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六堡茶】

中茶所所长杨亚军把脉六堡茶产业

市委副书记蒋海东(右二)、市农业局局长赵春宝(左三)、陪同中茶所所长杨亚军(右三)调研茂圣公司杨亚军作茶产业发展形势专题讲座

11月30日-12月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在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的陪同下,率专家组一行调研梧州市六堡茶产业。杨亚军一行前往六堡茶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考察了苍松茶厂、八集山庄茶场、六堡镇茶叶街、双贵茶场、黑石山茶厂、黑石茶场、芊河茶场等六堡茶种植基地及加工企业,以及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等六堡茶龙头企业,对六堡茶种植、加工、销售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调研。

随后,杨亚军所长、姜爱芹研究员分别结合六堡茶产业实际,作了茶产业发展与思考以及茶叶流通渠道现状与转型升级的精彩报告。梧州市相关部门领导及六堡茶生产、流通企业负责人及业务骨干200多人参加讲座。

杨亚军对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当前我国茶产业整体情况以及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对六堡茶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市委副秘书长梁金昌、市农业局局长赵春宝、市农业局调研员覃柱材、市六堡茶研究院院长马士成等陪同调研。

精选阅读

六堡茶:深修内功做大六堡茶产业


六堡茶:深修内功做大六堡茶产业

六堡茶茶艺表演是春茶节系列活动中备受市民喜欢的一项。孟亚西 摄

梧州茶博城在鸳江丽港开业以来,成为梧州市六堡茶企业宣传和营销产品的重要窗口。陈健新摄

六堡茶受到了外国游客的喜爱,两个英国游客特地到鸳江丽港一家茶行品茶选购。孟亚西摄

2010年6月16日至21日,国家农业部、文化部联合举办全国农民艺术节。茂圣茶业有限公司在这个艺术节上展示了六堡茶产品和制作工艺。麦朝枢摄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3月19日讯:尽管市场上都知道六堡茶这个名茶,但能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六堡茶品牌还不多。有专家建议,要做大六堡茶市场首先就要先做强六堡茶产业,依靠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以及信誉度赢得消费者,以求实现整个六堡茶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010年3月,广西(梧州)第三届春茶节暨六堡茶博览交易会举行,现场交易额达587.63万元,35家企业与外地客商签订了六堡茶购销协议,合同购销额高达3.77亿元。

同年5月,多个六堡茶品牌产品入选上海世博会,独特风味让国内外游人迷醉,大大提升了六堡茶的国际影响力及品牌知名度。

8月,台湾茶艺专业期刊《普艺》用多达70多页的篇幅介绍了六堡茶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以及产业发展状况,全面地向宝岛群众推荐六堡茶这一历史名茶。

在去年的第七届梧州国际宝石节上,作为“梧州三宝”之一,六堡茶不仅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还成功通过六堡茶制作工艺和茶艺表演活动,让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为世人所知。

以上仅是六堡茶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取得辉煌成绩的一部分。近年来,六堡茶早已走出了梧州这片土地,以“红、浓、陈、醇”著称的独特茶香已飘到了全国十多个省(市、区)以及东南亚国家。

六堡茶,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六堡茶、世界的六堡茶。

契机:墙内墙外日渐飘香

“这是正宗的六堡茶吗?有多少年了?”3月5日,在鸳江丽港一家特产专卖店,利用周末来梧探亲的广东肇庆游客刘友谊捧起一块六堡茶茶饼闻了又闻。见游客心存怀疑,店主马上倒了一杯香浓的六堡茶递给刘先生。试饮过后,刘友谊二话没说,立即买了两盒。类似这样的一幕,几乎天天在梧州各大六堡茶销售点上演。

从2005年开始,承借普洱茶的东风,同为黑茶的六堡茶以其独特品质以及悠久的历史底蕴迅速走红,打破了狭小的传统销售市场,市场越做越大。六堡茶的独特茶香不仅已飘到内地各省市,更飘到东南亚、日本、欧美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呈现出墙内墙外都日渐飘香的喜人发展势头。

种种迹象显示,六堡茶,这款一度沉寂的中国历史名茶,已走出发展的低谷,正迎来市场不断扩大、产业持续发展的灿烂春天。

其实,最先感受到春天气息的应该是站在生产销售第一线的六堡茶茶商。人称“六堡昌”的陈伯昌是地道六堡人,从1989年算起,陈伯昌从事六堡茶销售已有22年了,对于六堡茶市场由衰落低迷到重新繁盛的巨大变化,他有着切身的体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六堡茶市场低迷,一级六堡干茶甚至卖到2元一公斤也没人要,六堡镇不少茶园丢荒或是改种木薯。从2001年开始,六堡茶才渐渐出现转机。”陈伯昌说,也就是从那时起,六堡茶渐渐进入了持续至今的快速发展时期,市场销售日益红火。尤其是够年份的六堡茶供不应求,价格更是一再飞升,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炒作六堡茶的现象。

2004年,随着普洱茶的兴起,目光敏锐的陈伯昌嗅到了六堡茶潜在的巨大商机,他先是开设了一家以六堡茶做原料的茶美食餐厅,随后又筹资开设茶庄,专营传统六堡茶,正式成为一位六堡茶文化的传播者。如今,陈伯昌的茶叶生意不仅已遍布大江南北,还走出了国门,在马来西亚、韩国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生意越做越大。

来自梧州市农业局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陈伯昌的成功:2010年,梧州24家六堡茶企业共生产出成品六堡茶8400吨,产量是十年前六堡茶市场刚复苏时的12倍,年产值达8亿元。据预计,2011年,梧州成品六堡茶产量将有望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六堡茶市场将得到进一步的扩大。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侨销茶,国外市场一直是六堡茶的传统销售市场。目前,六堡茶的国外市场也在不断地复苏,出口态势十分良好。据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统计,2010年梧州市六堡茶的出口量、出口总值分别为325.954吨、95.3750万美元,分别比上一年增加66%、108%。

《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第一起草人、食品安全管理高级工程师吴平表示,虽然这325.954吨的出口量与历史上最高的出口量1250多吨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但随着六堡茶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的提高,作为传统侨销茶的六堡茶,其出口前景依然被看好。

六堡茶专业市场从无到有也是六堡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成果。2008年初,全国首家六堡茶专业零售市场——梧州茶博城在鸳江丽港开业,梧州茶厂、梧州中茶、梧州茂圣茶业等十几家六堡茶企业在茶博城设立店面开张营业,向南来北往的游客展现六堡茶的迷人魅力。2008年11月,全国最大的六堡茶交易中心——梧州茶城在西环路水木蓝山小区商业街内建成开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集茶艺、交易博览、茶文化、旅游康乐为一体的综合场所。六堡茶专业市场从无到有,更为我市六堡茶产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宣传和营销平台。

不足:品牌影响力亟待提升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茶叶消费者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没有几家强大的龙头茶叶品牌的带动,茶产业将难以取得快速的发展。跨入21世纪以来,健康产业日益崛起,茶叶作为健康饮品,将会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市场消费规律,茶叶注定要走工业化、品牌化路线,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否则茶叶将被继续作为农产品而非工业品。

那么,梧州六堡茶离这条品牌之路有多远呢?从以下事例中可窥见一斑:在去年春茶节的广西名优茶评比活动中,梧州中茶和梧州茶厂生产的多款优质六堡茶获得金奖和银奖,但这些产品外包装仅有“六堡茶5015”、“0113六堡茶”这样的产品编号,而没有明显的专属的品牌名称。显然,在这个品牌化的时代里,这一包装不利于消费者的熟知和市场的推广。

“可以说,随着六堡茶市场的复苏,六堡茶已经获得了很高的集体荣誉,成为了梧州的城市名片。然而,即使是在梧州本地,不少人也叫不上梧州有哪些单个六堡茶产品品牌,这就是我们目前品牌建设的现状。”高级工程师、原梧州茶厂厂长郭维深说。

确实,“有好茶无名品牌”,这是业内人士谈到六堡茶品牌建设时常用的句子。这不免与品牌制胜的当今时代极不相称。

为何在六堡茶这样一个企业快速成长、产品推陈出新的朝阳产业中,竟然找不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呢?郭维深认为,这有着历史原因:历史上六堡茶产量一直相对较少,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更多的是以侨销茶的形式出口,由于对内宣传不足,六堡茶品牌以及其独特的风味、特有的保健作用等都较少人知。

事实上,六堡茶企业自身的品牌意识淡薄,不重视品牌建设,也是六堡茶“有好茶无名品牌”的另一症结。

苍梧一家六堡茶企业总经理曾对记者表示,他在企业产品的宣传、推广等方面非常“低调”,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就自然会有好的销售量,没有必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推广,而且投入能否收到效果还是未知数。

记者了解到,该企业产品全部都在本地销售,目前还没有“走出”梧州,开拓外埠市场。究其原因,是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产品知名度低、影响力弱,从而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由于对品牌认识的不透彻,一些即使有品牌意识的企业,在品牌发展之路上也越走越窄。

不少的六堡茶企业都获得过从各地举办的茶叶评比的奖杯、奖状,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这些闪闪发光的荣誉的作用多是出现在企业的产品宣传册中,成为宣传推广时惯用的一个噱头。

“参加各种茶博会、茶叶评比比赛确实对宣传推广有着一定的作用,但品牌的打造并不能只靠参加茶博会。因为现在各种类型的评比太多了,其实,外省有些茶博会含金量并不高,可以说完全是商业行为的,就是那种只要参加都能得奖的业内游戏。”梧州市古鼎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关展波直言不讳,“显然,六堡茶品牌的建设是不可能靠茶企蜂拥参赛来完成的。”

从2007年成立公司涉足六堡茶产业以来,关展波几乎跑遍了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对于六堡茶品牌的知名度的低下,他有着深切的体会:“在区内,六堡茶还算小有名气,但出了广西,在与客户接触的时候,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人对于六堡茶几乎一无所知,还以为我们说的是六安瓜片(安徽一种名茶),营销人员只好采用‘六堡茶与普洱茶同为黑茶,因原产于梧州六堡镇而得名’诸如此类的解释,人们才会有一点初步认识。”

关展波建议,在梧州六堡茶整体知名度还不够的情况下,品牌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六堡茶这一茶叶品类的推广和宣传上,而要让更多的人知晓六堡茶,仅靠单个企业去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只有政府牵头切实地做些全面工作才能达到,而不仅仅是组织茶企参加各种博览会那么简单。

对策:好产品才能托起大市场

一直以来,在提及六堡茶产业的发展上,我们常用的表述是“做大做强”,那么,六堡茶该如何“做大做强”?“做大”与“做强”两者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再具体到六堡茶市场的发展壮大,“做大做强”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有专家对记者表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在这个产业基础尚未打牢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市场的大,追求市场的广,那是舍本逐末,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要把六堡茶市场做大,首先要做强六堡茶。”郭维深认为,六堡茶市场的做大与整个产业的做强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大”的市场,也就没有“强”的产业,当然,没有“强”,这个“大”也一定是要打引号的。

郭维深认为,要“强”产业,就必须在抓优良茶树的种植、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和加工两方面下工夫。“有了优质的六堡毛茶,继承了优秀的工艺,依托标准的生产,我们定能生产出优质的六堡茶产品,这就把六堡茶产业做强了,产业强了,市场自然就大了。”

“梧州六堡茶若要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还需继续在提升质量方面下大气力。”《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第一起草人、食品安全管理高级工程师吴平说,虽然六堡茶海外市场日益扩大,但种植基地还不够大,没建立实物标准样品,生产企业执行该标准的力度不一,导致六堡茶的质量参差不齐,制约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吴平认为,做优产品质量、做大产业规模、做响茶叶品牌,才能提升六堡茶在茶叶外销市场的话语权,才能抢占更多的潜在市场。

对此,市委党校讲师吴海表示认同:“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有质量就有市场,有质量就有持续发展力。对于六堡茶这个古老又年轻的产业来说,过度的吹捧和炒作是对它的‘棒杀’。要知道,一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坚实的产业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过硬的质量,因为质量好才能勾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拥有了消费者你才能谈打造品牌,才能壮大产业。做大市场要先做强产品,这本身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先后的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六堡茶产业应该多在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美誉度、消费者的忠诚度等短处加大建设力度,只有这样,产业发展之水才能永不枯竭。

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 梧州召开六堡茶产业发展大会


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梧州召开六堡茶产业发展大会

2月9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六堡茶产业发展大会,总结分析六堡茶产业发展形势,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加快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市长朱学庆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把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朱学庆指出,去年是六堡茶产业发展的丰收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打造百亿元茶产业,保持了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好态势,六堡茶产业规模、品牌效应和产品价值稳步上升,工作成绩值得肯定。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差距与不足,采取措施提高茶叶企业实力市场占有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朱学庆强调,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的实施,六堡茶作为横跨一二三产的特色优势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各级各部门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把发展壮大六堡茶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继续加大六堡茶产业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打造百亿元茶产业,努力实现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全面提高六堡茶产业化发展水平。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一要做优产业规划明晰茶产业发展的思路、方向、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遵循。二要做实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三要做大产业规模,一方面突出抓好六堡茶原料基地及六堡茶加工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实现六堡茶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四要做响品牌和影响力,加快申报注册“梧州六堡茶”地理标志商标,加大公共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六堡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五要做大销售市场,完善“线下”流通网络,打通“线上”营销渠道,扩大六堡茶市场占有率。六要做好产业融合发展文章,一方面做好与旅游业发展的结合文章,另一方面做好与健康养生产业的结合文章,推动茶叶、旅游、养生等元素深度融合。七要做强科技和人才支撑,提高六堡茶科技含量,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六堡茶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据悉,目前全市六堡茶生产企业达50家(获QS或SC认证),从业人员4500多人;2016年六堡茶产量超1.2万吨,产值达12.8亿元以上,创税超2700万元。

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主持会议,市领导叶剑强、黄恩、黄荣森参加会议。(祝琳梧州日报)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从历史中走来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从历史中走来

六堡茶是历史名茶,享誉国内外,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我国已故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等史料考证,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在六堡镇秀丽的山水怀抱中孕育并最终成为著名侨销茶的六堡茶,是自然与人文共同打造的精灵。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版《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广西通志稿》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当时全国24个名茶之一。传统六堡茶是箩装紧压茶,以六堡镇的恭州村茶和黑石村茶品质最佳。过去由于陆路交通不发达,六堡茶只能通过水路运往广州。广东茶商在六堡镇的合口街设点收购六堡茶毛茶并炊蒸踩箩。然后从合口码头用小船装运至梨埠,再装大木船运到封开,然后装上电船沿西江运到广州。之后再出口到香港及吉隆坡等地,“茶船古道”之名因此而来。

1951年之后,轰轰烈烈的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当时很多农民开始重新种植茶树,茶树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在1953年以前,梧州有大小私营茶商十余家,经营茶叶以六堡茶为最大宗。然长期以来,六堡茶都是以家庭作坊式加工为主,这种方式制约了六堡茶的发展。1953年1月,中国茶业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梧州设立办事处经营广西茶叶,小型手工业生产加工场设在了角嘴路“老虎冲”内,这就是梧州茶厂的前身。1953年下半年,广州分公司梧州办事处改为中国茶业公司梧州支公司,加工厂也转为梧州支公司领导。1954年1月,中茶梧州支公司改为广西支公司迁往南宁,梧州设立办事处,加工厂属办事处领导。1954年,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开始取缔私营茶商采购毛茶,广西大部分六堡茶毛茶由国家统一制定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集中运到梧州茶厂精制加工,梧州六堡茶从长期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工业化大生产。1955年8月,中国茶业公司批准梧州加工厂为工业企业单位,名称由“中国茶业公司广西支公司梧州办事处加工厂”改为“广西省茶业公司梧州茶厂”,梧州办事处即告撤销。1959年后,梧州茶厂全称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

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建厂初期,梧州茶厂在总结吸收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毛茶→分筛→拼堆→初蒸→?堆→开堆→摊凉→复蒸→装笠→入仓陈化”的工艺精制加工六堡茶。当时,六堡茶成品分一、二、三、四、五号及级外茶。一号六堡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匀齐,色泽黑褐油润;内质滋味醇厚,有槟榔味,汤色红亮,叶底嫩匀。除了严格对样加工外,茶厂还发挥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针对茶叶品质进行合理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茶厂加工出来的成品一般由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销往广州、香港、东南亚以及日本。因为六堡茶耐久藏,越陈越好,而且陈年六堡茶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养胃健身等功效,民间常用陈年六堡茶作为防病治病的良药。据说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侨主要做矿工,劳累一天后必须要喝上一大碗浓浓的六堡茶才能消除疲劳,因此,矿主招工时会特别注明有六堡茶供应,否则就招不到工人。由于六堡茶特殊的保健作用,故其一直成为马来西亚华侨的生活必需品。

而香港经销茶庄则常以“陈年六堡茶”、“不计年”作为商标,用大宇标榜“正宗梧州六堡茶”,以显示其经营的六堡茶品质优良正宗。1991年日本黑茶协会会长堤定藏先生专程到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和梧州茶厂考察,对梧州六堡茶的品质风格和加工工艺大加称赞。后经日本药业界检测证实,六堡茶有强力降脂解腻、减肥健美功效。消息传开,六堡茶曾一度风靡日本东京。

近年来,随着黑茶类风靡全国、行销海外,六堡茶以其良好的保健功效,独特的风味品质受到了众多爱茶人士的推崇。在自治区及梧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六堡茶产业被列入梧州市2007~2011年农业优势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目前梧州市六堡茶专业市场的建设已经起步,六堡茶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六堡茶、六堡茶旅游点双双入选“梧州市十佳美食美景”,广西黑茶瑰宝六堡茶正迎来春天。

中茶六堡 清润健康茶


中茶六堡清润健康茶

六堡茶属于温性茶,性质温和,适于多种体制的人饮用。在它众多保健养生作用之外,其兼具的、突出的“平衡肠道菌群、调理肠胃”功效,正是六堡茶最为显著的特点。

2012年,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刘仲华,同时也身为湖南农大教授的他,在六堡茶保健养生功效研究领域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究证明“六堡茶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水平,同时降低有害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水平。”

很多读者会有疑问,何为“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对人体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最有益的菌群,可抑制腐败细菌的增加,它数量的减少乃至消失是“不健康”状态的标志。而双歧杆菌分布在胃肠的数量是随着我们年龄阶段的增长而减少的,若人体长期吸收腐败细菌带来的毒素,会加速衰老。乳杆菌对我们的肠道及吸收也同样发挥着良好作用。

我们的肠胃脾性喜燥恶寒,而六堡茶经过发酵后,茶性是比较柔和的,因此六堡茶适合肠胃不太好的人群来喝,对身体无刺激作用。而六堡茶中含有的氨基酸等维生素物质具有调节促进脂肪代谢的功能,帮助消化肉类食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我们体内的肠道菌群。

六堡茶突出的“平衡肠道菌群、调理肠胃”功效,使我们体内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保护伞,长期饮用可以健胃养神、健身减肥。

侨销茶:中茶六堡茶


侨销茶:中茶六堡茶

六堡茶是后发酵黑茶类代表茶种之一,因产于广西梧州市六堡镇而得名,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陈年六堡茶有消暑祛湿、养胃、解酒、助消化等功效。民间常把贮存数年的陈六堡茶用于治疗痢疾、除瘴、解毒。六堡茶也称侨销茶,据文献资料介绍:“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以后将六堡茶炊蒸在箩,由合口街用小铲装运至梨埠,由梨埠换大木船运至封开,再用电船装运广州,再出口港、澳……除在穗港销售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销南洋怡保及吉隆坡一带”。在这些地区,六堡茶声誉卓著、脍炙人口。然因其以外销为主,在内地宣传少导致在内地知道六堡茶这个中国名茶的人不多,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感。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香港市场仍占主导地位,曾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外汇,同时亦是六堡当地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茶公司旗下的中茶牌六堡茶还曾出口到日本。六堡茶成品有制成箩装块状的,也有制成砖、饼状,还有散装的。有槟榔味,越陈越好,港商常以“陈六堡”、“不知年”作招牌。从1950年代到今天,每年有大量中茶牌六堡茶出口到港澳、东南亚市场,惠泽当地华侨民众,承担着和平使者的角色。

中茶六堡2017优秀征文连载:六堡幸事


中茶六堡2017优秀征文连载:六堡幸事

要说起我与六堡茶的因缘,那是从童年便已经开始的。

首先由于我们家祖籍广府,而广府华人的家风又是出名的严谨,所以从小就算环境不太富裕,可礼仪廉耻等言教,家中父辈却是始终都不曾落下的

因此有关泡茶奉茶方面的礼数,在广府籍家庭来说,就更是每日必做的功课了。打小长大,只要是有父辈老人在座上用饭,那么小辈们就算是在忙活些什么,都得照规矩停下步伐,然后毕恭毕敬的斟满并奉上大杯六堡茶,让长辈在吃完饭以后能把茶水冲入碗中,连沾底的米饭粒也一并饮下,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无解,可至今人生阅历丰富了,才理解到南洋老派华人实非吝啬,反之却是想籍着生活种种,来贯彻长幼有序和节俭的美德。

然而世事总有两面,一个纯朴的时代却不一定代表着事事皆好,比如说对女性的不重视,这即是我一直都难以释怀的情结。

还记得那时候对茶是排斥的,因为那是母亲日日吃的唯一料理——茶泡饭配酱青,且还总得等到一家老小都吃罢以后,才肯随便扒个几口权当应付,直到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生活改善了,如此“清茶淡饭”的习惯则还依旧,以致我虽不认同当年老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却也“节俭”精神深入骨髓,并理解到她实是在用自己的大好年华来为家人们操持温饱,而这般牺牲我总归无以为报,也只能略尽绵力去延续她那吃长斋的心愿——但凡念念不忘,茹素至今。

同时,也因为身为长女的关系,所以自小每晨煮水泡茶供佛桌的任务便落在了我头上。且大家都知道广府人虽嗜茶然节俭,故每日经我手用大洋筒壶泡好的那一瓯六堡茶,它不仅供祖宗神佛致敬,也供一大家人整日饮用,就这么从早点到晚饭的一沏再沏,之后还得把茶渣取出,再倒进花盆中当肥料,那也是为何如今很多南洋华人还会有闷余茶的手法,当然闷煮出来的六堡余汤是真的另有一番甘美,然更大层面上的原因,我认为即是无论人年纪多大,都会记得去应用的老式“家教”吧。

也所幸有过童年的种种煮茶经历,导致我后来选择了进入茶业,并在开始接触到各类更精致,或专为泡好一壶茶而存在的器皿以后,我将它们与小时泡茶的记忆一一对照,才真正明白到茶作为媒介体的无限可能性。

它可以是日常饮品,也可以是文人雅玩,更可以是一种民俗传承的上佳诠释,就像我的家族史一样,它串起了上至菩萨,中至父老,下至孺子的几代关联,故此我一旦体会到上述这一切,便似乎看清了自己的使命,决定终生行茶,是不想也难再走出来了。

所以每当提及偏爱六堡茶的因由,转头细想,也实在浅白,就多半是基于与此茶曾有过的家常交会——从早期见它在粮油行里被装在塑料袋里出卖,到后来一箩筐一箩筐,甚至一小盒一小盒的在越来越多地点贩售,我只觉得世间一切都在改变,是变得更好,却也变得更远离生活,所以我还是更愿意去维系着那份让茶回到日常的简单,去组织起了南洋印记这么个理念,不为扬名,只为向老天讨一些时限,让多一点传世美好可以延续下去。

比如老一代因着历史巧合而留存下来的南洋六堡茶,它们既到了我这一代人手上,而我作为大马茶界中的一分子,于公于私,我都认为有必要去向世人展示及宣讲,去让年轻人们看一看,当年先辈都是在怎么过日子的。图为“六堡茶再现风华”所展出的各类梧州中茶六堡

于是在2010至2013年间,靠着诸多茶人们的协助,我们就这样办起了三场名为“六堡茶再现风华”的展览品鉴活动。

这一次,我们是几乎歇尽所能,用尽了一切人情去拜托大马六堡茶藏家们来参展。当然,其过程是很不容易的,但当我们最终可汇聚那些像是二战前后的慎昌号,福华号,达信行等等遗珍,亦或五六十年代时期的顶级原度,宝兰,梁瑞生等等绝品,以至七十年代后开始进口的梧州中茶佳茗,好似特级六堡等等沉寂了多时的老六堡茶件,并引起中港台马各地茶界的关注时,我就知道那绝对是功德一桩,即使过程再曲折也总算值得了。图为“六堡茶再现风华“品鉴会开幕典礼。当天笔者赵美玲、大马茶界泰斗林平祥与诸位大马茶人一同为大会进行揭幕仪式。

毕竟这些老六堡茶,在将来兴许都会被消耗或买卖掉,所以能够把它们都聚集在一起,留下一个完整史料的机会,我自知也就仅此一次,或就似我们为活动取下的名字一样——“风华再现”,那么接下来若依照历史定律去看的话,我猜则该是“风华绝代”矣。图为南洋仓储梧州中茶箩装二级六堡

但姑勿论过往老茶种种,且只综观今之六堡茶工艺,我看见的也仍旧是那百年如一日,总归以红,浓,醇,陈为基调,以走进百姓生活为准则的口味坚持。

而能在此生得见这般艺茗传承,使到老六堡被珍视,新六堡被期待,吾做茶一世,还复何求?图为本文作者——“全球普洱十杰”赵美玲于六堡茶品鉴会上致辞

六堡茶史:解放后六堡茶产业的低潮


六堡茶史:解放后六堡茶产业的低潮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各种运动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六堡茶产业再次进入低潮,最低时六堡茶的收购价跌至每担18元,远远低于生产成本,致使六堡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自1957年以后逐年递减。至1961年,全广西共计收购六堡茶仅有605吨。接踵而至的十年动乱,更令六堡茶产业雪上加霜。其间虽然六堡公社陆续兴办茶场,建立初精合一茶叶加工厂,而且梧州茶厂也在技术革新试验成功后全面采用渥堆发酵工艺。但由于体制原因,六堡茶整体的种植与生产依然未见明显好转,质量甚至出现了倒退。处于产区中心的六堡公社1971年产茶309000斤,1972产茶年299000斤,1973年产茶333000斤,1974年产茶306000斤,1975年产茶309000斤,1976年产茶223000斤,1977年产茶234000斤,1978年产茶220000斤,1979年产茶182000斤,直至1980年产茶量才稍有回复到272000斤。即便整个苍梧县,到了1982年全县的茶叶种植面积也仅有12000多亩,年收购毛茶只有3000多担,远远达不到解放初期的水平。

在此期间,采用“双蒸双压、板仓陈化”工艺的精制茶依靠国家统销的渠道,又逐渐超越初制茶,占据了六堡茶外贸出口的主导位置。即便如此,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东南亚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对中国进口实行严厉的进口政策,规定必须拥有入口准证(AP)的商家或者团体方才有资格从中国进口茶叶。于是,一些茶商转向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地设厂,采用当地廉价的茶叶生产大叶六堡茶供应南洋市场,以至于六堡茶的出口受到极大挤占,甚至在马来西亚的消费市场,到了1981年,广西出口的六堡茶由原来年销1500吨下降到了444吨。

随着生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地区的实行,从1982年起,六堡乡的茶园包产到户,12个茶场除了部分由个人承包外,全部划分给了茶农经营,但茶叶价格与其他经济类农产品价格相去甚远,导致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甚至将茶园里的茶树砍掉,改种八角、肉桂等经济作物,六堡茶产区的茶叶制作企业被迫相继倒闭,就连横县茶厂和桂林茶厂这些曾经一直承担六堡茶制作的茶企也相继停止了六堡茶的生产。只剩下梧州茶厂和中茶梧州分公司等少数几家茶企承担着六堡茶的产销贸易。(本文节选自《六堡茶大观》)

中茶:六堡“明星”风华再现


中茶:六堡“明星”风华再现

醇香氤氲、茶烟袅娜,六堡茶给这个茶的世界带来更多精彩,有着茶界“中国红”之称的六堡茶总是给人一缕醇厚、闲适的陈香,以独特、温和、平淡的情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沉醉。

六堡茶作为一款已有千年历史的名茶,因其是经过窖藏的后发酵茶,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逐渐进入茶客的视线,成为茶文化里收藏和品饮的新贵。而一款好的六堡茶,原料是基础,工艺是关键,窖藏是精华。曾备受茶客追捧的中茶红盒8312,广大六堡茶爱好者并不陌生,当年上市出现供不应求、一盒难求的现象,一些未抢到茶的茶友甚至直接联系到公司来“求茶”。如今新装上市的中茶窖藏六堡8312,再一次延续红盒8312的经典,无疑让六堡茶客多了一分期待。

中茶窖藏六堡8312作为一款明星产品,精选高山茶原料,茶叶条索壮实肥厚,色泽黑褐光润,淡淡茶香慢慢溢出,让人好不舒服。此外,这款茶经过传统工艺压制,松紧适度,经过3年窖藏,内含物质更加丰富。而其也一改旧款红盒包装,使用牛皮纸,使得茶砖更易于保存、收藏。

观茶之余,怎能不品上几口?顺着柔顺的沸水注入茶碗,六堡茶叶慢慢舒展开来,一泡茶汤红褐而略带浑浊,不像绿茶般清香、红茶般酽香,也不像花茶般幽香,六堡茶有着一股素雅的醇香慢慢苏醒。“六堡8312作为六堡茶中的明星产品,其滋味、汤色、香气不错,如果收藏个三五年,个中滋味更是一绝。”资深茶客唐女士如是说道。三泡新茶在水的温润中复苏,汤色渐浓,口感略带紧涩。历经几泡,茶汤色似琥珀,褐红的叶底越发张开,浑厚中尽显鲜活。此时,茶汤入口甘醇顺滑、滑润爽口,甘爽从舌尖至两颊漫溢开来,香气在口中翻滚,久久不散,令人迷醉。这就是六堡茶,中茶窖藏六堡8312!

茶有味,六堡味更浓。炎炎夏日,何不泡上一杯香醇的六堡,在这淡淡的茶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梧州中茶大客户经销商牛洛河茶行

地址:南宁市亭洪路10+1商业大道33栋23号

梧州中茶一级经销商陈韵茶行

地址:南宁市厢竹海鲜市场/南宁市金桥茶城2楼

中茶·世界茶园南宁旗舰店

地址:南宁市金湖南路28号

冲泡方法

1.冲泡六堡茶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其次是纯净水,自来水又次之。

2.用盖碗或紫砂壶或坭兴壶放入5—8克茶叶,茶水比例1∶30为佳。

3.用沸水洗茶一至两遍(约2—3秒)。

4.注入沸水泡10秒左右即可倒出饮用。

5.连冲连饮,泡到味淡为止。

6.如有条件可以用大壶煮沸3—5分钟,凉至40℃—50℃再饮用,如加入中粮山萃蜂蜜,保健效果更佳。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中茶所所长杨亚军把脉六堡茶产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