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便身在此山中。

李宗垣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最具权威性的评茶大师,用毕生的精力审评铁观音,成为安溪铁观音评审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探究铁观音种植、制作方法,在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一书,为铁观音产业建功立业。记者慕名前往安溪茶都,拜访这位茶界著名的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

总结铁观音300年制茶技艺

一见到李宗垣老师,三杯茶未了,他便拿起《安溪铁观音制作品评》一书,赠与我,我不胜感激。谈及此书,李宗垣老师颇为自豪。2006年初,他将我国300多年来的铁观音的种茶、制茶方法经验,以及他在工作实践中的实验结论写了出来,这也是对铁观音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作了第一次全面的收集、积累、总结与提高。

事实上,早在1980年,李宗垣老师便开始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谈及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李老师记忆犹新,回忆道:“当时还没有电脑,全是手写稿,我在平时看青做青时,收集了不少采制技术,后又将稿件寄给安徽的陈椽老师,他将稿子化整为零,仔细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几经改稿,终于成文。”

李宗垣在之后3年间连续陆续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7篇,1985年还参加《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撰稿。问及如何能将制茶经验写成文章,如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时,李宗垣说:“其实这要得利于在学校刻苦学习,对茶叶制作的基础知识牢固,将实践经验及时地总结、提高。当然,在平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留心,学习他人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茶之道无止境

1962年8月,李宗垣,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之后分配到安溪的产茶区工作,在西坪、大坪等地,一干就是十八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收购茶叶、制茶,他什么样的活都做过,挑水、扫地、做饭样样行。

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李宗垣善于摸索、总结制茶技术,在做青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记录、分析茶青,杀青之后,也要细致地观察水分的变化。“如果只看青,而不亲手去做青,那永远也学不会,而且还要用心学,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李宗垣感慨道。为计算失水率,他每摇一次青要称一次重量,算出失水的重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终于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得出重要结论。

回到县城以后,李宗垣先后在茶叶公司、茶委会、茶果局工作过,当过审评科长,安溪特种茶包装厂厂长,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更广的天地,但活到老,学到老,李宗垣在教学中还在不断地学习。

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生产队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茶农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因此当李宗垣不辞劳苦地下各乡镇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有一次在湖上乡沙堤镇讲课,出乎意料地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个茶农,他们安静地席地而坐,李宗垣老师连续讲三个多小时,竟没一个站起来。而今,李老师到茶都时,常有不认识的中年茶农上前,嘘寒问暖,感谢昔日之恩。

专家评茶也争议

1996年,李宗垣老师参加广州的一次茶王赛的审评工作,当时有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等分门别类进行评比。铁观音是品评的重点,茶样逐渐分成两种不同风格的茶样。其一是传统的制茶方式,这类茶主要以西坪、华祥为主,受台湾茶叶制作方式的影响,以轻发酵为主。其二是混合方式的制茶方式,即拼配的茶。在最后决赛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说,传统的茶叶滋味好且浓厚,香气高,而支持混合型的人群认为,混合型有利于促进茶叶今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的意识。次日便是公布获奖结果的日期了,评委们争议了很久,最终确定传统型获胜,李宗垣老师一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钟。

1999年,清香型的出现是铁观音发展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很多铁观音的传统评定标准。清香型在做青时需采用空调做青,掌握茶叶的发酵波,控制烘焙温度,在打青、回青、消青、拖清等都有不同之处。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要求,要结合市场需求,清香型也如雨后春笋,逐渐壮大成长起来,新的审评标准也建立起来。如今的评茶更是一种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生活艺术。

李宗垣认为,茶乃高尚之物,它不但是健康的饮品,而且需人们精心、高雅地品评,方能悟出其道,常以茶会友,不但有亲和力,更能体现随和、平心的一面。(洪嵘)

cy260.COm小编推荐

铁观音茶王制造者李宗垣


他,被誉为“铁观音的第一评茶师”,在政府、民间的各级铁观音茶王评审中,他手上评出了100多位茶王。

他,200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颁发证书的国家国家高级评茶师,当年福建省只有四位。

他,国家茶叶标准乌龙茶工作组副组长、安溪县茶叶质量评审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师。

他,名字叫李宗垣。

1992年,李宗开始参加各种茶事活动,他是安溪一代评茶宗师,参加过大大小小评茶活动不下数百场,特别是安溪历届茶王赛,以及安溪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长沙等地举办的茶王赛,很多茶王在其他手上诞生,同时也把安溪铁观音推向国内外,成为一代名茶。他被称为“茶王制造专家”,在他的手下,诞生了一个个家喻户晓的茶王。

从不识茶到学茶制茶,从知茶懂茶到品茶评茶,再从经验总结到讲教授课,回忆着自己与茶结缘的那些日子,老先生不禁感慨:“很快啊,七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

“谁能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为铁观音制作和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第一评茶大师”。

谈茶缘:

做茶从基层学起

李宗垣出生于1942年,是安溪县凤城镇人。作为城里孩子,小时候别说对茶感兴趣,就连茶叶长什么样都难以知道。1959年,李宗垣初中毕业后考入福安农校,被安排进入茶叶专业就读,他与茶结缘的漫长岁月,就在这里开始了。

当时的茶叶专业在福安农校里是重点专业,学校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且还有大量茶园开垦、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制作、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实践课程。经过中专三年在福安农校的学习,以及之后两年继续在校大专深造,1963年,李宗垣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安溪茶叶公司,先后在茶业公司下属的西坪、大坪、虎邱等茶叶站工作,负责向农户收购茶叶。

一开始工作,李宗垣就接到了福建省下达的任务——提高茶叶产量。安溪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区,当时全县茶叶产量只有三万多担。为了提高茶叶产量,达到全县五万担的指标,李宗垣就和同事到安溪各个乡镇,在基层帮助茶农开垦茶山,指导茶园管理与种植。

经过一番摸索,他们提出了茶叶的平面采摘方法,就是把茶叶定高并进行水平采摘,扩大了茶树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了茶叶产量。到了后来,他们发现真正提高茶叶产量有两大措施,一项是分田到户,把茶园分给农民种植,大大提高了茶农开茶种茶的积极性;另一项则是给茶叶提价。上世纪70年代,色种茶一斤只收七毛六,后来茶价提高到一块多,茶农都乐于种茶。在这三个措施的推动下,安溪全县茶产量很快达标,茶叶收购站顺利完成了收购计划。

从1963年到1981年,李宗垣在基层工作了十八年,这段时间于他而言,不仅完成了茶叶收购任务,达到收购指标,还让他充实了自己对茶叶的认识和了解。“做茶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做起来难。光看光有理论是没有用的,还要亲自动手去做才能掌握。”李宗垣说解释。

李宗垣左二

在基层时,他不仅常与友人杨浩湘一起到农田学茶园管理和剪茶,还要到农户里推广茶叶品质,发展生产。在大坪乡,他天天晚上到农户家里看,跟专业队学习制茶;在虎邱石山村,他除了天天跟茶农一起做茶,还跟当地老茶农一起,为真正提高茶叶质量而出谋划策,做了很多实验。

“在基层茶叶站收茶的那些年,我跟很多同事、前辈、茶农们亦师亦友,我们共同研究了很多制茶技术。而这些时光,让我在制茶、品茶和审评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攀升。”

谈师承:

先有老师才有大师

在基层的工作经历,给了李宗垣很大的影响与提升。回来后,他决定写书,总结并推广安溪铁观音制茶经验。他先后于1983年编著了《安溪乌龙茶初制技术》,1990年参与编著《安溪乌龙茶审评技术》,2006年编著《安溪铁观音制茶与品评》,为安溪铁观音的种植、制作、品评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成为茶农们实用的工具书。

多年来,李宗垣还在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分别是乌龙茶“做青行水”的理念、做青过程中的“发酵波”理念和茶叶烘焙方面的“热化波”理念。

“茶叶在烘箱里产生热波的知识普及率很高,但真正懂得其中原理的人很少。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波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掌握了波才能有最好的出茶点。”李宗垣的这一原理,得到杭州的检测论证,并且在茶叶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回想起在基层的十多年期间,为了学习茶叶,李宗垣一边自己摸索,一边向别人学习。在大坪乡,他遇上了自己这辈子的第一位老师,安溪老茶师王稷隆。“当时为了学习茶叶技术天天与他在一起,受到了他非常大的影响。他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有意写书,他搜集了大量资料,并且从技术上和理论上进行深度研究,又对于制茶和评茶有较好的理念,然而写书的事情却一直无法开展。这段期间,我无形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以后之所以要写书,也是受到这位老茶师的影响。”

而说到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另一位理论上的老师陈椽,李宗垣也满是感激。上世纪70年代,李宗垣将自己所写的书稿寄给陈椽并向他请教。没想到陈椽不仅花费了很多精力为李宗垣的书稿提出了修改意见,还在信中告诉他,要出书材料必须化整为零才能发表。

“在学茶的这条路上,我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有一些该称之为老师,而有些则亦师亦友。”在李宗垣心中,为人师表必须满足四个条件:首先,要有师承文化形态和技术理念,应当有派别后人得以研究和继承;第二,是实践理念和实践经验;第三,是理论要有亮点,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提出;第四,是有实际的操作机遇,将自己体系上的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运用和实现。

说起这个,李宗垣谈到了师承的理念。“各行各业都应该有师承,安溪有那么多制茶大师,但是没有老师哪来大师?大师也要有师承,师承理念在安溪应该很好地研究。”

谈评茶:

茶王制造者

1980年,李宗垣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三年间连续在全国、省茶叶刊物上发表科技文章17篇,同时担任一些学校的茶叶班教师,在县及乡镇办的茶叶培训班讲授茶叶初制一百多场。1990年以自身经验著书立说,整理出版了《安溪乌龙茶审评技术》,这是第一部关于安溪铁观音审评的专业书籍。

1981年,李宗垣从茶叶站回到了安溪茶叶公司。这时正值安溪铁观音开始大发展的阶段,除了日常收购茶叶和基地管理,他还要到感德、西坪等乡镇指导铁观音的种植。这六年时间里,李宗垣因工作原因,几乎跑遍了安溪县的每个乡镇。

“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农民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当我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有一次在湖上乡讲课,来了一百多个农民,他们全静静地坐在地上,我连续讲二三个小时,他们没一个站起来。”

1987年,安溪茶叶公司自办特种名茶包装厂,生产的茶叶主要卖到深圳和香港等地,由李宗垣担任厂长。在他的领导下,小茶厂业绩突飞猛进,发展为大茶厂,成立了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安溪支公司。后来,李宗垣从茶叶公司转到安溪茶委、茶口局,再到安溪农业与茶果局,于2002年退休。

2002年,他又去杭州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成为首批通过考试的4名高级评茶师其中之一。“我们去杭州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报考的有十几个,通过考试的只有4个,我是其中之一。当时连续备考7天8夜,通过考试后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各界茶王评选赛评委证)

除了坐镇特种名茶包装厂,李宗垣又身兼茶叶公司审评科科长、安溪县评茶组组长等职务。多年来,他担任安溪举办的各种大型的茶王赛担任评茶师,也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举办的茶王赛中担任评茶工作。在他的品评下,诞生了一个个茶王。他笑称自己是“茶王制造专家”。

早在1992年,李宗垣就开始参加各种茶王赛的评茶活动。他仍清楚地记得,安溪县政府为推广安溪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分别于1996年在广州、1998年春在上海、1998年秋在北京、1999年在香港举办的四大名茶茶王赛,他参与了这几场振奋人心的赛事。通过比赛,他看到安溪四大名茶打响了知名度,推广了制茶技术,扩大销售,并且拉动了经济效益,令他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喜悦。

退休之后,李宗垣还被福建省老科协评选为教授级高级评茶员荣誉,开课培训评茶师和评茶员,现已有学生两百多个。在安溪评茶界,他堪称“铁观音第一茶师”。常有茶人向他请教制茶过程中碰上的问题,将做好的新品带予他品评。

谈茶叶:

为安溪铁观音做贡献

李宗垣将自己的退休后的生活总结为三个字“讲”、“做”、“写”。他到安溪各农村讲授课程,培训评茶师和评茶员;“做”字体现在协助安溪茶农种茶制茶,参与大型评茶活动以及亲身指导茶叶烘焙过程;退休之后,他仍精心尽力为安溪茶叶考虑,笔耕不辍,将自己毕生所学出版编著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安溪铁观音两百问》,《铁观音加工技术》等书籍,在茶叶的初制、精制与品评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在同安溪铁观音打交道的这几十年来,李宗垣亲身参与了家乡茶叶的发展和建设,也见证了安溪茶叶从起步到繁荣兴旺,直至改变了整个茶乡面貌的过程。“安溪茶叶真正飞速发展的阶段,还是1999年起清香型铁观音的出现,不仅带动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成为全国茶叶发展的重头戏。”

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做法,利用空调做青制作出来的清香型铁观音,大家都感觉茶叶的味头变得很好,香气十足,使茶叶品质更上一层楼。从1999年到2008年期间,这种新的制茶模式诞生,不仅带动了安溪本地茶叶发展,还带动了全国各大茶类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茶叶企业都到安溪学习制茶经验、销售模式和文化推广,回去再将学到的模式得以运用。

“清香型铁观音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大家都在一味关注怎么改进工艺的时候,是时候提倡恢复传统做法。今年,由安溪茶业界人士、安溪评茶工艺大师、品牌茶企等众人联合,筹备成立安溪铁观音研究会。研究会以‘为安溪铁观音做贡献’为宗旨,从茶叶品种上选择正宗歪尾红心铁观音,在种植管理上注重茶叶的土壤、基肥、沟土和修剪过程,实行茶叶手工采摘,恢复传统做法手工做茶,研究会将提倡不用压茶机,不用空调机,少用包揉机,最大程度地还原传统制茶工艺。”

李宗垣表示,安溪做茶技术到现在已经面临一个转折点,现在是时候提倡恢复与推广传统茶,做出铁观音原有的特点,因为“传统的东西才能经久不衰”。

“谁能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著书育人、默默无闻,为铁观音制作和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2006年李宗垣被评为“泉州茶业十大贡献人物”。

面对荣誉,李宗垣波澜不惊。“这只是一项荣誉吧,对我一辈子的努力算是一种认可。我觉得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对名利并没什么追求。”

“茶王制造专家”李宗垣:一生事茶,其乐无穷


人物名片

李宗垣,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全国化技术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副组长、高级评茶师、泉州茶业十大贡献人物。

李宗垣被誉为“茶王制造专家”。他从1993年开始,就参加安溪县举办的各种茶事活动,特别是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长沙等地举办的茶王赛,在他手上诞生了数十位茶王,带出一大批评茶专家。

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为铁观音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在李宗垣看来,茶叶的品评要随社会进步而发展,要结合市场,甚至要能够指导生产,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社会效益,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本报讯1963年福安农专毕业迄今,李宗垣与茶结缘50余年。半个世纪中,从不识茶到学茶制茶,从知茶懂茶到品茶评茶,从写茶总结经验到开拓茶市,执掌安溪县茶叶公司多年的李宗垣,研究铁观音茶树种植,担任铁观音赛事评审,深耕茶业市场一线,亲历铁观音市场发展变化,被誉为“茶王制造专家”……回忆着自己与茶结缘的日子,李宗垣感慨:“一生与茶做伴,其乐无穷。”

说茶缘

一生与茶做伴

1942年,李宗垣出生于安溪县凤城镇。虽说是“城里人”,但那时候茶少价高,小时候的李宗垣常常“喝不上茶”,更不知道茶这种植物长什么样。1959年初中毕业后,李宗垣考入福安农校,被安排进入茶叶专业就读,从此,他与茶结缘,一生相伴。

当时的茶叶专业在福安农校里是重点专业,学校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开设茶园开垦、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制作、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实践课程。经过三年中专的学习,以及之后两年继续在校大专深造,1963年,李宗垣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安溪茶叶公司,先后在下属的西坪、大坪、虎邱等茶叶站工作,负责向农户收购茶叶。

“我一到岗位,就接到自上级下达的‘命令’——提高茶叶产量,达到全县五万担的指标。”李宗垣说,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计划经济时代,茶园国有,由国家统一收购,收购价格也极低,因此茶农积极性很低,安溪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区,全县茶叶产量也只有三万多担。

基于这样的现实,李宗垣思索良久,最后提出:“当务之急,唯有科学种植、管理、采摘,通过提高茶园单产,增加茶叶总产量。”这在以规模为纲的粗放经济时代,无疑是更为先进的“思维”。

为完成全县五万担的工作指标,李宗垣开始和同事到安溪各个乡镇,到茶农家中,传授他在农校学到的茶园管理与种植技术。

期间,李宗垣同事杨浩湘提出了平面采摘茶叶的设想,就是把茶叶定高并进行水平采摘,扩大茶树光合作用面积,提高茶叶产量。李宗垣知道这种新方法后,极为兴奋。他同杨浩湘整天耗在茶园做采摘实验。“最疯狂的时候,我宿在农家,连续‘掐’了一个星期的茶叶。”在他们的努力下,同美农场的茶叶平面采摘实验大获成功,县里很快组织各乡镇参观、学习、推广,茶园单位产量大幅提高。

提高茶叶产量是李宗垣一生事茶的开始,如今他已73高龄,仍亲手做摇青茶叶“走水”实验,他说:“我不知道哪一天就不在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多做有益铁观音的事。”

谈经历

边做边学边研究

从1963年毕业分配,到1981年被上调到县茶叶公司总部,李宗垣扎根基层长达18年。“这段时间于我而言,不仅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也加深了我对茶叶的认识和了解。”李宗垣说,做茶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做起来难,光看光有理论是没有用的,“要亲自动手去做,边做边学边研究,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才能更好掌握。”

李宗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西坪时,他常怀揣笔记本到农田学茶园管理和剪茶,离开的时候,笔记装满一箱;在大坪乡,他天天晚上到农户家里,盯着专业队制茶能手学细枝末节的技术;在虎邱,他仍觉得“未看透”,除了天天跟茶农一起做茶,还跟石山村老茶农一起,反反复复做实验,一遍遍上称,计算各环节茶青失水率,摇青、出水转数……

“基层其实有着最丰沃的学习土壤。在基层茶叶站收购茶叶的那些年,我向很多同事、前辈、茶农们学习,亦师亦友,共同研究了很多制茶技术。”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李宗垣在制茶、品茶和审评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1981年离开基层茶站后,他决定写书,这时候,在农村吸收到的安溪铁观音茶园管理经验、制茶技术,成为他写作源源不断的“文思”,先后于1983年编著了《安溪乌龙茶初制技术》,1990年参与编著《安溪乌龙茶审评技术》,2006年编著《安溪铁观音制茶与品评》,成为茶农们实用的工具书。

多年的茶叶理论和实践的积累,李宗垣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叶专家。各种大型茶王赛邀请他担任评茶师,在他的品评下,诞生了一个个茶王,被誉为“茶王制造专家”。2002年,他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成为首批通过考试的4名高级评茶师之一,堪称“铁观音第一茶师”。

论传统

“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

这几年,安溪茶界回归传统的呼声,在全县上下响彻一片,那么何谓传统,何谓革新?

在李宗垣看来,传统与革新是一对矛盾体,但常常相互转化。“过去的传统,置于今天或是革新,今日的革新在明天又成为传统。”

他举例说,安溪在解放前直至80年代,其实是采用轻发酵工艺制茶;80年代之后,为适应出口长久储藏、运输的需要,茶叶发酵越来越充分,带动了重发酵浓香型铁观音的流行;1993年,台湾茶回到家乡,带回了本源于安溪的轻发酵工艺,各乡镇又开始流行清香型茶叶,当时采用该工艺的祥华乡“勇青红”,令人回味至今;2000年之后,空调制茶盛行,具备“鲜”“香”轻发酵特点的清香型铁观音成为市场主流。“所以,现在我们呼吁的传统,其实是80年代的革新。”

正因为传统与革新矛盾统一,所以在李宗垣看来,没必要纠结于传统铁观音与清香型铁观音哪种更“正味”更好,他说:“茶叶终究是一种饮料,关键看市场需求,有市场才能经久不衰。”

时下,浓香型铁观音受消费者喜爱,“回归传统”成为顺应市场需求的选择。但在李宗垣看来,“回归传统”并非简单的工艺回归,安溪铁观音提纯复壮、恢复生态,是安溪茶叶回归传统的基础与前提。“时光流逝,铁观音的植株、安溪的生态,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长久以往会影响安溪铁观音独特的观音韵,所以要保护优质种质资源,将现有的正宗红心铁观音茶树进行摸底,对老茶树进行挂牌编号保护,对红心茶苗穗进行压条和扦插;鼓励引导茶农回归老品种、老土壤、老茶树、老技术,回归自然。”

“‘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李宗垣说,安溪产茶地域广阔,不同山头、地域,有不同气候、土壤、生态,会产生铁观音不同的植株特点,各个地域茶农制茶方式也不尽相同,最后形成的茶叶香气、韵味往往带有神秘的差异,形成独特的山头香。“此种特点下,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李宗垣表示,各乡镇地区、山头,应该扬长避短,根据地域和环境的不同制茶。

李迅:茶摄人生


文/周滨

在内敛温和的李迅眼里,镜头是他的语言,也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在他的世界里,最简单的乐趣便是喝一泡茶,感受生命的多彩与从容。

一个人的镜头行走

2006年时,学工业设计的李迅,放弃了朝九晚五的IT白领身份,转而投入了镜头的世界。这之前在上大学时,他就对摄影产生了兴趣:这小小镜头里的世界,为何如此神奇,能映出包罗万象的生活呢?只是大学时代,李迅的兴趣被日常生活所掩盖,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选择和别人一样上班、下班,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回忆当初,他常常想到刚拿起相机的时候,和刚毕业的妹妹用手中仅剩的二三十元钱淘了两大盒最便宜的散装饼干,当了近一个星期的口粮。而为了省钱,他每天还要赶着饭点去蹭高教出版社后面最便宜的食堂,两个人一餐还不到五元钱。这种轨迹直到在他接触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和圈子后,才被打破了:因为偶然,他进了娱乐圈,写起了剧本、当起了演员,还当了制片人,目睹了银幕前后的种种精彩与落寞,这让他的心灵,泛起极大涟漪。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与相机为伴,我与镜头起舞,我用相机来品味生活,我用镜头来思考人生,我用相机来书写爱情,我用

有许多人羡慕李迅在娱乐圈的经历,怀着好奇的心理向他打听,而李迅只是淡淡地忠告:“做事先做人,要诚信,尽职尽责以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而不是以这份工作所能带来的利多利少来权衡。”其实李迅坦言,自己在最初拿起相机时,从没想过会改变这一生的历程,也没想过以它做自己的终生职业。摄影曾是他的一种记录和寄托,让他想起那闪烁画面下曾经埋藏的唏嘘和野心、那艰涩童年及苦苦求索并徘徊着的生活历程:“命运总是会绕着圈子和你开玩笑,我从刚出生一抱进电影院就停止啼哭目不转睛盯住大银幕的婴儿期,到小学、中学时代因自恋拍过镇上所有照相馆的青少年,到进入大学用赚到的第一笔钱为自己买了一架国产凤凰单反相机,再到2006年从真正意义上开始研究摄影,绕了一大圈还是回到了命运既定的轨道上。所以我从此不再犹豫、顾忌,将所有情感都通过那刚入门的相机和镜头而呈现为一幅幅画面。我真正知道了,自己愿为此付出所有,愿以画面作为我对世界的表达。”

2006年时,李迅组成了自己的摄影团队,集体创作了摄影大片《那一年,那一抹青涩回忆的诞生》。这组镜头最终流行网络并一发不可收拾,而李迅也引起了高度关注。后来有许多个夜晚,他抱着电脑通宵工作到天明,试着将中国文化、西式时尚、画面冲击力、故事内涵性、人文关怀等种种元素融合在镜头方寸之间。他要用自己脑海中的本能画面,去创造利润并推动这个团队的集体发展,所以肩头的压力颇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最多睡六个小时,每天生活的感觉犹如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刻闲不下来却看着时间在身边飞逝。

“实在是太累了,我就想寻找一个更安宁更古典的内在世界,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而很幸运的是,这时我遇上了茶。”李迅微微一笑,那顶标志般的鸭舌帽下,是他若有所思的眼神。

一颗心的茶话空间

出生于湖北荆州的李迅,对故乡最深的记忆,是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蓝天。他也记得在家乡周边的那些小城里,有着许多茶室,人们闲适地坐在一起,三五成群地聊天。在那漫长而青涩的少年时代里,他常回味这幅画面里的乡情乡韵,也对茶有了别样的好感。

“我真正喝茶是从大学毕业后才开始的,还记得第一次喝的那泡茶是信阳毛尖,那小小翠绿的叶片躺在清澈而透明的玻璃杯里,像青春一般动人。而那年我刚23岁,正徘徊在淡淡惆怅的初恋情愫中,喝完以后就觉得很特别,不但头脑清明,心情也一下子好了许多。”从那以后,李迅深深爱上了绿茶,他爱绿茶的透明与澄澈,像他的心一般无瑕。

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李迅常常要进行大量的创作,为此他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这时茶就派上了用场。“平时我工作紧张、心情烦躁时会喝淡淡的绿茶,而心情低落时就会泡上一杯浓茶。因为摄影师的工作状态非常不定性,忙的时候可能通宵达旦,压力太大时我就用最爱的绿茶来减压,这不失为一个良方。”受李迅影响,他身边有许多的摄影师朋友都爱上了喝茶,一旦有闲暇的时刻,大家就会齐聚在李迅家,喝茶聊天,借以放松长期绷紧的心灵。

除了摄影的业余时间里,李迅还爱上了淘茶具,每当他在家邀朋友喝茶时,就会把各种珍藏的茶具拿出来,与友人共赏。而朋友们也知道他的爱好,所以就有人专门花费近万元买了上好的赠给他。这份情谊让李迅很感动。“朋友是一辈子的财富,我很感激茶让我们惺惺相惜,在彼此的时间和空间里互相鼓励前进。我也会珍惜和茶的缘分,好好地欣赏它、品味它,感受我生命里难得的轻松。”李迅如是说。

在李迅眼里,其实茶是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物质,爱茶之人即使不太了解茶文化,却依旧能从清清茶汤中,感受它的韵味和精神,达到与茶在精神上的共鸣。而且更主要的,茶对人的身体极有好处,是一种完全健康的生活方式:“现代人有很多的亚健康症状,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的。我在特别年轻的时候,也像别人那样爱喝碳酸饮料,后来就发现这些可乐、雪碧什么的,喝多了会使人发胖、引起糖尿病,甚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导致出现骨质疏松。而爱上喝茶以后,我的精神感觉特别好,身体轻松了,整体健康指数也非常平稳,即使每天只睡五个小时,依旧有许多创作的激情。”李迅笑言,自己也并不总是有时间摆上一整套茶具,更多的时候,他要为各种类型的商业大片来回奔走,手里就只能带一泡便携装的绿茶。“但是没关系,尽管形式简略了,但内质依旧存在,我用茶来稳定自己的心灵,使它不致迷失在这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里。”

采访当天,记者跟随李迅进入了他的摄影培训小组,到外景地进行一组婚纱习作的训练。我发现这时候的他,完全进入了一个忘我的世界,闪烁在那镜头中的眼神,既有着不容置疑,又怀着雄心万丈。而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青年人,就在此时透露自己一直想要完成的心愿:“我想创作一些结合中国茶的题材,因为我觉得茶这种古老的物质,可以由镜头体现出不一般的青春时尚,让生活动感十足。我也想让这悠久传统的茶文化变得更自然、更轻快,让身边更多更广大的年轻人,都爱上喝茶,并懂得欣赏好茶。”

原来,在内敛温和的李迅眼里,镜头是他的语言,也是他的生活方式。而在他的世界里,最简单的乐趣便是喝一泡茶,感受生命的多彩与从容。

李瑞河的回甘人生


李瑞河,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祖籍福建漳浦。现为天仁集团总裁、天福集团总裁。一个曾连续相亲三次都没人要的穷小子,却能坐上台湾茶业的头把交椅。

一个因“证券风波”而一败涂地甚至差点破产入狱的台湾老人,于58岁高龄进军祖国大陆,打造出“天福茗茶”这样首屈一指的茶业品牌。

他,就是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一个在茶中演绎人生传奇、同时把中国茶推向世界的风流人物。

把吃苦当吃补

李瑞河出身于茶农世家,从小就与祖母等劳作于茶园间。年幼时每逢采茶季节,他就为采茶的父亲和叔叔伯伯们送茶水,当他摇摇晃晃地走近茶园时他总会吆喝起来:“大家来吃茶喔!”

“我们当时的吃茶其实是喝茶梗泡的‘排骨茶’。”李瑞河回忆说,“当时种茶的人多,的人少,我们家跟一般农民一样都很穷,甚至一家人舍不得喝茶叶泡的茶,那些都留着卖,这正是所谓‘烧瓷的吃缺碗’。”

令他印象更深的是,有一次一位茶商到他家收购茶叶,当时天快黑了,正好是晚餐时间,眼看着茶商举棋不定,李瑞河的母亲就把客人留下,并且含泪宰杀了一只一直留下来下蛋的老母鸡。茶商酒足饭饱之后,才向李家收购400斤茶叶。茶农的卖茶难,母亲的挥泪杀鸡画面,李瑞河历历大目。

长大后,李家为了生计弃农从商,举家搬迁,开起了一家小茶店。李瑞河作为长子承担起家庭经济重任跑起业务,用一部脚踏车跑遍高雄、台南等地。每到一个陌生的村庄,李瑞河都会“入门看人意,入山看山势,见农说农话”。有时候看到主人家里小孩在做功课,他会关心一下书念得怎样,小孩有不懂的地方,他还会顺便拿起纸笔指导一下。“我反对强势推销,在卖东西给别人之前,要先学会关心别人。”李瑞河说。

慢慢地,李瑞河以自己的勤劳和诚恳打开当地市场。当然,商场如战场,随着市场的开拓,李瑞河触及了一些同行的利益,甚至受到威胁“再去找他们,有你好看的”。对此,李瑞河的父亲一直教导他以和为贵。

21岁那年,李瑞河入伍,部队生涯又给李瑞河上了一课,最苦的时候21天没洗澡。但他把吃苦当作进补,把“被管理”当作是“学习管理别人”,他说“差使别人之前,要先学会差使自己”。

三次相亲没人要

夸下海口促辉煌

成年后的李瑞河身材挺拔、五官端正、一表人材。然而他却一直没找到对象。25岁时连续相亲三次均以失败告终。无论是售票小姐,还是代课老师都以“卖茶的没前途”、“家庭不富裕,弟妹多负担重”等理由拒绝了他。李瑞河解释说,当时兄妹共有9个,全家人就靠一个小茶店吃饭,人家一打听都吓一跳。当然,相亲的失败跟他埋头工作,没有积极主动追求对方也不无关系。26岁时,一战友实在看不过去,为他介绍个对象。刚开始,女方家长一听说他家情况就拉下脸。不过这次李瑞河没有退缩,而是壮大胆提亲:“我们家世代种茶,虽然兄妹多,但我打算以后让每个人都开一家茶行,我们9个兄妹一人开一家,那九家茶行就可以组成一个大公司,让你女儿当老板娘······”准岳父听后哈哈大笑:“年轻人,有气魄!”

就这样,李瑞河定下终身大事。结婚后的1961年11月10日,26岁的李瑞河率先在台南市西门路开第一家茶行——“天仁茗茶”。开店成本4万元台币中,有1.2万元台币是岳父交给女儿带到李家的,还有8000元台币是妻子变卖首饰的钱。肩负着那份亲情和责任,李瑞河破釜沉舟,立誓要“汗洗台南”,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军人精神去兑现他的诺言。14年后,李瑞河果真在台湾开了9家“天仁茗茶”,后来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他的店遍地开花,而且创办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等,当竞争对手感受到他的威胁时,他已是势不可挡,奇迹般地创建了资本额逾40亿元的天仁集团。

商海浮沉,失败不失志

1988年8月8日上午8时8分8秒,李瑞河与8位董事一起为天仁证券公司开幕剪彩,让他刻骨铭心的是,那一长串“吉利”的数字并没给他带来好运,而是噩梦的开始。两年后,台湾股市崩盘,天仁证券因从事丙种垫款,出现30亿的财务损失。这对再有钱的人都是个晴天霹雳。出事后的连续7天,他几乎瘫痪在家,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为了避免引发更严重的一系列问题,一周后他还是提起精神处理危机。在记者会上,李瑞河坦承过失,并承诺:愿意用名下的财产来偿还债务,宁可做一个清清白白的穷人。其落泪坦白的照片成为第二天各大报的头条新闻。随后他辞去一切职务,变卖家产抵债,包括在美国的一幢房子。为了恪守“成功的荣耀全体共享,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担”的信条,他还一人独担司法追究,好在不用服刑。他的诚信,他的重情重义,使他失去万贯家财的同时也赢得了尊重和信任。“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这句话让我看到了大陆市场的希望。”李瑞河说,经过1990年到1992年两年的疗养期,他重新振作,而诱发他人生第二春的,正是祖国大陆12亿人口的大市场。后来的事验证了一句古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的事迹也成为闽南歌《爱拼才会赢》的最好注脚。

1993年,已是花甲之年的李瑞河筹集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后踌躇满志地转战大陆。由于在大陆是从福建起家,他把公司起名为“天福茶业公司”,打算产茶做外销。然而新的事业刚开始,打击又来了:生产的第一批茶从东南亚转运回台湾时,因政策原因被海关扣留4个货柜的茶叶,损失1000多万元台币。

出师未捷,李瑞河没有气馁。而是调整经营策略,转型做内销。这时候他表现出来的不是“老迈”而是“老道”,用他的话说是“在台湾行销茶业数十年,经验丰富,来大陆驾轻就熟”。在福建立足后他搬出以前积极的经验,迅速向全国扩张,由点到面。如在某大都市的闹区设点,在实践中培养服务人员,之后提拔优秀人才为店长,再派他到邻近区域开设店面,一间变两间,两间变四间······

他先后在中国大陆各大、中城市开设1300多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在福建、四川、云南、浙江、江苏等省建有14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3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天福”获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获此殊荣的第一家茶业企业。天福集团集茶业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当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

2011年9月26日公司股票(天福06868.HK)在香港证交所主板上市。

以茶会友,以情留人

李瑞河在台湾茶界称王用了几十年时间,而在大陆这个十几亿人口的辽阔土地上驰骋,他却用不到十年的时间。他的成功秘密何在?李瑞河概括为“自助、人助、天助”。他说自助是前提,人助是纽带,天助是机遇。

“一个好汉三个帮。三国时有桃源三结义,有三个好汉就可以打造一个王国。”除了自已努力和把握机遇外,李瑞河最看重的还是“人”与“情”。

其实李瑞河在台湾时就与不少高官称兄道弟,来大陆后又巧妙运用茶业经济与政治的结合点,长袖善舞。曾有人借政治色彩问他“你到底是穿什么颜色衣服的”。李瑞河巧妙地说是“茶色”。他解释说,红、绿、蓝调配一起,就是茶泡出来的颜色。“茶是和平、和谐的饮料。”在李瑞河看来,茶能调和人际关系,能让你在寒冷时知道温暖、在得意时学会平静。他说,不要小看茶这种农产品,运用得好,它可以助你以茶会友,广交四海朋友。他补充说,人应该严谨而不失幽默,茶是个很好的介体,否则越老会越没人缘,越没人缘会越懒。

有一次,天福女员工泡茶时,李老询问她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有没有男朋友,还赞她几句。他说:“像这样,关心一下人家,开开玩笑,又不用付钱,却利人利已。”

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李瑞河说“把员工当作自家人,这就是我的用人之道”。正因此,天福的管理被誉为“有人情味的管理”。而天福的企业文化和茶文化也随着“天福茗茶”这一品牌渐渐深入人心。惟一令李瑞河感到不足的是:“不够脚手(闽南语,意为不够人手)”。

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

如今,天福茗茶、天仁茗茶两大名牌正风靡世界,天福茶博物院也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茶文化基地,而天福茶学院则是全球首个专门培养茶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李瑞河,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经销商,也是茶文化积极推动者,业界有“世界茶王”之称。

说起近年来茶界群雄崛起,竞争激烈,李瑞河坦然笑道:“竞争虽然让人讨厌和紧张,但对我们长期投资者来说不但没什么影响,反而更有利。”他说关键是共同把蛋糕做大。随着大陆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上茶这种健康的饮料。

他还分析说,一个国家的国饮与国家政治、经济、人文是有密切联系的。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英国人向世界行销红茶,因此才有“立顿”;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因此才有“咖啡、可口可乐”;而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因此中国的茶必将香飘四海。为此,李瑞河一边布点全球,积极备战,一边期盼国富民强。他说,反过来,茶也会影响一个民族。“日本人彬彬有礼,可以说是日本茶道的作用。对于中国,我希望中国的茶道能塑造一个富而好礼、祥和乐利的‘大同社会’”。

天色渐晚,天福茶博物院通过广播播放《感恩的心》。李瑞河说,每天下班时间都会播这首歌。他说他这一生想感谢的人太多太多,也希望人们活着能心怀感恩。

李瑞河道:为人当心善志远,真正的伟大是平凡的,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的,真正的力量是温和的······

李宗垣:茶叶终究是一种饮料 铁观音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


1963年从福安农专毕业迄今,李宗垣与茶已结缘50余年。半个世纪以来,从不识茶到学茶制茶,从知茶懂茶到品茶评茶,从写茶总结经验到开拓茶市的他,研究铁观音茶树种植,担任铁观音赛事评审,深耕茶业市场第一线,亲历铁观音市场发展变化,被誉为“铁观音茶王制造者”……回忆着自己与茶结缘的日子,李宗垣感慨:“一生与茶做伴,其乐无穷。”

这几年,铁观音茶界回归传统的呼声,在安溪上下响彻一片。那么何谓传统,何谓革新?在李宗垣看来,传统与革新是一对矛盾体,但常常相互转化。“过去的传统,置于今天或是革新,今日的革新,在明天又成为传统。”

他举例说,安溪在新中国成立前直至上世纪80年代,其实是采用轻发酵工艺制茶;上世纪80年代之后,为适应出口长久储藏、运输的需要,茶叶发酵越来越充分,带动了重发酵浓香型铁观音的流行;1993年,台湾茶回到家乡,带回了本源于安溪的轻发酵工艺,各乡镇又开始流行清香型茶叶,当时采用该工艺的祥华乡“勇青红”,令人回味至今;2000年之后,空调制茶盛行,具备“鲜”“香”轻发酵特点的清香型铁观音成为市场主流。“所以,现在我们呼吁的传统,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的革新。”

正因为传统与革新矛盾统一,所以在李宗垣看来,没必要纠结于传统铁观音与清香型铁观音哪种更正、味更好,他说:“茶叶终究是一种饮料,关键看市场需求,有市场才能经久不衰。”

时下,浓香型铁观音受消费者喜爱,“回归传统”成为顺应市场需求的选择。但在李宗垣看来,“回归传统”并非简单的工艺回归,安溪铁观音提纯复壮、恢复生态,是安溪茶叶回归传统的基础与前提。“时光流逝,铁观音的植株、安溪的生态,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会影响安溪铁观音独特的观音韵,所以要保护优质种质资源,将现有的正宗红心铁观音茶树进行摸底,对老茶树进行挂牌编号保护,对红心茶苗穗进行压条和扦插;鼓励引导茶农回归老品种、老土壤、老茶树、老技术,回归自然。”

“‘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李宗垣说,安溪产茶地域广阔,不同山头、地域,有不同气候、土壤、生态,会产生铁观音不同的植株特点,各个地域茶农制茶方式也不尽相同,最后形成的茶叶香气、韵味往往带有神秘的差异,形成独特的山头香。“此种特点下,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不能一刀切。”李宗垣表示,各乡镇地区、山头,应该扬长避短,根据地域和环境不同来制茶。

人物简介

李宗垣: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全国化技术委员会乌龙茶工作组副组长,高级评茶师、泉州茶业十大贡献人物。

李宗垣被誉为“茶王制造专家”。他从1993年开始,就参加安溪县举办的各种茶事活动,特别是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长沙等地举办的茶王赛,在他手上诞生了数十位茶王,带出一大批评茶专家。2002年,他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成为首批通过考试的4名高级评茶师之一,堪称“铁观音第一茶师”。

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为铁观音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在李宗垣看来,茶叶的品评要随社会进步而发展,要结合市场,甚至要能够指导生产,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社会效益,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李师程:普洱茶是我人生重要的支柱


6月18日,在“一眼三国”的云南江城县,面对壮观的牛洛河万亩茶园,云南省文产联茶叶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民族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师程先生,首次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的专访。这位被云南普洱茶香熏染了65年的茶人深情地说:“普洱茶是我人生一根重要的支柱。

记者:有人说,您出生于易武的普洱茶世家,从小受茶的物质基础,形成了易武历史上众多的手工作坊和老字号茶品牌,并创造了辉煌的易武“茶庄文化”。历史上的40多个茶庄、40多个品牌,是与易武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

产生于清代的茶庄文化,有自己的生命力,应该传承和保留。正由于挖掘、整理、传承了易武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才引来了众多的韩国人、日本人、台湾人、香港人和广东人,才有了一批又一批的茶客到易武寻茶、做茶。“易武模式”适应了易武茶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满足了茶客对易武茶的特殊需求。

记者:最后问一个问题,你和您的弟弟妹妹都是易武“安乐”老字号的传人,您怎么看待自己家族的这个老字号品牌?

李会长:我和我的弟妹们是易武“安乐号”的第四代传人。“安乐号”种茶、制茶的始祖为李氏十四代孙李祖培(字鸿宗)。清嘉庆年间,高祖鸿宗到易武做生意,看准茶叶发展的大趋势,决定从事茶叶。道光四年(1824年)曾祖举家迁到易武,见易武街土地开发余地不大,就到离易武街5公里远的地方落户,决心在此开发能与易武街一比高低的茶园,所以把这个地方叫“易比”。道光三十年,高祖鸿宗去世,曾祖李开基(字肇业)继承父业,并于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五年间,历经乡试、会试,经学政选拔上报朝廷为贡士,后由于赴考途中生病,缺考殿试,朝廷敕授“例贡进士”,皇清敕“修职佐郎”之职,成了监督采办贡茶的“专职茶官”。祖父治家有方,事业有成,至光绪年间已办起了茶店、药店、将易比发展成有六七十户人家的、可与易武街一比高低的大寨子,并创建“安乐号”茶庄。

曾祖去世后,祖父李炳荣继承茶庄。1925年,祖父去世,留下不到3岁的独子李定伟——易武安乐号的第三代传人,我的慈父。2004年,在易武茶业再度兴起时,我父亲李定伟带着我大妹李春仙办起了茶厂,恢复了安乐茶庄。2008年4月12日晚上九点,父亲在易比去世。安乐茶庄由大妹李春仙掌管。

“安乐号”和易武所有老字号一样,是易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安乐号”强调做茶先做人,我祖父在做茶、行医时,常常免收穷苦人家的医药费,免费让乡邻吃饭,特别注重与易比、易武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竭力营造百姓安居乐业、茶人平安快乐的氛围。

祖辈忠君爱民的传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父亲在辞世前告诫我们:“只要求你们一辈子做好人、做好茶,家庭要团结,茶庄要和睦,兄弟姐妹要扭成一条绳,发展茶业,复兴祖业。”

作为曾经谋划并推动过地方经济发展的政府官员,我对云南茶产业健康发展寄予厚望;作为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的学者,我被民族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深深感染;作为易武“安乐”老茶号的第四代传人,我对所有的“老字号”情有独钟。

我人生有很多支柱,普洱茶产业和文化是我人生一根重要的支柱。

李芷汀——93岁老茶商的传奇人生


93岁老茶人李芷汀近影记者祝田园摄

几起几落,不改诚信经营的初衷子承父业,对茶的热爱薪火相传

□本报记者祝田园实习生邱华

在张庄路济南茶叶批发市场,有一家名为“恒昌泰”的茶行。这家茶行,是1996年济南茶叶批发市场成立时第一批进驻市场的商户。说起这家店,就不能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镇店之宝”———今年93岁的老茶人李芷汀。

李老先生已经退隐近20年,但他还不时到儿女开的茶行来看看。从17岁入行当学徒起,李芷汀便与茶结下了一生的缘分。虽然几十年的岁月中命运有沉有浮,但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茶界,经营茶叶也始终恪守诚信的理念。

5月12日,在恒昌泰茶行,老人手捧一杯龙井茶,回忆起那些尘封的往事。

解放前

茶叶店里当学徒,与茶结下不解缘

李芷汀1921年出生于章丘水寨镇苑李庄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在他的少年时代,家里日子过得清苦。由于家境贫寒,1938年,17岁的他跟随父亲的叔伯兄弟李文强先生(“恒丰泰”茶行创始人)到济南城剪子巷附近的聚盛茶庄当学徒工。

那时,学徒不能站柜台,只能在货房里干活。勤奋好学的他很快便跟着师傅学会了茶叶拼配、品茶,并能熟练使用筛簸等各种制茶工具。

在聚盛茶庄干了不到两年时间,他就转到了一家安徽人开的安东茶行当店员。这里销售的都是产自安徽大别山的黄大茶,主要销往山东的泰安、莱芜和临沂等地。

在安东茶行工作的三年中,李芷汀了解到,茶叶是大别山产区的经济作物,当地人主要靠种茶、卖茶维持生计。“路上运货很难,要先用竹排将茶叶运到六安,从那里装船,一船装三车皮、大船装100吨货,到阜阳原墙集码头卸货,用独轮车将茶叶推到亳州,再用马车拉到商丘,然后用铁路运输到济南,”李芷汀说,“因为运输困难,收茶运茶的人盘缠不够,就给大别山茶产区先打白条,运达一个地方,由每个地方接货的茶行垫运费,等到把货都销出去了才能结账。春天采摘的茶叶,往往中秋节才能送到济南,大别山产区的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半年才能收回茶叶成本。”

大别山老百姓的贫困,激发出李芷汀深切的同情心。这也为他日后的茶叶经营理念打下了铺垫。

南下安徽卖茶叶,济南茶商求帮忙

由于跟错了安东茶行中的派系,三年后李芷汀失了业。别人介绍他来到筐市街东口的福元茶行当店员。但干了一年,李芷汀不满于该茶行经营方式保守,直接南下来到安徽省蚌埠市一家搞茶叶运输、颇负盛名的大中公司做业务。

当时,由于他在山东市场熟人多,这家公司让他专门负责往山东运送销售茶叶。李芷汀在此工作一年多后,国共内战打响,茶叶市场运输销售受到严重冲击。

1948年,他再度失业。但他没有气馁,联合在蚌埠茶行工作的济南几个老乡合伙,凑了几百元,在当地开了家“厚昶茶行”。

凭着多年积攒的经验和人脉,李芷汀将茶行运作得逐渐风生水起。济南的不少茶庄因为缺货源,都托熟人找到他,求他帮忙进货。有时候,就连济南当时最大的茶行———植灵茶行货源紧缺,也会找李芷汀帮着进货。

解放后

巨额银行贷款进茶,茶叶全分给其他同行

自从“三反”、“五反”运动后,国家鼓励发展商业。受到这一政策的鼓舞,1961年,回到济南的李芷汀独资开了家茶庄,起名为“谊农”。

当时,他并没有多少钱,但他做出了一件在别的茶商看来疯狂的举措:从人民银行贷款30万元,全部用来购入安徽大别山的茶。

要知道,那时候,人均月工资仅有一二十元钱,30万元无异于天文数字!李芷汀说,当时济南有七八十户茶庄,真正有资金能到南方茶叶产区进货的只有十家左右,而且大多数茶商对国家政策还持观望态度,没有胆量向银行大量贷款。“他们手里没有钱,在市场上也弄不到货(茶),就向市工商联反映,工商联找到我问情况,我说:‘谁有钱谁到我这里提货’!”李芷汀说。结果,茶庄的商人们纷纷到李芷汀处买货,他手里的茶叶还没等自己销售就都以成本价分给同行了。

李芷汀称,他后来想想,觉得自己做了件好事,因为南方有茶运不过来,这边的茶商又因没钱或缺货源进不到货,他贷款大批量进货,正好给双方搭设桥梁。

但也因为这件事,他差点被当成地主遭到批斗。

戴右派“帽子”21年,年届六旬重操旧业

1956年初,全国范围出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人民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济南成立了国营茶叶公司。李芷汀回到济南后,在该公司取得一席之地。而后,济南国营茶叶公司合并到济南市轴承厂,李芷汀当选为供销科科长。

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1958年,李芷汀被划为“右派”,1966年文革开始后,李芷汀一家老小被迫返回章丘老家。直到1979年,李芷汀终于获得平反,这才与家人回到济南过上稳定生活。

1983年,槐荫区茶叶公司聘请他担当销售顾问。据李芷汀讲,因为他常年与安徽大别山茶产区保持良好的关系,产区的茶农非常信任他,以他的名义进货都不用提前交货款,等货卖了再给钱。“从1983年到1995年,我给槐荫区茶叶公司赚了足有800万元的利润。”李芷汀说道。

1995年之后,部分国营商业逐渐变为自主经营,此时,李芷汀考虑自己年事已高,逐渐退居二线。

现如今

子孙继承事业,一家三代茶人

李芷汀有六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其中一儿一女继承了他的事业,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经营着茶叶生意。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李芷汀的儿子李茂鹏子承父业进入槐荫区茶叶公司工作,跟随在父亲身边十余年得到了老人家的言传身教,逐步成为公司的主要骨干力量。1996年由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公司产生变故。时逢济南市茶叶批发市场成立,在父亲的支持鼓励下,李茂鹏成为第一批进驻市场的茶商。由于从小受到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李茂鹏对茶叶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很有前瞻性和独到的观察力。2000年,他大胆地第一个将普洱茶引入济南市场,之后几年在市场上把普洱茶经营得风生水起。

福建是产茶大省和茶品种最多的省份,云集了众多的制茶大师和审评专家。为了父亲将茶事业做得更加扎实、更加纯粹的心愿,2005年李茂鹏将公司总部迁至福建福州,一方面将茶叶经营品种扩大至红茶、青茶、普洱、绿茶、白茶、再加工茶等多个品类,并将销售区域扩大至北京、上海、江浙、山东、福建等全国众多地区;另一方面努力将恒昌泰打造成集茶叶销售、品种研发、茶味禅心、茶文化传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茶产业集团。

2006年,李茂鹏遵从父亲的教诲,为了纪念和感恩将他父亲引入茶行业的前辈李文强先生,原本想将“恒丰泰”老字号传承下去,但因“恒丰泰”的品牌当时已被注册,父亲李芷汀又选取“恒昌泰”的字号,寓意“永恒、昌盛、太平地将茶的事业世代传承”。

李芷汀的六女儿李瑞杰十几年前从原先单位离职也投身于茶叶销售领域,几年前又从弟弟手中接管过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的这家恒昌泰茶行,如今带着五姐的儿子从事茶叶销售,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恒昌泰茶行南墙正中位置挂着一幅名为《教子图》的国画。简单的笔墨生动勾勒出一对公鸡母鸡和翅膀下两只小雏鸡的形象。据悉,李芷汀夫妇都属鸡,子孙也有多人属鸡。李瑞杰说:“将这幅从北京一位著名画家处求得的国画挂在店中,意在提醒自己,经营茶叶要牢记父亲的教诲,做好人,卖好茶。”

记者手记

在见面之前,记者猜想过已经93岁高龄的李芷汀老人的相貌,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个佝偻着身躯、走路颤巍巍的老人。当5月12日下午在恒昌泰茶行里见面时,记者着实吃了一惊,因为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思路清晰,听力也不错,看起来顶多80岁的模样。

龙井、猴魁,对于名茶的产区情况,李芷汀老人讲起来头头是道。他说,成为茶人是他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卖茶比卖烟酒有益”,他身边有不少老茶人都挺长寿,身板硬朗。据称,他70多岁还能骑摩托车,2012年时还能骑自行车到英雄山锻炼身体。

李老风趣幽默,在与记者攀谈中,有多位顾客来店中喝茶聊天、选购茶叶,他说是我们在此有说有笑给店里带来了生意;李老又很客气,为了接受记者采访,他专门调整了作息时间,在茶行里一坐三个小时只起身活动过一次,临别时还称自己讲得不好,耽误了记者的时间。

礼让、谦和,这是李芷汀老人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茶,与李老相伴一生,已成为他的精神寄托;包含着礼让与谦和精神的茶文化,已经渗透进他的骨髓,历经几十载沧桑,积淀成老茶人的一种品格。

李桂荣:茶,一位企业家的第二人生


李桂荣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企业家,一个是“一任天真”茶品牌创始人。作为一位经营企业十多年的企业家,色母经营是他的主业;而作为朋友眼中的“茶痴”,从2005年开始接触茶,特别是古树茶,茶已然是他的第二人生。

他与诸葛茶翁一起合作、习茶,经过数年,对古树茶有了自己的一个理解与把控。“一任天真”是他在对优质茶山茶资源品质的把控下创立的茶品牌,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商品,而是一个基于对茶理解的作品。

这杯茶因纯粹而不俗

真正说起来,茶品牌并不是他的主业,仅是他的兴趣与乐趣。因为他除了“一任天真”的茶品牌外,还有远在东莞的色母厂,这个他自我经营十多年的企业,是他的主业,更是他做茶的经济后盾。

然而正是这个浓烈的兴趣,以及完全出于喜欢而去做的茶,融入了李桂荣对茶的深刻理解而不俗。

这些年来,他每年都去茶山收茶,一年要去到四五次,为自己的茶品牌寻找资源。秋茶时大概十几二十天,春茶时去茶山的时间会长一点,大概一个月左右。

为了追求古树茶的纯正与高端品质,了解最极致最高端的普洱茶饮品是怎样的,于是一直探索。

这是一个不计成本去热爱的兴趣,所以“一任天真”的产品量不足以称为生意,更像是李桂荣基于自身对茶理解的一个作品,或许正是因爱而生,李桂荣才会热爱这片茶山,将每片茶叶视为纯净的真爱。

这份爱缠绵了十多年

这一切,都离不开他这些年与茶的缠绵。

作为年轻的企业家,李桂荣经营色母厂十多年,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可以找到茶的踪影,可以说是一日不可无茶,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茶痴”。

2005年第一次接触茶,是从一杯古树茶开始,那入口滋味醇厚,韵味久留于口的感受久久让他难以忘怀。

在遇茶、寻茶,与茶相伴的这些日子里,他也加深了对茶的认知,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近两年自己也尝试着独立完成了几批茶。而且经过这两年身边朋友的品饮,都觉得他做的这些茶已经非常惊艳。

“当然,这些是朋友们过于夸奖啦,”李桂荣笑着如是说:“我把茶视为自己的一个人生作品,作品好坏只能他人评判,我自己是永远都不会满足的。”

潜心茶事,造就佳品

2017年头春古树纯料顶级红茶

“一任天真”头春古树晒红,精选云南勐海区古树头春纯料大叶种茶青制作。

2017头春古树晒红,不烘干,新茶的香气的确不够高扬,但正因为没有高温制程,红茶在留存上没有普通红茶2年的赏味期限制,蜜香会越来越好,轻揉捻,中发酵,低温干。

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

古树红茶汤色红黄,汤厚味甜,苦涩不强,气韵高雅,喉韵深,余味悠长。

叶底肥嫩鲜美,颜色褐中带黄,色泽油亮,茶条完整匀齐,果香浓郁。

2017南糯古茶头春古树纯料普洱茶生茶357克饼

头春纯料古树茶,特选南糯山头春纯料古树茶。

在原料精挑细选之余,生产工艺也毫不马虎,每一道工序都用心做到尽善尽美。

饼形整洁,条索紧结。

口感醇厚顺滑,层次丰富协调,苦感微弱,蜜韵悠扬。

汤色透亮,粘稠。生津十分明显,让人回味无穷。

备注:茗星个人经历及其产品信息皆由茗星本人提供。

人生如茶 茶如人生


恬静的午后,与同事沏上一壶清茶。当热水冲进杯中,茶叶浮上水面,而后舒展开来,茶香便弥漫着四周。

喝一口香茗,甘甘的味道,平淡无奇,可是,过了一会儿,一股淡淡的清香在唇齿间荡漾开来,令人回味无穷。当我把一杯茶喝完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都已忘却。此时的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品茶了,因为茶能让你所有的烦恼都化成一缕清烟,被清风卷走,无论是生活上的,亦或是身心上的。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说的是:一位迷失者去向一位得道高僧求教,他问:“人生到底有何价值呢?”高僧无语,微笑着泡了一杯茶,他在杯中加了一些冷水,对那人说道:“你来品味一下这杯茶。”那人迷惑地看着高僧,不解高僧的用意,但他还是喝了一口。高僧问道:“这茶的味道如何?”那人说:“平而无味。大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高僧依旧是笑而不语,他又用温水泡了一杯茶,说:“你再来试一下这杯。”那人又喝了一口,说:“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高僧又笑着用沸水泡了另一杯茶,茶的那股特别的幽香弥漫在空气间,他示意让那人再喝一口,那人喝了一口,满脸的陶醉,说:“这杯茶浓郁甘甜。”高僧问:“你难道还不知道答案吗?”此时,他恍然大悟,说:“高僧,我懂了,多谢指点。”

其实,高僧的确很高,他借用了三杯茶,就把人生的价值一一叙述了出来,他的意思是:人生就如一杯茶,没有遇过挫折的人生,将会平而无味;而遇过一些小挫折的人生,它的味道就如那杯温水泡出来的茶,只是夹杂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并不精彩;而那些经历过大挫折的人生,它就如那杯热水泡出来的茶,拥有浓郁的香味,脱颖而出,这样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人的一生可以多姿多彩,也可平淡无奇,而这一切,又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所以,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挫折,大胆地去尝试吧,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便是了。

陈社行:黑茶帝国的追梦人


2014年12月30日一大早,湖南润和茶业集团董事长陈社行就到上海股交所排队等候旗下湖南国茯茶业挂牌上市敲锣。两小时后,他终于等到了宣布入场通知,10点18分,陈社行及公司副董事长缪林峰终于举起了棒槌。

当日,人民网发布消息称,作为湖南黑茶界全产业链的领军企业湖南润和茶业集团在上海股交所挂牌,这是最接近IPO条件的黑茶企业。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注重养生和健康的民族,我们的使命就是以茶为媒,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得起好茶,让这份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继续发扬光大。”这是陈社行在挂牌上市仪式上的倾情感言。

原来最好的东西就在身边

出生在湖南安化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陈社行,从小就立誓要摆脱贫穷,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家乡的父老乡亲。

1995年,陈社行在一家外资企业里担任销售总监,他在这里先后打造出一支月销售额达2亿元的销售队伍,创造了当时的一个神话。

然而,面对外资企业在中国大地上“搜金掘银”,抢占市场,而中国的大批民营企业却发展缓慢的现实状况,让他倍感失落。他想要自主创业。

2009年7月,陈社行回老家湖南安化县考察新项目,有一个县领导向他推荐了安化黑茶。

他依稀记得小时候,自己肚子痛,他的母亲就会到小阁楼里去淘一把老黑茶煮给他喝,随后肚子痛就神奇消失了。

一语唤醒梦中人,他马上查阅了有关黑茶的资料,立即就被它的神奇保健魅力所吸引,如降血脂、暖脾胃、助消化、清理肠道等等,而在茯砖茶中,含有一种堪比灵芝的微生物,是安化黑茶在当地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发花”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俗称“金花”。

2009年9月,陈社行经过深思熟虑后,注册了一家专门从事黑茶销售的公司,并以“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为核心目标,传承老祖宗遗留的黑茶文化和那一碗碗黑茶。

在近5年的调整和快速稳健的发展中,他的公司逐步实现了黑茶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资源的整合,公司先后整合茶园2万多亩,在公司管理和市场开拓上,陈社行凭借他们多年积累的管理和运营经验,积极开拓市场,创新黑茶产业管理模式,黑茶销售额不断突破新高,并形成了一支近4万人的忠实消费群,形成了黑茶全产业链企业。

民族文化的永续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新时代,陈社行带领公司一班人抢占先机,把朝气蓬勃的电子商务与历史悠久的黑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具备强大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创新营销模式。在新型营销模式下,目前,公司在全国已拥有近百家的国茯黑茶馆,营业额过亿元,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国三十几个省、“鑫亚”“国茯”“冰维斯”等公司产品在其的精心打造下,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2013年5月30日,在陈社行的策划下,由公司与长沙琴岛演艺中心强强联手,倾力合作打造的国内首个黑茶文化舞秀《黑茶印象》在长沙琴岛隆重公演,这是湖南省第一次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搬上舞台。

2013年7月,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李薇薇,副省长张硕辅组织的湖南茶产业调研座谈会上,陈社行提出“中国一万多家茶企不及英国一家立顿红茶公司”的话题,引起与会者的关注,并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湖南茶企的支持力度。不久后,湖南省人民政府专门下发红头文件,在政策层面加大了对茶企的支持力度。

不久前,由陈社行董事长亲自撰写的中国首本黑茶文化轻读本《黑茶全传》也出版上市,这将黑茶文化推广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构建黑茶全产业链

2013年7月,陈社行为了使企业做大做强,他整合资源将所有零散的公司集中起来,打造了被媒体称之为的黑茶帝国——湖南润和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6日,湖南润和集团全球启动大会在长沙盛大召开,润和集团董事长陈社行携副董事长缪林峰、集团总经理刘益辉等高管齐齐亮相,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0余名经销商参与。

媒体称,润和集团是国内组建的首个打造黑茶全产业链模式的黑茶产业集团。在这次盛会上,润和集团向茶商发布了国礼茯茶、黑茶原味饮料“冰维斯”等新品。同时,陈社行代表润和集团向湖南省光彩基金投资200万元,将专款专用,为留守儿童、伤残人士提供帮助。

这场以“润泽天下,和谐共赢”为主题的盛会标志着经过全新重组的湖南润和正式起航,陈社行的黑茶帝国梦想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黑茶全产业链,这是弥补中国茶界空白的一次空前的大胆构思和尝试。“整个黑茶产业要持续健康增长,就必须进行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品牌升级。”陈社行对目前的黑茶发展形势看得十分透彻。

仅仅经过一年多的改造,一个以黑茶为主业,凭借安化优质基地原料,传承传统黑茶工艺,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安化黑茶的提档升级的现代产业集团湖南润和茶业集团呼之欲出。

同时,为加快黑茶附属产业的研发,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周围产业裙带发展,拉动相关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目前润和集团已经形成了安化黑茶万亩种植基地,首个国礼茯茶生产及销售系统,首个黑茶原味饮料的开发上市,黑茶的投资与市场交易,中华黑茶文化博览园,黑茶销售精英培训、马来西亚电子商务、黑龙江沙棘生产基地等全产业链的八大板块。其开发的“润和茶系”产品覆盖了黑茶茯砖、天尖、原味饮料等所有黑茶品种,目前产品除了中国市场之外还远销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

2014年初,润和集团陈社行领衔创新研发的中国首款黑茶原味功能饮料“冰维斯”正式发布,“这款黑茶功能饮料在2014年3月正式上市,面向全国销售。润和集团立志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健康的保健功能茶饮料产品。”陈社行说道,“公司已为黑茶饮料申请国家专利,并为国家提供了黑茶饮料的生产标准。这一项目的成功运作标志着黑茶深加工行业跨入了新的高度。”

事实上,冰维斯是黑茶行业里第一款黑茶饮料,填补了国内黑茶原味饮料的空白。陈社行十分看好冰维斯的前景,他希望能将冰维斯打造成黑茶界的“王老吉”。

全产业链模式为润和集团在茶叶行业中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优势,凭借其特色产品组建而成的“润和茶系”,以及良好的市场背景和杰出的运营策略,润和集团将逐渐成为一家服务于消费者、服务于农民,有研发、有创新、有信誉的全产业链黑茶产业代表。

几年来,他策划的安化黑茶进驻世博会“联合国馆”和“湖南馆”;公司生产的品牌黑茶亮相各种。

以产业扶贫带动黑茶大发展

目前,陈社行及其团队在安化县的小淹、冷市等乡镇,开展了“龙头企业牵头带动、茶农公司同发展,政企传递扶贫责任”的产业扶贫模式。

在他的指导下,先后成立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集良种推广、生产技术、农资购销等服务为一体的黑茶生产基地部,向农户提供“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保护价收购价”的产前、产中、产后“五统一”全方位服务,解决了农民种、管、储、销、运各个环节中的难题。

基础建设薄弱是制约安化乡发展的最大瓶颈。陈社行安排湖南润和茶业集团为此一次性投入公益资金300万元,帮助农民购买发电机、水泵,并大修水利,还为村级图书室增订阅报刊杂志。

在陈社行的努力下,公司总投资达2亿元,先后在安化云台山、小淹、太阳山等地,兴建黑茶生产基地3万多亩,建设各类项目88个,基地涵盖30个村,为周边群众提供1000余名就业机会,帮助基地茶农人均增收5000元,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

为保护安化县茶农的根本利益,陈社行要求公司全部实行订单种植,并明确其原料收购价格。目前,公司在安化的茶园全部实行了订单生产。

“回馈社会,心系慈善”这是陈社行一直铭记于心的一句话。湖南润和茶业集团在发展历程中,多次参与各种慈善活动,为贫困山区的人们送去了温暖和爱心。

不久前,湖南润和茶业集团设立了湖南省光彩基金润和慈善专项基金,专门帮助各地的失学儿童、孤寡老人,通过专项基金方式扶贫帮困。几年来,陈社行带领的润和茶业集团,已向社会各界捐款累计达2000多万元。

在一次捐赠大会上,陈社行说:“一个有爱的人,哪怕在黑暗之中,也能穿越黑暗,看到生命的光明。一个有爱的企业,才是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企业。”

陈社行在外高调行善的同时,也不忘关心每一个员工的健康成长。在公司他积极倡导企业爱心管理,弘扬企业感化文化。

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在润和茶业集团,即便基层员工也拥有优质的生活条件,他安排员工住进了舒适的酒店房间,给予员工最好的升职空间,在公司里“有人的地方就有空调”,所有工作区干净整洁,花团锦簇。

回报国家、回报家乡、回报员工,这就是新时代黑茶文化的传承者陈社行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在安化黑茶一步步成为我们生活品质的需求时,湖南润和集团与他的创始人陈社行必将在黑茶时代的历史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茶如人生 人生亦如茶


有人说,茶如人生,人生亦如茶。如此说来,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和瞬间,似乎也都像一杯茶,充满了玄机和韵味,只要慢慢去感受和品尝,就会觉得其味无穷。

双手捧着盛着春绿的茶杯置于鼻前,让浓郁得化不开的栗香在口鼻之间弥漫、缭绕,然后深深地吮吸、品味,这种感觉,美得无以言表。很久,我舍不得用开水将这种难得的感觉冲淡。在茶叶三品中,最让人留恋的就是鼻品了。

这里所说的春绿,指的是春天生产的绿茶。具体地说,就是绿茶中的名茶,也可以理解为高档绿茶,清明节以前采摘茶青,经过精细加工而成。茶叶聚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作为开春的第一批嫩叶,其营养成分丰富,没有任何污染,是茶叶中的上品。

懂得茶道的人都知道,茶叶品饮分为目品、鼻品和口品三个阶段,也可说是三个层次。

所谓目品,是指用目光欣赏茶叶浸泡前后的颜色、形状和姿态。有一次,我得到一些刚刚上市的龙井,打开包装,那股蕴含着新春气息的清香,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我连忙烧了一壶开水,用透明玻璃杯泡了一杯,先品为快。

制作龙井茶的原料,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青,泡法大多为下投,即先茶后水。将开水倒入茶杯后,我看到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下,慢慢张开的茶叶上下翻飞,左右躲闪,仿佛翩翩起舞的蝴蝶,又似含苞欲放的花朵,更像展翅欲飞的春燕,精彩绝伦,美不胜收。大约过了一分钟,茶叶一部分浮在水面,一部分沉入水底。这时,只见一枚已经泡开铺展成一芽二叶的茶叶,像一只美丽的凤凰,从水面慢慢地沉降到中间,然后轻轻地摇动着身子,很久很久,它就静静地浮在那里,像是故意展示它漂亮的身姿。还没尝到茶叶的滋味,已经先欣赏到茶叶的美丽,这无疑为接下来的品饮准备了一份好心情。

鼻品即闻香,这个“香”,包括茶叶和茶水的香味。一套完整的功夫茶具,以紫砂材质的为例,大体包括茶盘、茶壶、茶洗、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茶匙、茶荷、茶漏、茶巾等。闻香杯约比大拇指粗长,专为鼻品茶香而制。茶艺师将泡好的茶水,从公道杯里倒入闻香杯后,立即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然后迅速地将二者合在一起,倒置过来,再放回茶盘上,这时,闻香杯就倒立在品茗杯里了。质量上好的杯具,在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能够充分地咬合在一起。茶艺师在向上提闻香杯时,常常会连品茗杯带茶水同时提起来,然后以很快的速度送到你的面前,让你双掌合十捧在手心,再凑到鼻前感受茶水氤氲的气息和特有的芳香。这是鼻品的一种。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冲泡前的鼻品,那才叫沁人心脾,难能可贵。

人生如茶 品茶品人生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中国人在茶的培育、制造、品饮、应用,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都独树一帜。“粗茶淡饭”、“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这些俗语表明,茶以及因茶而形成的文化已经无孔不入地浸透进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不仅健康,茶还和高雅有不解之缘。人们通俗的看法是“俗人喝酒,高人品茗”。品茶要平和的心境,要悠闲的时间,要清雅的环境,要复杂的程序和种种讲究,在古代,这些显然只有文人墨客能享受得到。他们甚至认为茶的精髓就是整个世界的精髓,接近“道”的境界,于是有了“茶道”。于名山古刹之巅,清冽泉水之侧,享受一杯清茶——那就是神仙的感觉。无怪乎卢仝《七碗茶诗》言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饮茶不仅仅可以解渴,更重要的是使人沉静,让我们在现代浮躁喧嚣的社会中找到一个专属于自己心灵的家。在那氤氲的暖香中,永远留存着最幽静的茶之记忆。从古至今,名人雅士无不以茶为友。

喝茶本是一件很普通的事,但却被演化成一种艺术,让人喝出滋味来。这“滋味”不是感官得到的物质性的味,而是一种奇妙的精神体验,那便是哲理。人们称之为“禅味”。

人越来越忙,实在没有闲暇去体会茶中的什么禅味了。但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总还需要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坐下来静静喝一杯茶,仍然是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从茶艺的讲究中,暂时抛开烦恼,体味闲适之乐,享受片刻的宁静和一时的纯真,得到一个好心境。正所谓“好香用以熏德,好茶用以涤烦”。即使在今天,茶中的禅意仍然存在啊。

人生如茶,品茶如人生。平凡中见滋味,苦涩里有幽香。你我有缘,品一杯清茶,为心灵找一个无染的场所。讲疲惫放逐在空寂淡泊里,品味适淡宁静的悠然心境。

“朋友似茶,淡而悠长,久而弥香”。真正的朋友,心甚平静,情甚清淡,表面没有热闹,内心充满热情,没有锦上添花的敷衍,确有雪中送炭的真切,没有朝夕相伴的肉麻,确有心心相印的实在。真正的朋友,一个轻轻的握手,一句简短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就可以心照不宣地敞开胸怀,就可以如胶似漆地谈天说地。朋友间营造的氛围,如第一道茶那样纯洁,那样浓郁,那样芳香扑鼻。

茶如朋友,情浓于茶。春淡雾浓的日子,找一间干净的茶馆,瓦屋纸窗,窗内有古朴的况味,窗外是恬静的风景,水清茶绿,瓷杯是素雅的。茶不要太多,要有花相配。花不是在瓶里,是插在壁龛上。花不要多,只要一束。不要瓣舞香烈、色闹彩喧,只要含苞未吐、纯白素净的一束。喝茶的人也不要多,如周作人那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在众多的茶叶茶名里,你会感受到那茶名如花名,眼花缭乱中一饱眼福地尽情在茶海浩瀚的绿色红波里品茶听雨。什么红茶绿茶铁观音茉莉花,那名字极其优美动听。

而品茶人古往今来,在这个屏幕内外,细咽慢饮,各自品出茶道茶情,百味人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李宗垣的“追茶”人生》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