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黄茶,属六大茶类中的小众茶,茶品种类少,很多人都只闻其名,不得其香。这也造就了很多茶友即便买到了黄茶,却因为缺乏了解,从而对它的保存无从下手。

最近,茶香记也上线了几款黄茶,很多茶友同样存有这样的疑问。

那么黄茶该怎样去储存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黄茶?

黄茶的制作工艺近似于绿茶,都需要经历摊青、杀青、揉捻等工序,但却比绿茶多了一道攸关茶品的闷黄过程,闷黄过后,发酵程度在10%左右,刺激性褪去,茶性渐渐温和,有一种独特的玉米香。

在保存黄茶时,理应注意低温、干燥、防异味、不透光,具体流程可参考以下做法:

普通密封保鲜法

入手的茶叶,分成若干小包,装在密封性好的茶仓里。每次量取茶叶后,要及时盖好罐盖。然后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加速氧化。

真空保鲜法

此法专业性非常高,可将茶叶装入铝箔或塑料做成的袋里,一次性真空抽气充氮包装,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茶友们仅做了解即可。

茶香记近期上线的黄茶,皆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品质耐得住考验。只要保存得当,保存两三年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如果平时一但拆封,还是建议尽快饮用,毕竟,喝的不正是一股“鲜气”么?

精选阅读

一篇文章读懂六堡茶


一篇文章读懂六堡茶

什么是六堡茶?

六堡茶发源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的六堡乡,以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叶种为主要原料,双蒸双压制成各种紧压茶,经一定时间贮存转化而成,主销两广、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或以广西大叶种茶杀青毛茶为原料,经人工发酵加工而成的六堡散茶和六堡紧压茶。传统的六堡茶以散茶为主,现代六堡茶生产企业为了给茶叶一个微生物发酵的环境,把散茶装入紧压机篓陈放,待开仓放茶时再分装成小篓出售。

六堡茶,属中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属于后发酵茶,愈陈愈香,被誉为“能喝的古董”。传统六堡茶以篓装紧压和散茶为主,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油润,耐冲泡,间有金花,汤色红浓,香气陈纯,滋味甘醇浓厚,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

六堡茶特点

一、茶汤色泽:红、浓、陈、醇

二、发酵种类:后发酵

三、发酵方法:自然发酵、人工发酵

四、加工方法:散茶、紧压

什么是“红浓陈醇”?

红:指汤色红亮;

浓:指汤色深红,也指陈味和醇味浓厚;

陈:指纯正的陈香或陈味;

醇:指滋味醇厚爽口;

老茶和新茶的区别:

3-5年,称之为新茶,茶汤慢慢由黄转红,六堡茶处在“红”的阶段;

5-7年,称之为陈茶,转化加快,六堡茶处在“红浓”的阶段;

8-10年,品质升华的阶段,六堡茶处在“红浓陈”的阶段;

10年以上,称之为老茶,兼具“红浓陈醇”的特点。

六堡茶的制作工艺

有两种制作工艺:一是旧工艺,也就是传统工艺;二是新工艺,即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改进后的工艺,现在普遍称之为现代工艺。

一、传统工艺

毛茶制作工艺的工序依次为: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

精制工艺为毛茶→筛、风、拣→拼配→初蒸→焗堆→复蒸→压萝→晾置陈化。

二、现代工艺

毛茶→筛、风、拣→拼配→加水增湿渥堆→摊放→蒸压(或散放)→陈化→灭菌→成品包装。

六堡茶的生、熟之分从技术上来说没有国家标准,现代从制作工艺上来区分。

什么是生茶?

传统工艺制作的茶经轻微发酵,自然陈化而成,这种茶称为生茶。

什么是熟茶?

指经人工渥堆发酵加工而成的,通常是六堡茶厂家生产的茶叶。

生茶和熟茶特点

生茶:冲泡后茶汤色泽呈金黄色或栗黄色,具有生津止渴,提神明目之功效。喝起来有淡淡的青香,回甘明显。随着存放时间的加长,苦涩味会减淡,陈放多年的六堡农家茶也同样具备“红、浓、陈、醇”的特点。

熟茶:冲泡后茶汤色泽红色透亮像红酒,陈香明显,口感醇厚、顺滑、绵柔,可以暖胃,安神。

六堡茶(散茶)的级别

六堡茶按感官品质特征分为特级、一至六级共7个等级。

六堡茶的陈化条件

一、场地

六堡茶的陈化场所十分讲究,一般有专门的陈化室,室内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雨淋,避免有异味,温度保持在23~28度,相对湿度保持在75%~90%。室内要通风、透气、干燥、清洁。

二、陈化时间

传统加工的六堡茶:1~3年,甚至10~15年,属于自然陈化,过程相当缓慢,越陈越香。

现代加工的六堡茶:2~5年,有特定的陈化室,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回甘。

三、影响陈化的几个因素

1、水分、湿度

(1)茶叶含水量:含水量越高不利于品质的变化,相反,含水量太少也不行,含水量应保持在10%左右。

(2)湿度:六堡茶好品质的形成相对湿度控制在75%~90%之间。

2、温度

陈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3℃~28℃之间是较适合的温度,温度太高导致茶叶氧化加速,转化物质减少,影响品质。

3、光照

忌光照。光线中的红外线、紫外线都会对茶叶造成影响,导致茶叶色泽、滋味发生显著的变化,失去原有的风味和鲜度。

4、空气

清洁的空气有利于六堡茶品质的形成,流通的空气有利于茶叶中的活性酶与微生物的繁衍,加速六堡茶的转化,形成良好品质。

六堡茶保健功效

一、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二、除油腻、助消化、醒酒;

三、利尿解毒,杀菌消炎防病;

四、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

五、防辐射,抑制癌症;

六、保健美,减肥胖,延年益寿。

分辨六堡茶的陈味和霉味

陈味:六堡茶陈放过程中转化而来的自然独特气味,陈味一般有沉香、枣香、樟香、松烟香,香气都比较沉,不会带有清香,好的六堡茶香气纯而清,喝着让人舒服,闻着使人心怡。

陈味浓郁六堡茶

霉味:发霉是茶叶变质的一种表现,气味刺鼻,喝着有种“锁喉”感,让人难以下咽。

发霉六堡茶

什么是六堡茶的金花?

传统六堡茶散茶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会自然长出金花(很小的点点,放大镜下观看成球状),一般会长在有一定年份的茶上。

六堡金花

什么样的六堡茶适合收藏?

1、原料是基础

(1)广西本地原料;

(2)原生态茶园;

(3)等级高的原料(特级、一级.、二级)。

2、工艺是关键

(1)轻微发酵

采用轻微发酵工艺制作的六堡茶,轻发酵是对原料的自信,茶香能较大程度保留,后发酵空间也更大(茶味更醇更耐泡)

(2)从采摘到加工完成,茶叶全程不落地

尤其是渥堆环节,茶叶不落地,才能保证六堡茶清洁卫生。

3、储存是升华

全木结构的存茶环境,才能保证干仓、防潮、防虫、防异味。

如何存放六堡茶?有保质期吗?

六堡茶在常温、清洁、通风、适度干湿、避光、无异味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存放,且越陈越香。

如何冲泡六堡茶?

1、备茶具、温杯

准备六堡茶冲泡的茶具,如紫砂壶、盖碗、泥兴壶、飘逸杯等,用开水将茶具冲洗干净,同时起到温杯的作用。冲泡的水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其次是纯净水,自来水最次之。

2、投茶

取大约5-8克的六堡茶叶投入茶具里,茶水比例1:30比较适宜。茶叶的份量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来决定,浓茶多放茶叶。

3、洗茶

洗茶,又名醒茶,用沸水快洗一至两遍(约2-3秒)。洗茶不仅能洗掉灰尘,还能去掉茶叶中的湿气、冷气和附着表面的杂味,让茶叶“苏醒”,达到最佳的品饮状态。

4、冲泡

六堡茶必须使用100度的沸水冲泡。因为我们喝到的六堡茶已经陈放过至少1年以上,需要较高的水温才能把其中的香气逼出来。注入沸水后泡10秒左右即可倒出饮用。

5、品尝

泡好之后,就可以品尝了。通常第三遍开始饮用,第四泡开始口感变好,第五泡为最佳!

六堡茶也适合煮饮

有的人不喜欢冲泡六堡茶,那可以试着用瓦锅煮着喝哦。把六堡茶叶放入瓦锅里,加入适量山泉水,大火煮沸后,熄火倒出茶水,待微温时饮用,滋味倍感醇香。旧时的六堡农家多采用此方法,尤其在夏季,放凉后的六堡茶能起到消暑降温的功效,隔夜的六堡茶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此外,加适量冬蜜或牛奶搅匀饮用也无妨哦。

一贴看懂普洱茶醒茶的技巧


一贴看懂普洱茶醒茶的技巧普洱茶的醒茶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但事实上,醒茶方面的讲究一点都不少。对于我来说,一款茶,若不在手里玩上半年,我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评价。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只能说有限的,可以确定的某些特质;而在给出最终评价以前,我已经习惯性地,先给自己限定若干条件。

醒茶的不简单,大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干醒,湿醒

醒茶的目的,是为了展现普洱茶的最佳口感。干醒,顾名思义,就是普洱茶干茶的醒茶。

1、从密闭到开放

整件的茶也好,整提的茶也好,密封在纸箱也好;相对来说,普洱茶的保存,都建议保存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里。整件的茶叶,要么竹筐装起来,外面套上麻袋捆得严严实实,要么纸箱封紧。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茶陷入了“沉睡”之中;若立刻喝,难免会有沉闷之感,甚至夹杂有各种异味。如果是散茶,那么就敞放在空气中;如果是紧压茶,还需要继续分解为小块;如果是饼茶,需要尽可能保持条索完整。老茶也许已经很松,条索完整保存的机会较大;通常已经用不着去撬茶,简单拨动下,就散开了。

2、摊开静置

撬散的茶叶直接放在无强光直射、无异味、空气流通的环境中1-3天,上面盖上棉纸静置。如果是仓味较重的茶,这个时间可能是10-30天,具体以闻干茶仓味不明显为止。

3、入罐

经过第2步,然后再放入陶罐或者紫砂罐。当然,不是罐子也没有关系,用无异味的干净纸盒、纸袋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选择陶罐或者紫砂罐,只是因为陶器能够透气。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如果罐子上面已经上釉,那么醒茶的效果明显就会差很多。

就我个人的看法,几元的无釉的陶罐,普通的紫砂罐,跟用顶级好泥的紫砂罐;在醒茶方面,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我更关注实用价值。好泥制作的紫砂罐,更多的价值在于把玩。当然,新的醒茶罐同样需要一个处理过程,沸水煮下,然后晾干,重复几次,就可以用来醒茶了。有茶友问到分解成的茶块大小应该怎样?大滇说,在保持条索完整的前提下,分解得越小越好。对于很紧的砖茶来说,实在分解不开的话,至少也得分解到7-8克一小块为宜。

4、干醒阶段的结束

这个过程,根据不同的茶,需要7天到半年。做茶的时候,我们强调做茶看茶。醒茶的时候,也是一样,要看茶本身。更具体的东西,我们在后面来说。

5、湿醒

干醒结束后,自然都很期待看看茶的味道。别急,还需要湿醒。这个湿醒,其实就是大家日常所说的洗茶。洗茶=湿醒?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湿醒的意义大于洗茶,虽然是同一个过程。我们在强调洗茶的时候,目的是为了卫生,所以会考虑任何茶,都用高温来洗茶。因为高温消毒嘛。拘泥于洗茶,忽略了醒茶的意义,就会造成冲泡普洱茶犯下致命错误。冲泡出来的茶,口感并不理想。湿醒的过程,又称润茶。对于大滇的茶友来说,生茶洗茶一遍,熟茶2-3遍,基本都印在心里了。润茶,而不是烫茶,从字眼上也可以看得出,要温柔很多。昨天跟到访的茶友,差不多花了半小时谈这个过程。新茶,春茶,较嫩的茶;用大约85度左右的水去润茶,后续的滋味明显好过用95度以上的水温。

我倡导茶友以后不再用洗茶这样的字眼,而说润茶,或者醒茶。

经过了干醒和湿醒,新茶可能是一周;对于老茶来说,可能是3-6个月;即可开始进入美妙的品饮过程了。当然,建议同时醒几个茶。否则,茶不好的话,几个月醒茶的工夫就白费了,实在是痛不欲生。

二、生茶和熟茶不同的醒茶

生茶和熟茶有不同的醒茶方式,且各家有各家的方法。大滇长期致力于让普洱简单起来,而简单的深层内涵就是标准化。干醒阶段,简易的陶罐和紫砂罐醒茶(带盖子),是我们推荐的方式。之所以强调了用陶罐或者紫砂罐,主要在于透气性。而上釉,则隔绝了空气。这是为什么大滇不推荐上釉陶罐的原因。

有茶友强调用好的紫砂罐,醒茶效果更好。大滇对这一点并无定量研究,所以,建议有条件的茶友尽量选择较好的器皿来醒茶。在湿醒阶段,生茶和熟茶非常不同。大滇建议的方式:生茶用盖碗,熟茶用紫砂壶来醒。比较严密的逻辑是:新的生茶用盖碗,新的熟茶用紫砂壶。

关于用盖碗,新生茶需要润茶一遍,低温润茶,快速出汤。新熟茶则用紫砂壶润茶两遍,高温润茶,快速出汤。这么对应就行了吗?不行!熟茶会麻烦很多,需要增加一个程序,就是所谓的“润乾水烘”。首先把干茶放入干燥的紫砂壶内,盖上盖子,高温冲洗紫砂壶身;然后轻轻摇动。重复这个过程两遍,再开始进行润茶。新的生茶和熟茶,之所以用不同的方式,显然是因为茶性不同。新的生茶杂味较少,而熟茶杂味、堆味较重。利用紫砂壶去除杂味是主要目的。正常情况下,紫砂和盖碗冲泡冲泡新熟茶的口感,会有很大不同。

三、老茶和新茶不同的醒茶。

老茶。无论是老生茶,还是老熟茶;请用紫砂壶,选用上述新熟茶的醒茶程序。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老茶因为沾染了诸多杂味,需要利用紫砂壶进行提纯。

四、不同等级原料,不同的醒茶。

新茶、嫩茶、生茶,选择较低的水温来润茶。芽头较多的茶,用较低的水温来润茶;芽头较少的茶,用较高的水温来润茶。春茶用较低的水温,夏秋茶用较高的水温。推而广之;宫廷级别的茶,用较低的水温来润茶;老黄片,陈香砖,枣香砖等,用较高的温度来润茶。看茶做茶,看茶润茶,看茶泡茶;其中的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以上,大滇强调简单化的逻辑,使醒茶的程序尽量标准化;一定会引起很大的争议。所以,需要强调,这是大滇的一家之言。

醒茶的根本,无非就是去除杂味、仓味,让普洱茶从陈化中醒来,还原本真面目。

许多高段茶友,可能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效果也许更好。大滇在此倡导醒茶方式的标准化;是希望无论是广大入门级的茶友,还是少数骨灰级玩家——都能够把整个品饮过程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研究。而我们建立标准化的目的,是在基本程序可重复的前提下;得到不同茶区的茶,陈化后会有怎样不同的口感。而不是同一茶区的茶,经过不同的醒茶过程;或者用不同的水或冲泡手法,导致不同的口感。

一篇文章教你怎么买到心仪的普洱熟茶


一篇文章教你怎么买到心仪的普洱熟茶

面对琳琅满目的各种普洱茶,消费者怎样才能选购到自己满意的茶叶呢?

第一,应该确定自己要购买的是散茶还是紧压茶?

第二,应考虑是选购高档茶还是中低档茶?这涉及到价格的高低。

第三,要运用有关普洱茶品质鉴定的方法,结合各种普洱茶的商品特征来进行选购。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普洱散茶有普洱金芽、宫廷普洱、礼茶、特级及一到十级等。下面将各级普洱散茶的品质特征介绍给大家,作为选购普洱茶时的参考。

普洱金芽:单芽类,全部为金黄色的芽头组成,色泽褐红亮,条索紧细,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回甘,叶底细嫩、匀亮。

宫廷普洱:外形条索紧直细嫩,金毫显露,色泽褐红(或深棕)光润;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或有槟榔香、桂圆香、甜香等),滋味浓醇、回甘,叶底细嫩、褐红。

礼茶:外形条索紧直较嫩,金毫显露,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浓醇,叶底细嫩、褐红。

特级:外形条索紧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浓醇,叶底褐红细嫩。

一级:外形条索紧结肥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明亮,滋味浓醇,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二级:外形条索紧结较肥嫩,条匀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浓醇,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嫩。

三级: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四级: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尚显毫。有嫩梗。内质汤色深红,滋味浓醇,香气浓纯,叶底褐红尚亮。

五级:外形条索紧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

六级:外形条索壮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

七级:外形条索肥壮,色泽褐红。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

八级:外形条索粗壮,色泽褐红。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

九级:外形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

十级:外形条索粗大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一般普洱茶熟茶外形应具有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或带灰白色),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浓,爽滑回甘,叶底红,柔软,经久耐泡等特点。

普洱紧压茶除内质特征相同外,外形还具有:形状匀整端正、棱角整齐、模纹清晰、不起层掉面、洒面均匀、松紧适度的特点。

在选购普洱茶的时候,消费者可以用以上这些要求去衡量一下,是否能达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再开汤审评一下,品尝香气滋味是否正常,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这样就能选购到自己所满意的普洱茶了。

假如是要作为礼品赠送别人,当然还要考虑到包装的精美。

芳村核心交易圈子的一篇文章:关于大益


芳村核心交易圈子的一篇文章:关于大益

大益根基是什么?是全国3千家专营店和一百多位经销商吗?是芳村从事大益生意的二手批发商们吗?是投机份子,收藏客吗?这些其实都不是。

大益的根基其实是无形的,它真正的根基是大益品牌赋予给人们的信心,这就是铸就大益品牌今日成就之根本。大益品牌的产生,一是历史的沉淀,岁月洗礼,光阴磨砺,七十多年来的技艺积累,一些核心的做茶技艺成了行业标准,这些为品牌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大益产品本身带给人们的愉悦。新茶经过时光的抚摸变成老茶,每一款都有它深刻的动人的故事,也有每一款的特色,在品饮过程中,那种岁月滋味让人流连忘返,这种愉悦造就了大益品牌的口碑传播,铺就了大益忠实粉丝的一条宽广大道,以此为参照,不断新出的新茶也被寄予了厚望,是大益品牌得以发展的坚实基础。三是投资大益获利,有着丰厚的回报。收藏回报,成了为大益快速发展的一个宣传口号。事实上确实是这样,十年来收藏大益投资大益茶的回报,比买房买金等等,甚至比做房地产的人回报都高。

正因为有了高额的回报才有投资的动力。同时因为大益具备硬通货的功能,在广州芳村,大益是货币的符号,具有广泛的流通性,套现性以及可操盘的预见性的高额回报。其中流通性和套现性是最关键性的,也是决定大益茶在普洱茶市场排名第一位置的关键性所在。所有新生普洱茶品牌都是朝着流通性和套现性这两大关键性能发展和努力,一旦新生品牌具有两大功效,将有机会同大益一决高下。到时候,大益不再一统江湖,预计新生许多品牌都有这两大功能,同时新生品牌大力阻击大益茶在市场的流通。挑纸箱问题越突出,大益流通性受阻必然导致套现能力受阻,新生品牌得以发展和崛起,未来的普洱茶江湖,百花齐放。

《中国普洱茶之现状》一文,详述普洱茶各大品牌的崛起之路。一个品牌,没有真正的品牌维护者,背离了市场。当大益集团还沉浸在不愁卖,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种幻景中时,品牌已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纸上谈兵主义腐朽时,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看一看全国大益体验馆开的位置,繁华的商业圈里难觅它的踪影,品牌区里也不见其身影,专营店都被搬到了租金便宜新建的漂亮的房地产前,装修豪华却毫无人气,没有人流,为的是得到数量较多的配货量,拿到芳村变现去赚钱,一旦无法变现套现,树到猢散,人去楼空。长此以往,大益成了只闻其名,未品其茗的奢侈品?

我觉得大益市场部的主要职责是了解市场,去维护大益品牌,深入了解竞争对手,而不是坐大办公室等着专营店主来求你升级。铁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大益在批发市场的价格已经大于终端零售价格,大益已无零售可做,连熟茶也不例外,终端消费者只知大益贵,人们开始对它敬而远之,除非投资,投机,也许它只能沦为人们炒作的工具。如果你是一个收藏客,以前不挑纸箱收了许多大益茶,而今有人说你收的纸箱不好不要你的货你会怎么想?以前高价收了许多大益茶,现在因为纸箱不好,人家要你一件便宜几千元,你的心情如何?你会不会质疑自己对大益的信心,这个品牌怎么会这样,纸箱可以让这个品牌生,也可以让这个品牌死,这个品牌还能叫品牌吗?以后还有投资的价值吗?

大益集团高层希望专营店消耗零售,这是每一个厂家的心声,他们希望纸箱差就可以带动零售,人们会拆件来做零售,可事实事与愿违,人们不但没想到拆件做零售,反而想着如何欺骗客户说纸箱没问题,想尽快把烂箱子发出去,市场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纠纷,一个说纸箱发过来差,一个说纸箱发给你的时候绝对完美,把责任全部推到物流,这个时候德邦物流确实是火了一把。人们把烂纸箱当成了烫手的山芋,扔给谁都不敢接,连大益经销商都要避让三分。事实上无情的现实摆在眼前,目前普洱茶市场是炒货市场,而非零售市场,散筒的价格低于整件的价格,一个纸箱可以炒到几千元,这是谁的悲哀?现实中,大益集团对纸箱问题无动于衷,却没有想到这是动摇大益根基的第一步,在侵蚀人们对大益品牌的信心。因为纸箱问题出卖信用,因为纸箱问题被放飞机,不遵守商业规则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大益的气运每天在这些人手中破坏,损耗,大益纸箱问题已经严重动摇了人家的信心,让矛盾越来越深,怨言越来越多,一旦爆发,不敢想像。如果有一天大益厂家刚生产出来的大益茶发到全国各地,行情不好时,全国专营店的人统一说,纸箱不好,不要。那会是怎么一个情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纸箱问题就象是老鼠屎,成不了大事却会毁了前程。今天的荣耀也会成为过去,再大的企业与品牌,它的陨落必是始于微小的腐烂,防患于未然,清醒头脑,不因循守旧,才是生存之道,华为的任正非在华为最好的时候给公司讲《华为的冬天》,今天大益是不是要考虑〈大益的冬天〉?2014年开春之际,最火的不是大益,而是其他的新生品牌,他们的回报超过了大益。一旦大益流通性能受阻,挑纸箱问题蔚然成风,严重打击收藏客,投资客信心,他们必然要转移目标,大益行情就要下跌。一旦大益一跌千丈,势必影响普洱茶行业震荡,如果投资渠道放宽增加,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复苏,资金外撤,普洱茶江湖又要经历血的洗礼,无人幸免,行业势必发生新的变革,前车之鉴,谁在未雨绸缪?

其实解决大益纸箱问题很简单,我有三点建议:一是:大益集团采购纸箱要求质量好,不要贪蝇头小利失自己江山,真是得不偿失。看一看2012年全年大益茶品的纸箱真是差劲,基本上是一团球,惨不忍睹。这些小的细节不得不让人对大益品牌质疑,纸箱都做不好,茶能做好吗?天价的广告费都舍得,而全部的形像毁于小小的五元钱一个的纸箱手中值得吗?

二是:大益集团在广州芳村设立市场部纸箱调换点。拿烂的纸箱来换好的纸箱,收取一定的成本费。所有的纸箱都有得换,前提是拿同样的烂箱来换,这样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是:大益发往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的大益茶纸箱全部写满字,或者破损的(这样做其实是不道德的是下下策),让人们无法区分广东与外省箱子,挑箱子现象会慢慢变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虽然用词比较激烈,但是无疑暴露出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在红火的外表下发展的其实不健康,正因为对大益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让我们一起来为规范市场传播普洱茶做出贡献。

一篇对六堡茶产业思考的旧文章重读


一篇对六堡茶产业思考的旧文章重读

2008年1月发表的一篇旧文章,是当时对六堡茶产业的一些现象的思考

现在读来仍不失其警示意义

某些一直存在的问题,不解决好,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匆匆,又三四年了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黍离》

隐忧说说六堡茶

彭庆中【三口居士】/文

旧友梁先生,一直颇爱茶,偶有联系。近几年大家工作忙,联系少了些。某日联系起来,才知道竟成了茶界中人。于是,相约在一个冬日的午后,一起品品茶,聊聊天。一同“品茶论道”的还有一位从事食品贸易多年的孙先生。

作为业界中人,梁先生手里的茶种类颇多。各个“金奖”、“茶王”乃至珍品、极品如数家珍。喝着这些老茶好茶,自不免一番“华山论‘茶’”。

隐忧一:品质、等级混乱

首先,梁先生拿出两年前某厂的一个一级六堡茶和一款2006年年头和一款2007年中期同厂的一级六堡茶给我们对比,我们一看之下,确实,连我们这种非专业人士都看得出,三样茶品明显不是属于同一等级的茶。而事实却很无奈,这是同一个厂一级的茶。至于个中原因,梁先生笑笑说,大家都比较清楚,2006年起,整个业界茶青的收购价都高了,相应茶的成本也提高了。梁先生更拿出一款某厂的三级茶给我们看。“这个三级茶如果是在几年前,恐怕连五级都算不上,你看看,这些粗大的枝梗,更有些杂物。”

孙先生也是个好茶之人,他的“茶龄”相对短些,不过,对茶的认识也颇有见解。他“对泡”(同样程序冲泡同时轮流喝饮对比)品着这些同是一级的六堡茶。在作了一番对比之后,说:“撇除风格上的差异,单评这些同级别的茶的品质,不是越来越好,而是越来越名不副实了。”

梁先生又拿出同是2007年初出厂的不同厂家的两款六堡茶,级别都是三级,却明显看到其中条索差异非常之大。梁先生还说,这两个还是梧州比较有名气的厂家呢,其他厂的产品就可想而知了。

隐忧二:工艺——创新还是走样

接着,梁先生说给我们说说六堡茶的工艺。他给我们同时泡了四种不同六堡茶。

孙先生首先品出了其中一个竟带有浓浓的花香。一个是有一股陈年“坑”味,有一款带有“青”味,一款就比较规矩,香气陈实。我也在细细地品味感受着其中的细微差别。

等我们都细细品过,还“探讨”了一阵之后,梁先生才开始给我们解释。

“一般而言,六堡茶传统的工艺,是不太强调香的,所谓‘红浓陈醇’里面是没有香的,传统工艺的六堡茶香是很沉实,幽幽的在口腔的回甘中隐约透出,这个也是六堡茶的一个特色。而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种种‘新工艺’的‘六堡茶’,却是在香气上大做文章,有的经过窨制加入花香,有的甚至直接加入香精,以求得到各种香型,这种工艺做出的茶恐怕不能称之为六堡茶了。”

接着梁先生拿着这种带“青”味的六堡茶,说,这种工艺是在沤堆(后发酵)时候,适当地降低发酵程度,也是对传统工艺的一种探索,现在喝着有种“青”味,也有股隐隐约约的“香”(有人称之为兰香),虽很难把握几年后的后续变化是会怎么样,但也算是一种工艺上的尝试。也未尝不可。

但梁先生接着说,在制茶工艺的继承和探索无可厚非,创新的做法还是很值得鼓励的,但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市场的认同,至于加入香料香精这种“工艺革新”,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的做法,就应该抵制了。

隐忧三:做旧的茶危害健康

梁先生拿起另一种有股陈年“坑”味的六堡,并给我们仔细地分析干茶和茶底。

看干茶,乍看像有几年历史的陈茶,但在梁先生的指点下,我们学着细细辨别,这款茶的干茶几个结成块状,中间有一些蛛丝一样的白霜,白霜成粉状,在手里较为粘滑,干茶闻着有股潮湿的味道。叶底很明显的死黑,没有韧性,甚至是有点霉烂。

梁先生给我们解释,这个是比较典型的“作旧”茶,那一股所谓“陈年坑味”完全是在高湿环境下“沤”出来的,这种茶弄不好,喝着会危害健康。

梁先生接着给我们解释,因为市场上普遍追求老茶陈茶,就有一部分商家厂家,为了牟取利益,刻意用各种手法“做旧”。而有的更是不顾消费者健康,“造”出各种发霉、臭“坑”的陈茶,一方面又蒙蔽一些不太懂茶的茶友,说这种就是所谓的“槟榔香”。

梁先生建议笔者,西江都市报有一个品茶论道版,应该多介绍一些这类做假的辨别知识,介绍一些我们梧州好的六堡茶,让广大茶友少上当。

隐忧四:编号混乱的背后

梁先生接着还拿出一个茶样,让我们看看,估算一下,这个茶有几年了。

孙先生拿过干茶,细细辨别,又开汤泡了一道,大家研究着这个茶的年份,最后,大家都得出一个结论,这个是当年(2007年)的茶。不过,虽然我们两人都辨别了出来,但也不得不慨叹这个“做旧”手法的高明。

单从干茶来看,确实很像真正的老茶,而且,也微微有一层老茶特有的白霜,唯一有点异常的重量没有真正陈茶的那种“轻”。开汤泡开,试喝,确是有一股陈味,也与老茶颇为相近,只是隐隐约约有股“水味”,也有股很轻的“仓味”。梁先生跟我们解释,这个做出来的“老茶”确实是2007年的新茶,不过做旧手法相当高明,而且,后期退仓也比较充分,可以说是几乎可以乱真了。这种茶在市场上,消费者是很容易上当的。

梁先生接着说:“主要是现在各个厂家推出的六堡茶,各有各的编号,而编号所对应的含义有含混不清,每个编号的年份很难确定是一个原因,甚至有时候出现先后几批茶对应一个编号出厂,更有甚者,是新茶再用以前的编号。其实这其中有生产销售的原因,也有故意的成分。部分茶商更是将水搞混,以便可以浑水摸鱼。”孙先生是搞贸易多年的,说起这个颇有慨叹,对这种短视的市场行为危害最为了解,他说,这样下去如果引发六堡茶业界的诚信危机,必然会造成致命的打击,导致整个六堡茶产业出现危机,有关部门应及时尽快地制定有效地措施,加以引导。

面对着多变的市场,面对同是黑茶的普洱遭遇市场“崩盘”的景况,六堡茶产业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六堡茶生产企业如何在当前的竞争中赢得先机、脱颖而出?且看下回《机遇:说说六堡茶》。

喝懂柑普茶 这一篇就够了


喝懂柑普茶这一篇就够了

高手之间过招,只让人觉畅快淋漓,势均力敌的爱情,也才更易长久圆满,高山遇流水,明月照松林,方不负世间之美好。云映日而成霞,泉挂岩而成瀑,当云南普洱茶遇上新会柑,醇厚甘香之味融入清醇的果香味,柑皮(即陈皮)与茶叶相互吸收精华,就形成了风味独特、口感一绝的柑普茶。

柑普,顾名思义,是采用纯天然的新会柑和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在没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用柑橘皮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提到柑皮煮茶。陈皮和普洱均为养生保健佳品,两者特点都是以越陈越香、越陈功效越佳、越陈越有价值而著称于世,当陈皮与熟普相配,尤其是春茶发酵的熟茶汤浓、香高、水润的品质特点与新会陈皮的果味清香完美结合,大大提升口感舒适度的同时,也将普洱、陈皮这两种产品的“生态健康”的属性紧密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很好地提升了普洱茶的功效。

柑普的起源

话说清道光年间,被称为当时“粤东四大家”之一的进士,新会棠下人罗天池在云南任上辞官,带着上等云南普洱茶回到家乡良溪村定居。当年秋天,罗天池偶感风寒,肺燥气紧,痰咳不断。妻子便用止咳治喘的良药新会陈皮煮成陈皮水让他服用。罗天池以为妻子为他送来的是白滚水,便顺手将陈皮水倒入泡有普洱茶的紫砂壶内。谁料注茶一饮,顿觉袅袅的陈皮之香透过醇厚的普洱香味让口颊留馨并沁进肺腑。他连喝数杯,便觉喉咙舒畅了,痰咳也少了,如此喝数天,感冒症状竟消失了。自始,他每喝普洱必加陈皮一起泡。

冬至前夕,族弟送来许多新鲜新会柑。罗天池灵机一动,何不将普洱放进鲜果柑内,让它们互相作用一起陈化,可能效果更佳。罗天池便用刀在大红柑蒂部圈下一圈皮作盖,掏空皮内柑肉填进上等普洱茶叶,然后晒干再吊挂在门楣檐下自然陈化。两年后,当他品尝自己创制的这一“新产品”时,那种妙不可言的独特茗香令他欣喜万分。自始这一香茗随着招待客人和邻里的口碑,一传百,百传千,很快便传了开来,柑普就此诞生,并逐渐享誉南粤茶界,并随着华侨的来往传至东南亚各国。

柑普的产地

新会柑的产地新会地理条件独特,相传新会茶坑村是灵气汇聚的地方,凡能眺望到茶坑凤山熊子塔,都产出质量上乘的新会柑皮。传说很玄乎,但不乏科学依据,这里两江汇聚,咸淡交界,形成以银洲湖两面岸为核心的潭江两岸冲积平原带,加上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这一带土地肥沃正是柑桔的最适宜栽培区。

而普洱茶的产地云南拥有适合高品质茶叶生存的良好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水环境、森林环境等自然生态环境,柑普作为两者的结合产物,理所应当的富有云广两地“产地之美”的优势与盛名。

柑普的品种

柑普一般分为青皮普洱、大红皮普洱和二红皮普洱,这是根据制茶时采用的新会柑种类来区分的。新会柑作为广东著名特产,皮肉兼用、药食同源,因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柑仔(小青柑)、青柑、大红柑和二红柑。

今年火遍茶圈的小青柑是选用尚未成熟的“婴幼儿期”柑橘与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比乒乓球还小的小青柑一般采摘于立秋至秋分期间,这时的果皮尚未成熟,外皮还是青的,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

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寒露期间(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泡水时更耐泡,味辛气香,给人以清新之感。

大红柑指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暖入心脾。

二红柑指采摘于农历寒露到小雪期间(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故表皮褐黄色至棕黄褐,皮质稍厚带硬,油室凹孔较大,味辛苦中稍带微甜。

传统以大红柑制成的柑普最为常见,但随着各大茶企的推广,以小青柑为主的柑普产品,因为在香气、方便性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成为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品种。与此同时,柑普还有茶饼、金丝单泡装等形态,主要采用大红柑制成,因不同的特点都有各自的追捧者。

柑普的制作工艺

柑普的制作步骤看似简单:摘果、洗果、干燥、切帽、取肉、晾晒、入茶、干燥。但这最后的干燥却是决定柑普成品品质的关键,柑普的干燥方式可以分为烘焙型和天然生晒型,两者的区别在于装入茶叶后让柑普干透的方法。烘焙型是采用电热鼓风茶叶烘焙机在不同温度工艺下将其烘干;而天然生晒型则是利用太阳光和北风天然风干,两种方法制作各有自己的特点。烘焙型的柑普,经过变温的处理,成品颜色显红棕色,柑皮表面的油室光亮明显,大大提升了茶叶及柑皮的香味及其融合程度,使柑普呈现甘香醇厚的特点,陈年更佳。天然生晒型的柑普,经过日光的洗礼,成品当年颜色呈鲜果色,也洋溢着新鲜柑果的果香气息,当年出品的生晒柑普味道较新不适于冲泡,陈放3年以上,其陈香的味道便层出不穷,与普洱茶的醇厚互相穿越,成为柑普之中的收藏级珍品。

柑普的功效

对于茶友来说,普洱的功效早已十分清楚,而有着“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称的新会柑,在药用上有着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柑普,集合了新会柑皮与云南普洱两者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和醒酒等作用。

柑普作为一种既能彰显生活品味,又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的饮品,适合大众饮用。研究发现,经常抽烟但长期喝茶的人比只抽烟不喝茶的人患癌症的几率要小很多,但有的茶性寒凉,不适合肠胃不好的抽烟者,而新会柑普茶既能暖胃,又能预防癌症,非常适合抽烟者饮用。对于经常用电脑的人来说,新会柑中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P,普洱茶中富含茶多酚、微量元素等,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地防辐射、抗衰老。

另外,柑普尤其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饮用,普洱熟茶暖胃,新会柑健脾理气,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喝茶是个长期的过程,肠胃不好建议在饭后半小时饮用,坚持一段时间后,肠胃的不适状况将有所改善,而且如果食肉太多,也可以及时多喝几杯柑普,能帮助消化、消除油腻,缓解肠胃不适感。

柑普的冲泡与存储

柑普不仅有普洱茶的醇厚茶香,还有陈皮的清新,饮一口醇厚绵长,而后回甘生津,使人神清气爽。冲泡柑普可以用陶壶、银壶、玻璃壶直接煮饮,首先从罐中取出一颗茶果,撕开包装纸,如果是小青柑,将茶上的小盖揭开,然后整颗茶果放入壶中,之后轻柔而缓慢地注入沸水,水温100℃,从柑普的顶部细细注入,慢慢渗透,水沸腾后第1冲洗茶润茶,第2冲开始每次浸泡5秒出茶,至12冲后逐步增加浸泡时间;如果是大红柑,则将柑皮小心撕开,取5g普洱,再掰3g左右柑皮,一起投入壶中,水沸腾后洗茶润茶,第2冲水为6秒左右,15冲以后每冲增加5秒。值得一提的是,柑普在十数泡之后仍然香气浓郁,颜色红亮,所以非常适合休闲或者聚会时细甄慢品。

柑普可采用铁桶、铁罐、玻璃瓶贮存,置于通风透气的室内存放。注意远离湿度大、温度高的地方。请勿与有杂味、异味的物品同放。请勿于冰箱(柜)内存放。

柑普茶和橘普茶、桔普茶是一回事吗?

除新会以外,同样以柑出名的还有肇庆皇帝柑、潮汕地区的潮州柑、广西柑、珠海柑等,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土壤营养不同,总体的品质与新会特别是核心区的柑皮有差距,就柑普来说,只有新会柑+云南普洱制成的产品才是最为正宗。

采用其他的柑桔类水果制作的桔普茶,对比柑普则没有明显的陈皮滋味,价格也便宜许多。新会柑皮有药用功效,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养生医药,而普通桔子因为囊括了多种水果,比如金钱桔、甜桔、酸桔等,其皮对人体的好坏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茶友们在选购时,需要认清自己的饮品需求,注意个人的健康状况,谨慎购买。

为什么有些柑普果皮上有白霜?

干果表面的“白霜”通常被称为“果霜”,是一种含糖物质,在新鲜的生果里含有大量水分以及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果脯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渗出到表皮上凝结成白色粉末状的物质就形成了“果霜”。“果霜”是判断干果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就有记载:“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

柑普表面的“白霜”实际上跟“果霜”的形成机理是类似的但又略有不同,在陈皮之乡新会“白霜”被称之为“脑晶”“柑油晶”,是柑皮经高温烘焙后释放出的柑油形成的结晶。越是核心产区的柑果,柑皮上的油包越多,起的白霜也就越多,在新会当地,用柑胎、柑仔制成的产品,白霜越多越受欢迎。

如何挑选柑普?

1、看皮质:正宗新会柑皮皮质较厚,外表皮有不规则凹槽点。

2、看油质:正宗新会柑皮由于挥发油含量高,用指甲一刮,会有刺激的油香味。

3、看制作:经过生晒和低温烘烤后,正宗新会柑皮都是皮色自然,肌理鲜明。

一篇文章了解台湾冻顶乌龙茶


传说冻顶

冻顶山在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东方,目前所称的“冻顶乌龙茶”产地,包括属于鹿谷乡的冻顶村、彰雅村、永隆村等。冻顶山虽名“冻顶”却四季如春,常年多雾,土质为红土,最宜茶树生长。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堪与福建武夷山相媲美。

相传清咸丰年间,台湾南投县鹿谷乡有个叫林凤池的秀才,自幼聪慧,勤学不倦,要渡海到福建考试,当地善士林三显得知他缺少盘缠,慷慨资助,使林凤池得以成行。后来,林凤池得中举人,当他衣锦还乡时,由闽省林氏宗亲设宴庆贺,并赠送武夷“青心乌龙种”茶苗36株,还嘱咐说:“此为武夷乌龙茶佳种,希细心照顾,如能分栽广植,则子孙享用不尽。”林凤池拜谢回乡之后,随即将携回的茶苗24株分送给竹林村等地种植,但均未成功。不过,送给林三显先生在冻顶山种植的另外12株茶苗却成功了。后来逐渐繁育成园,因其品种优良,附近农民均向林三显先生引种广植,成为今日冻顶名茶产区。并按照闽北乌龙茶的采制方法采制。后来林凤池晋京,将新制的乌龙茶敬献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即以山名赐称“冻顶茶”。

泡品冻顶

据传,清・嘉庆三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创造出台湾“包心乌龙经建瓯入台湾,种植于冻顶山”。后几经发展,成为台湾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当家良种。

冻顶乌龙的外形呈半球状,条索紧结整齐,叶尖卷曲成球,色泽墨绿鲜艳,并带有青蛙皮般的灰白点,冲泡过冻顶乌龙茶的茶具,久置后其茶具仍有茶香。台湾冻顶乌龙茶为轻度发酵的绿色乌龙茶,冲泡后茶汤金黄色,清澈明亮;叶情透明,叶缘呈锯齿发酵变红,叶身淡绿,叶缘红镶边;茶汤品尝时清香幽雅,滋味醇厚,喉韵甘滑,回甘力强,有天然优雅的香气和甘醇的滋味,满口含芳,喉韵无穷,是乌龙茶类中最好的一种,属于清香型乌龙茶。

冻顶乌龙的泡饮方法亦极独特,它继承了福建泡饮乌龙茶的独特方式――闽式功夫泡饮法。连璜在《雅堂文集》中说:“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得客中。”连璜文中所称台湾人品茶的“三要”,实是首创于武夷,后风靡闽北、闽南和粤东地区的品饮乌龙茶的泡饮方法,俗称功夫茶。泡饮功夫茶讲究好茶好水、独特的茶具和冲泡与品尝技艺。品尝过台湾冻顶乌龙茶的人每每感触至深,难以忘怀。

美味冻顶

台湾冻顶茶还可入馔,并且能成佳肴。“冻顶豆腐”就是一道著名美味佳肴。

材料:上品冻顶乌龙茶末适量、肉末(猪肉酥)、香菇适量、中华豆腐(冷)2盒、调味料。

做法:香菇切丁调味煮炒放冷,即取冷豆腐置盘上,先散布肉末均匀,上面放香菇丁,然后撒下茶末;四沿衬青菜叶增添雅致。

这道菜为炎夏最佳凉菜,下酒上馔,春秋时节亦可派上。潘燕九在《菜肴八泳・冻顶茶豆腐》中咏道:“冻顶乌龙磨细末,香菇豆腐肉浆加;肴含叶绿维生素,销夏开脾口味赊。”

另有一道著名的冻顶乌龙茶佳肴叫做“冻顶寿司”。

材料:上等蓬莱米饭适量,海苔(或用调味蛋皮)、上等冻顶茶末若干、醋、味精。

做法:米饭放冷,拌醋及味精少许,压卷时撒下茶末;不卷,可用掌心五指轻握,海苔切块放在饭上,用蛋皮亦然。潘燕九在《菜肴八咏・冻顶寿司》中咏道:“扶桑美食寿司称,卷饭连肴冷不蒸;莫笑茶仙能点化,来寻真味有高僧。”

还有一道著名的冻顶乌龙茶佳肴叫做“冻顶沙本高鱼头煲”。

材料:冻顶茶水50克,鲜鱼头200克,嫩豆腐150克,精盐5克,葱姜片各3件,胡椒粉3克,高汤1000克,葱花少许,油1000克。

做法:将鱼头剁开,用茶水洗净,嫩豆腐切块;锅内放油将鱼头滑一下,捞出;另起锅下葱姜烯香,放入高汤、鱼头、嫩豆腐,用小火煮至酥烂,撒上葱花即成。

红茶研究院 | 第一篇:滇红茶的创始人


滇红茶之父——冯绍裘

冯绍裘(1900-1987),字挹群,别名冯鼻子,湖南省衡阳县西渡乡人,是机制茶之父、滇红创始人,被称为中国著名的红茶专家。

代表作品《叶绿素对红茶品质的影响》、《馊茶谈》。一生潜心茶叶研究和生产,足迹遍布中国广大茶区,成功地创制了中国三大名茶——宁红、祁红、滇红。其中,历经艰难困苦,浸透全部心血创制的滇红名茶,在中外茶史上具有典范的地位和作用。

冯绍裘在我国成功地创制了“宁红”、“祁红”之后,为了开辟新的茶区,1938年秋,被中国茶叶总公司派往云南调查茶叶产销情况,以求扩大茶源,增加出口。冯绍裘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地寻遍云南各大茶区,于11月初到达顺宁(凤庆)。

时届秋末冬初时节,却见凤山茶树成林,一片黄绿,茶壮叶肥,白毫浓密,品质优异,极适宜制作精品红茶。于是,冯绍袭充满信心地亲自动手试制了少量红茶,以观察其品质的优劣,结果使人不胜欣喜:满盘金色黄毫,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桔红),香味浓郁,为国内其它省小叶种的红茶所未见。

中国机制红茶之先河

1939年初,冯绍裘受命筹建顺宁实验茶厂。当年在万分艰难中,建起七开间烘干车间、九开间精制车间、四丈高烟囱,为大批量生产滇红名茶,建起了必备的厂房。

建厂艰难:难在缺乏制茶技术工人。

他在筹建茶厂的百忙中,一方面开办茶工短期培训班,培训当地生产茶叶的技术工人;一方面又到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省招聘制茶技术工人。在他多方的努力下,艰难地造就了制造滇红名茶的技术工人。

建厂艰难:难在缺乏制造茶叶的机器。

当时,国内所有机器制造厂从没设计制造过滇红茶所要的制茶机器,这也不能难倒具有强烈为业精神的冯绍裘,没有图纸,他自行设计;油料缺乏,设计增加脚踏功能。使机器成为动力与脚踏两用。承造厂不知其用途,多厂不敢承造。

他几经周折、交涉、恳求,终于感动了厂方,同意承造。制造中配件不齐,他又奔波于全国各大工业商场寻觅,在其智慧与技能的融合下,自行设计的绍裘式“三筒式手揉机”、“脚踏与动力两用之揉茶机”和“脚踏与动力两用之烘茶机”应运而生。从此,结束了我国不生产制茶机械的历史,开创了我国机制红茶之先河。

“云红”——滇红问世

冯绍裘建厂第一年生产出的首批红茶共16.7吨,取名“云红”。用竹篓和笋叶作外包装,内贴牛皮纸运往香港,再换装木箱和铝罐出口英国,该茶以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轰动世界。

“滇红”创制出来了,当时,冯绍裘拟定名为“云红”意即安徽“祁红”,故云南所产红茶亦可称“云红”也,同时又想借天空早晚红云喻意其中,但旧中国云南省茶叶公司方面提议用“滇红”雅称,即借云南简称“滇”,又借得巍巍西山龙门瞰下秀丽的滇池一水,也别有妙处,冯绍裘则不违众人之意,最终以“滇红”定名。1940年,云南红茶统一改称“滇红”,一直沿用至今。

滇红创制发展

培养出大批茶叶专家

冯绍裘在创制滇红名茶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茶叶专家。他们为创建顺宁(凤庆)茶厂作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为发展滇红名茶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1939年至1940年,在省茶叶公司的指导下,先后创办了顺宁(凤庆)实验茶厂、佛海(勐海)茶厂、宜良茶厂、复兴茶厂和康藏茶厂。这些的厂长都是从顺宁茶厂技术员中调任的。如技师祁曾培调任康藏(下关)茶厂厂长;总务主任童衣云调任复兴茶厂厂长兼宜良茶厂厂长;技术主任唐庆阳调任勐海茶厂任副厂长,后升任为厂长,任职长达35年;技术员吴国英担任凤庆茶厂厂长,任职时间长达28年。

滇红名茶光耀千秋

冯绍裘一生致力于茶叶研究和生产,他精于制茶,被誉为“茶叶状元”、“红茶专家”、“滇红之父”;他是鉴别、品评茶叶的行家,被人称为“冯鼻子”;他更是一位对中国茶史有着卓越贡献、能文能业、善于领导、勇于创新、忘我开拓拼搏的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的一生从未间断过对茶业的执著追求,直到1987年病逝,享年87岁。为了铭记冯绍裘创制滇红名茶的历史功绩,激励茶界后人大展宏图、再创辉煌。1995年,在凤庆茶厂塑立了冯绍裘铜像,树起了我国茶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篇文章告诉你不同的年龄段如何喝茶,建议收藏!


茶是我国的“国饮”,古时就流传着一句“人家不可一日无茶”话,说明喝茶文化已经十分普及了。随着饮茶热的推动,许多人选择利用饮茶来调理身体,饮茶方式也越来越科学理智。

他们明白喝茶要根据体质和季节来喝,其实喝茶也是分不同年龄的,什么年龄喝什么茶也是有讲究的。

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所具有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不论是对茶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还是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很多时候茶叶分开和选一款适合自己喝的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茶叶怎么分年龄喝,以及不同年级和的茶有什么不一样。

教大家如何又科学又健康的喝茶,品茶。

1、少年时期该怎么喝茶

以前老人们总会说这么一句话“小孩子家家,喝什么茶,不可以喝”。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少年时期指12-18周岁的人,这时候的人处于身体发育期,对于一些日常的饮食吸收和营养吸收都会比较敏感,体内的各项器官吸收承受的能力比较弱。

所以不能饮用太过刺激的茶类,这样有人就会说了,那干脆不喝茶了。不,其实这样太小题大做了,不能喝太刺激的茶可以喝一些温补的茶啊。

一些经过多年存放的茶,由于持续的呼吸作用,茶性会变温和,内在的物质丰富,对人体有着滋补的功效。

例如老白茶,老白茶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有药性对身体健康好处众多。少年时期饮茶要清淡,减少投茶量,可以在上午和下午适当的喝,晚上要少喝。

长期下来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加强免疫力。

2、青壮年时期该怎么喝茶

青壮年时期的人身体健壮,精力旺盛,身体抵抗力强,不用像青少年时期是那么小心注意。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人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属于上升期,日常免不了酒宴聚会,饮酒熬夜会造成亚健康状态。

所以喝茶可以很好的保养你的身体健康。像绿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大多都已经开始工作了。

如果你整天都需要面对电脑,那么绿茶就是很好饮料,可以降低长时间电脑对你造成的影响,还有提神的作用增加你的工作效率。

如果你日常应酬较多,需要经常出入酒局饭局,白茶是不错的选择。白茶可以醒酒同时养护肝脏,降低喝酒对身体的影响。

还可以助消化,解油腻,缓解饭局上大鱼大肉的油腻。

3、中年时期该怎么喝茶

40—65周岁年龄段的人,身体各项机能都在逐渐下降,体质也开始走向下滑线。

这时期的人易出现肠胃不适、肝肾等器官功能下降的现象,体内也会有毒素垃圾沉积,所以中年时期人们可以喝一些像普洱、六堡、贡眉和寿眉等老茶。

这些老茶有很好的排毒功效,对清除体内毒素有奇效。比如白茶中的寿眉有良好的要性,好喝又带有药香,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防治糖尿病。

4、老年时期该怎么喝茶

老人的身体承受能力较差,身体会自动开始减少排毒。所以要增加对心脑血管以及骨骼的养护。老年人最适合饮用红茶和煮饮老白茶。

红茶对骨骼和心脏有保护作用;

而老白茶不寒不凉,又温补,可以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抗”还能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三降”效果尤为显著。所以非常适合老年人常年饮用。

当然老年人饮茶也要淡饮,不可太浓,吃过晚饭后可以适当的喝。

到这里什么年龄喝什么茶,你是不是有更系统的认知了呢。其实如果你不想这么麻烦的话可以单单选择白茶。

因为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不会刺激也不会过浓,且分为新白茶和老白茶,年轻人可以喝鲜爽、甜润的新白茶;而浓醇、顺滑温和的老白茶就适合中老年人喝。一篇文章告诉你不同的年龄段如何喝茶,建议收藏!

讲到这里也顺便提一下茶要怎么冲泡吧。例如新白茶和老白茶该怎么泡。

新白茶推荐使用白瓷盖碗和玻璃杯,白瓷盖碗属于敞口型,散热快,能更大程度的保存新白茶的鲜爽口感。

老白茶则是推荐使用玻璃壶和铁壶煮着喝,玻璃壶方便清洗,残留度小,可以直观的看到茶汤颜色从而控制煮茶时间,并且煮出老白茶的甘醇。

喝茶是健康的生活状态,掌握了科学健康的喝茶方式与知识,能够事半功倍。

红茶怎么保存红茶的保存方法技巧


红茶很多人都喝过,也知道它是一种口感诱人,营养价值特别高的养生茶品。但是很多人购买红茶以后,却不知道应该怎么保存,经常会让红茶变质,对此也特别苦恼。那么红茶应该怎么保存呢?一会我就把红茶的保存方法写出来,平时喜欢喝红茶的朋友可以重点了解一下。

红茶怎么保存红茶的保存方法

1、红茶宜低温保存

平时购买红茶以后,最好能把它用低温保存,可以把购买回来的红茶放入到密封袋中,把口扎紧,然后把它放入冰箱进行冷浆,需要时随时取出冲泡,可以保持红茶的新鲜,而也不会出现受潮的情况。

2、红茶可用铁罐保存

红茶平时也要以用铁罐进行保存,但是保存红茶的铁罐必须是密闭的,不能有漏气,把购买回来的茶叶直接放入到铁罐中密封好,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需要时取出少量直接用沸水冲泡就可以。

3、红茶用热水瓶保存

红茶可以用热水瓶进行保存,平时购买红茶以后可以把热水瓶中的水全部倒干净,然后把红茶装入到热水瓶中,尽量装足,减少热水瓶中空气的数量,装好以后把热水瓶盖盖好,再用白蜡把口封住,可以让红茶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质。

『春天里去看大班章』第一篇:新班章,老曼峨


『春天里去看大班章』第一篇:新班章,老曼峨

春光正当时

广大茶友纷纷表达出

强烈的云南茶山行意愿

无奈时间、精力有限

便也只能就此轻叹一声

这小小的心愿

我们肯定是要满足的

因此,这几天

我们打算给大家实时报道一下

云南茶山和茶厂正在发生的事儿

关注润元昌时间久的茶友

想必时常听到我们提及大班章茶区

但其真正的面貌

是否与你印象中的一样?

趁着春茶季火热之时

让我们久居云南的同事

先从新班章与老曼峨村寨

带大家走进润元昌云南大班章茶区

云南作为植物王国,植被旺盛,珍稀树木资源丰富,更是被子植物茶树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无以数计的野生大茶树,先民通过移植、嫁接等方式将其驯化栽培,终成能入口的茶叶。

茶树林木相间覆满庞大的山脉,茶山延绵起伏似看不到尽头,数十尺的茶树高高耸立交织重叠,像是生来就让人抬头仰望的。

这正是属于班章五寨中的两大村寨—与老班章一脉相承的新班章与拥有最古老历史的老曼峨产区。

新班章与老曼峨,地理位置十分接近,经纬度、海拔、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也很相似,促使其所出产的毛茶在外形和口感上也极其相似,想要辨认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呢。

01新班章

新班章,又叫上班章,位于布朗山东北边,平均海拔1600多米,四面崇山峻岭,为典型的山区,道路蜿蜒曲折,过去人烟稀少,可耕种的土地少。

因此,这里的土壤、环境受污染的几乎大大减少,生态良好,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作为哈尼族的居住地,新班章村居住着96户441人,拥有古茶园面积1380亩,底蕴深厚。

这个与老班章一脉相承、同气连枝的村寨,历史悠久,距老班章仅7公里山路,与老班章拥有多处相似点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茶树粗大古老,与森林伴生,大叶种茶叶茶质好、茶气足、山野气韵强。

却因为“新班章”名字让许多刚入茶门的小伙伴认为是新建的寨子,生长地大多是台地茶,平白受了冤屈,可喜的是,随着爱茶人对茶叶、茶区愈加强烈的求知欲,相信未来将会有大批的人欣赏新班章茶。

02老曼峨

苦茶系的老曼峨茶园里,生长着众多古茶树,粗大树干、分支盘旋交错,似乎可以想象它在千百年的风云巨变中里经过了怎样的顽强斗争。

这个隐藏在偏僻的中缅边境的大山皱褶之中的老寨,常年云雾缭绕,长久地润泽着茶树鲜叶。作为整个勐海最古老、最大的布朗族村寨,在布朗山的影响力深远,而其浓强厚重的滋味大概让很多茶友印象深刻。

滋养出肥厚芽叶,满满果胶感。

祁门红茶的保存技巧分析


祁门红茶被誉为红茶中的极品,也是世界四大红茶之一,国外将祁门红茶称为“群芳最”“红茶皇后”,国内祁红市场也广阔,大家目前重视怎么喝茶,但是忽略了一些储存的方法,如果你是一个爱喝茶的人士,也是需要掌握祁门红茶的保存方法与技巧的哦。下面就来介绍怎么保存好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的保存方法分为罐储存法、瓦坛存法、冰箱存法、袋储存法三种,除了保存容器的区别之外,储存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的就是保存的几种方法分析。

罐储存法

目前购买的茶叶一般都是用铁听包装的,取饮相对更加方便,当然用罐储存祁门红茶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如果用新的铁听或者盛放其他食品的铁听,建议可以用茶叶末擦洗罐壁去除异味。将盛有茶叶的铁听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可以有效防止铁听氧化以及茶叶陈化。

瓦坛存法

如果从茶叶的香气方面考虑,用瓦坛算是最佳的储存容器。把祁门红茶用牛皮纸包好,放在干燥、无异味、无裂缝的瓦坛中,在瓦坛中放置一小点石灰粉,能够有效防止茶叶受潮,然后再用棉花团将坛口封住。建议每隔两个月换一次石灰,有利于保持茶叶干燥与香气。

冰箱存法

冰箱都有保鲜的功能,低温可以减缓祁门红茶的氧化陈化过程。但是在冷冻之前一定要将祁门红茶包裹严密,选用高密度的食品包装袋,尽量包的厚实一些,挤压出袋内的空气,然后放入冰箱冷藏柜中,等到再次取出时,茶叶的色香味基本保持不变。

茶叶最重要的是品质,所以茶叶的保存是很重要的,你想喝纯香的祁门红茶就必须要知道这些知识,泡出来的茶才是色香味齐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一篇看懂黄茶的保存技巧》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