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1980年,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与世长辞,享年87岁。1997年,他的女儿顾潮在父亲的传记中提到一个细节:顾先生在世时,曾拟过一个自传题目:“我怎样度过这风雨飘摇的九十年?”“通过一个偶然进入历史道路的人来反映历史”,19世纪的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做到了,20世纪的一代学术大师顾颉刚堪称楷模。我们今天只说说他的茶生活。

1975年4月摄于叶圣陶宅

一、杭州“雅生活”畅想

左至右,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1970年摄

1911年3月,顾颉刚与挚友叶圣陶(《顾颉刚书信集》收致叶圣陶信件56通,叶、顾两人都是苏州人,很早就相识,是私塾、小学、中学同学)诸人游杭州。那日,天气虽然很热,因午饭未果,晚饭时顾先生胃口大开,“遂尽饭五碗,羹一鱼一汤,亦可味”。饭后饮茶,“龙井山产茶,厨役煮茗以奉,味甚新也”。

当时,从茅家埠去天竺或灵隐寺,一路上有很多茶寮,喝茶的人很多,顾颉刚和同伴们只能在两个店中分开饮茶,“取茶倾壶中,叶新煮,味甚浓也”。其后,一路所见,“酒帘茶棚,遍于青松翠竹之间”。

前行途中,顾先生所带壶茶用尽,只得找同伴解围。他游兴大盛,还特别装上一大壶山泉水,继续前行。“越山东下,山下民家甚繁,茶寮数舍,乡人满坐其中,树影波光,接于几案”,这便是一百年前,杭州人的喝茶情景。

这次旅行,顾先生还到清和坊翁隆盛(民国年间杭州三大茶庄之一),道是“俾家中人尝此异乡风味”。这次出游,先生有一番关于“雅生活”的畅想,不妨照录如下:

“烹茶自汲,卷帘看山,飞云腾雨,恣目全湖,居不必求于其广,览必当握于其胜,而欢素送阳,行曦秉烛,门庐图画,衽席惊涛,神仙艳福,不过如斯。今者国殆未安,何可预想?俟此生天职既毕,再谋结庐,庶不有负于此胜尔!”

这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议论,到底顾先生还是偏重于现实的。实际上,纵观先生一生,事业心极重,他的这个生活梦想能实现吗?

1911年1月,苏州中学同学于校门口合影

二、顾颉刚日记中的茶生活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始自1913年,日记中满布这样的字眼:抄书,买书,读书,写信,作文,便秘,失眠,胃胀,头痛,咳嗽,会友,吃茶,赴宴,算帐,登帐,理杂纸,记日记。

顾先生极是勤奋,在日常琐事和病痛中拼命读书记笔记,会友一般伴随着吃茶,从中或许可一窥先生何以朋友众多。读顾先生日记,除了感知他为学的勇猛精进以外,亦知他是谦厚长者,身上不乏浪漫气息,用情极深,面对“求不得”的爱者,虽逾五十年光阴,耄耋之年尚且不能忘怀:“无端相遇碧湖湄,柳拂长廊疑梦迷。五十年来千斛泪,可怜隔巷即天涯。”

日记中,顾先生喝过茶的地方,有青云阁,翠云楼,明泉楼,吴苑,广南居,顺风园,小吴轩,拙政园,万顷堂,新世界,龙华园,冷香阁,平湖秋月,八达岭长城,惠山等地;茶友则有叶圣陶,俞平伯,王伯祥,鲁弟,介泉,子玉,孙伯南,仲川等人。(不完全统计)个人生活中,临睡饮茶,喝热茶出大汗,喝茶失眠等等,顾先生都经历过,“昨日在吴苑喝雨泉茶五六杯,归后即觉精神紧张,异于往日,就寝后果不成眠,至十二点始合眼。三点醒,五点后又略朦胧,七点醒。”有时,顾先生对茶的态度又显得很矛盾。“口渴甚。向不好饮茶,今则非饮不可。”“夜间在高长兴喝茶十余杯。”

中华书局2011版《顾颉刚日记》,共12册

顾先生一生著作宏富,学术著作以外,日记就达六百万言,笔记也很丰瞻,其中不乏喝茶人和茶俗的记录。据1921年的一则笔记显示:吴苑、云露阁、桂芳阁等地,吃茶人各不相同,常到吴苑者,分三类人,即绅士,纨绔少年和教员;云露阁的吃茶人则是业主,房产中介,催租人和账房师爷;“桂芳阁与吴苑差同,惟较为守旧之辈,如教员一类,在吴苑者多少年新进,在桂芳阁者多为前辈老先生”。

不仅如此,早在1915年的一则笔记中,顾先生对吴中的喝茶形态,彼有严厉之词:“吴中弊俗,莫甚于茶肆”。顾先生的立论依据是:“家庭以天伦合,学校以道义合,工商以职业合。”这是正道,但“茶肆以市井游荡合”,那些无职业者长期委身于茶肆,聚众赌博,臧否人物,飞短流长,容易滋生是非。

也许,身为苏州人的顾先生难免文化焦虑:苏州的文化是享受的文化,不是服务的文化。“故吴人有生而无职业,以茶肆为学校者,所以习世故,修容仪,饰语言,学时尚,以之处世,亦足以巧令不败乎。嗟乎!嗟乎!果不足以救乎?”

苏州山塘街夜景,2013年国庆拍摄

2013年,笔者曾经在苏州度过愉快的一周:穿棱于大街小苍,平江路灯火如簇,山塘街游人如织,也去观前街吃小吃,还去西山岛喝碧螺春。这座城市浮于表象的,有中国城市的共性,但在文化的积淀面前,我显然是陌生人,水泼不进。

三、顾颉刚和他的朋友圈

顾先生一生交游遍天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了顾颉刚五卷本书信集。据统计,与顾先生有书信往来者,数以百计,这里面,有他的师长,有他的挚友,有他的学生,有与他交恶者,不妨拉一个名单:

叶圣陶,王伯祥,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傅斯年,吴湖帆,胡适,沈兼士,钱玄同,李大钊,俞平伯,王国维,郑振铎,丁文江,容庚,陈垣,冯友兰,冯沅君,周作人,徐志摩,沈尹默,鲁迅,朱家骅,何定生,闻一多,顾廷龙,王云五,杨向奎,钱穆,白寿彝,谭其骧,史念海,范文澜,胡绳……(大致按书信编排顺序,未全录;当然,顾先生朋友圈并不止这些人)。

1927年顾颉刚致冯友兰信,冯氏字芝生

顾先生喜欢听戏。1912年,他乘车北上,途经济南,“昨过泰安,仅见岱尾,不能下车穷日观、天门诸胜;过曲阜,又弗能作孔里之游。辜负此行,总觉不少。昨夜既抵逆旅,进餐后旋至庆商茶园观剧。”庆商茶园1908年开业,当时人喝茶听戏,只收茶钱,不付戏费,这是通例(《齐鲁晚报》)。

1913年,顾先生在北京游先农坛,喝茶,“余以无侣独茗其间”,吃元宵,“颇可口,连食遂尽三器具”。这些经历,他都写信告诉了叶圣陶,并对先农坛的景观和古物发了一番感慨。两人还常到上海丹桂茶园听戏,“一年来,到沪必至丹桂茶园”,“与叶圣陶至沪听戏,四日间观剧五回”。

丹桂茶园演出盛况

丹桂茶园戏票

丹桂茶园是上海商业大亨刘鸿生的祖父刘维忠投资创办,是上海人常去喝茶听戏的地方,对上海的京剧繁荣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文史资料选辑》)。顾先生日记中提到的“文明茶园”则远在北京,1907年开业,是北京人喝茶听戏的地方之一,它勇于打破禁区,专门设置女座(《北京档案》)。

顾先生的日记和信件也不只是记一些喝茶听戏之事。日记中所记的喝茶,通常都跟会友交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沟通媒介,他只是自然的选择了当时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他跟朋友们因此相聚聊天,形成知识的交换,思考的佐证,价值的判断,思想的交流,这些才是重中之重。写信给朋友,也不只是为了客套问安、分享风花雪月之类,比如他与胡适、俞平伯常在信中切磋红楼梦问题就是明证。1913年,顾先生写了三册《檀痕日载》,写的都是观戏感受。

顾先生与胡适讨论红楼梦的信札封面

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成长总有某种印迹和影响。换言之,这事关知识获取方式。顾先生喝茶听戏,并从中找到灵感,以此来印证自己的学术追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当时的“茶园”,无论上海、北京、天津还是济南,都是当地人消遣娱乐的集中之地,如同今人买票到电影院观影一样。

我们不能说顾先生喝茶听戏决定了什么,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确实作为一种客观积累,给他后来的研究带来很多便利。王煦华先生曾总结:“顾颉刚先生以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用民俗学的材料来印证古史则来自他看戏和搜集歌谣。”而顾先生自己也说:“老实说,我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味的缘故。”

1973年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

顾颉刚先生是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和民俗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他是古史辩派和禹贡派的创始人,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晚年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校点工作。

“自思我的才干和学问百不如人(身体更不如人),但我自己觉得比人可贵处,乃是我有志而人无志(有志的人真是少极),我过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既有意义,则我便可将我所有的才干和学问全力应用,而不致空弃,所以成绩反而比别人好了。”

顾先生一生成就,固然与自身努力有关,但朋友圈的影响,同样是关键因素。有论者认为:与胡适的关系,是他学术生命的始点(余英时)。顾氏在北京求学时,曾旁听胡适的哲学课程,深受启发。在日记和书信中,他也经常提及与胡适的交流,而收入书信集中致胡适的信就达156通。胡适对顾先生的日常生活亦是相当照顾,帮助找工作,补助现金,借钱应急等等,给予艰难困苦中的顾颉刚很多实在的帮助。

顾颉刚写信给胡适推荐学生杨向奎

四、丹心热血沃新花

与他的恩师胡适先生一样,顾先生在学界也以奖掖后进、培养青年人才著称。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便是顾先生的学生之一,成就卓著(葛剑雄曾有挽联,对谭先生一生功业高度概括:基肇《禹贡》,功成《图集》,春秋六十汇为悠悠长水;泽被士林,化导实学,桃李三千仰止巍巍高山)。谭先生有名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是顾的学生,一次,两人就《尚书·尧典》成书年代的证据通过信件展开讨论,互有对错,成就了一段学界佳话。

谭先生晚年,对这段往事依然恋恋不忘:“我两次去信,他两次回信,都肯定了我一部分意见,又否定了我另一部分意见。同意时就直率承认自己原来的看法错了,不同意时就详尽地陈述自己的论据,指出我的错误。信中的措辞是那么谦虚诚恳,绝不以权威自居,完全把我当作一个平等的讨论对手看待。这是何等真挚动人的气度!”

1997年,谭先生的弟子葛剑雄在《谭其骧前传》中,对顾、谭的师生之谊这样论断:“这场讨论决定了谭其骧此后61年的学术方向,也给它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顾谭两人后来虽然在学术上分道扬镳,但终两人一生,保持了较好的情谊。

1957年顾(中)谭(左)在青岛湛山寺

顾颉刚先生曾言:“文与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唤起民族意识的利器。”又说“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我们都是服务于文化界的人,自己的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值得太留恋,但这文化的蜡炬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总得点着,好让孑遗的人们或其子孙来接受这传统。这传统是什么,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立国根本。”

1932年顾颉刚致谭其骧信

前不久,为了对照阅读陆羽《茶经》中的地名,笔者找出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免感叹敬佩。茶圣陆羽当年游历茶区,写下茶叶巨著,修悠一千多年下来,茶业虽有浮沉,但遗脉长存。

2015年10月18日,在一场专场茶品鉴会上,学者周重林讲到易武茶的时间与空间,茶文化专家杨凯讲述老字号茶庄的故事:从唐代的利润城到今天的易武镇,有多少遗失了,又有多少找回了?中国茶文化也许是统一的,但内质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今天解读过往隐藏的种种密码,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又注定为后代历史留下谜题。

Cy260.com精选阅读

民国茶范:鲁迅的香烟、酒局和茶生活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识者以为“就只这几句,已是使我认知天才之迸发,骤尔不可方物。“弃医从文的鲁迅在文字上表现出了某种天才性,但从他日记中每年的“书帐”来看,他是下了大功夫的。

(鲁迅一生唯一大笑的照片,1936年摄,同年,鲁迅去世)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发表了一场著名的演讲——《美国学者》,这是一篇彰显人的价值,正视美国自信心的演讲;1934年9月25日,鲁迅写出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着力鼓舞民族自信心。1936年,鲁迅逝世,从10月20日到21日,有一万多人自发前去瞻仰他的遗容,其棺木上覆有一面长方形旗,上书“民族魂”三字。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个评价一直有某种延续性,在我上学的年代里,在不同老师的口中一再重复,在不同的类型的文章中被作为最后的堡垒。

鲁迅《自嘲》手迹

鲁迅常常被形容成“横眉冷对”,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做事十分仔细认真,总是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他与人交际,折借钱财,互赠礼物,婚丧嫁娶,礼上往来,一样不少,吃喝娱乐,他也有自己的玩法,有时,还与人开一些精致的玩笑。鲁迅自己就说:“譬如勇士,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他喜欢吃零食,经常去一些的固定的商场买饼,别人也经常送他食物。鲁迅爱看电影,当时上映的好多大片他都看过,比如《美人心》《金银岛》。他对美术也有自己的理解,对中国现代木刻贡献很大。

一、抽烟是鲁迅的标志性生活

鲁迅一生,烟、酒、茶都有涉足,他习惯于晚上工作,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写作之时,常常以烟相伴,周海婴后来在《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中回忆了这样的情景:“父亲睡在床外侧,床头凳子上有一个瓷杯,水中浸着他的假牙。瓷杯旁放着香烟,还有象牙烟嘴。我自知对他的健康帮不了什么,但总想到尽点微力,让他一展容颜,也算是一点安慰。于是轻轻地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细心地插进被熏得又焦又黄的烟嘴里面,放到他醒来以后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然后悄然离去。”

海婴与鲁迅,一岁与五十,1930年摄于上海

曹聚仁在《鲁迅评传》中也说到:替鲁迅作生活标志的是烟。他是烟不离手的人,一面与人笑谈,一面烟雾弥漫。工作越忙,烟也抽得越多。每天总在五十支左右。说到他平素喜欢的烟品牌,有“品海牌”、“黑猫牌”和“红锡包”,而对于抽烟这件事,鲁迅有自己的理论,他说:“我吸烟虽是吸得多,却是并不吞到到肚子里去的。”

53岁寿辰全家合影,1933年

二、“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

鲁迅一生职业,大多与教育有关,不是在教育部任职,就是在大学教书。那时,朋友来了,朋友去了,同事和同事的亲人结婚了,家里的老人去世了,部里领导开心了,都有饭局,饭局和酒局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鲁迅赴过陕西省长兼督军刘镇华的宴会,参加过泰戈尔访华期间在北京举行的生日宴会。和其他普通人一样,鲁迅参加的数量众多的宴会多是同事及友人间的日常聚会:

“晚李仲侃招饮于颐乡斋,赴之,同席为王云衢、潘企莘、宋子佩及其子舒、仲侃及其子。”

“午后胡适之至部,晚同至东安市场一行,又往东兴楼应郁达夫招饮,酒半即归。”

“晚张凤举招饮于广和居,同席为泽村助教黎君、马叔平、沈君默、坚士、徐耀辰。”

“晚子佩招饮于宣南春,与季市同往,坐中有冯稷家、邵次公、潘企莘、董秋芳及朱、吴两君。”

“荆有麟邀午餐于中兴楼,午前赴之,坐中有绥理绥夫、项拙、胡崇轩、孙伏园。”

这样的饭局、酒局,鲁迅的日记(1912.5.5—1936.10.18)中多有记载,偶尔他也会拒绝一些宴会邀请。鲁迅去商店买日常生活用品时,也买酒和茶,旁人也多送他这些随手礼。饭局、酒局中同坐者,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名单,其中不乏各有专长的名人,比如胡适,许寿裳,齐寿山,林语堂,周作人,郁达夫,台静农......;喝过的酒则有越酒,汾酒,啤酒,威士忌、葡萄酒,薄荷酒,苦南酒,杨梅烧酒......。群聚之外,也有独饮的情形,也大醉过:“夜失眠,尽酒一瓶”;“午后盛热,饮苦南酒而睡”;“夜买酒并邀长虹、培良、有麟共饮,大醉”。

鲁迅在北京时居住的八道湾寓所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四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原本是与周作人等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最后变成鲁迅一个人自己吃饭。同年七月十九日,周作人给鲁迅写了一封信: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

这是一段著名的公案,有不少解释,周海婴对这段往事写有专门的回忆文章,读来颇让人心酸。回想当初,鲁迅在八道湾买了房子,母亲,朱安,周作人夫妇,周健人夫妇,全部住在一起。周作人、周健人既是亲兄弟,又是连襟,两人的老婆同是亲姐妹,又是妯娌(周健人后来娶妻王蕴如)。收到周作人绝交信以后,鲁迅就另择居所,搬离八道湾,最后一次在日记中提到“二弟”二字是一九二三年七月三日,此外,终鲁迅一生,日记中不再出现“二弟”二字,只称“启孟”。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鲁迅)“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又以电话招重久及张凤举、徐耀辰来,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凡捏造未圆处,则启孟救正之,然终取书、器而出。”

左上至右下:胡适;郑振铎;丁玲;梁实秋;闻一多;张爱玲;鲁迅;老舍;茅盾;台静农;萧红;曹禺;郁达夫;傅斯年;张恨水;巴金;这群人中很多人都与鲁迅有交集。

近人胡因梦与名作家李敖离婚后,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同在一个屋檐下久了,英雄不是英雄,美人也不是美人。哪些当年与鲁迅一起吃饭喝酒的人,各自散落在历史的烟云之中。鲁迅写过小说《在酒楼上》,那种无意间的酒楼相逢,展现出来却是不同时期知识份子的精神面貌:“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左图:1948年,周作人赴法庭受审;右图:1948年,胡适与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

三、鲁迅的茶生活

如今,在某些单位工作或经常看新闻的人,对“茶话会”这词再熟悉不过了。他们不是经常开茶话会,就是经常看别人开茶话会,比如年终总结,学术讨论,文艺座谈,招待外宾,新年团拜,凡春节、新年、国庆节、中秋节等等重要节日,开个茶话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党、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种协会,大伙儿聚一聚,喝喝茶,聊一聊,谈一谈,感情增加了,思想也交流了,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茶话会是一个传统,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礼仪活动,有人认为这是对传统礼仪成功改革的典范。其实,从源头来看,它从茶俗演变而来。唐代,新茶采制之后,佛门有“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的例会;文人常以茶会友,朋友聚会时,常饮茶清谈,交流思想,增进情感。旧时商人在固定茶楼上谈生意,也举行茶话会。后来演变为社交性集会,适应面和使用阶层更加广泛。其中,以国家级茶话会和招待外宾的茶话会的程式设计最为严谨,流程也相对固定化。

鲁迅在北京时,经常参加单位组织的茶话会,大略是工作需要,他更多与朋友在外面喝茶。以1924年为例,他的茶生活如下:一月十七日,“往鼎香村买茗二斤,二元”;四月十三日,“上午至中山公园四宜轩。遇玄同,遂茗谈至晚归”;五月二日,“下午往中央公园饮茗,并观中日绘画展览会”;五月六日,“晚买茗一斤,一元;酒酿一盆,一角”;五月十一日,“往晨报馆访孙伏园,坐至下午,同往公园啜茗,遇邓以蛰、李宗武诸君,谈良久,逮夜乃归”;五月二十叁日,“往中央公园饮茗并食馒首”;五月三十日,“遇许饮文,邀之到中央公园饮茗”;五月三十一日,“下午往鼎香村买茗二斤,二元。”在广州时,他和朋友常去陶陶居、陆园、北园等茶居喝茶,还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鲁迅喜欢喝龙井。有一次,林语堂去找鲁迅,没遇到,留下两盒红茶。那个年代,有名的火腿叫茶腿,据说是用茶叶熏的,鲁迅就曾经收到过,也买了送人。在他的礼品单中,还有普洱茶膏。清人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那个年代,显得十珍贵,有资料显示,鲁迅珍藏的这批普洱茶膏,有一部分在2004年曾高价拍卖。

蒙顿复刻版清代宫廷普洱茶膏

鲁迅不但自己喝茶,还叶,一次多达十斤二十斤。

周海婴与母亲,时年近十岁,摄于1939年

内山完造后来撰文回忆上海生活时,谈到他与鲁迅一次聊天,说的是对茶叶源流的一些看法:某日与鲁迅先生聊起了茶,我听说日本的薄茶(日本抹茶的一种)沿用了中国唐代的饮用方法,但日本后来的形式和做法更烦琐,而远流洲的茶庭、千利休的茶室以及丰臣秀吉的黄金茶室、茶具更是后来的事。

四、鲁迅的世界

我上学的时候,正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的时代,正是《论雷峰塔的倒掉》《为了忘却的记念》、《拿来主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时代,正是《阿Q正传》《狂人日记》、《孔乙己》《社戏》、《故乡》《药》《祝福》的时代……那时,老师们会让你分析鲁迅在某段文字中为啥要用某个词,段落大意是什么,现在想来,不免滑稽,支离破碎无助于你理解整体上的鲁迅。

三味书屋内景

作为文体家的鲁迅,其小说,杂文,散文,旧体诗,故事新编就放在那里,随时都可以进入阅读和比较;作为精神偶像的鲁迅,常常因为解构的多样化,今天反而呈现出一种被稀释后的模糊状态;作为象征人物的鲁迅,"他为真理而战,为正义,为民族,为轩辕(中国)而奋斗不息";作为被解读的鲁迅,许寿裳,许广平,周海婴,毛泽东,曹聚仁,李长之,朱正,钱理群,邵燕祥,孔庆东,陈丹青都有自己的“鲁迅”。

每一时代的人进入“鲁迅”的路径都不一样,有些是他的亲人、密友和同时代的旁观者的看法,有些是强大的时代裹挟,有些是政治正确,有些是因袭别人的意见,有些则是时间的沉淀,有些是传播媒介的变化和传播语码的交织嬗变。诗人帕兹说:不是记忆牢记住了过去,是过去返回身来寻找到了记忆。每一代人重返鲁迅时代的现场,再看看我们这个时代,今人当然不会像阿Q一样,要跟吴妈直接诉求“困觉”,他们只做不说,或者更复杂的戏码已经上演或者即将上演。狂人和阿Q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有时是狂人,有时是阿Q,一个代表希望,一个代表绝望,一个是前进的,一个是滞后的。因为我们正是从历中走来的,伴随着历史环境、历史结构和历史语码的变迁。

鲁迅著作

鲁迅的弃医从文,表面上是职业上的转换,实际上,他何尝不是以一颗医生的心在文化的病床上进行解剖。中国文学的传统,实是比史学更早,而鲁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在历史和文学叙事中,首先关注的是人,阿Q的超级符号化和狂人的力图写实性,无不指向编年的历史。在今天,我们依然面对这样的巨大文化困境:一方面,我们要为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承寻找到合法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站在反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传统文化,以期重塑它正确的前进方向。茶界那么多表面看起来争执不休的问题,归结起来,本质上就是如何延续传统茶文化的问题。进入新千年,瑞典汉学家朱费瑞还在追问:不爱喝茶的中国人能算中国人吗?我们也会问,在社会空间逼向家庭空间的时代,茶本身携带的的雅元素是否能够拯救这种空间的转换?

50寿辰时摄,1930年

如今,我离开学校多年,读鲁迅的日记、书信,还有旁人对他的“研究”文章,走进他的日常生活,大概可以窥知一代文学家如何进入他的时代,并试图从剖析历史图景中找到历史的回音和前行的灯塔。你都是如何与鲁迅聊天的?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夜晚,泡一壶茶,静静的翻过那些熟悉的书页,将他那些笔下人物邀请过来,来一场时空重叠的对话,就像复兴沙龙一样,我们追忆往事,今天发生的事也因为蕴含着记忆的基因,而成为追忆的一部分。2005年,电影《鲁迅》中,用镜头直接追问:人有灵魂吗,那么地狱也就存在了;革命啦,造反啦,妈妈的;吃人啦,救救孩子!

2005年电影《鲁迅》剧照

章太炎曾经给鲁迅写过一个条幅,引用的是《庄子·天运》里的话:“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在谷满谷,在阬满阬。涂却守神,以物为量。”爱默生也曾说:“一个人如果能看穿这世界的矫饰,这个世界就是它的。”鲁迅有他自己的世界,不要用你的世界去掩盖他的世界,平常心即可,我们只是喝喝茶,聊聊天,在某个阳光随性的下午,静静地打开他的书,读一读那些文字:“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范和钧(1905-1989),江苏省常熟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归国后在上海商检局工作期间,深入茶叶产区考察研究,与吴觉农先生合著《中国茶叶问题》一书。1939年春,范和钧与张石城从缅甸景栋绕道到云南佛海考察取得样茶后,取道思茅普洱返回昆明作汇报建议。同年冬天,云南中茶公司决定在佛海创办试验茶厂,委任范和钧为厂长,茶厂开办费定为5万元。

1940年春,正式开始建厂。创业是艰难的,厂房建成了,制茶机器运转了,两年来,范和钧一边建厂,一边发展滇茶生产,开展滇茶外销,繁荣了当地的经济,改善边民生活。先后,发展紧茶生产,扶持茶农茶工;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前,与印度力争豁免紧茶的进口税和过境税;解决佛海外销茶结汇问题,使产销得以顺利进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战火迫近缅泰。佛海地区遭受日机轰炸扫射,人心惶惶,动荡不安。昆明中茶公司电令茶厂职工全部撤退昆明。范和均建厂任务正进入全面完成的最后阶段。范和钧决定一定要在撤退之前,把茶厂全部建成,以表达对日本侵略者绝不屈服的决心。在范和钧带领下,全厂动员,上下一心,加班加点,赶装发电机器。一周后,机房供电,全厂灯火通明,翌日,全厂职工将刚刚安好的机械和一切原有的设备,一一拆卸装箱驮运到思茅,主要机器沿途寄存民间保管,全厂员工除本地人员留守护厂外,其余人员全部撤离。日后,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成为了历史中的美谈。

另一位作者对范和钧生平事迹的描述。

范和钧先生是江苏常熟人,早年和夫人娄允琴留学法国,1939年春到佛海考察开办佛海试验茶厂。

我是1939年12月31日经招聘后跟师傅们从宜良乘火车到昆明转乘汽车到玉溪,并停留了9天,后在殷保良先生的带领下随马帮步行20余天到达佛海,同行的有范和钧先生的夫人,他们的两个女儿,会计主任左固六先生夫妇,8位同学,在宜良招聘的竹木工人,共五、六十人。并有银行工作人员,电台人员,及少量护送的部队。在我到达佛海之前,张石城先生和湖北、江西籍工人已经到达,住在可以兴茶庄对面。听湖北工人说他们是从宜良乘火车经蒙自雨过铺转乘寸轨火车到石屏,从元江、墨江、普洱、思茅、景洪、车里,达到佛海。

范和钧先生第二次到佛海是1940年4月。他从昆明出发到上海采购机械设备物资,聘请人员(机电工程师黄翼翔,医生陈谋德,6名机械工人和其他办事人员),再到泰国采购百货、机械(因为他还兼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经理),再到仰光设办事处,负责物资采购转运,也负责茶叶销售,在上海聘请的人员经香港、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到昆明。再乘汽车经滇缅公路到腊戌、景栋后步行到达佛海。茶厂址设在现在的妇幼保健站。原是一片荒地,长满野草荆棘,还有龙山(傣族坟地),在当地请了些傣族竹工建盖了一些竹草构成的宿舍、厨房、食堂。将原来住在可以兴茶庄,李佛一家院的部分职工搬迁到厂区。接着建盖竹草构成的萎凋室,揉捻室,发酵室。烘焙室为了防火仍旧设在可以兴茶庄的木结构房里。

傣族建房工人全部工具只有一把长刀,他们的房屋架,梁柱,墙壁都用竹子制成,连床,桌,凳也是用竹制成,只有盖屋面用的“草排”是向当地民族购买的。接着赶制了一些竹帘竹架等竹制用品用具,人力揉茶桶。还有范和钧先生亲自设计指导下制作的以牛力作动力的揉茶机。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当年三季度就生产出来一批红茶。

雨季过后开始筹建厂房、宿舍,困难就更多了。当地没有砖石,没有可以购买的木材。到了旱季,外地来了些采伐工人,不懂英制尺寸,也不懂公制尺寸,范和钧先生巧妙的用层板锯成所需要的断面尺寸,用麻线作为长度,写上数量交给工人去备料。制砖也同样困难,雇来的山头人(一种少数民族)不懂砖的尺寸规格,由范和钧先生提供尺寸,厂里制成砖模交给他们制砖坯,当地没有砖窑,要等砖坯全部做完干燥后才堆砌成相似现在的轮窑形状,要备很多的木柴,同时点火燃烧,叫“无窑烧砖法”,这样时间一拖就是半年。水泥、铁皮楞瓦,(盖屋面的),钢材,小型工具,机械设备,都是用马帮从景栋驮来,不能拆散的机械设备就雇人工抬到佛海来。

通过全厂职工的努力,尤其是经过范和钧先生的精心安排和指挥,建成了办公楼,萎凋楼(下面是宿舍),仓库,厨房,食堂,厂房。房屋的基本结构是:红砖基础,土坯墙,木屋架,铁皮屋面,木门窗。砌筑了围墙,修建了碉堡,安装了大门。还两次安装了烘茶机。第一次安装在竹草房里,烘过几次茶,由于没有动力就利用脚踏车床来带动鼓风机,因防火问题解决不了,第二次又重新搬迁安装,装了电灯,发电设备等。另外还安装了切茶机、筛茶机、拣梗机。以陈谋德博士为主治医师,左固六先生的夫人为助手,创建了佛海卫生院。银行和无线电台设在可以兴茶庄,对外是两个独立单位,实际也是为创办佛海茶厂而设置的。

范和钧先生还兼任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经理,佛海服务社实际上是个百货公司,它的经营范围大到布匹纱锭,小到儿童玩具,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他在建厂工作的百忙之中还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开办了全能技工训练班,由范和钧先生亲自授课讲解红绿茶的生产工艺过程,也略讲了国内其他茶叶生产的特点和销售情况,并请黄翼(下转第30页)(上接第31页)翔工程师讲解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和其他机械电器设备的知识,厂长秘书每周上三个晚上的数学课。学习期历时三个月。每周实习一天。范和钧先生还讲了测量、绘图、房屋构造学,用简单的平板仪,指北针带领学员边讲解边实习,将厂区平面房屋位置测绘制成图。我在范和钧先生身边工作接近三年,觉得他知识面广,待人和气,也很亲近,考虑问题也很周到,职工也都很愿意接近他。

佛海茶厂诞生的前后顾时兴

顾时兴,宜良人,是佛海茶厂创办时从宜良招聘的青年木工,今年82岁。由于勤奋好学,深得范和钧先生喜欢,范和钧先生开的培训班,以顾时兴学得最好。佛海茶厂的揉茶机,就是他制作,他与范先生私交甚厚,撤出佛海后,范夫人在昆明开诊所,诊所的家具都是顾时兴帮做。解放后,恢复佛海茶厂时,组织上请顾回厂,因害怕疟疾,未去,在省建工作,任工程师,他说搞建筑是得益于范先生的教导。

在见到顾先生后,我问了几个问题,录如下:

问:当时生产了哪几种茶?

曰:就红茶和绿茶。

问:生产了几百吨?

曰:没有几百吨,只有120担,因为制茶人手少,机器也是简易的。1940年三季度简易地生产一批红茶,接着盖工厂。1941年边盖厂边生产,产量不多。1942年撤离。

问:生产了紧压茶没有?

曰:没有,经营了佛海各茶庄的带把的紧茶,并协助海关统计各茶庄的外运紧茶数量,因此与好友李佛一的关系搞紧张了。

问:茶叶销哪里?

曰:从打洛关出口。

范和钧的普洱茶传奇


1939年3月,受云南中国茶叶公司之邀,范和钧经香港、越南抵达昆明,公司委派他去蛮荒之地佛海,调查民情,筹建佛海茶厂。他将太太和女儿安顿在昆明后,和清华大学毕业的技师张石城一起于4月1日从昆明出发,4月3日到达大理,7日到芒市,8日抵达缅甸的腊戌,十日下午抵达仰光。途中,刚建成的滇缅公路路面开阔,并不危险,只是路况太差,车门被颠开,范和钧的上衣和钢笔被刮走,皮箱被水泥桶磨破。在仰光他与佛海茶商李拂一会合,由李带他一起于5月27日到达佛海县城猛海(即今勐海)。

那时的佛海是蛮荒边地颇为繁荣的贸易中心,很多华侨、商人、机关在这里进行着各种开发计划和实业实验。比如,1929年,周文卿、李拂一等人开办了发电公司,1933年建设厅开办农场,1936年,成立佛海简易师范,建设厅还在这里建立了樟脑加工厂。

范和钧边调查边地民情、茶情、商情,边招工,同时征地盖房,制造各种半机械制茶设备。这个过程中,佛海复兴茶庄李拂一、可以兴茶庄周文卿给了他很大帮助,他和他的工人住在李拂一家,临时车间设在李拂一家斜对门的可以兴茶庄。五月到八月,100天的时间,他共制造:

萎凋挂帘一百二十张可供五百斤生叶之萎凋

牛力大型揉茶机一架每次可容萎凋叶一百磅

手推小型揉茶机一架每次可容萎凋叶十二磅

上抽式熟风烘茶灶一座每分钟排气量达二十五立方公尺

手摇切茶机一架

无尽练式发酵塔一座

手摇滚桶一座

筛四把

这些工具都是范和钧画图,并和工人一起加工完成的。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些工具都是为了制造红茶准备的,可见,当时的范和钧,尽管对猛海生产的藏销蘑菇头紧茶的生产工艺和销售路径、渠道以及大叶种茶的适制性作了细致的研究,但他的目标还是生产可以出口换取武器的红茶和老青砖。

范和钧于9月开始制茶。经过18天努力,共制成“白茶一种,红茶三种,绿茶二种,砖茶二种,紧茶一种,老青茶三种,合计得一千一百七十斤。”

1940年4月,范和钧第二次来到佛海。佛海茶厂的工人和傣族民工在张石城的带领下已经建起了几栋茅草房。范和钧除了任佛海茶厂厂长外,还建设佛海茶厂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经营刚刚成立的“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佛海服务社”。也就是说,他的任务是推广法币(国民党政府指定的货币),“促进农业生产,提倡农村合作,协助归国华侨开发边区,改善地方人民生活,养成做事美德”。服务社的理事都是当地政治、商业的头面人物,因此,服务社的活动,对佛海的政治、社会、金融、民生有极大的影响。

范和钧白天忙茶厂、服务社的工作,茶厂工作为9小时,晚上还要给茶叶实习所分配到茶厂工作的实习生和厂里招收的技术工人在气灯下上课,范和钧承担的课程是制茶学、机械制图、三角、几何、房屋构造等。

1940年,佛海茶厂生产红绿茶132担(每担100市斤)。以服务社名义试制藏销紧茶1000担。此时,范和钧发现,佛海生产量最大的是紧茶,把紧茶管起来才是最重要的。范和钧将工作的重点从红茶转移到普洱茶。他们借着抗战的理由,以中国茶叶公司的名义开始实行统购统销。也就是说,所有出境的茶叶必须在中茶公司佛海办事处领取出运证,同时交纳高额的平衡费。但如果将紧茶交给服务社、中茶公司联合运输,平衡费就不用交了。因此,当时的中小茶商纷纷将茶叶售与范和钧领导的佛海服务社,加入紧茶联合运销的大军,由服务社的人将这些紧茶通过缅甸、印度运抵印藏交界处的市场葛伦堡,再由藏族商人运进西藏。

1941年中茶联运收购紧茶达12000担(每担120市斤左右)。同时,他们向易武同昌黄记花茶庄订购七子圆茶400担,这400担茶因为合同价格较低,同昌号并未用心加工,最终只能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在缅甸脱手,经泰国销往南洋和香港。

这一年,他还收购了六大茶山的散茶原料运给昆明云南中茶公司下属的复兴茶厂生产普洱“福禄寿喜”方茶。这些茶收齐后,他按照绿茶思维,认为水分过高,进行了烘焙,结果,装在麻袋里的毛茶在马背颠簸一个月后,到达昆明时齑碎严重,不得不降等生产。复兴茶厂事后总结说:“佛海茶厂前后运来之普洱散茶,品质原属优良,复经该厂粗加筛拣,原料亦尚简净。惟以付运时用麻袋包装,柔软不耐搬运,经十数日长途马驮,整茶多被揉成碎末,损失殊重。复以该项原料,曾经该厂重为烘焙,水分过干,致压制方茶时缺乏黏性,而茶即支离易散,色泽亦复红暗,显呈枯涩,影响成品外观甚巨。为谋运输损失,保持成品色泽起见,嗣后购运是项原料,可即将原山毛茶用实篾竹篮装运。”

在推行法币和收购紧茶的过程中,权利和斗争一直伴随着范和钧。他与抵制联运的跨国大茶号“洪记”、“恒盛公”以及云南财政厅下属“思普企业局”、等谈谈打打,与佛海县长、南峤(亦在今勐海县境内)县长、当地土司争斗不断,还要提防服务社董事李拂一的消极,傅孟康、梁县长的贪婪,以及边地瘴气的肆虐。然而这一切并不使他疲惫,反倒是来自中茶公司上层、云南省经委会的怀疑令他郁闷,它要不停地为自己辩护。

范和钧制唐伯虎稿款彩刻漆仕女

1942年,他又收购紧茶一万余担,由于日军攻入缅甸,他们抢运了数千担紧茶到印度以后,就将留在印度、缅甸的员工撤回佛海,两千余担未运走的茶留在缅甸景栋,三千余担在佛海分散到参加联运的十余个茶庄,这样即使被日机轰炸,也不会一次全部损失。

1942年十月,佛海茶厂已有相当规模:“厂地面积四十亩弱,厂房面积3521平方公尺,厂内有四公尺宽的车路,约一里路旁遍栽樱桃树苗已有半公尺高,有放牧牛马的草地,猪厩及蔬菜园。

有茶叶初制精制与工程之部门,精制部有切茶机、杆分机、拣梗分级机、飘扬机。工程部分有车床、钻床、冲床等简单机械,零件修配均能自造,泥工股木工股能自造厂房家俱及钢骨水泥工程等,电机股供给全厂灯光设备及制茶动力。”

1942年11月,除留三个员工在佛海茶厂留守外,范和钧带着茶厂的大部分员工经思茅撤回昆明。机器、厂房留在勐海,一直到1950年,每年留守人员刀国栋、周光泽等还少量制作茶叶,维持开销,直到被解放军接管。

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


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

尹志刚:别轻言普洱“春天”

5年前的暴跌曾让普洱市场风云突变,无数茶商套牢从此淡出。今年春茶市场的红火,使得普洱原料上涨的消息备受关注。当普洱的春天到来,当行情一路看涨,,进山收茶是件辛苦事。“20公里的路程要走大半天,车是根本开不上去的。进山收茶别的甭多带,最重要的是多背点儿北京二锅头。”这是为给当地的茶农“送礼”的,货款该多少是多少,且绝对是现金交易。爽快的行事风格让尹志刚和各地茶农建立了感情。“越是有好茶的地方越是艰苦,茶农淳朴,以‘诚’换‘诚’是必须的。信誉倒了,便再没有得到好茶的机会。”

进山收茶,面临的问题复杂而多元。因为一个原料产地,其所处地域的内在、外在因素非常复杂,这当然特别针对古树茶精品而言,在原料的要求上必须有传统价值做评判的标准,对口感、滋味、香型及产区风格都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原则,否则便失去古树茶的意义。

以易武为例,到易武收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了解每一个产区的特点,例如管理状况、天然条件、高度及水域状况,以及口感的分界线。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必须对每一个地方所生产的原料特点有充分了解,例如对于刮风寨的各个产地都必须明确掌控,还有各个产地交汇之间的模糊地带,常常会有一些未被发现的产茶地,往往会“巧遇”一款独特的新茶,费心寻找便会发现惊喜。

“对于收古树茶的人来说,好原料永远比好价钱来得重要。”尹志刚说,“市场概念的追捧让大家只知道明前茶精贵,只知道春茶优于其他季节,却不知春茶也要分几次采,一个春天能采3-4次,每次采摘的价格相差悬殊,春尾茶也是春茶,可价格与质量已经相去甚远。”采摘的精细度同样影响收茶价格,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一棵古树采一芽四叶,能出十公斤;如果只采一芽一叶,可能只有两公斤,甚至一公斤,价格自然翻倍。而茶区不同,价格也是天差地远。

古树茶纯度及真伪的控制是最难的,“自从古树茶日渐风行后,产地作假也变得难以避免”。造假有三种情况:一为外料掺假,二为台地茶掺假,三为夏秋茶掺假,这三种情形最为普遍,而且利润最高,对于这三种情况,“没有别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试饮”。在口感上,古树茶的喉韵较深,而台地茶相对于古树茶喉韵要弱很多,从喉韵的完整度可以得知,从口感及香型的一致性可以得知有无外料的掺入。

“必须不厌其烦亲力亲为,如此便能有效地控制掺假,让纯度提升,做出好的茶品。”尹志刚说。山头茶是一种高度专业的行当,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与坚持,是做不出好茶的,“坚信一句:检查不厌其烦,收料不假手他人,绝不相信没有试泡过的茶叶。如此才能在日渐混乱的产地中寻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好茶。”

【茶人心语】

开茶行的做IT,做IT的玩路亚,玩路亚的搞起了车友会。各种爱好、各种玩、交各种朋友。原本只是因为喜欢开始玩茶,哪知“玩”大了,便开了茶行。渐渐地,紫砂、红木、玉器的摆件、名家的字画都收入店中,取名“隐芝”茶行,谐音“饮之”,更简单地说,“喝吧”!干脆而纯净,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商报记者姜琳琳/文并摄

茶有艺,茶友大益


读者们在认真学习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的一首《吃茶去》可见茶之魅力。悠扬古朴的古筝声,精致典雅的茶具,看一小包干茶在沸水的雾气中煮成一杯杯鹅黄色的茶汤,瞬间让心与外界的喧嚣和酷暑远离。8日下午,本报“学茶艺”第二期开课,6名幸运读者跟着专业美女茶艺师鉴茶具、学泡茶、品香茗,在炎热夏季尽享宁静和优雅。

泡茶的工具非常讲究

15点,读者们陆续赶到。学泡茶终于开始了,授课的是美女茶艺师孙丽丽,别看老师年轻,已经当了四年的茶艺培训师了。

每个读者面前的桌子上都有一套泡茶道具,孙丽丽逐个给大家讲解,“木制的托盘叫茶盘,这是泡茶的紫砂壶,这些小杯子是品茗杯,可根据客人数量增减,这是将泡好的茶分倒到各个品茗杯里的‘公道杯’,也叫‘茶海’……”

在茶盘的右上方有个木制的插筒,里面盛着五种道具:茶针、茶夹、茶则、茶斗、茶匙,五种道具与所盛放的器皿一起,有个非常“文艺”的名字:茶道六君子,它们或是用来疏通堵住紫砂壶壶嘴,或是用来夹住品茗杯清洗,各司其职。

泡茶姿势讲究且美丽

泡茶的第一步是清洗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等茶具。“右手拿起茶夹,夹住品茗杯的内侧,轻轻摇晃,再将水逐个倒入其他杯中,一一清洗,这叫‘狮子滚绣球’。”看着大家都准确做出了动作,孙丽丽加了一句,“女生记得要翘兰花指,更显优雅。”

接着将茶斗置于紫砂壶壶口,将铁观音倒进壶中,倒入开水,当然第一次冲水是“洗茶”,其水直接倒掉,“水温根据所泡的茶决定,一般绿茶水温在80°到85°为宜,红茶、铁观音等非绿茶最好要100°的水冲泡。”

片刻后,现场便弥漫了铁观音淡淡的茶香。读者们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成果,但倒茶也是有讲究的。“食指按住紫砂壶壶盖,但别捂住上面的小孔,其他手指握住壶把,运用手腕的力量将泡好的茶倒入放有过滤网的公道杯中,再拿起公道杯将茶逐个倒入品茗杯中。”

接下来就是“奉茶”,将倒好的茶轻巧递给客人,五指稍弯,大拇指内收,向客人示意“请!”客人做出同样姿势则表示答谢主人。

有些小细节很考验人。例如各种壶的壶嘴要侧向主人,直指客人表示对人不礼貌,整个过程男女都要坐姿端正,泡茶、倒茶皆靠手腕的力量进行,不同的是,男生可双脚伸开与肩同宽,女生则要双脚并拢,执壶、握杯都要翘起优雅妩媚的兰花指。

老师传授几大绝招

茶艺师还专门预留了“师生问答”互动环节,读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

“每次泡茶需要放多少茶叶比较好呢?”读者石女士第一个提问,“一般7到8克就可以了,像这种铁观音泡四到五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茶艺师回答。“如何储存茶叶不变质?”多名读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有三种方法,一是放在冰箱里,储存一到两年没问题,二是置于空的热水瓶中,三是放置在通风的地方,但是普洱这种茶储存一般不需要什么条件,而且储存时间越久越值钱。”

茶艺师还告诉了大家一个“小秘诀”:已泡完的茶叶别急着倒掉,可以留其在壶内过几个小时再倒出,然后再清洗壶,“这一步叫做‘养壶’,特别是对紫砂壶,经过长时间的‘养壶’,紫砂壶会越来越圆润通透。”

本报记者甘琼芳/文

郑蕊/摄

茶艺师在手把手地教授读者泡茶细节

普洱茶喝出文艺女神范儿


这些年的汤唯,比起《色戒》刚出来的时候,眉宇间多了一种看透世事的淡定,是那种见过大场面的难得的从容,还有少女般纯净的眼神。她已经学会冷静地接受生活的变化,并从中体会五味杂陈,痛快地演电影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解压方式。为此,很多粉丝送给她一个雅号"文艺女神"。

文艺女神是怎么练出来的?

汤唯是宅女一个,而且还很文艺范儿。如果不拍戏,她宁愿在家里看书,憧憬那种田园式的生活,自己种菜,躺在椅子上边晒太阳边看书,过早睡早起的生活。“我从小看着我爸爸的画长大的,被他画里面的古山古水熏陶。我很喜欢这些中国几千年的国画意蕴。”有时,她也会一边喝普洱茶,一边读《诗经》。普洱茶醇香,温和,而且诸如养胃、降脂、降压、抗衰老等众多有益身体的功效。闲暇泡一杯云南的普洱茶,读着诗经里的风花雪月、白露桃花、秋水伊人,彷佛自己也穿越千年,回到两千多年前那个魂牵梦萦的时代。也许是因为她生活中处处皆文艺,所以造就了她文艺女神的气质。

汤唯相信女人一定要拥有健康规律的生活,才能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你一定要真正地去感受生活,感受身边每个人对你的爱、恨,这样的女人才动人。”遇到困境的时候,她什么都不去想,只过自己喜欢的生活,然后做自己喜欢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这是个聪明的女人,热爱生活,关心每个小细节,慢慢体会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最难得的是,她懂得只取走自己需要的部分,其余的统统排斥在外。这种生活智慧让她获得平静,一直保持着单纯真实的心境。此外,她还有一个私人习惯就是在临睡前做数学,从简单到中等难度,再到超级难,做完以后心就可以完全平静,睡得安宁。

汤唯笑称自己喜欢专注,“做饭就好好做饭,擦地板时就一心一意擦地板,其它的事暂时都不考虑。”面对人生的一道道难题,她自己的解决之道简单而有效。做演员之前,她学过播音、做过编导、排练过话剧、当过职业模特,还是一个不俗的画家和羽毛球运动员……这源于她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她觉得除了外表的漂亮外,内在的涵养也很重要。读过的书、品过的茶,会成为充实内心的养料,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这样才能善待与呵护自己。徒具表面的美丽并不持久,要连内在也引人入胜才可以。

顾洵武的茶人故事


老县长顾洵武,以67岁正当年轻的年华离我们而去,我们感到格外悲痛。

所以称他老县长,是因为在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正担任着嵊县百姓的父母官“县长”之职。习惯成自然,就一直这样叫了下来。不过,当年的小顾县长,如今则成了老县长。

老县长是个忠厚耿直、个性鲜明的人。上世纪90年代,我曾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许多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不过,在众多往事中,令我们最难忘的是他对我们嵊州茶叶的挚爱、茶农的关爱、茶业的深爱,以及对茶人的友爱。正是这份情、这份爱,使他以自己毕生心血为嵊州茶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老县长常常自称“茶人”一个,他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会种茶,会炒茶,会筛茶,会品茶,会评茶,他懂科学理论,操作起来往往胜人一筹。如今依然名声响亮的茶亭岗茶叶基地,就是他当年在崇仁农技站任茶叶辅导员时开发出来的。还有,,还有这是碧螺春,这是普洱茶,这是乌龙茶,这是狮峰茶……一一道来,如数家珍,他对茶叶的品类、品相的熟悉程度,绝对可当茶叶博士的导师。

看完后,他用只有开心时才用的幽默字眼问我:“作何感想?”我想了一下,向他请教:这江南第一茶市怎么会在这交通极不方便、当地又不产茶叶的地方?他似乎早已知道答案,但并不直说,只笑笑:“听过他们的介绍,你就会晓得的。”果不其然,一会儿峨桥镇的镇长向我们介绍时讲到,原来明朝末年,峨桥出了个爱喝茶的大官,后来他不愿为清朝效力,便回家来做起茶叶生意来,慢慢带出了一批会品茶、选茶、配茶、藏茶、卖茶的行家,一代一代传下来,如今峨桥有三万多人在吃茶叶米饭,峨桥茶市就是这样形成的。我弄明白了,路上我对老县长说,看来要建设好一个市场,关键是要有一大批懂得专业知识的行家。他点点头,说事在人为就是这个道理。他又告诉我,就在离峨桥20公里外的芜湖,前几年造了个规模很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茶叶市场,想把峨桥的市面吸引过去。结果呢?“三月桃花一树红”,红了没几天,自己辛辛苦苦招来的客商都被峨桥吸引过去了。哦,原来老县长对外地茶市的情况一清二楚,他对茶叶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真是广博,不愧是个有心之人、用心之人,实在难得!

根据老县长的建议,我们又在火球似的烈日烤炙下,考察了我国北方的茶叶集散地--山东省滕州市。在滕州,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古老的“滕小国”,到处都是卖茶叶的“茶庄”。当地工商部门统计,在滕州销售茶叶的有2400多家商店,光专销茶叶的茶庄130多家,还不包括以“自产自销”名义到市场上零卖的散户。更令我们兴奋不已的是,许多店铺的茶叶柜上都标明“正宗嵊州茶”、“奖山龙井货真价实”……一路走来,只见老县长喜形于色,一会儿看看茶叶,一会儿问问茶价,似乎为嵊州茶叶在那里享有极高的声誉而欣喜不已。他不断地回过头来关照我:“要好好写个考察报告,让更多的嵊州茶叶销到这里来!”这天,他的话特别多,一直到吃饭,还在讲发展茶叶市场的事,讲政府要注意什么,经销者要注意什么,茶农要注意什么,主题词三个:质量、品牌、形象。

回来后,我按照老县长的思路,写出了一份他觉得相当满意的考察报告,连同总体上的调研报告,在政协常委会上,与市政府领导协商,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以老县长为主提出的许多建议,如开发绿色无公害茶园、改良现有的茶叶品种、提高制茶工艺,打造特色品牌等等,均被采纳。第二年,老县长还和市政府领导一起,到滕州举行了越乡龙井新闻发布会。所有这些,对嵊州茶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嵊州的茶人是不会忘记的。我则因受老县长点拨指教,增长了对嵊州茶业的了解,顺利地编出了一册文史资料专辑--《嵊州茶叶》。

鹿山苍苍,剡水汤汤,老县长的“茶人”精神,源远流长。在我们品茶的时候,一定会想起他!

范增平:茶是在家的禅,引导人向善的本性


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茶如果像开水一样,只为了解渴而饮,像咖啡一样,只为了提神而喝,不可能由单纯的物质而成为文化的载体。由于,早期饮茶就与禅、道相结合,引导人从向善的本性,走向行善的正道,追求至善的终极目标,成为人的一种修行,有形无形地与宗教密切结合,使人与开悟、顿悟相通达,于是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进入了精神层面的领域,形成“茶禅”、“茶道”以至于“茶德”。

根据《晋书列传第六十五》记载:后赵(319-351年)时,单道开,在临漳昭德寺坐禅修行。“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荼苏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将茶与姜、桂、桔、枣等果料、香料一起煮饮的习惯,「荼苏」就属于此类饮品。当时,中国的僧人大多以修习小乘禅法为主,严格遵守过午不食的戒规,以定摄禅,长生不卧即为修禅的主要形式;但是,为了补足午后的体力,驱除禅修中的昏沉,允许喝些带有这些功能的饮品,作为药石,午后饮“荼苏”就成为禅门的一种习惯。

又有唐朝的《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开元(713~744)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学禅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陆羽(733~804年)著作《茶经》,他幼年是由佛门扶养长大。由此看来,早在一千多年前,茶与宗教的关系就已相连,可见茶与佛教的关系,由来已久。

在佛教寺院中,常以奉茶作为修行待客之道,在禅宗历史上,许多与茶有深远影响的公案。如,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年)的《喫茶去》公案:一人新到赵州禅院,师问:“曾到此间么?”答:“曾到”。师曰:“喫茶去!”又问一僧,答曰:“不曾。”师又曰:“喫茶去!”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喫茶去”,不曾到也云“喫茶去?”师唤院主,院主应“诺!”师仍云“喫茶去!”赵州三称“喫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一落入妄想分辨,就与本性不相应了。南隐禅师《茶杯禅理》公案:一位学者拜访南隐禅师,寻求禅的道理,学者坐定之后,南隐禅师以茶水招待,将茶水倒入杯中,一直倒到茶水都满出来,南隐禅师还继续倒,学者见状,着急的说:禅师,茶水满出来了,不要再倒了!南隐禅师说:你就像这个装满茶水的茶杯一样,你脑子里装满了自己的想法,接受不了其他东西了,来这里寻求学问,不先清出空间,如何能得到道理呢?

饮茶习惯在宗教、禅门盛行后,寺院将饮茶制度化,专设“茶堂”作为禅僧讨论佛理以及招待访客信徒的地方。并在寺院西北角设“茶鼓”,专为招集众僧饮茶时击之。除此,寺院也设有“茶头”的职务,专司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又于寺院门前安排专为香客施茶的“施茶僧”。供奉佛、菩萨、祖师叫“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饮茶叫“戒腊茶”。一般僧众集合饮茶叫“普茶”。禅寺对茶的仪轨有了制度之后,称为“寺院茶”。

禅是一种修行方法,寺院是出家人的修行场所,在禅门中藉由各种公案教导众生修行不离生活,于生活中悟道,喝茶是件简单、纯朴的平常事,如何专注于当下,不为外境所转,契悟当下的念心,以来帮助人将心放下,从喝茶中体悟深沉的禅境,得到一刻的悠闲。

然而,禅并不始于佛教,而是源于古印度的瑜珈术,瑜珈为梵文“yoga”的音译,为“结合”、“相应”的意思,即以通过静坐、调息等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期使精神专注,达到人神(个体意识与宇宙精神)相应冥合之境,而实践瑜珈修行时所注重的精神专注,呼吸控制等作法,许多都与佛教提倡的禅定相近似。因此,禅并不等同于佛教,禅也不是佛教的专利,不是只有佛门中人才可学禅。

中国禅来源于印度禅,禅的意义为“静虑”,“思维修”。释迦牟尼在成道前就修习过禅定,佛教正式创立以后,也把禅定吸收来作为解脱的重要修行方法,对禅定的思想和方法都作了专门的阐述和发展,并进而把佛教之外的各种禅称之为“外道禅”,而佛教禅又有小乘禅和大乘禅之别。

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根基也不一样,修行不一定要走同一个法门,只要能助我们静虑,心灵走向解脱,智慧得已增长,就是禅。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当僧侣,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茶也不是只有“寺院茶”,更有“在家茶”,在家喝茶比出家更为方便,因为,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以“主敬存诚”的心,好好地喝茶,规规矩矩地行茶,恭恭敬敬地看待茶,那么无论你在哪里喝茶,就是一种修行,所谓:“佛有随缘随喜法,茶有随时随地味”。

自古以来,我们传统文化里,就有在家“客来奉茶”习俗,幼辈向长辈敬茶的一种礼仪,是以茶学礼的教育。在家喝茶,有上午茶,有下午茶;有早茶,有晚茶,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适合喝不同的茶。不固执、不拘泥、随顺灵活的调整,这是圆融的智慧,禅的活用。这样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喝茶是“在家的禅”了。

云南民国茶人之—李拂一


李拂一(1901—2010)原藉广西桂林,1901年生于普洱县(今宁洱县),原名承阳,字复一,拂一乃笔名,后来就以笔名行用了。

1921年,他与西双版纳最高行政长官──普思沿边行政总局局长柯树勋之长女柯韵桐在思茅结婚,1923年,李拂一辞去思茅电报局工作到版纳发展。1925年他担任富滇银行车里(今景洪市)分行经理。随后,他在云南省建设厅、教育厅、西双版纳各县当一些教育局长、合作社经理、政府秘书之类的小官,并把家迁到了佛海县(今勐海县)。这段时间,李先生先后注译了《车里》、《泐史》(傣族史)、《暹程记略》及《车里宣慰世系考订稿》、《滇边失地孟艮土司之考察》、《西藏与车里之茶叶贸易》等著作。

李拂一为补贴家用,申请了百余亩茶山,于1930年在佛海开起了自己的茶庄——复兴茶庄。当时,佛海主要生产蘑菇头紧茶,这种茶虽说制作工艺比较麻烦,但用料粗老,价格低廉,西藏方面需求量极大。复兴茶庄也生产紧茶,年产量二三百担。为了把茶销的更远,李拂一联合佛海当地的中小茶庄,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李拂一任经理,由公司负责在沿途寻找代理,在加尔各答、加林埠租用仓库,统一运输,统一销售。

李拂一在昆明遇见了中国茶叶公司董事长寿景伟,他委任李拂一为云南中茶公司的职员。由于李拂一具有办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的经验,服务社的运输股长就委托李拂一兼任,同时,他也是佛海茶厂不领薪水的专员。

云南民国茶人之—朱文精


1913年,辛亥革命后两年,云南公派出122名留学生东渡日本求学,其中就有来自会泽的朱文精。同批留学生中,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熊庆来。不到半年时间,朱文精与来自宜良的同学陈洪畴一同考入位于静冈的日本农商省制茶部学习,成为中国最早学习种茶制茶的留学生。其后,1919年,浙江派吴觉农和葛敬应二人赴日习茶。1919年,朱文精学成回国后,任茶叶实习所所长兼茶叶试验场场长。1923年,云南成立化学工艺厂,朱文精参与筹办,拟定《筹办云南化学工艺厂茶叶部计划书》。在该计划书中,他认为要发展茶叶出口,就要建立研究部,购置器材,征集茶样,进行近现代科学分析,研究各茶样的茶素、茶单宁、蛋白质、水分、灰分以及其他矿物质等化学、物理成分,优胜劣汰;并建议在宜良设一地制茶厂,成功后推广到景谷、缅宁(临沧)。

朱文精还认为,昆明华亭寺、归化寺、筇竹寺、十里堡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价值极高,且外运成本较低,值得推广。可惜在当时的情况下,朱文精的愿望难以一一实现,1933年,朱改行从事其他行业,令人嘘唏。

石昆牧万木茶堂专访茶友记事


2013年11月20日,石昆牧老师在繁忙的制茶工作间隙,特拨冗接受了茶友的专访,在万木茶堂与给大家讲诉了他迷上普洱的故事。现特将专访记事转载,以飨茶友。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风声水起,山鸣谷应。

石昆牧,台湾资深茶人,曾荣获云南省首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石昆牧先生曾是一位大学教授,精通运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如今却沉浸在普洱茶的世界中;他从70年代便开始喝茶,绿茶、红茶、青茶……一路走来,最后坚定不移地选择了普洱茶。是什么,让他迷上普洱茶?

2013年11月20日下午,石昆牧先生于百忙中抽出时间,在万木茶堂与给大家讲诉了他迷上普洱的故事。

石昆牧先生第一次接触普洱茶,是在1983年。因当时他仍习惯台湾茶品的清香甜韵,也未能接触到真正的好普洱,对普洱熟茶的第一印象便是色黑、无扬香、味陈。然而几年后,当他开始了解、研究、实验后,才真正领悟普洱茶之真性,从此浸淫、沉淀在这“陈年的历史岁月”。

先生能够接纳普洱茶,最初始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健康。当今世界大多数茶叶均产自现代管理的茶园,少不了要打农药。而许多人并不了解,得益于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古茶树的特殊状况,云南普洱古树茶鲜有施用农药。在2005年欧盟全力打压中国农产品时,使用十倍商检标准,全中国的茶叶几乎无法出口,但云南茶叶依旧直销欧洲等西方国家,便得益于此。石昆牧先生之制茶理念中便有一条坚持至今:绝不使用施用过农药或是含有农药残留的茶叶。

其次让先生迷上普洱茶的,便是它随岁月而增色的独特魅力。“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茶能做到陪着你一起成长一起变老——那就是普洱茶。”一饼茶从成饼到收藏,在岁月的沉淀中,它总能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以及无法预测的变化。

石昆牧先生是2001年古树茶与干仓的主要推动者,著有《经典普洱》、《经典普洱名词释义》、《迷上普洱》等著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普洱茶学的研究与的推广。一下午的相处,他以茶人的严谨精神与谦和气度,使得在座茶友多有茅塞顿开,感触良多之感。

正是因为在通往普洱茶的道路上有许多像他这般前驱指路的导师,后继者才能循一路馨香,并矢志不渝。

范家壶庄遇新挑战


大柿子壶范大生

神话茶网讯:紫砂文化学者时顺华曾从整个紫砂史的视角说:“历代名人名作,以名字为壶名的比较少见,非名气、制工、形器、材质等都在同时代、同辈艺人中出类拔萃才享有此誉。”以人名命名壶名,以此观照,“大生壶”无疑是紫砂史上出类拔萃的。紫砂大师范大生以巧妙的构思、精心的布局、创新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得到壶界公认。从范章恩、范述增、范鼎甫,到范大生、范锦甫、范福奎,再到范伟群,范家壶韵绵延传承。如今,文化艺术品市场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作为紫砂技艺的传承者、生产者,“范家壶庄”面临着新的挑战。

“范家壶庄”紫砂陶的发展历程

宜兴紫砂是陶中瑰宝,分布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鼎盛于当代。从纵向发展与横向参照相结合的角度来审视,范家壶技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大阶段。

一是半农半工制陶期。春秋末年,陶朱公范蠡功成身退,挽西施带家人隐居于西望圩村,开创了“范家人”农忙务农、农闲制陶的历史,范氏一族由此与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直至今天。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家壶制陶技艺史,可以说与“宜兴陶都史”同步。

二是专业艺人与半农半工并行发展期。乾隆中期之后,范章恩创办“前店后坊”,挂牌经营,专业从事壶艺生产,成立了在紫砂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家“老字号”——“范庄农家”。前店后坊的出现标志着西望圩村半农半工的制陶人中走出了一批专业的紫砂壶艺人,从此,范家壶走向了半农半工制陶与专业艺人经营并存发展的新时期,相继出现了范章恩、范述曾、范鼎甫、范芝亭等专业从艺的紫砂名家。

三是技艺集大成和手工艺弘扬高峰期。范家壶一举名天下源自于中国第一次世博会——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在“南洋劝业会”上,范大生的“大柿子壶”荣获了最高奖,从此,范家壶走上了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范家壶形成了庞大的创作团队,创出了“花货筋纹器”并茂的作品群,尤其是范大生,以连得国际大奖而有“千金易得,大生壶难求”之誉。

四是发扬光大期。长期以来,范家壶及其紫砂技艺以多种形式传承着:一部分人参与了紫砂一厂的创办,如民国时期名家范祖德、范正银等;以对民国初期紫砂茶杯有开拓之功的范林源为主的一群老艺人,在西望圩村坚持制作各种茶壶,直至改革开放;还有一部分人沿着先人的足迹依然半农半工,其主要工作是为紫砂一厂加工各种器皿。在此背景下,2000年以后,范家壶传承人、范大生的嫡孙范伟群举起“范家壶庄”的旗帜,以“求真传、传真艺”为己任,推动宜兴紫砂陶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传承、保护与弘扬。

“范家壶庄”紫砂陶的发展现状

乾隆年间的一个日子,“范庄农家”紫砂壶坊喜庆挂牌开张,生意很是红火,连宜兴城里喜欢茶壶的人也骑着马、赶着车到西望圩村买范家壶。从此,范家壶的名声传遍宜兴,越传越远。而今,由范氏后人范伟群创办的“范家壶庄”进一步提升了范家壶的知名度。

“范家壶庄”占地70余亩,技术人才150余人,专业从事艺术陶瓷、紫砂壶艺的创作、研究和开发。2013年,“范家壶庄”在全国已有50余家连锁经营店,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目前,“范家壶庄”创作、生产的紫砂品种有100余类,2万多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年产值达1500万元。同时,运用紫砂陶制作技艺,以宜兴紫砂为载体,将“文化创意、符号优化、载体亲和”的理念和地区文化相结合,嫁接出地区“文化符号”壶,提高了“范家壶庄”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促进产销的快速发展。

“研究和挖掘范家壶艺、传承和传播范家壶艺、创新和发展范家壶艺,是我们这一代范家后人的重大使命。我们计划从今年开始,在国内省级博物院(馆)、美术馆及高端文化场所定期举办以‘一壶风范’为主题的紫砂作品展,通过这种以展示、宣传、大力弘扬紫砂艺术为目的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紫砂,了解紫砂文化。”范伟群说。

老字号壶庄遇新挑战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范家壶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与陶瓷院校、美术院校的合作与交流等。在笔者看来,“范家壶庄”接下来需要深入挖掘紫砂历史研究,探索产业化之路,使范家壶走出国门;需要筹备建立范大生紫砂艺术馆,积极引进、培养紫砂技艺人才,筹备建立“大生传习所”,使紫砂技艺后继有人;需要调研、采访、整理范家壶的相关史料,并出版发行;还要继续保持和地方区域文化的交流合作,扩大其地方“文化符号”壶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要扩大对外交往,与业界、书画界等专家学者加强交流,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展览评比活动;更需加快创新作品的研发,以及新形势下营销体制的改革,扩大范家壶的销售空间。

“范家壶庄”这一老字号紫砂陶的传承创新,必须与本土化现代艺术设计、本土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在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变革中加以继承。在立足自身民族文化基础上,锐意创新,根据时代特征将“老字号——范家壶庄”放在动态创新层面,置于活态发展空间,使其继承与发展充满活力。范家壶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其经营理念、手工技艺和服务策略则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更加珍惜“老字号”的品牌价值,努力寻求传统特色与现代元素的结合点,创新老字号品牌,在保护传承原有独特技艺的基础上积极应用现代科技和传播方式,在开拓创新中展示浓郁地方特色。

谢友忠:新型职业农民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提出,要大规模开展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那么就桂林来说,新型职业农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身上有什么特点?近日,记者采访了龙胜的谢友忠和阳朔的赖玉梅两位种植大户,试图从他们身上感受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如果不是开春后的那一场雪,气候变冷,冻坏了部分春茶,对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里市村委努丹村的谢友忠来说,这几天已经进入了他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10年前偶然一次打工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及家人今后的生活,让他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成为马堤乡的致富能手。他为什么能找到致富的门路?坐在谢友忠家木楼上的火塘边,他跟记者聊了起来。

一次“有预谋”的打工

事情还得从2003年说起,那时谢友忠在广东潮州的一家工厂做电工。偶尔听在一起干活的朋友说附近一家茶场的老板种茶叶效益不错。谢友忠听了非常感兴趣,于是专门去茶场打工,做些采茶叶、烧火之类的活。在茶场,谢友忠发现茶场生产的好茶叶每斤可以卖到数千元,甚至更高,即便是普通的茶叶每斤也能卖到几十块钱。种茶叶用的地大部分是山上的丘陵地,茶叶耐旱,又不和水田争地,这跟老家努丹村山地丘陵多水田少的情况很相似,谢友忠心想:“回老家种茶也许能够得到钱。”

努丹村离马堤乡有20多公里,是一个传统的高山苗族寨子,村里面的人都喝油茶,种的都只是打油茶的茶树。即便是在龙胜,谢友忠也只是听人说过在和平乡有人种茶。

到了2004年,村里选举换届,谢友忠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加上已经40多岁了,他就回到村里准备开始种茶。妻子开始不是很理解,觉得从未种过茶怎么敢种?但在谢友忠的坚持下,妻子只得跟他开始上山开荒种起茶叶来。

历经波折,如今种茶年收入40万

里市村有个人在桂林的广西茶业科学研究所租房住,认识了所里的农艺师周玉秀和原所长韩志福。听说谢友忠要种茶叶,他把这两个专家介绍给了谢友忠。专家从所里给谢友忠代购了一批茶叶苗,同时指导他如何护理,怎样炒茶等。又告诉他柳州三江也是搞茶叶种植生产交易的,可以去那学习参观,学习技术和了解市场。谢友忠一边开荒种茶,一边从电视上、书刊上了解种茶的相关知识,慢慢地摸索,自己学会了扦插育苗。

谢友忠的脑子一向比较活一些,能折腾,在村里小有名气。有几户村民看到谢友忠种茶,觉得应该能得钱,也就跟着种了起来。到2006年,茶叶开始有了一点收益。然而,到了2007、2008年,市场波动大,一斤茶叶只卖到十几块钱,有人就打起了退堂鼓。谢友忠自己也进退两难,“有点撑不下去了,力不从心。”到底是种还是不种?茶科所的专家鼓励他说,市场波动是正常的,慢慢地就会好的,你要坚持先把规模慢慢做大。谢友忠硬着头皮继续开荒种茶,到了2009年,茶叶的价格果然慢慢提高了。

渐渐地,谢友忠把村里周边4个荒芜的小山头开辟为60多亩的茶园。当初跟他一起种茶后来又退出的村民,也把茶园承包给谢友忠让他代管,谢友忠一共已有百亩茶园了。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两年他种的茶叶供不应求。今年还没有到采摘季节,已经有好多商家打来电话要求全部买了。谢友忠种的茶,其中价钱最高的春茶每斤已经能卖到200多元了。这两年,他的茶平均年产量在5吨左右,均价为每斤40元,年收入都超过了40万。因为经济效益好,谢友忠在广东打工的小儿子已经回家来帮助家里种茶。随着茶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儿子也将回来。每到茶园忙碌的季节,谢友忠都要雇佣村里20多人来帮忙,每人每天的报酬从70到100元不等。

种茶之前的经历,为他的致富埋下“伏笔”

里市村委有200多户,1900多人,每人只有几分水田,其他都是山场,这几年在外打工的很多。努丹村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几乎是与世隔绝。即便是现在,村里人要赶圩,大多时候要步行16里路,走路得花1个多小时,去一趟县城就更远了。谢友忠靠种地实现年收入40万,这在马堤乡是很罕见的,为什么他能找到致富的门路?记者发现,这跟他之前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3月14日,记者跟马堤乡的小杨在芙蓉圩见到他的时候,见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材颀长,像个乡里的干部。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的好像是书本,记者打开一看,果然是书,是中国茶叶杂志。谢友忠告诉记者,是茶科所的专家告诉他,从杂志上可以了解最近的茶叶市场的行情、动态以及相关的种植技术等等。

一聊起读书,谢友忠眼睛好像放出了光。到了家里,他从卧室给记者找来几箱书籍,除了种茶叶的书籍,还有很多是机电方面的书。看到上面有很多复杂的公式、线路示意图,记者禁不住地问:“你能看得懂么?”

“基本都能看得懂,我是搞机电维修的!”谢友忠笑着说。

谢友忠的父亲早些年毕业于当时的桂林师范学校,此后一直在马堤乡里任教。上世纪70年代,谢友忠高中毕业,是那个时候村里为数不多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受父亲的影响,谢友忠一直就比较喜欢读书。高中毕业后,他学习木工帮助乡里的人装修房子。

到了1987年,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谢友忠偶然看到了外地一份培训机电维修的招生简章。常年坚持读书学习的谢友忠也去参加了培训。回来后,恰逢村里的变压器坏了。村里人听说谢友忠去外面学习机电修理了就让他试一试,结果修好了。大家都相信谢友忠能修理机电,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请谢友忠去维修机电,他便以此为生。到了1998年,朋友介绍他到广东做电工。此后才有了到茶场打工,回乡种茶,创出一番事业来的经历。

记者手记

爱读书善读书,让他把握了致富的机会

这些年,谢友忠靠种茶叶致了富,引起了县里和乡里的关注,他从打工到种茶的经历被人们广泛提及,带着传奇色彩。然而,其实,他种茶致富和之前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谢友忠跟记者聊起致富经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只不过是多读了一点点书罢了。”正是因为“多读了一点点书”,让他开阔了视野外出学习机电修理技术;又因为有了修理技术,让那个时候很多村民还足不出户的时候,谢友忠已经走遍了龙胜周边,又到了广东,开阔了他的视野。直到接触到种茶的信息后,开始他“有预谋的打工”,翻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

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偶然,但这之中往往蕴含着必然。马堤乡在外务工的人员那么多,为什么让谢友忠把机会给把握住了?最起码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爱读书、善于读书让谢友忠不断思考,不断开拓新的路子。这,或许是新型职业农民身上的重要特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民国茶范:顾颉刚的茶友圈》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