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标准的比较

吴平

梧州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梧州543002

(原文发表于2015年第2期《茶叶》杂志,经作者授权在发布,本稿略有改动。)

摘要:目的:为《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便于贯彻实施。方法:通过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标准在编写依据和方法、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两者的异同。结果:《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是在《六堡茶》基础上增加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内容制定而成,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产品保护范围、原料种植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茶树品种、栽培技术、采摘、毛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等,产品等级从7个等级缩减至5个等级,前者比后者要求更宽广、更严格。结论:《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对保证六堡茶质量特色、提高质量水平,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关键词: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比较

中图分类号:TS272.7文献标识码:A

ComparethestandardofLiuPaoteaGIproductandtheLiuPaoteastandard

WUPing

WuzhouEntry-ExitInspectionandQuarantineBureau,Wuzhou543002,China

Summary:Objective:"LiupaoTeaGIproduct"tofacilitatetheimplementationofthestandard.Methods:basedonthe"LiupaoTeaGIproduct"standardandthe"LiupaoTea"inwritinginaccordancewithstandardsandmethods,scope,termsand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grade,requirements,comparativetestmethods,inspectionrules,etc.,indicatethe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betweentwostandards.Result:The"LiupaoTeaGIproduct"istoincreasegeographicalLiupaoTeaindicationprotectionofco

Keywords:GI;products;LiupaoTea;standards;compare

CLC:TS272.7documentcode:A

1前言

以历史名茶著称的六堡茶,于2011年3月16日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2]。2013年8月,为更好地保护六堡茶质量特色并促进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广西六堡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技术力量,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并对原有的DB45/T435-2007《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DB45/T479-2008《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广西地方标准进行修订[3-5]。2014年1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公告,批准并发布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DB45/T435-2014《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DB45/T479-2014《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项标准,均将于2014年12月30日实施。这标志着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6-10]。

此DB45/T1114标准在制定过程就引起业内外的高度关注,那么该标准与原来发布的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有何异同、有何联系等也是业内外都很关注的问题,笔者作为这两个标准的第一起草人,认为有进行解析和比较的必要,以利于理解和贯彻实施[11-17]。

2《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的异同

DB45/T1114与DB45/T581都属产品标准、推荐性标准(以下简称“两标准”),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有共同的内容要求、相似的结构,但也有差异。

2.1在编写依据、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方面的异同

在两标准前言中均说明了编写依据、起草单位、起草人等事项,其异同详见表1。

表1 两标准在编写依据、起草单位和起草人方面的异同

序号

内容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编写依据

本标准参照GB/T9833.2—2002《紧压茶黑砖茶》、GB/T9833.6—2002《紧压茶紧茶》、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要求,结合六堡茶产品特点制定。

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2005年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及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18-20]。

2

起草单位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六堡茶协会、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等9个单位。

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14个单位。

3

起草人

吴平、蔡洁、覃柱材、吴志勇、孔祥军、刘晓松、樊春燕、温志杰、张宏、陈平韬、刘泽森、张均伟、苏淑梅等20人。

吴平、邱卫华、韦宇宁、黄蘅、杨柳、马士成、龙志荣、温志杰、卢本沛、张宏、刘桂宁、刘泽森、张均伟、苏淑梅等21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DB45/T581的编写依据中未明说,但其编写方法也是按GB/T1.1-2000、GB/T1.2-2002的规定进行编写的,而这两个标准后来被整合成为GB/T1.1—2009[11,20-22]。因此,两标准在本质上均属产品标准,在编写方法方面并无根本性区别,只是在内容上DB45/T1114增加了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和要求。

2.2在标准结构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结构方面的异同详见表2。

表2 两标准在结构方面的异同

序号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1范围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4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5

4分类等级

5分类、等级和实物标准样

4.1分类

5.1分类

4.2等级

5.2等级

4.3实物标准样

5.3实物标准样

6

5基本要求

6要求

6.1自然环境

6.2品种

6.3栽培技术

6.4采摘

5.1加工工艺

6.5加工

5.2陈化

6要求

6.6质量要求

5.3添加物质

6.6.1感官品质(含毛茶)

6.1感官要求

6.2理化指标

6.6.2理化指标(含毛茶)

6.3卫生指标

6.6.3安全性指标

7

7试验方法

7试验方法

8

8检验规则

8检验规则

9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由上表可知,两标准虽然内容要求有所不同,但结构相似。

2.3在具体内容方面的异同

2.3.1在适用范围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适用范围方面的异同详见表3。

表3 两标准在适用范围方面的异同

序号

内容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适制茶树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加工制成的各种类型六堡茶。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六堡茶。

简而言之,DB45/T1114只适用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六堡茶产品。

2.3.2在术语和定义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术语和定义方面的异同详见表4。

表4 两标准在术语和定义方面的异同

序号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3.1六堡茶LiuPaoTea

在适宜加工的特定区域内,选用适制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s)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六堡茶精制工艺加工制成,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

3.1六堡茶Liupaotea

在第4章规定范围内,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2

3.3六堡茶散茶(散六堡茶)LiuPaoTeainbulk

未经压制成型,保持了茶叶条索的自然形状而且松散的六堡茶。

3.2六堡茶散茶(散六堡茶)looseLiupaotea

未经压制成型,保持了茶叶条索的自然形状,而且条索互不粘结的六堡茶。

3

3.4六堡茶紧压茶PressedLiuPaoTea

经汽蒸和压制后成型的各种形状的六堡茶,包括竹篓装紧压茶、砖茶、饼茶、沱茶、圆柱茶等。

3.3六堡茶紧压茶brickLiupaotea

经汽蒸和压制后成型的各种形状的六堡茶,包括竹箩装紧压茶,砖茶、饼茶、沱茶、圆柱茶等,分别以对应等级的六堡茶散茶加工而成,或以六堡茶毛茶加工而成。

4

3.4六堡茶毛茶semifinishedLiupaotea

以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本标准6.5.1规定的工艺加工制成的茶叶。

5

3.2,3.5~3.22六堡香、袋泡六堡茶、陈化、陈年、陈年六堡茶、金花、金花香(菌花香)、槟榔香、槟榔味、陈味、滑、甘滑、留香、紫红、红褐、黑褐、褐黑、水气、水味

由上表可知,与DB45/T581标准相比,DB45/T1114删减19个术语、新增1个术语,在六堡茶定义中增加了产品加工的地域范围、适制茶树品种的规定,这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特色。

2.3.3在产品分类、等级、标准样等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产品分类、等级、标准样等方面的异同详见表5。

表5 两标准在产品分类、等级、标准样等方面的异同

序号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4.1按六堡茶精制茶的制作工艺和外观形态分类,分为六堡茶散茶、六堡茶紧压茶、袋泡六堡茶、陈年六堡茶。

5.1按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和外观形态分类,分为六堡茶散茶、六堡茶紧压茶。

2

4.2.1六堡茶散茶

按六堡茶散茶品质差别分为特级、一级至六级共7个等级,分别以对应等级的鲜叶或毛茶加工而成。

5.2.1六堡茶散茶

按感官品质特征和理化指标分为特级、一级至四级共5个等级。

3

4.2.2六堡茶紧压茶

按六堡茶紧压茶的品质差别,分为特级、一级至六级共7个等级,分别以对应等级的六堡茶散茶加工而成。六堡茶紧压茶外形有圆饼形、砖形、沱形、圆柱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

5.2.2六堡茶紧压茶

按感官品质特征和理化指标分为特级、一级至四级共5个等级。

4

4.3实物标准

4.3.1六堡茶散茶

按各级别的品质要求制作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换一次,各级标准样为该级别品质的最低界限。

5.3实物标准样

5.3.1六堡茶散茶

按各级别的品质要求制作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GB/T18795的规定,每三年换一次,各级标准样为该级别品质的最低界限。

4.3.2六堡茶紧压茶

不做实物标准样。由企业按加工工艺要求进行生产留存。

5.3.2六堡茶紧压茶

不做实物标准样。由企业按加工工艺要求进行生产留存。

4.3.3袋泡六堡茶

不做实物标准样。由企业按加工工艺要求进行生产留存。

由上表可知,与DB45/T581标准相比,DB45/T1114删减了袋泡六堡茶、陈年六堡茶两类产品,产品等级从7个缩减至5个,标准样的制备更加规范,这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

2.3.4在产品基本要求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产品基本要求方面的异同详见表6。

表6 两标准在产品基本要求方面的异同

序号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6.1自然环境(含立地条件、气候条件)

2

6.2品种

3

6.3栽培技术(含种苗繁育、茶树栽植、茶园施肥、茶园安全与环境、其他)

4

6.4采摘(含采摘时间、采摘要求、采摘方法、鲜叶装运)

5

5.1加工工艺

六堡茶初制和精制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应符合DB45/T479的规定。

5.2陈化

精制六堡茶从渥堆结束开始计算陈化时间,在适宜条件下陈化应不少于6个月,而且达到无水气无水味、出现陈香陈味方可出厂。

6.5.1.1~6.5.1.2.6初制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6.5.2.1~6.5.2.2.6精制加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6.5.2.2.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茶叶含水量降至18%以下,先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0%~90%、温度在18℃~28℃、无异杂味的环境或洞穴中陈化,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杂味的仓库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180d,陈化起始日期从渥堆结束开始计算。

6

6.6.1.2毛茶

毛茶感官品质

共有5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外形(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两方面描述。

7

质量特色

3.1六堡茶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

质量特色

6.6.1.1六堡茶散茶和六堡茶紧压茶应具有“红、浓、醇、陈”的品质特征。

8

6.1.1六堡茶散茶

表1六堡茶散茶感官指标

共有7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外形(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两方面描述。

6.6.1.3六堡茶散茶

表2六堡茶散茶感官品质

共有5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外形(条索、整碎、色泽、净度)、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两方面描述。

9

6.1.2六堡茶紧压茶

外形色泽黑褐油润,形状端正匀称、松紧适度、厚薄均匀、表面平整;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指标应符合表1中对应等级的要求。

6.6.1.4六堡茶紧压茶

外形应形状端正匀称、松紧适度、厚薄均匀、表面平整;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指标应符合表2中对应等级的规定。

10

6.2理化指标

六堡茶散茶有水分、总灰分、粉末、碎茶、茶梗、非茶类夹杂物、水溶性灰分、水浸出物等指标。

六堡茶紧压茶、袋泡六堡茶没有粉末、碎茶的指标,其它指标与散茶相同。

水分/(%) ≤13.0a, 净含量检验时计重水分为10.0%。

特级到一级、二级到三级、四级到六级的茶梗/(%)分别为:≤3.0,≤6.5,≤12.5

6.6.1.5理化指标

六堡茶毛茶有水分、总灰分、粉末、茶梗、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浸出物、粗纤维等指标。

六堡茶散茶有水分、总灰分、粉末、茶梗、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水浸出物等指标。

六堡茶紧压茶没有粉末指标,其它与散茶相同。

水分(质量分数)/%≤14.0a,净含量检验时计重水分为10.0%。

特级到一级、二级到三级、四级的茶梗/(%)分别为:≤3.0,≤6.5,≤10.0

11

6.3卫生指标

六堡茶卫生指标应符合表4规定,还应符合GB2762和GB2763规定。

表中有铅、稀土、9项农药残留、大肠菌群等限量指标,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不得检出。

其他安全性指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对外贸易六堡茶按输入国或地区相关规定执行。

6.6.3安全性指标

6.6.3.1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2的规定。

6.6.3.2农药最大残留量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的规定。

6.6.3.3微生物限量指标应符合表6、表7的规定。即:

表中有大肠菌群/(MPN/100g)、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指标

6.6.3.4其他安全性指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6.6.3.5对外贸易六堡茶按输入国或地区相关规定执行。

12

6.6.4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由上表可知,与DB45/T581标准相比,DB45/T1114增加了自然环境、品种、栽培技术、采摘、毛茶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陈化起始日期计算等要求,这对保证六堡茶产品质量及其特色极为重要;但删减了志贺氏菌、非茶夹杂物两项指标,其原因是相应强制性标准或法规不作要求[23-24]。

另外,虽然GB2762中的稀土限量值不变,但现在其所引用的检测方法则已由GB5009.94-2003变更为GB5009.94—2012,该新标准规定茶叶等植物性食品中的稀土必须检测钪(Sc)、钇(Y)、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等16种元素,比旧标准的5个元素增加了11个元素[25-27]。因此,实际上稀土限量要求更加严格了。

又由于GB2763标准从2014年8月1日起执行GB2763-2014标准,该标准中规定茶叶的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已经增加至28项,比GB2763-2012标准增加3个农药项目,也更加严格了[28-29]。

2.3.5在产品试验方法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产品试验方法方面的异同详见表7。

表7两标准在产品试验方法方面的异同

序号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7.1~7.4取样、试样制备、感官审评室条件、感官品质检验、水分、总灰分、粉末、碎茶、水溶性灰分、水浸出物、铅、稀土、大肠菌群、致病菌均按最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

7.1~7.3,8.2取样、试样制备、感官审评室条件、感官品质检验、水分、总灰分、粉末、碎茶、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浸出物、粗纤维、污染物限量指标、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均按最新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其中大肠菌群限量指标按GB/T4789.3—2003的规定执行。

2

7.3.4茶梗

按附录A的规定测定

7.2.4茶梗

按附录B的规定测定

3

7.3.5非茶类夹杂物

按附录B的规定测定。

4

7.4.3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氟氰戊菊酯、六六六、滴滴涕

按GB/T19648的规定测定。

7.3.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

按GB2763的规定执行。

5

7.4.4杀螟硫磷、乙酰甲胺磷

按GB/T5009.145的规定测定。

6

7.5净含量

按JJF1070的规定检验,按GB/T9833.1—2002中附录C的规定计算。

7.4净含量

按JJF1070、附录C的规定执行。

由上表可知,两标准在产品试验方法方面,均采用目前最新的检测标准或适用的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肠菌群限量指标的检验是按GB/T4789.3—2003的规定执行,而不是按最新的GB/T4789.3—2010执行。这是因为,DB45/T1114标准规定大肠菌群计量单位为MPN/100克,而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2009年第16号公告中明确规定: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MPN/100克或MPN/100毫升”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3-2003)进行检测[30-32]。

2.3.6在检验规则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检验规则方面的异同详见表8。

表8两标准在检验规则方面的异同

序号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8.1组批

以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同一工艺、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

8.1组批

以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同一生产周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2

8.3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为:

a)六堡茶散茶:产品标志、感官品质、水分、粉末、茶梗、非茶类夾杂物、净含量;

b)六堡茶紧压茶:产品标志、感官品质、水分、茶梗、非茶类夾杂物、净含量;

8.3出厂检验

8.3.1每批产品均应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8.3.2出厂检验项目为:

六堡茶散茶:产品标志、感官品质、水分、粉末、茶梗、大肠菌群、净含量;

六堡茶紧压茶:产品标志、感官品质、水分、茶梗、大肠菌群、净含量。

3

8.5判定规则

8.5.1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可在该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验一次,如复检结果仍有不符合要求项,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5.2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定产品合格。卫生指标检验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判定产品不合格。其他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要求,可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样复验一次,如复检结果仍有不符合要求项,判定产品不合格。

8.5判定规则

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判定为合格品,任何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凡有劣变、有污染、有异气味、添加任何化学物质的或者安全性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不得复验。对其他项目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取样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

4

8.3.3建立原料验收、加工、贮存、运输、入库、检验、出厂和销售的完整档案记录,记录保存至产品出厂后3年以上。

由上表可知,与DB45/T581标准相比,DB45/T1114增加了生产记录保存时间的要求,文字更加简洁;除此外,两标准在这方面无实质性区别。

2.3.7两标准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方面的异同

两标准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方面的异同详见表9

表9两标准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方面的异同

序号

DB45/T581—2009《六堡茶》

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

1

9.1标志

9.1.1产品标签、标识应符合GB7718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规定。标签文字应清晰可辨。

9.1.2运输包装标识应符合GB/T191和GB/T6388规定。标签文字应清晰可辨。

9.1标志

9.1.1产品销售包装标签应符合GB7718、GB/T17924的规定。标示的生产日期应为该产品形成销售单元的日期。获得批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企业,可在其产品包装上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9.1.2运输包装图形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

2

9.4贮存

9.4.1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

9.4.2产品贮存在清洁、避光、防潮、无虫害、无异味的仓库内,不得贴地存放,应有通风设施,经常通风,仓库周围应无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污染源。

9.4.3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

9.4贮存

产品贮存应符合GB/T30375的规定。产品贮存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

由上表可知,与DB45/T581标准相比,DB45/T1114增加了地理标志产品标识的要求,文字更加简洁;除此外,两标准在这方面无实质性区别。

3两标准差异的原因

DB45/T1114与DB45/T581标准不同的原因:一是DB45/T1114的编写依据是在质检总局2011年第33号公告及其附件《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规定的基础上[2],吸收了GXCIQ88-2003《六堡茶》和DB45/T581两标准中适用的内容制定而成[11,33];二是编写方法方面前者融合了GB17924及GB/T1.1两个标准的规定[19,22];三是在某些技术细节方面前者考虑了与修订后的《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最大程度地相匹配、协调一致[7-8];四是前者结合近年生产实践、检验数据、企业生产条件状况等而进行了调整;因此,两者不等效、互不替代。简而言之,两标准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两者适用范围、编写依据、编写方法等均不完全相同。

4结论

综上所述,DB45/T1114标准是在DB45/T581标准基础上增加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的规定内容制定而成的,这些增加的内容主要有六堡茶产品保护范围、原料茶树种植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茶树品种、栽培技术、采摘、毛茶品质和理化指标等,同时产品等级从7个等级缩减至5个等级,在产品分类上少了袋泡六堡茶、陈年六堡茶;总体上,前者比后者要求更宽广、更严格;与相关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协调一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这对保证六堡茶质量特色,提高六堡茶质量水平,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意义重大。

5讨论

由于标准编写规则的原因,DB45/T1114标准没有全部采用DB45/T581标准中的术语,又由于适用性的问题也没有引用GB/T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中的术语,这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造成一定的困难,在今后可以制定六堡茶专门术语标准的形式补救[34-36],然后以修改单的形式在DB45/T1114标准中增加此内容,就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因此,应当尽快制定《六堡茶感官审评术语》标准。

参考文献

[1]陈爱新.广西卷广西名茶概述[M]∥王镇恒,王广智.中国名茶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47-681.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1年第33号)[EB/OL].(2011-03-16)[2013-12-25]..

[13]六堡佳人.农家六堡茶PK厂家六堡茶,谁是赢家?[EB/OL].(2014-01-14)[2014-12-17].

[14]梧州市广生祥六堡茶有限公司.还能继续在梧州投资做古法六堡茶吗?[EB/OL].(2014-09-10)[2014-12-17]/2014-03/24/co

[17]吴平.《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析疑[J].茶叶,2014,40(3):148-152.

[18]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令第78号)[EB/OL].(2005-06-07)[2014-12-19].

[33]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GXCIQ88-2003六堡茶[S].2003-04-08.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14487-2008茶叶感官审评术语[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31.

[35]吴平,张宏,樊春燕,温志杰.《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的术语和定义介绍--兼谈对《茶叶感官审评术语》标准修订的建议[J].广东茶业,2010,117(1/2):46-49.

[36]龙天传,吴平.六堡茶感官审评术语标准获立项[N].西江都市报,2014-4-29(2).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地理标志产品 六堡茶》标准与《六堡茶》标准的比较》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