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东莞被誉为黑茶市场的“藏茶之都”,积攒了足够的人气和市场。茶叶已成为东莞民间资本的重要投资领域之一。如此天量的茶叶如何进入流通市场,到达消费者手中,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焦点。

2013年以来,“中国藏茶第一人”蔡金华旗下的东莞天得茶业正式启动茶叶连锁计划,计划在3年内开3000家加盟店,这一重磅消息在茶行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了解天得茶业以及蔡金华的人纷纷质疑,目前茶行业公认的龙头企业也就3000家左右加盟店,天得茶业凭什么3年达到这一目标?虽然熟悉天得茶业运作模式的人表示理解,但更多的人是在观望。

开辟半座山藏30余亿老茶

业内人士透露,在东莞黑茶的藏茶量超过了30万吨,藏茶量超过千吨的有10多人,几百吨的多达数十人。但提起收藏大户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如果说中国茶行业是一个江湖,在江湖中流传着很多关于他收藏茶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他是茶痴,有人说他在某拍卖会上以16万的价格拍到一饼茶王,有人说他开了半座山来藏茶,甚至有传闻他用来藏茶的仓库要开着车才能看完……

央视2套《中国财经报道》专题节目《老茶之谜》中所讲的“中国老茶收藏,南有蔡金华,北有纪晓明”,“南蔡”指的是广东茶文化促进会会长,东莞市天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华先生;“北纪”指的是陕西苍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纪晓明先生。

据了解,蔡金华是做房地产生意的,但是很喜欢收藏,摄影器材,音响,名牌汽车等,从2003年开始收藏的茶叶。除了为茶业分门别类,就管理仓库的人员就有近百人。蔡金华堪称是中国藏茶最多的人,他自己非常看好老茶市场的未来。

2013年蔡金华开辟了半座山来收藏他几千吨的茶叶,他说茶仓建立在一片山水环绕的风水宝地,占地65亩,三面环山绿树围绕的自然环境净化了空气,交通极为便利,关键是这里完全没有工业污染。

蔡金华向记者透露,自己的藏茶总量目前已达到7000吨;而且藏茶品种丰富,六大茶系都囊括其中,有雅安藏茶、安化黑茶、广西六堡茶等,而藏茶量比较大的还是普洱茶。

为什么收藏那么多茶?蔡金华对此回答说:“东莞人喜欢喝老茶,基于此,开始慢慢收藏,因为当时不想卖,所以后来越藏越多。”跨越近十年,7000吨茶叶究竟价值多少?据蔡金华保守估计,目前这些收藏的茶叶总价值达到30多亿元。

创新模式

保障三年三千间店的大计

除了藏茶量全国之最,东莞的茶交易量在全国也属数一数二。每年普洱茶产量的40%-50%都在这里交易,黑茶产量的60%流通到东莞。毫无疑问,东莞天量的茶叶收藏已经进入流通阶段,连锁渠道是一种很好的流通方式。

物以稀为贵,本就是老茶在市场上的卖点,那大量的藏茶被交易和饮用之后,蔡金华明白,他手里的老茶也会更加稀缺,价格也会更高,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不会错过把爱好变成生意的机会。

他很清楚虽然喜欢藏茶,但是也要和经济效益结合,那么多的茶不可能全都喝完。而且也不是想一次就卖完,是要配合天得茶业的店面慢慢的消化,未来天得茶业收藏的黑茶、普洱等老茶,将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有节奏地流向市场。

“天得是一个多功能、多模式、多渠道的复合企业,立体化商业模式是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这是蔡金华在多种场合说过的话。

任何模式的创新,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承受,他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天得茶业就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承担起此次行业变革、模式创新费用的企业。据蔡金华透露,天得茶业按照上市企业标准进行打造,专注流通服务领域,以打造3000家终端连锁销售服务实体店为战略目标,同时建设规模化的天得茶叶交易服务平台,天得茶叶银行、天得茶叶拍卖中心以及天得茶文化博物馆,还有几万多立方米的天得专业干仓陈储及物流配送中心。未来的天得茶业将是一个集茶叶审评鉴定、买卖交易、仓储物流、抵押融资、行情发布、宣传展示、文化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企业。

他向记者透露,打造3000家连锁店主要是以加盟方式进行,大概要花三年时间。如此大量的藏茶入市会不会对市场造成极大的冲击?对此,蔡金华表示,他并不是一下子出掉所有藏茶,而是逐步抛向市场,因此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我们的连锁店别具特色,因为藏茶涉及多种品类,所以并非是品类单一门店,我们卖的是万家茶,所有茶厂都是我们的客户,如同7-11便利店一样,供应各种品牌、品类产品。”

事实上,东莞茶叶藏家、投资者每年吞下了海量黑茶,因此普遍和厂家也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投资连锁门店有助消化收藏的茶叶。天得茶叶等连锁店相当于“前店后厂”,让收藏的茶具备快速流通的渠道。

cy260.COm小编推荐

李镇阔:世界茶叶科技跨界创新第一人


摘要:他是全球茶行业的变革者,颠覆了传统茶叶格局,在跨界创新中,将茶玩出新花样,开创了茶叶科技新时代。通过破旧立新,他把茶制成可冰水冲泡的液体茶、能使铁观音泡出国酒香的酒香茶等创新茶;通过跨界融合,把茶叶制成酱油、酒、粮食等,颠覆了传统茶叶以喝为主的理念,使茶以多样化的形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他是世界茶叶科技跨界创新第一人,被评为中国改革杰出人物,是首届中国EDP商界领袖中的学员,并选择在厦门大学EMBA中继续深造,他就是绿腾茶叶科技的创始人及董事长——李镇阔。

2000年李镇阔创办了科技创新型茶企,从企业成立之初就打着科技创新茶的旗号开始了自己的茶事业,通过现代化茶园基地的开发、团队的组建、带着科技创新理念将茶玩出了新花样。

他以跨界融合为理念,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使茶叶除了传统中的喝法外,还可以使用冰水冲泡,实现标准化;除了传统中的口感外,还能使茶叶泡出国酒茅台香,开创了酒香型铁观音;使茶叶除了喝之外,还能以酱油、白酒、粮食等角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大的颠覆了传统茶行业,开创了茶叶科技新时代。

最大的挑战是从0到1的创新

中国是世界上的茶叶大国,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但长期以来,中国茶主要以喝为主,茶叶产能过剩、品质参差不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概念薄弱、传播渠道与产品结构单一,如何使茶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了茶企们的当务之急。

面对中国茶叶市场的弊端,大多数茶企依旧是按照传统的制茶工艺进行生产,导致其产品无法实现突破、市场竞争力低、产能过剩,无法打开新市场。与传统茶企不同的是,李镇阔认为“茶是一种极具开发潜能的事物,茶叶的功能也不只停留在喝的层面上,而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跨越茶界,将茶与其它产业相融合,让它以更多的形态进入到人们大都生活中”。

一个支点撬动一个产业

2013年,世界首创酒香茶的诞生开启了绿腾茶叶科技发展的新篇章,伴随酒香茶的问世,是绿腾茶产业创新项目的敏锐跟进。在成功研发出能使铁观音泡出国酒(茅台)香的酒香茶之后,李镇阔携手自己的研发团队进行双管齐下,着力从茶叶本身的创新与茶叶的跨界融合两个方向寻求突破,利用茶叶科技这个支点来撬动茶产业,从而使茶叶不在只停留在喝的层面上。

李镇阔不仅改变茶叶传统的香型与颗粒状,还将茶叶跨界到酱油、白酒、粮食等领域。通过破旧立新,他开创了酒香型铁观音,并将传统颗粒状的茶叶制成可冰水冲泡的液体茶;通过跨界融合,他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了茶叶酱油与茶叶酒,还计划着将茶叶制作成面条等可以充饥又不易吃胖的粮食,让纯天然茶叶中所蕴藏的营养通过多种形式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这种完全颠覆性跨界创新的研究成果,吸引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吉林人参研究院、福建省质量研究院等权威的科研机构来参与合作,进一步推动了整个中国茶叶科技创新水平走在世界前沿。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创新就有优势。李镇阔以茶叶科技为中国茶企打开了一条新路线,将纯天然茶叶通过科技手段以多样性的角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这不仅延长了茶叶的产业链,还有效的解决了茶叶产能过程的问题,提高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通过茶叶创新,李镇阔为自己赢取了优势,占领了茶行业的制高点,进而推动茶产业的高端发展。

樊绰:书写云南茶史第一人


唐代是中国茶业空前兴盛的时期,正是到了唐朝,古代所称的“荼”字,才减去一笔成了后来的“茶”字,荼之谓“茶”,乃自此始。当时,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茶产日盛,名品纷呈;种茶、制茶技术有了很大提高;茶叶,贸易十分活跃;饮茶之风盛行朝野,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茶利大兴,封建茶法应运而生:茶学著作、艺文不断涌现,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经》。

陆羽《茶经》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及以前有关茶叶的知识和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三之中把全国茶叶产地分为八大茶区。但囿于见闻之故,他没有把茶树原产地云南的茶产出收录其中,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所幸比他晚几十年的同朝代人樊绰留下了关于云南产茶的最早记述。樊绰为安南经略使f今越南河内)蔡袭幕僚。862年(唐懿宗咸通三年),南诏乇世隆遣将攻安南,经略使王宽不能御,朝廷以湖南观察使蔡袭代王宽为经略使,将兵屯守,樊绰随行。为了对付南诏,他受蔡袭命,对南诏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搜集资料并参考前人著作(主要是袁滋《云南记》),写成此书。

书中对南诏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民族、山川、交通城镇及境外诸国作了较详细记述,为现今仅存唐代著述中有关云南地区之专著,具有极重要的史料价值。他在《蛮书?管内物产第七》(862年)中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在《蛮书》中,樊绰对云南茶的产地区域、采制技术、饮用方法都作了准确而具体的描述。此后,以汉族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茶文化里才有了云南产茶的记载,云南茶才逐渐为世人所知。直到一千多年以后人们才发现云南这个被历史遗忘的地方原来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茶树正是以这里为中心向中原和南亚次大陆传播的。

茶界名人传奇: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


名山出名茶。武夷山灵秀山川孕育出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驰名中外。它是世界四大茶类中的中小叶种茶树之代表,又是乌龙茶类之始祖,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前茅,备受世人之青睐。

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193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东湖塘,2006年2月15日晚病逝于北京友谊医院,享年75岁。武夷山崇安茶场茶叶栽培专家,“武夷岩茶”泰斗把他的一生都交给了岩茶,并成为武夷岩茶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人物。

1953年,年仅21岁的姚月明毕业于安徽大学茶叶专业,被分配到当时全国三大茶叶试验场之一的崇安茶叶试验场任试验组长,成为该茶场第一个科班出身的茶叶专业大学生,挑起了武夷岩茶科研带头人的担子。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于历经长期的战乱与动荡,曾经辉煌一时的武夷山茶业处在历史低谷期。当时崇安全县茶叶产量不到1000担,仅是现今武夷岩茶产量的1/10左右。年轻的姚月明一到武夷山,便投入到茶场的恢复性建设和栽培制作的科研实践中去。他负责规划勘察设计了中国第一个有着4000余亩茶园的机械化茶场——崇安茶场。同时,他还负责武夷岩茶的粗制加工和新品种培育,以及武夷名枞、武夷土壤、武夷耕作法、茶叶病虫害四个专题的调查。为搞好调查,他与教授、茶师带着水壶,背着馒头,手拿罗盘针,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将每片茶园的地理位置、生长环境、品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饿了就啃啃馒头,夜里走到哪儿睡到哪儿。不知跑了多少山头,也不知在山上睡了多少个晚上,终于他写出了第一篇论文《论武夷耕作法》,该文后来还成为中等专科学校的教材。

几十年来,他的科研成果可谓硕果累累,上世纪60至80年代,经他一手攻关的烘青绿茶被定名为崇安茶场高级莲心,作为当时国家的主要外交礼茶,武夷水仙被评为农业部部优产品。他先后进行武夷名枞、武夷茶区病虫害调查及武夷岩茶耕作法等多项专项调查。1958年,他设计使用了福建省第一条萎凋槽和四锅联炒式杀青机,1959年设计了乌龙茶专用第一台“双列联动摇青机”。

1983年前后,作为当时最大龙头企业的崇安茶场陷入困境,企业负下200多万元的巨债,当时的崇安县领导找到姚月明,让他出任场长,带领企业脱困。1984年初,姚月明受命于危难。他带领销售人员北上东三省、上海、南京,南下广州、厦门等地,把库存4000多袋茶销售一空,茶场终于起死回生,扭亏为盈,场里经营开始好转。之后,姚月明又用了两年时间,还清270多万元的旧债,并盖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厂房。

1987年,企业经营走上正轨,姚月明按约辞去场长职务,又回到他的书斋去搞科研了。

武夷山这一方茶叶的圣地,吸引了大批茶叶界的专家学人。几乎全国所有茶叶权威都在此呆过。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在武夷呆过10年之久。吴先生去世后,全国茶叶界三大权威——制茶权威陈椽教授、栽培专家庄晚芳教授、茶叶化学专家王泽农教授也都先后在武夷长住过。这三人都是姚月明的导师。

自从姚月明来到武夷山,便无可救药地痴迷上了这方山水和山水中的茶叶。在安徽大学时,姚月明是陈椽教授的得意弟子。毕业时,陈教授建议月明留校任教,年轻的姚月明认为,要认识茶,就得到它生长的地方去。于是他被分配到了崇安茶场。三年之后,陈老先生来到茶场,邀请高足回校任教。武夷岩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品质令姚月明着迷不已,哪里肯轻易离开。陈老无奈让步:再给你7年时间。7年之后,陈椽老先生如期而至,没想到他又失望了。

姚月明的投入和努力并没有白费,他对武夷岩茶在海内外声名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1961年5月,陈椽教授叫不回弟子,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安排姚月明到安徽农大给他茶叶系1-4年级400多名学生汇报10年来的科研成果。几场报告下来,这个系掀起了武夷岩茶热,3个毕业班的100多名学生都要求毕业论文写武夷岩茶,姚月明成了这100多名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一时竟无法脱身。

1961年,中国农科院在杭州召开年会,会上给了姚月明3个课题,一是武夷岩茶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武夷岩茶初制机械化研究;三是武夷岩茶新工艺研究。并给了13万元的经费和15年时间,由安徽农大、浙江农大和福建省配合姚月明完成这个课题。之后几年,每年到茶场协助研究和实习的大学生都有二三百号人,崇安茶场一时间在全国茶叶界盛极一时,而武夷岩茶也随之声名远播。

姚月明对大红袍的培育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1953年至1955年,姚月明随叶鸣高和陈书省两位老茶叶专家在武夷山进行武夷名枞调查。这期间,姚月明从大红袍母本上剪了几根长穗,扦插在实验场办公室后面,并且已经存活两棵。1958年这里建机场,这两棵珍贵茶苗不幸被拔除。文革时期,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迫离开茶叶实验室,下放到茶场农业区内种水稻。但姚月明仍偷偷利用业余时间培育大红袍,培育出来后沿用吴觉农先生当初的命名“北斗一号”。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红袍开始供应外贸,但数量微乎其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臻成熟,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今,武夷山许多茶农都种植了大红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几十亩。但是,由于姚老与大红袍这种异乎寻常的关系,由他亲手监制的大红袍还是要比其他的大红袍贵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姚老每年签名制作的大红袍也仅20来斤,成为各地茶商争相竞购的奇货。

5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如今,安贫乐道的姚老与老伴居住在武夷山市府大院的一套两居室的蜗居内。他依旧每天都很繁忙,特别是每年的3-7月,采茶制茶期间,他每天都巡走在茶园和工厂之间,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指导。

姚月明,这位武夷岩茶的泰斗,一生与武夷岩茶结下了“生死情缘”。无论是在事业鼎盛时期,还是隐归阶段,他都执着地进行武夷岩茶研究,在武夷山这个山沟沟里一呆就是50余年,其精神、其情愫令世界茶人为之敬佩。

年深月久的濡染,武夷岩茶的悠长的韵味已深深地融入到姚老的身体和灵魂,甘泽而乏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久藏不坏……

姚月明致力于岩茶的研究业五十余年,一直工作在第一线上,为严把武夷山茶区各种茶叶的质量关,每天品饮各类茶种四百余泡,并向企业及茶农讲解、传授岩茶培植和制作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姚老对武夷山岩茶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姚老虽是业内公认的岩茶泰斗,但他却从不以名人自居,不管任何人,只要热爱武夷岩茶就会得到这位泰斗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并且,作为茶业界的老前辈,他德艺双馨,育茶、育人。他的弟子赵泉山在北京创建北京武夷山茶叶有限公司时,姚老亲临,并特意叮嘱赵泉山:“要学茶,先学做人,不得以次充好,制假售假坑骗顾客,要对得起顾客、对得起武夷山岩茶、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姚老的肺腑之言,也是一句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这就是武夷山岩茶和武夷山茶人,武夷山岩茶的茶香使人陶醉,武夷山茶人的精神让人尊敬,不管是武夷山岩茶还是武夷山茶人都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泰宁岩茶第一人 茶缘武夷圆梦泰宁


陆耀全,福建省状元茗茶有限公司董事长,有人称赞他是泰宁岩茶第一人。

茶缘武夷

说起茶,记忆又将陆耀全带回到家乡。1973年,陆耀全出生在建瓯市东游镇溪尾村。建瓯,宋时称为建州,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建瓯任过“茶官”,被当地人封为“茶神”,而陆耀全则是陆游的后裔。

小时,陆耀全家乡的山坡上种植了许多茶,满山遍野,满目翠绿。采茶季节,他随父母上茶园,玩耍、追逐,梦想长大后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茶园。高考时,遵从父命,没有选择茶专业,而是填报了南平师专外语教育专业。毕业后,成了家乡东游一中的一名英语老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亲朋好友、兄弟姐妹纷纷下海,有的在国内打拼,有的走出国门去淘金。可家中年过花甲的父母,需要陆耀全尽孝,他依然坚守在教育岗位。

改变发生在2001年。这一年,陆耀全被学校派到武夷山进修,在武夷山,他认识了有“茶王”之称的大红袍制作传人刘国英。

2002年,他终于下定决心:走下讲坛,告别家乡,到武夷山拜刘国英为师。

刘国英言传身教,让陆耀全不仅学到了茶园管理经验,还掌握了茶制作工艺,更重要的是对茶文化的丰富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

圆梦泰宁

2003年,时任泰宁县梅口乡党委书记黄志远看到乡里那300多亩荒废的茶山需要重新开发,便到武夷山去招商引资,引进“茶能人”。

陆耀全跟着刘国英第一次来到泰宁县梅口乡考察。梅口乡位于金湖景区核心地,生态环境、气候、植被、土壤都非常适宜发展岩茶。几番考察后,刘国英决定投资发展梅口的茶产业。

为了圆梦,陆耀全跟随师傅刘国英来到泰宁,师徒也成了合作伙伴。经过四年艰辛改造,基地不断扩大,引进新品种,茶园初具规模,效益初步显现,组建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大金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状元红、甘露桂优质岩茶在泰宁很畅销,一炮打响,成为特产,获得了“福建省名茶”称号,是当时泰宁唯一获此殊荣的茶品牌,陆耀全也圆了拥有一片茶园的梦想。

2005年,福银高速公路通车,泰宁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泰宁旅游生机勃勃,带来无限商机。刘国英和陆耀全雄心勃勃,不想局限于经营单一的茶产业,想做大泰宁的茶文化,于是在泰宁金湖畔与人合作共同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茶文化博览中心”,成立了福建省甘露茶苑有限责任公司,对茶产业和茶文化进行综合开发。

这时,刘国英因武夷山“老根据地”投资需求,撤资退出在泰宁的股份,“茶文化博览中心”经营权只好转让。

是去是留?正当陆耀全徘徊不定之时,重商亲商的县政府,给他送来了关怀与温暖;泰宁人的纯朴,泰宁人的情谊,给了他留恋;在国外的兄弟也在资金上“雪中送炭”,重树信心的陆耀全,决定留下继续发展。

用心做茶

从那一刻起,陆耀全倾心茶产业,用心做茶。

他不断投资扩大茶业生产基地,先后投资400万元,在朱口镇的朱石崖下,建起了一个面积达400亩的标准化生态有机茶园;在金湖畔的水际村开发了面积达260亩的茶叶生产基地与观赏茶园。

“蛋糕”越做越大,陆耀全铁心“扎根”泰宁。他将父母从老家接到泰宁,既可以尽孝,又可以让父亲帮助照管茶园;把在武夷山二中当老师的妻子调到泰宁三中来工作;把在国内发展的弟弟动员来泰宁,负责管理茶园基地;邀妹夫带来负责加工制作环节的管理。一家人迁移泰宁,在泰宁买房,安居乐业。

家安泰宁,陆耀全信心满满。他的茶产业驶上了发展的“高速路”,产品从省内走向省外。“状元红”、“甘露桂”获得了省名茶、省优质茶、市优质茶、市级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通过了有机食品及绿色食品双认证,“状元红”参选首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荣获一等奖。

陆耀全的成功,带动了泰宁茶产业的迅猛发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万亩,全县仅岩茶品牌就有二三十个,县城就有70多家茶庄。

放飞梦想

2012年,“向莆高铁”通车,泰宁进入“高铁时代”,陆耀全,着手对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首先,做强做精茶产业。他将原先窄小的门店选址更换,更名为状元茗。品牌重新定位为发展第一湖山岛茶,基地选址大金湖第一湖山,天然山水为上,孕育生态岛茶,目标面积3000亩。茶叶品种除种植优质的大红袍、状元红外,精心培育茶树示范品种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黄玫瑰。请了著名的厦门觉茶广告策划公司进行品牌策划、包装。

其次,做大泰宁的茶文化。他要将泰宁厚重的状元文化融入茶产业中,他将公司重新注册更名为“福建省状元茗茶有限公司”;生产的岩茶系列更名为“状元茗”;企业的图案是一德胜门状元帽,象征一个状元头像,一顶状元冠帽,一幅湖光色,一品三杯香茗;他请了专业歌手谱写了一首《状元故里状元茗》歌曲;请专业策划高手出版了一册《状元茗》画册。岩茶产品包装更新为鼎、魁、冠三个系列,鼎系列尊贵、显赫,是身份的体现;魁系列是文化的品位,智慧的彰显,气质的流露;冠系列则是平民冠军茶、平价状元茶。

如今,陆耀全建立了企业独立的网站,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加入了全国供销网络平台,开通了电子商务,只要搜寻“福建省状元茗茶”,轻点鼠标,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款式的岩茶系列尽收眼帘。

目前,陆耀全的茶厂年产量达40吨,产值达1600万元,在福州、三明设立销售点,产品90%销往武夷山、广州、香港、河南等地。2012年“状元茗”岩茶系列产品荣获三明市首届品牌茶特等奖,2013年公司被授予三明市公共品牌“尚书品”首批特许生产企业。2013年12月31日,状元茗茶有限公司增补为福建省第七轮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12月,他的品牌茶荣获三明市尚书品首届名优茶评比两个名茶奖。

陆耀全说,去年,他到省农林大学习,与导师交流,深受启发。今年准备转变经营思路。在朱口镇生态茶园上,公司除种植300余亩杨梅、桃树、锥栗、油茶等经济作物外,还要开辟十几亩鱼塘,发展立体种养。此外,还计划开辟茶庄园,首先在梅口乡茶叶生产基地为试点,结合第三产业,打造茶庄园休闲项目,让游客全方位体验泰宁的茶文化。

陆耀全用心做茶,用爱书写泰宁岩茶的传奇,用行动放飞自己的梦想。面向未来,陆耀全要将“状元茗”打造成三明市岩茶第一品牌。

王正甫:咸宁甜茶“第一人”


王正甫和他研发的产品。

一种茶叶,经开水一泡,迅速变色,喝在嘴里,甜在心里,让人感觉韵味绵长,赞不绝口。这就是由湖北一盅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品茶师王正甫与省内有关科研部门专家共同研发的系列专利产品之一——参甜茶。该产品的研发填补了我国参甜茶饮料行业的空白,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准。20日,记者慕名来到崇阳,见到了一盅春茶叶产品的研发者王正甫。

在偌大的公司展厅里,不同品种的甜茶摆放其中,各有特色。刚一落座,王正甫就端上了泡好的参甜茶。一边品着香甜的茶水,王正甫一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甜茶的结缘。

今年57岁的王正甫是地地道道的“茶叶迷”。上世纪80年代就在赵李桥茶厂开发办从事砖茶的研发工作。后来在公司领导的重视下,他积极向领导建议,单独成立产品研发部,落实人才和资金保障等举措。2007年,他结合实际,大胆开发,从品种、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造,比如将流水沟改造成半圆形,茶叶一旦掉入里面,用扫把一扫即可清理,比原来的下水沟清理方便多了。自开发办成立后,开发了多种产品,当年就见到了成效。

2008年,时年50岁的王正甫因受企业改制等因素的影响,决心到崇阳老家创办企业,发展家乡的砖茶事业。因其掌握有砖茶的研发技术,有企业想出30万年薪诚邀,并且购买他的专利技术,但最终,王正甫拒绝了对方,他心中有一个目标,就是研发新品种,重振崇阳茶业雄风。

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辛苦存起来的5万元积蓄拿去搞开发,转眼就没了。不得已,2010年,他将赵李桥砖茶厂的一套房子以10万元的低价卖了,将这笔款用于产品研发上,连年迈的父母都跟着他住进了公司的办公楼。

2011年起,王正甫开始在过去一些产茶的乡镇考察种植基地。在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他意外发现了一种甜味植物。当地人说,每年春天有人上山将它采摘回来,用加工绿茶的方法制成条形,用开水泡开当茶饮。这意外收获让王正甫如获至宝。第二天,他便把采集的植物标本送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该所首席植物鉴定专家王映民教授对标本进行了仔细的对照、分析、鉴定,认定该种植物科属为木姜叶柯,是一种原生的甜茶品种。

王正甫与志同道合的武汉市武昌区科技孵化器技术组成员、高级工程师程辉共同提出参甜茶科研课题,并联合湖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组成专家团队。该团队历经数年科研攻关,提取的参甜茶素标准样品纯度达到98.6%,填补了国内空白。

实验证明,王正甫和科研团队研发的参甜茶素及由此研发出来的甜茶系列产品,能有效调节人体内分泌失调,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调节胃肠道,在预防、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方面具有食疗作用。

该产品配方全国独一无二的,并且申请了国家专利,目前已制订了美容产品、功能饮料产品等6个产品企业标准。

公司团队经过5年的研究,如今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产品标准7个,袋泡参甜茶、甜红碎茶、覆盆子甜黑茶、甜茯茶、葛根甜红茶、袋泡菊甜茶、原发酵甜茶等,在国内养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填补国内空白,其产品已经销往多个省市,公司与崇阳县铜钟乡政府达成1000亩甜茶基地协议,带动一批村民共同致富。

谈及投身茶产业的体会和今后发展,王正甫告诉记者,投资茶业很辛苦,欣慰的是,这么多年的执着坚守,不仅获得了茶业品种的丰收,更获得了精神上的丰收。今后将打响甜茶品牌,让其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畅销全国,走向世界。

思茅古茶第一人:何仕华


在思茅制茶、爱茶和收藏茶的人当中,何仕华这个名字很是响亮。从15年前发现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葳“国宝级”古茶树,到十几年间一直致力保护和宣传古茶树资源;从2001年一款令景迈古茶声名远扬的茶饼,到思茅多家知名茶厂的技术指导,经他手的普洱茶点石成金一样,总是成为众多茶客追捧的“玩家茶”。

有人曾悄悄说:何仕华是位很“倔”的人。他的“班比腊告”茶因为坚持原料的纯正而产量不多。坊间传说,有人财大气粗地想把他的茶全部买下收藏,开了高出别人许多的价格,但何仕华“倔”得就是不肯答应。

而当我面对面与他喝着一壶鲜爽甘润的2005年景迈春茶,听他谈起当年在茶山上摸爬滚打的故事时,这位思茅市会和昆明建城1240年纪念等活动精制了纪念茶饼。经何仕华精心制成的景迈古树茶纪念饼,分别被陆羽博物馆和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收藏。

作为思茅古茶资源最早的发现者、宣传者和保护者。何仕华看到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兴旺和人们对古茶的渴求,一部分古茶树受到了过度采摘和损害,这让何仕华等云南茶界的专家们都痛心不已。

“这些在大自然环境中平平安安生长了上千年的古茶树,要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毁了,那绝对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罪过。”这时的何仕华终于显出了他的“倔”。

抱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05年12月,由张顺高、张芳赐、蔡新、何仕华等七位云南著名茶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应普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之邀,先后对普洱县宁洱镇白草地豹子洞,宽宏困鹿山、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普洱县城清真寺庙的栽培型古茶树进行了考察论证。在厚厚的《考察现场鉴定意见》书上,专家们共同对古茶树资源提出了饱含责任感的建议。如何合理地采摘和保护,如何在古茶园旁边发展新茶园……

普洱茶的盛世,也是云南茶人的盛世。云南茶人在盛世里冷静地思考着。

何仕华集40多年从事茶业、茶文化、茶叶经贸工作的经验,写成了二十多万字的《茶缘春秋??普洱茶及其文化的研究与实践》一书。目前该书已进入了后期制作,这不仅凝结了何仕华几十年的茶缘情结、更是爱茶人期盼已久的一部普洱茶经典文献。

4月12日,在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组织的考察活动期间,与何仕华一起走在普洱县城的街道上,他指着城西远处的天壁山告诉我们:普洱县原来打算在那西门石岩上刻一个巨大醒目的“茶”字,让凡是进入

普洱县城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当时连题字都请省里著名的书法家写好了,后来发现准备刻字的地方自己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树,这些小树拼成了一个大大的“茶”字。这个奇观,竟比刻上去的更自然、更奇妙!

顺着何仕华的手指看过去,山顶缭绕着云雾的天壁山上,那悬崖绝壁上的“茶”字自然天成,仿若大自然也不敢寂寞,要来赶一赶这茶的盛世。

何仕华轻拟一诗赞道:宁洱西门岩,峭壁绿树生。远望俨茶字,南天一奇观!

茶界名人传奇:吴世海的成长之路


吴世海,广东广宁人。1920年义和茶行主人吴天礼第四代传人、昊展茶业创始人、广东省广宁政协委员、国家高级评茶师。现任中国·广宁茶商会执行会长、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个人经历:

1991年2月22日,年仅17岁的吴世海走进省城广州从事茶行业,开始在广宁人聚集从事茶叶贸易的广州芳村茶叶街(南方茶叶市场前身)经营茶叶及传播中华茶文化。

1997年4月21日,在珠海市上冲创办昊展茶业第一店,秉承曾祖父“品质第一,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广泛结交海内外茶叶行家,因缘较早接触陈年普洱,从而痴心钻研普洱茶事业的发展,走上独属自己的成长之路。

2014年5月3日“昊展奉茶日”吴世海于昊展博物馆

自小与茶结缘的吴世海,对中国茶文化有深厚情感,平时“喜创新、重学习、好结交”,崇尚宁静淡泊的生活。致力于普洱茶事业的健康发展,却有一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胆识和魄力,对茶行业“爱得深沉”,在茶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

2004年,吴世海在首届云南普洱茶研讨会上结识了大益和老同志品牌的创始人邹炳良先生和卢国龄先生,当机立断决定了与两位前辈的合作。征服吴世海的,首先是两位前辈的人格魅力。做茶如做人,茶品如人品,两位老先生保留了老一辈身上的许多优良品质,踏实做实事,不见半点浮华之气,德高望重,却依旧质朴纯良。其次,两位前辈在茶行业的影响力与专业知识也让吴世海如获至宝。邹炳良和卢国龄是中国普洱茶发酵标准的奠基者,有50多年的从业历史,是普洱茶行业内的标杆人物。他们从绿色方圆”系列的市场认可度与美誉度都非常高。

与两位老专家的结缘,使昊展茶业的事业再上高楼。从1997年在珠海开设第一家店到2003年正式注册“昊展”商标,2006年注册“绿色方圆”商标。如今,昊展茶业全国连锁乘着盛世中国的东风,以珠海为大本营,依靠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运营中心,全国已有近百家专卖店和600多个分销商、昊展模式每月都在不断创新,致力打造国际茶叶连锁知名品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资质实力不断扩大,拥有高级评茶师1名、评茶师3名、高级评茶员21名、高级茶艺师31名。

昊展的目标是打造国际茶叶连锁知名品牌,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兼顾海外市场。茶友的口口相传,使昊展茶业在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累积了一定的人气与口碑,相信将来一定会厚积薄发。面向未来,公司以品牌为先导,渠道为依托。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及服务,引领企业持续赢利,基业长青。为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而奋斗终生!

岁月如梭,经过20多年发展,吴世海从1991年骑五羊自行车起步到1994年的幸福摩托车,再到2013年昊展博物馆和专业茶仓的建立,昊展人正在绘制一幅美丽的蓝图。而见证了艰辛创业历程和企业成长之路、承载了岁月风霜的自行车与摩托车早已完成历史使命,身居博物馆,与吴世海曾祖父吴天礼的铜像及其他诸多藏品一起,告诉前来参观的茶友与后人有关昊展茶业的故事。

公认的中国茶产业“咨询+资本”第一人:蒋同


公认的中国茶产业“咨询+资本”第一人:蒋同

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茶叶事业部总经理,川红茶业集团独立董事,著名的“高增长战略”咨询专家,国资委信息中心专家,CCTV-7观察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新疆财经大学EMBA班客座老师,是公认的中国茶产业“咨询+资本”第一人。咨询经验主要有:金龙鱼、蒙牛、万科地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银行、雪花啤酒、康佳集团、平安保险、长城集团、江铃汽车、广茶王老吉、阳光医院、辉煌卫浴、客户茶业……。

?出于民族情怀和使命感,2005年起,蒋同先生在中国最早专注于茶产业的商业化研究和咨询实践,在品牌、营销、资本运作、产业整合方面对中国茶产业形成了深入而持久的影响,长期担任茶企和地方政府的顾问。和君咨询成功帮助“大益”、“川红集团”、“日照碧波”等20多家茶企实现业绩的大幅度提升。为八马茶业、重庆茶业集团、文新茶业、蓝天茶业、五云茶业、花秋茶业、老记大红袍、客户实业、皖云茶业等几十家茶企提供战略培训咨询,其培训效果令人震撼,高层管理者可以从他的培训中得到制定本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刻认识。蒋同先生还是中国首个茶产业重组案例“川红集团”及首个茶产业政府引导基金“宜宾川红茶产业发展基金”的构想者、实践者。蒋同先生和他的团队,被业内誉为“中国茶产业咨询第一团队”。

和君咨询茶叶企业案例:

中国铁观音第一品牌:八马茶叶营销战略规划;

普洱茶第一品牌:深度营销

中国花茶第一品牌:花秋茶叶战略及营销诊断;

藏茶第一品牌:雅安友谊战略规划

山东绿茶第一品牌:日照碧波营销战略、年度营销管理;

四川红茶第一品牌:品牌战略;

山东茶叶店连锁第一品牌:悦来香产品、品牌战略;

中国红茶后起之秀:川红集团发展战略、资本战略、年度营销管理.

营销战略培训咨询:文新信阳毛尖、蓝天茶业、五云茶业....

茶界名人传奇: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从业界到民间陈德华都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他对大红袍的贡献,远远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位制茶人。他从事武夷岩茶名枞品种的研究长达四十余载,尤其对大红袍的剪枝繁育与制作技艺做出了决定性的杰出贡献,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是大红袍成就了陈德华,还是陈德华成就了大红袍?是大红袍,帮助人们记住了陈德华;是陈德华,帮助世人记住了大红袍。

最早拼配武夷山商品大红袍

陈德华是福建长乐人。70年代的福建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但有着丰富的农林资源特别是茶叶资源,陈德华从小就有为福建兴茶富民的志愿,满怀理想的他就读了福安农校。

1963年陈德华从福安农校毕业,分配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在茶科所工作期间陈德华利用休息时间,走访各地调查研究武夷山岩茶。在调查中陈德华发现在一些发达省分的市场上有许多包装精美的武夷山大红袍。陈德华心想“武夷山市场上都没有大红袍,为什么其他的地方市场竟然有?”经过陈德华的调查研究,原来那些武夷山大红袍都是用其他茶叶拼配出来的,只是打着武夷山大红袍的招牌。

当时陈德华就想别的地方都有武夷大红袍,怎么能让这么好的茶“墙里开花墙外香”。陈德华立刻动身回到武夷山茶科所,开始组织宣传拼配武夷山大红袍。“武夷山有许多茶,其中一些品种的质量并不亚于大红袍。比如肉桂,它的香气甚至比大红袍更浓郁,而水仙,它的茶汤之醇厚,堪称岩茶第一。”如果将这些茶的优点综合起来,岂不是更好?在他的细心的宣传和推广下,茶科所许多人加入了陈德华拼配武夷山大红袍的队伍。

为了能使拼配出来的武夷大红袍品质比其他地方的更好,陈德华早晨带人上山采茶,晚上又经常研究制茶的工艺到深夜。他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很快,第一批由陈德华亲手制作,挂着武夷山茶科所招牌的大红袍,出现在茶叶市场上。令他想不到的是,这一炮就打响了。这批茶,很快就被客商高价抢购一光。许多客商都纷纷表示,这样的好茶,有多少就要多少。有人甚至当场就掏出了一大迭钞票作为来年的定金。

虽然茶科所大红袍热卖,但陈德华并不是十分高兴。因为这毕竟是用茶科所里的其它武夷岩茶拼配出来的,不是真正的大红袍。许多客人问及大红袍的来源时,陈德华也如实相告。顾客遗憾的同时,陈德华的心中也同样感到遗憾。

给予大红袍第二次生命

1965年的一天,陈德华接到命令去陪同省茶科所来调查茶叶育种情况的人,他心想“我有机会跟省茶科所的人好好探讨下茶叶方面的问题了”。陈德华来到武夷山市茶科所,令他意外的是省茶科所来的人竟然是他熟悉的一位校友。他乡遇故知,两人格外兴奋,滔滔不绝的聊了起来。

校友神秘的向陈德华透露说“其实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是奉上级之命,要剪一点大红袍母树的穗条作科研之用。”于是陈德华陪同他去了九龙窠。莽莽武夷山,仅存6株树龄逾350岁的原生大红袍茶树生于九龙窠的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亦称“猴采茶”。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才剪了两支。出于好奇心,陈德华也想弄两穗自己种。令他想不到的是,一向很好说话的校友这时候却变的严肃起来。回到茶科所的时候,陈德华又再次想提出要大红袍的事,还没等陈德华把话说完,校友就严辞拒绝,说没有上级的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动一片叶子。

自从那以后,陈德华对大红袍就难以忘怀。陈德华那时对大红袍是日思夜想,还有萌生晚上趁看守母树的人员休息的时候,偷剪几支的想法。但那只是想想而已,他还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大红袍的调查研究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陈德华对大红袍的心愿于二十年之后终于完成。1985年,陈德华当上了市茶叶所所长,在一次省里召开的茶业会议上,陈德华又碰到了当年那位老校友。两人见面依然像20年前一样兴奋,滔滔不绝。陈德华开玩笑似的说,“现在,你该可以给我一点大红袍了吧。”那位校友很爽快地答应了。带他到暴涨暴跌。“大红袍的产业要发展不是靠炒作,而是要靠茶商们齐心协力的改良茶品种,科技兴茶。”

陈德华虽已年过七十,但他像一株老茶树一样不断散发出新香。1997年退休后,人们以为他可以在家品茶论道,安享天年。可他却退而不休,继续奔忙在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线,他一生重实践勇于探索,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大红袍产业的探索研究上。

陈德华很早就认识到要让茶农富起来,必须走产业化道路,改良茶叶品种,加强茶园管理,进行机械化生产,用科技和管理使中国茶叶走上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有些“专家”提出大红袍“三不变”的理论,说品质、工艺、品种都不能变。

对此陈德华表示,“这三种都要变。首先,品质要变,要变得更好。我们可以引进更好的茶的品种与大红袍拼配,使其精益求精。其次,工艺要变。我们绝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我们要科技兴茶,改良和发明机械化制茶仪器。只要能达到传统工艺的要求,自然要用最先进,最省力的方式,不必固步自封,作茧自缚。再次,品种也可以变。可以改进,武夷岩茶最早是用菜茶拼配的,我们可以引进比菜茶好的品质,如金观音、黄观音、紫玫瑰、黄玫瑰等。”

陈德华勇于探索。日前,他将千百年的至尊茶品与琉璃艺术完美融合制成“武夷茶韵1385”特级大红袍。为“武夷茶韵1385”制作,陈德华还亲率团队精心选摘2009年武夷山风景区方圆60公里的正岩区特级茶种与纯种大红袍拼配,在今年5月最佳采茶季节,严格按照一芽两至三叶的最高采摘标准,经萎凋、做青、双炒双揉等十余道传统工序,制出2000份顶级大红袍。为了能让这种最具中国特色的饮品蕴含更多中国元素,陈德华还专门找到琉璃制作大师戴舒丰专为该茶设计了“卧虎藏龙”茶樽一方,使品茗者在品完大红袍,依旧能透过这方堪称琉璃艺术品的茶樽,回味中国茶文化的深邃悠长。

心系大红袍传承技艺

2006年6月,中国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的制茶工艺,陈德华自然被授予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枞大红袍传统工艺技能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从武夷正岩区的点点名枞,到“绿叶红镶边”的粒粒茶叶,中间要经过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扬簸晾索、拣剔、归堆、复焙等多个加工环节,可说是“粒粒皆辛苦”。每个环节又都有讲究,例如“三不采”原则、双炒双揉、两晒两晾等,其中“做青”更是考验茶师的“真功夫”。

陈德华的制茶工艺真可谓是炉火纯青。他向我们介绍了,“做青需经过多次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环节交替进行。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从而让水分走失更快,但是走失太快,就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等青的目的是让茶青发酵,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

“茶除了制作考究工艺,其实泡茶的整个过程也有很值得回味的技艺。”陈德华一边优美的泡茶,一边给来访的客人讲述,“茶给中国人带来更多享受,是茶的冲泡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品茶论道的乐趣。‘高山流水’‘乌龙入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这些带着传统文化烙印和历史厚重感的名称,就出自大红袍十八道茶艺。”

好茶冲泡起来香气四溢。说着陈德华为来访的客人泡起了他珍藏多年的大红袍饼茶,烟火气散去后,能闻到幽幽的桂花香味,味道更醇,且有种特殊的清,冲泡多次后,又觉得余粽叶味。

陈德华向记者介绍了他对大红袍的独特之处的三点理解,首先,因为在武夷岩茶中没有那一种茶有大红袍如此多的传说,这些传说加深了大红袍的文化韵味。其二,大红袍有其独特的品质,9泡留有余香,口感独特,品味绝伦。其三,大红袍的发芽期迟,是最迟的一种茶,使得茶农可以调节生产期,专心研制大红袍。

当谈到大红袍制茶技艺传承时,陈德华有些担心大红袍制茶技艺“后继无人”。在武夷山,从事茶叶生产制作的人口约有4万,其中,栽种制作“大红袍”的只占到百分之六左右,不到3000人。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年轻人大都不愿尝试。“虽然说制茶可以走科技兴茶的产业化路线,可是还是需要一线的制茶工人。”陈德华强调说。

“现在传统大红袍的一线制茶工人多在60岁上下,面临着断代的危险,这也是大红袍制作技艺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陈德华说,传统的茶文化包含了制茶人与冲制者厚积薄发的功力,但是要传承下去,还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下“工夫”。陈德华希望他对于武夷山大红袍的那些贡献只是一个开创历史的序言,大红袍的美丽传说还将世代传承延续下去。

陈德华对于大红袍的痴情与付出,已然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语言去表达尊敬。而在采访的过程中陈德华不时的对记者表示,“其实我只是个爱茶之人。我最喜欢的还是上山采茶。喜欢那种俭清和静的生活。”他向记者介绍了俭清和静的生活理念。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唐朝陆羽茶经写道:“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明:茶崇和,就是和衷共济;茶致静,就是宁静致远。在现代,尤其要强调以安静、宁静的心对待工作和生活。

他就是这样一个茶人,一生以茶为侣,只要与他一接触,就能感到他周身都散发着茶的清香,茶的温馨,茶的岩韵……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界名人传奇:中国藏茶第一人蔡金华》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