么研究,现在则基本不喝酒了。“因为我喝酒会有点过敏。”

生活禅与茶道的修持


禅宗是汉传佛教最精要、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其源头直指灵山一会,但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是完全“汉化”了的佛法。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所以禅不离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就在生活应用之中,或者说,禅就是生活本身。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就要在生活中体味,在生活中落实。在生活中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生活禅所追求的目标。

我国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间,衰落于明清之后,其兴衰期恰好与佛教发展不谋而合,所以佛门与茶结缘,实在是诸缘合和的必然结果。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便成为当时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茶人对于茶道的修证,称作茶道修持。茶道修持和生活禅是相通的,两者都强调“道”是不不可思议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修实证,最终得以顿悟。

生活禅是佛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修行理念,不但适用于佛教僧众,也适用于在家居士,是一种应时应机的生活禅法,值得大力提倡。生活禅将高深的禅法落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来,生活即是禅,禅即是生活,禅和生活打成一片,如茶和水一般,茶味即是水味,水味即是茶味,茶水交融,密不可分。这种修行理念不仅默契佛陀的本怀和佛法真意,而且特别契合现代人的根基,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法门。

生活禅的要旨就是要将禅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到饭食茶饮、行住坐卧中去,落实到举手投足、扬眉瞬目中去,在生活中时刻关照自心,在生活中觉悟,在生活中解脱,在生活中落实禅修。这是我个人对生活禅的粗浅理解。茶道修持也是如此。

茶道养心 推动人间生活禅


人遇上茶,或者茶来到生活,心情和氛围总为之一变:亲切,随和,温软,绵长。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说这话的时候面带笑容吧,我们暂时可以不叫“先生”,取而代之“迅哥儿”。

高冲低泡,旋仰之间,杯中天物起伏翻转,阵阵清淡荷香弥漫开来,奔波一天的人们开始回到夜里某个温软的角落,一片片茶叶这时慢慢落到杯底。尘埃落定,面前一杯普洱。

叶儿毛茸茸的边缘,有一些平缓的银光。绿色的茶水透着微黄,像夜里一些清亮起来的眼睛。一杯润吻喉,有些油而滑的感觉停在舌尖。或者是一杯陈年普洱,红浓明亮,醇厚而綖,淡淡的回甘,是舌头从另一味觉空间醒来,还是茶激活了我们的吻喉?

轻啜细品之间,目光被已被普洱茶轻晃着浸泡着。忙与盲中,我们与普洱茶重建起时间。时间就着样轻而易举的生还在这一杯水里,茶叶迅速返老还童,从润喉吻到两腋习习生风,开放所有的感觉触觉,开始从舌尖到心里的多维之旅。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积重难返的时间,在一杯普洱茶里举重若轻。在主场的人品味客场的水之时,在主场的水浸泡客场的人之中,时间被时间扣留,时间被时间融化,时间被时间延长。普洱茶越陈越香,越久越有味道,每一片茶叶,都蕴含着过去:清晨,薄曦,霞光,露水,新气,土香……一一打包回来,放心交给时间保管。

时间的重量有时候就是这杯水的重量,喝下去,我们就轻松了。冥想之中,明镜止水,证悟自性清静,我们听见净慧法师在讲解他的生活禅。

茶文化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何为茶文化,业界众说纷纭。中国文化管理学会茶文化推广工作委员会、茶文化研究员经过深入的系统论证,给予了茶文化较为全面而相对准确的定义。

在中国现代茶事活动中人们经常提及“茶文化”一词。什么是“茶文化”?各界人士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迄今为止,“茶文化”的定义已经不下数十种,其定义之多足以望“文化”定义之项背。但这些定义多是围绕“茶事活动”而定,以茶为主,以文化为辅,其外延比较狭窄。究竟什么是“茶”?“茶”与“文化”的结合点在哪儿?为什么结合?怎样结合?“茶文化”与“茶”和“文化”本身到底是什么关系?人们又是怎样感受到茶文化的呢?这些问题才是理解“茶文化”的根本所在。

茶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树种,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随着中生代末期白垩纪地层中山茶科植物化石的发现,考古学家和植物学家们分析得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历史。

上古时期,据《史记·三皇本纪》、《淮南子·修务训》、《本草衍义》等史书记载,在新石器全盛时期,以神农为代表的先民便发现和使用了茶,迄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此时,“茶”对于人类而言,还只是一种纯物质形态的东西,跟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任何一种其它植物一样,只是一种自然的、物质的存在。人类对它的应用也只限于用来食用、解渴或者医治疾病,人类对茶的需求还只是停留在生理层面,与文化精神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此时的“茶”只有一个涵义,就是指“茶”这种植物。

后来,随着历史的推移和人类对茶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茶”的外延也不断扩大,除了用来指称茶树、茶叶以外,还用来指称用茶叶做成的饮料、食品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茶”的需求也逐渐从生理的过渡到精神层面的,并逐渐形成了茶法,而且还进一步把“茶”和“礼”相结合,形成了“茶礼”。此后,儒释道等思想也渗透入茶,进一步丰富了“茶”的内涵,形成了博大精深、绚丽多彩的茶文化。此时的茶,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反过来也被人类的生活和精神深深影响着。“茶”已然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式样”,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茶”的涵义除了用来指称纯物质形态的“茶树”这种植物和茶叶以外,又有了一个质的突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茶”作为自然界本身存在的一种植物,它已经与别的自然之物有了一个质的区别。当人们在谈到或者用到“茶”时,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自然的、物质的存在,除了自然属性以外,它已经具有了社会属性,经过了人的主观意志的加工改造,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产物。

其二、人类在使用茶的过程当中,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摄取它的物质成分,而更多的则是从中去体会和感受人类用以对它进行加工改造的那些“主观意志”。可见,物质的“茶”只是人类“主观意志”的一个载体,它承载着使用它的群体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等。

其三、人类在使用茶的过程当中形成的与茶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法规、饮茶习俗、人际关系以及文艺作品等,也成为了“茶”的一个重要内涵。

最后,作为物质本身的“茶”也突破了茶叶本身的范畴,不再仅仅用来指称茶叶和用茶叶制作的饮料及相关产品,而且还包含了任何其他一切被人们称为“茶”而不含茶的成分的东西。

一个浙江老板的"茶道"生活


邱淦清把自己的名字"淦清"二字注册成了商标,并把这两个字设计成了一杯香茗,热气升腾的样子作为LOGO。敢拿自己的名字做LOGO和商标,一是出自对自己的信任,二是出自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茶叶品质的信任。两个带三点水的字,作为一种茗茶名字,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46岁的邱淦清不是个名人。即便他经营的珍贝羊绒衫、羊毛衫已连续8年被北京市商委评为"北京市亿元商场销量第一名",连续3年被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羊毛衫销量第一名"和"全国羊绒衫销量第二名"的时候,他的名字仍然鲜为人知。记者在Google上搜索,"浙江珍贝"词条下有21300条,"邱淦清"词条下只有974条。

冲好一壶普洱茶后,邱淦清开始回味他21年的创业经历,从一个住在北京清华池澡堂的早期"北漂儿",到拓下国营企业服装的模子做童装挖掘到第一桶金,直到今天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羊绒衫品牌的老板,"做企业累不累?"记者问到。"总体不累,因为你想累就累,想不累也不累。"不善言谈的邱淦清,回答简单地出乎人的意料。

身处喧闹的生意场,来自湖州的邱淦清却不事张扬,说话细声细语,谈至会心处露出微笑。这个不抽烟、不喝酒、不上牌桌的男人,每天6点准时起床,晚上11点前也肯定睡觉。他注意锻炼身体,每周一公司的电梯停运号召员工爬楼梯。他告诉记者,周末他还要参加朝阳公园的18公里长走活动,"3个小时以内就可以走完"。

除了工作以外,邱淦清最大的爱好便是品茶。在公务不忙的时间里,邱淦清常会邀上三两个茶友,在他办公室那张红豆衫树瘤茶桌上亲自动手洗杯、冲茶……望着窗外南面不远处的天坛祈年殿,晒晒暖暖的太阳,品着麻片、小胡桃肉等一两样江南小吃,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古训仿佛被忘掉了似的,一个下午常常就被这样毫不吝啬地泡掉了。

很多爱茶之人,买茶尝鲜一次不过三几两,可邱淦清买茶不是这样个买法,动辄几百斤,有时上吨,除了自己品还要送朋友。所以,这茶品得愈发不可收拾,眼下,又包下了二百亩茶园,自己办了个茶厂。

邱淦清的嘴巴刁得很。平日饮茶所泡的水都是从杭州虎跑运来的。先不说水钱,一桶桶装水从杭州运到北京的"脚钱"就要50元,再加上弃之可惜,运回杭府又要每只不菲的水桶押金,实在是"茶叶诚可贵,水钱价更高"。即使是虎跑运来的水,也还是有时让邱淦清喝到嘴里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一问,原来是运水之人为了省些运费,一趟车多运了些水,喝到最后水在北京放的时间长了些,挑剔的邱淦清就喝出了"保质期"。不久前,有人给邱淦清推荐香山那边的一种桶装水,说那都是过去皇上钦定的御泉,可邱淦清喝了之后还是找不到虎跑泉的感觉。这不,就为了这一口水,他又琢磨着开个水厂,把虎跑的水运到北京来卖呢。

邱淦清说,从茶文化中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心静如水的感觉。"比如和人谈判,你有理,可着急有用吗,解决不了事情,好多东西还是要和谐。"

邱淦清把自己的名字"淦清"二字注册成了商标,并把这两个字设计成了一杯香茗,热气升腾的样子作为LOGO。敢拿自己的名字做LOGO和商标,一是出自对自己的信任,二是出自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茶叶品质的信任。两个带三点水的字,作为一种茗茶名字,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对时下热炒的陈年普洱,邱淦清怀有一种复杂的爱。邱淦清那里的普洱,他不敢说是北京市最好的,但至今没品到过比这更好的。连邱淦清自己也不知道所存的陈年普洱生茶陈了多少年,据说是当年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从茶厂收购的出口品,但因为当初全部是手工压制的茶饼,大小、分量难免有些不合规格,有些就被当做不合格品打了回来,被放在外贸的仓库一隅一搁几十年。前几年陈年普洱还不曾被炒至眼下这般热时,有人眼贼,看出这是好东西,将这些产品当做"货款"结了回来,几经周折又到了邱淦清手中。

只需少少的七克左右普洱,投入350毫升的紫砂茗茶壶中,用开水淋浴一番涤尘润茶后,又一注开水泡下,只瞬间倾倒出的茶汤,就如经年XO般晶莹,又恍如陈放数载的葡萄酒般高贵。一次下午无拘无束的友间茶会,足有三四个小时,二三十遍冲泡,直至最后一泡,这茶汤色都仿若最初,而到曲尽人散,谈兴至尾时,它也似知趣般戛然而止,最后一泡一下子就淡如朋友间淡淡却清莹的友谊了。

或许是茶的清新带给邱淦清做企业平和的心态,一次全国工商联的会议上,与很多企业家抱怨行政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时,邱淦清却没有抱怨只有感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月收入是几千块钱,而我们一笔生意做成了可能有几十万以上的收入,你怎么要求他们像我们一样着急呢?"

为了知晓各种茶的品性并悟出茶道的真谛,邱淦清常是放下手头的生意,伴随茶叶业内人士的脚步飞日本、到台湾、走云南、家乡浙江的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顾渚紫笋的产地更是要一年去上几趟。前些天,老邱又去了趟陶都宜兴,专门订了许多大号的陶瓷钵托运回京。因为紫砂透气、防湿、防虫,遮阳的特性正宜于用来存放普洱。

因为从来做事追求完美,所以拥有如此之多好茶的邱淦清在尚未物色到看茶、懂茶、有茶性的人帮他打理茶的生意

中国饮茶艺术,喝茶的艺术


无论中国人去哪里,喝茶的习俗都随之而来。中国人是第一个发现茶叶的人,他们喝了不计其数的茶。当您到达美丽的台湾岛时,您可能会看到一些三三两两的绅士,也许是在老街上的一座寺庙中。他们可能悠闲地聚集在一个简单但引人注目的茶壶中,大约只有拳头大小,每个茶壶都拿着一个小杯子,将聊天和饮料混合在一起。这是中国传统的“老男人茶”仪式。在台北大都市繁华的街道上漫步时,您的鼻子也可能会带您到“茶艺”商店,上面有一个大写有汉字“茶”的标识。如果您对品尝茶的体验感兴趣,

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有句俗语将七种日常必需品标识为燃料,大米,油,盐,酱油,醋和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根深蒂固地喝茶,这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代中期(公元618-907年),一个名叫陆羽的人在生命的早期进入了佛教僧侣的行列,但在长大后回到世俗生活。后来,他以将他的前辈和同时代人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为世界上第一个茶典藏-茶典(茶典)而闻名。这项工作有助于在中国各地普及饮茶艺术,使从皇帝,大臣到街头小贩和士兵的每一个人都热衷于饮茶。甚至韩国,日本的邻国

中国人是第一个发现茶的人

在17世纪初期,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中国茶引入了欧洲。到17世纪中叶,下午茶已成为英国贵族的标准礼仪。有趣的是,“tea”有两种不同的发音,这是在从汉语中借用“cha”和“tee-originate”这个词的语言中,它们来自不同的汉语方言。曾经从中国北部进口树叶的国家(例如土耳其,俄罗斯和日本)的语言采用了声音cha的一些变体,例如chay,chai或chya。中国南部海洋沿线国家(例如西班牙,德国和英国)根据南部汉语发音,分别借用了te,Tee和tea形式的单词。

茶是用茶树嫩嫩的叶子制成的。可用的多种茶之间的差异是基于用于加工叶子的特定方法的。整个过程的关键是烘烤和发酵。通过发酵,原来深绿色的叶子变成红褐色。发酵时间越长,颜色越深。根据烘烤时间和发酵程度的不同,香气的范围可以从花香到果香到麦芽。

尚未发酵的茶称为“绿茶”。从绿茶叶浸透的茶的颜色为玉绿色至黄绿色,并散发出新鲜蔬菜的香气。绿茶的例子有“龙井”(龙青)和“绿蜗牛泉”(皮罗春)。经过完全发酵的中国茶称为“红茶”(红茶)。在西方,它被称为“红茶”。用黑茶叶制成的茶色为红棕色,并具有麦芽状的香气。乌龙茶或“黑龙”(乌龙)茶是部分发酵茶的一个例子。这种茶是中国特有的,台湾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地区之一。

乌龙茶具有三种发酵度:轻度发酵,中度发酵和完全发酵。轻度发酵的乌龙茶(如包冲茶)的特征是香气饱满,澄澈,金黄。适度发酵的酒,如“铁佛”(铁观音),“水仙”(水仙)和“冻峰”(同亭),呈褐色,散发着成熟的风味。相比嗅觉和淡淡的甜味,它更能吸引味觉。从中度到重度发酵的茶叶中注入的茶,如“白发”乌龙茶(Pai-haoWu-Lung),具有橘红色和果香。

要制成一壶好茶,必须特别注意水的质量,水温,使用的茶叶量和茶壶的类型。浸泡茶需要清澈新鲜的软水(矿物质含量低的水);应避免使用硬水。正确的水温因茶而异;对于大多数完全发酵和中等发酵的产品,应接近沸腾(100或212);但是,对于轻度发酵的茶或绿茶,它可能低至90(194)或更低。

反复使用“栽培茶壶”是台湾一种流行而精致的消遣方式

茶叶与水的比例还取决于所用茶叶的种类。茶壶可能会充满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茶叶,这主要取决于滚动和烘烤过程中茶叶的卷曲程度。然后将茶壶装满水。浸泡时间从一分钟开始,但因茶而异。从同一片叶子上进行后续冲泡所需的时间必须按比例延长。用于大多数发酵茶的最佳茶壶是紫砂陶瓷壶。锅的大小应与杯子的大小成正比。理想情况下,杯子应具有白色内饰,以便于准确评估茶的颜色。

痴迷于喝茶的人们通常也会喜欢茶壶的美丽和感觉。如今,在民国大多数家庭中,小茶壶都使用浸泡茶(采用“功夫”浸泡法)。这种特殊的方法已经从16世纪在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中国的明朝神宗到现在一直传承至今,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当使用小茶壶浸泡茶时,可以充分散发出茶的香气和甜味。1644-1911年)时期,江苏宜兴的紫砂陶瓷茶壶最著名。大师陶艺师制作的任何作品到处都是追捧者,并且值得在黄金中称重。在民国时期,陶匠们继续生产传统的紫砂陶瓷茶壶,他们还开发了许多新颖的新颖茶壶设计,受到了公众的热烈回应。收集茶壶已成为一种时尚消遣。

茶是中国的国饮。茶含有维生素,茶衍生物,精油和氟化物。它是一种利尿剂,具有改善视力和提高机敏性的特性,因此中国人认为经常喝茶的人可以延长寿命。实际上,它的医学特性和对人体的好处已得到科学证明,茶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

茶是台湾的经济作物

茶是台湾的经济作物,是一种农业产品,是外汇收入的来源。岛上遍布的专业茶店继续积极地推广茶饮艺术。带有典雅,经典内饰的新型“茶艺屋”已迅速成为岛上的常见景点。每个地区还举办自己的品茶比赛,吸引了大批茶农,茶商和茶叶鉴赏家参加。在这些竞赛之一中被指定为高级的任何茶的价格都会立即飙升。此功能使茶比赛更具吸引力和活力。喝茶的习俗已经成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崇尚自然,无止境的“茶艺”精神,就像中国人际关系一样。

毫无疑问,中国人民是最了解茶的本质的人。茶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贯穿我们文化的共同脉络。饮茶已成为中国文化中一种艺术和智力表达方式,并具有丰富的传统。与茶的许多关系,尽管起源很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深刻。茶的重要性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了。正是在这段时间,茶艺诞生了。陆羽在唐代创作的《茶经》使中国的饮茶率提高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唐宋时期,喝茶的习俗被带到了日本,日本很快就采纳了中国的习俗。但是,中日两国对茶饮艺术的诠释之间仍然存在差异。

与日本人不同,中国人倾向于将喝茶视为一种自然的享受,而日本人则以非常严格和仪式化的方式来对待茶饮。尽管古往今来它一直很受欢迎,但中国人从未将茶提高到它在日本享有的神灵地位。相反,茶是饭后喝的东西。它只是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中国人要说的茶多于此,那是会误解它的目的。中国人对喝茶的态度在许多方面象征着他们对不同态度和行为的相对平衡的立场。可以说,在中国人对茶艺的诠释中,可以找到他们开放思想的来源。

但是直到宋代才开始真正流行喝茶。甚至皇帝也沉迷于这个新奇而又奇妙的风俗,随后每年春天都吸引茶农到首都向天子致敬。皇帝将茶作为礼物送给那些值得荣誉的人,这不仅有助于增加这种饮料的受欢迎程度,而且还有助于传播其价值。有关茶的书籍,诗歌和绘画变得越来越流行。

随着元代的到来,以及明清初年的到来,茶叶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增强其风味,而且还要进一步简化其生产。到这个时候,全国各地都涌现出茶馆。可以在任何公共聚会场所或景点找到饮茶场所。寺庙,宫殿甚至著名的山脉都有各自的茶贩。

明代学者李日华曾说过:“一个人要打扫家里的房间,在房间里只放一张茶几和一张椅子,里面要喝开水和香茶。变得宁静,轻盈和自然。”李日华通过喝茶来放松自己的精神和理智。他练习自然生活的艺术,避免外界影响。

在同一时期,一个名叫罗的男人将喝茶比喻为每个人都独有的精神释放。像罗这样的人培育了茶的艺术观念,这代表了中国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变成具有更高意义的事物的方式。

尽管其历史确实漫长,但喝茶的艺术并非没有竞争。西方人认为,咖啡的引入以及其自身的文化,通过光滑的广告宣传外部价值和生活方式,破坏了现代饮茶的美德。现在,台湾的咖啡屋数量超过了以茶水贩售的咖啡屋,这使它们逐渐停业。尽管这些年来台湾茶的质量有所提高,但喝茶根本无法再竞争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对茶叶文化和历史深切关注的人们的努力,已经建立了各种茶叶协会。这与有关该主题的许多书籍和文章的出版一起,已经开始了茶的复兴。但是我们必须小心,不要让喝茶的艺术成为难以理解或理解的复杂概念。我们只有回到简单和普遍性的古老原则,才能希望看到茶的艺术重新流行或变老。

春分茶韵


茶以春为贵,春分前后,天气温和,惠风和畅,雨量充沛,叶芽不仅鲜嫩肥硕,色泽翠绿,而且营养特别丰富,是一年中最佳者。

春分茶其形极为优美。陆羽《茶经》中说,茶芽,紫色的要比绿色的好,形状如笋的要比如牙的好,叶子蜷缩的要比舒展的好。而春分时的茶都是抽心茶,大多为一芽,少部分为一芽一叶,轻薄瘦小,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

春分茶之香更是上乘。清人称颂“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弥留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沏一杯春分茶,沸水冲下,茶芽上下翻动,继而舒肢展腰,根根向阳,玉杯飘烟。喝一口,香甘鲜醇,温润如玉,真有“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之感。

春分时节,绿草酥软,山花烂漫,群莺乱飞,走进郁郁葱葱的茶园,茶树绿得笼上了一层烟雾,茶树老枝不断叉生分枝,枝头上已生出了齐刷刷、毛茸茸的新芽,像孩子调皮的眼睛。一阵轻风拂过,便能嗅到茶叶青涩的芬芳。

采茶讲究技艺,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记得前几天去谷城五山,欣赏采茶姑娘采春茶,只见她们双手不闲,在茶树上如彩蝶穿花上下翻飞,一枚枚嫩嫩的茶芽,精灵般地落入腰后的竹篮。我也尝试着采茶,采茶女告诉我,采摘时不能用指甲掐,这样会影响茶叶的外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茶叶梗,轻轻一旋一提就可以了。采茶看似简单,其中学问还真不少。

春分茶被誉为“茶中美人”,一杯在手,便可尽揽春色。茶叶形美、色嫩、味香,犹如佳人,温婉清爽,风韵清朗,让人回味无穷。许多文人雅士对其有精奥的比喻。苏轼有诗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林语堂有“三泡”之说;英国诗人华尔勒说茶“软滑,醒脑,开心,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动着的饮料”……

三毛说“人生如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春分时节,邀二三知己,安稳地坐在春光里,沏上一壶春分茶,轻轻抿一口,静心品味,那一缕清香,便在唇齿间辗转,鲜爽甘甜,令人气爽神怡。许多人生难解的结,也便在这宁静之中,悄悄地解开。所有的烦躁与浮嚣都化作淡淡烟云,从心底悄然逝去。

茶韵禅机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诗中都提到武夷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茶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的、很个体的。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敦煌艺术


当今在世界上引人注目的敦煌学,是以敦煌的壁画、塑像、经卷、文书为主要内容。尤其是精美的壁画,已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宝库。从艺术上考察,早期的壁画与它发展的中后期有着明显的不同风格。

早期的石窟艺术,制成于十六国到北周,洞窟比较简陋,壁画的内容是宣扬佛教教义,用连续画的形式,表现佛教故事。如描绘佛祖释迦牟尼行踪的称佛本生,描写普通人怎样成佛的因缘故事。前者大多表现释迦牟尼的前世萨埵太子舍身喂虎,以身贸鸽等场景,颂扬佛忍受苦难,自我牺牲的精神;后者则绘出现实生活的磨难,如《五百强盗成佛》连续表现五百名强盗是怎样打仗、被捕、挖眼、囚禁、求佛、吹药出家的过程。早期壁画在艺术上有三大特点:一是继承了汉画以姿态传情的传统,表现对象大多从整体观察出发,动势大,夸张、细节不详,质朴、粗犷;二形象稚拙,人与物的配置往往越出正常比例,为了突出人而缩小景物,人有时比山高,似乎信笔而来,率情、自然,自有一种天真、纯朴的意境;三富有装饰性,在二次元的平面上表现本该是三度的空间,前后关系往往画成左右平列,有明显的装饰效果。

从隋代中期开始,石窟壁画就改变了早期那种恐怖、冷峻的色调,渐趋明朗,多彩,寓有世俗的欢乐,到盛唐更具有辉煌、绚丽、宏伟的气概。后期壁画也有三大特征:一是宏伟的规模和气派,巨幅的版面,济济一堂的人物,壮美,辉煌;二是佛教形象的世俗化,人物的音容笑貌富有生活气息,佛像即为现实的人像,表情细致,具有个性化特征,造型准确,表现技巧高度成熟;三是形成汉民族的艺术特征。早期佛面中西化的形象如高鼻深目、大乳、赤足,半袒的姿容有所改变,人物逐渐汉化,成为中国精神的佛像图。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李曙韵:茶道就是生活艺术》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