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生茶熟茶】

茶与道家(茶精神史研究系列之四)

绝对真理不可达到,所能达到的都是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怎样的,没人知道,相对真理是在认识上解决了一切问题,这是一种本质上的解决。所谓某某学派、某某宗教、某某主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释世界万象的学说,或者是认识世界万象的方法,都属于相对真理。掌握了相对真理,并认识到绝对真理不能到达,但对绝对真理仍孜孜以求者,即是入世者;掌握了相对真理,并认识到绝对真理不能达到,所以不再去白费心机,以相对真理为支柱逍遥于世,便是出世者。还有一种叫普世者,他们掌握了相对真理,并认识到绝对真理不能达到,但却引导无名者来掌握相对真理,让无名者在认识上解决所有问题。

狭义的道家是指先秦老庄学说,狭义的道教则是宗教。道家和道教既有本质的不同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以其智慧和美学的力量打动人心,拥有的不过是思想传播的手段,既没有固定的组织,又没有刻意的宣传来发展“粉丝”。道教不止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也是现实的一种物质力量,有宗教组织和活动、思想信仰、教徒、宫观、道术等等,是一种宗教形态。知识水平较高的多诵老庄,修长生,炼大丹;而民间则在乡间为民众疗病去灾,祭神驱鬼,画符施术。依上论之,道家属于出世者,道教属于普世者。在中国道教是茶文化发展的中流砥柱,茶文化吸收了道教的精华部分——道家思想,成就了中国茶道,也成就了中国道派茶精神。

如果说日本茶道精神最接近佛家思想,那么中国茶道精神则最接近道家思想。在中国茶文化中,就儒道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而言,道家第一,儒家第二,佛家第三。道家崇尚无为、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旷达任性、不拘礼节。表现在茶文化中,不象日本、韩国那样注重茶道本身的礼仪和形式。中国茶道则崇尚其精神的自然、简朴、淡泊、清静、不拘礼法形式、任运自在、率性而为。而中国的茶道精神源于陆羽《茶经》“俭”的思想和释皎然的“全真”思想,中经裴汶、赵佶,至朱权而集大成,故中国茶道精神可概括为清、和、静、真、俭、淡,老庄道家的思想成份重一些。中国道家茶精神主要表现为自然、率性、淡泊、简朴、无为,这些基本都是道家思想。按狭义理解,物质上的茶与道教结合十分紧密,与道家几乎毫无瓜葛,因为先秦时代无饮茶习俗,所以我们的道家是广义的,包括先秦老庄学说和以后的道教。

唐代诗人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到:“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的茶道概念,而且以丹丘子为代表的道家人物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或为茶注入了深邃的道家理念,或以茶修道。道家静功养生术无论守一、存思、胎息,还是吐纳、内丹等,都需要人静,需要除去各种尘世俗虑,使精神达到一个境界,怡情养性,开发人体的潜能,延年益寿,增色美容,强身健体。饮茶则非常有助于道家静功养生术的修炼,可以调气息、和阴阳、提精神、活跃思维、体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使奉道者进人清虚之境而得到心灵的净化,神清气爽,从而激发修道的毅力与悟性。历史上不乏仙真高道以茶助修道。金代“北七真”之一马钰就专门写诗赞美以茶助修道的奇妙作用,《长思仁·茶》正是此种茶诗:“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马钰认为茶是上天对道家修道的恩赐,茶可提神,增强功力和道行,实现在修道过程中的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茶对道家来说是“无为茶”、“自然茶”是养生增功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将茶与养生艺术化,相传入蜀传道时亲创了“龙壶茶艺”,形成了如今四川青城山派长嘴壶茶艺雏形。许逊,晋代著名的道士,道教四大天师之一,在浙江磐安玉山传授茶叶精制之法,用茶叶治病救人,后被尊为“真君大帝”、“茶神”,世代祀之,更是以茶养生、治病救人的典范,而许逊种植茶叶所在的磐安玉山古茶场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宋代的宋徽宗好道,称道君皇帝,其所著《大观茶论》代表了宋代茶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其中老庄清静无为的思想颇浓。

茶精神被道家表现得淋漓尽致,无为、自然、清静、医病、修道、长生乃至成仙。按照民意即天意的思想来说,道家事茶者被尊为茶神,并享受供奉,这也就是成神成仙。超越了人自身的物质性束缚,羽化为茶农的信仰,在信仰中永生,再无世俗烦扰,便是神仙,也是道家最终、最高的追求。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茶文原创]茶与道家(茶精神史研究系列之四)》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生茶熟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