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2007年被命名表彰为广水市第二届农村“十大土专家”,去年8月又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科普带头人”。他就是广水市武胜关镇为技术支撑,以高、精、优为标准,全力打造茶叶精品名牌。注重“杨林沟”茶品牌建设,注册了“杨林沟”、“杨林白茶”、“杨林龙井”和“杨林毛尖王”等商标,为精品名牌茶叶走向市场开辟了路径。近年,他又把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仅2013年前后先后引进白茶和黄茶两大品系,其中白茶60亩、黄茶200亩,预计明后两年初见成效。精品名牌创建与新品引进示范,将为茶业发展增强实力。

“夺牌”壮誉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三和家人及同事们,经过辛勤拼搏努力,赢得了道道光环。“杨林龙井”获中茶杯一等奖;“杨林沟毛尖王”获国政名茶金奖;“杨林沟”被评为湖北省名优茶二十佳品牌和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连续6年被中农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茶”,并通过IS体系认证,获得进超市“准入证”,质量安全通过QS认证。使武胜关“杨林沟”茶叶誉满天下。

今后几年,陈三计划与他的团队一是新建优质高档有机茶园1000亩;二是上一条现代普通茶加工生产线;三是在武汉开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销售店。努力提升该区域茶叶产业化档次与水平。CY260.com

CY260.com编辑推荐

贾培章恩施罗针田村茶叶致富带头人


罗针田村坐落在恩施市屯堡乡西南部,13个村民小组,4090人,茶叶是该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长期以来,村里缺乏茶叶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

1990年,贾培章为罗针田村的农业技术人员,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他带头组建了罗针田第一个茶厂泡桐坪茶厂,并发动周围农户种茶。20年来的不懈努力,带动周围300户农户走上了致富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和引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20年以前,罗针田村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没有其它经济来源。贾培章看准商机,凭着多年的茶叶种植经验,率先开办了茶厂。屯堡特殊的地理条件加上贾培章高超的制茶技术,茶叶供不应求,茶叶价格一路走高。尝到甜头的农户决定跟着贾培章干,率先把自家的10亩高产田种上了茶叶,坚决不施农药、不使用化肥,注重茶叶品质。2011年,该村已有300多户农户发展茶叶2918亩,为其茶厂提供了优质的茶叶来源。茶叶远销合肥、西安等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年纯利润可达10余万元。

为提高茶叶品质,贾培章买来相关书籍自学,每逢乡村举办茶叶培训班,他都积极参加。他还经常邀请专家来茶厂指导,降低生产成本,使茶厂和茶农得益。目前,他已申请注册商标、QS认证,并申请贷款改扩建厂房,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带领更多的茶农增收致富。

作为村民代表之一,贾培章为全村茶叶如何科学管理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他要求村民施有机肥,科学防虫害,走有机、绿色之路。同时,教育子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儿子贾常用已退伍回家,加入了茶叶加工行列,愿意像其父一样,带领村民致富。

镇江丹徒:"茶界第一人"成为计生领富帮富带头人


“有困难,找老付!”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墅山村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老付是谁?提到她,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因为,老付不仅是远近闻名的“茶界第一人”,更是致富不忘帮乡邻的计生志愿者,她用自己的热心和行动成为村里计生困难家庭的贴心人。

老付,名字叫付玉香,年约50多岁,别看她个头不高,说话却是快言快语,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言行间透露一股男子汉般果断劲。

墅山村是丘陵地区,沟壑纵横,适合生产茶叶。早在40年前,付玉香就学着做茶。她天性聪慧,又勤于钻研,很快学会种茶、采茶、炒茶、品茶……。经她手制的茶叶,色、形、味俱佳。1986年,她用报纸包了两包茶叶去参加镇江地区评比,没想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后来,她代表镇江地区参加全省茶叶大赛又夺得桂冠。截至目前,她是当地唯一拥有“国家级制茶能手”称号的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自己的茶技得到广泛认可后,付玉香没有止步,而是思考如何带大家打出地产茶的声誉来!她发现,乡亲们制的茶质量参差不齐,连个品牌也没有,更卖不出好价钱。“必须创立自己的品牌。”付玉香选出一块茶地,精心培植茶叶,钻研茶叶制作手艺,终于创出了江苏省名茶品牌——墅香翠螺。

付玉香的名气越来越大了,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成了当地率先富起来的那批能人。而她发家致富后没有忘记乡亲们,挨家挨户动员茶农们成立合作社——墅农,并来茶场上班。既帮他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两个帮扶对象打心眼里感激付玉香。除了定点帮扶以外,作为党员、茶场及基地负责人,付玉香还积极主动为村民们排忧解难,依托茶场及合作社这两个载体,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老付以她为人仗义,性格耿直,热心助人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村邻的尊敬和爱戴。也为此,她荣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镇江市十大女杰”等众多头衔。

村民间有个矛盾、纠纷什么的,乡亲们都习惯请老付给评个理。去年,有村民提出,“人家村里都有个广场,晚饭后大伙们添了个跳舞、拉家常的地方,就咱们村没有。”这话,传到老付耳朵里。她反复琢磨,村头一块荒地,如果平成一块广场,就能解决大伙锻炼身体场所问题。这个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后,老付马不停蹄地进城跑国土、体育局等部门,经过多方协调,终于拿到批复手续。手续拿到了,可平这块荒地还需十几万元资金。付玉香二话没说,自己掏钱解决这一难题,并争取到体育部门的支持,配全了各种锻炼器械。如今,乡亲们劳作之余、茶余饭后,便有了个锻炼身体、闲话家常的好去处。大家提起她,都说“付老板真是我们的贴心人”。“有困难,找老付”的话,便流传开来。

徐连明:炒茶,成了他的生活方式


一片茶,可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江湖,可以是一个爱茶人的人生感悟,可以是一个茶商的经营之道,更可以是一个地方自然生态的倒映凝固,在桃林镇山东头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炒茶人徐连明坚守着对炒茶的热爱和痴迷,一做就是六年,将普普通通的茶叶炒成了名声显赫的“朝阳春”品牌,带领周边乡亲走上了致富路。日前,朝阳春茶叶生产合作社、超然春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连明对记者讲述了他的炒茶之路。

大胆承包倒闭砖厂,走上炒茶路

1月18日上午,在桃林镇超然茶叶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正忙着给客户做茶叶订单的徐连明。徐连明告诉记者,六年前,他还是桃林镇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一个偶然的机会,徐连明发现在当地普普通通的茶叶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徐连明说,那时桃林绿茶还远没有现在这么闻名,但山东半岛本来就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而位于诸城市东南的桃林乡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魅力乡镇。“桃林绿茶”叶片肥厚、嫩绿、含多种微量元素、无污染,以其独有的汤色绿、栗香高、滋味浓、耐冲泡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有中国“北端茗茶”之誉,市场渐渐供不应求。

偶然发现桃林绿茶广受欢迎的徐连明,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当时村中一处砖厂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徐连明马上筹资将即将倒闭的砖厂承包过来,改造成了炒茶厂。

当时的炒茶厂规模非常小,仅仅五六个人,经营期间也着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徐连明说,当时在心中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目标,那就是打造出桃林绿茶响当当的,徐连明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现在自己的公司有了一定规模,下一步他将在良种培育、高档茶研制方面做大文章。一方面重点解决优化栽培配套技术体系、茶叶抗冻综合栽培技术、茶叶增产技术、茶叶配方施肥技术、茶叶无公害病虫防治等关键技术。另一方面对北方茶叶产品精深加工研究与开发,拓宽北方绿茶的开发空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全乡茶叶生产的发展。

听状元茗茶陆耀全讲述与茶、与泰宁结缘的故事


近日,泰宁县朱口镇,福建省状元茗茶有限公司的400余亩茶园,满山的茶树已被修剪整齐,颇为壮观。

“这叫‘状元红’,制成茶后滋味淳厚回甘。”在茶山上,公司董事长陆耀全介绍起茶叶,如数家珍。目前,公司的千余亩茶叶基地分布在丹霞地貌集中区,其中600余亩农业观光茶园建在泰宁大金湖沿线,400亩省茶科所新品种有机茶园建在朱口镇。

陆耀全是如何与茶、与泰宁结缘的?

陆耀全的老家建瓯茶风兴盛。年少时,每到采茶时节,他常跟大人上茶山采茶,并梦想拥有自己的茶园。

2000年,他来到武夷山市向大红袍制作传人刘国英求教,学到茶园管理、制茶工艺及茶文化,一步步实现着儿时的梦想。

“泰宁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土壤中微量元素丰富,气候适宜。”陆耀全说,对这块种植岩茶的宝地,他向往已久。

2003年,他和刘国英等人决定一起到泰宁发展。刚到泰宁时,他们就合作开起公司,在梅口乡谢家坪种茶叶。

“2012年来,公司产业升级,经营重点逐渐从基地建设、品种选育等转移到品牌策划和茶叶加工技艺提升上。”陆耀全介绍,泰宁曾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盛况,便以“状元文化”为主题,推出“鼎”“魁”“冠”系列包装,将刻苦、拼搏、勇于争先的“状元”精神蕴含于产品中,打造泰宁的岩茶文化。

去年,公司重点开发的“状元茗”岩茶系列产品产量达40余吨,产值1600万元。数年来,茶产品多次荣获市优质茶奖、省名茶奖,且通过了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双认证。

今年,他开始转变经营思路。在朱口镇、梅口乡的茶山上,公司种植了300余亩杨梅、桃树、锥栗、油茶等,还开辟了十几亩鱼塘,发展立体种养。此外,还计划在公司里开辟茶庄园,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让游客全方位体验泰宁的茶文化。

在事业发展的同时,陆耀全不忘回馈社会,积极带动当地群众致富。他的公司为周边村镇提供就业岗位50个,年工资成本100余万元。2010年,他成立梅口乡茶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免费为农户提供茶苗及除草、修剪、施肥、植保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并统一收购茶青,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目前,合作社已拥有茶山2000余亩,发展农户50余户,实现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

全国各地婚礼前后的茶俗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流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生子。”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故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因“茶性最洁”,可示爱情“冰清玉洁”;“茶不移本”,可示爱情“紧贞不移”;茶树多籽,可象征子孙“绵延繁盛”;茶树又四季常青,以茶行聘寓意爱情“坚贞不移”,又寓意爱情“永世常青”、祝福新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了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茶”成了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称“下茶”、“定茶”,而女方受聘茶礼,则称“受茶”、“吃茶”,即成为合法婚姻。如女子再受聘他人,会被世人斥为“吃两家茶”,为世俗所不齿。

民间向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三茶”:旧时在江浙一带,将整个婚姻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其中“三茶”,即为订婚时“下茶”,结婚时“定茶”,同房时“合茶”。也有将“提亲、相亲、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称“三茶”。“三道茶”:举行婚礼时,还有行“三道茶”的仪式。第一道为“百果”;第二道为“莲子或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叶”,都取其“至性不移”之意。吃三道茶时,接第一道茶要双手捧之,并深深作揖。尔后将茶杯向嘴唇轻轻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依旧如此。至第三道茶时,方可接杯作揖后饮之。

浙西地区,媒人于男女双方之间说合也俗称“食茶”。媒人说媒后,倘女方应允则泡茶、煮蛋相待。

在浙江德清地区婚姻中的茶俗,则更为丰富多彩,列举如下:

“受茶”

男女双方对上“八字”后,经双方长辈同意联姻,由男方向女方赠聘礼、聘金,如女方接受,则谓之“受茶”。

“订亲茶”

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后即举行定亲仪式。这时双方须互赠茶壶十二把并用红纸包花茶一包,分送各自亲戚,谓之“定亲茶”。

“大接家茶”

女子结婚后,由娘家备发芽蚕豆、茶点分送双方亲邻,谓“大接家茶”。

“毛脚女婿茶”

未出“阁”,待字闺中的姑娘家里,来串门的小伙子特别多。因此姑娘家往往要备上好茶,以招待来客中的“未来女婿”(即俗称“毛脚女婿”)。

“亲家婆茶”

女子出嫁后第二天,父母看望女儿时,要随身携带一两茶叶(最好“雨前”茶),并半斤烘豆、二两橙子皮拌野兰麻,称之谓“亲家婆茶”。

“新娘子茶”

望朝之后,新媳妇的婆婆要至女方家请“亲家公”、“亲家婆”及亲家面上的近亲至自家喝“喜茶”,称为“新娘子茶"。在我国湖南地区,男子去女方上门相亲,姑娘需给男子递上清茶一杯。男子饮后,置贵重物品或钱钞于杯中回赠姑娘,如姑娘当即接受,即示“心许”。在结婚入洞房前,要以红枣、花生、桂圆、龙眼等泡入茶中,再拌以冰糖以招待宾客,寓取“早生贵子”、“跳龙门”之意。

合枕茶

新人入洞房前,夫妇要共饮“合枕茶”。这时,由新郎捧茶,用双手递一杯清茶,先给新娘喝一口,再自己喝一口,意味着完成了人生大礼。婚礼过后的第二天,新郎新娘需捧着盛满香茶的茶盘,向长辈们“献茶”行拜见礼。长辈们喝了茶,即摸出红包放于茶盘上作为“见面礼”。

闹茶

在我国云南地区举行婚礼时,有“闹茶”的习俗。“闹茶”于新婚三天内,每天晚上,由新郎新娘在客堂的中间,向亲朋好友们敬茶。茶内必须加放红糖,取其“甜蜜”之意。闹茶时,可由宾客出题,要新郎新娘以绕口令、猜谜语、咏诗歌等形式回答考题。若新郎新娘不从,宾客们则不饮茶,而若文不对题,众皆哄堂大笑。闹茶取“越闹越热”之意。

开门茶

江苏地区旧俗,大户人家联姻,新郎至新娘家迎亲,进女家的一重门,要作揖一次,一直至堂屋见岳丈岳母时止。然后再饮茶三次后,才能暂至岳母房中歇息,耐心地等待新娘上花轿,谓之“开门茶”。

谢媒茶

男女举行婚礼后,新婚夫妇或双方家长要用茶来谢媒,因在诸多谢礼中,茶叶是必不可少之物,故称“谢媒茶”。

喝新娘茶

我国南方地区历来有喝“新娘茶”的习俗。新娘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洗漱、穿戴后,由媒人搀引至客厅,拜见已正襟危坐的公公、婆婆,并向公婆敬茶。公婆饮毕,要给新娘红包(礼钱),接着由婆婆引领新娘去向族中亲属及远道而来的亲戚敬茶,再在婆婆引领下挨门挨户拜叩邻里,并敬茶。敬茶毕,新娘向敬茶者招呼后,即用双手端茶盘承接茶盏,这时众亲友或邻里乡亲饮完茶,要随着放回杯子的同时,在新娘托盘中放置“红包”,而新娘则略一蹲身,以示道谢。

在喝新娘茶时,无论向谁敬茶,都不能有意回避,否则被认为“不通情理”。

退茶

有趣的是,“茶”在我国的婚礼中,不但与订婚、结婚关系密切,且与“退婚”也有关联。茶不但是联姻的使者,也是断亲的表示。旧时贵州地区,姑娘往往被父母包办婚姻(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订婚后女方若对亲事不满意,想断亲时,姑娘即用纸包一包茶叶,选适当时机,在高度“机密”的情况下,带至未婚夫家,借故与男方父母客套一番后,即放下茶叶包迅速离去,意谓退了“订亲礼”,称为“退茶”。但上男方家放茶叶包对,如事先给男方知道“退婚”的用意,那末女方一旦被男方或男方家人抓住,则男方可立即杀猪设宴与该女成婚。故退茶时,一要保密,选好时机极为重要,一切由姑娘在绝密中进行。一要率先探查去男家的路线,又要探明未来的公婆在家,而又无其他人在场时,才能确保退茶成功。敢于退茶,又退茶成功的姑娘,会得到大众的称赞。退茶后,父母免不了打骂女儿,但过后女方家长,还得正式去男方办理具体退婚手续。

返乡农民工袁兴顺:9年让荒山变成了茶山


长寿区,袁兴顺在自己的茶场修剪茶树。

9年前,重庆市长寿区云集镇水平村的茶山被农民视为利用价值不高的荒地。9年后,返乡农民工袁兴顺将通往山顶的石子路修成了水泥路,荒山披上绿装,春茶也将迎来第二年采摘。

做五金赚第一桶金

1972年,袁兴顺在长寿云集镇水平村出生。当年,水平村人以种茶为生,水平茶厂的茶叶在当地颇为有名。但由于大量年轻人的外出务工,茶山日渐没落,产品在市场上踪影难寻。

1992年,20岁的袁兴顺也离开家乡。他先后在西藏、广东打工,主要做消防安装工程。

“我经常怀念小时候陪父母上山种茶,制茶的生活。我的梦想就是打工赚足够的钱,回家种茶。”袁兴顺说。2002年,30岁的他回到重庆,在袁家岗买下一个门市做五金件批发生意,并赚到了第一桶金。

砸锅卖铁田地忙

2006年,他拿下儿时水平茶厂约3900亩地的租权,开始了绿化荒山的“征程”。

挖掘机轰隆隆地进场,足足挖了5个月才把这条14.8公里主干路搞定。一算账,仅人工费和油钱就花了35万元,加上几十万元的有机肥,100万元启动资金一转眼就没有了。

“当时我都傻眼了,怎么办?”袁兴顺说,他把袁家岗的门市抵押了,又把后期做建材生意的资金流转过去,前后投入了200多万元进行公路修建、土壤改良。

为什么一定要修路?袁兴顺说,小时候妈妈上山种茶往返要一个小时,太辛苦了,开山种树必须先修路。

为了保证山体,他不敢使用炸药,请来施工队,用挖机一点一点地凿山路。白天一边修路,一边整治茶山土壤,平均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累得几乎没了人形。

因为资金问题,直至2012年,500亩茶树才正式种植。

以有机茶打开了销路

2014年3月,水平村迎来了第一批春茶采摘。3000斤的茶叶为袁兴顺创造了20万元的收入。茶叶销量不错,源于他坚持有机种茶。

“不施农药很简单,尊重自然规律,一年采一季。夏秋长虫季节,茶叶扔掉不要。到了冬季,虫子自然就没了。”袁兴顺说,水平村茶叶要打响名牌,必须走精品路线。

茶叶要好卖,除了好茶,还需要好的炒制技术。加工技术分杀青、揉搓、焙干、理条4个步骤。

除了茶叶,袁兴顺还在荒山上种植了530亩南竹,3万多株日本红枫树、梅树。“南竹可采摘食用,树子可以买卖也可以观赏。”袁兴顺说,他希望茶山不仅有茶,还要打造一个生态基地。

记全国劳模张步瑞酒醇茶香相伴创业人生


酒醇茶香相伴创业人生

——记全国劳模、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步瑞

昨日,笔者走进位于政和的福建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东平高粱系列美酒,显示屏滚动播放着企业获得的一面面金色奖牌。“借着品牌的力量,东平高粱已走出区域品牌的局限,成功走向上海、广州等地,公司被福建省轻工研究所确定为产业化实验基地。”公司董事长张步瑞欣喜地说。

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张步瑞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一名普通农民成长为农民企业家——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政和闽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步瑞的创业人生伴随着艰辛,也伴随着酒醇茶香。

致富难,带着村民寻出路

生长于革命老区政和县东平镇凤头村的张步瑞,1980年高中毕业后,在村里一边当小学代课老师,一边务农。

上世纪80年代,东平镇一带漫山遍野都是小径竹,“这么多竹子要是能利用起来多好。”1983年,张步瑞打听得知,闽东地区做雨伞柄和养殖海蛎需要大量小径竹。他收购竹子运到宁德销售,赚钱从一分一厘开始。那时候,农民除了种田,脱贫致富门路少,砍一天竹子能赚五六元钱,也多了一条增收的门路。能把山上自生自灭的竹子变成钱,村民们打心眼里感谢张步瑞。

凤头村有不少茶园,1987年,张步瑞打起茶叶主意。他带头开荒山种茶叶,不少村民也跟着种。张步瑞收购来茶叶,用拖拉机运到闽东的福安。政和到福安都是砂石路,还要经过险峻的稠岭,经过十几个小时颠簸,到福安一身灰头土脸。

后来,张步瑞把茶叶生意做到浙江、上海,浙沪一带清明茶好卖。1988年春,他收购400公斤绿茶用班车托运往上海,不料到杭州时,茶叶被人偷了一大半,亏了本。大城市路途远,做生意风险大,张步瑞就收购茶叶去建阳销售。他一边卖茶叶,一边向茶厂师傅学习制茶技术。

白茶香,带头发展茶产业

1991年,张步瑞与哥哥、村民杨世良集资10多万元,租下凤头村头坑自然村的仓库,带头办起民营茶厂,从事白茶加工。

当年,张步瑞生产的白茶一箱箱码在仓库里。茶叶卖到哪去?他前往深圳跑市场,找到进出口贸易公司的老总。听了张步瑞介绍家乡的茶叶和白茶生产过程后,这位老总半信半疑:“你运一车到深圳来看看。”张步瑞一个电话打回去,几天后,一辆装着229箱政和白茶的解放牌汽车开进了深圳进出口贸易公司。“嗯,你们政和白茶是好茶,我们可以长期合作。”老总细细察看政和白茶外观,泡了几泡品尝后,十分满意。当天晚上,这位老总宴请香港的客人,把张步瑞也拉上。

此后,张步瑞干脆长驻深圳,一有订单,就打电话回家安排生产。办茶叶加工厂的第一年,厂里卖了上万公斤茶叶,那年,他把办厂的钱都赚回来了。在张步瑞的带动下,凤头村茶园面积短短几年间新增了2500多亩,还带动周边村民大面积种茶。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平白茶大量销往广州、深圳、香港。

2006年以后,各地茶企如春笋般冒出来。面对激烈的竞争,张步瑞又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新茶厂。“现在是茶叶生产旺季,东平镇市场上茶青每天交易额都在500万元以上,最多时,一天就有上千万元的交易。”从事茶叶生产经营20多年的张步瑞对东平茶叶生产、交易情况了如指掌。如今,茶业已成为东平镇的支柱产业,农民一半收入来自茶叶。

老酒醇,东平高粱飘新香

东平镇有优质矿泉水和独特的小盆地气候,十分适宜发展酿造业。由于体制等原因,创办于1958年的东平高粱酒厂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产量明显减少,最后处于半停产状态。

“隔行如隔山,做茶我内行,可是对于酒,我一无所知。”张步瑞说,“但是东平有这么好的条件,没有把东平高粱酒做起来很可惜。”2003年,张步瑞与原酒厂的部分老工人创办了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白酒需要窖藏,刚开始几年,产量少,年产白酒仅20多吨,销售的酒十分有限,酒厂靠每年酿造90多缸酱油赚钱养酒。张步瑞鼓励员工说:“大家只要沉得住气,酒藏它五年八年的,卖出去,企业就有资金了。”

2007年后,东平高粱酿造有限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张步瑞把原政和酒厂的生产设备全部买下来,提高了产量,销售市场也不断扩大。当时,东平高粱在市场上销售,人们一喝,都说好。消费者的肯定给张步瑞极大的信心,他决心把东平高粱酒做大。

2008年,张步瑞到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向专家请教,聘请福建轻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对酒厂原有传统酿造工艺进行全面改进,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引进高粱酒酿造新工艺。他还从山东购买全自动灌装生产线,白酒生产能力提高到千吨以上。近几年,公司先后投入2000万元,引进设备,扩建厂房,增加酒窖,提高产量。

经过张步瑞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东平高粱获得QS认证,通过ISO质量体系认证,2012年,“欣荣”牌东平高粱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公司所产高度白酒还获得湖南、湖北、江西、广西、重庆、福建六省市白酒行业“金奖优质酒”称号。2014年,东平高粱年产量达到800多吨,销往福建、上海、湖南、江西等7个省市,产品供不应求。

全国茶馆等级首期评审试点在四川启动


25日,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在四川省启动首期全国星级茶馆的评审工作,将按照2014年国家商务部发布的《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在四川现场评审出20余家“星级茶馆”,随后在全国内评定首批100家。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是根据商务部公告发布的《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行业标准,在商务部的指导下成立。其职责为统筹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工作;负责茶馆等级评定的受理、审查、评定、复核、管理、监督及标识牌和证书的制作与颁发;授权并监督各地方级茶馆星级评审机构开展工作。

“茶产业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在全世界进行复制、传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观亭表示,统一标准将有利于对全国茶馆进行规范化管理,发展标准化的行业管理,茶产业才能像星巴克、麦当劳一样国际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依据《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行业标准,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工作综合考量茶馆服务质量,茶馆服务质量,从建筑设备与设施、环境与安全、服务内容及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等方面将茶馆分为一星至五星这五个级别,引导茶馆行业走上经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标准化轨道,促进茶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评审顾问、“碧潭飘雪”花茶创制人徐金华表示,《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实施,会对我国茶馆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茶馆“星”级评定不仅有利于茶馆自身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可促进茶馆进行提档升级。同时,茶馆企业可以依据行业标准内的“等级划分”条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特色化经营建设。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运营部主任嵇元钊则认为,茶馆进行规范化等级评定对茶馆企业、渠道商与消费者将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消费者在了解茶馆标准后,对于茶馆的等级有所判断,同时督促、规范茶馆企业科学经营与发展,而渠道商则可以依据茶馆标准细则,更加精准化地为茶馆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明确合作路径。(完)

清华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硕士返乡种茶 茶叶畅销全国各地


“杨硕士,坡上弄来的有机肥快用完了,喊几个人从屋里搞几包来。”“要得。”25日,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长堰塘村,村民们正在1000余亩梯田茶园里忙活。村民徐明清站在坡上一声大喊,茶垄间,一个弯腰撒肥料的中年男子朗声作答。

“杨硕士”名叫杨华毅,本土本乡人,清华大学工商企业管理硕士。

坐在田坎上,“杨硕士”和乡亲们摆起龙门阵。“你一个清华大学的硕士,啷个想到回来种茶叶嘛?”“我在外面工作单位都不赖,但总没找到感觉。大前年回来,谭支书说起承包这片茶园的事,我觉得搞得,就回来了撒。”“你啷个想到从内蒙古那远的地方运羊屎蛋蛋回来作肥料呢?”“那边地广人稀污染少,羊粪没什么污染。施这种羊粪做出的有机肥,茶叶更鲜嫩,生态的、有机的茶叶才有市场撒。”

有机茶只是第一步,品牌打造同步进行。杨华毅用自己的出生地映马池给茶叶取名“映马云池”,并注册商标。2013年9月,杨华毅在天猫上开通网上营销平台,组建6人团队,开启电商模式。网店上线1年多来,每天有1500至2000的访问量,茶叶畅销全国各地。

“今年毛收入400多万,刨去前几年的投资,赚了80万。”谈起收获,公司员工杨天华说出最保守的数字。

今年,杨华毅的网店作为唯一的店,入选阿里巴巴2015年“云梯计划”60家店。12月21日,杨华毅团队被邀请前往杭州参加“云梯计划”培训。线上开花线下也得香,杨华毅和南京一大型有机食品超市达成协议,“映马云池”茶叶进入其全国106家连锁店内销售。“我们现在正在申请国际有机茶认证,争取拿到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杨华毅说,在清华校友介绍下,已经和美国一家报业负责人达成100万美元风险投资协议,第一期20万美元将于明年1月15日到位。

“村里还有千亩荒地,我想种上速生经济林,林间种草养羊,羊粪作茶园肥料。要让茶、林、羊形成封闭循环圈,探索集农林牧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倍增发展模式。”杨华毅信心满满。

全国人大代表郑孝和:借船出海 重振中国茶辉煌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接受了记者采访:在本次人代会上,郑孝和建议中国茶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茶企“走出去”重振中国茶辉煌,让茶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官和受益者。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看到了中国茶企业大有可为的前景。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郑孝和说,中国是茶叶原产国,也是茶叶大国,是最早发现和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由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丝茶之路始于西汉,汉武帝派出使者与南洋诸国贸易往来,其中茶叶、丝绸和瓷器是重要物品。大唐时期茶叶通过海路运往日本、韩国。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茶带到东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国家。十七世纪中国茶开始运销欧洲大陆。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而中国则是唯一能出口茶叶的国家,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著作的《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世界”。

郑孝和认为,目前中国是产茶大国,却不是产茶强国。新一轮开发的战略机遇到来了,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茶产业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借船出海。

他说,200多年前,安徽名茶‘雾里青’就曾随当时瑞典最先进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漂洋过海。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也是‘丝茶之路’。所以,当前在国家大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徽茶企业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郑孝和认为,由于历史的陈因,目前,中国是产茶大国,却不是产茶强国。目前,中国名茶尽管在世界享受很高声誉,但仍缺少“叫得响”的品牌,“现在我们国家的茶叶出口主要还是以原料为主,经加工出口到国外后经常‘摇身一变’,成了洋品牌,很多‘老外’甚至都不知道喝的是中国茶。那么,包括徽茶在内的中国茶企要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一定要强化品牌意识,突出茶文化,让出口的茶叶产品打上真正的‘中国’LOGO!”

郑孝和说,在去年的人大会议期间,他就提出将中国茶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来,茶文化的兴盛不仅着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回归,也意味着中国茶叶在国际舞台的自信与自强。

为此他建议:国家在制定“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时,要将茶产业纳入重要规划之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茶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中;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从原料茶出口转型升级为品牌茶出口,从输出茶到输出茶文化并举,重振中国茶叶辉煌。(完)

延伸阅读>>>全国人大代表郑孝和:扶持茶产业健康发展

稿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问:我国茶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答: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扶持,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茶园面积不断增大,产量不断增加,茶叶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局面,茶农增产不增收,种茶收入不如外出打工,导致茶农种茶积极性不高,部分茶园抛荒,茶园用工不足。

问:茶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投入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政策偏重于茶产业前端茶园建设。而茶行业整体经营困难,茶叶滞销,库存积压严重,生产成本日益增大,企业亏损严重。二是我国很多地方处在有名茶、无名牌的“有名无姓”时代,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茶企普遍规模较小,企业知名品牌较少,而且大多企业沿袭传统生产方式,缺少核心竞争力和附带价值。三是有的茶农采用除草剂代替人工除草,夏秋茶农药有超标现象,茶叶品质受到影响,市场竞争力不强。

问: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答:建议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加工由粗向精、深拓展,增强创品牌意识,提升茶叶的附加值。政府的茶产业扶持政策,要向产业链后端倾斜,优化投入结构,壮大茶企实力,带动市场销售。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更新和改造生产设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奖励。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和文化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在专营店建设、产品进商超、网上电商经营等给予加大扶持政策。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广水:武胜关下茶“状元”成了全国科普带头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